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让北京看到更多蓝天

气象条件让北京看到更多蓝天

一、气象条件帮忙 北京多见蓝天(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徐风[2](2021)在《忘记我》文中认为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二○○二年深秋。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布鲁塞尔时间上午十点。电话铃如期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温润的声音,是一口不走样的江南宜兴话:"您好!我是钱秀玲。""钱奶奶您好,我是家乡电视台的,前些天托您的亲属与您联系,想请您通过电话,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父老乡亲……""是的,钱奶奶,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就是想念您,想听听您的声音。"

夏榆[3](2021)在《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文中认为让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一个混合体飞马和驭者——柏拉图1灵魂的空间仿佛是复调与多声部混响的密室。这是他的观想也是他的体察。他读到过古希腊先知柏拉图对灵魂的比喻。如果灵魂是完美的,羽翼齐全,它就像高天翱翔,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而不完美的灵魂则失去它的羽毛,在飞行中跌落,最后碰到坚实的大地才安顿下来。他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灵魂。他这么想。

李晓宁[4](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赵婧旸[5](2018)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之下,海洋生态、海洋社会以及人海关系被置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并呈现出愈加复杂的面相。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并置的脉络之下,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数据,通过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以平潭岛钱便澳村为代表的海岛渔村的社会形貌;描述作为经济行为的鲍鱼养殖与其背后所缔结的人群关系、跨岛域网络,讨论鲍鱼养殖如何成为个体和“小地方”因应“大趋势”的方式;并重点研究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核心生产要素;检视社会流动下外来雇工与本地社区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发展之间的悖论等现实议题;省思鲍鱼养殖对地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尽管鲍鱼养殖是本研究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力图透过“物”,来展现微观的地域社会及其中的个体与宏大历史进程和世界体系的连接和交互;探查地域社会与更加微观的个体如何主动回应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现代性进程和社会变迁,而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成为“大历史”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海物,鲍鱼进入食馔清单和主治“明目”的药物历史已久,并随着海/陆之间往来互动的增加以及对背负着“异域”标签的海洋的认知扩展,进入了承载着地方意识的书写传统。鲍鱼采捕作为“海边里人”传统生计方式的一种,在明清之际借力于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成为大宗出口商品,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在时间序列上的承接。然而,鲍鱼养殖之所以在东南海洋社会广受追捧也并非机缘巧合,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鲍鱼养殖正好契合了“以富为尊”和富有冒险精神的海洋社会,由此成为海岛渔村在遭遇村落命运节点与个人生活转折下实现创富梦想的选择。相较于流通、消费来说,生产无疑是鲍鱼养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而技术、资本与劳动力则是其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必须依赖现代水产技术的苗种培育环节,以海上筏笼吊养和绳式挂养为主的成鲍养殖,具有“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双低的特点,家户乃至个人仍是鲍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单位,加上适用海区的有限决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因此鲍鱼养殖尚未脱离小农经营的模式。但是,雇佣劳动仍是对人工有着高度依赖的鲍鱼养殖的重要补充。正是由于外地雇工的进入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使得本地社区在性别问题上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女性开始进入到生产和交易的台前,而非像过去那样在“岸上”从事“幕后”工作。此外,民间借贷的兴盛和常态化的应用成为生产者一一鲍鱼养殖户解决资本问题的重要方式,由此不仅催生了信用评估和借贷体系,而且“友情”借贷(friendly loan)的消失也证明了在鲍鱼养殖业兴起后资本观念所发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鲍鱼”缔造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创富神话的同时,从苗种培育到饵料供应再到成鲍交易的“物”的流动中形成了“人”的连接,并生成了跨岛域网络。由此这个跨岛域网络将在地理上被孤立的闽地海岛连接起来,甚至将其影响半径扩展到了辽、鲁二省,实现了南北的关联。在利益追寻的驱动和资本的运转下,原本在空间上存在的区隔被打破,曾经孤立隔绝的海岛渔村在“鲍鱼”形成的跨岛域网络中彼此联系起来,并在市场的联动下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社会组织架构和传统文化,从而加速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陆露琳[6](2018)在《政务微博语篇研究》文中指出政务微博语篇是政府机构用于实现政务公开、官民互动的一系列连续句子或语段所构成的语言整体。政务微博语篇研究应该是政务微博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学界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政务微博语篇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比较法、定量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对其特征与类型、衔接与连贯、言语行为加以分析。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政务微博语篇相关研究现状,指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语料来源。正文部分是对政务微博语篇的研究过程,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在界定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言使用规范、语篇结构类型复杂多样、语篇内容政治化的特点;通过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对比,探析其语篇口语化、语篇篇幅较短以及语篇交互性强的特点。最后我们从语篇模式类型和语篇功能两个角度对政务微博语篇进行分类。第二章综合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用主位推进理论分析了政务微博语篇中的结构性衔接,从语篇语法学的角度归纳了政务微博语篇的非结构性衔接,而后探析了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最后从语篇语义学的角度总结了影响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因素。第三章从语篇语用学的角度对政务微博言语行为进行分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探究了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主体以及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特征,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探讨的内容进行总结,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不足之处。

