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

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

一、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消除(论文文献综述)

郝宇杭[1](2021)在《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对于污染排放的管控方式只注重末端治理技术的不足,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技术的研究。通过调查摸清了长寿经开区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和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现状。调研了园区9家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明晰了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原辅料用量,梳理了天然气制甲醇、天然气制乙炔和天然气制氢氰酸等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典型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状况,作为后续行业大气污染物清单编制及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选择的研究依据。为客观评价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水平,研究选取园区内天然气精细化工片区某典型企业,在其厂界上设置监测点位,针对VOCS、无机物、醛酮类、醇类、恶臭、颗粒物等污染物开展为期一周的手工采样工作,掌握行业大气污染现状水平和变化规律。掌握了VOCs、无机物、臭气浓度和颗粒物以及个别醛酮物质浓度较高的现状,为开展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项目按照有、无组织的排放形式分类,首次编制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特征污染物清单数据库。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污水处理装置、其它设施四部分更精确地梳理出有、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应的排污节点。根据排放清单,摸清了行业年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有机组分为甲醇、非甲烷总烃、醋酸,无机组分为SO2、NOx。针对主要污染物VOCs和NOx,行业当前的污染控制仍以末端治理为主,源头和中间为全过程防控体系薄弱环节。为此按照“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思路,分析不同治理阶段主流技术,集成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控制技术库。对理想状态下全过程技术实施后的预期减排效果进行了初步测算,采取全过程防控技术后VOCs最终预期减排效率为92.8%以上,预计减排376.02t;NOx最终预期减排效率可达94%,预计减排1179.65t。按照项目整体安排,本研究重点选取ZG公司开展典型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VOCs的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示范。围绕天然气生产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的工艺过程重点排放源,依据清单内容识别企业的各工艺环节具体排污节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现有的污染治理问题,再参考集成的技术库构建了ZG企业的污染物全过程防控体系。最终测算ZG公司VOCs年排放量预计减少25.25t,降低了84.25%。

吴畏[2](2020)在《类水滑石制备表征与脱氯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垃圾焚烧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焚烧尾气中的HCl气体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给民众的生活和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垃圾焚烧尾气中HCl气体的脱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表明,类水滑石吸附剂能够有效脱除垃圾焚烧尾气中的HCl气体,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研究未能深入考虑尾气中的CO2影响,脱氯机理尚欠明确,脱氯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类水滑石吸附剂选料和制备及表征研究。在存在CO2气氛条件下,试验研究了HCl浓度、吸附剂颗粒粒径、进口气速、反应温度和CO2浓度等因素对钙镁铝三元类水滑石吸附剂(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掺杂比例、反应温度和HCl浓度等因素对KF掺杂的钙镁铝三元类水滑石吸附剂(KF/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晶体理论、分子动力学理论和量子化学理论,建立了类水滑石吸附剂的晶体结构模型,分析了CaMgAl-LDOs脱除HCl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类水滑石吸附剂的选型方法、制备方法和表征方法。提出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和吸附能两个参数来确定类水滑石吸附剂的选料方法。采用双滴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金属比例的MgAl、CaAl二元和CaMgAl三元类水滑石,并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得到类水滑石吸附剂。提出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来表征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特征和化学特性的方法。(2)构建了固定床脱除HCl试验系统,试验获得了在存在CO2气氛条件下,反应温度、吸附剂颗粒粒径、HCl浓度、进口气速和CO2浓度等因素对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影响规律,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类水滑石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比例为Ca:Mg:Al=2:2:1的三元CaMgAl-LDOs具有最高的脱除HCl性能;在0%-16%CO2浓度范围内,随着CO2浓度升高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有所下降;在反应温度为600℃时,CaMgAl-LDOs的HCl吸附量最大;在150μm-850μm范围内,CaMgAl-LDOs的颗粒粒径越低,脱除HCl性能越强;HCl浓度对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进口气速在0.9L/min时,CaMgAl-LDOs的脱除HCl性能最高;CaMgAl-LDOs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热稳定性。(3)采用KF掺杂的方法对CaMgAl-LDOs进行了改性,揭示了反应温度、HCl浓度和KF掺杂比例等因素对KF/CaMgAl-LDOs脱除HCl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RD、SEM、TG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KF/CaMgAl-LDOs具有更好的脱除HCl性能,25%KF掺杂比例的KF/CaMgAl-LDOs的脱除HCl性能最好;在反应温度为600℃时,25%KF/CaMgAl-LDOs的HCl吸附量最大;在不同的HCl浓度下,25%KF/CaMgAl-LDOs的脱除HCl性能保持稳定;焙烧后KF/CaMgAl-LDOs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明显增大,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和热稳定性。(4)利用XRD数据和晶体学理论,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传统碱基吸附剂、类水滑石吸附剂和KF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和CO2气氛下类水滑石吸附剂的吸附模型。探明了H2O和KF的加入增大晶体结构的晶格常数的规律。(5)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了CaO吸附剂脱除HCl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揭示了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变化规律和脱除HCl效果。结果表明:CaO吸附剂和HCl的主要反应路径为CaO+HCl→CaClOH,CaClOH+HCl→CaCl2·H2O,CaCl2·H2O→CaCl2+H2O;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分别减小和增加;当反应温度在298K-1100K之间时CaO吸附剂脱除HCl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再下降,主要原因是当反应温度大于900K时,吸附剂颗粒完全烧结,反应温度的升高无法弥补由烧结产生的传质阻力,CaO吸附剂脱除HCl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6)采用MS和Gaussian软件,研究了CaMgAl-LDOs和KF/CaMgAl-LDOs脱除HCl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存在和存在CO2气氛下CaMgAl-LDOs脱除HCl效果都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强,在第一吸附阶段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弱;CO2气氛下,CO2分子会抢占部分原本属于HCl分子的活性位点,导致CaMgAl-LDOs脱除HCl的能力有所减弱;KF的掺杂增加了CaMgAl-LDOs的气相碱度以及与HCl间的吸附能,从而增强其脱除HCl的能力。

李文瀚[3](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林晓飞[4](2020)在《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将地铁火灾疏散研究推向了研究热点,一直持续到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达到顶峰。目前,无论是从历年地铁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地铁运营管理者对地铁火灾的风险认知,还是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地铁火灾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地铁乘客,作为地铁火灾的最关键承灾体,其安全疏散问题也一直被研究,前人研究的重点是疏散过程中的疏散特性、疏散路径选择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和模拟仿真。本论文将采用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研究地铁乘客面对地铁火灾时应激反应,并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影响效果,以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参数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以地铁火灾事故致因分析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并提出了应激干预方式:(1)以火灾三要素和事故四要素为基础,用事故树分析地铁火灾事故原因,结果表明,火源是地铁造成火灾事故的关键,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电火花是火源的主要原因;用人、机、环境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地铁火灾燕尾突变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点火源的大小和形式如何,只要有火源,地铁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火灾;除了火灾损坏外,地铁火灾往往会造成二次伤害,符合地铁火灾事故特征。