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人大工作展现活力

喀什市人大工作展现活力

一、喀什地区人大工作显见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传康[1](2016)在《中国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哪个民族都不能缺席。但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中不仅遇到一般性问题,还遇到特殊性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城镇化理论。从类别来看,这些问题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性问题,包括少数民族城镇化水平差距问题、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难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难问题、民族歧视问题、“三股势力”渗透破坏问题等;一类是导向性问题,包括城镇化还是反城镇化问题、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问题、靠政府还是靠市场或靠社会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很不充分,特别是缺乏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支撑。因此,构建起一个基础性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此较为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价值。研究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首先要研究城镇化一般性问题,然后再综合考虑民族因素。这就要求对城镇化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城镇化的本质不在于人口集聚、城区扩张、生活方式转变、结构变迁等,而在于合作秩序扩展,即传统农村社会合作秩序与城镇社会合作秩序的对接融通。所谓合作秩序,是人类合作行为的综合性状态描述,包括合作生发和合作程度,前者的影响因子是合作意愿、合作能力和合作制度,后者的影响因子是合作动力、合作模式和合作保障,其中合作生发及其影响因子是具有决定性的。合作秩序扩展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合作秩序外向扩展,即从农村到城镇的合作秩序扩展;二是合作秩序内向扩展,即从城镇到农村的合作秩序扩展。因此,研究城镇化问题,最终要基于对人类合作行为的研究。而这既是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也是博弈论的研究主题,其实也应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合作与分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较而言,社会主义天然更注重合作一面,而资本主义天然更注重分工一面。借鉴西方成熟的资本主义分工经济理论,并基于已有关于合作的研究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有益尝试。为此,首先要解答合作能否产生的问题,而这可以通过研究囚徒困境、公地悲剧、集体行动逻辑、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而得到肯定。其次,要详细分析合作秩序影响因子的具体内涵,以形成一个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而这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得以实现。具体来看,合作意愿源于自利或利他动机,特别是源于对合作剩余的追求;合作能力体现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制度由国家法律、市场规则和社会契约构成。合作动力源于合作意愿,主要机制是亲缘选择、群体选择、直接互惠、间接互惠和空间博弈。合作模式源于合作能力,从广度上看有亲缘合作、群体合作、区域合作、社会化合作,从深度上看有分离式合作、嵌入式合作、融合式合作。合作保障源于合作制度,主要是依靠政府依据国家法律发挥“有形的手”力量,市场依据市场规则发挥“无形的手”力量,社会依据社会契约发挥“第三只手”力量。这些构成了合作生发、合作程度,并构成了合作秩序,从而构成了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可以刻画出城镇化进程中的合作秩序扩展,也就自然可以分析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现实性和导向性问题。经过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等,可以得出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也就是必须不断提升合作意愿、合作能力、合作制度,从而不断增强合作动力、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强化合作保障。少数民族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现实性问题,是合作秩序扩展受到阻滞的表现,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要回到这一路径上来。对于一些导向性问题,要以是否有利于在这一路径上推进合作秩序扩展为判断标准。由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分析解决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也为研究城镇化一般性问题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打开了一扇窗。也因此,本文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研究的计划。

魏玉梅[2](2016)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社会公平的风向标,高等教育肩负了调节社会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没有“教育小康”,也就难有“社会小康”,没有“西部小康”,更难有“全国小康”。因此,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及价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与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与要求,体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与标志。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充分程度是反映社会公平和“五位一体”建设水平最重要的标志,只有在西部高等教育公平的动力驱动下,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指导思想和研究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为红线,以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视角,釆取思辨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相协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对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主要包括六章内容。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逐一做了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其后各篇章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一章是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包括界定核心概念、明确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衡量指标、介绍本研究选择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视角的缘由、明确每种资本视角的考察维度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本章同时还继承和扬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了较有代表性、解释力和适切性的相关理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与教育观、正义论、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能够为本研究能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每种理论基础来源、对本研究的启示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本章从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入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继承与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最后立足于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公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为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第三章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挑战。本章对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中部、东北部三个区域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三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同时,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两大方面着手,揭示了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和障碍。认为西部地区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要明确西部高等教育公平之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当代价值。第四章是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揭示部分。本章为论文的主干环节,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大背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进行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详细考察,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状,揭示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问题之所在。首先,分别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校在校生人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高校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高校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水平等几个维度分析了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总体现状,揭示了西部与东部发达省区之间存在的公平差距事实。其次,分别从不同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专业选择的差异状况三个主要方面,揭示了占有不同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第五章是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部分之一。