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的“障碍”?

攻击的“障碍”?

一、进攻的“屏障”?(论文文献综述)

龙沛[1](2021)在《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文中提出公元前66年至公元628年间,以地中海盆地为核心的罗马—拜占庭帝国与以伊朗高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帕提亚—萨珊帝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周期性相互攻伐,即所谓的“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从广义上延伸,可以指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期间罗马人(晚期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为争夺西亚地区进行的长达七个世纪的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较量。双方交往的方式以战争为主,但战争背后牵涉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全方位对抗。从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到高加索和阿拉伯沙漠诸王国、部落乃至非洲诸王国,两大帝国内外众多国家和族群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罗马波斯战争,罗马波斯战争的行为体数量和交往复杂性远远超出罗马和波斯两大帝国本身。罗马波斯战争贯穿双方国家地缘安全战略、宗教意识形态、经济贸易利益、文化同化与抗拒的全方位博弈。罗马波斯战争成为古代持续时间最长、波及地域最广、涉及国家和族群最多的战争,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宏观历史背景和古代地中海—西亚文明圈的交往发展趋势来看,罗马波斯战争是古典时代后期罗马人和波斯人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双向对冲扩张的结果。罗马波斯双方均渴望完全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遗产,尤其是塞琉古王朝在西亚的政治遗产,因而双方冲突不可避免。塞琉古王朝作为希腊化世界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其鼎盛时期将整个西亚地区和中亚一部分囊括其中,塞琉古帝国的疆域构成了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遗产中最大的一部分,也继承了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部分亚洲疆土。因此,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把征服塞琉古王朝的西亚属地作为复兴亚历山大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必要手段。塞琉古王朝在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地区大力经营,客观上为后来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在西亚地区的统治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帕提亚帝国在塞琉古王朝东都塞琉西亚对岸营建新都泰西封,并与萨珊帝国接续统治六百余年。罗马—拜占庭帝国则将塞琉古王朝故都——叙利亚的安条克作为其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因此,罗马波斯战争首先是双方争夺并维护塞琉古王朝西亚遗产的战争,塞琉古王朝也正是在罗马和帕提亚的东西夹击下走向衰亡。罗马和帕提亚在西亚和东地中海的扩张于公元前2世纪初开始,历时百余年,至公元前1世纪中叶双方在西亚正式接触。通过对东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双向扩张,罗马共和国和帕提亚帝国最终将亚历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腊化世界基本瓜分完毕。最终罗马共和国控制小亚细亚、黎凡特和埃及,而帕提亚帝国控制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近东地区形成罗马—帕提亚两极格局。此时双方若要继续原先的扩张方向,就必然与对方爆发冲突,这便是持续六百余年罗马波斯战争的开始。罗马波斯战争总体根源为双方对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霸权的争夺,但双方各自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态势、文化秉性、意识形态和国家实力决定了双方在战争中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及交往方式的不同,但总体上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罗马波斯战争既具有长时段、高烈度和长周期的特点,又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和妥协性特征。双方长达7个世纪的较量对两大帝国内外各民族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欧亚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通过深度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加快了其文明化进程,并最终改写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文明秩序。但两国交界处的高加索和西亚诸小国由于处于两大帝国夹缝中均未逃脱被肢解和灭亡的命运。罗马波斯战争对两大帝国本身既是双方国运的生死较量,又是统治者个人野心和帝国理想的主观驱动。在罗马波斯战争期间,两国由于综合国力大体势均力敌且理想战略纵深重合,罗马与波斯任何一方建立绝对安全疆界的努力均从根本上损害对方的安全,导致双方在西亚长期形成二元对抗僵局和两极安全困境。罗马波斯战争作为古代世界扩日持久、勾连东西的文明大战,对现代西方和东方文明对彼此的历史认知产生了许多潜在的深刻影响。在文明理想和统治者意志层面上,罗马人恢复亚历山大大帝事业的理想和波斯人恢复居鲁士大帝事业的宏愿在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形成战略对冲,双方均不具备凌驾于对方的绝对政治和军事优势,仅在不同时期先后占据相对优势。双方综合国力对比在7个世纪内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复杂变化,但总体在西亚和东地中海保持战略均势,双方对对方领土的征服成果均不能持久。罗马波斯战争后期,随着两大帝国交界处的缓冲国和附庸国相继被瓜分和吞并(亚美尼亚、加萨尼和莱赫米王国等),两国战争烈度在7世纪初达到最高峰,且均一度将对方逼至绝境。与此同时,阿拉伯沙漠各部落由于长期参与罗马波斯战争,其政治组织、军事技术和文明程度迅速提高,终于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催化下诞生了中东地区最后一个一神教——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统一国家——麦地那乌玛政权。罗马人和波斯人在7世纪初的生死大战之后国家实力消耗殆尽,而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因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经济凋敝、民怨沸腾,两国在阿拉伯沙漠边缘构建的附庸国体系也于此时彻底瓦解,遂使得阿拉伯人大征服的门户洞开。罗马波斯战争是希腊罗马文明和波斯文明在古代的终极对决,见证了古代世界帝国的发展极限。罗马波斯战争和欧洲民族大迁徙、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古典时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到来。

