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成因、过程和后果:以2000年沙尘暴为例

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成因、过程和后果:以2000年沙尘暴为例

一、Causes, Proces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and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sandstorms in 2000(论文文献综述)

李之文[1](2020)在《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的生态批评研究,旨在从生态批评的视野展开电影批评,在历史文化语境和现实语境中考察电影的生态表达,解析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剖析电影结构性的生态表达缺失。绪论部分概括了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第一章对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第二、三、四、五章分别对美国当代电影中所关注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四个选题(主题)展开具体的电影个案批评,试图将理论与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展开对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结语部分总结美国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成果及其对我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绪论概述全文。首先指出本文生态批评的对象主要以1939年以后的美国当代电影为主,研究背景是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范式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态中心主义,以及生态批评由文学向电影的渗透。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美国当代电影进行生态批评分析研究,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寻找影像文本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生态表达的主题为标准将美国当代电影分为环境危机电影、资源危机电影、动物电影、环境公正电影四个生态主题展开论述,梳理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框架。本文从整体上把握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对构建我国电影的生态批评有着借鉴意义;同时,有助于推动中西电影的生态批评交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在电影批评中运用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理念,有利于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普及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明,有利于强化电影生态批评的自然使命和社会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的跨学科性,尝试系统梳理和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的前沿观点,通过阐述电影艺术的生态内涵,让电影在重构人类生态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章对现阶段电影生态批评的三种理论分别进行阐述。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尝试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认为电影用一系列移动的图像记录着各种事物的出现、发展、互动并影响周围世界的活动与交会;电影世界通过地理形态、生物形态和拟人形态三种形态,承载、影响着电影外的世界;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级存在、二级存在和三级存在三种电影体验,电影体验连接着电影构建的世界和电影外的世界。伊瓦克伊夫认为,认识电影世界与电影外世界之间的关系,要遵循“生态系统”分析模式,研究电影的形式与意义是如何在电影的三重生态(物质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感知生态)中循环的。伊瓦克伊夫认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互动的结果,电影对建构和改变世界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旨在分析不同的生态审美成分是如何在电影的生态表达中分工协作的。英格拉姆认为,从审美多元化角度来看,艺术和大众、现实和通俗、道德和不道德,各种认知和情感策略都可以激发环保意识和生态辩论,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激发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旨在从电影中解读出反映文化、社会及人类自身内部矛盾的信息。哈格曼认为所有电影都具有意识形态,分为内容层面的被建构意识形态和形式层面的建构意识形态。哈格曼通过对同一主题、但表达方式不同的三部电影展开辩证意识形态批评,指出影片中的意识建构和被建构是矛盾的,它们完全采用了自己理应反对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就会破坏生态。电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不能摆脱意识形态,但电影生态批评可以通过辩证的意识形态批判来辨别我们复杂的欲望,并从生态和意识形态角度重新思考存在。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分别从生态哲学、生态审美、辩证的意识形态等角度肯定了电影对生态表达、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的重要作用。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将生态哲学的理论用于对电影的生态批评中,指出电影是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那么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电影的生态批评可以正确解读电影的生态表达;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认为所有的电影都能促进对生态的关注,那么各种类型的电影通过生态批评就可以剖析出电影意识形态腹语术下的生态意识;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对电影中辩证意识形态的分析,提醒我们在做电影的生态批评时,要剖析电影结构性空白中的生态表达缺失。现阶段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对本文以下章节所研究的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动物关怀、环境公正等四个主题,提供了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阐释视野。第二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危机电影主要以纪实或预言式的视听语言,展示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各种类型的环境退化。环境危机电影镜头中的水土流失、沙尘暴、海洋污染、世界末日,让人们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生态崩溃,进而有效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角度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建生态和谐的社会。但将环境危机电影中放入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看出影片的生态表达是有限的,虽然电影承认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人类造成的,但认为这一切是可以修复的,而且环境的修护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该类型影片最大的结构性空白是没有指出造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破坏的罪魁祸首。影片只是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某类人的行为之上,所以其生态表达是有限的。