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民公民身份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公民身份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泽阳[1](2021)在《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案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中,形成了较为壮阔的人口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为城市的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推动。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村剩余人口,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化地不化人”、“虚假城市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未来长远的发展。《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要求。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中,引导农民工合理入户城市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开展西部地区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研究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了解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情况对西部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实现“市民化”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意义。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下,基于国内外城镇落户、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业户籍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389位农村户籍居民的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来探索安定区农民工城镇落户的意愿。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的现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农民工城镇落户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从落户意愿来看,整体上,农民工城镇落户的意愿并不高。只有23.65%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29.56%的农民工不确定是否落户城镇,大部分农民工不愿意落户城镇,占比46.79%。(2)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有着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民工越愿意落户城镇;同时月收入较高的农民工和城镇有稳定工作,固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工城镇落户的意愿越强烈;在城镇生活有归属感的农民工落户意愿远远大于没有归属感的农民工;大部分朋友是城镇户口的、经常参加政府或社区组织各类活动的农民工落户意愿更强;城镇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稳定的工作会吸引农民工落户城镇;农村拉力和城镇推力因素对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没有显着影响。(3)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性、工作月收入状况、收入满意状况、大部分朋友户籍性质、参加政府或社区组织活动的频率、社会融合因素、城镇拉力中经济层面因素和城镇拉力中社会层面因素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即这几个因素显着影响了农民工的城镇落户意愿,其中经济因素、社会融合因素、社会网络关系因素和城镇拉力对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影响较大。论文最后就如何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落户城镇,有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见解措施:第一是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工对落户政策、优惠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逐步完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机制,保障城镇落户的农民工享有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第三建立健全财政补贴力度和进城农民工购买首套房的优惠和补贴,减轻进城农民工住房购房的压力。第四把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水平放在首位,提供更多适合农民工的岗位,减轻农民工自主就业和创业的负担,加强有关技术水平的培训,提升农民工城镇就业的竞争力。第五是农民工落户城镇时要坚持要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和要求,允许农民工带着“三权”落户城镇。

胡世文[2](2020)在《私人成本、市民化能力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及户籍管制逐渐放松,我国城镇化发展逐步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在城镇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并逐渐实现市民化。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不同,中国的城镇化过程被分割为两个阶段,即“农民非农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农民非农化已无障碍,农民工市民化却步履维艰。农民工市民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备受学者关注。而市民化意愿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起点,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一环。本文将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微观数据与城市数据相匹配,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以私人成本和市民化能力为切入点,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此外,本文不仅从整体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还考虑到农民工内部分化特征,根据出生年代、工作地点和就业形式的不同将农民工划分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受雇就业农民工和自营就业农民工,分析了各因素对农民工不同子群体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成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市民化能力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高于本地农民工,自营就业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高于受雇就业农民工;(3)私人成本和市民化能力对农民工不同子群体的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私人成本和市民化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大于对第一代农民工,对外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大于对本地农民工。私人成本对受雇就业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有显着影响,对自营就业农民工无显着影响,而市民化能力对自营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着影响,对受雇就业农民工无显着影响;(4)在个体因素、就业因素和社会因素方面,除了婚姻状况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无显着影响外,其他因素均具有显着影响。最后,本文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樊文静[3](2020)在《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受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异的影响,农村人口移居城镇的现象愈加普遍。但在中国特殊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下,这部分农村人口只是实现了从农村向城市的地域转移及职业转变,其与农村土地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文试图从土地角度分析农村土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为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自由决策的土地束缚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通过对全国四大区域——东部(江苏省)、中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及东北(黑龙江省)典型省份农户的抽样调查,采用其中1171个农村转移劳动力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村土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机理。由于农民的土地禀赋主要包括农地和宅基地两类,且农地和宅基地对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决策会有不同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从农地和宅基地两个方面分别分析土地依赖性、土地处置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关系,再深入探讨农地处置、宅基地处置和市民化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农地依赖性和农地处置两个方面设计农地因素的潜变量,其中农地依赖性包括农地资源禀赋、农地功能认知、农地产权安全性、农地产权认知及农地流转服务,农地处置包括农地转出与农地退出。