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与分析

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与分析

一、大直径扩底桩设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卫东,徐中华,吴江斌,李青[1](2021)在《基坑与桩基工程技术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基坑工程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基坑和桩基工程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基坑和桩基工程的技术新进展。在基坑工程领域,重点阐述了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技术、承压水控制技术、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在桩基工程领域,重点阐述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旋挖扩底桩、预制桩植桩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情况。希望借此促进这些新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周明中[2](2020)在《一种新型根式桩及其竖向承载特性数值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城市超高建筑的增多,工程上对于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普通等截面桩的承载力太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根式桩,相较于普通等截面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位移小的优点。为研究该根式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竖向位移、桩侧摩阻力及荷载传递规律,运用FLAC3D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1)新型根式桩是通过液压千斤顶带动压块,在桩孔壁径向从下向上依次挤压出空腔,经清孔、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即形成多层根层。该桩与现有普通桩的区别主要在于:桩身外侧均匀分布着放射状根层。该成腔装置适用于直径0.6m以上的钻孔,根的深入度不大于0.5倍钻孔直径。(2)为分析根式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通过分析桩土系统的荷载传递特性,并假定根式桩为线弹性体,得到承载力估算公式。(3)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设计28组根式桩对比模型,对影响根式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层净间距t、根层根数目n、根深入度d、根层厚度h的取值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各模型桩的极限承载力和竖向位移的变化情况,得到根式桩的最优根层净间距t为1.0D(D为桩径)、最优根层根数目n为6、最优根深入度d为0.5D、最优根层厚度h为0.375D。(4)将最优根层净间距t、根层根数目n、根深入度d、根层厚度h条件下的根式桩与等截面桩进行受力对比分析,在相同工况下,根式桩较等截面桩极限承载力提升了约166%;根式桩达到极限承载力时,位移仅为2.87mm,而此时等截面桩的位移已经达到了 53mm。(5)针对最优条件下的根式桩和等截面桩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等截面桩的荷载-位移变化曲线发展迅速且存在突变点,根式桩的荷载-位移变化曲线则呈“缓降型”变化;等截面桩的桩身轴力呈线性变化,根式桩的桩身轴力则在根层处呈“断崖式”的突变;等截面桩的桩侧摩阻力存在极限值,桩身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桩侧摩阻力不再增加,根式桩的桩侧摩阻力变化情况与等截面桩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之后,根层端阻力能继续发挥作用,这也是根式桩承载性能更优于等截面桩的原因。图[53]表[10]参[60]

包晓红,叶荣华,周晔,郑言东,刘干斌[3](2019)在《扩底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结合实际工程,首先开展了等直径桩与扩底桩静载荷试验,测试分析了两类桩的荷载-沉降、柱身轴力、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分布规律。其次,通过建立等直径桩与扩底桩有限元计算模型,将现场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再以扩底桩为例计算并讨论了桩土界面摩擦系数、桩端土弹性模型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对扩底桩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桩长相同条件下,大直径扩底桩的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为等直径桩的1.59倍,扩底桩和等径桩的桩端阻力分别占到桩顶荷载的58.1%和32.4%,桩端扩底可有效地提高桩基的承载力,且提高桩土界面摩擦系数有助于充分发挥桩的侧摩阻力,扩底桩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滕延京,王卫东,康景文,柳建国,李建民[4](2016)在《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文中认为基础工程技术主要进行地基基础选型和设计参数确定、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基础结构内力分析和可靠性设计以及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等。近年来,又提出了基础工程耐久性设计、基础功能可改造性以及地下材料有效利用等要求。该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原位测试技术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基础设计的可靠性分析、强腐蚀环境的基础工程技术、深大基础及桩基础工作性状、特殊岩土的工程设计及处理方法等方面的进展。简要介绍我国基础工程优化设计、基础设计可靠性分析、钢筋"腐蚀余量"设计理念、地基变形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减少资源使用、提高耐久性的基础设计理念,以此满足未来人类对工作生存环境的高要求。