第三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资源危机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资源危机电影主要以情节剧为主,影片通过震撼的镜头语言、善恶二元论、复线叙事结构,展示铁路建设、石油开采、黄金采矿、核能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表达是客观的,镜头中土地的掠夺、石油的大火、采金后的水土流失、核能泄漏对人与自然的污染,虽然只是暗线表述,但仍给人类以生态警示。同时,情节剧的设置易于让人们感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电影指出人类的进步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揭示了生态危机中人类生存的窘态,有效地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但将资源危机电影放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语境中解读,可以发现其生态表达的空白。电影对资源开采的表达是肯定的,是对资本主义的歌颂;生态危机的责任被模糊化、简单化、片面化,将生态危机的责任归咎到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上,至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依旧是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电影没有对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行讨论,试图掩盖资源危机的原因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生态必须让位于资源开发,所以电影不可能提供解决环境危机的真正途径。第四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动物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动物电影分别从人类视角、动物视角探索动物形象的转变、狩猎态度的更正、人类对动物的消费以及人类虐待动物的真相四个主题,阐述动物与人类、动物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在于电影中对动物主题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意识转变。电影中反狩猎、反消费生态意识的表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焦虑的客观对应物,也是生态意识提高的见证和促进,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对动物保护主题的关注以及解决动物危机途径的探讨。美国动物电影生态表达的缺失性在于其生态乌托邦的设想和商业性,即是动物视角的叙事也是对人类社会焦虑的映射,旨在从自然中探寻涉及性别、家庭等意识形态信仰的证据,同时认为原住民的生态智慧是可以解救美国白人堕落的灵魂、拯救生态危机的。动物电影的生态表达应该对引发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进行深入、全面的再现与剖析,应该从“为何为动物说话”转向“如何为动物说话”,并走向真正的生态中心主义。第五章对美国当代电影中的环境公正电影展开生态批评。本章中的环境公正电影主要对城市发展、资源垄断所造成的阶级压迫,美国西进过程中对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所造成的种族迫害,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在电影中的失语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殖民进行了生态剖析。相对于前三章对于人之外的自然、资源和动物的生态表达,本章的电影主题转向人类本身,认为根除生态危机必须要先解决环境剥削与环境压迫。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表达强调对人性、阶级、种族、生物殖民议题的建构,旨在揭示导致环境公正缺失和全球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现实根源;同时发掘、阐发弱势民族文化、弱势阶级生存方式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智慧,为探寻生态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提供启示。环境公正电影的结构性空白在于对阶级压迫、种族剥削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非政治化和非历史化处理,规避环境公正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现实根源。电影没有去讨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私有化,是西方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而试图用电影中的和平共处替代真正的平等。阶级压迫、种族剥削需要群体的自我反抗来结束新形式的殖民主义,阶级、种族只有自己夺回话语权,才是探寻生态可持续生存方式的关键。结语,总结对美国当代电影所进行生态批评研究的成果,指出对我国电影生态表达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启示及意义。研究美国电影生态批评,为中国电影生态批评提供了生态哲学、生态批评的理论借鉴。美国当代电影在电影类型、结构运用、视听表达、情节设置上对生态理念的表达对于我国生态类型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电影在生态表达上要避免美国当代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叙述视角、商业化对生态意识的淡化、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模糊化、对生态问题解决的理想化等。中国电影的生态表达应汲取中西方的生态智慧,阐释电影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国电影生态批评应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背景下去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的电影生态批评理论。

吴晓光[2](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杨晴青[3](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万炜,颜长珍,肖生春,谢家丽,钱大文[4](2018)在《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文中提出以遥感(RS)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手段得到阿拉善高原197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共7期的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数据。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阿拉善高原近40年来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的面积和分布变化;再通过沙漠化指数(ADI)定量分析出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程度整体上以2000年为界,呈现先恶化后逆转的趋势;通过重心迁移模型揭示了阿拉善高原不同沙漠化类型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空间叠合分析发现了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热点分布区域;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定量甄别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的自然及人为驱动力因素,发现近40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人为因素(人口压力、畜牧垦殖、植树造林、工矿开发等)是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最大风速)则是该区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张照营[5](2017)在《北方防沙屏障带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文中认为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大陆深处年均降雨量较低,同时蒸发量大,加之人口过快增长给环境带来了的巨大压力,使得人类过度开垦放牧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张。长期以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风固沙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我国沙漠化形势依然严峻。