本章主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总结和归纳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导致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模型。分别从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两大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宏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为直接性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为主导性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为发展性原因。微观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在归因分析基础上,本章将三种资本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确定为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两大方面。第六章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对策体系构建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和重点。基于所揭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促进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试图通过政府引领、社会应和、高教主导、家庭跟进以及技术推进五个方面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一是政府引领,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具体策略为: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健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投基础教育,适度弱势文化补偿;合理规划布局,实施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教育小康”,促进“社会小康”。二是社会积极应和,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新生态,具体策略为:加强家校广泛联系,促进学社密切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三是高等教育主导,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具体策略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家庭社会资本差距;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加强城乡校际互动,实施教育文化交流共享。四是家庭积极跟进,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的新格局,具体策略为: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切实增强家长信息意识,提高家庭文化资本总量。五是技术推进,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具体策略为:借鉴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突出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指出,教育非均衡发展无益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解决需要在社会公平的语境中才能最终达成,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不公平和不平等,本质上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平等和不公平的投射和体现,随着人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公平及正义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将日趋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终将会实现。

杨清哲[3](2013)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老龄化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尤其对于养老保障还不完善的农村来说更是个挑战。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探讨如何应对老龄化,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问题十分紧迫,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向前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既为今后农村养老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也丰富了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现实问题的研究需要理论的支撑。本文先阐释与研究内容息息相关的人口老龄化理论和养老保障理论,以此作为全篇的理论基础。从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因素“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移”三大方面入手,研究老龄化。在生育率理论分析中,阐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莱宾斯坦的成本效应理论、贝克尔的数量质量替代理论、伊斯特林的供给—需求理论,凯德威尔的代际财富流理论;在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中引用斯彭格勒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只能在特定时期产生作用;在迁移因素分析中,以最为广泛的推力—拉力理论,阐明农村与城市间因生存条件而产生的推拉作用,影响着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加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而养老保障理论主要谈到了四个理论:庇古的福利经济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贝弗里奇的福利计划、博登海默的社会公平理论,梳理这些学说,可以为接下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速度加剧;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压力不均;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而农村人口老龄化既有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相近之处,又兼具其独有的特征,具体呈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二是农村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三是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四是“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三种现象叠加并存。针对当前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促使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的因素,主要为:计划生育带来农村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医疗条件的提升使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不断递增;城镇化进程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笔者基于以上农村老龄化的发展状况,采用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未来四十年中国农村各时期总人口数、少年儿童人口数、劳动力年龄人口数、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进行预测,从而把脉2010—205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走向。从对农村老龄化的预测结果中发现,未来四十年农村老龄化更加严峻。因此,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障压力不容小视,为了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建立起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到农村养老保障在中国历经了四个阶段:初始阶段、探索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有两大形式——家庭养老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这两大保障形式对于化解农村养老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转型、人口外流严重以及孝文化缺失阻碍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使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堪忧,而社会养老尚不完善,农村集体养老经济支持力度不足,供给水平普遍比较低,集中供养服务不到位,加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起步不久,实施和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难题亟待完善,如:农民参保意识不高、集体经济支持力度不够、新农保基金管理水平低、新农保与其他养老保险的衔接等问题,所以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在探索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道路中,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世界上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具体做法,包括发达国家的德国、法国、日本,发展中国家的智利和印度,总结其相关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一要重视立法先行,依法保障养老保障制度的顺利执行;二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样能取得显着的成效;三要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业政策的关联性,促进两者间的良性互动;四要建立多支柱立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些对于我们建立农村养老保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然后结合本国国情提出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养老保障方案。鉴于此,个人认为应立足于传统,借助政府社会的力量,构建一个融合传统和现代养老方式优势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遵循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生活服务与精神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实施,一是实行家庭资助计划和弘扬孝文化来强化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二是通过提高农民参保意识、加强财政投入、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制定保障制度间的衔接政策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大力培育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主要通过完善农村公共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养老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多种服务形式,提升居家养老质量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来实现;四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步伐,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希望通过上述采取的积极措施,给农民养老建立起一道安全安心的屏障。