(2)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和三角模糊数法筛选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得到12个最终变量,分别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二次伤害概率、拥挤度、针对问题的应对、灭火救援设施完好率、引导力、应急能力、火灾疏散知识;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12个变量,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其中最重要的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和拥挤度。(3)以地铁火灾应激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应激的CPT理论,构建由应激源、应激中介调节因素、应激反应三要素构成的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应激源为地铁火灾,应激中介调节因素为地铁火灾应激反应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应对结果有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4)以心率和血压作为应激生理反应的指标,创新性地设计VR地铁火灾诱发范式,测量生理反应指标,结果表明志愿者应激反应的心率指标和收缩压指标正常,属于积极应激反应;舒张压指标的最大值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引起关注。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地铁乘客生理应激反应,认为其符合尖点突变的特征,当血压P和心率R的取值落在曲线83+272=0上时,乘客状态S将发生突变。(5)设计地铁火灾焦虑状态量表,用焦虑水平衡量应激心理反应,用地铁火灾情绪片段诱发应激。结果表明:数据质量高,乘客对地铁火灾的焦虑水平较高。男性和女性的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的常模,总体水平位于抑郁症组常模。而且,女性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的焦虑水平。(6)以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为基础,构建Vensim疏散模型和Pathfinder疏散模型,并与进行实地模拟疏散。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可以控制性别比例、年龄比例、舒适距离(拥挤度)、引导力的作用程度(疏散行为)四个变量。如果可控制因素在合理范围,均能在6分钟内成功疏散3000人,Vensim疏散时间大于pathfinder和实地模拟疏散时间。(7)设计地铁火灾逃生PPT培训、VR体验和现场演练三种方式进行预防性干预,分别对不同干预方式下焦虑水平量表的得分进行分析,并对干预方式和性别作为影响干预效果的显着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从干预效果的持久性而言,现场演练对男性的影响时间更久,VR体验对女性的影响更大;从干预效果的程度而言,VR体验比PPT培训和现场演练更有效。

周昭志[5](2020)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面临巨大的考验。垃圾焚烧技术由于无害化程度高、减容减量效果好、能源化利用等优点,成为许多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然而,生活垃圾中氯含量较高,焚烧过程会产生的HCl。垃圾焚烧厂主要通过往脱酸反应塔喷入钙基吸收剂在低温段对HCl进行脱除,然而无法避免烟气中的HCl引发的设备高温腐蚀和参与二恶英的生成。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可以通过“两步式”热化学转化将可燃气净化后与燃气轮机、内燃机等高效的发电设备联用,从而更好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因此,可以考虑将钙基吸收剂作为炉内脱氯添加剂,在生活垃圾中高温热解气化的同时对HCl进行脱除。此外,可持续化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对环境影响、经济性、社会性表现均有要求,需要一种全面的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可持续性表现评价。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垃圾中含氯组分热处置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提出炉内添加钙基添加剂在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脱除HCl,探索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含氯污染物(HCl、氯苯、二恶英)排放规律的影响,为垃圾高效清洁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并建立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对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全面评价。本文首先进行了生活垃圾中不同含氯组分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氯源NaCl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固相产物中,在850 oC时气相产物中氯含量均低于3%;有机氯源PVC中的氯元素在热转化过程中主要以HCl的形式存在于气相产物中,在400 oC时95%以上的氯元素转移到气相产物中。因此,有机氯源PVC是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产生HCl的主要来源。对炉内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产物中的氯元素迁移转化与分布规律,探明不同钙基添加剂控制HCl生成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炉内添加CaO能有效降低HCl的排放,通过考察反应温度、钙氯摩尔比、添加剂粒径、添加剂种类对钙基添加剂脱除HCl效率的影响,得出炉内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推荐工况条件为常压下反应温度低于772 oC(CaCl2熔化温度),钙氯摩尔比2:1,粒径根据炉型进行选择,HCl脱除效率能达到85%以上。同时,进行了不同钙基添加剂CaO、煅烧白云石、Ni/CaO与PVC混合热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上述添加剂使PVC热解过程中HCl生成析出子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从90.3 kJ/mol分别提高到143.6 kJ/mol、155.3 kJ/mol、155.8kJ/mol,反应为随机断裂模型,并结合固定床管式炉实验得出煅烧白云石和Ni/CaO的HCl脱除效率高于CaO,以及分析不同钙基添加剂脱除HCl的反应机理。同时,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不同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产物中氯元素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的脱氯表现优于焚烧过程中的表现,说明还原性气氛有利于钙基添加剂脱除HCl。当反应物料由PVC变为多组分垃圾时,无添加剂时热解的油相产物中氯含量占比有所增加,而钙基添加剂能有效降低油相产物中的氯含量,效率均在67%以上,其中煅烧白云石、Ni/CaO由于更好地促进焦油裂解的效果而表现优于CaO。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热解过程产物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钙基添加剂能明显提高产气量和产气品质,并促进焦油裂解,减少重质多环芳烃化合物占比;煅烧白云石和Ni/CaO表现优于CaO。对油相产物中的氯苯含量进行检测,三氯苯产率明显高于四氯苯、五氯苯、六氯苯的产率;添加CaO、煅烧白云石、Ni/CaO后,氯苯总产率分别降低了39.3%、59.7%、66.4%。采用连续给料的移动床反应炉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生成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索不同钙基添加剂对二恶英控制的规律,并结合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掌握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在不添加钙基添加剂时,热解条件下和气化条件下的二恶英总生成量比焚烧条件下分别降低79.0%和82.1%,总毒性分别降低76.7%和77.1%,说明还原性气氛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生成。炉内钙基添加剂能有效控制二恶英的生成;炉内添加CaO后,焚烧条件下二恶英总生成量和总毒性分别降低了63.4%和66.2%,热解条件下分别降低了43.4%和36.7%,气化条件下分别降低48.6%和37.7%,主要是对气相产物和油相产物中二恶英生成的控制;添加煅烧白云石和Ni/CaO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条件下二恶英生成抑制效果优于CaO;主要是因为钙基添加剂能够有效吸收反应过程的HCl气体,并促进苯环断裂,减少二恶英前驱物生成,促进H2生成,从而有效地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通过炉内钙基添加剂和垃圾热解气化技术,能有效降低二恶英的生成量88.1%。在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分析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的反应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2,3,7,8-T4CDD分子中C-O键和C-Cl键比C-H键更容易断裂;通过H2对2,3,7,8-T4CDD高温降解反应的过渡态和能垒分析发现,H2攻击2,3,7,8-T4CDD的C-Cl键和C-O键的四种反应路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均为负值,且进攻C-Cl键比攻击C-O键的反应活化能更低,而H2攻击C-O键一般会破坏至少两个C-O键,其中形成两个单苯环产物比形成联苯醚类产物的反应更容易进行。为了反映垃圾管理系统随时间变化情况,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垃圾综合管理系统2007-2016年期间的环境影响变化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动态评价反映各个时期垃圾管理策略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优于填埋发电,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随着垃圾焚烧处置占比的升高而提高;实施垃圾分类能提高垃圾焚烧技术的环境表现;因此,在2010年时处理1吨城市生活垃圾的环境表现最优。厨余垃圾厌氧消化技术较好的环境表现,但目前处理量占比较小;提高垃圾分类收集效率以及扩大厌氧消化规模能有效优化现有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环境表现,为未来决策者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可持续性方面全面评价,创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该模型包含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能源消耗评价、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并通过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各类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利用优劣解距离法对评价方案进行最终打分排序,并通过对权重的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合理可靠。该模型在原先的3E模型基础上添加了社会性评价模块,从而反映邻避型环保设施的社会影响;此外,新模型对之前的权重计算方法进行改良,减弱人为因素干扰,避免常见的主观性问题。该3E+S模型被用于4种垃圾处理方案的环境、能耗、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性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流化床焚烧方案和炉排炉焚烧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相差较小,且均明显优于垃圾填埋发电方案和普通填埋方案。3E+S模型在垃圾处理方案中的应用,既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又能为不同垃圾处理方案的可持续性表现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科学且可持续的发展建议。