张光润[7](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说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陈甜甜[8](2018)在《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社会运动中的新形态,“媒介动员”深刻地影响了环境政治的整体景观。在媒介环境中,我国雾霾传播通过特有的“过程-机制”,使媒介动员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及问题。本文在“环境传播”、“媒介化社会”、“社会运动”等相关理论范畴内,对近20年间我国发生的多个雾霾事件进行过程梳理和比较研究,并结合媒介动员的变迁、机理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背景,探索当代中国环境运动中媒介动员得以实现的现实依据、行动解释框架及其限度。雾霾事件的媒介动员过程中,公众、社会精英、媒体和政府不断调整角色及互动关系,建构了新的社会动员环境。就公众、社会精英而言,两者之间身份边界模糊,在媒介动员过程中不断游离切换。社会精英由于其动员模式的专业化,使其成为公众动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动员主体,在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主要通过戏谑、嘲讽等负面社会心态的话语表达和“强势模因”的动员模式参与动员,进而出现了“搭便车”的群体行为以及“非理性”的公众动员。因此,公众需要通过优化动员组织以及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来呼吁理性公众动员。就媒体而言,媒体从工具性角色向话语主体身份的转变,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动员主体。新媒体主要以“戏谑讽刺”、“悲情叙事”等修辞方式参与动员,并形塑动员共意。在动员过程中,情感认同难以持久和精英话语难以聚集等因素导致动员议题不持续性,进而影响了动员效果。因此,新媒体需要通过建构新型“公共领域”,以避免公共事件议题快速更替的舆论环境问题,以此加强新媒体的动员效果。相比而言,传统媒体报道趋于媒介话语治理模式,致使社会动员作用有限。在动员过程中,传统媒体常以“策略性框架”方式参与动员,由于其所建构的议题往往偏离核心动员诉求,致使公众动员诉求难以准确实现,进而削弱动员效果。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将各动员主体框架进行良性整合,进而优化社会动员框架并提高媒介动员效果。就政府而言,政府在动员客体到动员主体再到治理主体的身份转变过程中,常常以“政府象征性姿态”的动员模式参与动员,使政府动员趋于了常规化、法规化。同时,在“政治空档期”、“精英不稳定”的双重社会背景下,政府通常以“自我言说”的话语模式来泛化环境风险议题,以规避自我风险责任。在动员过程中,政府与公众缺乏互动导致了“反话语空间”的形成,治霾政策实施的不同步强化了政治同盟的内部冲突,进而削弱动员效果。鉴于此,政府需要强化国家自主性、培养新的中间阶层、均衡环境风险责任,以此促进各舆情场域共振,进而达成基本共识,使之重塑社会、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良性话语空间。基于此,全文由绪论和六章节构成。绪论部分在阐述我国雾霾问题现状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作出总体性介绍。正文部分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主要雾霾事件的梳理,将雾霾议题的出现、形成、转变、强化及突变的整个过程进行描述,力图完整的呈现我国雾霾议题的整个发展过程。二是以媒介动员主体为线索,通过对雾霾议题建构过程中各话语主体的表现及影响作用的阐述,较为完整的勾勒出我国环境传播的语境及其特征。第六章在前五章雾霾事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动员”的变迁、机理及未来进行总结。

