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新年回顾与展望

春暖花开——新年回顾与展望

一、春来更有好光景——新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郑鑫[1](2020)在《宋南渡节序词研究》文中指出宋南渡节序词是指宋南渡词人所创作的以节令时序、风物习俗为客观描写对象或感情触发媒介的词作。它诞生于宋室偏安的时局中,在渐趋繁荣的都市经济、诡谲的政治斗争及词体本身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成为南渡时期家国坎坷巨变、文人心路历程与社会民俗风情的特殊见证。就艺术手法而言,时空架构为南渡词人搭建起异乡节序、抚今思昔的词作框架,诗化技巧的运用强化了节序词的雅化趋势,而赋法为词则与节序词的写景抒情之要求相契合。最终,南渡节序词因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与多变的风格成为两宋节序词的典型代表,部分词作更是凭借历代词选、词论的多次收录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对后世词人节序词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南渡节序词的生成背景及创作概况作一大致梳理。“靖康之变”后复杂动荡的时局直接影响了南渡词人的人生路径与创作心理;而南宋定都临安后,都市经济的发展又为盛景欢庆主题的节序词创作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节序词的创作一方面与历久弥新的节序文化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又遵循词体本身的发展规律,最终实现了这一传统题材在特殊时期新的书写与表达。总体而言,四十位南渡词人留下了不同主题的四百余首节序词作,刻画了包括上元、中秋、重阳等节序在内的节序风情,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自的节序感怀,体现了其对节序文化的接受及其对节序之庆的理解。第二章从内容角度分析了南渡节序词的典型思想主题。南渡词人在继承节序词经典主题的同时,又将时代风云与一己悲欢纳于词中。具体而言,南渡词人对外关注兴亡国事,将家国残破的伤怀寄托于诸多回忆故都与往日繁华的节序词中,并借节序之机抒发报国豪情,实现了家国时事的写实化表达。对内则观照自我精神,一则将对岁月流逝的感受打磨为曲折幽微的光阴之叹,其中多有物是人非或人事俱非的苍凉感喟;一则将漂泊天涯的无奈淬炼成悲苦哀怆的羁旅之愁,其间多见天涯流离、乡音难解的顾影自怜。同时,南渡词人对当时的民俗风情也多有切身感受,并热衷于描摹热闹欢腾的宴游欢庆场面与异彩纷呈的节序风物、民间习俗,充分展现了两宋之际的节序文化。第三章从形式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南渡节序词中的三种典型艺术手法。首先,经历了陵迁谷变的南渡词人,其节序词创作顺应了时空转换而节序周而复始的现实,通过顺应时空流转与抚今思昔的时空架构,使节序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亭阁限制,尽显磊落之气。其次,南渡节序词运用了浑融典雅的诗化技巧,通过使事用典、化用诗句及对苏轼节序词的次韵唱和,强化了节序文化内涵与词人思古伤今情绪的表达。最后,南渡词人运用了赋法为词的手法,细致刻画节序景致、摹写节序情感,并通过回环往复的结构安排描绘出一幅情景兼胜的节序风情画卷。第四章总结南渡节序词的词史地位。南渡节序词开拓了节序词的审美境界,拓展了节序词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两宋节序词的缩影。而通过对历代名家词选对南渡节序词的选录情况、经典词论对南渡节序词的评点情况及词人创作对南渡节序词的接受情况可知,南渡节序词在后世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对后世词人节序词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宋南渡节序词是时代性、文学性、民俗性的综合体,记录了南渡词人经历“靖康之变”后的心路历程,描绘了各具特色的文人集聚及民间游赏活动,反映了由动荡而渐趋稳定安逸的时代环境,对我们认识时空巨变后的南渡文人心态及南渡社会风情具有一定意义。

薛瑾[2](2018)在《张耒诗歌研究》文中提出张耒诗歌历来被认为是宋诗中的“异调”,其风格舒和坦衍,不加调镌,与“苏门”诸士创作风格大异,虽有随意浅率之弊,但大都秀丽明朗,是北宋最为典型的由唐入宋、以唐变宋者。其诗歌风格上承张王乐府,古朴含蓄;长句力避江西,重拾杜甫雄浑高阔,遥开明代七子“杜样”先声;晚年效法白居易,追求平易自然,因其畏祸意识,作诗寄意,呈现出蕴藉幽隐、曲折委婉的特色。然时有笔力未到,不免内外皆为枯淡而至寡味,不逮前作。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广泛诗法中晚唐,摹仿陶渊明,形成强烈鲜明的自我风格“文潜体”。“文潜体”反映了“宋调”的多元化特征,是宋人诗歌创作努力突破单一书写,从锻炼精工以求平淡自然、简约朴质以致绮丽丰腴的对立统一中,诠释诗歌体性的艺术张力。“文潜体”还从描绘北宋后期士大夫生存环境、心理状况的角度,折射出身陷党争的宋人在迫害之下展露出的整体情志和人格力量,是一种由外界“自然”向内心投递,转为“平淡”下隐忍与持守的宋贤精神。本文在社会史、文学史、政治史的交叉视角下,尝试揭示张耒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特质,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苏门”由最初的师生关系,发展为集政治、学术、文学等为一体的文人集团,其间有复杂的演变历程。伴随“苏门”性质的变化,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遂产生无法避免的隔阂与误会。张耒作为“苏门”子群网络关系的一员,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探索张耒在“苏门”中的角色定位与人事关系,可较全面地把握张耒生活的社会环境,洞悉其主体性格,从而明确对其诗文特色、学术观念的深刻影响。第二,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北宋中期后,乐府重在求新求变。“苏门”诸子进一步淡化古题原义,以乐府体裁表现文人的日常生活,黄庭坚视重于新变的晁补之为乐府创作翘楚。张耒却以回归古乐府主旨,摹写张王、反映民瘼为尚。南宋中期以后,乐府气格重拾工稳、平易古质,倡导中和之乐。张王乐府被视为乐府经典,以周紫芝、刘克庄、陆游、吕本中等为代表,将张王乐府提至李杜元白之上,张耒乐府遂被推崇为“本朝第一”,其经典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南宋乐府诗观和礼乐观的嬗递之上。第三,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之于杜诗只衍其瘦硬通神的一绪,而弃其“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等畅酣饱满之篇。张耒“长句”重拾杜甫弘畅高远的壮美风格。其刻画景物,以为伟丽的拟杜蹊径,与明代前后七子不约而同,遂使得所呈现的“杜样”如出一辙。张耒“长句”的复字重韵、气泄草篇,与“杜样”“白体”不无关联,与江西诗弊生新出奇、力去浅俗恰好相反,从另一角度诠释了“宋调”的不同风格。第四,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张耒晚年“白体”诗歌,艺术上,平易清浅,饶有情致。时有枯槁运笔,比之前作,失其精道处。思想上,变“白体”的道家“知足”为释家“忍辱”,直面现实痛苦,接受人生缺陷。世俗层面,提出“陶白之辨”,肯定白居易的世俗情怀,严肃思考了恶劣条件下,如何维持基本生存的命题。主体精神上,超越了白居易为求明哲保身,回避斗争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北宋士大夫的气节与信仰。第五,“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文潜体”是张耒综合张王、杜甫、白居易三类创作样式的基础上、广泛取法中晚唐诗风汇总而成。艺术特质上,它以陶渊明“自然”为渊薮,思语境界真率质朴、意象选择自然纯净;创作方法上,崇尚外在平易与内在艰苦功夫的和谐统一。“文潜体”不仅体现了党争摧残下谪臣的普遍情志,且其重建唐风的抒情传统,在南宋成为杨万里、吕本中、陆游、方回等诗歌风格的来源与支持,为挽救江西诗弊作出了一定贡献,对宋诗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第六,《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辩误。通过张耒本集和苏门友人集中诗文互证、新出土墓志等文献补充,还原本事真相,订补《张文潜先生年谱》中或因邵祖寿本人判断、或因张集诗文抵牾而连带引起的讹误,对于我们认识张耒生平、苏门交流,均有一定价值。

