红薯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红薯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一、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张子依[1](2020)在《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糖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其作用机理通常与多糖的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多糖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人们对多糖的结构、活性、构效关系方面还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甘薯属旋花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薯性平、味甘、无毒、益气力、健脾胃、补虚乏、强肾阴。紫色甘薯作为甘薯中的一种特殊品种,是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培育出的一种甘薯新品种,已有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紫甘薯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紫甘薯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初步考察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后续探究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提供有力的依据。紫甘薯粗多糖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20: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次数1次以及醇沉浓度75%,在此提取条件下获得紫甘薯粗多糖,提取率为6.1%,多糖含量为45.61%。紫甘薯粗多糖进一步经Sevag法脱蛋白、硅藻土吸附法除色素,得到了多糖含糖量为69.12%的紫甘薯多糖(PSPP)。PSPP经纤维素DEAE-52层析柱纯化,得到了两种多糖(PSPP-Ⅰ、PSSP-Ⅱ)。本文选用得率较多的组分PSPP-Ⅰ进行Sephacryl S-300层析柱纯化,得到了一种紫甘薯多糖(PSPP-Ⅰa),多糖含量为97.65%。本文对PSPP-Ⅰa进行了理化性质及初级结构的鉴定,通过一系列化学显色实验与GPC确定PSPP-Ⅰa是均一性多糖,通过IR、拉曼、HPLC、甲基化、GC-MS及NMR分析表明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分子量为15000Da,含有α-糖苷键,糖链的连接方式为[Glcp(1→]、[→4)Glcp(1→]以及少量[→4,6)Galp(1→],摩尔占比为0.4:1:0.1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DSC-TGA对热力学特性、刚果红实验、圆二色谱、XRD、粒度及电位分析实验对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高级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多糖在200℃内稳定性较好,仅在30-90℃之间有6.1%由于结晶水蒸发而引发的失重现象;PSPP-Ⅰa的空间螺旋结构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可能为单/双股螺旋结构,并以无定形态存在;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分散系数(PDI)值为0.47,PSPP-Ⅰa的平均粒径(Z-Ave)为230.2nm,且分布较为均匀,组分单一。通过SEM与AFM对PSPP-Ⅰa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在扫描电镜低倍下观察主要为不规则的片状,柱状以及椭圆状结构,高倍镜下观察发现多糖表面略微凹凸不平,部分球状结构中心有贯穿的孔洞,其中部分球状结构的形成与其含有支链淀粉有关;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糖链呈柔性缠绕的链状,并且有不规则的环状、网状结构。利用MTT法检测紫甘薯多糖对LOVO、HepG2、MCF-7、SCG-7901和HCG-27五种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终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薯多糖PSPP-Ⅰa可以对肝癌细胞HepG2、结肠癌细胞LOVO、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6.7%、40.6%、34.9%,对胃癌细胞SCG-7901以及胃癌细胞HCG-27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杨卓然[2](2020)在《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能耗分析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甘薯种植大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5.4%、85.9%。随着人们对食品需求的不断提升,甘薯也因自身具备丰富的营养物质被人们重视。新鲜甘薯含水量高,在贮藏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腐烂变质,对甘薯进行脱水处理不仅能延长贮藏期,还便于运输。同时,人们对甘薯干燥产品的重视便要求科学合理地运用干燥技术,使干燥后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物质。我国甘薯干燥加工产业目前仍以传统加工为主,加工方式也以传统热风干燥居多,而热风干燥效率低、干燥时间长,从而造成干燥后得到的产品品质不佳。红外干燥与热风干燥相比具有加热效率高、受热均匀、节约能源等优点。本文通过自制红外干燥装置对甘薯片的红外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切片厚度、蒸制时间对甘薯片红外干燥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以总色差、单位能耗、干燥时间为评价指标,得到了甘薯片红外干燥的最优干燥工艺方案,并确定了适合描述甘薯片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改变供热方式,采用分段变温干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分段变温干燥与恒温干燥对甘薯片红外干燥的不同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薯片红外干燥为降速干燥过程,没有出现恒速干燥阶段。在不同干燥温度(60、65、70、75℃),切片厚度(3、5、7、9mm),蒸制时间(4、6、8、10min)条件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大,切片厚度的减小而增加。