沙娜提[4](2011)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发展与完善》文中研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少数民族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实践证明,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时期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现实条件。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得到更加顺利的发展和完善,各族人民能得到更大的收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研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出发,概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并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新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在新时期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杜开林[5](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按照“概述—回顾与启示—现实态势与发展路径—问题与瓶颈—战略建议”的逻辑展开研究。本文力图通过推进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中国化,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认识,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阐明我国文化产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精神内核、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和突出的资源型特征。进而通过比较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轨迹,得到三点启示:即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发展之需要、要特色发展之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之需要。论文省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和发展路径。指出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是:文化安全形势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文化出口、西方垄断文化内容标准和企业标准、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博弈时代。针对上述四种态势,提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五个路径:政策创新路径、转变发展方式路径、国际化发展路径、金融支持路径、智力支持路径。论文立足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问题:发展方式问题、管理体制问题、运行机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市场结构问题、技术和人才问题,总结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优势、传统文化消费习惯尚未转化为现代文化消费习惯、文化园区的培育和孵化尚未形成一体化市场。论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的五大战略和四条建议。五大战略,即创意优势战略、复合型资源整合战略、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产业“走出去”战略、城市群辐射战略;四点建议,即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条款的修改建议、对进一步深化出版发行企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对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发展出路问题的建议、对规范艺术品(古玩)市场经营管理的建议。

蒋巍[6](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提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段亚茹[7](2010)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美术教育概况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不仅带给时人时物以深重的影响,也同时直接或间接的给以后的几代人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化大革命的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刻世所罕见。这场在错误指导思想的诱发下发动、并被少数居心不良的反动分子横加利用的错误运动所造成的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席卷了全中国,它不仅造成了人们思想上普遍、空前的混乱,更是亲手炮制了人们心灵上种种难于治愈的创伤,更对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从中央到地方,大字报、大串联、文攻武斗……强大的政治冲击波铺天盖地如暴风骤雨席卷开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革命的强劲热潮,工人停工,学生停课,农民不再悉心务农,……人们精神极度亢奋、激情踊跃,无一例外地卷入了这场史无前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全国上下各项事业全面受阻。在这场浩劫中,深处祖国内陆西北边陲的新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也遭受了沉重打击,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同全国各地一样蒙受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在美术教育方面,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重视力度的缺失由来已久。虽然新疆各级学校都一直或者阶段性开设有美术课,但实际上专职美术师资力量不仅相对薄弱而且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所能培养出来的各类社会必须的美术人才也极其有限。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一个方面,文革时期新疆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处于教育改革之后循序步入正轨的历史阶段。而十年浩劫又使新疆重新复苏的美术教育事业一度遭遇搁浅。但新疆的美术教育事业并未就此彻底中断,因为尚有部分学校、教师及富于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仍在文革的腥风血雨中以坚定执着的信念坚守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迫切愿望,坚强驻守在教育教学的神圣岗位,这其中也包括相当一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他们或是新疆本地的教师、画家、美术爱好者,或是志愿来疆支援边疆建设、改变边疆落后面貌的有志知识青年,还有一些被迫下放进行劳动改造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国外或边境上的流亡画家。所有这些人在那个特殊年代、艰难岁月里共同构成了一道美术教育工作战线上的独特风景,形成了一股特殊的美术教育力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文革时期新疆的美术教育事业并未完全销声匿迹,而是被顽强的传承和延续下来,不屈不挠,在社会动荡的残酷夹缝中彰显生机。

赵北明[8](2009)在《新丝路商事甲子记》文中研究指明楔子:从洋葱头说起的外贸天山脚下,乌鲁木齐的一个和平之夜,几位相识多年的朋友聚会在清真餐厅。尽管自己对含有乙醇的杯中物向来无奈,但有朋自远方来,点起下酒菜大家却不约而同:"来一盘皮辣红!""哈哈,老虎菜!"菜名虽不同,其实"主角"之一就是洋葱头——新疆人称"皮亚孜"。所谓皮辣红,即凉

梁雪松[9](2007)在《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阶段,开始进入跨区域协同与竞争的阶段。国际上的欧盟、东盟和国内的“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的旅游合作颇为成功,使旅游者流动和旅游业经营都实现了无障碍旅游。虽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政府先后召开了16届“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会议”,但在实现以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旅游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丝绸之路是一种典型的“遗产廊道”型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其资源等级高,开发难度大,是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且丝绸之路联合开发已受到世界相关国家和国内外相关利益者的高度重视,有关国家和地方都争相冠名,欲以丝绸之路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和自身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中国与中亚四国已正式启动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故研究遗产廊道型资源—丝绸之路合作开发战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和西安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跨国旅游精品线路研究》,运用遗产廊道理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念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为主要研究线索,选择旅游者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为主要客源市场研究变量,力求从宏观层次上拓展,从微观层次上深化,提出遗产廊道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和行动基点,系统完整地研究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与产品线路设计。