李秉星[3](2018)在《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十七世纪下半叶是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自北都失陷,中原士人便开始流徙的旅程。伴随之后数个南明政权的建立,又有大批江南士人离开故土,他们或隐匿在政权未及的暧昧地带,或随着南明朝廷一路到达天之南、海之东,此种经验历程及其相关的诗文创作是为前朝所罕见。此间的乱亡经验和地域迁移也一再成为影响士人创作的转捩点。在飘零情景下所写之“西南诗”、“岛屿诗”、“海上诗”,以及与战乱相关的北征南行、渡江浮海的行旅创作便是易代士人离乱经验之代表。在清初满族统治初步稳定,流离南方的记忆尚未消褪,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又造成了大量士人流离北方、直至满族旧地,再一次开启了通往帝国边缘的旅程。与流亡海外的遗民体验相似的是,对流人而言关外是天地之绝域、广舆不载之地,既无知识论的理解框架,更缺乏身心的感知经验。北方的严寒气候和地貌往往给初至的流人极大的心灵震撼,然而与南明士人不间断的流徙不同,流人长期居住的心态也让他们重新发现这片未知之地的生机,相比柳宗元贬谪时囿于个人怨愤将边地山水视为囚山、愚溪,长久的在地生活使得清初流人每每能与异域山水坦然处之,他们不仅尝试将陌生景观纳入美感的系统,也以文字的形式转换存在的样态,“以使人可传而可述”。本文基于上述关照研究江南士人在清初群体性的离散经验与相关的风景/地理书写,并按离散的路径分为“流亡南方”与“流放北地”两编。其中上编第一部分处理流亡创作中的疆域表征,包括南明帝国疆域的存在形态与播迁士人对流离地域的感知及想象形式。第二部分讨论南方遗民的流亡抉择,诸人或辗转抵抗、以死殉节,或彷徨草泽,避世隐遁,差异的选择也造成了失路与忏悔的不同情感结构。第三部分选取东南闽浙、西土桂林与南荒孤屿这三个地域书写的侧面,考察南明士人在地经验的同时讨论地方空间的象征与隐喻意涵。希冀复国的遗民通过改变地缘关系的想象与修辞,努力为流亡王朝与士人所处的空间确立意义。一系列中兴论述的修辞转换背后,既对应着南明数朝流离的现实,亦显示着士大夫群体挪用地缘符号为自身遭际寻求意义的努力。下编第一部分分析清初流人进入异域的早期经验与地域感知:山海关外的世界首先是江南流人心智结构之外的“未知之地”,在想象之外,更是以肉身亲涉的方式生成对此地域的感受和认知。第二部分论述流寓创作中处理人与地关系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对边地气候、温度、色彩等要素的感知;其次是对南方的回忆与依恋,并依靠诸物件希冀在边地想象性地占有江南;最后是通过更为理性的思考对边境地理进行多方位的探索、考据与诠释。由此,从塞外的荒芜地域中逐步衍生出安居与情感的空间。第三部分讨论流人一些更为主动的介入行为,士人通过在地的居住经验与文学想象都不同程度地创造了塞外地理崭新的文化与美学意涵:或藉由命名山水的文学实践规划与收编曾经无名、荒芜的地景,或发掘白山黑水之间的浪漫地理与崇高美学,抑或通过东北边疆与界域的记述及思考重构帝国疆域空间的想象。通过这些介入性的文学实践,流人不断发掘着地理与风景的新经验,在曾经的未知之地上镌刻文化与家国的新意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勾勒人、地与诗之间的多重关联,考察诗文创作在“身体/情感”、“风景/地理”之间缠绕与运作的动态关联,以标示出一种离散的风景与地理诗学。

余巧英[4](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杜运威[5](2017)在《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31至1945年的抗战词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时期的词学理论、题材内容、词艺风格、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其研究范围主要是:第一,1931至1936年间,与“九一八”、“一·二八”等事件相关或表达抗日救国情绪的作品。风格方面批判梦窗、倡导苏辛者也应重点关注。第二,1937至1945年间所有词作皆应纳入考察范畴,不管任何题材,也不论多么偏离“抗日”中心,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战争的历史烙印。第三,1946年后,指那些庆祝抗战胜利,追忆抗战历程,回顾个人身世之词,此类作品暂时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抗战词坛是亟待深入开发的学术富矿。首先,它是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边缘”文体,词体创作受政治牵绊较小,情感抒发十分自由,文学独立性很强,且其历史经验丰富,有着悠久的“诗词史”传统。至于音律和谐、雅俗共赏、交游娱乐等范式及功能更是新文学不具备的品质,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它是百年词史的精彩一页。大批作家于抗战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创作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彼时梦窗风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环境下的群体诉求,豪放词风成为各界拍手欢迎的新宠,词坛陡然兴起一场席卷南北的词风转变。第三,“十四年”时间创作力量十分强大,粗略统计有300余词人,近8000首作品。然目前相关研究仍徘徊于个案多、群体少,专题较深、宏观缺失的基本现状,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空间。为便于清晰地反映词坛创作情况,本文采取“文史互证”和“微观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有利于对主流文学风貌的强化,后者则可加强非主流文学关注,还原词坛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面目。自列强入侵中国以来,词坛格局和词史发展已经悄然改变,尤其稼轩接受群体及其所作“战争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薄弱跳动”,至“太平天国间的集体性吟唱”,再至“中法战争的停滞徘徊及庚子事变的转型”,俨然构成一条独立于浙、常二派之外的发展脉络。庚子之后仍有前进,但影响不大。直至抗战的爆发,才真正开启续写词体“御敌抗侮”的新史程。彼时整个文坛亦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抗战词坛是一个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时代。文学生态十分复杂,有的词人不畏艰险,投笔从戎;有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以隐士自居;还有的投奔日伪政府,成为推进“和平文学”的帮凶。各角色之间多有交叉,甚至集于一身。战乱中不同处世心态及生存方式创造出题材各异的作品,进一步拓宽了词体叙述广度和深度。另外,传播与接受方式的改变,对文学思想、群体意识、内容风格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以期刊为中心形成的文学流派最值得关注。三十年代,龙榆生提出“别建一宗”的理论主张,矛头直指词坛“四声竞巧”怪状,发起反对梦窗,倡导苏辛的变革运动。