随着蒸制时间的增加,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干燥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切片厚度、干燥温度、蒸制时间,综合考虑总色差、单位能耗和干燥时间3个评价指标,确定甘薯片最佳红外干燥工艺方案为干燥温度70℃,切片厚度3mm,蒸制时间6min,该干燥条件下对应的总色差为17.773、单位能耗为113.659kJ/g、干燥时间为75.748min。Midilli and Kucuk模型为适合描述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3)红外分段变温干燥第一阶段的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影响显着,而第二阶段的干燥温度则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降温模式的红外干燥单位能耗更优,而升温模式的红外干燥在甘薯片干制品的色泽上更优。综合考虑总色差和单位能耗指标,确定甘薯片红外分段变温干燥最佳工艺方案为70℃(75min)-65℃(结束),该干燥条件下的单位能耗为75.905kJ/g,比红外恒温最佳干燥工艺方案的单位能耗减小了33.2%。与红外恒温干燥相比,分段变温在干燥过程后期降低干燥温度能够加快甘薯片的干燥速率,能够有效减小干燥耗能。

徐梦瑶,赵祥颖,张立鹤,贾洪玉,陈清春,刘建龙[3](2017)在《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甘薯作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性成分。甘薯的茎叶和块根都富含营养成分,如糖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甘薯中还含有大量功能性成分,如甘薯茎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甘薯块根中含有脱氢表雄酮。这些成分使得甘薯具有抗糖尿病、抗癌、增强血小板、修复肝损伤、增强免疫、抗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薯营养成分及其功能性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志杰[4](2017)在《甘薯鱼丸品质特性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又名甜薯、红薯、番薯,是旋花科甘薯属草本植物甘薯作物的块根。甘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胡萝卜素、花色苷、共轭酚酸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糖尿病以及抗炎症等功效。我国具有丰富的甘薯资源,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市场上的甘薯产品多种多样,但是,甘薯在鱼糜制品方面的应用与推广极少。因此,本课题研究甘薯鱼丸的加工关键技术及其品质特性,旨在:结合甘薯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开发一款具有高营养价值、低血糖指数的新型鱼丸。甘薯鱼丸的开发不仅可以拓展鱼丸新产品的思路,还可以拓展甘薯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 0%-20%甘薯添加量(原料按照100 g金线鱼鱼浆计)对鱼丸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提高鱼丸产品的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并降低总糖含量。甘薯添加量≥10%时,可以提高鱼丸的凝胶强度、硬度和咀嚼性、粘度、剪切结构恢复力等品质特性,其鱼丸的GI值也由60.02显着降至54.71,属低GI食品。提示甘薯鱼丸具有开发新型鱼丸的潜力,且可以开发低GI产品,能够作为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人群的理想食物。但是,研究中发现,甘薯的添加会引起鱼丸的弹性和持水性降低,可能是因为配方中淀粉过量所致,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甘薯鱼丸的工艺配方。(2)考察不同大豆分离蛋白、食盐、猪肥膘以及马铃薯变性淀粉添加量对甘薯鱼丸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鱼丸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甘薯鱼丸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甘薯鱼丸的最优工艺配方为:金线鱼鱼糜100 g、甘薯10 g,马铃薯变性淀粉4 g、大豆分离蛋白12 g、碎冰100 g、猪肥膘28 g、盐2.2 g、蛋清粉3 g、调味粉1.5 g、香油2 g、复合磷酸盐0.5 g。在此配方下,制备的甘薯鱼丸具有最高的综合评分。进一步以传统鱼丸为对照,甘薯鱼丸显示了良好的凝胶特性、质构特性、持水性和营养价值,尤其是淀粉消化速率显着降低,可能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有关。(3)在冻藏过程中,相比于对照鱼丸,甘薯鱼丸可以较好地保持鱼丸的凝胶强度和硬度,pH波动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鱼丸。在六个月的冻藏期间,鱼丸的过氧化值、酸价以及菌落总数均未超标。甘薯鱼丸菌落总数关于贮藏时间的拟合方程为Y2=7058.93*exp(0.0051*x)(R2=0.9642),预测货架期为383 d(p>0.05),与对照鱼丸(375 d)无显着区别。相比于对照鱼丸,甘薯鱼丸的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更好、感官评分更高。研究结果能够为甘薯鱼丸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名扬[5](2016)在《甘薯全粉添加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甘薯全粉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及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为甘薯主食化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结合动物实验和添加甘薯全粉的馒头适应性评价实验对甘薯主食化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添加甘薯全粉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添加谷朊粉对面团特性进行改善,并对馒头制作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如下:(1)在甘薯全粉添加量低于20%的情况下,SD大鼠胃液pH和胃液酸度均没有显着变化;将甘薯全粉添加量分别提高到30%、50%和100%,30%与50%组的SD大鼠胃液pH均显着低于不添加甘薯全粉组(p<0.05),但100%组与其无显着差异;50%甘薯全粉组与100%甘薯全粉组的胃液酸度有显着差异,其余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将添加甘薯全粉的面制品作为主食食用并不会导致与胃酸分泌变化相关问题的产生。