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服务效益分析

临终关怀服务效益分析

一、宁养服务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刘晓晨[2](2019)在《社会工作在宁养服务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指出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2月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该报告指出,在中国,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被诊断为癌症。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各大医院也在重视医疗水平的同时强调人文关怀,这使宁养服务成为了当今最让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何缓解人们对于死亡的消极情绪?如何提升晚期癌症患者临终生活质量?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宁养服务,可以让患者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本研究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临终关怀项目为依托,经过四个多月的专业实践,借鉴国内外临终关怀经验,依据社会工作相关理论,运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为宁养院晚期癌症病人及家属提供宁养服务。为宁养院中一位正在接受宁养服务的晚期癌症患者通过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帮助消除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末期生活质量。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开展支持小组工作,协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支持网络。通过社区教育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社会工作在宁养服务中的应用,达到了宣传宁养服务及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应用,发现该模式对服务对象的“身-心-社”起到了很大帮助作用,指出宁养服务的优势,进行反思与展望,最后得出结论社会工作在宁养服务中所发挥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推广和发展宁养服务,倡导临终关怀政策,不仅是患者、患者家属和社会工作者的诉求,更是整个社会大众的需求。

周薇[3](2019)在《临终关怀老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对生命质量认识的提高,临终关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临终关怀既能让临终患者更有尊严的死亡,又能节约医疗费用,是开展老年医疗服务的理想模式。近年来,我国对于临终关怀日益重视,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在制度层面,各地也逐步在探索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中。而目前国内的研究只是对于临终关怀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且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医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少之又少,而且缺乏临终关怀与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目前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原因,并试图提出合适的制度完善建议。在资料收集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以及个案访谈法获取信息,在资料分析上,主要采用因果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发现,上海市作为临终关怀的先行者,无论是在临终关怀的覆盖面还是服务提供层面上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且在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促进了临终关怀服务利用率的提升,医保报销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经济方面的压力,其对于目前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也比较满意。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有限,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费用体系,制度的配套设施不完善,这将影响临终关怀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主要借鉴美国和台湾地区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完善建议。首先要拓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保障项目,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明确服务标准及费用体系,循序渐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要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配套机制,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筹资机制,加强临终关怀人才保障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与长期护理保险进行有机结合等。

姜月[4](2018)在《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宁养事业在我国发展较快,参与宁养服务的大学生也逐年增多,大学生宁养义工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临终关怀服务,帮助其更有尊严地离世。然而这群大学生们在造福于社会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一些心理困惑,如无助感、无价值感以及同情心疲劳和倦怠的问题。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上存在无价值感和无助感的困扰,其原因之一就是其自我概念受到了外界冲击,因此对自我概念修复、重建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帮助个体心理不断成长、建立个体自我价值感的过程。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逆境中的心理复原能力,大学生宁养义工在临终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同情心疲劳和倦怠等问题,究其缘由是因为其自身情绪卷入过多,在压力情境下心理修复水平不高,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因此本研究拟从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进行干预研究。团体沙盘游戏是在沙盘游戏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团体成员在沙盘里自主创作沙盘作品,释放自己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情绪情感,在与团体成员的互动中促进成长,达成内心整合与疗愈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进行干预,通过问卷、沙盘特征分析、访谈数据的质性研究三方面结合来分析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后,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得分上,实验组自我概念水平显着提高,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的自我概念干预具有有效性。(2)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后,在《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上,实验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提高,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的心理弹性干预具有有效性。(3)和初始沙盘相比,实验组结束沙盘中,沙盘的制作时间显着增加。同时创伤主题显着减少,治愈主题显着增加。自我像个数、沙具使用数量、使用种类显着增多。(4)CQR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团体沙盘游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宁养义工提升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水平:92%的成员表示在参加团体过程中对宁养义工这个角色重新进行了审视;92%的成员认为团体沙盘游戏提供给自己一个与内在自我对话的空间;75%的成员表示自己的自我价值感获得了提升;67%成员获得了积极情感体验。