并以《词学季刊》为平台,聚集起有着共同审美倾向的百余名词人,正式宣告抗战词派成立。他们反对过于专注声律技巧,倡导苏辛词风,恢复韵文抒情本质,并抬高词体言志批判功能,力求有益于现实社会。全面抗战后期刊的停办及1940年龙榆生的“入伪”阻断了词派正常发展历程,但并未就此消失。“别建一宗”理念被卢前主编的《民族诗坛》选择性的接纳继承,他们提出建立“民族诗歌”的新口号,其秉承的“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的创作宗旨与中国面临的战争处境及人民大众内心的期望达到高度契合。于是,以卢前为新领袖,以“诗坛”为新平台,再次聚集起一批更偏向于“稼轩风”的新词群,抗战词派由此进入后期发展阶段。这是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第一个严格意义的“期刊型”文学流派,它的发掘将改变当今百年诗词史的基本格局。基于以上宏观生态及词学理论的考察,结合“词史”意义、艺术水平、词坛影响三大维度,我推出此期成就突出的三位词人,分别是卢前、刘永济、吴眉孙。卢前《中兴鼓吹》将前线英雄事迹辍为长歌,声调铿锵,振奋人心,成为战区难得的畅销词集,影响深远。学人词代表刘永济和“词人之词”典范吴眉孙,分别引领词坛两大群体的创作方向。前者驱使学识入词,典博厚重,言语老辣,坚守声律本色,艺术成就颇高;后者较为浅近,然亦强调音韵谐和,注重一己情怀的宣泄,个性十足,评论时政犀利大胆,又不似“以诗为词”者那般粗率。三人各自占据不同领域的制高点,成就卓着,堪誉为词坛“三驾马车”。此外,还有20位名家共同撑起词坛璀璨星空,他们是张尔田、夏承焘、詹安泰、汪东、仇埰、唐圭璋、陈匪石、吴白匋、龙榆生、王陆一、苏鹏、杜兰亭、顾衍泽、汪曾武、廖恩焘、郭则沄、章士钊、林思进、沈祖棻、丁宁等。据作家分布及“十四年词史”时间短、地域广的现实情况,本文选择以词人群体为中心,并引入期刊、社团、地域、性别等多元视角,以期对词坛形成立体化观照。当然,各“视角”之间多有穿插、互利互补。因此,以上所述坐标个案根据需要分别打入相关视角之下。比如汪东、陈匪石、唐圭璋、吴白匋、仇埰等置于第五章“雍园词群与午社”;龙榆生、张尔田、汪曾武、廖恩焘等于第六章“沦陷区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集中讨论;而沈祖棻、丁宁等则以“女性词人群”独立成章。雍园词群和午社是抗战词坛成就突出的两大团体。前者是一批远离故乡、避居西南的伤心词客,生活经历的相似使其作品蕴含共同的抗战血泪、家国情怀和忧虑彷徨,而词学观的共性则锻造出“温柔敦厚”、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稳稳占据抗战词坛的艺术高地。后者是一群既不受国统区承认又被沦陷区严格监控的孤岛词人,国破家亡之痛与身世的压抑处境非偏重技巧声律的“清真、梦窗”能够疏解,对情感内容、比兴寄托的强烈要求本能的促使他们改革民初以来的“梦窗风”,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作为词体美学的优秀继承者,两大团体分别代表了战争影响下不同区域的风格取向和文学成就。沦陷区的特殊处境孕育出与国统区不同的艺术风貌。作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日伪政权的生命安全压力,以“复古倒退”的典雅诗词配合伪政府“和平文学”运动;另一方面,又要扛住伦理道德压力,于典故比兴之间寄寓批判抵制。这与国统区词人的“慷慨”表达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抗战词坛另一番别开生面的文体特色。《同声月刊》和《雅言》两大诗词刊物是认识南京、北京一带词人生存状态及其作品风格的独特窗口。《同声月刊》通过倡导“诗教”,实现了“在朝”与“在野”文人的统一,成为沦陷区影响最大,聚集作家最多,作品成就亦最高的旧体文学刊物。《雅言》则通过文体“雅化”策略,成功斡旋于政权压制和个人反抗的博弈之间。无论是诗教理念,还是文体雅化,都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特殊地域空间的生存策略,同时又是生存与反抗的统一表现。从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二者都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赵燕[6](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马泰祥[7](2015)在《文化心理与文学选择:台湾“语言转换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日据时代用日语创作并获取巨大成功、而在台湾光复后才尝试转入中文来进行创作并最终形成了不同文学选择的台湾“语言转换作家”——杨逵、吕赫若、龙瑛宗以及张文环等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考察这一代台湾作家群体在不同时空语境下、在迥异文学语言生态系统中的群体性文化心理变迁轨迹,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分别探讨从日语到中文的“语言转换经验”对这几位作家光复后不同的文学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尝试分析从“日据时代”到“台湾光复”这一历史巨大变局中,语言转换作家对文学制度层面上展开的“语言转换进程”有怎样的心理观感,产生了怎样迥异的文化选择,支配他们形成文化选择的动态心理以及思想逻辑为何。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与第二章是从宏观方面对“语言转换作家”在不同时代的文学语言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群体性文化心理进行梳理。要分析他们的群体性文化心理,首先就必须分析“语言转换”的全过程——即“日语”如何成为日据台湾文坛通用语,以及光复后“中文”复归文坛主流用语的历史衍变轨迹。日据时代“日语”成为文坛通用语的过程,恰与“语言转换作家”在日据时代的文学生涯轨迹相契合,导致这一代作家所受到“日语影响”远较其他代际的台湾作家深刻,这种“日语影响”的集中体现,便是这一批作家在日据时代以殖民地朝鲜日语作家张赫宙为目标的“张赫宙情结”的诞生。这种“情结”指的是台湾作家以提高日语文学创作水平为前进方向、以进军日本“中央文坛”为奋斗目标,显示出这—代作家内在整体性的、颇具趋同性的群体性文化心理。而随着战争结束、台湾光复,巨大的历史变局连带着使得台湾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文化空间也得以重塑。作家日据时代所形塑的群体性文化心理,并不会呈现一种凝固不变的状态,在历史变局的巨大外力作用下,它会由常态转为变量,并与其它的文学因素相互结合,致使这种群体文化心理发生分化,雕塑出极具个性的个体文化心理以及文学选择。语言转换作家在光复后的“浦岛太郎心态”,表明了这批作家自日据时代以“日语”为建设背景资源、受“日语影响”而确立文坛前进方向的群体文化心理——“张赫宙情结”开始自“稳态”到“分化”的嬗变动态。在朝向中文、进行“语言转换”这一新的文化模式作用下,这种嬗变中的文化心理与各个作家不同的个体经验相凝合,使得光复后的“语言转换作家”产生了不同语言形态的创作,以及多元的文学选择。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是从微观视角出发的“个案研究”,是对这几位语言转换作家在光复后经历语言转换过程而形成的、三种不同的文学选择类型的总结,以及对生成这些颇具差异性的文学选择的文化心理观照。光复后的语言转换作家在经历了光复初期短暂的“中文习作”阶段之后,其文学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作家不再以“日语创作”为文化建设的唯一通途,甚至尝试挣脱自己身上的“日语影响”而重塑以“中文”为核心的文学言语秩序。中文的“第二语言习得”,大大挑战了这批已近中年的语言转换作家的语言过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化心理上此过程的投影对其不同文化选择产生了支配作用——作家出于不同的“语言态度”以及“文学动因”,终于形成了颇为不同的三种语言形态、各具创作特色的文学选择:一种是以张文环为代表的“折返日语”进行创作,在他的创作中体现出了用“日语”重述历史的焦虑以及用“日语创作”促进台湾地区与日本之间文化交流的自我期许;其二是杨逵、吕赫若为代表的汉语“中介语”状态的文学创作,这种并不能算作圆熟的中文创作形态,植根于作家以左翼行动主义优先的语言文学观念,以及浅显、直白以“俯就”大众的语言大众化思路,在光复后作家的急就章式的汉语“中介语”创作,展示出作家积极参与文化话语权的争夺的雄心与魄力;第三种形式是以龙瑛宗为代表的沉寂多年另起炉灶、从头学习中文并在语言发育成熟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的“流利中文”文学道路。作家出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强烈排斥再度使用日语来创作,与此同时龙瑛宗出于对于文学本身的自我要求,也无法接受粗粝的中文文学语言表现形式,甘愿潜心学习并合理利用日语文化资源提升中文表现能力,他的“流利中文”文学创作背后,展现出一个日据以来的台湾作家对殖民经验的省思、对文化身份的追索以及对民族认同的重塑。