朱纯[6](2019)在《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较难消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可在生态系统中进行长距离输运和循环,对环境产生持久性污染,而且具有不可逆的生物神经毒性,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引起全球日益广泛的关注。煤的燃烧是大气人为汞排放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首批签约国之一,因此在汞污染物的防治领域面临巨大挑战。从脱除效率、设备改造等方面综合考虑,吸附剂喷射技术是最具竞争力的燃煤烟气脱汞技术,其中最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但其运行成本较高。研发价廉高效的新型脱汞吸附剂仍然是当前燃煤汞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通过热解、活化和卤化铵盐改性制备具有高效脱汞性能的生物质焦基吸附剂。遵循从实验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思路,深入研究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结构的演化行为以及汞在生物质焦表面吸附的形态转化机制,定量评估生物质焦吸附剂在实际燃煤烟气条件下的喷射脱汞性能,运用先进材料表征技术和计算量子化学方法,揭示卤化铵盐改性提效机理,并构建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理论模型,以期对生物质焦基脱汞吸附剂和脱汞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工业应用参考。以稻壳、椰壳、杏壳等生物质为研究对象,基于热重分析探究生物质的热解成焦特性,并运用遗传算法建立生物质热解动力学分布活化能模型;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表面官能团、微晶生长、孔隙分布等理化特性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度研究。通过固定床汞吸附实验,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脱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生物质焦脱汞性能与其理化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以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三种生物质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为参照,建立了单一组分模型化合物与天然生物质理化特性和热解演化行为的本构关系。生物质焦表面含氧官能团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递减的变化趋势表明其对汞的吸附作用可能被高估。较高热解温度下逐渐生长的局部有序石墨微晶结构一方面提供了以边缘不饱和碳原子为特征的汞吸附活性位,另一方面由脱氧反应所形成的单/多重空穴缺陷也对汞在固相表面的吸附产生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附势的微孔结构对生物质热解焦的脱汞性能起主导作用,在600 ℃热解温度下各生物质焦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达到较高水平,起吸附扩散通道作用的中孔和大孔孔径则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从而有效降低浸渍过程活性组分和脱汞过程吸附质在颗粒内的传质阻力。木质素对生物质热解焦炭产率的贡献程度较高,而半纤维素则有利于生物质热解时在焦炭表面形成孔径更小的微孔结构。多峰分布活化能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和区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高分子裂解致挥发性产物生成、通过芳构化和缩合作用致焦炭生成等多种反应机制。由于生物质热解焦对汞的吸附脱除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提出卤化铵盐化学浸渍改性和H3PO4/CO2活化的脱汞提效思路。在固定床装置上对改性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与多种商业活性炭进行对比。结合氮吸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等表征技术,探究了物理孔隙结构和表面元素分布特性对改性前后生物质焦和活性炭脱汞性能的影响机制。使用汞在线分析设备和安大略湿化学法对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汞吸附过程中吸附态汞Hgads、逸出的气相元素态汞Hg0(g)和气相氧化态汞Hg2+(g)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程序升温脱附对吸附态汞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的吸附构型及热稳定性展开研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手段,建立了汞在吸附过程中的形态转化模型。经较低质量分数NH4Cl/NH4Br溶液浸渍改性后,生物质焦的脱汞性能得到显着提升,其汞吸附效率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8090%,与商业活性炭脱汞性能相当。H3PO4和CO2活化主要通过改善通道孔的孔隙结构以利于改性组分在颗粒深层担载,从而进一步提高汞的吸附效率。未改性样品对汞的脱除以物理吸附为主,超细微孔的缺乏显着限制其物理吸附能力,改性后样品对汞的脱除以化学吸附为主。在一定温度和O2浓度条件下,NH4Br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固化的吸附态汞达80%,逸出的Hg0(g)和Hg2+(g)则分别为10%左右。汞在O2作用下经HgO、HO-Hg-Br等中间产物在改性生物质焦表面形成稳定的HgBr吸附构型,逸出的Hg2+(g)主要由HgBr的歧化反应产生。降低吸附温度或减少O2浓度均可增加汞的吸附并降低逸出气相汞中Hg2+(g)的份额,O2浓度较高时,与汞的竞争吸附以及对表面溴分子的消耗可造成脱汞效率的降低。为进一步验证改性生物质焦在实际燃煤烟气环境中的脱汞性能,设计并搭建了小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装置,并进行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的试验研究;基于安大略湿化学法建立和完善了烟气不同形态汞的采集、分析和评估机制;对烟气喷射脱汞的运行参数展开优化,同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对SO2、NO及有害痕量元素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特性。NH4Br改性生物质焦烟气喷射脱汞效率达80%,与改性活性炭90%的脱汞效率相近;延长停留时间可显着提升吸附剂的喷射脱汞效率;两种吸附剂对SO2的脱除效率均为35%左右,改性生物质焦对NO的脱除效率约为改性活性炭的40%,体现了SO2和NO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不同脱除机制。有害痕量元素在灰相中的分配特性以及在飞灰和吸附剂表面的富集特性主要受其赋存形态、热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吸附剂喷入后烟气中颗粒相表面富集的有害痕量元素含量提高了20%360%,半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普遍高于非挥发性痕量元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计算量子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碳簇分子模型和吸附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并从电子结构的角度系统探究了汞在碳基吸附剂上的吸附机制。通过分子平面二维自旋布居分析对比了不同自旋多重度限制下电子自旋结构的差异性,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直观地展示了原子壳层结构、化学键、孤对电子等特征,通过静电场分析和范德华表面相互穿透距离对弱相互作用展开定量分析。结合分子轨道成分分析、键级分析和原子电荷分析,明确了汞与“锯齿”型碳边缘的共价键合作用以及与“扶手椅”型碳边缘的弱相互作用本质。首次构建了汞在碳簇模型上的多原子吸附路径,揭示了“σ空穴”的产生对汞的持续吸附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较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卤素原子通过改变其同环邻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以提高该位点的脱汞活性。吸附能的显着提高与改性实现碳基吸附剂脱汞性能增效的实验现象相互印证。以碳正离子和氯自由基为中间产物,建立和完善了卤化物在碳基吸附剂表面对汞的氧化和吸附机制。基于微晶结构表征结果,合理构建了含缺陷和杂原子修饰的碳簇基体模型,并对汞吸附作用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

孙人杰[7](2019)在《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炉烟气分析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受测试方法、烟气成分与浓度、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测定焦炉烟气成分对于准确判断焦炉工况以及后续烟气处理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开展焦炉烟气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在综合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焦炉烟道废气全成分分析的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系统考察了现有烟气排放检测标准中使用的非分散光谱红外(None-Dispersive Infrared,NDIR)法、电化学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EC)法、碘量(Iodometric Titration method,IT)法在SO2与NO含量分析中的干扰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法分析固定污染源排放SO2浓度的方法,并将其与现有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地考察焦化企业获取焦炉热工参数、煤焦样品,并从焦炉底部换向阀门孔板盒、焦/机侧小/分烟道、总烟道处的入炉煤气、烟道废气中采取液固相样品。对填料使用索氏抽提并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GC-MS法可从样本中分析出萘、苊、荧蒽等11种美国环境署控制污染物,可简单精确地定量分析苯并(a)芘类物质。对焦炉烟道废气进行配气梯度模拟,并使用NDIR法、EC法、IT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NDIR法、EC法、IT法测试SO2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7%、2.32%、2.68%,测试NO时NDIR法和EC法的RSD分别为0.81%和2.07%。总体而言NDIR法优于EC法,EC法优于IT法。使用NDIR时,烟气中CH4对SO2测定,NO对CO测定,CO对CO2测定均产生影响;使用EC时,CO对NO及SO2测定,NO对SO2测定会产生影响。在有水蒸气存在条件下,NDIR法与EC法分析结果相对误差高于20%。利用提出的以三乙醇胺与过氧化氢混合溶液为吸收液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烟气中SO2含量,并与IT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在α=0.05条件下使用t-test校验,IC与IT法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但IC法在吸收液吸收性能、吸收后稳定性、分析操作性、可重复性方面均优于IT法;IC法RSD为0.43%,明显低于NDIR法、EC法和IT法;对水蒸气存在下的分析结果使用t-test检验,在α=0.05条件下IT法、IC法的结果与干燥条件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液法在潮湿烟气条件下仍可得出可靠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使用新型采样管的多功能焦炉烟道气采样装置。该装置可精确采集焦炉烟道气中的固、液相成分,同时可在排除冷凝水影响的情况下精确采集SO2并将其氧化为SO42-离子进行稳定保存,方便通过IC法进行测定。

