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豇豆新品种选育

河南省豇豆新品种选育

一、河南省育成豇豆新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常单娜[1](2021)在《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及固氮效率差异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豆科黄耆属植物,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绿肥/覆盖作物。利用冬闲稻田种植紫云英能够增产节肥、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及改善生态环境,是维持和提高稻田可持续生产力的有效手段。紫云英也可作为牧草、蜜源、蔬菜、中药等综合利用。由于缺乏基因组信息,紫云英的遗传学及共生固氮研究远落后于其他豆科作物。本研究运用第三代Pac Bio、二代Illumina技术及高通量染色体捕获技术(High Throughput 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 Technology,HiC)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利用比较基因组学解析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分析固氮效率差异品种的根瘤转录组揭示效率差异机制。主要结果与创新发现如下:(1)组装、注释了紫云英参考基因组。最终染色体版本的基因组全长595 Mb,Contig N50为1.41 Mb,Scaffold N50为78.42 Mb;有575 Mb基因组序列被定位到8条染色体上,挂载率高达96.66%。组装序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评估显示,短序列比对率为97.33%,基因组覆盖度为98.37%;Benchmarking Universal Single-Copy Orthologs评估值为91.10%;Core Eukaryotic Genes Mapping Approach评估值为96.77%。Hi-C组装评估显示,邻近序列交互强度高于非邻近序列。上述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组的完整性及准确性良好。紫云英基因组中含有59.84%的重复序列,共注释到34,253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有91.50%可以被预测出功能。(2)明确了转座子爆发与基因组扩增的关系。重复序列有96.97%是转座子,占紫云英基因组的58.03%;大部分是长末端反转录转座子,占紫云英基因组的45.52%。几种豆科植物中LTR总长度和基因组大小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斯皮尔曼系数r=0.83。与甘草、鹰嘴豆、苜蓿相比,紫云英中LTR的数量和长度明显扩增,并在0.5MAY有明显爆发,这是紫云英基因组扩增的原因。(3)解析了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紫云英属于蝶形花亚科中的IRLC分支,26.4百万年前与甘草发生分歧,之后又在19.1百万年前与鹰嘴豆发生分歧。在进化过程中,紫云英与蝶形花亚科共有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中保留了关键的共生结瘤基因。相对于紫云英所在分支的共同祖先,紫云英基因组有456个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164个基因家族发生了收缩。扩张基因家族富集到类黄酮合成通路,该通路中的限速酶-查耳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在紫云英等豆科物种中显着扩增,且在紫云英根部富集表达,从空间上为紫云英成功结瘤提供了必要的类黄酮信号。发现了紫云英中R基因在根系和根瘤中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R基因在根系中的富集可能增强了根的防御反应,进而弥补了共生过程中植物防御的减弱。(4)评价了主栽紫云英品种固氮能力,揭示了固氮效率差异机制。不同紫云英品种固氮能力有所差异,总体表现为以弋江籽和宁波大桥为代表的地方种固氮能力高于信紫1号等育成种。弋江籽和宁波大桥与4个复筛菌株共生组合的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干重、地上部及地下部氮积累、有效瘤数、根瘤鲜重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信紫1号。根瘤中高表达的基因主要有豆血红蛋白、nodule-specific cysteine-rich(NCR)多肽、晚期结瘤素等,上述基因在根瘤固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高固氮品种根瘤中糖代谢相关基因上调表达,油脂代谢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为根瘤菌提供更多碳源;类菌体发育及共生代谢相关基因大部分上调表达,有利于类菌体固氮作用的高效运转。综上,本研究获得了紫云英全基因组序列,为紫云英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信息资源。揭示了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及固氮效率差异机制,为紫云英共生固氮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郭世阳[2](2020)在《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及轻简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谷子学名为粟,去皮后俗称小米,具有抗旱、耐贫瘠、营养丰富等优点,是我国北方主栽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华北地区为我国谷子的主要栽培地区,该区域以夏谷为主,品种生育期短,对华北夏谷品种进行性状差异分析,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可了解各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表现联系以及主要形状对产量形成的相关性,同时可为华北夏谷田间栽培管理提供生产指导,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2019年度华北夏谷新品种(系)为材料,比较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了解各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表现,分析主要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相关性。同时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新育成的谷子抗感除草剂近等基因系进行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分析,筛选农艺性状一致,产量水平相当的抗、感除草剂近等基因系,进行抗、感除草剂品系配套轻简化栽培试验,为华北夏谷田间栽培管理提供生产指导,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进展如下:1.16个参试品种的11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1.54%-9.66%之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说明通过育种手段对这些性状进行改良获得理想性状的难度较大。同时,对16个参试品种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穗粗、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出谷率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谷子产量受穗粗、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出谷率性状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出谷率。而株高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说明在品种选择时应着重株高这一性状。2.综合16个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等,筛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符合生产需求的优异新品种5个:济谷23、中杂谷5、中杂谷16、18K3307、17K4148。3.通过对12个同一组合来源的近等基因系性状差异分析,筛选出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基本一致的不抗除草剂品系18H886与抗拿捕净新品系18H903。4.通过对抗除草剂近等基因系18H903和不抗除草剂近等基因系18H886进行的5个抗、感除草剂近等基因系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亩总体播种量为350g时,抗除草剂近等基因系18H903和不抗除草剂近等基因系18H886的配比最适比例为1:1.5-2.0,最佳留苗密度3.5-4.5万株。