李娟[8](2014)在《北宋风俗与诗歌专题研究》文中提出风俗与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本选题以此为视角,通过若干专题的研究,探讨北宋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论文共分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一方面,对宋人眼中的“风俗”进行了界定,即某一社会群体受自然环境及社会条件长期作用,相沿成俗的行为习惯、性情心理及精神风气;另一方面,分析了该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并确定了研究的依据、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从饮茶风尚这一角度探讨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首先,回顾了饮茶风尚的起源及在北宋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饮茶风尚的进一步下移,礼制化化、精微化、艺术化的加强,及茶学史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论述了这一风俗背景下,茶诗创作世俗化、学术化、哲理化的主题取向。再次,指出了北宋茶诗雅俗并行、崇尚精微的艺术手法。最后,从茶与宋人心态的契合及再现、以俗为雅两个角度反观北宋时期饮茶风尚入诗的诗歌史意义。第二章,从金石书画收藏这一角度探讨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宋人的收藏及研究带动了此时期金石赏鉴诗与论书题画诗创作的繁荣,并影响到这两类诗歌的主题内容与艺术风格。文章从唐至北宋石鼓诗的发展流变,探讨金石赏鉴诗学术性、史鉴性、哲理性的加强。从米芾这一个案入手,论述了北宋时期藏品研究与论书题画诗主题内容、艺术风格的贯通。第三章,从圣节定型这一角度探讨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北宋时期,圣节完成定型,呈现出官方化、规范化、礼制化的特点,并带来圣节期间诗歌创作数量的激增。这部分诗歌,就题材内容而言,应制称颂与寄情言理并行;就艺术风格而言,呈现出想象与写实、神话与史实在固定模式中的交织。除此之外,圣节的定型反映了北宋统治者对忠孝礼制建设的重视,促进了民族交往的频繁,且对民间传统习俗也带来一定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其它题材的诗歌创作。第四章,从上元节庆与上元诗流变这一角度探讨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唐至北宋,礼制化与商业化的加强,“同民乐”的政治导向,审美视角由宏大向精微的转变,标志着上元节庆的转向。这便推动了上元诗主题内容的延展,主要表现在宫廷节俗的关照、民瘼国事的关注、商品交易的展示、生活琐事的关涉及创作主体情理指向的转变五个方面。与此同时,由主题内容表达的需要,上元诗的艺术手法在承继之余也发生了新变,诸如意象的精微化及组合方式的复杂化,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诗歌风格的多样化。第五章,以梅尧臣、苏轼为个案从地域风俗这一角度探讨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就梅尧臣而言,他对地域风俗的接受,涵盖地域约四十余处,牵涉风俗囊括诸多领域。地域风俗在他的诗歌中,或成为主题,或作为送别、寄赠、唱和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承载着对现实、对政治的牵挂,或充当着启发哲思的触媒。就苏轼而言,楚蜀、吴越、岭南风俗对其诗歌创作发生着深远影响,在丰富其题材内容的同时,也影响到其诗学理论及诗歌风貌。第六章,以欧阳修、苏轼为个案探讨文人雅集对风俗诗歌创作的影响。以欧阳修为中心的文人雅集而言,睢阳五老会的举办及相关奉和诗创作的大量涌现,标志着雅集活动之于风俗诗歌创作繁荣及传播的推动作用。庆历八年中秋赏月宴、嘉佑元年食车螯之会,与会者风俗诗歌展现出的共同的创作取向,昭示着雅集活动为文人间切磋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雅集而言,从熙宁五年以前,到熙宁六年以后及元丰时期,再到元佑年间,文人雅集与风俗的密切结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风俗诗歌的创作及发展轨迹,使得雅集期间的风俗诗歌创作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结语部分。对前面六个专题中得出的风俗影响诗歌创作的规律做一归纳,并结合其他风俗与诗歌资料略作补充。一方面,论述有关北宋风俗的几个问题,即: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加强,涉风俗类着作的大量涌现,精致化与艺术化的审美趋向。另一方面,概述北宋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风俗推动着诗歌创作的繁荣及传播,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内容,并引导着其转向,进而也影响到诗歌的艺术风格。

王宝明[9](2014)在《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文中提出中朝关保,源速流畏。明清雨代,中国与朝鲜在宗藩关系的框架下保持着传统的友好交往。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派遣使臣出使清王朝,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燕行缘》文献。《燕行录》是朝鲜使臣及随从出使中国时的记载,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沿途风光、建筑、风俗、故实等等,其中数以千计的汉诗尤为引人注目。在乾嘉畴期,着名诗人有蔡济恭、洪大容、柳得恭等人。本输文全面系统整理清代乾嘉时期朝鲜使华汉诗文献,以诗歌刽作及其本事繁年的方式,祥尽再现当时中朝诗歌交流的一个侧面,为中朝诗歌交流史乃至中国文化傅播史提供翔实的基磋文本。具体方法是以乾嘉时期《燕行录》中的日记和诗歌等原始文献为主,把相关的日记和诗歌(古诗、四言、楚辞体、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造行匹配,聊蘩诗歌本事及其创作文化背景,考证诗歌的创作日期,“以诗繋日,以日繁月,以月繁年,以年繋代”,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本输文亦使用《朝鲜王朝实录》、《清寅录》、《清代诗文汇编》等造行补充,为《燕行缘》汉诗提供佐证。为保证文献的准确性,本论文使用繁体字。本输文分为四部分:绪论;第一章(十五箭);第二章(十箭);余输。主体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乾隆时期。