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理论框架从而建立农地依赖性、农地处置与市民化之间内在关系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地因素相比,农地产权认知是诸多因素中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农地依赖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影响农地处置而产生的间接影响;由于农地退出机制的缺失,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市民化转型大多倾向于以农地转出形式处置农地,农地依赖性通过农地退出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数量要少于通过农地转出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路径数量。(2)从宅基地依赖性和宅基地处置两个方面设计宅基地因素的潜变量,其中宅基地依赖性包括宅基地资源禀赋、宅基地功能认知、宅基地产权安全性及宅基地产权认知,宅基地处置主要是宅基地退出。通过文献梳理构建理论框架从而建立宅基地依赖性、宅基地处置与市民化之间内在关系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宅基地依赖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影响宅基地退出而产生的间接影响。(3)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农地处置、宅基地处置与市民化三者之间具有一定内在关系,因此以表征农地处置的农地转出和农地退出潜变量、宅基地退出潜变量及市民化潜变量构建三者关系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一方面农地退出与宅基地退出均对市民化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农地转出和农地退出还会分别通过影响宅基地退出而对市民化产生间接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最后提出:为缓解农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束缚,政府须加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农地产权认知,提高农地产权安全性,完善农地流转服务并构建有效的农地退出机制;针对宅基地应该加深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宅基地产权认知,提高宅基地产权安全性,允许宅基地适当流转并构建有效的宅基地退出机制;此外,就农地处置、宅基地处置与市民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政府应该做到统一部署农地与宅基地的处置,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

陈良敏[4](2020)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于中国而言,要实现城镇化必须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实现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要达到借由城镇化激发更多消费,实现经济内生增长,必须依赖于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转型乃至市民化。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仅仅依赖于常住人口规模增长的局限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愈加重视。自2000年以来,我国对农民工流动的政策导向从限制流动转向引导流动,中央出台了包括《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城镇化工作。2010年后,为助力有序推进市民化进程,我国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市民化的重要性,此后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等系列文件要求差别化有序推进市民化和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再次强调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发展。这是我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新时代意义的重要任务。2019年,国务院出台《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和《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见,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目前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议题。进城农民工占农业转移人口的八成以上,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效,既决定着农民工家庭生计转型成效,也决定着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效。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以及探究影响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第一,比较分析进城农民工就业、工资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利用公开数据库对进城农民工样本进行广义市民化测度,估计出经济、公共服务、社会融合和心理融入等维度市民化水平,对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进行总体和区域性的分析,理解不同区域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的差异性。第三,根据人口迁移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社会融合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理解进城农民工不同维度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和促进因素。第四,基于社会分层理论,从农民工分化的角度探讨不同分化群体的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实行分群体和分阶段的市民化政策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围绕研究目标展开研究,基于多学科理论,采用多种计量研究方法分析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第二章采用2013和2017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组间均值差异方差分析法对进城农民工就业、工资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进行研究。第三章采用2017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义市民化指标体系的26个指标进行测算,并用核密度函数进行总样本和省际层面的分析。在广义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章节中,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具体分析生计资本、城市因素、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对进城农民工经济、公共服务、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等多方面市民化水平的影响,一方面提高模型回归结果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可对不同市民化水平居民的具体影响进行深化讨论。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一、进城农民就业、工资和基本公共服务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进城农民工在第三产业、白领行业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工资收入明显增长,在就业地社会保险缴纳率有所提高,在就业地购置自有房的比例有所上升等。二、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处于非协同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体上经济市民化、公共服务市民化、社会融入和心理融入四个维度市民化水平处于不均衡、非协同状态;二是区域性上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水平出现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同一城市内不同维度广义市民化发展不平衡。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在不同代际、不同阶层和不同流向的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而言新生代、高阶层和流动范围较近的群体广义市民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在具体维度也存在差异性。四、生计资本和城市特征对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较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生计资本对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财政投入结构等方面与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存在紧密联系。五、不同代际、不同阶层和不同流向的进城农民工对影响因素的反映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不同分化群体进城农民工广义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生计资本的反映明显不同。本文可能取得以下几点创新:第一,结合宏观和微观数据对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已有经典迁移理论中都肯定了宏观和微观驱影响因素素对劳动迁移的影响,行为主义也尝试着将宏观和微观因素相结合来具体探讨个体的行为。而在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中社会环境等因素虽然被考虑其中,但仍主要从个体特征方面来具体讨论。本文采用城市的宏观数据和流动人口的微观数据相结合对市民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可以从空间和个人两个维度更全面理解市民化的逻辑,可为城市本身指定政策指导和针对群体设计措施提供参考。