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区北方防沙屏障带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份,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论文采用修正风蚀模型(RWEQ)定量研究北方防沙屏障带1982-2011年间的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变化的因素,并通过探究屏障区两侧近30年来我国沙尘暴活动强度变化趋势来预测北方防沙屏障带的屏障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防沙屏障带的防风固沙能力大小依次是内蒙古防沙屏障带、河西走廊防沙屏障带以及塔里木防沙屏障带;1982-2011年河西走廊防沙屏障带的整体防风固沙功能变化趋势呈现增强趋势,塔里木防沙屏障带中部和内蒙古防沙屏障带的东北部地区防风固沙能力呈现减小趋势。(2)北方防沙屏障带生态系统变化研究中,塔里木防沙屏障带南部植被覆盖度变化显着,中部NPP变化显着;河西走廊防沙屏障带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显着,中部地区叶面积指数变化显着;内蒙古防沙屏障带植被覆盖度、NPP以及叶面积指数显着变化区域离散分布在屏障区内。北方防沙屏障带土地利用类型中2000-2010年农田净转出面积最高,大部分地区转出成为草地、灌丛。(3)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在近十年里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发现:北方防沙屏障带各土地利用类型固沙物质量序列依次为草地>沙漠>农田>灌丛>裸地>林地>城镇,草地是控制北方防沙屏障带风力侵蚀,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4)整体上看,北方防沙屏障处于低植被覆盖和较低植被覆盖,在北方防沙屏障带植被覆盖度变化程度分成的7个等级中,与屏障带防风固沙能力呈现正相关的只有中度及以上增加的区域,其余范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程度与防风固沙能力呈现负相关。(5)本文基于“中国强沙尘暴序列及其支撑数据集”利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对我国1980-2007年沙尘暴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沙尘暴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集中在南疆盆地南部边缘、阿拉善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东北部的锡林郭勒盟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防沙屏障带是建立在靠近沙尘源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利用位于这些区域下风向的各个气象站的沙尘暴强度变化时间序列曲线来预测我国北方防沙屏障带屏障作用效应最好的是内蒙古防沙屏障带,塔里木防沙屏障带最差。从沙尘暴强度变化趋势看,重点应加强内蒙古防沙屏障带生态屏障建设。

周伟[6](2014)在《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草地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巨大的分布面积和固碳潜力使其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使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相应变化,草地退化不断加剧。中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因此准确核算其生产力大小、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草地退化现状和驱动机制评估对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措施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探讨草地碳源/汇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同时利用草地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结合统计资料和气象数据,对引起草地退化的气候和人类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利用模型模拟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基于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和2001-2010年的MODISNDVI数据反演中国草地覆盖度,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中国不同草地类型覆盖度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草地覆盖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9年间平均草地覆盖度为34.5%,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7%/年,统计发现有78.9%的草地面积其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中国草地覆盖度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面积比例(46.0%,11.0%)大于呈极显着减少和显着减少的面积比例(4.1%,3.2%)。在年际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不显着正相关,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坡面草地和草甸的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荒漠草地和平原草地的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更密切;在月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当月气温、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更大。所有类型的草地其植被覆盖度与前一个月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效应。2.利用CASA模型模拟中国草地NPP并分析其时空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中国草地NPP平均值为279.4 gC/m2/yr,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草地NPP的经向变化速率为228.6 gC/m2/yr/10°;1982-2010年中国草地总NPP的多年平均值为918.4 Tg C(Tg=1012g)。29年间草地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56 gC/m2/yr;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68.8%。降水是影响草地NPP的主要因素;然而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山亚高山草地的NPP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坡面草地NP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负相关,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的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尤其荒漠草地的NPP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3.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核算。利用生态遥感耦合模型(BEPS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并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对气候年际变化的响应。1979-2008年中国草地NEP的平均值为13.6 gC/m2/yr,表现为弱的碳汇;NEP为正值的区域占中国草地总面积的73.1%,并且草地每年净吸收的碳量为26.6 Tg C;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1979-2008年的30年间草地NEP均为正值;并且NEP的年内变化显示6~9月份为正值,表现为碳汇,而其余月份NEP为负值,表现为碳源。30年间草地碳转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着增加趋势。草地NE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比例为 74.2%。4.