滕延京,王卫东,康景文,柳建国,李建民[5](2015)在《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文中指出基础工程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基基础选型、地基基础设计参数确定、基础结构内力分析方法、基础结构可靠性设计、天然地基不满足的地基处理技术、基础施工的基坑支护和环境保护技术等。近年来,面对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及可供使用资源有限等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理念等,对于基础工程的耐久性设计、面向未来基础功能可改造性以及投入地下的材料更有效利用等研究课题提到了该技术领域应解决问题的日程中。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基础工程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取得的相关成果,重点介绍原位测试技术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基础设计的可靠性分析、强腐蚀环境的基础工程技术、深大基础及桩基础工作性状、特殊岩土的工程设计及处理方法几方面内容。针对我国基础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工程优化设计、基础设计可靠性分析、钢筋"腐蚀余量"设计理念、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几个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简要讨论;提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计,应能体现减少资源使用,更高耐久性的理念;面向未来的基础设计,应能体现未来人类工作生活对工作生存环境更高要求的可改造性;面向未来的基础设计,应能体现地基基础施工措施对于基础结构的作用和贡献。

王俊林[6](2011)在《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直径扩底桩具有施工设备简单、成桩质量可靠、承载力大、无噪音干扰和经济效益显着等优点,已成为多层及高层建筑、桥梁工程、大型设备和重型厂房等工程中重要的基础形式。本文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的承载力、荷载传递机理及变形机理开展了研究工作。(1)从加荷级别、变形观测、测试元件的埋设、受力点设置、数据测读时间、加卸载方法等方面对水平静载试验方案进行了研究,为大直径扩底桩水平载荷现场试验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使现场载荷试验得以顺利完成。对4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大直径扩底灌注桩进行了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了其临界荷载、极限荷载和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及相应位移量;同时进行桩身内力测试,在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平荷载荷载传递机理及桩身剪应力和弯矩沿深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大直径孔桩的H-Y0,曲线和H-ΔY/ΔH曲线,可分为三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与桩顶位移是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可近似用双曲线来拟合;桩身弯矩最大截面处,钢筋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水平荷载达极限值时应力突变,桩身断裂,这说明其极限水平荷载由桩身强度控制;桩身弯矩由上至下逐渐变大,深度为3-4D时最大,然后变小,桩变截面处仍有弯矩产生,尤其是较短的S22桩,这说明扩底对桩身弯矩分布有较大的影响。(2)利用有限差分程序,采用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对水平荷载作用下大直径扩底桩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桩身位移沿桩身埋深的分布规律和表层土弹性模量及扩底尺寸对桩身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土层的弹性模量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比较显着。为了保证大直径扩底桩有良好的水平承载性能,表土层弹性模量宜在10MPa以上;为充分发挥大直径扩底桩的水平承载性能,桩长宜为7D左右,不宜大于10D。(3)提出了基于地基反力和桩身强度的大直径扩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桩身尺寸(桩直径、扩底直径、桩长和扩底段高度)、桩周土和桩端土性质对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大直径扩底短桩属刚性桩;基于不同的临界状态,推导的基于力平衡、力矩平衡和桩身强度的三种大直径扩底短桩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概念清楚、意义明确的特点,可以方便地求出大直径扩底桩的水平承载力;通过与规范法和工程实测值进行对比,基于桩身强度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霍少磊[7](2010)在《智能化旋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化旋扩桩因其具有承载力大、沉降小、抗震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的优势在工程实践中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重视,并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目前对其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还很少,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的发展。因此,对智能化旋扩桩承载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两个部分对旋扩桩施工工艺和荷载传递规律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介绍了智能化旋扩桩施工技术,详细说明了旋扩桩的基本原理、适用地层、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智能化旋扩桩施工采用地面上全自动化操作代替了繁重的人工操作,与普通钻孔灌注桩及其它变截面桩相比,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可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及节约工程成本。2.详细介绍了旋扩桩的现场试验情况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桩试验采用自平衡静载测试方法,并在桩身埋设了荷载箱、钢筋计等测试元件,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试桩荷载-沉降曲线、侧摩阻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及侧摩阻力随深度变化曲线。根据对试桩结果的分析,智能化旋扩桩的荷载传递特性与等截面桩及其它变截面桩有所不同。开始加载时,荷载几乎全部由桩侧阻力承担;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扩径段开始与桩侧阻力一起发挥作用,桩侧阻力分担荷载比例开始减小,当荷载达到一定值时桩顶荷载主要由桩端土层承担,桩端阻力最终承担荷载达50%以上,桩身扩径段阻力所占比例约为总荷载的18%~20%。3.基于佐藤悟模型中的荷载传递方式,推导了带有一个桩身扩径段的旋扩桩荷载—沉降关系计算公式。该公式在直杆桩、扩底桩及支盘桩等桩型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将旋扩桩计算值与实测值曲线进行对比,拟合程度较好。将在相同参数条件下旋扩桩与直杆桩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可得旋扩桩的承载力远远大于直杆桩。根据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桩体的荷载-沉降规律,桩身轴力分布特征,桩身扩径段阻力、桩端阻力、桩身侧摩阻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4.提出了一种旋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本次试桩资料,考虑了有效桩长、桩端阻力及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扩径段发挥形状修正系数及桩端面积效应等因素。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可为旋扩桩的设计提供参考。