冯雪妮[3](2020)在《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杨凌是我国首个农业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所在地,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分析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与新品种应用现状与问题,对于蔬菜产业发展和引领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官网查询、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杨凌主要蔬菜种植与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的现状与成就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成就与问题:杨凌示范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以茄果类种植面积最大,平均每户栽培番茄约1067.2 m2,且以日光温室栽培为主;不同种类蔬菜的投入与经济效益差异很大,番茄栽培平均投入3460元/667m2,平均收入22400元/667m2,叶菜类种植面积最小。蔬菜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资成本高,风险比较大,病虫害严重,栽培蔬菜种类较少,盲目跟风现象严重。(2)杨凌示范区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成就与问题:科研机构与企业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有很大差异。过去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共审定了78个新品种,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共审定约66个新品种。然而,前者推广比例仅占24.4%,而后者推广比例达42.4%,表明科研机构重审定,而企业更重应用。(3)对蔬菜种植建议:(1)政府应尽可能地在农资投入等方面给予农户政策范围内的财政补助,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投入,保护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2)加强系统的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户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3)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减少农业生产中农民的高成本风险;(4)通过科技扶贫的方式,由农林高校种植相关的专家教授对口进行科技帮扶与技术指导,引导其科学种植管理;(5)通过对种植成果突出的种植户进行嘉奖,并邀请其给其他农户讲授种植经验教训,带领技术比较弱的农户共同发展。针对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1)成立有关机构,实现科研部门、种植研发销售单位与农户的有机衔接,实现科研成果快速推广应用;(2)政府部门加大对育种单位的支持力度,鼓励育种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加大科研攻关,选育更多蔬菜新品种;(3)扶持示范园区引进优质栽培品种,进行大面积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引导农民认识与喜爱更多的蔬菜新品种;(4)加强对已有蔬菜品种的管理,及时进行普查与登记,掌握它的特性和抗病性,通过筛选,推广出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5)建立完善的品种监督机制,掌握品种发展态势,为蔬菜新品种选育创造良好环境,使育种者利益得以保障。本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的蔬菜种植与品种选育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为促进杨凌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张志轩,高艳丽,汪妮,李涵[4](2018)在《豇豆新品种“全王绿宝特”的选育与特征特性》文中认为豇豆新品种"全王绿宝特"是以"小五叶"为母本,以提纯后的农家品种"化21"为父本杂交,经4年8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3.5d,春露地出苗至始收55.1d,属中早熟品种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平均株高314.2cm,节间长度22.3cm,第一花序5.0节,中早熟,花紫色,种子红褐色,商品荚翠绿色,平均荚长61.0cm,横径0.91cm,单荚质量23.4g,单株荚数15.4个,鼓籽不明显,无鼠尾,果面光滑,蛋白质含量2.70%,可溶性总糖含量2.27%,维生素C含量23.3 mg·(100g)-1,水分含量90.8%,粗纤维含量1.10%。田间表现抗锈病、白粉病和病毒病。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黄海涛[5](2018)在《长豇豆耐冷种质资源筛选、遗传图谱构建及结荚期耐冷性QTL定位》文中指出低温冷害是我国长豇豆秋延后栽培和春提早栽培的主要影响因子。筛选培育耐冷的长豇豆种质资源是减少低温冷害的有效途径,开展长豇豆的耐冷性筛选及遗传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305份长豇豆种质资源进行结荚期耐冷性初步筛选,并进一步对初步筛选的50份材料进行萌芽期、幼苗期、成株期耐冷性综合评价,筛选到成株期和萌芽期耐冷亲本“迪拜豇豆”和冷敏感亲本“宁豇3号”进行杂交,利用2个亲本及杂交后代F1、F2、F2∶3世代进行耐冷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用SLAP-seq测序技术构建长豇豆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结荚期耐冷性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采用延后播种自然低温条件对秋季栽培的305份长豇豆种质资源耐冷性进行初步评估。305份材料被初步细分为6个类型,筛选到极耐冷材料1份,耐冷性较强的材料26份,冷敏感材料23份。发现我国主栽的长豇豆品种的耐冷特性与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产量有相关性。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初步筛选的50份长豇豆材料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萌芽期、幼苗期、成株期)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长豇豆3个时期耐冷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长豇豆萌芽期耐冷性评价的模型为D=-0.357+1.032*X2+0.404*X3+0.555*X6,确定了相对发芽指数(RGI)、相对发芽活力指数(RVI)、相对总鲜重(RFW)3个指标为萌芽期耐冷性的主要评价指标。筛选到萌芽期耐冷的长豇豆材料7份,冷敏感材料9份;长豇豆幼苗期耐冷性评价的模型为D=-1.853+1.145*X2+0.545*X3+0.537*X6+0.173*X7+0.113*X8+0.224*X9-0.099*X10-0.134*X12,筛选到了相对根数(RRN)、相对根长(RRL)、相对叶绿素总量(CT)、相对可溶性蛋白含量(SP)、相对可溶性糖含量(SS)、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CAT)、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POD)、相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APX)为幼苗期耐冷性评价的主要形态和生理学指标。