(2)随着甘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逐渐降低,弱化度逐渐增加,延伸度逐渐降低,拉伸阻力先升高再降低,拉伸能量和拉伸比在不同发酵时间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及峰值时间均逐渐降低,馒头的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小麦粉馒头相比,馒头的硬度、黏性、黏着性及咀嚼性均显着增大,馒头比容降低,亮度下降,色泽变暗,感官评价得分逐渐降低,制作的馒头具有浓郁的甘薯香味。(3)随着谷朊粉和甘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混粉面团的形成时间无明显变化,稳定时间逐渐升高,吸水率逐渐降低,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糊化速度显着降低,但蛋白质网络的弱化速度并没有显着降低,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速度显着增加;在加热和机械力的作用下粘度显着降低,降落数值显着降低。添加谷朊粉后发酵面团的持气能力有所恢复,最大膨胀高度有所提升,对发酵面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面筋蛋白网络结构优于相同比例下只添加甘薯全粉面团中的。(4)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添加谷朊粉和甘薯全粉混粉馒头的最适工艺参数,在谷朊粉添加量为3%时,加水量为52%时,和面时间为3.5min时,馒头的比容值和感官评价得分达到最大值;在发酵时间为50min时,馒头的感官评价得分达到最大值。通过正交实验发现对添加谷朊粉和甘薯全粉的混粉馒头感官评价得分影响因素的次序为:发酵时间>加水量>和面时间>谷朊粉添加量,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5min,加水量51%,和面时间3.5min,谷朊粉添加量2.7%。

霍艳荣[6](2015)在《紫山药花色苷分离鉴定及抗氧化相关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以紫山药花色苷为研究对象的报道比较少,开发以紫山药花色苷为营养因子的功能保健食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紫山药花色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药物因子和营养因子在药品、食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针对紫山药花色苷分离提取、纯化、降血糖及抗氧化等功能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以紫山药为原料,采用快速溶剂萃取(ASE)法萃取紫山药中的花色苷,利用响应面优化紫山药花色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11.8℃、提取时间为9.72min、乙醇浓度为67.9%、液固比为7.3:1。最佳工艺下对花色苷得率的预测值为13.53 mg/100g。修正最佳条件后验证花色苷得率平均为13.88 mg/100g,与理论预测值比较误差为2.5%,说明实验结果与模型拟合良好,并达到实验过程中的最高得率,说明此响应面模型具有可行性,有实用价值。(2)选用六种大孔树脂,采用湿法装柱,通过固定相介质筛选和流动相介质的优化确定纯化紫山药花色苷的最佳纯化条件。结论如下:AB-8大孔树脂是吸附和解吸紫山药花色苷比较好的树脂,pH为3.0的60%乙醇溶液作为解吸液,动态吸附解吸条件为:吸附流速为1.5mL/min,上样液浓度为3mg/mL,用60%酸性乙醇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1 mL/min;AB-8大孔树脂重复使用性能较好,重复使用6次后,吸附率只降低了 3.05%;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紫山药花色苷为紫黑色粉末,花色苷纯度为42.8%,纯化前后纯度提高了 31.8%。最佳条件下洗脱,以花色苷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获得APYⅡ、APYⅢ、APYⅣ三个组分。(3)考察了 pH值、温度、金属离子、光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因素对紫山药花色哲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论:紫山药花色苷在pH值酸性范围内稳定,而在中性偏碱性条件很不稳定会发生降解;加热及光线对花色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温度超过60℃或光线直射将导致色素稳定性明显下降;金属离子中Mg2+和Ca2+具有增色及稳定作用;Al3+、Mn2+、Fe2+、Zn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Fe2+、Fe3+和Cu2+具有消色作用,生产及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与含铜及铁的金属器皿接触;紫山药色素对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较敏感,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4)检测紫山药花色苷的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ABTS+等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论:从紫山药花色苷三个纯化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效果看,组分APYⅢ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OH.、DPPH·和ABTS+的能力都很强,均超过Vc;组分APYⅡ除了 ABTS+、DPPH·清除能力低于Vc外,其余清除能力均高于Vc;组分APYⅣ只有·OH清除能力与Vc相当,其余均比Vc低。(5)通过考察小鼠血中血糖、胰岛素(Insulin)、尿素氮(BUN)、麦芽糖酶及肌(肝)糖原的活性,研究紫山药色素对四氧嘧啶(ALX)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内抗氧化的影响。结论:紫山药花色苷纯化组分APYⅡ、APYⅢ、APYⅣ可降低小鼠的饮水量及摄食量、同时提高体质量;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中BUN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提高糖尿病小鼠Insulin、麦芽糖酶水平、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平,其调节能力与剂量呈量效关系。三种组分调节效果的顺序为:组分APYⅢ(总抗氧化活性最高)>组分APYⅡ(总抗氧化活性稍低)>组分APYⅣ(总抗氧化活性最低)。说明紫山药花色苷某些组分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症状,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降糖药物。