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氢结合实验的简化

氯氢结合实验的简化

一、氯气跟氢气化合实验的简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宜[1](2021)在《促进概念转变的化学键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玉[2](2021)在《基础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芬芬[3](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改进研究 ——以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曲惠颖[4](2021)在《高中化学模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丽斐[5](2021)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文中研究表明

陈子航[6](2021)在《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强调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现行的考核标准更多的是倾向于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和应对实际问题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化学学科素养。”这意味着新的教育目标是一个更加苛刻、更具高度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开始一段革命性的改革。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其能给予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而创新实验的出现能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实验教学真正的融入基础教学当中。本研究将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性设计,以更好地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研究目的和实际教学情况,确定本文基本研究思路。(2)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提取出其核心思想,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最终依据各项结论构建出创新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3)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焰色试验”和“示温实验”依据上述核心要素进行创新改进,同时利用“食品自热包”设计创新探究实验,并通过实验法对三个实验进行实验验证,以保证其安全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4)依据“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基本程序的构建,完成创新实验教学思路的设计。(5)利用平行组实验对创新实验进行实施效果分析,最终完成创新实验实施意义的总结。教学实践证明实验创新设计能有效深化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1)创新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打破学生对化学实验较为固化的认识,从根本上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打开了大门。(2)创新改进实验更加简约、绿色、易实施,在给学生传递绿色化学思想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教学实施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的机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3)整体创新实验探究步骤需严格执行,稍有差错就很可能造成结果差之千里,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提升极具效果。(4)通过后测成绩差异分析发现创新实验在学生探究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合理运用,在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条件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郝宇杭[7](2021)在《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对于污染排放的管控方式只注重末端治理技术的不足,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技术的研究。通过调查摸清了长寿经开区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和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现状。调研了园区9家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明晰了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原辅料用量,梳理了天然气制甲醇、天然气制乙炔和天然气制氢氰酸等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典型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状况,作为后续行业大气污染物清单编制及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选择的研究依据。为客观评价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水平,研究选取园区内天然气精细化工片区某典型企业,在其厂界上设置监测点位,针对VOCS、无机物、醛酮类、醇类、恶臭、颗粒物等污染物开展为期一周的手工采样工作,掌握行业大气污染现状水平和变化规律。掌握了VOCs、无机物、臭气浓度和颗粒物以及个别醛酮物质浓度较高的现状,为开展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项目按照有、无组织的排放形式分类,首次编制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特征污染物清单数据库。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污水处理装置、其它设施四部分更精确地梳理出有、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应的排污节点。根据排放清单,摸清了行业年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有机组分为甲醇、非甲烷总烃、醋酸,无机组分为SO2、NOx。针对主要污染物VOCs和NOx,行业当前的污染控制仍以末端治理为主,源头和中间为全过程防控体系薄弱环节。为此按照“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思路,分析不同治理阶段主流技术,集成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控制技术库。对理想状态下全过程技术实施后的预期减排效果进行了初步测算,采取全过程防控技术后VOCs最终预期减排效率为92.8%以上,预计减排376.02t;NOx最终预期减排效率可达94%,预计减排1179.65t。按照项目整体安排,本研究重点选取ZG公司开展典型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VOCs的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示范。围绕天然气生产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的工艺过程重点排放源,依据清单内容识别企业的各工艺环节具体排污节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现有的污染治理问题,再参考集成的技术库构建了ZG企业的污染物全过程防控体系。最终测算ZG公司VOCs年排放量预计减少25.25t,降低了84.25%。