段建宁[8](2018)在《航煤加氢装置腐蚀风险评估及控制》文中研究指明冶炼并使用的金属材料中有三分之一因腐蚀而失效。石化工业作为消耗金属材料最多的行业之一,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周期的不断延长,原油质量的不断恶化,化工厂的腐蚀问题也日益突出。开展主要加工装置的腐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对装置安全性长周期运转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宁夏石化航煤加氢装置面临的腐蚀问题,通过调研各类腐蚀机理发生的原因、机理后,对宁夏石化航煤加氢装置的腐蚀现状进行分析,对装置不同部位、不同系统内的主要腐蚀类型进行确认,完成装置腐蚀回路图。结合装置的生产情况与生产经验,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全装置的设备管线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价。对筛选出的中高风险以上的管道及设备,运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现场实测,随后对半定量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并提出了航煤加氢装置的防腐建议。防腐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点消除装置中低温部位的铵盐结晶问题;二是通过工艺优化,如调整系统内PH值,确定Kp值、低温烟气露点等具体参数,减缓装置腐蚀;三是加强装置设备防腐,在预算允许的条件下增加在线监测系统等手段来完善装置安全措施。最后,针对化工行业腐蚀情况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进行防腐工作的几点看法。

殷仁豪[9](2017)在《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协同控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难以避免,需通过后处理设备净化烟气,投资运行成本高昂,且捕集下来的飞灰和活性炭仍需作为危险废弃物填埋。针对二恶英的排放控制,本文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上吸式气化-灰渣熔融-产气均相转化-清洁燃烧一体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熔融技术能够将灰渣转化成惰性玻璃渣并为气化过程提供能量。2.上吸式气化的床层能够起到过滤气相中颗粒物的作用,从而抑制二恶英的异相合成。3.均相转化过程能够将氯代烃和“活性氯”转化成普通烃类和HCl,从而抑制二恶英的气相合成。4.相对于固体燃烧,气化产气的燃烧是均相反应过程,混合和燃尽的效果都更好。基于该工艺,本文针对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与抑制开展研究,并兼顾NOx的排放控制,探索能够同时控制二恶英和NOx的气化产气燃烧技术。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的生成与气化产气的组分有关。为了确定气化产气中的焦油组分、含氯组分和含氮组分,在本研究中利用不同配比的生活垃圾模型化合物,分别在上吸式气化-均相转化反应器和热重-质谱分析仪上开展实验研究,发现苯和酚类物质是主要的焦油组分,HCl是气化产气中最主要的含氯组分,考虑到NOx的生成与转化,最终选择苯和苯酚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选择HCl作为含氯组分,选择NH3作为含氮组分开展后续研究。在二恶英关键结构C-Cl键的生成过程中,“活性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气化产气中的HCl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和O2反应产生“活性氯”。为了掌握能够抑制“活性氯”生成的反应条件,本研究中利用均相管流反应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反应温度和氧气浓度条件下HCl转化成“活性氯”的变化规律。O2能够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与有机物的氯化反应产生竞争。为探索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对于抑制C-Cl键生成所需的反应条件,本研究中分别以苯和苯酚作为焦油模型化合物,以氯气作为“活性氯”,在均相管流反应器上开展实验研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物进行检测,得到了不同反应温度和氧气浓度下C-Cl的生成规律,揭示了有机物氯化反应与氧化反应的竞争机制,提出了苯在氯气和氧气共同作用下的转化路径。苯在氯气和氧气共同作用下存在三条主要的转化路径:氯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聚合反应。低温低氧浓度条件下,氯化反应占据主导,容易产生C-Cl键;低温高氧浓度条件下,主要发生氧化裂解反应,产生小分子氯代烃;高温低氧浓度条件下,C-Cl键受热断裂,发生聚合反应;高温高氧浓度条件下,氧化反应占据主导,有机物被氧化成CO2,C-Cl键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为实现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的协同控制,本文中提出了采用空气分级燃烧的方法,一方面利用空气分级燃烧中的欠氧燃烧区起到抑制NOx生成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空气分级燃烧中的过氧燃烧区起到抑制二恶英生成的作用。为确定二恶英和NOx协同控制所需的反应条件,本研究中搭建了空气分级燃烧反应器,利用模拟气化产气开展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风方式和反应温度下NH3和焦油模型化合物对NO生成与还原的影响规律。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以生活垃圾模型化合物为原料,在上吸式气化-均相转化-空气分级燃烧反应器上开展实验研究,得到了配风方式、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以及均相转化等因素对二恶英生成的影响规律,验证了空气分级燃烧对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协同控制的效果,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籍龙杰[10](2017)在《典型含氯化合物对催化降解氯苯和二恶英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苯(CBz)和二恶英(PCDD/Fs)具有高稳定性、远距离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各种控制排放技术中,催化氧化降解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其中,VWTi催化剂不仅具有脱硝活性高、热稳定性能好、抗SO2中毒以及可协同脱汞等优势,而且也已被证实可以实现含氯有机污染物(ClOCs)的彻底氧化降解。先前有关氯苯和二恶英的氧化降解研究大多局限在实验室仅含氮气和氧气气氛中进行。然而,实际烟气中组分复杂,不同污染物的存在势必会对催化降解过程产生影响。本文开展三类含氯化合物,即HCl、NaCl以及氯苯和氯酚类化合物,对VWTi催化剂降解1,2-二氯苯(DCBz)和PCDD/Fs过程的影响研究,并探索其相关作用机理。针对催化剂出现的失活现象,利用BET、EDS、XRD、H2-TPR、NH3-TPD等表征手段分别研究样品的比表面积、组分含量、晶相、氧化能力及表面酸性等变化情况,阐释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本研究也探索了实用的再生手段,可为以后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选取五组商用SCR(VWTi)催化剂分别在实验室模拟烟气和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中开展PCDD/Fs催化降解实验,发现五组催化剂在前者中的降解效率均高于后者,说明复杂烟气组分会抑制PCDD/Fs的催化降解过程。通过全面分析136种四到八氯代同系物在反应前后的变化规律,发现VWTi催化剂对高氯代二恶英的脱除和降解效率均高于低氯代二恶英,这主要是因为高氯代二恶英蒸汽压更小,更容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延长了其在催化剂表面的停留时间,从而更易发生降解。相同反应条件下,粉末状催化剂因增加了目标降解物与催化剂活性位的接触几率,其催化活性显着高于蜂窝状催化剂。通过对比HRGC/HRMS检测与CALUX生物检测结果,发现两者相关性很高(相关系数R=0.985),可以将CALUX方法作为筛选高效降解PCDD/Fs用催化剂的一种快速且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同时,发现CALUX检测得到的总体生物毒性降解效率普遍低于HRGC/HRMS计算的降解效率,说明降解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中间产物也会诱发生物毒性。通过五组催化剂表征结果,明确了高效降解PCDD/Fs用VWTi催化剂必须具备的特征。(2)在催化降解DCBz过程中,HCl作为一种酸性气体,会竞争性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抑制DCBz的吸附和降解过程。而且在低空速比(4,000 h-1和6,000h-1)时,HCl与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充分接触,生成挥发性的金属氯氧化物,造成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流失,发生不可逆失活。而在高空速比(8,000 h-1和10,000 h-1)时,由于少量HCl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增强了表面酸性,使得DCBz的脱除效率又略微增加。当反应气氛中存在HCl时,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对DCBz的降解效率在增加,而对PCDD/Fs的降解效率在减小。研究表明,HCl在催化剂表面发生Deacon反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PCDD/Fs的降解过程。另外,随反应气氛中水分浓度的增加,HCl导致催化剂表面钒含量进一步降低,且表面钒含量与DCBz的降解效率相关性良好(R=0.93)。通过将催化剂与活性炭物理混合,延长DCBz的停留时间,可以再次提升对DCBz的降解效率。(3)在VWTi催化剂表面通过浸渍法和扩散法负载NaCl,发现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对DCBz和PCDD/Fs的降解效率均减小。相同浓度负载NaCl时,尽管浸渍法导致比表面积减小的程度比扩散法更加明显,但扩散法负载NaCl后催化剂表面总酸量,尤其是中、强酸量减小更为显着,而且氧化还原性能也显着降低,最终导致扩散法负载NaCl后的催化剂活性降低程度更大。失活催化剂通过酸洗十超声波震荡洗涤后,可以显着降低催化剂表面NaCl含量,同时提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能,使其对PCDD/Fs的降解活性得以恢复。(4)苯、一氯苯和1,2-二氯苯在相同浓度下(2,000 ppm)对抑制VWTi催化剂降解PCDD/Fs的影响逐渐增加,邻氯苯酚对PCDD/Fs降解效率的影响则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氯苯和氯酚类化合物由于与PCDD/Fs分子结构类似,在催化剂表面会与PCDD/Fs分子发生竞争性吸附,均会导致PCDD/Fs降解效率的降低。实验过程中,部分工况出现降解效率为负值,表明存在PCDD/Fs的生成现象。进而系统性研究了 DCBz、六氯苯、邻氯苯酚和五氯苯酚在VWTi催化剂降解过程中,PCDD/Fs的生成情况。结果发现,以上工况均存在PCDD/Fs的生成现象,而且不同物质生成PCDD/Fs的同系物分布特征存在区别。同时,发现水分的存在可以抑制DCBz在催化剂表面生成PCDD/Fs的几率。最后,通过在含氧气氛下再次煅烧积炭催化剂可以实现积炭催化剂的活性再生。