(6)选用三种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用MTT法筛选,选择抑制效果好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将紫山药花色苷作用于肿瘤细胞,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论:APY抑制肿瘤细胞QGY-7701、SK-BR-3的IC50值大小分别为43.73μg/mL、145.3Oμg/mL。MTT法检测筛选出紫山药花色苷组分对人肝癌QGY-7701抑制效果最佳,20Oμg/mL的紫山药花色苷作用72h后,其肿瘤细胞抑制率可达82.36%。(7)组分APYⅢ通过HPLC-DAD-MS进行结构鉴定,组成如下:芍药素-3-0-葡萄糖苷5-0-葡萄糖苷、矢车菊-3-O-香豆酰葡萄糖苷-5-0-葡萄糖苷、芍药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0-葡萄糖苷、乙酰花色苷。对紫山药花色苷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以及肿瘤抑制率的相关性分析,结论:血糖下降与DPPH·、ABTS+-、O2-·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对肿瘤的抑制效果顺序为:肝癌>乳腺癌>结肠癌,与O2-·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

朱旭霞,刘莉莎,何素兰,黄迎冬,周全卢[7](2014)在《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健康食品,保健甘薯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保健类甘薯由于具有特殊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本文就如何推动保健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甘薯专用型品种培育、强化栽培技术研究、加工工艺改进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意见。

王冬梅,王建玲,孙妮娜,李卫强[8](2014)在《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在膳食平衡中的保健作用,简述了紫甘薯的开发利用现状、优质品种选育、应用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孔芳,高勇,薛正莲,杨超英[9](2013)在《紫甘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紫甘薯以其富含天然花青素、活性微量元素硒和粗纤维,以及抗氧化、抗菌、抗癌、预防衰老及皮肤美容等卓越的保健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紫甘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为我国紫甘薯的研究提供参考。

马剑凤,程金花,汪洁,戴红君,戴起伟[10](2012)在《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国内外甘薯生产、消费、加工利用、进出口贸易概况,综述了国内外甘薯产业技术(包括育种、种质资源、机械化、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成果的应用等)的研究进展。

二、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紫甘薯的研究现状
        1.1.1 紫甘薯概述
        1.1.2 紫甘薯成分研究
        1.1.3 紫甘薯的保健作用
    1.2 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2.1 多糖的概述
        1.2.2 多糖的提取
        1.2.3 多糖的分离纯化
        1.2.4 多糖初级结构分析
        1.2.5 多糖高级结构分析
    1.3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紫甘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紫甘薯粗多糖的制备
        2.3.2 紫甘薯粗多糖蛋白含量测定
        2.3.3 紫甘薯粗多糖除色素
        2.3.4 紫甘薯粗多糖除蛋白
        2.3.5 紫甘薯多糖紫外光谱扫描
        2.3.6 紫甘薯粗多糖含量测定
        2.3.7 DEAE-52 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
        2.3.8 Sephacryl S-300 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
        2.3.9 紫甘薯多糖PSPP-Ⅰa理化性质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紫外光谱分析
        2.4.2 紫甘薯多糖分离纯化
        2.4.3 多糖含量测定
        2.4.4 紫甘薯多糖PSPP-Ⅰa的理化性质
    2.5 本章小结
3 紫甘薯多糖的初级结构解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主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的能谱分析
        3.3.2 红外光谱检测
        3.3.3 拉曼光谱检测
        3.3.4 纯度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3.3.5 样品的甲基化
        3.3.6 核磁共振(NMR)分析
    3.4 实验结果分析
        3.4.1 EDS图谱分析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拉曼光谱分析
        3.4.4 纯度及分子量测定结果
        3.4.5 甲基化结果
        3.4.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紫甘薯多糖的高级结构解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刚果红实验
        4.3.2 热特性测定实验
        4.3.3 粒径及电位测定实验
        4.3.4 X-射线衍射(XRD)测定实验
        4.3.5 圆二色谱(CD)扫描测定实验
        4.3.6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测
        4.3.7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刚果红实验结果
        4.4.2 热特性实验结果
        4.4.3 粒径及电位实验结果
        4.4.4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
        4.4.5 圆二色谱实验结果
        4.4.6 扫描电镜实验结果
        4.4.7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紫甘薯多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2.3 肿瘤细胞系