潘微君[8](2011)在《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而桩基础的应用必须与各地不同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桩基础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很好很快的发展,并且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桩基础体系。但是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研究在目前并不多见,而且基本都只是针对某一种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研究,没有进行全面的研究,因此对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重庆特定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桩基布置原则。其次研究了四种特定地质条件下桩基的单桩和和群桩承载力分析方法,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部分桩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深化研究了重庆市地方规范相应规定的合理性。最后对本文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研究表明:①当建筑物桩基下具有软弱下卧层时,其承载力的确定国内外尚未统一认识。本文建议在实际设计时,除了要对软弱下卧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进行相关验算外,还要考虑桩基承载力的折减,折减系数可根据桩基距下卧层距离、下卧层的地质情况、建筑物的重要性等因素而定。②当建筑物桩基承受上拔荷载时,建议采用曲面圆锥体剪切破坏模式进行计算。③当建筑物桩基承受负摩阻力时,应用有效应力法计算负摩擦力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并建议修正中性点系数为0.55;④当桩基处于斜坡条件下时,水平荷载下基桩计算采用弹性地基法,且当桩侧以土层为主时采用“m”法计算;桩侧为岩石时采用“K”法计算。

孟祎[9](2008)在《对用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人工挖孔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竖向荷载与沉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找出人工挖孔桩桩端承载力与桩侧阻力的关系,对目前普遍采用的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完善,为确定其竖向承载力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人工挖孔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大量该桩型静载荷试桩资料以及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人工挖孔桩端承力、桩侧阻力在不同荷载下各自所占的比例范围;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出桩侧阻力与桩底沉降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人工挖孔桩在不同半径、不同桩长、不同土体下,桩侧阻力与桩底沉降之间的变化规律;将现场试验数据与软件模拟数据相结合,拟合出同条件下静载荷试验沉降量与深井载荷试验沉降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结合理论分析,推导出桩侧阻力分配函数表达式;将深层载荷试验确定的“荷载—沉降”曲线转变为整桩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而得到整桩的竖向承载力。最后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与导出公式相结合,完善了用深井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方法。

于建民[10](2008)在《载体桩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载体桩系指采用细长锤夯击成孔,将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后,细长锤击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分批向孔内投入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用细长锤反复夯实、挤密,在桩端形成复合载体,然后放置钢筋笼,灌注桩身棍凝土而形成的桩。它是近几年来针对夯击式沉管扩底桩存在的问题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桩型,它吸取了国外的夯击式沉管扩底桩的一些优点,摒弃了沉管灌注桩的一些缺点,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桩型。载体桩的出现为地基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案。笔者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在初步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当表层土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情况下,《载体桩设计规程》中未考虑承台底土对承载力的贡献,设计人员在设计桩基的承载力时偏于保守,造成建筑基础成本过高;另外如对于四根及四根以上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当表层土具有一定承载力时,考虑桩、承台底土的相互作用效应,桩基的承载力可进一步提高,从而可以减少桩的数量;随着载体桩应用的不断深入,载体桩也可应用在地基处理中,即用载体桩充当CFG桩的基桩,而且在应用中可考虑挤土效应的影响,这样可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节约了工程造价。本文首先通过载体桩的成桩工艺及受力机理分析,其次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验证了上述结论是合理的。从呼和浩特市地区土层分布情况来看,载体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最后对载体桩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实例及经济性对比说明了载体桩在呼和浩特市地区有更大的经济优势。希望本文的结论对今后设计、研究载体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载体桩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二、大直径扩底桩设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直径扩底桩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坑与桩基工程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基坑工程技术新进展
    1.1 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
    1.2 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技术
    1.3 承压水控制技术
        1.3.1 承压水降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1.3.2 承压水控制—超深水泥土搅拌墙技术
    1.4 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软土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
        1.4.1 软土深基坑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1.4.2 深基坑变形控制技术
2 桩基工程技术新进展
    2.1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技术
        2.1.1 承载变形性状
        2.1.2 设计分析方法
        2.1.3 施工与检测
        2.1.4 工程实例
    2.2 旋挖扩底桩技术
        2.2.1 施工设备与工艺
        2.2.2 扩底抗拔桩
        2.2.3 施工质量控制
    2.3 预制桩植桩技术
        2.3.1 预制桩植桩工艺
        2.3.2 劲性复合桩
        2.3.3 静钻根植桩
3 结语