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是采用实证主义(定量)和人文主义(定性)方法论,以“特性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纵横归纳法”与“多阶段多区域综合归纳法”相结合,通过描述模型,采集大量数据,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笔者2005-2006年间4次对丝绸之路各省区回收的1000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与2004-2005年全国六大旅游城市调查的6000多份有效样本资料,以及丝绸之路地区近几年的宏观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统计数据,利用概念模型和数量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形成阶段性结论;根据区域理论、美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依据笔者多年的旅行社实践工作经验,深入地研究了丝绸之路联合开发战略问题。总之,通过研究证实:(1)遗产廊道理论及模式优于旅游走廊或文化古道等理论及模式,因为遗产廊道的概念突出了综合保护措施,它不仅保护了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线形遗产区域,而且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使得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点状遗产重新焕发青春,是一种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旅游、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因此,将遗产廊道作为丝绸之路的区域性质更有利于丝绸之路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它不仅适合丝绸之路地区,而且适合与丝绸之路一样的其他廊道型资源区域;(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开发模式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模式还是最适合于像丝绸之路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遗产的廊道型带状区域的;(3)因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的公共属性,其开发必须采用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模式,丝绸之路沿线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树立积极的合作共赢理念,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作契约,并建立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尤其是利益保障机制的制定,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旅游发展战略格局。否则,必然产生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表面形式下“政府失灵”的恶性竞争局面。本文试图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1)从动态的角度,以合作开发为出发点,以探讨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理论和模式,为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2)将丝绸之路确定为“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以“遗产廊道”型带状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等问题;(3)创造性的将丝绸之路区域界定为“龙形丝路”;(4)界定了“点-轴”开发模式是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的概念;(5)根据作者20余年旅游实践工作的经验,并结合多年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的理论研究,设计出多条不同国家或区域的大、中、小尺度的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线路,尤其是首次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贯穿丝绸之路”的跨国旅游线路,并运用于实践得到好评,为“研用”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艾少伟[10](2006)在《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和伊朗都曾创造过古老而灿烂的文明,中伊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中伊宗教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中断过,伊朗在历史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中国对伊朗的影响,伊朗独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伊朗伊斯兰文化作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分支,主要以波斯语、什叶派和苏非神秘主义为主要特征,对伊斯兰文化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并在其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 来自阿拉伯、伊朗、中亚等国的商人、学者到中国进行经商、传教等经济文化活动,官方使团、使节交往时断时续,民间交流则往来不辍,从而不断推动着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其中,伊朗的商人和学者在中国的经商传教对传播伊斯兰文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在中国最终形成了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伊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或熏陶。 在不同历史时期,伊朗伊斯兰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其伊斯兰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建立了什叶派伊斯兰神权国家,在此影响下,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又深刻,中国的民族、伊斯兰教、语言、日常生活、经堂教育、建筑风格、服饰文化等等无一不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以伊朗为代表的伊斯兰复兴对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应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发展中伊关系,巩固西部安全。 当前,发展中伊文化交流,既具有强劲的动力,也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素。中伊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相似的遭遇。今天,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一样,都有团结反霸,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任务。这一共同目标,

二、喀什地区人大工作显见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喀什地区人大工作显见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简短的评论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合作与分工:重读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二、合作与竞争:兼论黄少安“合作经济学”的不足
        三、合作经济与合作社经济:基于合作社发展史的考察
    第二节 合作能否产生
        一、走出囚徒困境:博弈论的观点
        二、避免公地悲剧:奥斯特罗姆的观点
        三、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四、正解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森的观点
    第三节 合作秩序的影响因子
        一、合作意愿和动力
        二、合作能力与模式
        三、合作制度与保障
第三章 城镇化的本质是合作秩序扩展
    第一节 关于城镇化本质的几种理论
        一、两种流行理论的批判
        二、其他理论及综合性理论
        三、合作秩序扩展论的提出
    第二节 作为人类合作秩序扩展的城镇化过程
        一、初始状态的假设性描述
        二、合作秩序扩展的描述
    第三节 合作秩序扩展的案例分析
        一、基布兹发展概述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小结
    第四节 合作秩序扩展论的优点
        一、理论优点和实践优点的初步分析
        二、对“城非城”“城中村”现象的不同观点和主张
        三、对剖析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的特殊意义
第四章 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的现实性问题
    第一节 城镇化水平差距问题
        一、问题的表现
        二、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分析
        三、政策建议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融入难问题
        一、问题的表现
        二、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分析和建议
    第三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难问题
        一、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关基本情况
        二、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分析
        三、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
    第四节 民族歧视问题
        一、民族歧视现象:国内外视角
        二、民族歧视的影响: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
        三、关于管控民族歧视的建议
    第五节“三股势力”渗透破坏问题
        一、全球视阈下的问题考察
        二、对合作秩序扩展的影响
        三、关于消除影响的建议
第五章 我国少数民族城镇化的导向性问题
    第一节 城镇化还是反城镇化:合作意愿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
        二、反城镇化的观点主张
        三、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批判
    第二节 小城镇还是大城市:合作能力的问题
        一、小城镇与大城市之辩
        二、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判断
        三、多路径推进少数民族城镇化的建议
    第三节 靠政府还是靠市场、靠社会:合作制度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于合作秩序扩展论的分析
        三、全面保障少数民族城镇化的建议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不足之处
