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

一、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1](2022)在《中国周边形势新变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文中提出2017年以来,中国周边安全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在安全上,美国以推动"印太"战略、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借议题拉拢东盟等手段将战略布局深度集中到中国的周边地区;法国、英国、德国、欧盟也紧随其后,开始深度介入"印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安全事务和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上,全球化已进入"慢速"阶段且越来越以区域化的方式展开;而机器人、3D打印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运用将继续推动区域化进程,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对双方来说都更为重要。无论是在安全上还是在经济上,周边地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都在迅速上升。中国应更加重视周边外交在总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要总结历史和当代中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经验;争取处理好中美日、中美韩、中日韩、中俄印等一些大三角关系;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和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示范地区;积极提供地区公共产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张宇燕,徐秀军[2](2020)在《亚洲经济运行的现状、挑战与展望》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2019年亚洲经济增速出现超预期下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亚洲经济体经济活动总体上明显放缓,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物价走势分化加大,但亚洲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收入有所改进。展望未来,金融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累积、发达经济体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地缘冲突与突发公共事件、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美国经济走势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有所加大。总体而言,未来几年内亚洲经济将在中低速轨道上前行。

何平[3](2020)在《70年的中国世界史研究回顾——研究范式及其转移》文中研究表明对建国70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进行回顾,可以重点讨论五个时期的研究视域、方法和路径。20世纪50至70年代,是中国世界史书写体系的开创时期,表现出一种人类史和普遍史的路径。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和现代化理论帮助中国学者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进行再认识。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学者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过去建构的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并努力从欧洲中心论中解脱出来。进入新世纪直至2016年,更新的全球史、跨国史和跨文化研究的路径在中国世界史书写中逐渐扩展开来。论文最后讨论了近三四年来随着"中国进入世界历史"而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并对70年来中国世界史研究取得的长足进展进行了积极的评价。

王海平[4](2019)在《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民心相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政策沟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成果。在国际交流中,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制高点,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形式,逐渐在文化输入和输入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占据重要位置。研究中日韩之间的数字出版及其产业的合作发展和协作共进,在实践上应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韩文化交流现实诉求、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合作发展,在理论上丰富数字出版战略联盟建设理论、拓展数字出版战略联盟构建方法。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谋建设的背景下,结合中日韩“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力图构建起中日韩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的模式及其推进策略。为此,本文从中日韩三国战略联盟构建的动力源出发,以战略联盟构建为突破点,力求为解决中日韩三国之间所面临的数字出版安全和数字出版环境等问题提供思路和策略,从而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努力。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应用知识图谱去梳理了战略联盟、数字出版、出版资源、中日韩出版和“一带一路”的文化交融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第二,对支撑本文研究的“一带一路”、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等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评析。第三,应用SWOT方法对中日韩三国数字出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剖析。第四,应用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构建动因,从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诉求四个方向剖析了原因,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应用战略分析等方法,提出了通过构建教育科研战略联盟、内容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和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去实现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构建。第六,从法律、组织、经费、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