时间由乾隆元年(1736)至六十年(1795),主要介绍二十二撞诗文匹配的作品,包括李喆辅《丁巳燕行日记》、《燕槎录》;赵显命《燕行日记》、《燕行缘》;尹汲《燕行日记》;洪大容《湛轩燕记》;严璹《燕行录》;李岬《燕行记事》;李德懋《入燕记》;蔡济恭《含忍录》;李田秀《入溶记》;沈录洙《燕行日乘》;俞彦镐《燕行录》;赵瑍《燕行日录》;徐浩修《熟河纪游》;柳得恭《后霎缘》;白景炫《燕行录》;金箕性《燕行日记》;金正中《燕行录》;李在学《燕行日记》、《癸丑燕行诗》;洪羲俊《甲寅燕行诗》。第二章是嘉度时期。时间由嘉度元年(1796)至二十五年(1820)。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十二种,包括徐有闻《戊午燕缘》;金勉柱《赠季君》;李基宪《燕行日记》、《燕行讨轴》;李晚秀《輶车集》;洪爽周《渊泉赴燕诗》;李海应《蓟山纪程》;元在明《芝汀燕记》;李敬卨《燕行录》;李鼎受《游燕录》;崔斗燥《乘槎录》;成佑曾《茗山燕诗录》。本论文有两个附录一是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二是乾嘉畴期《燕行录》总目。本输文的主要创新点有四。第一,它是学术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全面的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编年着作。第二,探取“以日繋月,以月繋年,以年繁代”的方式撰写,有条不紊,庆真威密的把日记与诗歌造行匹配,在域外汉诗研究中阴创了一种新形式。第三,通过大量朝鲜使华汉诗的创作本事及其文化背景的翔实记录,可以用“他者”的眼光,既反观了中国文化,并可以引起古代文化傅播研究的更深刻的阴注和思索。第四,本论文所据底本多为手抄本,其中有大量草害字体,权难辨识,目前中外学者很少从事此类工作。笔者一一识别录入,是封东亚写本汉籍整理的新贡献。不足之处在于,最初撰写的论文规模鹿大,包含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个时期,笔者已经完成初稿雨百万字。但由于学位论文规模所限,所以只截取乾嘉雨代。毕业后我舍继续整理道光至光绪的繁年,使清朝中后期朝鲜文人使华诗歌繋年成为完璧。

严绘[10](2014)在《郑献甫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献甫(1801—1872),名存纻,字献甫,别字小谷,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白石村人,清代道咸年间广西着名诗人,有《补学轩诗集》、《补学轩诗集续刊》、《补学轩文集》、《补学轩文集续刻》、《补学轩文集外编》、《重印补学轩扶鸾诗词》,着述丰富,存诗三千多首。但目前学界对郑献甫的研究,仍很不够,至今没有一部研究专着或博士论文面世,仅在一些文学史类着作以及几篇硕士论文中,略有分析,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性均不足。本论文采用知人论世、文本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郑献甫的家世、生平、交游和诗歌理论,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入分析、挖掘郑献甫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郑献甫家世、生平、交游进行考察。郑献甫出身耕读之家,祖父郑名仕,伯祖父郑名佐,父亲郑珊,伯父郑璨等人,对郑献甫的为人、行事,以及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起到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郑献甫生平的主要活动为依据,把他一生划分为六个时期,勾勒出郑献甫求学、科举、辞官、游幕、教书等主要生平大事,让读者既能按时间顺序了解郑献甫生平事迹,又能对其活动有集中深刻的了解。郑献甫与李秋航、陈澧、伍长华、程灿策、沈士良、林昌彝、蒋琦龄、谭莹、汪瑔等清代文人的交游,反映了其人其诗与当世其他诗人诗歌的相互影响。第二章是考察郑献甫的诗歌理论。提炼介绍嘉庆、道光诗坛概况,揭示郑献甫诗创作的时代背景。郑献甫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广泛学习;第二反对机械学古模仿,主张抒写真情;第三主张“三长”兼备,提倡多读书;第四对“作诗之法”的阐释;第五关于诗歌传不传的看法。郑献甫从其诗歌理论出发,结合作家个人才能、性格、遭际命运,对前代和当代诗人进行品评,阐发自己的诗歌理论和追求。第三章和第四章对郑献甫诗进行分类研究。按照诗歌的思想内容,把郑献甫诗划分为几类予以分析考察:咏史怀古诗,行旅诗,咏怀诗,幽女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题画诗,咏物诗及其他诗歌,还包括一些杂诗等。对各类诗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作者的情感抒发作了深入的分析。郑献甫诗歌写得最有特色的是幽女诗,而战争诗和咏怀诗则是他的用心之作,是其诗歌的杰出代表。第五章分析郑献甫诗的艺术特色。郑献甫诗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用典,是对诗歌化用、用典艺术的发展。郑献甫诗,尤其是其长篇古体诗,充分发挥想象,既很好的达到叙事抒情的目的,又使全诗气势恢宏,感染和吸引读者。郑献甫诗的语言特点,表现在梦字的运用,反映了他人生的经历和情感。对于郑献甫的诗风,指出他既有“沉郁悲凉”、“清新流丽”的一面,还指出了他的诗也体现出“豪迈奔放”的风貌。第六章在全面细致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郑献甫诗的地位作出了评价。郑献甫在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既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又对前人的诗歌理论说进行合理吸收,因而能自成一家,在清代广西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春来更有好光景——新年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来更有好光景——新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宋南渡节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南渡节序词的生成背景与创作概况
    第一节 南渡节序词的生成背景
        一、复杂动荡的偏安时局
        二、渐趋繁荣的都市经济
        三、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
        四、雅俗并存的词坛风尚
    第二节 南渡节序词的创作概况
        一、词人群体性构成
        二、词作的定量分析
第二章 南渡节序词深挚广博的思想主题
    第一节 慷慨沉郁的家国哀思
        一、故都情结
        二、忧国感怀
    第二节 深沉隽永的文人情怀
        一、光阴之叹
        二、羁旅之愁
    第三节 鲜活多元的民俗风情
        一、宴游欢庆
        二、风物习俗
第三章 南渡节序词丰雅有序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宏阔有序的时空架构
        一、时空流转下移步换景
        二、时空对望中抚今思昔
    第二节 浑融典雅的诗化技巧
        一、精巧蕴藉的使事用典
        二、清雅自如的诗句化用
        三、风流共赏的次韵追和
    第三节 自然鲜明的赋法特征
        一、丰富细腻的情景铺陈
        二、回环往复的结构层次
第四章 南渡节序词的词史地位
    第一节 两宋节序词发展的缩影
        一、开拓节序词的审美境界
        二、拓展节序词的广度深度
    第二节 南渡节序词的接受概览
        一、名家词选对南渡节序词的选录
        二、经典词论对南渡节序词的评点
        三、词人创作对南渡节序词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宋南渡节序词统计表
附录二 :宋明清名家词选选录南渡节序词统计
附录三 :南渡节序词在宋明清名家词论中的品评次数统计