魏涛[8](2021)在《碳基多组分双功能电催化剂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最具应用前景的绿色制氢技术。电催化析氢反应和电催化析氧反应是电解水的两个重要半反应,但由于其动力学反应过程迟缓,反应能垒过高,因此需要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加速电化学反应的进行。目前,贵金属铂催化剂具有最优异的HER活性,而铱基氧化物的OER活性高,但它们的稀有性和昂贵的价格极大的阻碍了规模化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地球储量丰富且廉价的过渡金属铁、镍、钨及氮、磷等杂原子掺杂的纳米碳为研究对象,设计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的碳基非贵金属多组分双功能电催化剂,初步研究了电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电催化析氢(HER)、析氧反应(OER)活性和稳定性,剖析了各个组分在HER和OER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建立了催化剂的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为利用多组分协同效应构建高效和低成本的多功能电催化剂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撑。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FexNi4-xPy/N,P-CNTs复合材料制备及其HER-OER双功能催化性能研究。通过先热解三聚氰胺、氯化铁和氯化镍室温反应得到的前体,后在惰性气氛中磷化制备了FexNi4-xPy/N,P-CNT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Fe3Ni、Fe3.2Ni0.8P4和N,P共掺杂的碳纳米管三组分组成,其中Fe3Ni/Fe3.2Ni0.8P4以纳米颗粒封装在碳纳米管内或锚定在碳纳米管壁上。探究了热解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850 oC、反应物Ni/Fe比例为1:1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1.0 M KOH电解液中,FexNi4-xPy/N,P-CNTs复合催化剂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OER反应过电位为266 m V,对应的塔菲尔斜率为37 m V dec-1,优于商业Ir O2。此外,在碱性介质中该催化剂也表现出良好的HER活性(η10=269m V)和稳定性。由该催化剂作为电极材料组装的两电极水电解池展现出优异的性能,需施加1.73 V电压即可输出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这种优异的性能主要归因于FexNi4-xPy/N,P-CNTs大的比表面积、高的电导率、多组分活性位点以及N、P共掺杂的碳纳米管对金属基纳米粒子的锚定作用等方面的协同效果。(2)NiC/WC/W2Fe4N@NP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HER-OER双功能催化性能研究。采用简单的热解-磷化法成功合成了N、P共掺杂碳负载的Ni C、WC和W2Fe4N纳米颗粒催化剂(Ni C/WC/W2Fe4N@NPC)。探究了W源用量和煅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Cl6的用量为150 mg、煅烧温度为750 oC时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最优。Ni C/WC/W2Fe4N@NPC催化剂对在1 M KOH电解液中展现出高的HER和OER双功能催化活性。对于OER,达到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时过电位为280 m V,Tafel斜率是100.9 m V dec-1。在1.51 V(vs RHE)电压下进行24 h稳定性测试,活性可以很好地维持;对于HER,电流密度10 m A cm-2对应的过电位为294 m V,Tafel斜率是125 m V dec-1,且在电压为-0.294 V(vs RHE)经24 h的计时电流测试,活性没有明显衰减。这种优异的双功能性能归因于:(1)多组分活性位点;(2)碳材料显着提高电导率且有效防止纳米颗粒在电化学过程中的团聚。

王一凡[9](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当前人类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有效途径是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因此教育部更新制订和印发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求高中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应当抓住化学学科和环境紧密联系的这一特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对环境的思考,从而提升环保意识。同时通过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促使学生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同时,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研究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并以实践基地的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文的主要研究过程包括:第一,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环境教育的现状,找到需要改进的方向;第二,根据文献和调查结果,总结环境教育融入高一化学课堂教学的原则、方法和基本教学设计流程;第三,在高一化学课本中选取有代表性知识点进行案例设计并对实践结果分析。其研究内容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综述本研究的意义,并且在国内外环境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思路;第二部分:研究环境教育、化学教学的理论核心与融合;第三部分:调查中学化学教学环境教育和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的现状;第四部分:研究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原则、策略、方法和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第五部分: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第六部分: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研究表明,开发新教材中的环境要素与当前的环境问题结合,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李颖[10](2021)在《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下贯彻“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为了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以2019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有机化学基础》中“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内容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的理论研究现状,其次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了解了该主题内容的教学现状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落实现状,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合理推测;提供有效证据,进行分析推理;注重实验探究,引导科学论证;及时点评追问,外显思维过程;挖掘教学内容,建构认知模型。再次采用对照实验法,运用基于策略设计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教学实践。最后采用纸笔测验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四个水平维度进行了后测调查,发现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整体水平上有提升,且在水平二和水平三上提升明显。说明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氯气跟氢气化合实验的简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气跟氢气化合实验的简化(论文提纲范文)