李笠[5](2019)在《泰国“工业4.0”战略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它是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工业4.0”是指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以互联技术为驱动的工业转型与升级。近年来,东盟国家纷纷制定“工业4.0”战略与政策,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加快迈向“工业4.0”时代。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泰国成为最早出台“工业4.0”战略的国家之一。本文借鉴和吸收工业化理论,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时代背景,阐述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动因,分析泰国“工业4.0”的战略目标与政策,探讨泰国“工业4.0”战略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在“工业4.0”背景下中泰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介绍工业化相关概念与理论,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第二章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背景。从泰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泰国“工业4.0”战略的出台和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动因三个方面展开;第三章泰国“工业4.0”的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阐述泰国“工业4.0”的四大战略目标、十大目标产业和两大战略性项目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第四章泰国“工业4.0”战略面临的挑战。在比较泰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4.0”战略的基础上,论述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第五章“工业4.0”背景下中国与泰国的产能合作,分析中国与泰国产能合作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国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第六章结语部分。2016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颁布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中国与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又公布了《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产能合作步入了发展新阶段。中国和泰国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中泰两国实施“工业4.0”战略,为两国的产能合作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郑长江[6](2017)在《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与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之后现代西方文明迅速崛起,追赶上富裕国家是落后国家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经济赶超是早期各界关注的重点,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快速成为“富国俱乐部”成员,关注焦点逐渐从经济赶超转变为技术赶超。大部分研究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界定技术赶超路径,且重点描述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赶超政策,忽视给出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技术赶超路径与战略之间也缺少内在联系。本文重点研究如何描述和选择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以及揭示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之间有何联系。本文构建的国家层次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理论分析框架以技术差距和制度差异作为基础,根据该框架可以识别出技术模仿、技术移植、技术竞争和技术跟随四种技术活动,以及六种典型技术赶超路径。技术赶超路径选择和技术赶超战略选择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结合赶超国家与领先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从六种典型技术赶超路径中进行的选择可以划分为跟随型、嵌入型、对抗型和竞争型四种技术赶超战略。由领先国家主导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赶超机遇从外部影响技术赶超路径选择与实现。技术革命首先带来范式间赶超机遇,范式间赶超机遇会逐渐地转化为范式内赶超机遇。抓住范式间赶超机遇需要具有足够的制度创新能力,把握范式内赶超机遇需要具有稳定推进制度变革的能力。制度变革从内部影响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制度变革工具有自主制度创新、制度移植和制度转型三种类型。制度变革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且不同赶超国家的制度变革成本差异巨大。因此,赶超机遇和制度变革工具选择会共同影响技术赶超绩效。实证分析主要以从麦迪森经济统计数据中选取的1900年至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以人均GDP差距和相对差距代表技术差距,并对之进行多重结构断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地区、印度等的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德国和日本的技术赶超战略都经历了从对抗型转为跟随型,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技术赶超战略是嵌入型。从长期看,中国的技术赶超战略属于竞争型,印度的技术赶超战略是竞争型和跟随型的混合。中国的技术赶超路径分为单纯技术移植、制度冲突、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基础、开启技术大国复兴之路和在复杂产品系统领域进入领先国家行列五个阶段。中国是典型巨型赶超经济,是中华文明集团的核心国家,技术赶超战略目标是复兴成为世界技术领先国家之一。中国的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不能复制其他国家或地区成功实现技术赶超的经验。技术赶超承载着中华文明复兴的重任,中国的技术赶超对策主要是:坚定维护国家政治独立性和继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对中华文明复兴和文化赶超的财政支持力度;塑造友好国际技术赶超规则体系;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增强技术赶超动力;关注技术变革动态提高把握赶超机遇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是:(1)工业革命以来各国技术赶超经验具有明显差异,这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具有一定必然性,不同赶超国家均倾向于根据自身内部和所处外部条件理性选择适合自身的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2)不同国家的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会相互影响,不同国家的技术赶超具有不可忽视的竞争关系。国家技术赶超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是赶超绩效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决策是以考虑竞争关系作为基本出发点的。(3)技术赶超承载着中华文明复兴的重任,从长期看中国的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具有高度连续性,始终是以成为技术领先国家之一作为赶超目标,竞争型赶超战略是已经历过的各个赶超阶段以及在未来时期继续进行技术赶超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是:(1)提出一种竞争性视角的国家层次技术赶超路径阶段转换模式,这种模式对巨型赶超经济意义重大。对巨型赶超经济而言,技术赶超路径阶段转换通常是由技术移植发展到技术竞争,这种赶超路径阶段转换模式与由模仿、模仿到创新转型、创新这种赶超阶段转换模式不同。后者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中小开放型赶超经济,这种赶超路径阶段转换模式不适合于巨型赶超经济。(2)以技术差距和制度差异作为二维度界定因素来理解和探讨国家层次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问题。已有国家层次技术赶超理论大多是以技术能力差距为基础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是采用技术能力差距和制度差异两个界定因素结合起来的方法思考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问题。增加制度差异这一界定因素不仅有必要,而且扩大了理论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提高了解释能力。(3)将多重结构断点检验方法与经济发展历史比较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实证分析,以相同的判断标准对选定国家的赶超历史阶段进行识别,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逯新红[7](2017)在《全球不确定条件下的亚洲经济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全球经济由缓慢复苏进入到恢复性增长期、全球结构性调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亚洲经济前景如何?亚洲经济增长仍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尽管亚洲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将加大亚洲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亚洲资本外流加剧亚洲货币贬值压力和债务风险,但是受潜在经济发展前景影响,亚洲仍将成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未来亚洲各国应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中国应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一带一路"为亚洲企业提供新机遇。