霍达[2](2021)在《南宋抗蒙(元)战争京湖战区防御研究》文中认为荆襄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背海立国,一百五十年间一直受到北方政权的军事入侵威胁,荆襄地区更成为军事防御的重中之重。在与蒙元政权爆发冲突之后,南宋依照对金作战经验,将北部边境划分为川蜀、京湖和江淮三大战区。根据三大战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要素分别制定对蒙古的防御工作。其中以荆襄地区为主的京湖战区因为居中位置自然而然的成为防御蒙古南侵,联结川蜀、江淮战区,协防东西的中心区域。以襄阳为中心的襄樊防线,以江陵、鄂州为枢纽的长江防线,都因其险峻的地理形势对京湖战区的防御发挥着重要作用。终南宋一朝,不仅军事实力常年偏弱,统治阶级内部一直对北伐问题也矛盾重重,因此在南北对峙的一百五十年间虽屡屡出现收复北方故土的论调,也有过隆兴,开禧北伐的军事行动,但最终也未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在与金、蒙对峙的时期的历次战争来看,京湖战区的防御重心,由最初以襄阳汉水防线为重心到蒙元兴起后逐渐转移到江陵、鄂州为主也是随着北方进攻重点的转变而调整。南宋政权在存在的一百五十年时间中,在“守御东南”的基本国策和军力不兴的形势下,南宋朝廷依靠川蜀、京湖、江淮战区守备得当,凭借天险自保,尤其是京湖战区的联结吴蜀,策应川淮,使南宋政权在与蒙元南侵的战争中两次转危为安。及至南宋末期,南宋朝廷政治上的腐败无能严重影响了国防策略的贯彻与实施,边帅与朝臣间矛盾重重,地方军政指挥系统严重混乱,即便如此,襄阳未溃,蒙军依旧不得寸进,南宋也亦可苟安,公元1273年吕文焕降元,襄阳告破,南宋旋即灭亡,可见一国之存亡皆在于京湖,本文将从京湖战区的地形走势,历史沿革,将帅经略及重大战役出发,分析宋蒙战争中京湖战区的地位与意义。

徐立特[3](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指出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冯雨晴[4](2020)在《唐前期京北屯防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朝京师长安由于地缘因素,始终处于北方游牧族南下的威胁之下。为了抵御其势力南下,唐前期诸位皇帝不断经营,最终建立了守卫京畿的京北屯防体系。本文即以京北屯防体系为考察对象,探讨京北屯防系统的构建过程及阶段性特点。第一章的内容为唐初对京北地区的军事开拓,时间是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到高宗弘道元年(683)。在唐朝建立之初,唐朝在京北地区掌控的地域仅至灵州、庆州、延州一线,以北皆属突厥及其附属势力。在此情况下,唐朝的首要目标是开拓北疆,至太宗贞观四年(630),唐军灭亡突厥,之后唐太宗调整了京北都督府的布局,形成丰-胜第一防线、灵-夏第二防线及原-鄜第三防线这三道军事防线。唐朝军队继续向北征战,灭亡薛延陀,令漠北诸部纷纷臣服。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设置燕然都护府管辖漠北羁縻府州。唐朝建立了以京北都督府和都护府监管羁縻府州的安边体系。高宗时期,羁縻府州安边体系继续发展,直至调露元年(679)的突厥部落叛乱冲击了这一体系,唐朝没有能力彻底平息叛乱,使得京北都护府丧失原本的职能,羁縻府州安边体系也因此失效。第二章的内容为以三受降城修筑为标志的京北屯防体系的初步构建,时间是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到玄宗先天即位(712)。从高宗调露元年(679)开始的突厥叛乱不断加剧,而唐朝军队难以根除边患,唐廷只能寻求其他方法,目的是解决突厥南侵的问题。但是,武周朝的绥靖政策并不奏效,唐朝只能更加专注于朔方军及军城的建设。武则天万岁通天初,唐朝在灵州西部修筑了丰安军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北岸修筑了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受降城的修筑,阻断了突厥南下抄掠的道路,扭转了此前唐朝在京北屯防上的被动局面,成为京北屯防体系初步构建的标志。初步构建的京北屯防体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主要依靠驻屯的朔方行军及新筑的朔方军城构建,而不是过去的京北都督府之兵。第二,三受降城的修筑,让京北屯防体系的丰-胜第一防线从“守在黄河”变成了“守在阴山”,改变了整个京北的屯防格局。第三章的内容是京北屯防体系的稳固构建与特点,以玄宗开天时期朔方节度使的设置与屯防布局为中心的研究。唐玄宗即位后,首先是解决突厥南侵唐朝安西及东北疆的问题,在尝试和亲无果后,玄宗定计北伐突厥,诛杀默啜可汗,使得突厥对唐政策发生转变,由南下抄掠变为对唐称臣。至此,玄宗解决了困扰唐朝多年的突厥南侵问题。随后,唐玄宗顺势解决了河曲降户带来的北防隐患问题:开元八年(720),朔方道大总管王晙诛杀河曲突厥降户殆尽;开元十年(722),朔方节度使张说解决了六胡州的后续叛乱。另一方面,唐玄宗不断发展朔方军,设置朔方节度使,又扩充节度使职权,以朔方节度使兼领支度、营田等使职,最终构建了稳固的京北屯防体系。这一时期京北屯防体系有三个显着的特点:第一,京北屯防体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唐朝中央对朔方军权的掌控及对朔方节度使的选任控制。第二,京北屯防体系包括军队、屯田、马政、盐政、和籴,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状形态。第三,京北屯防体系的防御重心逐渐从丰-胜第一防线和灵-夏第二防线转向原-鄜第三防线。第四章的内容是京北屯防体系的瓦解与崩溃,时间是从安史之乱爆发(755)到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为了平叛,将屯驻京北地区的大部分朔方军内调,使得京北仅余少量军城兵屯戍。这些军城兵多为老弱残兵,无法抵御河曲蕃族部落的反叛以及西南方吐蕃对京北地区的蚕食,京北三道防线逐渐瓦解,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侵入长安,京北屯防体系彻底崩溃。第五章的内容是京北屯防体系在环京畿屯防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京北屯防体系既要防御突厥,又要抵御吐蕃,与防御突厥的河东屯防体系及抵御吐蕃的河陇屯防体系组成了环京畿屯防布局。微观层面上,京北屯防体系第三防线支援河陇屯防体系,是抵御吐蕃侵袭京畿的“河陇-京北”屯防体系的第二道军事防线;京北屯防体系第一防线与河东屯防体系第一防线连为一体,组成“京北-河东”屯防体系的第一道军事防线。宏观层面上,京北屯防体系北防突厥、西御吐蕃,成功阻断了吐蕃与突厥之间联兵入侵的可能,在环京畿屯防整体布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六章的内容是京北屯防体系与秦、西汉、隋北防体系及唐代宗朝京西北屯防体系的比较。历史上除了唐王朝之外,秦朝、西汉及隋朝的京师也位于关中地区,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相近,使得这些王朝同样存在防御北方游牧族南下抄掠、守卫京师地区安全的问题,而这些王朝也都构建了军事防御体系。另外,安史之乱后唐前期构建的京北屯防体系崩溃,唐代宗在吐蕃等侵袭京师的压力下,构建了新的京西北屯防体系。将京北屯防体系与秦、西汉、隋北防体系及唐代宗朝京西北屯防体系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京北屯防体系与这些军事防御体系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相似之处主要在于军事防线的构建。在防御工程、后勤保障等方面,唐前期京北屯防体系有着自身特点。