        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拟解决问题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辨析
        1.1.1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2 公平、教育公平、西部高等教育公平
        1.1.3 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1.1.4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内涵及其衡量指标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2.1.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1.2.1.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1.2.1.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2 正义论
        1.2.2.1 正义论的理论内核
        1.2.2.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1.2.3.1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2.3.2 文化再生产复制教育代际不公平的运作机制
        1.2.3.3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2.4 社会资本理论
        1.2.4.1 社会资本概念的代表性观点
        1.2.4.2 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
    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研究视角选择
        1.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分析
        1.3.2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1.3.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分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脉络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观——教育公平理念的源头
        2.1.1 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教育公平的辩证观
        2.1.2 教育权利平等: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
        2.1.3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
        2.1.4 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
    2.2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2.2.1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考察
        2.2.2 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地位
    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新理论平台
        2.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教育公平的辩证关系
        2.3.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地位
    3.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现状
        3.1.1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1.2 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东、中、东北部三个区域
        3.1.3 西部地区内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平衡
    3.2 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困境
        3.2.1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小康社会的发展差距
        3.2.1.1 西部地区贫困程度较深
        3.2.1.2 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失衡严重
        3.2.1.3 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
        3.2.1.4 西部地区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滞后
        3.2.2 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经济与教育发展差距
        3.2.2.1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收入与教育支出状况
        3.2.2.2 西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3.3.1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3.3.2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规定
        3.3.3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调节器
        3.3.4 西部高等教育公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现状及问题
    4.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1.1 研究设计
        4.1.2 数据来源
    4.2 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总体状况
        4.2.1 西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的分析
        4.2.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高校区域布局的分析
        4.2.3 高校招生计划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分析
        4.2.4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阶层分布差异的分析
    4.3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经济资本的差异现状
        4.3.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3.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3.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3.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经济资本的差距
    4.4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文化资本的差异现状
        4.4.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4.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4.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4.4 不同职业阶层占有文化资本的差距
    4.5 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社会资本的差异现状
        4.5.1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高校类型差异
        4.5.2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4.5.3 不同专业中的生源分布差异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原因探析
    5.1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宏观原因
        5.1.1 直接原因:教育政策与管理体制之弊
        5.1.2 主导原因:招考制度“城市化倾向”之偏
        5.1.3 发展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困
    5.2 影响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微观原因
        5.2.1 经济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客观限制
        5.2.2 社会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潜在压力
        5.2.3 文化资本对获取高等教育机会的文化干预
    5.3 三种资本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作用机制
        5.3.1直接作用机制
        5.3.2 间接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基本原则
        6.1.1 发展性原则
        6.1.2 公益性原则
        6.1.3 机会均等原则
        6.1.4 差别原则
        6.1.5 补偿原则
    6.2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现实策略
        6.2.1 政府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应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的新局面
        6.2.1.1 借鉴国际经验,健立健全法律法规
        6.2.1.2 建立统筹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6.2.1.3 增投基础教育,补偿弱势经济资本
        6.2.1.4 合理规划布局,实施优质资源共享
        6.2.1.5 创建“教育小康”与“社会小康”和谐共荣局面
        6.2.2 社会应和——全面小康社应创建“社会文化繁荣”与“城乡资本均衡”的社会新生态
        6.2.2.1 加强家校广泛联系,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6.2.2.2 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缩小文化资本差距
        6.2.2.3 发动社会力量办学,完善贫困生资助措施
        6.2.3 高教主导——全面小康社会应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3.1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缩小社会资本差距
        6.2.3.2 构筑信息援助网络,提供全方位择校信息
        6.2.3.3 加强城乡校际互动,促进教育文化交流共享
        6.2.3.4 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教育机会公平理念