二、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消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然气化工行业发展综述
        1.2.2 末端治理与全过程防控技术发展
    1.3 研究来源、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
    2.1 长寿经开区总体概况
        2.1.1 长寿经开区简介
        2.1.2 长寿经开区行业概况
    2.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2.2.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总体概况
        2.2.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企业生产信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环境现状及防控水平
    3.1 园区天然气化工企业实地监测
        3.1.1 污染源厂界监测
        3.1.2 监测方法
        3.1.3 监测结果
    3.2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3.2.1 VOCs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3.2.2 醛酮监测结果分析
        3.2.3 醇类、无机物及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3.2.4 PM_(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3.3 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控水平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4.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有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4.1.1 企业废气有组织排放清单
        4.1.2 企业有组织排污节点
    4.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无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4.2.1 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清单
        4.2.2 企业无组织排污节点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大气污染防控技术集成
    5.1 当前行业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评估
        5.1.1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VOCs治理技术评估
        5.1.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NO_x治理技术评估
    5.2 VOCs全过程防控技术集成
        5.2.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5.2.2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5.2.3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5.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5.3.1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5.3.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5.3.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5.4 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5.4.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5.4.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VOCs全过程防控减排示范
    6.1 ZG公司简介
        6.1.1 企业厂区布置
        6.1.2 企业生产信息
    6.2 ZG公司VOCs污染分析
        6.2.1 ZG公司VOCs排放来源
        6.2.2 ZG公司VOCs现有治理问题
    6.3 ZG公司VOCs污染物全过程防控研究
        6.3.1 源头减排
        6.3.2 过程控制
        6.3.3 末端治理
        6.3.4 VOCs减排测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1)论文发表情况
    (2)科研参与情况

(2)类水滑石制备表征与脱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类水滑石吸附剂制备技术发展现状
        1.2.2 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研究现状
        1.2.4 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类水滑石吸附剂选料和制备及表征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类水滑石吸附剂的选料方法
        2.2.1 基于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分析的吸附剂选料
        2.2.2 基于吸附能分析的吸附剂选料
    2.3 类水滑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2.3.1 试剂与仪器
        2.3.2 制备方法与装置
        2.3.3 二元类水滑石吸附剂制备
        2.3.4 三元类水滑石吸附剂制备
    2.4 类水滑石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2.4.1 类水滑石吸附剂纯度和物相表征
        2.4.2 颗粒表观形貌和表面元素表征
        2.4.3 热稳定性表征
        2.4.4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表征
        2.4.5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氧化碳气氛下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脱除氯化氢性能试验设计
        3.2.1 试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焙烧温度对类水滑石吸附剂材料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3.4 金属比例对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3.4.1 金属比例对二元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4.2 金属比例对三元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5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试验研究
    3.6 二氧化碳气氛下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3.6.1 氯化氢浓度对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6.2 类水滑石吸附剂颗粒粒径对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6.3 进口气速对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6.4 反应温度对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设计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制备
    4.3 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4.3.1 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分析
        4.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4.3.3 热稳定性分析
    4.4 不同氟化钾掺杂比例的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试验研究
    4.5 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4.5.1 反应温度对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4.5.2 氯化氢浓度对氟化钾掺杂的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性能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1 引言
    5.2 分子模型构建基础
        5.2.1 坐标系
        5.2.2 分子图形显示
        5.2.3 晶胞与晶胞参数
        5.2.4 周期性边界条件
    5.3 传统碱基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4 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4.1 二元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4.2 三元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4.3 氟化钾掺杂的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构建
    5.5 二氧化碳气氛下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吸附模型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类水滑石等吸附剂脱除氯化氢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氧化钙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机理研究
        6.2.1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氧化钙和氯化氢的反应机理分析
        6.2.2 氧化钙吸附剂和氯化氢的反应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常数分析
        6.2.3 不同反应温度下氧化钙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分析
    6.3 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机理研究
        6.3.1 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模型尺寸的选取