包佳良[5](2020)在《明清襄樊城墙防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襄阳位于南阳盆地南部,属湖北管辖,经由南阳盆地可以北出中原,西入关中联络陇西。历史上,襄阳无论是属南郡管辖或是荆州辖区,其战略地位早已超出局部地域性而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交通便利使它在和平年代拥有“千帆所聚,万商云集”的繁荣景象,而其山川形势的突出也使它成为战时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兵事略》中记载该地区曾发生过200多次战争,它一直是在攻与守的实践历程中不断调整和加固自己的城防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军事防御空间格局,是古代城墙防御理论的先行者。所以要研究此类古城墙完全照搬都城类城墙如西安、南京等地的古城墙的经验是不可取的。因此本文聚焦襄樊二城,以战争的视角来探究襄樊古城墙的价值所在,或许可以为类似于襄樊一样的军事重镇的古城墙提供一些研究思路,为古城墙的保护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希望古城墙这类遗产可以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造福全人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古城墙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界定了古城墙的相关概念,确定了本文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从宏观上认识到了古城墙的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都城、王城类的古城墙,而州城、府城、县城等级别的古城墙并不多见。第二部分即本文第二章。对襄樊古城墙的筑城史予以分析整理,提出了战争导向城墙的概念,揭示了其不同于其他地区古城墙的根本所在。第三部分,为本文第三、四章。以军事战争的角度切入,分别从全局的军事地理特征和襄樊地区地理特征出发,分析出襄樊地区军事作战的特殊性。并围绕这种作战特殊性来归纳与分析襄樊古城墙的城防防御体系中的空间规划布局、城防防御设施以及后勤保障制度。第四部分即本文第五章。通过对古城墙建造材料与建筑技术梳理与归纳,得出了藏在其背后的城墙建造特征,这些建造特征导致古城墙在建设城防御御体系时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建造前后时间差,揭开了历史上襄樊古城墙真实的存在形态。第五部分即本文最后一章。梳理襄樊战争史可以发现该地区其实也并非一直处于战争的核心区,从元朝起襄樊地区军事战争频率急剧下降,襄樊古城墙的建设也由于军事功能需求的弱化而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影响着襄樊二城未来的发展。

刘钊[6](2020)在《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文中提出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间,在东北亚地区活跃着一个骁勇好斗,喜居山谷的高句丽民族,现在我国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有一百余处已经被考古证实的高句丽山城遗址以及数量众多的墓葬,这些遗址记录着二千余年前高句丽文明。随着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将中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朝鲜的高句丽墓群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了高句丽研究热潮。以往的研究在学科分类上看集中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集中在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上的研究。本文从人居环境营建角度以数量多、规模大、以往研究成果有限的高句丽山城为研究对象,开展以风景园林学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实地勘测、文献梳理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高句丽山城在选址上的特点及形成其特点的原因。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高句丽山城的选址特点,首先从宏观层面,即在当时高句丽疆域范围内,确定既可满足不同城市功能要求,同时又符合整个国家防御、外交等布点需求的位置;其次,在某个已选定的区域内,确定山城所在的空间范围;最后在某个已选定的山体上确定山城具体营建位置。这三个层面的阐述构成了本文的核心章节,即第二、三、四章。第二章在掌握当时政治、军事、交通等相关基础上,利用bigmap等地理信息软件,总结出高句丽都城、大型山城及中型山城的选址特点及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其特点的原因;第三章,分析高句丽山城对于山水环境的选择,通过总结山城与周边山体、水系、盆地、宽谷平原、河谷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山城所在山水环境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总结出高句丽山城山水环境选择的一般规律。该部分运用bigmap地理信息软件获取山城周边环境的高程数据,将高程数据生成sketchup模型,并绘制必要的剖面图及平面图、鸟瞰图,得以分析山城与周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尺度关系;第四章分析山城所在位置,即总结山城具体选在什么样的山体上及选在山体的什么位置,并分类。这部分通过现场调研,利用无人机测绘山城所在山体的高程数据,并利用Pix4Dmapper软件生成山地模型,利用GIS地理信息分析软件生成坡度分析图,帮助分析。论文首次以风景园林学角度结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高句丽山城的选址,丰富了东北亚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相关理论并补充和完善了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自汉到唐这段时期城市选址问题研究的缺失。

范轩铭[7](2020)在《ioStux Goats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Teams and Players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内电子游戏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国外许多优秀游戏也在引进国内,因此,电子游戏有关文本的翻译也渐渐多了起来,相关研究也方兴未艾。《守望先锋》是由美国暴雪娱乐开发的一款团队射击游戏,关于《守望先锋》战术玩法的攻略文章多由国外人士撰写。笔者的翻译实践是将一名《守望先锋》职业教练 ioStux 在网站Reddit上发布的一个帖子“ioStux’s 70-Page Goats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Players and Teams”中文章ioStux Goats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Teams and Players翻译成中文。本文所涉及的文本是大型多人网游的系统性游戏攻略,属于应用文体翻译;同时网络游戏属于软件,所以本文也包含软件翻译,翻译的侧重点也就变成了“本地化”,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单纯按照应用文本翻译、软件本地化来进行处理,而要结合二者特点。该文本所涉及的游戏类专业术语很多,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完整保留。同时,游戏内约定俗成的用语也有很多,在中英文语境下均有所不同。因此就要求译者对于游戏内容有很深刻的了解,把握好其中一些核心要点,使用合适的词汇、句型与表达,正确传达原意和保持原文作者语言风格。本文结合文本类型理论以及目的论原则,通过重主要析践中所涉及到的专有名词以及相关专业术语的翻译,同时涉及部分语句的优化分析,总结出能确传达原文意义的方法,从而使中文玩家群体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