杜泰城[5](2018)在《佛教背景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州市SY机构为例》文中指出国内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宗教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也迎来了新契机。为了应对专业化、法治化转型的压力,宗教界开始尝试注册社工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国内宗教背景社工机构必定在将来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工作力量,但目前有关它们的研究是欠缺的,尤其对于佛教背景社工机构。本文选取佛教背景社工机构SY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SY从起源、转折到发展壮大的机构历史。又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三元主体架构内,通过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SY所面临的结构性约束,以及SY的能动性表现(发展路径)分别进行了讨论。佛教背景社工机构SY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意义”、“合法”和“支配”三重约束;在组织层面受到了佛教团体和社工机构的差别意识障碍,承受着与其他机构有所不同的、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双重压力;在社区层面,则受到了功能性期待和空间性约束。相对的,SY发挥着主观能动性,采取某种策略和行动,利用现有的结构或创造新的结构,以此机构特有的发展路径。和政府的互动中,SY作出总体发展方向的妥协,以换取政府的资源和权力支持。一方面释放信号,消除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疑虑,另一方面主动构建互利型关系,深化政社合作。组织层面,机构内部构建着佛教文化的认同感,部分抵消了差别意识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佛教思想文化的知识化,以及打造佛教系统和社工机构分工合作的、“1+1>2”的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式的整合,化双重压力为机构发展动力。社区层面,SY受到了功能性期待和空间性约束,但同时也利用这点加深与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结,有意无意地生产出与社区的结构一致性,进行一种有利的景观塑造。发展地域福利是重要的能动性表现之一,本文追溯了机构的共生理想的佛教义理和现代源头,认为在共生视角下社工机构的地域福利行动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福利产品;积累社区的社会资本,促进社区共治;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成。本文对三个方面作出简单考察,SY在带动地域福利发展和共生社区的形成上有其特殊贡献。作为广东佛协所承办的社工机构,SY一直致力于跨区域、可复制的机构模式开发,希望通过引导全国佛教界的交流学习,形成一种示范效应,由此本个案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雪姣[6](2017)在《宁养服务中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提出宁养服务是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就以往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来看,更侧重于医学、护理学角度对患者的关注,忽略了社会工作视角的介入及对患者家属需求的研究。本文以马斯洛需求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指导,通过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协助癌症逝者家属纾缓压力并适应新生活,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与职业化发展。本文通过抽样选择癌症逝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开展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服务对象选定后,通过接案与建立关系、需求评估、制定目标与服务计划、实施计划、结案与评估及跟进计划等步骤展开具体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通过对实务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反思,认为个案工作中注重专业关系的重要性,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并实施以及从多维度开展评估有益于个案工作成效的提升。但是,在介入过程中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不当,工作员个人经验及能力有限,对于专业关系中的“度”把握不足以及伦理内化程度不够等原因,影响到了个案工作介入的进度及成效。因此,个案工作介入实务领域时,一方面需要通过综合运用专业方法和加深对专业关系的理解把握中提高实务能力。另一方面注重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内化及专业督导的发展,从而推进个案工作成效的提高及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王霞,孔维蕾,白靖平[7](2017)在《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接受居家宁养服务与接受住院姑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宁养服务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7月新疆某三甲肿瘤医院宁养院和姑息科收治的148例各类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宁养服务分为居家宁养组(72例)和姑息治疗组(76例),为居家宁养组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居家免费镇痛治疗、心理与社会支持的临终关怀;为姑息治疗组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普通住院模式的对症处理。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服务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居家宁养组患者接受干预服务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6.34±4.59)分,接受干预后为(43.03±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治疗组患者接受干预服务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5.21±5.75)分,接受干预后为(40.21±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宁养组患者接受干预服务后在家庭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3个方面优于姑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宁养服务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晚期癌症患者较好的选择。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Gilimina·Abuduwaili)[8](2017)在《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接受不同干预服务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民族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的差异。