(6)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1.1.3 化学实验创新改进为研究热点和重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2 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3 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5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实验统计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化学实验
        2.1.2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2.1.3 创新设计
    2.2 理论依据
        2.2.1 多元智力理论
        2.2.2 活动课程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3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分析
    3.1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需求分析
        3.1.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分析
        3.1.2 其他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3.1.3 学生需求及实际教学需求分析
    3.2 创新实验设计理念
        3.2.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实验设计理念
        3.2.2 实验设计理念的其他要素
    3.3 创新实验的选择
第4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案例
    4.1 焰色试验创新改进
        4.1.1 教材实验重现
        4.1.2 教材实验分析
        4.1.3 实验创新设计
    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创新改进
        4.2.1 教材实验重现
        4.2.2 教材实验分析
        4.2.3 实验创新设计
    4.3 食品自加热装置成分探究实验创新设计
        4.3.1 实验设计目的
        4.3.2 实验设计理念
        4.3.3 实验原理
        4.3.4 实验设计思路
        4.3.5 实验案例
    4.4 创新实验教学思路
        4.4.1 焰色试验教学思路
        4.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教学思路
        4.4.3 自热包成分探究实验教学思路
第5章 创新实验教学实施研究
    5.1 教学实践对象
    5.2 教学实践过程
    5.3 研究结果
        5.3.1 后测结果分析与结论
        5.3.2 研究结果分析
        5.3.3 研究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化工行业发展综述
        1.2.2 末端治理与全过程防控技术发展
    1.3 研究来源、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
    2.1 长寿经开区总体概况
        2.1.1 长寿经开区简介
        2.1.2 长寿经开区行业概况
    2.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2.2.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总体概况
        2.2.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企业生产信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环境现状及防控水平
    3.1 园区天然气化工企业实地监测
        3.1.1 污染源厂界监测
        3.1.2 监测方法
        3.1.3 监测结果
    3.2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3.2.1 VOCs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3.2.2 醛酮监测结果分析
        3.2.3 醇类、无机物及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3.2.4 PM_(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3.3 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控水平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有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4.1.1 企业废气有组织排放清单
        4.1.2 企业有组织排污节点
    4.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无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4.2.1 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清单
        4.2.2 企业无组织排污节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大气污染防控技术集成
    5.1 当前行业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评估
        5.1.1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VOCs治理技术评估
        5.1.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NO_x治理技术评估
    5.2 VOCs全过程防控技术集成
        5.2.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5.2.2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5.2.3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5.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5.3.1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5.3.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5.3.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5.4 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5.4.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5.4.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VOCs全过程防控减排示范
    6.1 ZG公司简介
        6.1.1 企业厂区布置
        6.1.2 企业生产信息
    6.2 ZG公司VOCs污染分析
        6.2.1 ZG公司VOCs排放来源
        6.2.2 ZG公司VOCs现有治理问题
    6.3 ZG公司VOCs污染物全过程防控研究
        6.3.1 源头减排
        6.3.2 过程控制
        6.3.3 末端治理
        6.3.4 VOCs减排测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1)论文发表情况
    (2)科研参与情况