李欢[8](2020)在《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宁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西隅,是由内地西向西北、南达西藏重要交通咽喉地带,突显其在西北乃至全国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的视角出发,以清代为断代,以西宁地区三县四厅为空间范围,探究清代西宁地区军事防御态势,结合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具体研究清代西宁地区历史军事地理,以期丰富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也为当今国防建设提供些许历史借鉴。文章运用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方法,按照历史军事地理研究范式对清代西宁地区进行研究。作为西北重要的枢纽地带,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地位十分重要,清廷极为重视对其经营。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对军事行动都产生着重要影响。从防御力量上来看,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力量具有多样性,包括土司和部落武装力量、八旗驻防兵力、绿营营汛、短期防兵、备兵、乡勇和练军。出于战事和形势所需,不同时期清廷在西宁地区积极对不同军事力量进行使用。其中土司和部落武装力量在清代西宁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协同清军进行历次军事平叛等行动。清前期主要以八旗和绿营兵力为主要军事力量,同时绿营兵力在布防上也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征;清嘉道绿营兵力没落后,以乡勇、团练和练军为主要军事力量。总体而言,有清一代随着时间的演变各种军事力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防御设施上来看,为加强区域军事防御,清代西宁地区形成了众多防御设施。对关隘、堡寨、城池、长城、驿站交通等重要的防御设施进行研究,揭示关隘堡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城池的防御特点、长城空间走向的防御作用、驿站交通的空间格局。宏观上,清代西宁地区的防御设施呈现出了多层设防的特点。从战事分布来看,对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统计标准以及时空的界定进行论述,进而探讨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梳理和研究,其在时间上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段性战事高峰,而在空间上表现为三个主要的战事分布区域,呈现出“新月形”的特点。

张妍[9](2020)在《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晋中盆地是山西境内最大的盆地,作为“万里茶路”的必经之路以及重要节点,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城市起源的源点之一。本文以盆地地理区域作为城市研究的切入点,从区域层面深入分析了自然地理、政治军事、交通等因素对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选址的影响;从城市群层面揭示了城市布局的体系特点;从城市层面上建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形态。并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第一章是背景介绍,从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和晋中盆地本身入手,介绍选题的意义和缘由,并介绍对于“历史地图转译”这一研究方法的改进,构建“区域层面——城市群层面——城市层面”的研究框架。文章的总体章节设计为“总分总”。第二章是区域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背景,以及区域背景的发展对城市选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基础、早期城邑分布、主要水系变迁、不同时期军事发展及不同时期区域交通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的影响有三点:一是水系对城市密度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三是驿道、驿站变迁对城市格局的影响。通过本章区域发展背景梳理,为下一章的城市群分类提供依据。第三章是城市群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城市群的分类与变迁,是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结构的重新梳理。晋中盆地的城市在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呈现出“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一环”指的是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从城池的修筑中得出太原及周边的榆次、徐沟、清源是受战争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同时分析该区域中的与防御相关的制度体系和祭祀体系,以及城市军事功能到商业功能的演变。“两带”分别指防洪视角下的文峪河流域城市带和交通视角下的驿道城市带,其中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是受水患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分析其水神祭祀空间分布变迁及流域寨堡的变迁。而驿道城市带则是票号最集中的区域,分析其驿站、递铺体系变迁及其与寨堡、市镇、集的分布的关系。该章节基于城市群分类分析,是对中国历史城市特征的分类揭示,最后,对府城的空间要素和县城的空间要素分别进行归纳,为下一章的城市层面的分析提供依据。第四章是城市层面的研究,同样延续“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逻辑进行分组。对每个城市以“历史地图转译”的方式进行变迁过程的分析,并对其变迁原因和呈现出的形态特点进行总结。第五章是对二、三、四章分析的总结和归纳,首先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晋中盆地内的城市变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历史城市聚集;二是“两中心”的区域特点;三是“万里茶路”。进而对影响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一是“两山夹一河”的盆地地形;二是军事政治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最后,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综上所述,本文的四个基本研究结论:一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受到盆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三是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形同;四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区划不同。本文的三个创新点:一是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二是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三是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该研究为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认知和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前“万里茶路”节点城市的保护规划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胡岩涛[10](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二、进攻的“屏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攻的“屏障”?(论文提纲范文)

(1)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史料
    三、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亚历山大到庞培:罗马波斯战争的原因和背景
    第一节 塞琉古秩序在西亚的解体与帕提亚帝国的西扩
    第二节 从爱琴海到黎凡特:罗马共和国的东扩进程
    第三节 米特里达梯战争与罗马—帕提亚近东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亚美尼亚问题的肇始与罗马—帕提亚的初步交锋
    第二节 初次罗马—帕提亚战争:克拉苏东征始末
    第三节 卡莱战役后续及帕克如斯西征