定量评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以NPP为评价指标,结合石羊河流域的LUCC和气象数据,定量化、空间化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和草地管理措施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2001-2010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净增加了 5105.5 km2,其中80.4%来自荒漠向草地的转移,而草地向农田的转化是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转移面积为1119 km2。2010年草地NPP总量比2001年增加了 659.62 Gg C(Gg=109g)。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PP净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133%和-33%。在剔除气候对NPP变化的影响后,LUCC引起的草地NPP净增加量为654.82 Gg C,其中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导致草地NPP分别增加674.46 Gg C和156.85 Gg C,而草地向农田的转移导致NPP减少了 235.64 Gg C;土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使NPP增加了 219.97 Gg C;而气候的不利影响共导致草地NPP减少了 215.17 Gg C。因此,LUCC和管理措施都有利于草地NPP的增加,而暖干化的气候条件导致草地NPP减少。5.中国主要牧区草地植被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以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对1985、1995、2000和2010年中国7个主要牧区的草地面积、景观指数(LSI)和NPP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10年研究区草地面积分别为 247.9、243.52、246.2、231.75 万 km2。1985-2010 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减少了 16.15万km2,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6.52%,主要是由于新疆和西藏草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期相比,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中草地优势度提高,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性降低。同时草地NPP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1985-1995、2000-2010、1985-2010年间草地平均NPP分别增加了 14.34%,25.82%和40.95%;1995-2000年平均NPP减少了 4.82 gC/m2,相当于1995年草地NPP的2.03%。研究区草地NPP总量在2010年最高,比1985和2000年的NPP总量分别增加了 31.89%和18.48%。6.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驱动力定量评估。利用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以潜在NPP和人类活动导致NPP的损失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1982-2010年间,中国草地出现退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22.73%,改善的面积占31.65%,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45.62%。总体上人类活动是促进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草地改善总面积的78.08%,气候的贡献仅为21.1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基本相等(44.86%vs 43.36%)。气候和人类两大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在草地退化中,气候的作用大于人类活动作用的牧区包括内蒙古、陕西、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而人类活动占主导作用的牧区包括云南、宁夏和新疆,尤其对于新疆,85.13%的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在草地改善中,气候因子仅在西藏草地改善中起主导作用,其贡献为59.69%;而对其余8个主要牧区,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驱动力,尤其对四川和陕西省,99%的草地改善都是由人类活动作用引起的。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在利用CASA模型模拟植被NPP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植被类型采用不同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并且对两种来源的NDVI数据进行兼容性处理,延长NDVI的时间序列为1982-2010年,从而在长时间序列和大尺度上获取中国草地NPP;同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中国草地NPP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集成研究。第二,目前关于草地NEP的野外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上NEP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对BEPS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模拟获取近30年中国国家尺度上的草地NEP;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而明确中国草地碳源/汇功能和碳收支大小。第三,目前关于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上的野外观测或小区域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然而在大尺度上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学者采用的监测指标不统一,导致结果的可比性较差;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草地NPP和盖度作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潜在NPP以及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作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明确了中国草地退化现状并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中国草地分布区域的广阔性、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使其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干扰的加剧,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草地严重退化。本研究通过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核算,发现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并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草地NPP和NEP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气候和人类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基本相当,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由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草地景观格局和固碳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如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优势度的提高,增强草地的碳汇能力;然而草地退化治理中投入不足和实施区域的差异性,如恢复措施多集中在严重退化和沙化区域,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因此需要对生态恢复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草地的生态环境屏障作用。