获得幼苗期耐冷性极强的长豇豆种质2份,冷敏感长豇豆种质5份;长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模型为D=-0.481+0.210*X1+0.157*X3+0.494*X5+0.128*X10+0.178*X11,筛选到了耐冷指数(CRI)、相对单株产量(RYP)、相对豆荚长(RPL)、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相对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可作为长豇豆成株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获得了成株期耐冷性极强的长豇豆种质1份,耐冷性较强的长豇豆种质12份,冷敏感材料3份。3.分析了长豇豆不同时期耐冷性的相关性,发现成株期耐冷性与萌芽期呈显着正相关,成株期、萌芽期的耐冷性与幼苗期耐冷性无显着相关关系。成株期最耐冷的品种“迪拜豇豆”萌发期也表现较耐冷,但在苗期极不耐冷,成株期冷敏感的品种“宁豇3号”萌芽期也表现为冷敏感,但在苗期却表现为较耐冷。4.利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长豇豆结荚期耐冷性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发现长豇豆冷害指数由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MX2-A-AD)控制,冷胁迫下单株结荚数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2MG-ADI)控制,豆荚长和豆荚粗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MX1-AD-ADI)控制,在4个耐冷性相关的性状中均检测到了主基因的存在,耐低温性状在F2:3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都比较高。5.首次应用SLAF-seq技术对长豇豆进行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构建了长豇豆的第一幅基于NG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图谱。由11个连锁群组成,包含5225个SNP标记,横跨1850.81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35cM,是迄今为止第二长的豇豆遗传图谱,密度远远高于基于GoldenGate平台的另外三幅SNP图谱。6.长豇豆与其他四种豆类(大豆、菜豆、绿豆和赤豆)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长豇豆在遗传上与赤豆的亲缘关系更近。7.首次鉴定与长豇豆结荚期耐冷性相关的QTL,初步检测到了控制成株期耐冷性的QTL位点:qCTRS2和qCTRS10,分别位于连锁群2和连锁群10上,qCTRS2解释了10.74%的表型变异,该染色体区域有两个SNP标记,qCTRS10解释了13.67%的表型变异,该染色体区域有六个SNP标记。两个QTL都具有正向加性效应。

方智远[6](2018)在《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值、出口量等方面均位居农作物首位,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其中离不开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力支撑。当前,中国蔬菜产业正面临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继续大力发展蔬菜育种科学技术、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是其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了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蔬菜育种取得的成绩,如不断壮大的科研队伍和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以及迅速发展的种业企业等;文章还对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据中国蔬菜育种目前存在问题及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建立新型蔬菜育种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好种质创新工作、规范蔬菜种业市场和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等等。

赵德旺,袁全保,莫永诚,张朝明,康德贤,赵坤,蒋雅琴,甘桂云,李文嘉[7](2017)在《广西北部地区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文中认为为筛选适宜资源县栽培的优质高产豇豆品种,对新引进的5个豇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均适宜在资源县种植,嫩荚颜色和口感风味等得到消费者认同,综合性状好的有桂豇一号、桂豇二号和元帅3个品种,667 m2产量均超过2 700 kg、产值超过6 800元,且抗病性较强,适宜在资源县推广应用。

周瑜[8](2016)在《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糜子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营养丰富,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丝黑穗病是糜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制约糜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病原菌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毒力分化程度,研究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明确适宜栽培措施,对抗病品种选育及病害绿色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糜子属区域性作物,目前国内外关于糜子及糜子丝黑穗病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利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糜子主产区的病原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丝黑穗病抗性水平,筛选鉴别寄主并对病原菌进行毒力分析,比较分析糜子不同生育时期感染丝黑穗病后叶片抗氧化酶系、抗病相关酶活性,蛋白质、糖含量,及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糜子丝黑穗病高效杀菌剂,并且研究不同播期对抗、感品种丝黑穗病发病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糜子丝黑穗病为害的穗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黑粉包状、簇叶状、刺猬头和黑粉粒4种类型。糜子丝黑穗病菌冬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褐色,球形,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壁表具微小突起。冬孢子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菌株为Sporisorium destruens。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甲醛处理促进萌发。丝黑穗病菌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葡萄糖和KNO3,25℃比较适合此病菌生长和产孢,pH为7时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在Czapek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2)来自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和甘肃的糜子丝黑穗病菌(S.destruens)遗传变异程度不高,遗传背景比较单一。选出的28条RAPD引物和40对SSR引物分别扩增出381和11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73和109条,多态率分别为97.90%和91.60%。RAPD的多态性水平及检测效率高于SSR。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有差异。