崔日明,王磊[8](2015)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对未来世界新格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纵观21世纪刚过去的十年,美国因金融危机陷入信任危机,欧盟因债务危机陷入治理泥潭。与此同时,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表现出的却是各方面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以此为主线,一方面,结合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及其路径选择,深入剖析中日韩核心地位的体现机制;另一方面,分析亚洲经济一体化对未来世界新格局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预测,未来随着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新模式的构建,以亚洲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国际经济新格局最终将形成。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Macro Economic Analysis Group;[9](2015)在《砥砺前行中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新动力、新趋势——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展望2015年,美元升息、石油价格走势、欧盟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局、以"一路一带"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战略以及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工业方式都将影响2015年的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分析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其中,中美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新常态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林木西,崔日明[10](2011)在《东北亚区域合作对未来世界新格局变化的影响》文中指出亚洲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东北亚区域火车头的强力带动。而在中、日、韩、俄、蒙、朝6个东北亚国家中,中日韩三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东亚经济一体化乃至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2010年的数据显

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周边形势新变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周边地区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
    (一)美国的战略布局已前所未有地集中到中国周边地区
    (二)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和英国也进一步介入中国周边地区
    (三)周边国家在中美战略博弈中进一步分化,一些国家对华更趋强硬
二、周边经济与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一)全球化进入“慢速”阶段并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地化趋势
    (二)亚洲区域化倾向明显,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贸依存度进一步提升
    (三)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化,东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三、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一)切实提升周边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
    (二)认真总结中国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经验
    (三)争取处理好周边外交中的一系列大三角关系
    (四)将周边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节点和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示范地区
    (五)积极提供地区公共产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2)亚洲经济运行的现状、挑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增长放缓及其原因
二、就业、收入和物价表现
    (一)就业与收入表现
    (二)物价与货币政策
三、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形势
    (一)国际贸易形势
    (二)国际直接投资形势
四、亚洲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一)债务风险持续攀升
    (二)负利率的出现与扩散
    (三)地缘政治矛盾与冲突
    (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
    (五)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
    (六)美国经济走势
五、亚洲经济增长前景展望