(2)一种新型根式桩及其竖向承载特性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桩基础的发展历史
    1.2 挤扩支盘桩简介
        1.2.1 挤扩支盘桩的概念
        1.2.2 挤扩支盘桩的优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等截面桩研究现状
        1.3.2 挤扩支盘桩研究现状
    1.4 挤扩支盘桩研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前景
        1.4.1 支盘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4.2 支盘桩的发展前景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根式桩及其成桩装置
    引言
    2.1 根式桩简介
    2.2 根式桩的成桩工艺
        2.2.1 成腔装置
        2.2.2 成桩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根式桩的竖向承载力估算
    引言
    3.1 桩土荷载传递理论研究方法
    3.2 根式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3.2.1 根式桩竖向荷载传递路径
        3.2.2 根式桩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机理
        3.2.3 根式桩受力破坏形式
    3.3 根式桩竖向承载力估算公式
    3.4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判断
    3.5 本章小结
4 根式桩竖向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FLAC3D简介
        4.1.1 FLAC3D的特点
        4.1.2 FLAC3D的一般求解步骤
        4.1.3 FLAC3D桩土接触面的建立和参数确定
    4.2 等截面桩竖向承载力模拟
    4.3 影响根式桩竖向承载力的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4.3.1 根层净间距t对根式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4.3.2 根层根数目n对根式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4.3.3 根深入度d和根层厚度h对根式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4.4 最优根式桩与等截面桩竖向承载特性对比分析
        4.4.1 模型概况
        4.4.2 Q-s曲线
        4.4.3 桩身轴力
        4.4.4 桩侧摩阻力
        4.4.5 根式桩竖向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扩底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扩底桩承载力特性试验
    2.1 试验方案
        2.1.1 桩身内力测试方法
        2.1.2 加载、卸载方案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Q-s-lgt曲线
        2.2.2 桩身轴力
        2.2.3 桩侧摩阻力
        2.2.4 桩端阻力
3 扩底桩承载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承载力特性结果对比
        3.2.1 荷载-沉降曲线
        3.2.2 桩身轴力
        3.2.3 桩侧摩阻力
        3.2.4 桩端阻力分析
    3.3 承载力特性参数讨论
        3.3.1 桩土界面摩擦系数
        3.3.2 桩端土体弹性模量
    3.4 扩底桩经济性分析
4 结论

(4)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基础工程技术的国外动态
    1. 1 旁压测试技术及其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1. 2 基础工程的安全性评价
    1. 3 特殊岩土的工程设计及处理方法
    1. 4 深大基础及桩基础工作性状
    1. 5 强腐蚀环境下桩的耐久性设计
    1. 6 基础桩的多功能设计
2 我国基础工程技术面临解决的问题
    2. 1 深大基础变形控制设计是城镇化进程对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必然要求
    2. 2 更精准的工程控制是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基础工程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2. 3 基础工程的耐久性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
    2. 4 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及地基基础防连续倒塌控制技术是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
3 基础工程技术的国内研究成果
    3. 1 复杂条件下基础结构内力分析方法[22-24]
    3. 2 整体大面积高层建筑基础的荷载传递特征及基础设计控制要素[25-27]
    3. 3 超高层建筑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工程应用技术
    3. 4与地基土应力历史相关的地基土工程性质研究[28-30]
    3. 5 扩展基础设计可靠性研究[31-32]
    3. 6 抗浮锚杆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法研究[33-39]
    3. 7 新型抗拔桩技术
        ( 1) 试验研究
        ( 2) 承载力计算方法
        ( 3) 施工机具与工艺
    3. 8 提高桩基耐久性的工程新技术
        ( 1) 强腐蚀环境桩基工程新技术[40]
        ( 2) 腐蚀环境的高强预应力管桩技术
    3. 9 地基处理工程的检验评价技术[41-44]
4 基础工程技术若干问题的认知
    4. 1 关于基础工程的“优化”设计
    4. 2 基础设计的可靠性分析
    4. 3 抗浮设计的设计理念
    4. 4 有关钢筋的“腐蚀余量”
    4. 5 有关地基变形计算的问题
6 面向未来的基础设计理念及研究方向