        6.2.4 家庭跟进——全面小康社会应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4.1 增加公共文化产品数量,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6.2.4.2 转变家长传统家教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6.2.4.3 努力提升家长文化素养,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过程
        6.2.4.4 形成“资本数量”与“家教质量”互补共生新格局
        6.2.5 技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应促进“信息技术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2.5.1 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
        6.2.5.2 教育信息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现实价值
        6.2.5.3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公平
        6.2.5.4 促进西部“信息技术”与“教育公平”的深度融合
    6.3 提升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微探——一个关于大学先修课程的案例分析
        6.3.1 我国慕课大学先修课产生的背景:因材施教,促进公平
        6.3.2 我国慕课先修课(MOOCAP)的基本表征
        6.3.3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生成逻辑: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理想
        6.3.4 我国慕课先修课的理想图景:“卓越与公平”良性互动
    6.4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来源
    1.3 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创新之处
        1.3.2 不足与展望
第2章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相关理论
    2.1 人口老龄化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2.1.2 人口老龄化的理论阐释
    2.2 养老保障相关理论
        2.2.1 养老保障内涵及相关概念
        2.2.2 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农村老龄化研究综述
        2.3.2 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评析
第3章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3.1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原因分析
        3.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3.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3.1.3 农村人口老龄化原因分析
    3.2 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3.2.1 人口预测数据
        3.2.2 预测结果分析
第4章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4.1.1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初始阶段
        4.1.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阶段
        4.1.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
        4.1.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4.2 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4.2.1 家庭养老
        4.2.2 社会养老
    4.3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4.3.2 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下降和衰退
        4.3.3 农村集体养老经济支持力度不足
        4.3.4 新农保实施与推广的难点——以吉林省为例
第5章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借鉴
    5.1 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5.1.1 德国
        5.1.2 法国
        5.1.3 日本
    5.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5.2.1 智利
        5.2.2 印度
    5.3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
        5.3.1 重视立法先行,依法保障执行
        5.3.2 发挥政府主导,取得成效显着
        5.3.3 保持政策关联,促进良性互动
        5.3.4 选择有效模式,注重多层次立体化
第6章 应对老龄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对策建议
    6.1 总体原则
        6.1.1 政府力度与社会能量相结合
        6.1.2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
        6.1.3 自助与互助相结合
        6.1.4 生活服务与精神服务相结合
    6.2 具体实施步骤
        6.2.1 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6.2.2 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6.2.3 大力培育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
        6.2.4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发展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二)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1.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结合的产物
        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3. 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4.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 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新疆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 积极作用
        1.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2. 经济快速发展
        3. 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4. 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
        5. 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二) 新疆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不断加大
        2.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需求使民族教育面临挑战
        3.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照顾和优惠,让一些干部和群众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
        4. 新疆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5.妥善处理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城市化的关系
四、加强新疆发展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对策思考
    (一)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
    (二) 要进一步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蕴涵着的经济功能,推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 在政策上实行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和引导,培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众的自力更生的能力
    (四) 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发展和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观的演变
        一、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二、毛泽东的文化建设理论
        三、邓小平的文化发展理论
        四、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五、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第二节 关于"文化产业"
        一、国外对文化产业的表述
        二、国内对文化产业的表述
        三、文化产业的"合法性"
        四、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外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产业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
        二、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发展
        三、文化产业化与产业发展
        四、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一、文化产业高度结构化
        二、文化产业组织集群化
        三、经济文化一体化
        四、文化产业全球化
第二章 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一、萌芽阶段的文化产业
        二、起步阶段的文化产业
        三、成长阶段的文化产业
        四、发展阶段的文化产业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一、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
        二、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三、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文化产业发展是国家发展之需要
        二、文化产业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与路径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一、文化安全形势严峻
        二、金融危机催生文化产业"出口导向"
        三、西方垄断文化内容标准和管理标准
        四、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博弈时代