(8)碳基多组分双功能电催化剂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电化学全解水
    1.2 电催化析氢反应
        1.2.1 电催化析氢的反应原理
        1.2.2 电催化析氢的镍基催化剂
        1.2.3 电催化析氢的铁基催化剂
        1.2.4 电催化析氢的碳基催化剂
    1.3 电催化析氧反应
    1.4 电化学全解水的双功能电催化剂
    1.5 电解水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2 衡量电催化性能的重要参数
    2.1 过电位
    2.2 塔菲尔斜率
    2.3 电化学活性面积
    2.4 电化学阻抗
    2.5 转移频率
    2.6 电化学稳定性
3 Fe_xNi_(4-x)P_y/N,P-CNTs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Fe_xNi_y/N-CNTs电催化剂的制备
        3.2.3 Fe_xNi_(4-x)P_y/N,P-CNTs电催化剂的制备
        3.2.4 工作电极的制备
        3.2.5 电催化性能表征
        3.2.6 物理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e_xNi_(4-x)P_y/N,P-CNTs电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3.2 Fe_xNi_(4-x)P_y/N,P-CNTs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Ni C/WC/W_2Fe_4N@NPC双功能电催化的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所用药品和试剂
        4.2.2 Ni C/WC/W_2Fe_4N@NPC催化剂的合成
        4.2.3 催化剂物理表征
        4.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iC/WC/W_2Fe_4N@NPC的结构表征
        4.3.2 NiC/WC/W_2Fe_4N@NPC的催化性能表征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9)核心素养视域下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列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教育兴起的缘由
        1.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环境教育的联系
        1.1.3 环境教育是当前中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
        1.1.4 环境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1.1.5 新版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开发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教育
        2.1.2 高中化学教学
        2.1.3 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设计与实施
    3.4 调查内容及分析
        3.4.1 环境知识测试
        3.4.2 环保意识调查
        3.4.3 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
    3.5 调查结论
第4章 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设计
    4.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于环境教育的要求
    4.2 挖掘《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中环境内容
    4.3 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遵循的原则
        4.3.1 启发性原则
        4.3.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3.3 循序渐进的原则
        4.3.4 整体性的原则
        4.3.5 趣味性的原则
    4.4 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
        4.4.1 角色扮演的方式
        4.4.2 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4.4.3 讲授化学史的方式
        4.4.4 实验教学的方式
        4.4.5 环境污染灾难题材专题片的方式
    4.5 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流程图
第5章 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案例
    5.1 案例1—离子反应
        5.1.1 教材与学情分析
        5.1.2 教学重难点
        5.1.3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5.1.4 教学准备
        5.1.5 教学课时
        5.1.6 教学过程
        5.1.7 教学反思
    5.2 案例2—钠的几种化合物
        5.2.1 教材与学情分析
        5.2.2 教学重难点
        5.2.3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5.2.4 教学准备
        5.2.5 教学课时
        5.2.6 教学过程
        5.2.7 教学反思
    5.3 案例3—氯气的性质
        5.3.1 教材与学情分析
        5.3.2 教学重点与难点
        5.3.3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5.3.4 教学准备
        5.3.5 教学课时
        5.3.6 教学过程
        5.3.7 教学反思
第6章 教学案例实施结果及其分析
    6.1 教学实施
    6.2 实验数据收集方法
    6.3 教学实施效果与分析
        6.3.1 问卷调查
        6.3.2 课堂观察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一学生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2:高中化学课堂融入环境教学实践后的调查问卷A
    附录3:高中化学课堂融入环境教学实践后的调查问卷B
致谢

(10)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新课程改革对素养培养的要求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价值
        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化学核心素养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
        三、认知负荷理论
        四、发展性教学理论
第三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培养现状研究
    第一节 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问卷试题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二节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教师访谈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分析
        一、教材中对“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内容安排
        二、新课标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求
    第二节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合理预测
        二、提供有效证据,进行分析推理
        三、开展实验探究,引导科学论证
        四、及时点评追问,推动思维进程
        五、挖掘教学内容,建构认知模型
    第三节 “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乙炔》教学设计
        二、《卤代烃》教学设计
        三、《乙醛》教学设计
第五章 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践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一、前测结果分析
        二、后测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氯气跟氢气化合实验的简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概念转变的化学键教学研究[D]. 潘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础课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研究[D]. 李玉. 西南大学, 2021
  • [3]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改进研究 ——以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为例[D]. 李芬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高中化学模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曲惠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5]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D]. 杜丽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D]. 陈子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D]. 郝宇杭.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8]碳基多组分双功能电催化剂制备及电解水性能研究[D]. 魏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9]核心素养视域下环境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应用[D]. 王一凡.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10]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 李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标签:;  ;  ;  ;  ;  

氯氢结合实验的简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