致谢

(2)张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与创新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门”中的张耒
    第一节 自“师友”至“朋党”—从“苏门”性质的演变谈起
    第二节 张来与“苏门”
第二章 张耒乐府“本朝第一”与宋乐府观的嬗递
    第一节 宋人乐府观与“张王乐府”地位
    第二节 “苏门”与张耒乐府异同
    第三节 张耒“本朝乐府第一
    第四节 南宋乐府观的嬗递与张耒乐府地位的确立
    结语
第三章 张耒“长句”之“杜样”蹊径
    第一节 张耒“长句”的“杜样”范式
    第二节 张耒“长句”与前后七子拟杜蹊径
    第三节 张耒“杜样”诗之弊
    结语
第四章 张耒晚年“效白居易体”
    第一节 “白体”在北宋中期以前的呈现形态
    第二节 苏轼重塑“白体”与“张得吾易”
    第三节 张耒“白体”诗风与时代心理
    结语
第五章 “文潜体”:“自然有唐风”的多元化内涵
    第一节“文潜体”的体性特质与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文潜体”的时代风貌及宋贤精神
    第三节 “文潜体”在南宋的阐释与摹仿
    余论
第六章 《张耒集》中若干问题辨误
    第一节 张耒交游人物关系考证
    第二节 张耒诗文考辨札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3)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家国、地域与离散经验
    二、行旅、风景与抒情观念
    三、前人研究综述
上编 流亡南方
    第一章 南明的疆域想象与地域认知
        第一节 南移的帝国
        第二节 流亡的感知
    第二章 遗民的离散经验
        第一节 奔赴与失路
        第二节 隐遁与悔罪
    第三章 流亡中的地域书写
        第一节 东南半壁:浙闽地域的抗清与记忆
        第二节 肇基西土:永历桂林的驻守与沦陷
        第三节 拓地南荒:岛屿与海上创作
    余论 漂泊的诗歌
下编 流放北地
    第四章 流放地的想象与遭际
        第一节 未知之地:关外想象与早期经验
        第二节 生死之境:地域感知与心态调适
    第五章 异域的认知与诠释
        第一节 物候、春日与花木记忆
        第二节 追忆、安居与边地美学
        第三节 地志、考古与情感诠释
    第六章 流人的新地理
        第一节 命名山水:塞外地景的规划与收编
        第二节 浪漫地理:流人文学中的崇高美学
        第三节 重构疆域:东北界域的记述与思考
    余论 流人的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小结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小结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小结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抗战词坛概念及研究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抗战文学、百年词史与抗战词坛
    三、分布与体量:多元视角下的群体考察
    四、现状与不足:抗战词坛整体研究的缺失
    五、方法与思路:“文史互证”与“微观史学”
第一章 御敌抗辱背景下的晚清“战争词”
    一、“战争词”命名及意义
    二、词史意识的传承发展
    三、晚清稼轩风接受史
    四、“词史”观念与稼轩风共同孕育的“战争词”
    五、结语:从民初至抗日战争
第二章 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抗战词坛
    第一节 伦理、价值与选择:战时词人生态
    第二节 战争史与心灵史的合奏:词人笔下的抗战
        一、“刳孕占胎,斫头赌注,槊上婴儿舞”:战争史的深化
        二、“留不得,归不得,行不得”:心灵史的探寻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从题材到意象
        一、词体功能的强化:悼挽词中不同群体的心声
        二、“乡关之思”与“倡家强聘”:走进“庾信”意象的深处
    第四节 转向与崛起:抗战词坛艺术风格论
        一、从“守四声”到声情并重:梦窗风的转向
        二、从“别建一宗”到“中兴鼓吹”:稼轩风的崛起
第三章 诗词期刊与抗战词派的生成演变
    第一节 抗战时期期刊诗词概述:兼论围绕期刊形成词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龙榆生“别建一宗”与抗战词派的生成(1931-1936)
        一、“别建一宗”的提出及阐释
        二、旗帜与地位:开宗立派的手段
        三、引导与规范:从同人聚集到统一思想
        四、苏辛词风的整体取向
    第三节 卢前“民族诗歌”与抗战词派的发展演变(1938-1945)
        一、“民国诗”宣言与“民族诗歌”论
        二、卢前与龙榆生及抗战词派之关系
        三、期刊动态与创作分歧
        四、民族词史的书写与鼓吹的不同选择
        五、以沉挚绮语达贞刚之境
第四章 抗战词坛“三驾马车”:卢前、刘永济、吴眉孙
    第一节 卢前与“以诗为词”的接受
        一、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二、“以诗为词”的接受与创新:章士钊、王用宾、林思进、苏鹏
    第二节 寄托·门径·风会:刘永济《词论》视域下的《诵帚词》
        一、衰飒凄凉、沉雄悲壮
        二、性灵与学力兼备而归之自然
        三、“风会”理念下的词坛地位
    第三节“情所寄,有欢笑,有悲愁”:论吴眉孙《寒竽阁词》附杜兰亭、顾衍泽
        一、吴眉孙词学观
        二、《寒竽阁词》之题材与情感寄托
        三、《寒竽阁词》之气象
        四、“何苦逼人穷,吾无罪”:情真意切杜兰亭
        五、“妖星过处浑如扫,人命从来不值钱”:乡村词客顾衍泽
第五章 情境与声律的角逐:雍园词群与午社
    第一节 词社与词群考述
    第二节“漂泊客居”与雍园词群
        一、论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
        二、熔铸周辛,自成机杼:论汪东抗战时期词
        三、哲理与笔法:论沈尹默小令
        四、以当时语道当时事:论吴白匋词
    第三节 四声之争与午社词
        一、“守四声”风气的生成演变与午社词人的拨乱反正
        二、《午社词钞》词心探微
        三、“四声”遮蔽下的仇埰词 附:金兆蕃、林鹍翔
第六章 沦陷区的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
    第一节“诗教”理念下的“朝野统一”:论《同声月刊》“今词林”
        一、“诗教”与沦陷区文化空间的建构
        二、“在野”词人的瘦硬风神:张尔田、俞陛云、夏孙桐
        三、“朝”“野”过度:“老去填词把恨传”——论汪曾武小令组词
        四、“在朝”词人的“意内言外”之旨:龙榆生、汪兆铭
    第二节 词体雅化与反抗策略:论《雅言》期刊的文学史意义
        一、公开“斗法”的新平台:《雅言》的成立
        二、雅化与寄托:创作思想的“合”与“分”
        三、难以压制的心声:《雅言》词群的文学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文化心理与文学选择:台湾“语言转换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述析
    第二节 研究框架
    第三节 章节设置
第一章 “张赫宙情结”:语言转换作家群体日据时代的趋同文化心态
    第一节 日据台湾文坛中“日语通用语”的形成及影响