将两种标记的数据结合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5时,51个菌株可以分为3个系谱群。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地理分布及寄主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连续3年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61份种质资源的抗性差异明显,抗病种质所占比重较大,其中12MD-2和12MD-250连续3年均表现免疫;66份育成品种中,来自俄罗斯的品种blest jachee和orlovski karlik表现高抗,而我国的品种均未表现出稳定抗性。参试糜子种质资源中,3份具有高抗、矮秆、早熟和高产等优良性状,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我国S.destruens存在毒力分化现象,根据各鉴别寄主对各菌株的抗性等级,可将16个菌株分为3个致病类型。(4)糜子接种S.destruens后,SOD活性升高,三叶期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显着大于感病品种,且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升高,而感病品种POD活性在后期下降;抗病品种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糜子受S.destruens侵染后,抽穗期和灌浆期APX活性与抗性呈负相关;GR活性与抗性成反比;抗病品种AsA含量迅速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感病品种升高较慢且后期下降幅度较大;抗、感品种GSH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升高,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下降。在S.destruens诱导下,抗病品种PAL活性升高幅度在三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高于感病品种,三叶期和拔节期抗病品种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抽穗期与抗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发病率无显着相关性;在三叶期和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抗性呈负相关;而还原糖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接种后与抗性呈负相关。丝黑穗病菌侵染能引起不同抗病类型糜子品种POD、EST、SOD和PPO同工酶谱的变化,抗病品种谱带增加数大于感病品种。综上,在糜子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中,SOD、POD、APX、GR、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MDA、AsA、GSH、可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POD、EST和SOD同工酶均可作为鉴别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的辅助指标。(5)通过对戊唑醇、甲基硫菌灵、烯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福美双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和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戊唑醇对冬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福美双最弱;烯唑醇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戊唑醇田间防效最好,其次为烯唑醇、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防治效果最差。多菌灵显着降低主茎倒二叶面积、主茎倒三叶面积、叶干重和分蘖数,各药剂处理下的单株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产量均增加,其中戊唑醇处理下的产量两年均最高。戊唑醇能以较低浓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利用。(6)不同糜子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但除05在5个播期均不发病外,其他品种均在播期Ⅰ发病率最高,其他播期无显着差异。抗病品种巴盟小黑糜和05在播期Ⅲ产量最高,因此6月15日左右可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感病品种杂黍和黄硬糜在播期Ⅱ产量最高,因此可将6月1日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发病率和5 cm土层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低温有利于丝黑穗病的发生;发病率与20 cm土层水分含量无显着相关性。

李昕升[9](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成广雷[10](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二、河南省育成豇豆新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育成豇豆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及固氮效率差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紫云英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1.1.1 我国紫云英的种植历史
        1.1.2 种植紫云英的增产培肥及生态环境效应
    1.2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研究进展
        1.2.1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的建立
        1.2.2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特异性
    1.3 豆科植物中参与共生固氮的基因
        1.3.1 早期结瘤信号传导基因
        1.3.2 根瘤菌侵染相关基因
        1.3.3 根瘤形成发育基因
        1.3.4 类菌体成熟分化基因
        1.3.5 共生固氮相关的其他基因
    1.4 影响共生固氮的因素
        1.4.1 豆科植物对共生固氮的影响
        1.4.2 根瘤菌对共生固氮的影响
    1.5 紫云英共生固氮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紫云英基因组的组装与注释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实施
        2.2.2 DNA、RNA提取及检测
        2.2.3 建库测序
        2.2.4 组装
        2.2.5 质量评估
        2.2.6 基因组注释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紫云英基因组特征评估
        2.3.2 紫云英基因组组装
        2.3.3 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估
        2.3.4 紫云英基因组注释
        2.3.5 紫云英的基因组分布特征
        2.3.6 LTR插入和基因组扩增
    2.4 讨论
        2.4.1 高质量紫云英基因组组装
        2.4.2 紫云英基因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基因组数据来源
        3.2.2 基因家族聚类分析
        3.2.3 系统进化分析
        3.2.4 物种分歧时间估算
        3.2.5 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
        3.2.6 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分析
        3.2.7 类黄酮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家族鉴定
        3.2.8 R基因鉴定