        5.2.4 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2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5.4 实验结果
        5.4.1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2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胃癌SCG-7901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3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胃癌HCG-27 细胞增殖的影响
        5.4.4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
        5.4.5 紫甘薯多糖PSPP-Ⅰa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紫甘薯多糖的制备
    6.2 紫甘薯多糖的初级结构鉴定
    6.3 紫甘薯多糖的高级结构鉴定
    6.4 紫甘薯多糖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能耗分析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概述
        1.1.1 我国甘薯资源
        1.1.2 甘薯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1.1.3 甘薯加工利用现状
        1.1.4 干燥对甘薯产业的作用
    1.2 甘薯干燥研究进展
        1.2.1 甘薯干燥预处理
        1.2.2 单一干燥方法
        1.2.3 联合干燥方法
    1.3 红外干燥技术及应用进展
        1.3.1 红外干燥技术进展
        1.3.2 红外干燥技术的特点
    1.4 变温干燥研究进展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红外干燥装置
    3.1 红外干燥箱结构组成
    3.2 红外辐射器
    3.3 温度控制系统
        3.3.1 工作原理
        3.3.2 主控单片机
        3.3.3 温度传感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备
        4.2.3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4.2.4 试验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干燥温度对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的影响
        4.3.2 切片厚度对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的影响
        4.3.3 蒸制时间对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的影响
        4.3.4 不同干燥条件对甘薯片红外干燥指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甘薯片红外干燥工艺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备
        5.2.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5.2.4 试验方法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甘薯片红外干燥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2 甘薯片红外分段变温干燥试验结果分析
    5.4 甘薯片红外干燥数学模型拟合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主要器官的营养与药用成分
    1.1 甘薯茎叶中的营养与药用成分
        1.1.1 蛋白质
        1.1.2 糖类物质
        1.1.3 维生素和矿物质
        1.1.4 黄酮类化合物
        1.1.5 绿原酸
    1.2 甘薯块根中的营养与药用成分
        1.2.1 糖类物质
        1.2.2 蛋白质
        1.2.3 维生素和矿物质
        1.2.4 脱氢表雄酮
2 甘薯的保健作用
    2.1 抗糖尿病功能
    2.2 抗癌功能
    2.3 增强血小板功能
    2.4 修复肝损伤功能
    2.5 增强免疫功能
    2.6 抗菌功能
    2.7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功能
    2.8 降脂尧降胆固醇尧降血压功能
    2.9 润肠通便尧减肥功能
3 甘薯保健作用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4)甘薯鱼丸品质特性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甘薯的研究进展
        1.1.1 甘薯概况
        1.1.2 甘薯的营养成分
        1.1.3 甘薯的生理功效
        1.1.4 甘薯产品的开发现状
    1.2 鱼丸的研究进展
        1.2.1 油炸型鱼丸
        1.2.2 水氽型鱼丸
    1.3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薯鱼丸的主要营养成分
        2.2.2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凝胶强度的影响
        2.2.3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质构特性的影响
        2.2.4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流变特性的影响
        2.2.5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色泽的影响
        2.2.6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失水率的影响
        2.2.7 甘薯添加量对鱼丸感官品质的影响
        2.2.8 甘薯鱼丸的淀粉消化特性
    2.3 小结
3 甘薯鱼丸工艺配方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对甘薯鱼丸品质的影响
        3.2.2 食盐添加量对甘薯鱼丸品质的影响
        3.2.3 猪肥膘添加量对甘薯鱼丸品质的影响
        3.2.4 马铃薯变性淀粉添加量对甘薯鱼丸品质的影响
        3.2.5 甘薯鱼丸配方的优化
        3.2.6 优化后甘薯鱼丸的品质特性
    3.3 小结
4 甘薯鱼丸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凝胶强度和质构的变化