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提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8](2013)在《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灾害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而出现的新概念,是人们从生态学角度对灾害的新的分类和解释。而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生态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旱灾、风灾、水灾、冰雹灾害在近几十年越来越明显的增长趋势。本文利用阿克苏地区1951-2000年生态灾害数据,对阿克苏地区的各类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累计受灾面积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阿克苏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与生态灾害频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阿克苏地区的主要生态灾害总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在20世纪50年代四种生态灾害的总发生频次较低,60年代至80年代逐步上升,增长幅度不大,80年代开始增长幅度增加,四种生态灾害的发生总频次明显增加,1987年和1990年出现最高值,90年代出现以小幅度减少的现象,可总的趋势是“保持高值态势”。对于生态灾害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以高幅增长,1981-1990年的四种生态灾害总受灾面积达到1951-1960年的总受灾面积的9.57倍。而90年代开始总受灾面积以小幅减少,其中主要减少的是洪水灾害受灾面积。(2)干旱灾害阿克苏地区重大干旱灾害频次和受灾面积总趋势是均逐渐上升的。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10年里共有3年发生干旱灾害,1981-1990年仅有2年发生干旱灾害,而1991-2000年,有8年发生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受灾面积1991年出现一次最高峰,1991年仅一年里受干旱灾害的面积达6.33×105hm2,从1991年开始,受灾面积呈明显增长趋势。对于受灾面积:2000-2010年的旱灾受灾面积达1951-1960年受灾面积的10.04倍。(3)洪水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2000年,灾害频次具有上升趋势,1951-1970年仅出现3个高峰期,分别是1961年、1971年和1972年,总的趋势是以小幅增加。从1980年后洪灾次数显着上升,1987年出现1951-2000年的最高峰,1987年开始洪水灾害发生次数保持高频状态。对于受灾面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保持小幅增长,80年代出现最高值,90年代开始洪灾受灾面积减少,尤其是2000-2010年,洪水受灾面积减少幅度增大。(4)冰雹灾害对于发生次数:1951-1980年,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呈以小幅度增多趋势,1981-199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显着上升,1991-2010年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增长幅度均减少。(5)对于风灾对于发生次数:1951-1960年,阿克苏地区的风灾次数仅有4次,而1961-1970年增加到32次,1961年呈现一次最高值以后,风灾发生次数呈异常增多。1961年2000年一直保持风灾发生次数多,受灾严重的特点。对于受灾面积:1951-2010年,阿克苏地区风灾受灾面积均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幅增长。(6)对主要生态灾害的发生季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阿克苏地区各种生态灾害主要集中在3–10月,其中7月份属于生态灾害发生频次最多的月份,其次是6月份,11月至来年的2月最少。其中由于干旱灾害持续时间长,一年四季都会受干旱灾害的危害,而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严重期为4~8月份。(7)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得出阿克苏地区四种主要生态灾害次数与人口、耕地面积、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受灾面积、存栏牲畜数等都有正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性最显着的是生态灾害发生次数与受灾面积。

姜大海[9](2013)在《沙尘暴灾害定量评估和风险管理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尘暴是发生在沙漠及其邻近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危害极大。它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它风蚀土壤、破坏生态,危害人的健康,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备受关注。虽然诸多气象科技工作者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沙尘输送及沙尘暴防灾减灾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沙尘暴灾害定量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见。基于此,本文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时空分布特征为基础对沙尘暴灾害评估区域进行划分,建立了沙尘暴危险度和风蚀评估模型,并对于划分区域应用评估模型,给出评估结果,提出了沙尘暴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沙尘暴时空分布看,我国沙尘暴高频省份是新疆、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因此,本文选取新疆民丰、甘肃民勤、内蒙古拐子湖和宁夏盐池为沙尘暴危险度和风蚀评估的代表站,研究结果表明这四个站点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沙尘暴灾害评估主要内容为沙尘暴危险度,它由承受灾害危害的物体其自身强度和灾害易损性;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决定。使用能见度指标(DV)、风力指标(U)、降温指标(△T)、趋势指标(TR)和输沙指标(P)和变量未知指标X构建了沙尘暴危险度定量表达式,并对指标站进行运用,最后根据人员伤亡数据将四站沙尘暴危险度分为三级,运用起来较为方便。(3)使用最大风速、起沙风速、沙尘暴起止时间、年降水量、地表破坏率、植被覆盖率、土壤厚度和其他常数参数,建立了沙尘暴风蚀模型并给出民勤运用实例。其中2010年4月24日沙尘暴危险度为4.49,破坏的土壤厚度达到16.5mm,造成植被覆盖变化量为0.83%;2007年3月27日沙尘暴危险度为1.93,风蚀土壤厚度为7.2mm,造成植被覆盖率变化量0.36%,具有实际说服力。(4)在沙尘暴灾害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构建了沙尘暴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包括:灾前预警防御系统,着重应对是否形成灾害的风险;灾中响应系统,主要评估沙尘暴灾害能否接受,采取相应的预案;灾后风险评估系统,主要分析灾后残留风险及衍生灾害风险,并根据风险情况指导恢复重建工作。并分别详细介绍了三个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流程,可为沙尘暴的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李诚志[10](2012)在《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最严重的土地退化问题之一,对沙漠化的监测与预警是沙漠化防治的基础,研究意义重大。由于沙漠化的成因复杂,相关观测数据的匮乏,迄今为止对沙漠化的监测还不充分,而对沙漠化的预警才刚刚开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针对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的研究主题,从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沙漠监测与沙漠化预警模式。以新疆作为研究区,对新疆的沙漠化进行了长期的监测与预警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沙漠化内涵的整理,沙漠监测指标的归纳、总结与帅选,沙漠程度分级体系的对比,以及沙漠化预警的方法与模式的比较研究,初步形成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理论体系。