        6.3.2 不同焙烧温度下的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晶体结构
        6.3.3 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3.4 二氧化碳气氛下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4 氟化钾掺杂的钙镁铝类水滑石吸附剂脱除氯化氢的机理研究
        6.4.1 氟化钾掺杂对吸附能的影响分析
        6.4.2 氟化钾掺杂对气相碱度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飞灰粒径分析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飞灰粒径分布
        5.3.2 表面特征
        5.3.3 飞灰矿物特性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5.3.5 飞灰浸出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8.2.2 实验材料
        8.2.3 实验方法
    8.3 结论与讨论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4)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地铁事故统计分析
        1.1.2 地铁风险调查分析
        1.1.3 地铁火灾文献趋势分析
        1.1.4 研究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火灾事故
        1.2.2 应激反应
        1.2.3 疏散行为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2.1 基础理论
        2.1.1 突变理论
        2.1.2 应激反应理论
        2.1.3 行为学理论
    2.2 基本方法
        2.2.1 实验方法
        2.2.2 软件模拟
        2.2.3 调查研究
        2.2.4 数学建模
    2.3 本章小结
3 地铁火灾应激源分析
    3.1 地铁火灾特性和危害性
    3.2 地铁火灾事故模型
        3.2.1 地铁火灾原因
        3.2.2 事故模型构建
        3.2.3 事故模型分析
    3.3 火灾应激源要素分析
        3.3.1 应激源问卷设计
        3.3.2 应激源要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变量研究
    4.1 调节变量
    4.2 中介变量
    4.3 变量分析
        4.3.1 变量初定
        4.3.2 变量甄选
        4.3.3 变量结构模型
    4.4 基于变量的应激反应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乘客火灾应激生理心理反应研究
    5.1 VR诱发地铁火灾应激试验
        5.1.1 试验设备
        5.1.2 试验过程
    5.2 应激生理反应分析
        5.2.1 统计分析
        5.2.2 定性拟合分析
    5.3 应激心理反应分析
        5.3.1 一般资料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5.3.3 统计分析
        5.3.4 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乘客火灾应激疏散行为研究
    6.1 火灾疏散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6.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6.1.2 系统框图和因果关系图
        6.1.3 状态变量、速率与流图
        6.1.4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6.2 火灾疏散行为的PATHFINDER模拟研究
        6.2.1 模拟环境
        6.2.2 运行结果分析
    6.3 现场疏散模拟试验
        6.3.1 疏散过程设计
        6.3.2 疏散结果分析
    6.4 疏散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乘客火灾应激干预体系研究
    7.1 地铁火灾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7.1.1 预警原理
        7.1.2 预警模型
        7.1.3 预警准则
    7.2 地铁火灾干预机制研究
        7.2.1 干预模式
        7.2.2 干预机制
    7.3 地铁火灾干预方式试验
        7.3.1 设计方案
        7.3.2 PPT培训组结果
        7.3.3 VR体验组结果
        7.3.4 现场演练组结果
        7.3.5 不同干预方式对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地铁风险项目调查问卷
附录 B 地铁火灾应激源调查问卷
附录 C 影响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变量专家问卷
附录 D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志愿者招募信
附录 E 地铁火灾应激试验知情书
附录 F 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网络问卷
附录 G 地铁乘客火灾状态焦虑问卷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
    1.2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理技术
        1.2.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1.2.2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1.3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中HCl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排放及危害
        1.3.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HCl的控制方法现状
        1.3.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气化过程HCl控制方法研究
        1.3.4 城市生活垃圾热处置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排放
    1.4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1.4.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1.4.3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现状与应用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含氯垃圾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2.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2.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2.2.4 热力学平衡模拟
    2.3 典型无机氯源垃圾Na Cl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2.3.1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2.3.2 NaCl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2.4 典型有机氯源垃圾PVC热转化过程氯元素转化特性
        2.4.1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热力学模拟
        2.4.2 PVC热转化过程中氯元素转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炉内脱氯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HCl控制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3.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3.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3.3 钙基添加剂特性
    3.4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与动力学分析
        3.4.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影响的热重分析
        3.4.2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3.5 钙基添加剂对含氯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研究
        3.5.1 钙基添加剂对PVC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3.5.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HCl控制影响
    3.6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元素分布影响研究
        3.6.1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热力学模拟
        3.6.2 钙基添加剂对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中氯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及氯苯控制影响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4.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4.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4.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特性影响
        4.3.1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物分布影响
        4.3.2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产气特性影响
        4.3.3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焦油组分影响
    4.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过程中氯苯控制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与控制影响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物料及制备
        5.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5.2.3 测试方法及条件
    5.3 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生成特性
    5.4 钙基添加剂对多组分垃圾热解气化焚烧过程二恶英控制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还原性气氛对二恶英高温降解机理和路径研究
    6.1 前言
    6.2 反应机理计算方法
        6.2.1 前线轨道理论
        6.2.2 过渡态理论
        6.2.3 内禀反应坐标
        6.2.4 计算方法
    6.3 2,3,7,8-T4CDD前线轨道理论和解离能分析
        6.3.1 前线电子密度分析
        6.3.2 键解离能分析