(4)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知识图谱论述
        1.2.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2.2 理论研究层面的知识图谱研究论述
        1.2.3 实践研究层面论述
    1.3 框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和发展战略
    2.1 概念界定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2.1.2 “数字出版”的概念
        2.1.3 “出版资源”的概念
        2.1.4 “战略联盟”的概念
    2.2 研究理论
        2.2.1 出版资源理论
        2.2.2 数字出版理论
        2.2.3 战略联盟理论
        2.2.4 国际营商环境理论
    2.3 发展战略
        2.3.1 中国数字出版营商环境概览
        2.3.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数字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态势与比较
    3.1 中国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1.1 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1.2 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1.3 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机会
        3.1.4 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2 日本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2.1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2.2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2.3 日本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机会
        3.2.4 日本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3 韩国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3.1 韩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3.2 韩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3.3 韩国数字出版发展的机遇
        3.3.4 韩国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
    3.4 中日韩三国数字出版的SWOT比较
        3.4.1 优势比较
        3.4.2 劣势比较
        3.4.3 机遇比较
        3.4.4 挑战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动因
    4.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政治因子考量
        4.1.1 “中日韩数字出版+政治”的知识图谱
        4.1.2 中日韩地理与安全的考量
        4.1.3 中日韩政治利益驱动的考量
        4.1.4 中日韩三国合作现实的考量
        4.1.5 “一带一路”倡议的考量
    4.2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经济因子考量
        4.2.1 “中日韩数字出版+经济”的知识图谱
        4.2.2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推动的考量
        4.2.3 中日韩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考量
        4.2.4 中日韩经济发展共同诉求的考量
    4.3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文化因子考量
        4.3.1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的知识图谱
        4.3.2 文化环境重要性的考量
        4.3.3 中日韩文化产业合作有利条件的考量
    4.4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利益诉求考量
        4.4.1 “中日韩数字出版+利益”的知识图谱
        4.4.2 中国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4.3 日本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4.4 韩国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内容
    5.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可行性讨论
        5.1.1 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积极因素
        5.1.2 中日韩三国合作存在的问题
    5.2 中日韩数字出版教育科研战略联盟
        5.2.1 中日韩高等教育科研合作促进因素
        5.2.2 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阻碍因素
        5.2.3 中日韩教育科研合作取得的成果
        5.2.4 高等教育科研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5.2.5 中日韩数字出版教育科研联盟的构建
    5.3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5.3.1 数字内容产业
        5.3.2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概况
        5.3.3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联盟的构建
    5.4 中日韩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
        5.4.1 中日韩金融合作前景广阔
        5.4.2 中日韩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的构建
    5.5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
        5.5.1 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成果丰厚
        5.5.2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保障措施
    6.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法律保障
        6.1.1 完善各国数字出版的相关立法
        6.1.2 加强公众数字版权意识
        6.1.3 建立版权质押融资评估系统
        6.1.4 加强法律扶持,打造“结对式”法律服务
        6.1.5 建立版权纠纷速裁机制
    6.2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组织保障
        6.2.1 各国政府支持和政策导向
        6.2.2 企业主动加强管理与改革
        6.2.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6.2.4 强化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的关系建设
    6.3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经费保障
        6.3.1 加强数字出版资源治理的经费投入
        6.3.2 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6.4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技术保障
        6.4.1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保障
        6.4.2 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保障
    6.5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政策保障
        6.5.1 强化政府主导优势
        6.5.2 促进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6.5.3 重视联盟顶层制度的制定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泰国“工业4.0”战略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相关概念与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背景
    第一节 泰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泰国“工业4.0”战略的出台
    第三节 泰国实施“工业4.0”战略的动因
第三章 泰国实施“工业4.0”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第一节 泰国“工业4.0”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 泰国“工业4.0”的目标产业
    第三节 泰国“工业4.0”的战略性项目
    第四节 泰国“工业4.0”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 泰国“工业4.0”战略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泰国“工业4.0”战略与他国比较