    第二节 国内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一、经济高速发展助推文化消费
        二、体制与政策环境初步形成
        三、国内外政策规则有待磨合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政策创新路径
        二、转变发展方式路径
        三、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四、金融支持路径
        五、智力支持路径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瓶颈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发展方式问题
        二、管理体制问题
        三、运行机制问题
        四、产业结构问题
        五、市场结构问题
        六、技术和人才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一、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优势
        二、传统文化消费习惯尚未转化成现代文化消费习惯
        三、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与孵化尚未形成一体化市场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建议
    第一节 发展战略
        一、创意优势战略
        二、复合型资源整合战略
        三、文化企业发展战略
        四、产业"走出去"战略
        五、"城市群"辐射战略
    第二节 发展建议
        一、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条款的修改建议
        二、对进一步深化出版发行企业体制改革的建议
        三、对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发展出路问题的建议
        四、对规范艺术品(古玩)市场经营管理的建议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美术教育概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与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革相关研究状况
        1.2.2 海外从事文革学研究的中国人的研究状况
        1.2.3 国内文革相关研究状况
        1.2.4 新疆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存在的局限
2. 文革前17 年新疆美术教育概况回顾(1949 年-1966 年)
    2.1 文革前17 年美术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2.2 美术师资的培养与配备
    2.3 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概况
    2.4 中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概况
    2.5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发展概况
3. 文革前期的新疆美术教育(1966 年-1970 年)
    3.1 文革前期美术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3.2 文革前期的美术教育概况
4. 文革后期的新疆美术教育(1971 年-1976 年)
    4.1 文革后期美术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4.2 基础美术教育
    4.3 中等院校的美术教育
        4.3.1 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
        4.3.2 喀什师范学校
        4.3.3 伊犁师范学校
        4.3.4 新疆艺术学校
    4.4 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
5. 文革结束之后的新疆美术教育(1977 年-1978 年)
    5.1 文革结束后美术教育的社会背景分析
    5.2 基础美术教育
    5.3 中等院校的美术教育
    5.4 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
6. 文革前后新疆美术教育概况的比较分析
    6.1 文革时期与文革前17 年新疆美术教育状况的比较
    6.2 文革时期与文革结束后新疆美术教育状况的比较
    6.3 文革前期与文革后期新疆美术教育状况的比较
    6.4 文革时期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地区美术教育存在情况的对比分析
        6.4.1 环境历史条件
        6.4.2 师资力量
        6.4.3 学校基础建制
        6.4.4 文化艺术活动的传统
7.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的生命线
    7.1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形式分析
        7.1.1 文革前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形式分析
        7.1.2 文革后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形式分析
        7.1.3 文革前后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形式对比分析
    7.2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因素分析
        7.2.1 国家及地方教育政策及法规的有力保障
        7.2.2 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中坚力量
        7.2.3 人自身的需要
        7.2.4 社会的需求
        7.2.5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7.2.6 青年一代的理想
    7.3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存在特征分析
        7.3.1 特征一:影响美术教育的因素来自多方面
        7.3.2 特征二:文革后期美术教育长期处于“康复”状态
        7.3.3 特征三:美术教学计划失去实际作用与意义
    7.4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存在的作用与意义
    7.5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对新疆美术教育的影响
    7.6 文革时期新疆美术教育的启示
        7.6.1 启示一:师资问题长期困扰新疆美术教育
        7.6.2 启示二:对于美术教育长期缺乏关注
        7.6.3 启示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局限性的影响
        7.6.4 启示四:新疆的美术教育事业离不开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第二章 “遗产廊道”与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第一节 遗产廊道理论概述与假设
    第二节 区域旅游开发演化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第三节 区域旅游开发的框架体系
    第四节 研究框架设计
第三章 丝绸之路:遗产廊道旅游资源范式
    第一节 丝绸之路历史及由来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
    第三节 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的优势资源
    第四节 旅游业在丝绸之路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有利条件
    第二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利条件
    第三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第四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面临挑战
    第五节 遗产廊道丝路区域旅游业发展对策和措施
第五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节 入境客源市场分析
    第二节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丝绸之路地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第四节 遗产廊道丝路入境旅游者旅游选择偏好和旅游行为研究分析
    第五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文化边际域”中跨文化的东西方旅游者行为比较分析研究
第六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空间组合战略
    第二节 不同开发阶段地区的开发战略
    第三节 旅游产品创新战略
    第四节 旅游品牌和精品发展战略
    第五节 城市带动旅游业发展战略
    第六节 文化带动旅游核心竞争力战略
    第七节 区域旅游业“后发跨越”式发展战略
    第八节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第七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地区中国段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与行动基点
    第一节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总体思路
    第二节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开发行动基点
第八章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与产品线路设计
    第一节 陕西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节 甘肃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三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四节 青海省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第六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设计
    第七节 遗产廊道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丝绸之路主要旅游资源
附录二 丝路沿线各个国家简介及旅游资源(点)介绍
附录三 丝绸之路有关现代与古代城市名称对照
附录四 丝绸之路客源问卷调查表
附录五 丝绸之路旅游线路一览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 伊朗伊斯兰文化
    1.1 宗教的本质和内涵
        1.1.1 宗教的本质
        1.1.2 宗教的内涵
    1.2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1.3 伊朗伊斯兰文化
        1.3.1 伊斯兰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1.3.2 伊朗伊斯兰文化的文化属性
    1.4 伊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1 “丝绸之路”——伊斯兰文化东渐之路
        1.4.2 唐宋时期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初期繁荣
        1.4.3 宋末至元朝时期中伊关系的特殊性和伊斯兰文化的大规模传播
        1.4.4 明清时期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1.4.4.1 回族的完全形成