庞玮[9](2017)在《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浪漫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现代性语境下,大众旅游蓬勃发展。伴随旅游者期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旅游罩”(TourismBubble)中的走马观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由行、深度游和家庭游。旅游者期望通过旅行来“成长”,“收获不一样的自已”,这不仅是对“旅游意义”的追寻,更是将旅游作为“一场仪式”去参与体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仪式理论(Rites of Passage)被纳尔森·格雷本引入旅游研究。旅游者离开“世俗的”日常生活到达旅游目的地,身份从平日“某个成员”转换为“游客”;进入了“神圣的”旅游世界,即仪式的“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它与日常生活空间相比,充满着能量、意义和文化的异质性。当旅游结束旅游者再次回归日常生活时,通过对阈限空间的认同,旅游者产生新的能量,实现旅游意义的追寻。阈限空间是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空间。但阈限空间的边界并不确切,现有研究一般将旅游目的地所在的空间视为“阈限空间”。因此,入藏旅游者在目的地所处的宗教文化空间,可以被看作仪式的阈限空间。素有“世界第三极”、“人间净土”之称的西藏,因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富有神秘色彩的优美景色,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在此背景下,旅游者亲历的阈限空间,其文化异质性以宗教文化为核心,即宗教文化空间。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结构是怎样的,空间认同是怎样形成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伴随着西藏旅游的快速发展及西藏研究热的兴起,学界从诸多角度对西藏旅游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有从仪式理论的阈限空间视角,研究西藏宗教文化空间旅游者认同的成果。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O.4127115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典型城市民族宗教社区旅游移民地方融入研究》(N0.41671144),在经历2013年对西藏旅游资源、旅游者活动的实地调查后,笔者于2016年至2017年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149天,接触个案样本59例,发放调查问卷907份。根据通过仪式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环境感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田野调查收集的质性材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量化数据为依据,运用跟踪调查、深度访谈、数理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阈限空间视角,以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空间认同的内部结构关系和时序演化;对旅游者“意义追寻”机理和阈限空间结构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同时,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从理论上、实践上加强西藏地方文化的合理挖掘与传承,亦为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分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的研究意义;提出了主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基础分析,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地田野调查;通过对多个案的历时性行程跟踪,结合深度访谈、网络田野调查资料,归纳并开发旅游者阈限空间的演化规律与测量指标体系;进行实地定量数据的收集、检验和分析;深层次探讨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各节点的关联强度、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共变关系,创建SEM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旅游者群体的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即阈限空间的差异规律。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结构由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构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是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互动的结果。(2)本文开发的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表合理,测量指标变量可行。其中,空间感知主要包括:显圣物、身体图式、人文特点、自然风光、旅游环境5类;空间构想主要包括:行为模仿、结构弱化以及最惠土地3类;主体空间主要包括:目的地&角色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3类。量表的合理可行印证了前期田野调查的归纳总结。(3)发现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对宗教文化空间的感知进入阈限状态;再将空间感知上升为符号化的空间构想,这时出现阈限性的交融状态,旅游者原有的结构被弱化;最后空间构想被表征为主体空间的认同,旅游者通过认同的建构,获得情感能量,最终离开阈限空间,实现对“旅游意义”、“治愈”的追寻。(4)本文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隐变量显化的深层次探索,推导出3种假设模型,并确立了最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认同存在着“空间感知→空间构想→主体空间→整体评价”这样一条变量关系主轴线。(5)比较了不同入藏旅游者群体空间认同的差异。女性和有宗教动机的旅游者群体宗教文化空间感知和认同的程度更强,更具有旅游仪式感,更接近通过仪式过渡阶段的“阈限性”,即阈限空间。(6)旅游者整体评价与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关系。认同程度的强弱,影响了旅游者最终对目的地的评价,包括满意程度、重游意愿和分享意愿。同时,文化的认同激发了旅游者的分享意愿;自我认同是影响整体满意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创新性地引入到旅游者阈限空间认同的研究之中。传统的人类学阈限空间研究,大多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其分析结果难以量化。本研究不仅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从阈限空间视角探索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并且把定量方法引入其中,探索空间认同中的变量关系并建构定量模型,实现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2)提出了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测量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对结构方程的3种模型进行隐变量显化的深层次探索,确定了模型相邻节点的路径关联。在时间维度上探索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相邻节点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对不同入藏旅游群体的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进行了比较研究。(3)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发现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结构: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借用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的社会性角度出发,分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的阈限性,探究宗教文化空间的认同建构与意义生产,提出“空间感知—空间构想—主体空间”的三元空间结构在阈限空间的互动与生产。(4)探索了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与阈限空间,丰富了旅游仪式理论。旅游仪式理论阈限的研究,学界主要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本研究将阈限空间从宏观理论应用到实证研究之中,并首次以西藏作为阈限空间研究的案例地,详细探索了阈限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受研究时限和研究能力限制,本文只选择了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代表的西藏自治区,来研究阈限空间中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在研究的普适性上有一定约束,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扩大研究范围。