        3.2.9 NCR基因鉴定
        3.2.10 类黄酮相关基因及R基因转录组定量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紫云英等豆科植物中基因家族聚类分析
        3.3.2 紫云英的系统进化地位及其分歧时间
        3.3.3 紫云英特有基因家族及其KEGG富集分析
        3.3.4 紫云英扩张收缩基因家族及其KEGG富集分析
        3.3.5 类黄酮合成通路基因的进化和表达分析
        3.3.6 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富集的共生结瘤基因
        3.3.7 R基因进化和表达分析
        3.3.8 NCR多肽进化分析
        3.3.9 紫云英中共生固氮基因的特点
    3.4 讨论
        3.4.1 紫云英结瘤及共生的遗传基础
        3.4.2 R基因和NCR多肽与共生专一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的共生匹配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及实施
        4.2.3 培养基及无氮营养液配方
        4.2.4 测定项目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干重(水培初筛)
        4.3.2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有效瘤数(水培初筛)
        4.3.3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干重(蛭石盆栽复筛)
        4.3.4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氮积累量(蛭石盆栽复筛)
        4.3.5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分枝数(蛭石盆栽复筛)
        4.3.6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有效瘤数和根瘤重(蛭石盆栽复筛)
        4.3.7 共生匹配试验中紫云英固氮酶活(蛭石盆栽复筛)
        4.3.8 紫云品种、菌株及其交互对不同指标的贡献(蛭石盆栽复筛)
        4.3.9 紫云英不同指标相关性分析(蛭石盆栽复筛)
    4.4 讨论
        4.4.1 根瘤菌菌株对共生固氮的影响
        4.4.2 紫云英品种对共生固氮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紫云英固氮效率差异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5.2.4 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5.2.5 测序数据质控与序列比对
        5.2.6 表达量分析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5.2.7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菌株7653R共生表型
        5.3.2 RNA测序质量评估及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5.3.3 样本间表达量评估
        5.3.4 紫云英根瘤中高表达的基因
        5.3.5 紫云英根瘤中差异基因及KEGG富集分析
        5.3.6 类菌体发育相关差异基因
        5.3.7 共生代谢及运输相关差异基因
    5.4 讨论
        5.4.1 根瘤中物质代谢与固氮效率
        5.4.2 根瘤中类菌体发育与固氮效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综合讨论
    6.2 主要结论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2)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及轻简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控间苗除草
        1.2.2 精播免间苗技术
        1.2.3 机械化播种、收获
        1.2.4 抗除草剂育种研究
        1.2.5 抗除草剂品种的开发与利用
        1.2.6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参试品种
        2.1.2 试验设计
        2.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分析
        2.2.2 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及相关分析
        2.2.3 品种简评
第三章 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3.1 抗、感抗除草剂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分析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试验设计
        3.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1.5 结果分析
        3.1.6 小结
    3.2 抗、感除草剂品系配套轻简化试验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调查项目
        3.2.3 数据处理
        3.2.4 结果分析
        3.2.5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2.1 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分析
        4.2.2 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1.1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1.1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1.2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和面临问题
    1.2 国内外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2.1 我国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2.2 国外蔬菜品种选育和应用概况
    1.3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和发展概况
        1.3.1 杨凌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
        1.3.2 杨凌示范区农业发展状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及问题
    2.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现状
        2.1.1 蔬菜种植规模和方式
        2.1.2 蔬菜种类的品种结构
    2.2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新品种选育和应用
    3.1 主要蔬菜品种选育情况
    3.2 主要蔬菜品种应用情况
    3.3 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对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和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4.1 对蔬菜种植的建议
    4.2 对蔬菜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建议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附录1 杨凌示范区蔬菜种植品种与生产状况问卷调查表
    附录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10-2018)选育新品种
    附录3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选育新品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豇豆新品种“全王绿宝特”的选育与特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1.1 亲本来源及主要特征