    第四节 安东尼的帕提亚远征及其影响
    第五节 晚期罗马共和国与帕提亚帝国战争的特点
第三章 早期罗马帝国与帕提亚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奥古斯都至克劳迪时期罗马—帕提亚关系回顾
    第二节 尼禄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亚美尼亚安息王朝的建立
    第三节 图拉真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哈德良和安东尼·庇护时期的罗马—帕提亚关系演变
    第五节 马可·奥勒留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及安东尼瘟疫
    第六节 塞维鲁时期的罗马—帕提亚战争与罗马波斯边界的东移
    第七节 卡拉卡拉东征与尼西比斯会战
第四章 晚期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阿达希尔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内外政策与国际局势
    第二节 沙普尔一世与罗马帝国的三次战争考察
    第三节 奥勒良至卡鲁斯时期罗马波斯内政及相互关系的变化
    第四节 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化与4 世纪罗马波斯关系的转型
    第五节 沙普尔二世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第六节 亚美尼亚的瓜分与4 世纪末罗马波斯和平的确立
第五章 早期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的战争
    第一节 罗马—波斯的“5 世纪和平”解析
    第二节 “阿纳斯塔修斯战争”始末
    第三节 查士丁尼与库斯洛一世时期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四节 “高加索战争”的爆发与公元 591 年和平协定的签署
    第五节 古代世界的最后大战:公元602-628 年的罗马波斯战争
第六章 地缘政治、国际体系与文明交往:罗马波斯战争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罗马波斯战争”中的地理结构、疆土安全与国家战略
    第二节 国际体系:罗马波斯战争中核心、中间、外围行为体的互动
    第三节 从希腊化到伊斯兰:文明交往视角下的罗马波斯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南宋抗蒙(元)战争京湖战区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南宋京湖战区概况
    一、京湖战区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二、京湖战区的地理形势
    三、军事地形对战争走势的影响
        (一)京湖战区的地貌地势
        (二)京湖战区的水利交通
第三章 南宋京湖战区的防御部署
    一、三位一体的防御思想
    二、三点互通的防御体系
        (一)襄阳
        (二)鄂州
        (三)江陵
        (四)总结
    三、南宋政治对京湖战区防御的影响
第四章 历次宋蒙战争中京湖战区主要战役过程
    一、第一次宋蒙战争
        (一)襄汉防线的崩溃与襄阳陷落
        (二)孟珙与江陵、黄州之战
        (三)襄阳的收复与孟珙联防吴蜀
    二、第二次宋蒙战争
        (一)李曾伯重建襄汉防线
        (二)鄂州攻防战
        (三)潭州保卫战
    三、第三次宋蒙战争
        (一)蒙古南下战略的调整
        (二)襄阳攻防战
        (三)鄂州、江陵沦陷
    四、三次宋蒙战争京湖战区防御得失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3.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4.1 论文结构
        4.2 创新之处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1.2.1 海权论的提出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3.1.1 旧海军”的遗产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4.1.1 战争的缘起
        4.1.2 马尼拉湾海战
        4.1.3 圣地亚哥海战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4.2.1 潜艇破交战
        4.2.2 全面护航行动
        4.2.3 对德反潜战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4.3.1 太平洋战场
        4.3.2 大西洋战场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4)唐前期京北屯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和梳理
        (一) 关于京北地区山川形胜、交通和军事地理的研究
        (二) 关于民族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羁縻府州和都护府的研究
        (四) 关于屯田、马政和盐政的研究
        (五) 关于朔方军的研究
    二、选题理由与研究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唐初对京北地区的军事开拓:从高祖武德元年到高宗弘道元年(618-683年)
    第一节 高祖时期对京北地区的艰难开拓
        一、武德初年的北方危机
        二、京北地区总管府的层层设置
        三、总管府安定京北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太宗时期北疆外扩与羁縻府州设置
        一、太宗时期的锐意北进
        二、北疆羁縻府州的设置
    第三节太宗、高宗时期以京北都督府与都护府监管羁縻府州安边体系的发展
        一、都督府对羁縻府州的监管
        四、设置燕然都护府管理漠北羁縻府州
        五、京北都护府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高宗调露元年后京北羁縻府州安边体系的失效
        一、京北羁縻府州安边体系开始瓦解
        二、都护府职能丧失与安边体系失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京北屯防体系的初步构建——以三受降城的修筑为标志:从武则天光宅元年到玄宗先天即位(684-712年)
    第一节 武则天对突厥的绥靖政策
    第二节 御边策略转变期朝廷对御边之法的探索
    第三节 军队屯驻京北与京北军城建设
        一、久视元年始朔方行军转为屯驻军
        二、朔方屯驻军的优势及京北军城建设
    第四节 三受降城的修筑及其作用
    第五节 屯防体系构筑下京北军事防线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京北屯防体系的稳固构建与特点——朔方节度使的设置与屯防布局:玄宗开天时期(713—755年)
    第一节 玄宗的北疆策略: 从和亲到北伐
    第二节 解决河曲降户带来的边防隐患
        一、处理河曲突厥降户
        二、平定河曲六胡州叛乱
    第三节 朔方节度使的设立与朔方军的发展
        一、朔方驻军统领成为节度使
        二、朔方节度使的选任与控制
        三、朔方军屯驻概况
        四、朔方军兵源
    第四节 朔方节度使体制下屯防体系的发展
        一、朔方节度使的职权扩充
        二、多位一体屯防体系的稳固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京北屯防体系的瓦解与崩溃:从安史之乱爆发到代宗广德元年(755—763年)
    第一节 京北屯防军的调离
        一、叛乱发生后京北屯防军的调离及参加平叛
        二、肃宗灵武即位与朔方军参加平叛
    第二节 京北屯防体系的崩溃
        一、河曲蕃族叛乱
        二、吐蕃攻陷京师长安