长江[10](2017)在《直面北京大城市病》文中研究指明北京,中国的首都,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现如今,咱这个大都市你说让人爱不爱?爱!让人烦不烦?烦!早就烦透了——每天一大早,上班族,开车的吧路上堵,不想迟到就得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不开吧,坐公交,寒冬酷暑,站的难受、等的心焦;坐地铁吧,倒是遮风避雨,准时准点,可是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不分高矮、不分胖瘦,身挨身、脸对脸地就那么挤在车

二、气象条件帮忙 北京多见蓝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条件帮忙 北京多见蓝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忘记我(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
一、杰罗姆想听听奶奶老家的故事
二、一座古桥的宿命
三、钱家祠堂的乌托邦
四、黄浦江,唯君懂我心事
五、失忆的莫瑞斯,幸好还有巴斯塔护士
六、鲁汶大学,钱秀玲在一间教室里等我
七、快,叫辆马车
八、梦里关山
九、留他一条命,便是天大造化
十、乱云飞渡,何堪从容
十一、上帝派来的使者
十二、人质大街:莫瑞斯把回忆的棒子交给了雷蒙
十三、那条路
十四、天堂的门是窄的
十五、人生就是,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
十六、寻找挂过张大千山水画的那面墙
十七、海水岂可斗量
十八、尘归尘,土归土
十九、无法补偿的亏欠
二十、我奶奶是英雄吗?
尾声杰罗姆踏上了奶奶的土地