    第二节 泰国“工业4.0”面临着诸多挑战
第五章 “工业4.0”背景下中国与泰国的产能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与泰国产能合作的现状
    第二节 进一步推进中泰两国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描述与提出
        1.1.1 人均GDP和 CTFP比较
        1.1.2 主要国家(或地区)赶超经验概述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提升技术赶超理论研究的系统层次
        1.2.2 加强技术赶超理论分析的规范性
        1.2.3 为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1.2.4 完善技术赶超政策和防范赶超风险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5.1 研究结论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国家技术赶超分析的概念基础
        2.1.1 总体层次技术概念的界定
        2.1.2 国家技术赶超的内涵
    2.2 国家技术赶超路径研究
        2.2.1 技术赶超阶段意义上的路径
        2.2.2 技术跨越意义上的路径
        2.2.3 技术赶超路径与赶超动力一般匹配关系
    2.3 国家技术赶超战略研究
        2.3.1 雁行模式的技术赶超战略
        2.3.2 工业化为载体的技术赶超战略
        2.3.3 国家创新系统为基础的自主创新赶超战略
    2.4 研究现状评价
        2.4.1 已有贡献
        2.4.2 存在不足
第3章 技术差距、制度差异与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分析
    3.1 技术赶超情境状态界定因素
        3.1.1 技术差距
        3.1.2 制度差异
    3.2 技术赶超情境状态
        3.2.1 情境状态(1):技术模仿
        3.2.2 情境状态(2):技术移植
        3.2.3 情境状态(3):技术竞赛
        3.2.4 情境状态(4):技术跟随
    3.3 技术赶超路径分析
        3.3.1 基本假设与初始条件
        3.3.2 技术赶超路径集合
        3.3.3 技术赶超路径类型
        3.3.4 技术赶超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3.3.5 主要国家技术赶超路径简要描述
    3.4 国家技术赶超战略
        3.4.1 跟随型技术赶超战略
        3.4.2 嵌入型技术赶超战略
        3.4.3 对抗型技术赶超战略
        3.4.4 竞争型技术赶超战略
    3.5 中国技术赶超路径选择的启示
        3.5.1 技术赶超路径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5.2 国家能力建设是赶超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3.5.3 成为技术领先中心之一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3.5.4 中国的技术赶超需要坚持自主创新战略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变革对技术赶超路径的影响
    4.1 技术赶超机遇的内涵与类型
        4.1.1 技术赶超机遇的内涵
        4.1.2 范式间技术赶超机遇
        4.1.3 范式内技术赶超机遇
    4.2 赶超机遇与技术赶超路径选择
        4.2.1 赶超机遇对制度变革的需求
        4.2.2 初始面临范式间赶超机遇时的赶超路径选择
        4.2.3 初始面临范式内赶超机遇时的赶超路径选择
        4.2.4 赶超机遇转化对赶超路径选择的影响
    4.3 赶超障碍对技术赶超路径实现的影响
        4.3.1 制度性赶超障碍
        4.3.2 技术性赶超障碍
    4.4 中国抓住技术赶超机遇的政策启示
        4.4.1 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是把握范式间机遇的重要保障
        4.4.2 在范式间和范式内两种机遇间合理分配制度资源
        4.4.3 把握赶超机遇与中华文化复兴有效结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赶超路径实现的制度变革工具
    5.1 不同时期制度变革的特点
        5.1.1 马尔萨斯生产技术时期的制度变革
        5.1.2 索洛生产技术时期的制度变革
    5.2 赶超国家的制度变革
        5.2.1 赶超国家的制度转型
        5.2.2 赶超国家的制度创新
    5.3 制度变革驱动技术赶超的理论基础
        5.3.1 制度赶超论
        5.3.2 关系协调论
    5.4 技术赶超路径实现的制度变革工具
        5.4.1 自主制度创新
        5.4.2 制度移植
        5.4.3 制度转型
    5.5 制度变革驱动技术赶超需注意的问题
        5.5.1 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同
        5.5.2 实证研究存在困难
        5.5.3 理念分歧影响制度变革工具选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家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的实证研究
    6.1 基于多重结构断点检验的技术差距变化阶段实证分析
        6.1.1 多重结构断点检验原理简述
        6.1.2 多重结构断点检验统计建模
        6.1.3 人均GDP、TFP等指标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结果
        6.1.4 新增数据对多重结构断点检验结果的补充
    6.2 主要赶超国家或地区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的实现
        6.2.1 德国
        6.2.2 日本
        6.2.3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6.2.4 印度
    6.3 中国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选择实现历史的描述
        6.3.1 中国对美国技术差距的结构断点
        6.3.2 中国技术赶超路径实现的阶段
        6.3.3 中国技术赶超路径和战略的特点
    6.4 中国促进技术赶超的战略对策
        6.4.1 坚定维护国家政治独立性
        6.4.2 加大中华文明复兴支持力度
        6.4.3 塑造友好国际技术赶超规则体系
        6.4.4 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技术赶超动力
        6.4.5 提高把握范式间赶超机遇能力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本文的贡献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美国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2 日本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3 德国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4 韩国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5 中国台湾地区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6 印度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7 中国的多重结构断点检验
    附表8 主要国家或地区人均GDP(1900-2010)
    附表9 中国CTFP和 RTFPNA(1952-2011)
    附表10 主要国家GDP比较(1970-2015)
    附表11 主要国家人均GDP比较(1970-20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7)全球不确定条件下的亚洲经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洲面临的全球不确定环境
    (一)逆全球化对亚洲冲击较大
    (二)亚洲面临的全球政治风险加剧
    (三)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不确定性前景对亚洲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五)亚洲经济政策协调难度较大
二、2017年亚洲经济走势前瞻
    (一)2017年亚洲经济增长仍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
    (二)亚洲出口贸易前景不容乐观
    (三)亚洲仍将成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
    (四)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将加大亚洲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
    (五)亚洲资本外流加剧亚洲货币贬值压力和债务风险
三、抵御全球不确定风险的亚洲经济合作
    (一)进一步完善亚洲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二)积极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
    (三)中国应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四)“一带一路”为亚洲企业提供新机遇
    (五)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亚洲经济增长新动力
    (六)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将驱动亚洲经济