    第三节 肃代两朝对朔方行营军权的控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京北屯防体系在环京畿屯防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与河东军形成犄角之势
        一、掎角河东,协同屯防
        二、与河东屯防体系建设相辅相成
        三、与河东军的军事协作
    第二节 朔方军对河西、陇右的军事支援
    第三节 朔方军与河西、陇右军及河东军间军事协作的发展
    第四节 在环京畿屯防整体布局中的作用
        一、支援河陇与河东,隔断吐蕃与突厥
        二、环京畿屯防体系防御重心的转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京北屯防体系与秦、西汉、隋北防体系及唐代宗朝京西北屯防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与秦朝北防体系的比较
        一、秦朝北防体系的构建
        二、与秦朝北防体系的比较
    第二节 与西汉北防体系的比较
        一、西汉北防体系的构建
        二、与西汉北防体系的比较
    第三节 与隋朝北防体系的比较
        一、隋朝北防体系的构建
        二、与隋朝北防体系的对比
    第四节 与唐代宗朝京西北屯防体系的比较
        一、代宗朝对京西北屯防体系的重构
        二、与代宗朝京西北屯防体系的比较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明清襄樊城墙防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1.1 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名词解释
        1.1.1 古城墙
        1.1.2 襄阳、襄城、樊城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1.3.1 襄樊地域研究
        1.3.2 军事战争
        1.3.3 古城墙本体研究
    1.4 论文研究缘起
        1.4.1 选题背景
        1.4.2 题目来源
        1.4.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明清襄樊古城墙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
    2.1 春秋时期至东汉时期:襄城与樊城的形成
        2.1.1 樊城:邓国故都的附属之地
        2.1.2 襄城:由楚之北津演变
    2.2 东汉末年至唐时期—城墙的发展期
    2.3 宋时期—城墙发展的成熟期
    2.4 元明清时期—城墙发展的停滞与回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襄樊军事战略的地理特征与古城墙选址
    3.1 襄阳地区的地理条件
        3.1.1 中国宏观地形网络格局
        3.1.2 襄樊自然地形的空间分布
        3.1.3 气候特征
        3.1.4 河流特征
        3.1.5 小结
    3.2 地理条件影响下的樊城与襄城历史选址变迁
        3.2.1 随河流发展的樊城
        3.2.2 三次迁址的襄城
        3.2.3 小结
    3.3 襄樊地区军事作战的特点
        3.3.1 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主要作战方式
        3.3.2 军事地形对作战的影响
        3.3.3 军事作战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襄樊古城墙的城防防御体系
    4.1 明清襄樊古城墙空间规划布局
        4.1.1 襄城依山傍水,樊城沿江排布
        4.1.2 基于防御布局的战略性迁移
        4.1.3 注重汉江两侧的修建
    4.2 明清襄樊两古城墙的城防防御设施
        4.2.1 明清襄樊古城墙防御设施的基本构成
        4.2.2 入口通道类
        4.2.3 监测侦查类
        4.2.4 战斗掩体类
        4.2.5 辅助性防御空间
        4.2.6 临时性防御空间
        4.2.7 防御设备类
        4.2.8 其他
    4.3 防御体系的后勤保障
        4.3.1 兵精粮足
        4.3.2 军民同心
    4.4 防御体系的综合运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襄樊古城墙建造与维修技术
    5.1 建造材料与建造技术
        5.1.1 建造材料
        5.1.2 建造技术
        5.1.3 小结
    5.2 襄、樊古城墙防御等级及建造特征
    5.3 城防设施建造的主次关系
    5.4 城墙的维护与维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清襄樊古城墙功能转化
    6.1 军事功能弱化与古城墙功能转化
    6.2 明清襄樊古城墙的日常作用
        6.2.1 防洪阻水作用
        6.2.2 稳定贸易秩序
        6.2.3 文化景观
    6.3 襄樊古城墙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6.3.1 古城墙的题字对城市的影响
        6.3.2 古城墙的维护维修对城市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襄樊地区重要军事战争统计
致谢

(6)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论文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2 宏观层面——高句丽疆域内山城选点特征
    2.1 都城位置选择
        2.1.1 早、中期都城概述
        2.1.2 早中期都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1.3 形成早中期都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2 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
        2.2.1 大规模山城的基本情况
        2.2.2 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2.3 形成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3 中型山城位置选择
        2.3.1 中型山城的基本情况
        2.3.2 中型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3.3 形成中型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中观层面——选定区域中山城空间范围确定
    3.1 选址于山地与平原交汇地带
        3.1.1 背临群山,面向沿海平原
        3.1.2 背临群山,面向辽河平原
        3.1.3 背临群山,面向宽谷平原
        3.1.4 一面连山,三面为河谷平原
    3.2 选址于河谷边
        3.2.1 选址于通往宽谷盆地的河谷边
        3.2.2 选址于作为交通要道的河谷边
    3.3 选址于深山之中
        3.3.1 选址于远离河谷的群山之巅
        3.3.2 选址于通往河谷的沟谷畔
    3.4 本章小结
4 微观层面——选定山体中山城具体位置确定
    4.1 选址于高耸的山顶之上
        4.1.1 选址于顶部平整的悬崖之上
        4.1.2 选址于山顶簸箕形谷地
        4.1.3 选址于山顶盆形谷地
    4.2 选址于自山顶延伸至山脚的谷地
        4.2.1 选址于山脊围合的簸箕形谷地
        4.2.2 选址于山峰间的谷地
    4.3 选址于自山脉延伸至河谷的山嘴
        4.3.1 选址于陡峭的临河台地
        4.3.2 选址于山嘴尽端的簸箕形谷地
        4.3.3 选址于山嘴处两丘间的谷地
    4.4 选址于山岭间的盆地
        4.4.1 选址于两道山岭间的盆地