(3)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田野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为什么是鲍鱼?——从一个叫做“钱便澳”的渔村说起
    第一节 村落环境
    第二节 钱便澳:海岛渔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第三节 “二号台风”:共同记忆与村落命运的拐点
第二章 生产与技术
    第一节 鲍鱼养殖的生产实践
    第二节 “脆弱的海上娇客”:鲍鱼养殖的核心技术
    第三节 “讨咸水钱”人的技术生成
第三章 雇工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
    第二节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遭遇
    第三节 “四川婆”与“本地郎”:社会流动下的文化变迁
第四章 资本与渔业社会的经济观念
    第一节 资本与风险:民间借贷的兴起与高价格弹性商品的内在危机
    第二节 海上新贵的创富神话:一个硬币的两面
    第三节 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投资故事
第五章 跨岛域网络
    第一节 “物”的流动与“人”的连接
    第二节 跨岛域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第三节 发展与保护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6)政务微博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语篇研究现状
        (二)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三)政务微博语篇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一)研究语料新
        (二)研究角度新
    四、研究方法
        (一)比较法
        (二)定量分析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五、研究语料及来源
        (一)语料的界定
        (二)语料的来源
第一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与类型
    一、政务微博语篇相关概念界定
        (一)语篇
        (二)政务微博
        (三)政务微博语篇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特征
        (一)政务微博语篇与其他微博语篇的区别
        (二)政务微博语篇与公文语篇的区别
    三、政务微博语篇的类型
        (一)按语篇模式类型分
        (二)按语篇功能类型分
    小结
第二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衔接
        (一)政务微博语篇的篇内衔接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篇际衔接
    二、政务微博语篇的连贯
        (一)政务微博语篇连贯的外部条件
        (二)政务微博语篇衔接保证语篇的连贯
    小结
第三章 政务微博语篇的言语行为分析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一)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三)存在的问题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主体
        (一)政务微博的说话者
        (二)政务微博的听话者
        (三)政务微博的核查者
        (四)政务微博的驱动者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
        (一)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概述
        (二)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三)政务微博言语行为类型对比分析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文的关键概念
    四、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从雾霾到“雾霾议题”: 雾霾议题“初现”
    第一节 雾霾的传播与媒体建构过程
        一、古代雾霾的记录状况
        二、现代雾霾传播及建构过程
    第二节 雾霾的政府治理情况
        一、国外雾霾治理的政策动员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政策动员
    第三节 雾霾数据监测议题“初现”
        一、国外雾霾事件情况
        二、我国雾霾议题“初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监测之争: 雾霾议题“形成”
    第一节 数据监测的“社会精英”动员
        一、提供“信息来源”与微博动员
        二、引发“舆论偏向”与共意性动员
    第二节 “我为祖国测空气”活动: 数据监测的NGO动员
        一、寻求机遇: “环境空间”和“政治空挡”的把握
        二、身份认同: 微博建构虚拟动员关系网
        三、策略化叙事: 新闻媒体进行理性动员
    第三节 PM2.5数据监测的媒体动员
        一、建构议题框架: 再现与争夺
        二、重构话语秩序: 消解与颠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性蓝天”事件: 雾霾议题“政治化”转变
    第一节 “政治性蓝天”的政治动员
        一、政治动员背景及议题建构
        二、政治动员的具体路径
    第二节 “政治性蓝天”议题的多元媒介话语及其意义建构
        一、新媒体中的民间话语路径
        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与政府间“调停者”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穹顶之下》事件: 雾霾议题“强化”
    第一节 动员背景及动员主体
        一、动员背景及议题建构路径
        二、动员主体的身份建构
    第二节 《穹顶之下》的媒介动员: 集成、表达与竞争
        一、关于环境主张的集成: 雾霾议题“问题化”动员
        二、关于环境主张的表达: 动员方式
        三、关于环境主张的动员特征: 使政治机会成为可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雾霾天停课”事件: 突发事件议题“突变”
    第一节 “雾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多元动员主体
        一、“红色预警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动员过程
        二、“雾霾天操场考试”事件的媒体动员过程
        三、“举报雾霾天未停课”事件的动员过程
    第二节 “雾霾天停课”事件的媒体“再动员”
        一、媒介动员框架类型及整合: 以新闻评论为例
        二、新闻框架的动员机制: 共意动员剧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雾霾媒介动员进行时:媒介动员变迁、机理与未来
    第一节 媒介动员的变迁
        一、“冲突性运动”向“共意性运动”转型
        二、雾霾议题动员阶段进程(2000-2017年)
        三、后雾霾媒介动员时代凸显“媒介化”、“社会化”趋势
    第二节 媒介动员的机理
        一、动员主体身份、动员模式及影响
        二、动员主体间关系: 脱域、断裂、联盟
    第三节 媒介动员的未来
        一、公众: 呼吁理性动员
        二、媒体: 优化动员路径
        三、政府: 加强动员自主性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本文所研究的我国雾霾热点舆论事件(2000-2017年)
    附录2 国家雾霾治理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
    附录3 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相关法规、政策与标准
    附录4 文中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成果及发表情况