    6.4 H_2对2,3,7,8-T_4CDD高温降解反应路径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动态评价研究
    7.1 前言
    7.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7.2.1 目标与范围定义
        7.2.2 清单分析
        7.2.3 影响评价
        7.2.4 结果解释
    7.3 案例背景——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7.4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7.4.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7.4.2 系统清单分析
    7.5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7.5.1 杭州市生活垃圾处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7.5.2 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环境影响随时间变化分析
        7.5.3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在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8.1 前言
    8.2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3E+S模型方法建立
        8.2.1 3E+S模型方法框架
        8.2.2 能耗-环境-经济-社会性指标计算方法
        8.2.3 3E+S指标耦合计算方法
    8.3 评价系统构建与清单分析
        8.3.1 评价目标与范围定义
        8.3.2 系统清单分析
    8.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3E+S评价结果分析
        8.4.1 能源消耗结果分析
        8.4.2 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8.4.3 经济性结果分析
        8.4.4 社会性结果分析
        8.4.5 3E+S耦合评价结果分析
    8.5 评价结果敏感性分析及讨论
        8.5.1 社会影响指标敏感性分析
        8.5.2 MCDM中权重的敏感性分析
        8.5.3 3E+S模型讨论
    8.6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汞的性质与危害
        1.1.2 燃煤汞污染现状
        1.1.3 燃煤汞污染防治法规
        1.1.4 生物质资源的利用
    1.2 汞污染防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2 煤中汞的分布和赋存状态
        1.2.3 燃煤汞的迁移和转化
    1.3 燃煤脱汞技术进展
        1.3.1 煤炭提质协同脱汞技术
        1.3.2 炉内添加剂脱汞技术
        1.3.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脱汞技术
        1.3.4 烟气调质脱汞技术
        1.3.5 吸附剂脱汞技术
    1.4 计算量子化学汞吸附物理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1.4.1 汞与金属/合金的相互作用
        1.4.2 汞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催化氧化
        1.4.3 汞在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1.5 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焦的结构演化行为及其脱汞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
        2.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2.2.2 固定床汞吸附实验系统
        2.2.3 吸附剂的表征分析
    2.3 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
        2.3.1 热重分析
        2.3.2 生物质的组分解析
        2.3.3 热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2.4 生物质焦的结构演化特性
        2.4.1 元素分析
        2.4.2 表面官能团分析
        2.4.3 微晶结构分析
        2.4.4 孔隙结构分析
    2.5 生物质焦的脱汞特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生物质焦固定床脱汞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3.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3.2.2 固定床实验系统
        3.2.3 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系统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理化特性
        3.3.1 粒径分析
        3.3.2 孔隙结构分析
        3.3.3 微观形貌及表面元素分析
    3.4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特性
        3.4.1 生物质热解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3.4.2 生物质活化焦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3.4.3 活性炭改性前后的脱汞特性
    3.5 生物质焦与活性炭吸附剂的脱汞机理
        3.5.1 孔隙结构作用机制
        3.5.2 卤化铵盐改性机制
        3.5.3 固定床汞吸附过程的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煤烟气改性生物质焦喷射脱汞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4.2.1 燃煤流化床及吸附剂管道喷射脱汞装置
        4.2.2 燃煤流化床的调试与运行
        4.2.3 烟气汞取样和分析方法
        4.2.4 实验工况及参数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煤质分析
        4.3.2 燃烧特性
        4.3.3 吸附剂烟气喷射脱汞特性
        4.3.4 吸附剂烟气喷射协同脱硫脱硝特性
        4.3.5 有害痕量元素在吸附剂和飞灰表面的富集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基吸附剂脱汞的量子化学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分析方法和碳基吸附剂模型构建
        5.2.1 计算分析方法
        5.2.2 碳基吸附剂模型的构建
    5.3 汞在未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5.3.1 基态的选择
        5.3.2 分子尺寸和边缘结构的影响
        5.3.3 电子的定域性分析
        5.3.4 分子轨道成分分析
        5.3.5 弱相互作用分析
        5.3.6 汞在碳表面的多原子吸附
    5.4 汞在改性碳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
        5.4.1 电子诱导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
        5.4.2 氯化氢自由基氧化机制
        5.4.3 表面吸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炼焦工艺概述
        1.1.1 煤炭焦化过程
        1.1.2 煤焦化的机理
        1.1.3 大型机械化焦炉生产工艺
        1.1.4 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1.2 焦炉废气有机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
        1.2.1 PAHs概述
        1.2.2 烟气中PAHs采样方法
        1.2.3 PAHs样品分析方法
    1.3 焦炉气体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
        1.3.1 焦炉烟道废气中SO2的来源
        1.3.2 焦炉烟道废气中NOx的来源
        1.3.3 焦炉烟道废气中SO2与NOx分析方法
    1.4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概述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 现场实际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烟气采样装置
        2.2.2 烟气采样方法
        2.2.3 实际样品处理
        2.2.4 提取样品的GC-MS分析
    2.3 配气法测定气体成分对SO2与NOx分析的影响
        2.3.1 配气装置
        2.3.2 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校准与显着性分析方法
        2.3.3 烟气分析仪
        2.3.4 配气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现场实际样品分析
        3.1.1 现场气体在线分析
        3.1.2 抽提条件对吸附质提取性能的影响
    3.2 定电位电解法与非分散红外法对SO2与NOx分析评估
        3.2.2 单一组分气体对相应传感器的响应
        3.2.3 单一组分气体对非对应传感器的响应
        3.2.4 潮湿烟气对仪器法分析SO2的影响
    3.3 碘量法与离子色谱法SO2分析评估
        3.3.1 溶液法应用统计学评估
        3.3.2 溶液法吸收液性能评估
        3.3.3 潮湿烟气对溶液法分析SO2的影响
4 一种检测焦炉烟道气成分时用于采样的装置
    4.1 焦炉烟气采样技术概述
    4.2 采样装置结构设计
    4.3 装置采样流程设计
    4.4 设计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焦炉烟气GC-MS分析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航煤加氢装置腐蚀风险评估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腐蚀的分类
    1.3 腐蚀对宁夏石化的影响
第二章 宁夏石化航煤加氢装置腐蚀调研
    2.1 航煤加氢装置简介
    2.2 航煤加氢装置设备管线腐蚀现状
第三章 航煤加氢装置腐蚀风险半定量评估
    3.1 航煤加氢装置设备管线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3.2 航煤加氢装置设备管线半定量风险评估
第四章 中高风险设备管线腐蚀情况实测
    4.1 中高腐蚀风险设备管线腐蚀实测
    4.2 半定量评估结果修订
第五章 航煤加氢装置腐蚀控制
    5.1 消除低温换热器及管线铵盐结晶
    5.2 工艺指标优化
    5.3 加强设备腐蚀措施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协同控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1.1.2 二恶英及其危害
        1.1.3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与控制
        1.1.4 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控制
        1.1.5 日本生活垃圾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
        1.1.6 气化熔融技术
        1.1.7 上吸式气化-燃烧技术
        1.1.8 均相转化技术