了解宁养服务的意义,探讨宁养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研究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中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评估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07份,应答率为94.09%,其中宁养组患者问卷118份,住院组患者问卷89份。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到结果。结果:1)接受干预服务前宁养组生活质量为(35.12±3.74),接受干预后(41.71±0.86);接受干预服务前住院组生活质量(33.87±4.73),干预后为(38.78±3.51);经T检验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P<0.05)。2)经配对T检验,住院组在接受干预后心理痛苦未见明显改善,(P>0.05);而宁养组在接受干预服务后心理痛苦改善方面尤为明显,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χ2检验比较宁养组中四个民族对病情了解程度,四个民族间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χ2值为43.679,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高于汉族患者,(P<0.05)。4)通过T检验,对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的心理痛苦进行比较。汉族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明显高于少数民族,Ρ=0.021,两组间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5)接受干预服务后,少数民族患者组与汉族患者组之间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少数民族组在家庭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汉族患者组(P<0.05)。结论:1)本次调查中,85.51%的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等级在一般或一般以下,说明接受调查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差。2)居家宁养服务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晚期癌症患者较好的选择。3)少数民族临终关怀与宁养服务伦理原则间有相融、相通性。4)宁养服务在我国发展较晚,普及率低。建议政府加大资金及资源的投入、开展姑息专业相关学科,并大力宣传宁养服务的内涵。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王霞,白靖平[9](2016)在《新疆172例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效果的探讨》文中提出探讨穆斯林与不信教的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生活质量的差异。对收集的172例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观察。结果显示,穆斯林组(79例)与不信教组(93例)在生活质量提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家庭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伊斯兰教的生死观与宁养服务结合对于穆斯林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了身、心、灵上的照护,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冷嘉璐[10](2016)在《癌症晚期患者小组社会工作支持性介入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癌症,是目前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之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医学工作者对癌症的研究及认识不断深入,临床诊断与治疗也日益完善,对癌症治疗的目的也由追求临床治愈、缩小肿瘤体积和延长生存时间,转变为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实践项目属于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宁养服务项目,项目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全人服务”,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宁养服务主要通过心理、精神上的支持以及对症治疗与姑息照护,尽可能使患者减少病痛并获得主动的生活,从而有质量、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本实践项目依托李嘉诚基金会“人间有情”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以小组社会工作模式成立癌症晚期患者支持小组,依照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安排并组织小组活动。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给予癌症晚期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精神鼓励,以及部分药物支持,并形成小组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小组活动机制,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社工工作目标和小组成员在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中提高生活质量、一起开心度过最后时光的项目目标。项目通过需求调查、成员招募、目标设定、活动设计、活动开展、结果总结、项目评估等环节展开,本文是对项目运行的记录、评估和总结。

二、宁养服务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养服务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对象分析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社会工作在宁养服务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文献综述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理论基础
    1.7 宁养院概况
2.个案工作介入癌症患者宁养服务实务分析
    2.1 个案工作介入晚期癌症患者实务分析
    2.2 个案工作介入晚期癌症患者家庭探访实务
3.小组工作介入癌症患者宁养服务实务分析
    3.1 乳腺科患者小组活动过程
    3.2 患者家属小组活动过程
    3.3 实务小结
4.社区工作介入癌症患者及家属实务分析
    4.1 社区活动实务过程
    4.2 实务小结
5.宁养服务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探究
    5.1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5.2 小组工作服务模式
    5.3 社区工作服务模式
    5.4 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特点
6.反思与展望
    6.1 反思
    6.2 展望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3)临终关怀老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临终关怀
        1.3.2 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方法
        1.4.2 资料分析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
    2.1 制度保障: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的合理性
        2.1.1 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2.1.2 节约医疗资源
    2.2 制度完善:基于临终关怀老人需求的特殊性
        2.2.1 临终关怀老人的需求
        2.2.2 需求的特殊性与制度完善
    2.3 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成效
    3.1 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
        3.1.1 上海市临终关怀的发展历程
        3.1.2 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分析