(6)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桩基发展概述
        1.1.1 桩基技术历史发展概况
        1.1.2 桩基的特点
        1.1.3 桩基的分类
        1.1.4 人工挖孔扩底桩发展简述
    1.2 水平受荷桩基的研究现状
        1.2.1 水平受荷桩的理论研究现状
        1.2.2 水平受荷桩的计算方法分类与评述
        1.2.3 水平受荷桩的试验研究现状
    1.3 扩底桩承载性状研究现状
        1.3.1 扩底桩的理论研究现状
        1.3.2 扩底桩试验研究的现状
        1.3.3 扩底桩数值分析的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现场试验方案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桩基本参数
    2.3 大直径扩底桩水平载荷试验方案
        2.3.1 试验装置
        2.3.2 内力测试元件的布置
    2.4 桩顶位移与桩身上部转角的测试
    2.5 试验方法与步骤
        2.5.1 试验方法
        2.5.2 试验步骤
    2.6 小结
3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3.1 概况
        3.1.1 工程简况
        3.1.2 工程地质概况
    3.2 水平静载试验
        3.2.1 试验方法
        3.2.2 试验情况描述
        3.2.3 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3.3 单桩水平承载力确定
        3.3.1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
        3.3.2 单桩水平极限荷载
        3.3.3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3.3.4 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3.4 桩身内力分布计算
        3.4.1 桩身钢筋应力计算分析
        3.4.2 桩身弯矩计算分析
        3.4.3 桩身剪力计算分析
        3.4.4 桩身应力计算分析
    3.5 小结
4 大直径扩底桩水平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FLAC3D简介
    4.2 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2.1 分析模型
        4.2.2 工程实例验证
    4.3 上部土层厚度的影响
    4.4 上部土层弹性模量的影响
    4.5 扩底桩尺寸的影响
    4.6 小结
5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水平受荷桩破坏模式
        5.2.1 桩的相对刚度
        5.2.2 单桩水平受荷破坏性状
    5.3 水平受荷桩计算分析方法
        5.3.1 地基反力法
        5.3.2 规范法计算水平承载力
    5.4 大直径扩底桩水平受力分析
        5.4.1 EF面上的反力
        5.4.2 O'D面上的反力
        5.4.3 BC面上的反力
    5.5 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
        5.5.1 基于力平衡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5.5.2 基于力矩平衡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5.5.3 基于桩身强度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5.6 不同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
    5.7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 个人简历
    2.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2.1 专着
        2.2 发表的主要论文
        2.3 获奖及取得的荣誉