        4.4.2 选址于横向山脉间的盆谷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ioStux Goats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Teams and Players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1.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2. Theoretical Basis
    2.1 Text Typology Theory
    2.2 Skopos Theory
    2.3 Local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Theories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3.1.1 Text Selection
        3.1.2 Collection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dure
        3.2.1 Understanding
        3.2.2 Representation
    3.3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
4. Case Study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1 Borrowing Translation of Expressions in Original Game
        4.1.2 Transcreation of Proper Terms Derived from Games
        4.1.3 Transcreation of Common Words and Phrases
        4.1.4 Annotations in Translation
    4.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8)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与地貌
        三、河流与植被
        四、气候与灾害
    第二节 人文历史环境
        一、建制与沿革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三、交通状况
        四、民众与风俗
第二章 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力量构成与管理
    第一节 土司部落武装力量
        一、清代西宁地区之土司部落力量及特征
        二、清代西宁地区部落武装力量的使用
    第二节 八旗驻防与绿营营汛
        一、清代西宁地区的八旗驻防
        二、清代西宁地区的绿营兵制及其布防特征
    第三节 短期防兵、备兵、乡勇和练军
        一、清代西宁地区之短期防兵、备兵
        二、清代西宁地区之乡勇团练与练军
第三章 清代西宁地区主要防御设施
    第一节 西宁地区关隘堡寨的分布
        一、清代西宁地区关隘堡寨的统计
        二、清代西宁地区关隘堡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军事作用
    第二节 西宁地区主要城池的分布
        一、清代西宁地区主要城池及其规模建制
        二、清代西宁地区各府县厅城池的防御特征及军事作用
    第三节 西宁地区的其他防御设施
        一、长城
        二、交通及驿站
第四章 清代西宁地区战事的时空分布
    第一节 战事统计的标准与结果
        一、战事统计的标准
        二、战事统计的结果
    第二节 战事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一、清初至乾隆时期
        二、嘉庆至咸丰时期
        三、同治至宣统时期
    第三节 战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一、西宁战事区
        二、西宁南部战事区
        三、西宁西北部战事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9)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中国古代历史城市区域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1.1.2 晋中盆地城市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1.1.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1.2 研究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缘由
        1.2.1 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
        1.2.2 晋中盆地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时间范围界定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1.4.2 晋中盆地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历史地图转译”
        1.5.2 实地调研法:走访自然环境与老城空间
        1.5.3 归纳比较法:历时性与共时性
        1.5.4 技术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晋中盆地区域城市发展与特征
    2.1 晋中盆地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
        2.1.1 山西境内地域文化概述
        2.1.2 晋中盆地史前聚落的空间分布
        2.1.3 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
        2.1.4 对比研究——洛阳盆地与晋中盆地史前聚落
    2.2 商周时期聚落与早期城邑空间分布
        2.2.1 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与早期城市空间分布
        2.2.2 对比研究——山西境内商周时期城邑
        2.2.3 晋中盆地经济的初步发展
    2.3 主要水系变迁
        2.3.1 区域水系变迁——从“昭余祁”到汾水
        2.3.2 晋中盆地水文特征
        2.3.3 水系变迁的自然原因
        2.3.4 水系变迁与人口变迁
        2.3.5 明清时期水利的发展
    2.4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军事地位
        2.4.1 中原诸侯争斗时期——“四战之地”
        2.4.2 中央王朝分裂时期——后勤保障基地
        2.4.3 中央王朝重新统一时期——巩固政权的枢纽
    2.5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交通发展
        2.5.1 先秦至秦汉交通格局
        2.5.2 北朝丝绸之路上的晋中盆地
        2.5.3 隋唐五代至元:驿站的兴起
        2.5.4 明清时期晋商商路与票号的兴起
    2.6 晋中盆地区域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影响
        2.6.1 水系变迁对城市密度及分布的影响
        2.6.2 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
        2.6.3 驿道、驿站变迁对于城市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晋中盆地城市群分类与变迁
    3.1 行政区划与建制沿革
        3.1.1 秦汉六朝时期
        3.1.2 隋唐两宋时期
        3.1.3 元明清时期
    3.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特点
        3.2.1 以防御为主线——中心性
        3.2.2 以防洪为主线——近水性
        3.2.3 以交通为主线——流通性