        4.2.2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pH的变化
        4.2.3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失水率的变化
        4.2.4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4.2.5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变化
        4.2.6 鱼丸在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的变化
    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甘薯全粉添加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甘薯营养价值
        1.2.2 胃酸分泌影响研究现状
        1.2.3 甘薯主要成分研究现状
        1.2.4 甘薯全粉研究应用现状
        1.2.5 混粉馒头的研究性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甘薯全粉对胃酸分泌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甘薯全粉及混粉的制备
        2.3.2 动物饲料的制备
        2.3.3 添加0%、10%、20%甘薯全粉组的SD大鼠胃液pH和酸度测定
        2.3.4 添加0%、30%、50%和100%甘薯全粉组的SD大鼠胃液pH和酸度测定
        2.3.5 甘薯全粉馒头适应性评价实验方法
        2.3.6 实验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添加0%、10%、20%甘薯全粉对大鼠胃酸pH和酸度的影响
        2.4.2 添加0%、30%、50%和100%甘薯全粉对大鼠胃酸pH和酸度的影响
        2.4.3 添加甘薯全粉对馒头适应性评价结果的影响
    2.5 结论
第三章 添加甘薯全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甘薯全粉及混粉的制备
        3.3.2 小麦粉与甘薯粉理化指标的测定
        3.3.3 流变学指标测定
        3.3.4 发酵特性指标测定
        3.3.5 发酵面团扫描电镜测定
        3.3.6 降落数值指标测定
        3.3.7 糊化特性指标测定
        3.3.8 馒头制作
        3.3.9 馒头品质指标测定
        3.3.10 实验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理化指标结果
        3.4.2 甘薯全粉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3.4.3 甘薯全粉对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结果及分析
        3.4.4 甘薯全粉对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
        3.4.5 甘薯全粉对发酵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3.4.6 甘薯全粉对面团降落数值的影响
        3.4.7 甘薯全粉对面团糊化特性的影响
        3.4.8 甘薯全粉对馒头质构特性的影响
        3.4.9 甘薯全粉对馒头比容、色泽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添加谷朊粉和甘薯全粉对面团特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原料与设备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理化指标的测定
        4.3.2 混分色泽的测定
        4.3.3 混粉混合特性的测定
        4.3.4 混粉降落数值的测定
        4.3.5 混粉面团发酵特性的测定
        4.3.6 混粉发酵面团扫描电镜测定
        4.3.7 实验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理化指标结果
        4.4.2 添加谷朊粉对小麦面粉—甘薯全粉混粉色泽的影响
        4.4.3 添加谷朊粉对小麦面粉—甘薯全粉混合特性的影响
        4.4.4 添加谷朊粉对小麦面粉—甘薯全粉混粉降落数值的影响
        4.4.5 添加谷朊粉对小麦面粉—甘薯全粉混粉面团发酵特性的影响
        4.4.6 添加谷朊粉对小麦面粉—甘薯全粉混粉发酵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添加谷朊粉和甘薯全粉的馒头制作工艺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甘薯全粉制备
        5.3.2 小麦粉与甘薯粉理化指标的测定
        5.3.3 馒头制作
        5.3.4 馒头品质指标测定
        5.3.5 正交试验
        5.3.6 实验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理化指标结果
        5.4.2 谷朊粉添加量对馒头品质指标的影响
        5.4.3 加水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5.4.4 和面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5.4.5 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5.4.6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个人简历

(6)紫山药花色苷分离鉴定及抗氧化相关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1.1.1 花色苷的结构和种类
        1.1.2 花色苷的生理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花色苷抗氧化机理研究
        1.1.4 花色苷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
    1.2 紫色根茎淀粉类植物花色苷研究进展
        1.2.1 紫甘薯花色苷研究进展
        1.2.2 彩色马铃薯花色苷研究进展
        1.2.3 紫山药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响应面法优化ASE紫山药花色苷的提取工艺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紫山药原材料处理方法
        2.3.2 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
        2.3.3 紫山药花色苷提取单因素实验
        2.3.4 响应面法优化紫山药花色苷提取条件
        2.3.5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紫山药花色苷测定波长的确定