    3.2 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
        3.2.1 保障项目
        3.2.2 支付方式
        3.2.3 待遇水平
    3.3 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成效
        3.3.1 临终关怀服务利用率的提升
        3.3.2 医保报销减轻经济压力
        3.3.3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
第4章 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4.1 上海市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4.1.1 保障的项目有限
        4.1.2 支付方式不合理
        4.1.3 服务标准和费用体系不完善
        4.1.4 制度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4.2 制度不完善造成的不利影响
        4.2.1 临终关怀机构发展困难
        4.2.2 道德风险下的供需矛盾
        4.2.3 多元服务提供模式发展受阻
第5章 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借鉴
    5.1 美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内容
        5.1.1 美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5.1.2 美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认证和覆盖内容
        5.1.3 美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费用补偿机制
    5.2 台湾地区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内容
        5.2.1 台湾地区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5.2.2 台湾地区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
    5.3 美国和台湾地区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启示
第6章 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6.1 循序渐进探索适合临终关怀的医疗保险制度
        6.1.1 拓宽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保障项目
        6.1.2 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
        6.1.3 完善服务标准及费用体系
    6.2 完善临终关怀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设施
        6.2.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筹资机制
        6.2.2 加强临终关怀人才保障建设
        6.2.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6.2.4 有机结合长期护理保险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卷内备考表

(4)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1.1 宁养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1.1.2 义工参与宁养服务对自身心理的影响
        1.1.3 基于现实的需要
        1.1.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宁养义工的相关心理研究
        2.1.1 国内关于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的研究
        2.1.2 国外关于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的研究
    2.2 自我概念
        2.2.1 自我概念的概念界定
        2.2.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2.2.3 自我概念的测评
        2.2.4 自我概念的现状研究
    2.3 心理弹性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
        2.3.2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
        2.3.3 心理弹性的测量
        2.3.4 心理弹性的现状研究
    2.4 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关系
    2.5 团体沙盘游戏
        2.5.1 团体沙盘游戏的概念界定
        2.5.2 团体沙盘游戏理论基础
        2.5.3 团体沙盘游戏的治愈机制
        2.5.4 团体沙盘游戏研究现状
        2.5.5 团体沙盘游戏应用于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可能性
    2.6 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法
        3.1.2 共识性质性研究(CQR)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程序
        3.4.1 被试的选取
        3.4.2 研究工具
    3.5 研究步骤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处理结果
        4.1.1 自我概念数据结果分析
        4.1.2 心理弹性数据结果分析
    4.2 沙盘作品特征分析
        4.2.1 沙盘游戏制作时间分析
        4.2.2 沙具使用分析
        4.2.3 沙盘作品主题分析
        4.2.4 沙盘游戏自我像分析
    4.3 质性研究结果
        4.3.1 研究对象
        4.3.2 访谈提纲
        4.3.3 自我概念部分分析结果
        4.3.4 心理弹性部分分析结果
        4.3.5 团体沙盘游戏过程分析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量化处理结果讨论
        5.1.1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干预效果
        5.1.2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心理弹性干预效果
        5.1.3 沙盘游戏制作特征讨论
    5.2 质性处理结果讨论
        5.2.1 团体成员关于自我概念的反馈
        5.2.2 团体成员关于心理弹性的反馈
    5.3 团体沙盘游戏作用于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有效性探讨
        5.3.1 沙盘游戏所提供的载体
        5.3.2 团体成员、领导者之间的人际互动
        5.3.3 积极的团体氛围和团体方案的针对性设计
    5.4 本研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佛教背景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州市SY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
        1.1.2 宗教公益慈善迎来新契机
        1.1.3 国内佛教背景社工机构的本土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宗教与社会工作的一般关系研究
        1.3.2 以佛教与社会工作为主题的相关研究
        1.3.3 宗教背景社工机构的相关研究
        1.3.3.1 功能性研究
        1.3.3.2 发展模式研究
        1.3.3.3 局部研究
        1.3.3.4 评述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结构化理论
        2.1.2 概念界定
        2.1.2.1 行动主体
        2.1.2.2 结构
        2.1.3 理论解释力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思路
        2.2.3 研究方法
        2.2.4 资料收集方法
3 SY机构的发展史
    3.1 背景:佛教慈善
    3.2 承接长综
    3.3 承接家综
    3.4 蓬勃发展
4 结构性约束
    4.1 政府层面