        3.2.4 晋中盆地“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3.3 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
        3.3.1 城市的防御空间演变
        3.3.2 军事卫所设置演变
        3.3.3 城市祭祀体系演变
        3.3.4 寨堡——市镇:军事空间的演变
    3.4 防洪视角下的城市变迁——文峪河流域城市带
        3.4.1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空间形态演变
        3.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水神祭祀空间分布
        3.4.3 文峪河流域寨堡的空间分布变迁
    3.5 交通视角下的城市变迁——驿道城市带
        3.5.1 晋商与驿道城市体系发展
        3.5.2 递铺变迁与寨堡分布
        3.5.3 递铺变迁与市镇分布
    3.6 历史城市空间要素
        3.6.1 城市空间要素划分
        3.6.2 府城、县城的空间要素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历史地图转译”
    4.1 军事中心区城市形态变迁
        4.1.1 春秋至唐时期的晋阳城
        4.1.2 宋时期“内外二重城”的太原城
        4.1.3 明清府治阳曲以军事为主导的形态变迁
        4.1.4 太原县城、榆次县城、清源县城、徐沟县城的形态变迁
    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形态变迁
        4.2.1 交城县城、文水县城形态变迁——因水患而迁城
        4.2.2 府治汾阳的“五连城”形态格局——与文峪河平行
        4.2.3 孝义县城的形态变迁——水渠穿城而过
    4.3 驿道城市带的城市形态变迁
        4.3.1 明清时期太谷县城形态变迁——驿道穿城而过
        4.3.2 祁县城、平遥县城、介休县城——驿站变迁
    4.4 明清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态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征归纳
    5.1 基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点
        5.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聚集
        5.1.2“两中心”的区域特点
        5.1.3“万里茶路”
    5.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因素
        5.2.1 盆地地形——“两山夹一河”
        5.2.2 军事政治——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5.2.3 交通——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5.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建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研究结论
        6.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变迁受盆地自然因素的影响
        6.1.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
        6.1.3 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相同
        6.1.4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划分不同
    6.2 主要创新点
        6.2.1 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
        6.2.2 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
        6.2.3 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
    6.3 后续研究
        6.3.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街巷系统变迁研究
        6.3.2 山西盆地群的历史城市变迁研究
        6.3.3“万里茶路”关联城市的跨区域协同研究
参考文献
    一 地方志与古代文献
    二 学术专着
    三 学术期刊
    四 学位论文
    五 网络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一 咸阳宫
        二 渭南宫殿区
        三 望夷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道路、烽燧
        一 道路
        二 烽燧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兵器作坊
        二 武库、仓储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一 郭城
        二 宫城
        三 甘泉宫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渭桥、漕渠
        一 渭桥
        二 漕渠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仓储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第一节 郭城、宫城
        一 郭城
        二 宫城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二 关隘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一 武库
        二 太仓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一 宫城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三 武库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一 霸上
        二 棘门
        二 细柳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一 渭桥
        二 漕运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进攻的“屏障”?(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马波斯战争研究(66BC-628AD)[D]. 龙沛. 西北大学, 2021(10)
  • [2]南宋抗蒙(元)战争京湖战区防御研究[D]. 霍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4]唐前期京北屯防体系研究[D]. 冯雨晴. 山东大学, 2020(04)
  • [5]明清襄樊城墙防御特征研究[D]. 包佳良.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D]. 刘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ioStux Goats Thesis for Professional Teams and Players翻译实践报告[D]. 范轩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清代西宁地区军事地理研究[D]. 李欢. 西藏民族大学, 2020(08)
  • [9]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D]. 张妍. 东南大学, 2020(01)
  • [10]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攻击的“障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