    第二节 “张赫宙情结”:语言转换作家的前进方向和创作窘境
    第三节 “日语影响”的作用机制:作为群体性文化心理的“张赫宙情结”
第二章 “浦岛太郎心态”:语言转换作家群体光复以后的多元文化选择
    第一节 光复以来台湾文化场域“中文”语言秩序的复归
    第二节 “浦岛太郎心态”:语言转换作家的心理体验与情感变迁
    第三节 “日语影响”下的中文转换:作为群体性文化心理的“浦岛太郎心态”
第三章 张文环:折返日文创作背后语言转换的“身心障碍”
    第一节 遭际迍邅:从“文坛领袖”到“职场新人”
    第二节 语言选择:从“中文”折返“日语”
    第三节 文学动机:焦虑感与优越感的并置
第四章 杨逵、吕赫若:左翼诉求下的中文创作“中介语状态”
    第一节 文化影响下“中介语状态”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理现实中“中介语状态”的生成机制
    第三节 力不从心:“中介语状态”的持续与晚年文风的转变
第五章 龙瑛宗:迈向“流利中文”之路的趋向与动力
    第一节 弃日语而用中文:“杜南远”系列创作的跨语赓续
    第二节 语言挑战与自我实现:通向“流利中文”创作之路
    第三节 中国鬼与日本鬼:“流利中文”创作背后的文化认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台湾“语言转换作家”文学活动略表
附录二 台湾“语言转换作家”光复后中文创作及译作目录
附录三 《张文环全集》佚文《台湾的创作问题》

(8)北宋风俗与诗歌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风俗”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依据、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宋饮茶风尚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饮茶风尚的源起及在北宋时期的发展
    第二节 北宋茶诗之主题取向: 世俗化、学术化、哲理化
        一、北宋茶诗之世俗化
        二、北宋茶诗之学术化
        三、北宋茶诗之哲理化
    第三节 北宋茶诗之艺术手法: 雅俗并行、崇尚精微
        一、典故与雅致意象的汲取
        二、俚俗语言意象入诗
        三、崇尚精微之趣
    第四节 北宋饮茶风尚入诗的诗歌史意义
        一、茶与宋人心态的契合及再现
        二、以俗为雅的典范
    小结
第二章 北宋金石书画收藏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北宋金石书画收藏的勃兴
        一、北宋金石书画收藏的发展与盛况
        二、北宋金石书画收藏研究的五个方向
    第二节 北宋金石赏鉴诗的繁荣及唐至北宋之流变
        一、北宋金石赏鉴诗的繁荣
        二、唐至北宋金石赏鉴诗之流变: 以石鼓诗为中心的考察
    第三节 北宋论书题画诗的繁荣及其与收藏研究之贯通
        一、北宋收藏勃兴与论书题画诗繁荣关系探析
        二、北宋藏品研究与论书题画诗创作之贯通: 以米芾为中心的考察
    小结
第三章 北宋圣节的定型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唐至北宋:圣节从创制到定型
    第二节 北宋圣节期间的诗歌创作
        一、数量的统计
        二、应制称颂与寄情言理并行
        三、想象—写实、神话—史实在固定模式中的交织
        四、北宋圣节诗的认识价值
    第三节 北宋圣节定型的政治文化意义及对诗歌创作的间接推动
        一、崇忠孝、尚礼义的礼制化建设
        二、民族交往的频繁
        三、对其他习俗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北宋上元节庆走向与上元诗流变
    第一节 北宋上元“冠于前代”的盛况及发展走向
    第二节 北宋上元诗主题内容之延展
        一、宫廷节俗之关照
        二、民瘼国事之关注
        三、商品变易之展示
        四、生活琐事之关涉
        五、创作主体之情理指向
    第三节 北宋上元诗艺术手法之承变
        一、意象的精微化与组合的复杂化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小结
第五章 北宋地域风俗与诗歌创作——以梅尧臣、苏轼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梅尧臣诗歌对地域风俗之接受
        一、梅尧臣引地域风俗入诗的诗歌史溯源
        二、从地域与风俗两个维度考察梅尧臣涉地域风俗诗
        三、于承变中定型:地域风俗入宛陵诗的几种类型
    第二节 苏轼诗歌对地域风俗之接受
        一、苏轼诗歌与楚蜀风俗
        二、苏轼诗歌与吴越风俗
        三、苏轼诗歌与岭南风俗
    小结
第六章 北宋文人雅集与风俗诗歌创作——以欧阳修、苏轼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以欧阳修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与风俗诗歌创作
        一、从五老会奉和看文人雅集与风俗诗歌创作的繁荣及传播
        二、从中秋赏月宴、食车螯之会看风俗诗歌创作之借鉴
    第二节 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雅集与风俗诗歌创作
        一、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雅集
        二、熙宁五年以前
        三、熙宁六年以后及元丰时期
        四、元佑时期
    小结
结语: 关于北宋风俗与诗歌研究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关于北宋风俗的几个问题
        一、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加强
        二、涉风俗类着作的大量涌现
        三、精致化与艺术化的审美趋向
    第二节 关于北宋风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北宋风俗与诗歌的繁荣及传播
        二、北宋风俗与诗歌的主题内容
        三、北宋风俗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后记

(9)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原因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亮点及不足之处
    五、繋年编例
第一章 乾隆时期(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第一节 乾隆二年/朝鲜英祖十三年
    第二节 乾隆八年/朝鲜英祖十九年
    第三节 乾隆十一年/朝鲜英祖二十二年
        乾隆十二年/朝鲜英祖二十三年
    第四节 乾隆三十年/朝鲜英祖四十一年
        乾隆三十一年/朝鲜英祖四十二年
    第五节 乾隆三十八年/朝鲜英祖四十九年
        乾隆三十九年/朝鲜英祖五十年
    第六节 乾隆四十二年/朝鲜正祖元年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第七节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第八节 乾隆四十八年/朝鲜正祖七年
    第九节 乾隆五十一年/朝鲜正祖十年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第十节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乾隆五十三年/朝鲜正祖十二年