(2)研制了一套全自动风沙监测仪器,实现了沙通量、风速、风向、温度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实现了沙漠化风沙活动的远距离自动监测、自动存储、自动分析。(3)选取沙漠、固定沙丘、戈壁、草地、森林、耕地六种典型地类,对MODISNDVI数据监测沙漠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低植被盖度的NDVI数据各月份、各年份的稳定性都很高,而高植被盖度的NDVI因月份、年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能满足监测沙漠化变化的要求。进而对49月份的最大NDVI进行合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该数据比较稳定,满足沙漠化监测要求。(4)以49月份的合成最大MODIS NDVI数据,以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平沙地、盐碱地、戈壁作为新疆沙漠化监测范围,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构建新疆沙漠化的常规年度监测模式,实现了沙漠化年度监测。(5)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结合GIS栅格运算功能,创建了栅格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对沙漠化变化的关键性因子NDVI进行了预测,其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的总精度在5%以内,并利用此模型对新疆2012、2013、2014、2015、2020年的NDVI进行了预测。(6)创建了沙漠化栅格累加预警模型,并利用沙漠化监测与预测的结果对新疆2012、2013、2014、2015、2020年的沙漠化状态进行预警,结果发现南疆沙漠化的警情大于北疆,其中沙漠化警情最大是塔里木河中游,特别是英巴扎到恰拉段,另外在乌鲁木齐市的达坂城区,乌伦古湖的西北侧和西南侧,车儿臣河中游,策勒县、于田县北侧,且末县西部,麦盖提县西部,巴楚县西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沙漠化警情。(7)在沙漠化累加预警模型的基础上,以人类自身为视角,考虑沙漠化致灾因子、土地产值,创建了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模型。并对新疆的沙漠化损失风险进行预警,其结果显示: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确定的警情比沙漠化状态预警更加偏向于人类活动,更适合于沙漠化治理与防治。(8)运用GIS技术、WEBGIS技术和.NET技术构建了新疆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了新疆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的自动化,并将其监测与预警的结果进行网络发布,实现了研究成果共享。

二、Causes, Proces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and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sandstorms in 200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uses, Proces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and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sandstorms in 2000(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方法、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当代电影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伊瓦克伊夫的电影三元模型
        一、电影世界的三种形态:电影对世界的构建
        二、电影体验的三级存在:电影对世界的作用
        三、电影的三重生态:电影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英格拉姆的多元化电影生态批评
        一、艺术电影的生态批评
        二、大众电影的生态批评
        三、道德中立电影的生态批评
    第三节 哈格曼辩证意识形态批评下的电影生态批评
        一、资本与生态的不可调和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
        三、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环境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生态视域下的沙尘暴
        一、沙尘暴的首次揭露
        二、沙尘暴元凶的生态讨论
        三、沙尘暴的生态原罪
    第二节 洪水危机与环境治理
        一、洪水的记录者:《大河》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与洪水治理
        三、《大河》与生态
    第三节 海洋殖民与生态危机
        一、海洋环境初探
        二、海洋空间殖民
        三、海洋资源开采与生态危机
    第四节 电影中的气候变化
        一、《后天》的预言式生态解读
        二、《难以忽视的真相》的生态表达
        三、气候变化与生态关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资源危机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铁路建设与环境退化
        一、铁路对美国生态环境的改变
        二、《和平联盟》:水牛因铁路而消失
        三、《荡寇志》:对土地资源的掠夺
    第二节 石油工业的壮观与生态
        一、《塔尔萨》:石油大火与环境
        二、镜头下的生态
        三、石油开采与生态的让步
    第三节 黄金采矿业与水土流失
        一、《苍白骑士》中的水力采矿
        二、《苍白骑士》中的二元论:生态的维护与破坏
        三、对生态可持续的探讨
    第四节 核能:隐形的污染
        一、核传记电影:《丝克伍事件》
        二、核类恐怖片:《危机》
        三、核污染引发的讨论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动物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海洋动物与生态
        一、电影中的恶魔:大白鲨
        二、人类的朋友:海豚
        三、逆戟鲸:回归自然
    第二节 反狩猎电影的生态陈述
        一、水牛狩猎:《水牛比尔》
        二、《最后的狩猎》:对水牛的疯狂屠杀
        三、反羽毛运动:《穿过沼泽》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
        一、《小鹿斑比》:森林生态的破坏
        二、《海底总动员》:海洋生态的破坏
        三、生态与消费主义
    第四节 地球人的人性维度
        一、《地球公民》
        二、惨绝人寰的虐杀
        三、人性维度与地球生态
    小结
第五章 美国环境公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人性的消失
        一、农民的抗争与消失
        二、城市化与人性的腐败:《唐人街》
        三、人性的泯灭:《超世纪谍杀案》
    第二节 印第安人与环境公正
        一、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二、印第安人银幕形象的转变
        三、《烟火讯号》中的印第安保留地
    第三节 银幕中的墨西哥裔美国人
        一、无能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
        二、墨西哥裔与土地的持续分离
        三、墨西哥裔银幕形象的改观
    第四节 生物殖民——可以随意处置的身体
        一、生物殖民
        二、药物试验体:《不朽的园丁》
        三、跨国器官交易:《美丽坏东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乡村人居环境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2.1.3 乡村转型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指标聚合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6.1.1 生计活动变化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7.4.1 气候变化
        7.4.2 城市化进程