        2.4.2 粉碎粒度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3 提取温度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4 提取时间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5 乙醇浓度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6 液固比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7 循环次数对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8 响应面法对ASE提取紫山药花色苷得率的影响
        2.4.9 响应面显着性分析及工艺验证试验
    2.5 小结
3 大孔树脂纯化紫山药花色苷的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紫山药花色苷的提取
        3.3.2 树脂的预处理与装柱
        3.3.3 不同介质对紫山药花色苷静态吸附及解吸实验
        3.3.4 AB-8和X-5对紫山药花色苷静态吸附及解吸动力学曲线
        3.3.5 AB-8对紫山药花色苷纯化条件的确定
        3.3.6 最优组分的确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介质静态吸附、解吸能力的确定
        3.4.2 AB-8和X-5对紫山药花色苷静态吸附及解吸动力学
        3.4.3 AB-8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紫山药花色苷的工艺
        3.4.4 最优组分的确定
    3.5 小结
4 紫山药花色苷的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紫山药花色苷纯化物的制备
        4.3.2 色素残存率的计算
        4.3.3 pH值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3.4 温度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3.5 光照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3.6 耐金属离子性
        4.3.7 氧化还原剂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H值对紫山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4.2 温度对紫山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4.3 光照对紫山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4.4 金属离子对紫山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4.5 氧化还原剂对紫山药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4.5 小结
5 紫山药花色苷体外抗氧化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试剂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材料的制备
        5.3.2 紫山药花色苷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5.3.3 紫山药花色苷清除·OH的活力测定
        5.3.4 紫山药花色苷清除O_2~-·的活力测定
        5.3.5 紫山药花色苷清除DPPH·的活力测定
        5.3.6 紫山药花色苷清除ABTS~+·的活力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紫山药花色苷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5.4.2 紫山药花色苷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
        5.4.3 紫山药花色苷对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效果
        5.4.4 紫山药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5.4.5 紫山药花色苷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5.5 小结
6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及仪器
        6.2.1 材料试剂
        6.2.2 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受试物的准备
        6.3.2 正常小鼠灌胃紫山药花色苷试验
        6.3.3 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6.3.4 动物分组与给药
        6.3.5 高血糖模型小鼠的糖耐量试验
        6.3.6 测定指标与方法
        6.3.7 统计学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紫山药花色苷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6.4.2 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结果
        6.4.3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饮水量、摄食量及体质量的影响
        6.4.4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6.4.5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的影响
        6.4.6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尿素氮的影响
        6.4.7 紫山药花色苷对病小鼠麦芽糖酶的影响
        6.4.8 紫山药花色苷对糖尿病小鼠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
    6.5 小结
7 紫山药花色苷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初探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设备
        7.2.3 溶液配制
    7.3 实验方法
        7.3.1 细胞复苏
        7.3.2 细胞培养
        7.3.3 细胞传代
        7.3.4 细胞冻存方法