    1.2 选育过程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2.2 品质性状
    2.3 抗病性
    2.4 产量表现
        2.4.1 品种比较试验
        2.4.2 河南省豇豆新品种区域试验
        2.4.3 河南省豇豆新品种生产试验
3 栽培技术要点

(5)长豇豆耐冷种质资源筛选、遗传图谱构建及结荚期耐冷性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蔬菜耐冷种质资源的收集、挖掘和利用
    1.2 蔬菜耐冷种质资源鉴定的方法和指标筛选
        1.2.1 田间自然低温鉴定法
        1.2.2 室内低温鉴定法
        1.2.3 耐冷性鉴定指标
    1.3 植物耐冷性综合评价
    1.4 植物数量遗传主基因与多基因遗传分析
    1.5 豇豆遗传图谱构建
        1.5.1 以F_2群体构建遗传图谱
        1.5.2 以RIL为作图群体构建遗传图谱
        1.5.3 以BC_1F_1群体构建的遗传图谱
    1.6 SLAF-seq技术原理及在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1.7 豇豆QTL定位研究进展
        1.7.1 豇豆抗病虫性状的QTL
        1.7.2 产量性状QTL
        1.7.3 品质性状QTL
        1.7.4 抗旱和成熟性QTL
        1.7.5 花色和种皮颜色QTL
        1.7.6 耐寒性状QTL定位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自然低温条件下长豇豆种质资源耐冷性初步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处理及调查指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耐冷性
        2.2.2 参试材料耐冷性表现聚类分析
        2.2.3 各类型材料耐冷性性状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长豇豆不同生长发育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和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参试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调查指标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长豇豆萌芽期耐冷性分析
        3.2.2 长豇豆幼苗期耐冷性分析
        3.2.3 长豇豆成株期耐冷性分析
        3.2.4 长豇豆不同时期耐冷性D值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耐冷性综合评价
        3.3.2 耐冷性与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关系
        3.3.3 不同时期耐冷性相关性
    3.4 小结
        3.4.1 建立了长豇豆不同生长发育期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
        3.4.2 获得了不同时期耐冷性较强的材料
第四章 长豇豆耐冷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长豇豆冷害指数的遗传分析
        4.2.2 长豇豆低温胁迫下单株结荚数遗传分析
        4.2.3 长豇豆低温胁迫下豆荚长遗传分析
        4.2.4 长豇豆低温胁迫下豆荚粗遗传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长豇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结荚期耐冷性QTL定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和DNA提取
        5.1.2 耐冷性的表型评估
        5.1.3 SLAF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
        5.1.4 测序数据分组和分型
        5.1.5 图谱构建和QTL分析
        5.1.6 比较基因组分析
        5.1.7 数据可用性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LAF测序
        5.2.2 SNP标记筛选
        5.2.3 遗传作图
        5.2.4 图谱评估
        5.2.5 比较基因组分析
        5.2.6 耐冷性的表型分析
        5.2.7 QTL定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获奖目录

(6)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蔬菜育种发展的主要历程
2 中国蔬菜育种的主要成就
    2.1 建立起比较健全的蔬菜遗传育种机构及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
    2.2 蔬菜种业初具规模
    2.3 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2.3.1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优异种质创新成绩显着
        2.3.2 蔬菜育种技术得到快速进步
        2.3.3 应用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2.3.4 育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3 展望
    3.1 建立更为完善、分工明确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蔬菜育种技术体系
    3.2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3.3 进一步重视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和优异种质创新利用工作
    3.4 加强育种新技术研究, 提高育种效率
    3.5 不断培育出满足生产和消费多样化需求的新品种
    3.6 进一步规范蔬菜种业市场的管理, 更好的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

(7)广西北部地区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豇豆生育期比较
    2.2 不同品种豇豆主要特征特性比较
    2.3 不同品种豇豆产量比较
    2.4 不同品种豇豆抗病性比较
3 小结

(8)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糜子生产与产业发展概况
    1.1.1 分布与生产
    1.1.2 营养与功能特性
1.2 糜子丝黑穗病研究进展
    1.2.1 抗病性鉴定
    1.2.2 防治措施
1.3 植物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RAPD
    1.3.2 AFLP
    1.3.3 SSR
    1.3.4 ISSR
1.4 植物抗病生理机制研究
    1.4.1 活性氧清除系统与寄主抗病性
    1.4.2 抗病相关酶与寄主抗病性
    1.4.3 植物体内生化物质与寄主抗病性
    1.4.4 同工酶与寄主抗病性
1.5 栽培措施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1.5.1 播期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1.5.2 播种密度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1.5.3 施肥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1.5.4 灌溉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糜子丝黑穗病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ITS序列测定
    2.1.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2.1.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为害症状