        7.4.3 市场变化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7.4.5 农户适应行为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8.3 创新与不足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2.1 数据源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2.2.2 沙漠化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漠化成因类型时空分布格局
    3.2 沙漠化程度时空演化过程
    3.3 沙漠化驱动力
4 结论

(5)北方防沙屏障带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防风固沙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研究关注日益提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人类活动背景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修正土壤风蚀模型
        2.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3.3 沙尘暴强度的计算
        2.3.4 反距离权重法
        2.3.5 趋势线分析方法
第三章 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覆被分布特征
        3.1.1 土地利用分布特征
        3.1.2 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
        3.1.3 NPP分布特征
        3.1.4 叶面积指数分布特征
    3.2 生态系统变化特征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第四章 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防风固沙功能的空间变化
        4.1.1 防风固沙量空间分布特征
        4.1.2 不同行政区防风固沙功能及变化
    4.2 植被覆盖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4.3 地形对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影响
    4.4 土地利用变化与防风固沙功能
    4.5 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防沙屏障带对沙尘暴屏障作用初探
    5.1 空间自相关及插值结果
        5.1.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空间插值结果
    5.2 沙尘暴空间格局特征
    5.3 沙尘暴时空变化特征
    5.4 防风固沙效应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1.2.4.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退化治理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2.2.4.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3.2.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3.3. 草地覆盖度年际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2.3.4. 草地覆盖度月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及滞后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气候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2.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影响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
        3.2.4.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国草地NPP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中国草地NPP的时间动态分析
        3.3.3. 草地NPP年际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3.3.4. 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NP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
        3.4.1. 草地NPP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3.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BEPS模型介绍
        4.2.4. 研究指标的选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EPS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4.3.2. 中国草地NEP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中国草地NEP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趋势
        4.3.4. 中国草地CSE和RUE的年际变化趋势
        4.3.5. 草地NE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4.1. 草地NEP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4.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NEP的影响
        4.4.3. 草地管理措施对NEP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5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NPP的模型估算
        5.2.4.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草地转化对NPP变化的驱动分析
        5.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PP变化的驱动贡献分析
    5.4. 讨论
        5.4.1. NPP变化中驱动因素的定量评估方法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4.3.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6章 主要牧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6.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
        6.3.2. 草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6.3.3. 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4. 讨论
        6.4.1. 气候变化对草地景观格局和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6.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面积和生产力的影响
        6.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7章 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定量评估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区概况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3. 草地覆盖度和NPP的模拟
        7.2.4.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7.3. 结果与分析
        7.3.1. 2001-2010年中国草地NPP和覆盖度的空间分布
        7.3.2. 中国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7.3.3. 中国草地退化和改善的驱动力定量评估
        7.3.4. 中国主要牧区草地退化和改善的定量评估
    7.4. 讨论
        7.4.1.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讨论
        7.4.2. 气候年际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7.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7.6. 参考文献
第8章 最后总结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