        1.1.9 生活垃圾上吸式气化-灰渣熔融-产气均相转化-清洁燃烧一体化工艺
    1.2 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C-Cl键的形成
        1.2.1 生活垃圾气化产气中含氯组分的分布
        1.2.2 还原性气氛对“活性氯”转化成氯化氢的影响
        1.2.3 氧化性气氛对氯化氢转化成“活性氯”的影响
        1.2.4 “活性氯”对有机物的氯化
        1.2.5 氯化反应与氧化反应的竞争
    1.3 生活垃圾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燃料氮的转化
        1.3.1 生活垃圾热解过程中燃料氮的转化
        1.3.2 生活垃圾上吸式气化燃烧过程中燃料氮的迁移路径
        1.3.3 小分子含氮气体的转化
        1.3.4 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NO的控制思路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组分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上吸式气化-均相转化产物分析
        2.3.1.1 小分子气体产物
        2.3.1.2 焦油
        2.3.2 热解失重特性
        2.3.3 热解产物分布
        2.3.3.1 HCl的析出特性
        2.3.3.2 Cl_2的析出特性
        2.3.3.3 NH_3的析出特性
        2.3.3.4 苯的析出特性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焦油模型化合物的氯化反应与氧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设备和方法
        3.2.1 均相管流实验台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氯化氢向“活性氯”的转化
        3.3.2 苯的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3.3.2.1 苯的氯化
        3.3.2.2 苯的氯化与氧化
        3.3.2.3 氧气浓度的影响
        3.3.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2.5 氯气浓度的影响
        3.3.2.6 氧化反应与氯化反应的竞争机制
        3.3.2.7 苯在氧气和氯气作用下的转化路径
        3.3.3 苯酚的氯化反应与氧化反应
        3.3.3.1 苯酚的氯化
        3.3.3.2 氧气浓度的影响
        3.3.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3.4 氯气浓度的影响
        3.3.3.5 苯酚氯化氧化与苯氯化氧化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空气分级对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设备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台架
        4.2.3 实验及检测方法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小分子烃类对NO生成的影响
        4.3.2 NH_3对NO生成的影响
        4.3.3 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NH_3的转化
        4.3.4 焦油模型化合物对NO生成的影响
        4.3.5 上吸式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与还原
        4.3.6 空气分级燃烧对C-Cl键生成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_x的协同控制
    5.1 引言
    5.2 实验设备与方法
        5.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反应条件下NO的生成
        5.3.2 不同反应条件下二恶英的生成
        5.3.3 反应温度对二恶英生成的影响
        5.3.4 配风方式对二恶英生成的影响
        5.3.5 停留时间对二恶英生成的影响
        5.3.6 均相转化的作用
        5.3.7 二恶英和氮氧化物的协同控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典型含氯化合物对催化降解氯苯和二恶英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氯苯类和二恶英类化合物
        1.1.1 定义
        1.1.2 二恶英生物毒性机制
        1.1.3 二恶英生成机理和检测技术
        1.1.4 二恶英控制技术
    1.2 催化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 贵金属催化剂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2.3 实际焚烧厂应用SCR催化剂降解二恶英
        1.2.4 催化布袋技术
    1.3 催化剂活性提升方法
        1.3.1 优化制备方案
        1.3.2 载体选择和改性
        1.3.3 活性组分多元化
        1.3.4 外部辅助手段提升催化剂活性
    1.4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1.4.1 积炭和堵塞
        1.4.2 烧结和热失活
        1.4.3 催化剂中毒
    1.5 催化降解含氯有机化合物机理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及装置
        2.2.1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2 催化降解1,2-二氯苯DCBz实验装置
        2.2.3 催化降解气相二恶英反应实验平台
        2.2.4 电厂烟气二恶英催化降解试验平台
    2.3 样品采集及检测分析
        2.3.1 二恶英样品采集
        2.3.2 样品预处理(HRGC/HRMS方法)
        2.3.3 HRGC/HRMS方法检测分析
    2.4 CALUX生物检测法操作步骤
        2.4.1 样品预处理(CALUX方法)
        2.4.2 细胞培养和继代
        2.4.3 细胞板(96孔)的制作
        2.4.4 样品的曝露
        2.4.5 荧光测定
    2.5 催化剂的表征
    2.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
第3章 VWTi催化剂在模拟和实际烟气中降解二恶英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工况
    3.3 催化降解模拟和实际烟气中二恶英的对比研究
        3.3.1 催化剂对实验室模拟烟气中二恶英的降解活性
        3.3.2 催化剂对垃圾焚烧实际烟气中二恶英降解活性
    3.4 CALUX生物检测法用于筛选高效催化剂的可行性研究
        3.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3.4.2 标准曲线的核实
        3.4.3 检出下限以及定量范围
        3.4.4 实验室样品的分析检测
    3.5 催化剂的表征
        3.5.1 氮气吸附表征
        3.5.2 EDS表征
        3.5.3 XRD表征
        3.5.4 SEM表征
        3.5.5 NH_3-TPD表征
        3.5.6 H_2-TPR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氯化氢对催化降解氯苯和二恶英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氯化氢对降解氯苯的影响
        4.2.1 不同空速比下HCl对催化降解氯苯的影响
        4.2.2 HCl长时间影响研究
    4.3 不同温度下HCl对降解过程的影响
        4.3.1 不同温度下HCl对降解氯苯的影响
        4.3.2 不同温度下HCl对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4.4 水分与HCl同时存在对催化降解氯苯的影响
    4.5 提升催化剂活性--耦合活性炭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氯化钠对催化降解氯苯和二恶英过程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工况
    5.3 氯化钠对催化降解1,2-二氯苯的影响
    5.4 氯化钠对催化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5.4.1 制备过程中浸渍法负载NaCl对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5.4.2 物理共混焙烧扩散法负载NaCl对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5.5 碱金属中毒催化剂的再生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氯苯和氯酚类化合物对催化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工况
    6.3 氯苯和氯酚类化合物对催化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6.3.1 氯苯的影响
        6.3.2 邻氯苯酚在不同温度下对降解二恶英的影响
    6.4 氯苯和氯酚类化合物生成二恶英
        6.4.1 1,2-二氯苯和六氯苯在不同浓度下生成二恶英的情况
        6.4.2 1,2-二氯苯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生成二恶英的情况
        6.4.3 氯酚类化合物生成二恶英的情况
        6.4.4 氯和碳原子质量平衡计算
        6.4.5 氯酚和氯苯在催化剂表面生成二恶英的机理研究
    6.5 水分的影响
    6.6 积炭催化剂的再生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四、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消除(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D]. 郝宇杭.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类水滑石制备表征与脱氯性能研究[D]. 吴畏. 东南大学, 2020
  • [3]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 [4]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D]. 林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5]垃圾热解气化过程中氯的转化与控制特性及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D]. 周昭志. 浙江大学, 2020(07)
  • [6]改性生物质焦吸附剂脱汞的机理研究[D]. 朱纯. 东南大学, 2019
  • [7]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D]. 孙人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航煤加氢装置腐蚀风险评估及控制[D]. 段建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生活垃圾气化产气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NOx协同控制的实验研究[D]. 殷仁豪.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10]典型含氯化合物对催化降解氯苯和二恶英的影响机理研究[D]. 籍龙杰. 浙江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烟气氯化氢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及排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