(7)智能化旋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变截面桩的发展历史
        1.1.2 变截面桩的分类
        1.1.3 智能化旋扩桩与其他变截面桩的区别
    1.2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旋扩桩在国内的发展
        1.3.3 有关承载力及荷载位移传递关系的研究基础
    1.4 本文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智能化旋扩桩施工技术
    2.1 旋扩桩基本原理
    2.2 旋扩桩适用地层
    2.3 旋扩桩特点
    2.4 旋扩桩施工
        2.4.1 旋扩桩施工工艺
        2.4.2 旋扩桩施工要点
第三章 智能化旋扩桩现场试验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简介
        3.1.2 试桩场区地质条件
        3.1.3 地层分层及物理力学指标
    3.2 自平衡法试验过程
        3.2.1 测试原理
        3.2.2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断标准
        3.2.3 等效转换曲线法
    3.3 现场实验结果整理
        3.3.1 静载试验测试结果
        3.3.2 轴力测试结果
        3.3.3 摩阻力及截面位移计算结果
第四章 智能化旋扩桩承载性能分析
    4.1 概述
    4.2 旋扩桩—土(岩)共同作用的力学模型
    4.3 桩身荷载传递分析的解析方法
    4.4 解析解与实测P~s曲线对比
        4.4.1 有关问题说明
        4.4.2 计算方法
        4.4.3 方法验证及与等直径桩的对比
    4.5 试验结果分析
        4.5.1 P/ΔP~s/Δs曲线分析
        4.5.2 桩身轴力分析
        4.5.3 桩身扩径段与桩端端承力的分析
        4.5.4 桩侧摩阻力的分析
第五章 智能化旋扩桩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5.1 概述
    5.2 智能化旋扩桩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5.3 计算方法的工程验算
        5.3.1 SYZ1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5.3.2 SYZ6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基础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重庆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以及桩的选型与布置
    2.1 特殊地质条件的分类
    2.2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设计原则
        2.2.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设计原则
        2.2.2 抗拔桩基的设计原则
        2.2.3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原则
        2.2.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2.3 特殊地质条件下桩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1 具有软弱下卧层的桩基选型与布置原则
        2.3.2 抗拔桩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3 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2.3.4 斜坡条件下桩基的选型与布置原则
第三章 下卧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3.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3.1.1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单桩竖向承载力
        3.1.2 软弱下卧层条件下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3.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
        3.2.1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3.2.2 下卧地下洞室条件下的桩基(群桩)竖向承载力
    3.3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四章 抗拔桩桩基承载力分析
    4.1 抗拔桩基产生的条件和设计原则
        4.1.1 抗拔桩产生的条件
        4.1.2 抗拔桩设计原则
    4.2 抗拔桩基承载力分析
    4.3 抗拔桩基极限承载力分析
        4.3.1 等截面抗拔单桩受力变形分析
        4.3.2 抗拔桩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实现
        4.3.3 摩擦桩和摩擦端承桩的抗拔力
        4.3.4 等直径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4.3.5 扩底嵌岩抗拔桩的抗拔力
    4.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五章 负摩阻力条件下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5.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和条件判定
        5.1.1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原因
        5.1.2 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条件判断
    5.2 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计算
        5.2.1 负摩阻力的特性
        5.2.2 下拉荷载的计算
    5.3 考虑负摩阻力时桩基承载力分析
        5.3.1 摩擦桩条件下的基桩承载力
        5.3.2 嵌岩桩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5.3.3 负摩阻力桩基承载力计算实例
    5.4 出现负摩阻力的桩基设计原则
        5.4.1 单桩设计原则
        5.4.2 桩基(群桩)设计原则
    5.5 桩基长度范围存在可液化地基时的设计原则
    5.6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六章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6.1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荷载特点
    6.2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
        6.2.1 桩基水平承载力
        6.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内力和位移计算
        6.2.3 斜坡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
    6.3 坡地、边坡条件下桩基的设计原则
    6.4 小结及对现行规范的建议
第七章 认识和结论及展望
    7.1 认识和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对用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桩的应用及发展
    1.2 常用的计算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
    1.3 人工挖孔桩的研究现状
        1.3.1 人工挖孔桩的发展概况
        1.3.2 人工挖孔桩的特点
        1.3.3 人工挖孔桩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2章 人工挖孔桩受力机理、破坏形式及常用承载力计算方法
    2.1 荷载传递形式
        2.1.1 桩侧摩阻力
        2.1.2 桩端阻力
    2.2 桩破坏形式