        1.4.4.2 苏非主义与中国伊斯兰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
        1.4.5 伊朗人在中国推展回教之成就
        1.4.5.1 伊朗商人在中国经商传教
        1.4.5.2 伊朗学者协助传教
        1.4.5.3 伊斯兰教发展得助于元明宫廷之要员
    1.5 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1.5.1 中伊文化交流的开端
        1.5.2 五至八世纪的中伊关系
        1.5.3 唐宋元明时期的中伊关系
        1.5.4 十六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伊关系
        1.5.5 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的中伊关系
        1.5.6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中伊关系
2 伊朗伊斯兰文化特征分析
    2.1 伊朗伊斯兰时期的伊斯兰文化特征(公元651年至18世纪末叶)
        2.1.1 伊朗的伊斯兰化和伊斯兰教的伊朗化
        2.1.1.1 伊朗的伊斯兰化
        2.1.1.2 伊斯兰教的伊朗化
        2.1.2 苏非教团的活跃和苏非思想的流行
        2.1.3 什叶派在伊朗发展并成为国教
        2.1.3.1 地缘文化因素的影响
        2.1.3.2 波斯人接受什叶派是民族、政治交往的产物
        2.1.3.3 什叶派成为伊朗国教是国内政治交往的结果
        2.1.3.4 什叶派在伊朗发展并成为国教是文化交往的结晶
        2.1.3.5 什叶派被确立为国教的作用和影响
        2.1.4 伊朗伊斯兰化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圈
    2.2 伊朗半殖民地化、西方化和现代化时期的伊斯兰文化特征(18世纪末叶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2.2.1 伊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2.1.1 伊朗现代化的开端
        2.2.1.2 伊朗现代化的第一步——西方化
        2.2.1.3 巴列维王朝现代化的成就及失误
        2.2.2 以伊斯兰教为武器反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2.2.3 推行世俗化改革,淡化伊斯兰影响
        2.2.4 伊朗现代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2.3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斯兰文化特征
        2.3.1 非世俗群体即宗教界领导伊朗伊斯兰革命
        2.3.2 独特的伊朗伊斯兰发展模式
        2.3.3 政治制度伊斯兰化
        2.3.3.1 国家暴力机器伊斯兰化
        2.3.3.2 政府机构伊斯兰化
        2.3.3.3 议会伊斯兰化
        2.3.3.4 星期五聚礼政治化,领拜人官僚化
        2.3.3.5 政治独裁
        2.3.4 经济伊斯兰化
        2.3.5 社会生活及文化教育伊斯兰化
        2.3.5.1 社会生活伊斯兰化
        2.3.5.2 电影伊斯兰化
        2.3.5.3 新闻及文化教育伊斯兰化
        2.3.6 外交政策伊斯兰化
        2.3.7 伊朗宗教力量的保守性与适应性、灵活性及发展趋势
        2.3.7.1 从宪法角度看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力量的适应性、灵活性
        2.3.7.2 从宗教和政治的关系看
        2.3.7.3 议会和政府改革
        2.3.7.4 经济改革
        2.3.7.5 外交政策转变
        2.3.7.6 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力量的发展趋势
        2.3.8 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势力消长将长期左右伊朗政局走向
3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伊文化交流的影响
    3.1 伊朗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的几个特点
    3.2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伊文化交流的影响
        3.2.1 中伊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共同点
        3.2.1.1 共同的基本信仰、制度、节日和禁忌
        3.2.1.2 波斯语——传承中伊伊斯兰文化的桥梁
        3.2.2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密切联系
        3.2.3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影响
        3.2.4 波斯语教学及经典在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3.2.4.1 波斯语及其在官方的语言教学
        3.2.4.2 明与清初时代中国穆斯林民间的波斯语教学
        3.2.4.3 波斯语及经典在中国影响的主要表现
        3.2.5 波斯苏非与中国“塔利格”
        3.2.5.1 十七世纪以前有关中国的苏非和苏非教团的记载
        3.2.5.2 中国的苏非教团及特点
        3.2.5.3 新疆的苏非教团的渊源
        3.2.5.4 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中的“塔利格”
        3.2.5.5 波斯苏非对中国“塔利格”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分析
        3.2.6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3.2.6.1 先秦时期西北主要文化区
        3.2.6.2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第一次变异
        3.2.6.3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再次变异与定型
        3.2.7 波斯苏非神秘主义与中国西部文学
        3.2.7.1 波斯苏非神秘主义精神与中国西部文学的互动
        3.2.7.2 波斯文学与维吾尔文学
        3.2.8 回族服饰文化中的波斯文化因素
        3.2.9 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的波斯风格
        3.2.10 中国经堂教育中波斯书法艺术
    3.3 伊朗伊斯兰复兴与中国西部安全和“西部大开发”
        3.3.1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和蔓延,对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的复苏起了催化作用
        3.3.2 从战略上讲,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为美国插足中亚、进军东南亚,进而对我国形成战略包围创造了条件,使周边政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我国的变化
        3.3.3 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3.3.4 小结
4 当前中伊文化交流的动力和障碍
    4.1 中伊文化交流的动力因素
        4.1.1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共同的任务和一致的利益
        4.1.2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和伦理思想
        4.1.3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广泛而坚实的现实基础
        4.1.4 中伊两大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4.1.5 构建多元发展的世界文化新秩序,需要加深中伊两大文化的对话交流
    4.2 中伊文化交流的障碍因素
        4.2.1 弥漫全球的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干扰和误导
        4.2.2 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4.2.3 中伊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新旧、内外和多元交织的困惑和整合转型时期
    4.3 小结
5 新时期中伊文化交流的趋势
    5.1 伊朗地位日益突显,伊朗研究日益增多
    5.2 中伊文化交流的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5.2.1 缅怀和研究中伊历史伟人对发展中伊关系的贡献
        5.2.1.1 伊朗后裔赛典赤·赡思丁对中国的突出贡献
        5.2.1.2 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卓越贡献
        5.2.2 各种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中伊文化交流的内容
    5.3 波斯文学研究由量变到质变
    5.4 中伊两国穆斯林的宗教文化交流将日益频繁
    5.5 伊朗将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5.6 中伊文化交流将随“丝绸之路”延伸
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喀什地区人大工作显见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研究 ——基于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D]. 陈传康.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 魏玉梅. 兰州大学, 2016(08)
  •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杨清哲. 吉林大学, 2013(08)
  •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发展与完善[D]. 沙娜提. 新疆大学, 2011(11)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杜开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6]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7]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美术教育概况研究[D]. 段亚茹.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3)
  • [8]新丝路商事甲子记[J]. 赵北明. 西部, 2009(20)
  • [9]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 ——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例[D]. 梁雪松.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10]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 艾少伟. 西南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喀什市人大工作展现活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