        7.3.5 紫山药花色苷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测定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紫山药花色苷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7.4.2 紫山药花色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7.4.3 紫山药花色苷对人肝癌QGY-7701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7.5 小结
8 紫山药花色苷纯化最佳组分的鉴定及抗氧化相关功能分析
    8.1 引言
    8.2 材料及仪器
        8.2.1 材料与试剂
        8.2.2 仪器设备
    8.3 实验方法
    8.4 结果与讨论
        8.4.1 紫山药花色苷结构的鉴定
        8.4.2 紫山药花色苷体外抗氧化与降血糖相关性分析
        8.4.3 紫山药花色苷体外抗氧化与抑制肿瘤增殖相关性分析
    8.5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甘薯的产业现状
2 发展保健食用甘薯是甘薯产业的重要出路
3 保健甘薯的营养价值及其特殊优势
4 保健甘薯的主要类型
    4.1 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甘薯
    4.2 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橙色、橘红色甘薯
    4.3 富硒甘薯
5 保健甘薯的应用前景
    5.1 鲜食保健甘薯
    5.2 保健甘薯加工产品
    5.3 保健甘薯功能成分的提取
6 保健甘薯产品开发研究
    6.1 选育优质专用型甘薯品种
    6.2 甘薯营养强化栽培
    6.3 升级加工工艺, 开发新产品, 创立新品牌
7 结论

(8)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1.1紫甘薯膳食纤维
    1.2 紫甘薯糖蛋白
    1.3 脱氢表雄酮(DHEA)
    1.4 花青素
2 紫甘薯的开发利用
    2.1 紫甘薯食品
    2.2 紫甘薯全粉
    2.3 紫甘薯色素
3 紫甘薯品种的选育
4 紫甘薯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4.1 品种需要突破
    4.2 政府加强宏观引导
    4.3 创名优品牌

(9)紫甘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紫薯的营养价值
    1.1 紫甘薯富含花青素
    1.2 紫甘薯中微量元素的应用
    1.3 紫甘薯薯叶多糖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2 紫甘薯的保健功能
    2.1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功能
    2.2 改善肝机能
    2.3 缓解心血管疾病
    2.4 抗癌变、抗突变
    2.5其他应用
3 紫甘薯的开发前景及展望

(10)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甘薯生产与贸易概况
    1.1 国际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及其分布
    1.2 国际甘薯进出口贸易概况
        1.2.1 甘薯进口
        1.2.2 甘薯出口
    1.3 国际甘薯消费概况
    1.4 国际甘薯加工利用概况
2 中国甘薯生产与贸易概况
    2.1 中国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
    2.2 中国甘薯进出口贸易概况
    2.3 中国甘薯消费概况
    2.4 中国甘薯加工利用概况
3 国际甘薯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3.1 甘薯育种
        3.1.1 高淀粉甘薯
        3.1.2 高胡萝卜素甘薯
        3.1.3 高花青素 (紫色) 甘薯
        3.1.4 菜用甘薯
        3.1.5 观赏甘薯
        3.1.6 病虫害抗性育种
        3.1.7 适于机械化操作育种
    3.2 甘薯种质资源
    3.3 甘薯生产机械化
    3.4 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
4 中国甘薯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4.1 甘薯育种
        4.1.1 高淀粉甘薯
        4.1.2 高胡萝卜素甘薯
        4.1.3 高花青素 (紫色) 甘薯
        4.1.4 菜用甘薯
        4.1.5 观赏甘薯
        4.1.6 病虫害抗性育种
        4.1.7 适于机械化操作育种
    4.2 甘薯种质资源
    4.3 甘薯机械化
    4.4 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

四、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紫甘薯多糖的制备及结构初步分析[D]. 张子依.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2]甘薯片红外干燥特性、能耗分析及工艺优化[D]. 杨卓然. 西南大学, 2020(01)
  • [3]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J]. 徐梦瑶,赵祥颖,张立鹤,贾洪玉,陈清春,刘建龙. 中国果菜, 2017(05)
  • [4]甘薯鱼丸品质特性的研究与应用[D]. 徐志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5)
  • [5]甘薯全粉添加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D]. 马名扬.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2)
  • [6]紫山药花色苷分离鉴定及抗氧化相关功能研究[D]. 霍艳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7]保健甘薯的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J]. 朱旭霞,刘莉莎,何素兰,黄迎冬,周全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11)
  • [8]紫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J]. 王冬梅,王建玲,孙妮娜,李卫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
  • [9]紫甘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研究进展[J]. 孔芳,高勇,薛正莲,杨超英.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3(05)
  • [10]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概况[J]. 马剑凤,程金花,汪洁,戴红君,戴起伟. 江苏农业科学, 2012(12)

标签:;  ;  ;  ;  ;  

红薯保健功能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