        4.1.1 意义性约束
        4.1.2 合法性约束
        4.1.3 支配性约束
    4.2 组织层面
        4.2.1 差别意识
        4.2.2 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双重压力
    4.3 社区层面
        4.3.1 功能性期待
        4.3.2 空间性约束
5 能动性表现
    5.1 构建与政府的互动关系
        5.1.1 释放信号,消除疑虑
        5.1.2 构建互利关系,深化政社合作
    5.2 佛教慈善和社会工作的整合
        5.2.1 机构文化:构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
        5.2.2 知识生产:佛教思想文化的知识化
        5.2.3 服务运营:打造1+1>2的服务体系
        5.2.4 机构发展走向
    5.3 带动地域福利发展和共生社区的形成
        5.3.1 理念层面
        5.3.2 行动层面
        5.3.2.1 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福利产品
        5.3.2.2 积累社区的社会资本,促进社区共治
        5.3.2.3 促进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成
6 研究结论和余论
    6.1 研究结论
    6.2 余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宁养服务中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宁养服务
    1.3 文献综述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2 个案工作介入宁养服务的实施过程
    2.1 接案与建立关系
    2.2 需求评估
    2.3 理论背景
    2.4 制定目标与服务计划
        2.4.1 确定服务目标
        2.4.2 制定服务计划
    2.5 服务计划实施
    2.6 结案与评估
        2.6.1 服务效果评估
        2.6.2 跟进计划
3 个案工作介入宁养服务的经验与不足
    3.1 个案工作介入宁养服务的经验
        3.1.1 强调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3.1.2 可行性的服务方案制定与实施
        3.1.3 多维度开展成效评估
    3.2 个案工作介入宁养服务的不足
        3.2.1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不足
        3.2.2 对专业关系中“度”的理解和把握有待提升
        3.2.3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化程度不够
4 个案工作介入服务的建议
    4.1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
        4.1.1 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4.1.2 加深对专业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4.2 注重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内化
    4.3 重视督导发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随机问卷调查法
        1.2.2 干预服务内容
        1.2.3 调查工具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价
    2.2 两组患者接受干预服务后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8)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质量控制
        3.1 实施阶段
        3.2 资料的录入与整理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宁养服务对晚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新疆172例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效果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组条件:
        1.1.2患者的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随机问卷调查法:
        1.2.2 调查工具:
        1.2.3 评分方法: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基线资料比较
    2.3 随访结果
    2.4 穆斯林组与不信教组接受宁养服务前后差异的对比
3 讨论
    3.1 宁养服务的效果
    3.2 伊斯兰教的生死教育
    3.3 宁养服务与宗教文化的协同作用
4 结论

(10)癌症晚期患者小组社会工作支持性介入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介入方法
        1.4.1 小组社会工作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癌症晚期患者
        1.5.2 社会支持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宁养服务的国外现状
    2.2 宁养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癌症晚期患者支持小组”项目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项目理论
        3.2.1 社会支持理论
        3.2.2 优势视角理论
    3.3 项目设计原则
    3.4 项目目标
        3.4.1 总目标
        3.4.2 具体目标
    3.5 项目计划
        3.5.1 小组名称
        3.5.2 小组理念
        3.5.3 小组特征
        3.5.4 活动设计
第四章“癌症晚期患者支持小组”项目实施
    4.1 第一次小组活动:爱汇宁养,相聚社区
    4.2 第二次小组活动:快乐生活,健康相随
    4.3 第三次小组活动:歌声飞扬,共筑欢乐
    4.4 第四次小组活动:分享经历,共担风雨
    4.5 第五次小组活动:忘记烦恼,回忆美好
    4.6 第六次小组活动:爱心传递,永远伴随
第五章 项目评估
    5.1 过程评估
    5.2 结果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宁养服务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社会工作在宁养服务中应用的研究[D]. 刘晓晨.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3]临终关怀老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周薇.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宁养义工自我概念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 姜月. 兰州大学, 2018(11)
  • [5]佛教背景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广州市SY机构为例[D]. 杜泰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宁养服务中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曾雪姣.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7]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王霞,孔维蕾,白靖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8]宁养服务在新疆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Gilimina·Abuduwaili).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9)
  • [9]新疆172例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效果的探讨[J]. 古力米娜·阿不都外力,王霞,白靖平. 医学与哲学(B), 2016(12)
  • [10]癌症晚期患者小组社会工作支持性介入实践报告[D]. 冷嘉璐. 长春工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临终关怀服务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