    2.3 各种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方法
第3章 试验分析人工挖孔桩竖向承载力
    3.1 深井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竖向承载力
    3.2 静载荷试验分析
        3.2.1 不同场地试验数据分析
        3.2.2 同一场地静载荷试验数据与深井载荷试验数据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的端承力、沉降量及土的变形模量之间的关系
    4.1 人工挖孔桩沉降量的分析
        4.1.1 扩底桩的地基变形特点
        4.1.2 单桩沉降的组成
    4.2 静载荷试验分析
        4.2.1 桩端承载力、沉降量及土变形模量的关系的理论推导
        4.2.2 土的变形模量的计算
        4.2.3 土的变形模量的修正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底位移与桩侧阻力关系的数值模拟分析
    5.1 FLAC-3D程序概述
        5.1.1 FLAC-3D程序的基本原理
        5.1.2 FLAC-3D程序的计算步骤
        5.1.3 FLAC-3D的应用范围
        5.1.4 FLAC-3D塑性流动的增量公式
        5.1.5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5.2 模拟计算模型的建立
        5.2.1 模拟方案设计
        5.2.2 计算模型建立
    5.3 单桩静载荷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
        5.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具体方式的分析
        5.3.2 摩擦桩载荷试验概况
        5.3.3 模拟计算的参数取值
        5.3.4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桩结果的比较
    5.4 不同桩长及不同桩径下桩底位移与侧摩阻力变化关系分析
        5.4.1 不同桩长下桩底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变化关系
        5.4.2 不同桩径下桩底位移与侧摩阻力的变化关系
    5.5 不同土体参数下桩底位移与侧摩阻力变化关系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降量关系函数及桩侧阻力分配函数的推导
    6.1 桩静载荷试验沉降量与同条件下深井载荷试验沉降量关系函数的建立
        6.1.1 静载荷试验沉降量数据与同条件下深井载荷试验沉降量数据对比
        6.1.2 数值关系函数的拟合
        6.1.3 函数关系公式的推导
    6.2 侧摩阻力分配函数的建立
    6.3 载荷试验确定的"荷载—沉降"曲线转变为整桩"荷载—沉降"曲线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载体桩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载体桩的产生及发展
        1.2.1 沉管扩底灌注桩阶段
        1.2.2 夯扩桩阶段
        1.2.3 载体桩阶段
    1.3 载体桩的研究进展
        1.3.1 载体桩的研究现状
        1.3.2 载体桩的应用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1 本研究的意义
        1.4.2 问题的提出
        1.4.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载体桩的机理及施工工艺
    2.1 载体桩的基本概念
    2.2 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2.2.1 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2.2.2 荷载传递曲线
        2.2.3 影响单桩荷载传递性状的要素
    2.3 载体桩的承载机理
        2.3.1 载体桩的受力原理
        2.3.2 影响载体桩承载力的因素
    2.4 载体桩扩大头作用机理
        2.4.1 锤底产生的动应力的研究
        2.4.2 动应力在土中的分布
        2.4.3 圆孔扩张理论的研究
        2.4.4 扩大头的形成机理及形状分析
    2.5 载体桩的施工工艺
        2.5.1 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
        2.5.2 工艺流程
3 载体桩的竖向承载力分析
    3.1 桩的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
    3.2 单桩竖向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单元法的概念
        3.2.2 计算模型的确定
        3.2.3 有限元结果分析
    3.3 载体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公式研究
        3.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3.3.2 单桩竖向承载力规范经验公式比较
        3.3.3 实例比较
    3.4 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承载力公式研究
        3.4.1 非端承桩复合基桩承载力公式
        3.4.2 载体桩复合基桩承载力公式
        3.4.3 工程实例
4 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的应用研究
    4.1 载体桩复合地基概述
    4.2 复合地基中载体桩的单桩承载力公式研究
    4.3 工程实例
5 载体桩的经济性分析
    5.1 呼和浩特市地质情况
    5.2 技术优势和效益
    5.3 技术延伸与发展工程实例
6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作者简介

四、大直径扩底桩设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坑与桩基工程技术新进展[J]. 王卫东,徐中华,吴江斌,李青. 江苏建筑, 2021(03)
  • [2]一种新型根式桩及其竖向承载特性数值分析[D]. 周明中.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3]扩底灌注桩承载力特性试验及有限元分析[J]. 包晓红,叶荣华,周晔,郑言东,刘干斌.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9(S1)
  • [4]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J]. 滕延京,王卫东,康景文,柳建国,李建民.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4)
  • [5]基础工程技术的新进展[A]. 滕延京,王卫东,康景文,柳建国,李建民.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15
  • [6]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D]. 王俊林. 郑州大学, 2011(12)
  • [7]智能化旋扩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 霍少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5)
  • [8]结合重庆地区几种特定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分析[D]. 潘微君.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4)
  • [9]对用载荷试验确定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的探讨[D]. 孟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3)
  • [10]载体桩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应用研究[D]. 于建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10)

标签:;  ;  ;  ;  ;  

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