    8.3. 本研究的不足
    8.4. 本研究的展望
附录
致谢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8)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态灾害概论
    1.2 生态灾害的类型
        1.2.1 气候类生态灾害
        1.2.2 生物类生态灾害
        1.2.3 土壤类生态灾害
        1.2.4 污染类生态灾害
        1.2.5 地质环境类生态灾害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国外研究进展
        1.5.2 国内研究进展
        1.5.3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1.7 数据来源
    1.8 研究方法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概况
        2.1.3 地形地貌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1.5 土壤、植被
        2.1.6 阿克苏地区生物资源情况
    2.2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生态灾害受灾面积变化
    3.2 生态灾害发生次数变化
    3.3 干旱灾害
        3.3.1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时间分布
        3.3.2 阿克苏地区干旱灾害空间分布
    3.4 洪水灾害
        3.4.1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时间分布
        3.4.2 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空间分布
    3.5 风灾
        3.5.1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时间分布特征
        3.5.2 阿克苏地区风灾的季节分布特征
        3.5.3 阿克苏地区风灾空间分布
    3.6 冰雹灾害
        3.6.1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
        3.6.2 阿克苏地区冰雹灾害空间分布
第四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4.1 全球变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4.2 人口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4.3 耕地面积的变化对生态灾害的影响
第五章 阿克苏地区生态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沙尘暴灾害定量评估和风险管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沙尘暴研究现状概述
    1.3 当前沙尘暴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时空分布的沙尘暴灾害评估区域划分
    2.1 研究资料
    2.2 沙尘暴空间分布与评估区域划分
    2.3 沙尘暴时间变化与评估区域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沙尘暴危险度定量评估
    3.1 沙尘暴危险度概述
    3.2 资料、数据处理及方法简介
    3.3 沙尘暴危险度表达式
    3.4 沙尘暴危险度定量分析
    3.5 沙尘暴危险度实际意义及分级初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沙尘暴风蚀评估
    4.1 荒漠化、风蚀与沙尘暴
    4.2 沙尘暴风蚀模型
    4.3 沙尘暴风蚀模型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尘暴风险管理
    5.1 沙尘暴的自然灾害本质
    5.2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简介
    5.3 沙尘暴风险管理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沙漠化含义
    1.2.2 沙漠化成因
    1.2.3 沙漠化监测研究进展
    1.2.4 沙漠化预警研究进展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技术路线及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总体框架
1.6 小结 第二章 沙漠化监测预警的基本理论
2.1 沙漠化内涵
2.2 沙漠化的监测
    2.2.1 监测指标
    2.2.2 监测方式
2.3 沙漠化分级
2.4 沙漠化预警
    2.4.1 预警分类
    2.4.2 预警方法
    2.4.3 预警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土壤、植被
    3.3.1 土壤类型
    3.3.2 植被类型
3.4 气候、水文
    3.4.1 气候
    3.4.2 水文
3.5 社会经济
3.6 沙漠化概况
    3.6.1 新疆沙漠化程度
    3.6.2 新疆沙漠化主要形式
    3.6.3 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区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
4.1 风沙活动的远距离自动监测
    4.1.1 自动集沙仪的研制
    4.1.2 传感器选择与采集器设计
    4.1.3 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存储和发布
4.2 土壤水分监测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土地沙漠化遥感监测
    4.3.1 MODIS 数据简介
    4.3.2 NDVI 监测沙漠化的可行性分析
    4.3.3 基于 MODIS 的新疆沙漠化监测
4.4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沙漠化预警
5.1 沙漠化预警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5.1.1 沙漠化预警的理论框架
    5.1.2 沙漠化累加预警模型的构建
5.2 沙漠化状态的预测与预警
    5.2.1 灰色预测的基本原理
    5.2.2 基于栅格的 NDVI 预测
    5.2.3 沙漠化状态的预测与警度
5.3 沙漠化的损失风险预警
    5.3.1 沙漠化损失风险
    5.3.2 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模型
    5.3.3 沙漠化损失风险预警
5.4 小结 第六章 沙漠化预警的实现与发布
6.1 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6.2 数据库建设
6.3 预警模型实现
6.4 预警信息网络发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1.2 论文的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致谢

四、Causes, Proces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andstorms in Norther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sandstorms in 2000(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当代电影的生态批评研究[D]. 李之文. 山东大学, 2020(01)
  • [2]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4]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J]. 万炜,颜长珍,肖生春,谢家丽,钱大文. 中国沙漠, 2018(01)
  • [5]北方防沙屏障带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D]. 张照营. 长安大学, 2017(03)
  • [6]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周伟. 南京大学, 2014(05)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塔里木河上游主要生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 ——阿克苏为例[D]. 买吾鲁旦·阿布力克木. 新疆大学, 2013(10)
  • [9]沙尘暴灾害定量评估和风险管理初步研究[D]. 姜大海. 兰州大学, 2013(12)
  • [10]新疆土地沙漠化监测与预警研究[D]. 李诚志. 新疆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成因、过程和后果:以2000年沙尘暴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