(8)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对未来世界新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稳步推进中的亚洲经济一体化
二中日韩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三中日韩在世界格局中核心地位的体现机制
    1. 确定领导者:从“10+3”向“3+10”转变
    2. 明晰领导权:“三核心”构成东亚乃至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3. 排除外力干扰:实行“弱美国化”
四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对未来世界新格局的影响
    1.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中心和“主引擎”
    2.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使亚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引领者
    3.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挑战世界现代化的“西化模式”
    4.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改变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
    5.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东方文明的广泛传播
    6.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有利于亚洲繁荣稳定与中国和平崛起

(9)砥砺前行中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新动力、新趋势——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4 年世界经济回顾
    1. 2014 年世界经济的新亮点和新特点
        ( 1) 世界经济增长见底企稳,美国、英国、德国复苏明显
        ( 2) 全球就业状况逐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出现转机
        ( 3)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动生产成本降低
        ( 4) 技术创新有序推进,新兴产业孕育新发展
        ( 5)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应对危机能力提升
        ( 6) 经济全球化加剧,FDI 流动出现分化
    2. 2014 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1)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旧不足,新兴经济体增长出现下滑
        ( 2) 全球贸易投资谈判进展缓慢,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 3) 全球市场预期悲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 4) 各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增强,全球金融风险或膨胀
二、2015 年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变量
    1. 美国升息或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2. 地缘政治、石油价格下跌以及俄罗斯经济动荡或将放缓全球经济复苏步伐
    3. 欧洲货币政策的不平衡性或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4. 日本经济政策的结构性困境及其有效性将增加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5. 新兴经济体结构性改革与创新或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动力
    6. 新战略、新能源、新方式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打开新空间
三、2015 年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
    1. 世界经济增长: 在弱复苏中持续“分化”
        ( 1) 发达经济体复苏已明朗,但各国“冷热不均”
        ( 2) 新兴经济体( E221) 增速渐放缓,但各群体“千差万别”
        ( 3)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高速增长增添全球复苏新动力
    2. 国际金融: 风险累积,动荡孕育
        ( 1) 美英货币政策逐渐正常,欧日或将重启新一轮 QE
        ( 2) 全球影子银行规模庞大,或危及尚处复苏中的金融市场
        ( 3) “新旧”风险并驾齐驱,或引起新一轮金融动荡
    3. 世界贸易: 波动轻扬,因素多样
        ( 1) 全球贸易规模或将小幅上扬,但进出口或难保稳定
        ( 2) 低油价利好全球贸易,但通缩压力“不容小觑”
        ( 3) 美国消费恢复利好全球贸易,但中国贸易增长渐成新动力
    4. 全球投资: 有限恢复,资本逆转
        ( 1) 全球 FDI 增长乏力,投资缓慢增长难以改观
        ( 2) 全球货币政策不平衡趋势加强,牵引国际资本流向分化
四、开放的中国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新复苏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继续引领世界经济走向新复苏
    2. 中美经济再平衡和中美经济新常态引领世界经济新平衡
    3. 亚洲经济一体化引领世界经济再复苏
五、几点结论
附录: GDP 增长率的预测方法

四、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周边形势新变化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J]. 王健. 国际展望, 2022(01)
  • [2]亚洲经济运行的现状、挑战与展望[J]. 张宇燕,徐秀军. 东北亚论坛, 2020(04)
  • [3]70年的中国世界史研究回顾——研究范式及其转移[J]. 何平.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 王海平. 燕山大学, 2019(07)
  • [5]泰国“工业4.0”战略与政策研究[D]. 李笠. 厦门大学, 2019(08)
  • [6]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与战略研究[D]. 郑长江.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全球不确定条件下的亚洲经济前景[J]. 逯新红. 金融与经济, 2017(04)
  • [8]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对未来世界新格局的影响[J]. 崔日明,王磊. 东北亚研究论丛, 2015(01)
  • [9]砥砺前行中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新动力、新趋势——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J].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Macro Economic Analysis Group;. 世界经济研究, 2015(01)
  • [10]东北亚区域合作对未来世界新格局变化的影响[A]. 林木西,崔日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 2011

标签:;  ;  ;  ;  ;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