    第十一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第十二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第十三节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乾隆五十七年/朝鲜正祖十六年
    第十四节 乾隆五十八年/朝鲜正祖十七年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第十五节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乾隆六十年/朝鲜正祖十九年
第二章 嘉庆时期(嘉庆元年—嘉庆二十五年)
    第一节 嘉庆三年/朝鲜正祖二十二年
        嘉庆四年/朝鲜正祖二十三年
    第二节 嘉庆六年/朝鲜纯祖元年
        嘉庆七年/朝鲜纯祖二年
    第三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第四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第五节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嘉庆十年/朝鲜纯祖五年
    第六节 嘉庆十三年/朝鲜纯祖八年
    第七节 嘉庆十四年/朝鲜纯祖九年
        嘉庆十五年/朝鲜纯祖十年
    第八节 嘉庆十六年/朝鲜纯祖十一年
        嘉庆十七年/朝鲜纯祖十二年
    第九节 嘉庆二十二年/朝鲜纯祖十七年
    第十节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纯祖十八年
        嘉庆二十四年/朝鲜纯祖十九年
余论
    一、朝贡制度中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二、诗坛的实学派及委巷诗人
    三、中朝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
    四、朝鲜使华汉诗的感情与格律
参考文献
    一、文献(按笔划)
    二、专着
    三、期刊
    四、学位论文
附录一: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
附录二:乾嘉时期《燕行录》总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郑献甫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本选题的创新点
第一章 郑献甫家世、生平及交游考述
    第一节 郑献甫家世考
        一、郑献甫家世的文献记载
        二、郑献甫的家族世系
        三、郑献甫姻亲
    第二节 郑献甫生平经历考述
        一、早年求学
        二、青年求仕
        三、出仕、辞官——仕与隐的矛盾
        四、游幕、主讲书院
        五、战乱流寓
        六、终老书院
    第三节 郑献甫交游考辨
        一、李秋航、陈澧
        二、伍长华、程灿策、蒋琦龄、林昌彝
        三、谭莹、沈士良、汪瑔
        四、与其他人的交游
第二章 郑献甫的诗歌理论
    第一节 诗论主张
        一、反对门户之见,主张广泛学习
        二、反对机械学古模仿,主张抒写真情
        三、主张“三长”兼备,提倡多读书
        四、对“作诗之法”的阐释
        五、关于“诗歌传不传”的看法
    第二节 郑献甫论历代作家作品
        一、评论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
        二、评论范成大、陆游等宋代作家
        三、评论徐渭、吴应箕等明代作家
        四、评论冒襄、张问陶等清代诗人
        五、评论清代其他诗人与作品
第三章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上)
    第一节 咏史怀古诗
        一、选取典型人物抒情
        二、借咏史以寄情
        三、宣扬忠烈善义观念
        四、隐逸情怀
    第二节 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诗
        二、田园诗
    第三节 行旅诗
        一、游览景物的欣喜愉悦
        二、忧愁思乡之情
        三、避难流寓之苦
        四、忧伤时事
    第四节 幽女诗
        一、扶乩招鬼,人鬼唱和
        二、情感内涵
        三、形式上集句成诗
第四章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下)
    第一节 战争诗
        一、两次被劫,切身之痛
        二、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三、百姓之苦
        四、统治阶级的无能
    第二节 题画诗
        一、内容分类
        二、创作特点
    第三节 咏怀诗
        一、思家念亲之情
        二、战乱流寓他乡漂泊之苦
        三、时光流逝之叹
        四、闲适情怀
    第四节 咏物诗
        一、吟咏对象
        二、内涵特征
        三、两首特殊的咏物诗——新旧思想的冲突
    郑献甫诗歌分类研究小结
第五章 郑献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多用典故,精于用典
        一、使用熟典
        二、用典手法灵活多样
        三、用典精切
        四、自然巧妙
        五、郑献甫诗中的一个特殊典故
    第二节 以文为诗手法的运用
        一、散文章法布局谋篇
        二、散文句式入诗
        三、铺叙手法的运用
        四、议论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 丰富的想象和梦字的使用
        一、想象的丰富
        二、梦字的使用
    第四节 郑献甫诗的风格
        一、沉郁悲凉
        二、清新流丽
        三、豪迈奔放
第六章 郑献甫的诗歌史地位
    第一节 从广西诗歌史来考察
    第二节 从郑献甫诗歌自身的特点来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郑献甫年谱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四、春来更有好光景——新年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宋南渡节序词研究[D]. 郑鑫. 吉林大学, 2020(08)
  • [2]张耒诗歌研究[D]. 薛瑾. 浙江大学, 2018(05)
  • [3]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D]. 李秉星. 苏州大学, 2018(01)
  •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5]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D]. 杜运威. 吉林大学, 2017(09)
  • [6]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文化心理与文学选择:台湾“语言转换作家”研究[D]. 马泰祥. 南京大学, 2015(01)
  • [8]北宋风俗与诗歌专题研究[D]. 李娟. 南京大学, 2014(05)
  • [9]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D]. 王宝明. 南开大学, 2014(05)
  • [10]郑献甫诗歌研究[D]. 严绘.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春暖花开——新年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