(9)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代性图景中的宗教“祛魅化”
        1.1.2 想象的现实与“想象的西藏”
        1.1.3 旅游语境下的宗教表达与地区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案例地选择
        1.5.1 选取理由
        1.5.2 区位特征
        1.5.3 人文特征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概念解析
        2.1.1 阈限空间
        2.1.2 宗教文化空间
        2.1.3 宗教文化空间内的旅游者
        2.1.4 旅游意义的仪式性生成
    2.2 理论基础
        2.2.1 通过仪式理论
        2.2.2 空间生产理论
        2.2.3 环境感知理论
        2.2.4 社会认知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旅游仪式的相关研究
        2.3.2 旅游感知的相关研究
        2.3.3 西藏旅游的相关研究
    2.4 通过仪式与空间生产、认同建构的关系分析
第3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质性探索
    3.1 原因何在
    3.2 田野准备
    3.3 进入田野:布宫实习的观察
        3.3.1 进入布宫内部的准备
        3.3.2 从“莲花掌心”到“玛吉阿米
        3.3.3 用世俗诠释的神圣
        3.3.4 工作人员的看法
    3.4 深描: 旅游者群体的叙事探究
        3.4.1 个案1: 来自西安的回族女游客
        3.4.2 个案2: 来自广西钦州的女游客
        3.4.3 个案3: 来自贵州毕节的男游客
    3.5 访谈与网络田野: 质性探究的三角校正
    3.6 继续探究: 感知、构想、认同
        3.6.1 “活着的寺院与藏式生活”:从感知到构想
        3.6.2 “圆满与挑战”:从构想到认同
        3.6.3 旅行治愈:旅游者的阈限空间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表开发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原则与流程
        4.1.2 问卷设计的内容
        4.1.3 初测量表
    4.2 预调研
        4.2.1 小样本初测
        4.2.2 初测量表修正
        4.2.3 测度指标的初次编码
    4.3 正式调研
        4.3.1 正式调研概况
        4.3.2 数据的预处理
        4.3.3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4.3.4 开放性问题的收集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化分析
    5.1 有效样本描述性分析
        5.1.1 人口学特征分析
        5.1.2 旅游动机与熟悉程度
        5.1.3 旅游范围与重游意愿
    5.2 测度指标体系的优化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2 主成分分析后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5.2.3 测度指标的二次编码
    5.3 变量关系与结构方程
        5.3.1 偏度和峰度检验
        5.3.2 SEM变量关系拟合
    5.4 深层次探索
        5.4.1 隐变量的显化
        5.4.2 维度层面的关联性分析
        5.4.3 空间认同的结构方程模型
        5.4.4 时间维度的变量总关联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差异比较
    6.1 宗教文化空间及性别群体差异
        6.1.1 空间感知及性别群体差异
        6.1.2 空间构想及性别群体差异
        6.1.3 主体空间及性别群体差异
        6.1.4 整体评价及性别群体差异
    6.2 宗教文化空间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6.2.1 空间感知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6.2.2 空间构想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6.2.3 主体空间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6.2.4 整体评价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6.3 宗教文化空间及年龄群体差异
        6.3.1 空间感知及年龄群体差异
        6.3.2 空间构想及年龄群体差异
        6.3.3 主体空间及年龄群体差异
        6.3.4 整体评价及年龄群体差异
    6.4 不同旅游者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实践指向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气象条件帮忙 北京多见蓝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忘记我[J]. 徐风. 芳草, 2021(02)
  • [3]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J]. 夏榆. 作品, 2021(02)
  • [4]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5]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D]. 赵婧旸. 厦门大学, 2018(12)
  • [6]政务微博语篇研究[D]. 陆露琳.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7]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8]环境传播中的媒介动员 ——以我国雾霾事件为例(2000-2017年)[D]. 陈甜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D]. 庞玮.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直面北京大城市病[J]. 长江.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7(07)

标签:;  ;  ;  ;  ;  

气象条件让北京看到更多蓝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