    2.2.2 ITS序列比对
    2.2.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2.2.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DNA提取
    3.1.3 RAPD扩增
    3.1.4 SSR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聚类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
    4.2.2 农艺性状和产量
    4.2.3 抗病资源和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
    4.2.4 鉴别寄主的选择
    4.2.5 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
4.3 讨论
    4.3.1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4.3.2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评价
    4.3.3 鉴别寄主评价
    4.3.4 S. destruens菌株毒力分化
4.4 小结 第五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指标筛选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变化
    5.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5.2.3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5.2.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
    5.2.5 抗坏血酸(As A)含量变化
    5.2.6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变化
    5.2.7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
    5.2.8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5.2.9 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变化
    5.2.10 β-1,3-葡聚糖酶(β-1, 3-glucanase)活性变化
    5.2.11 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含量变化
    5.2.12 可溶性总糖(Soluble Sugar)含量变化
    5.2.13 还原糖(Reducing Sugar)含量变化
    5.2.14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
    5.2.15 酯酶(EST)同工酶分析
    5.2.1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析
    5.2.17 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室内毒力测定
    6.1.3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效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毒力测定
    6.2.2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品种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4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率的影响
    7.2.2 不同播期下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7.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7.2.4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产量的影响
7.3 讨论
    7.3.1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7.3.2 不同播期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发病率的关系
    7.3.3 播期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发病特点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8.1.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8.1.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8.1.4 糜子抗丝黑穗病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8.1.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8.1.6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8.2 讨论
    8.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症状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8.2.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8.2.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8.2.4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和抗性指标筛选
    8.2.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杀菌剂筛选
    8.2.6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和产量的影响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其他黑粉菌冬孢子扫描电镜图 附录2 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致谢 作者简介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3.3.1 研究方法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第七章 结论、讨论
    1. 讨论
    2. 结论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河南省育成豇豆新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紫云英共生结瘤的遗传基础及固氮效率差异机制[D]. 常单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华北夏谷新品种性状差异及轻简栽培技术研究[D]. 郭世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3]杨凌示范区主要蔬菜种植和新品种应用[D]. 冯雪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豇豆新品种“全王绿宝特”的选育与特征特性[J]. 张志轩,高艳丽,汪妮,李涵. 北方园艺, 2018(13)
  • [5]长豇豆耐冷种质资源筛选、遗传图谱构建及结荚期耐冷性QTL定位[D]. 黄海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方智远. 农学学报, 2018(01)
  • [7]广西北部地区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J]. 赵德旺,袁全保,莫永诚,张朝明,康德贤,赵坤,蒋雅琴,甘桂云,李文嘉. 长江蔬菜, 2017(12)
  • [8]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周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9]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10]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河南省豇豆新品种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