第二,采用农民工分化视角深入讨论不同维度广义市民化及原因。以往研究多是将农民工视为一个同质性的群体,随着城镇化推进,进城农民工逐渐演化成不同的群体。部分研究也开始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对农民工市民化进行研究。目前采用的视角包括代际分化、阶层分化、流向分化等。本文结合代际分化和流向分化,基于社会分层理论引入阶层分化的角度,剖析农民工分化与市民化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农民工子群体的市民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农民工子群体的市民化呈现出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朱明磊[5](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冀红梅[6](2019)在《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带动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拉开了我国大规模乡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序幕。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人才,提高了要素生产率,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也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了 2018年的2.88亿人,多年来其规模持续增长。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工作方式和居住地点的转变,然而,受限于城乡二元制度,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并没有直接、彻底地转变为市民,而是在城镇社会结构中处于隔离状态,在城市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严重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严重影响了人口市民化的质量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等的市民身份和权利的诉求,日益强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政策,又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中新生代占比超过了 50%,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已成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也是人口市民化的主体。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推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需要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进行科学的研判。本研究以Tiebou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DMS)2016》,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呈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为逻辑起点,探寻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证明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以足投票”的选择机制。农业转移人口早期外出务工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临时性进城,赚到收入后返乡消费,这种“候鸟式”流动的需求偏好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利益。当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相当一部分出生、成长在城市,即使是由农村初次流向城市的群体,也表现出对城市强烈的向往,他们积极向城市文明聚拢,希望成为城市的一员,这种市民化迁移方式的需求偏好表现为追求平等的身份和权利,进而从心理上认可、融入城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破除农村退出障碍、城市进入障碍,以及近些年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各大城市实施人口竞争政策,我国已经具备了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迁往何处、在何处定居成为一名真正的市民,是个体对流入地条件综合评价并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只有流入地能够满足他们对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时,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才会选择在该城市定居。第二,分析了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是政府重新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的过程。流入地政府真正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人口市民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需求端来看,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不完全相同。本文选择问卷中“是否愿意长期在流入地城市定居(5年以上)”作为“市民化意愿”的替代指标,并以其为被解释变量,在控制人口学、流动、就业、收入与支出等变量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流入地公共服务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显着提升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与工作相关的社会保险降低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与市民身份相关的社会保险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影响不显着。第三,探索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由公共经济学供求均衡理论可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不仅要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更要聚焦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只有实现公共服务的供求均衡,才能使公共服务总量匹配、质量提升、布局完善,进而使受益对象达到效用最大化。目前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的政策设计,基本上是从政府视角出发,带有较强的自上而下“强精英性”和自下而上的“弱参与性”逻辑。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应该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为依据,量体裁衣精准施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子女年龄、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家庭收入与支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身份、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等,都可能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的公共服务产生影响。在梳理和分析以上三个问题的同时,本研究还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当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加快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等政策建议。

朱瑞[7](2019)在《农民工视角下楚雄州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初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所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表现出土地经营细碎化、土地规模效益低等问题。农地流转制度是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措施。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群体。而本文主要从农民工视角出发,研究影响农民工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为推进农民工的农地流转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楚雄市、南华县、牟定县和元谋县,四个县市的农民工和乡镇进行访谈与数据收集。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1)从调查的农民工样本总体来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基本特征都呈现出多样性,影响这些家庭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农民工的家庭年龄结构、教育水平、劳动力数量、务工情况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情况、自然区位条件、就业难度等。分地区来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其土地流转意愿也存在着差异,影响流转意愿产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的外部因素。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与访谈的分析,得出影响楚雄州农民工农地流转意愿的问题及原因。从村镇访谈中得出三种成功的农地流转模式,这三种流转模式都对当地推进农地流转工作,帮助农民工更好的外出务工,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2)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定量补充分析。根据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农民工个体外出务工年限、职业技能培训经历、年龄、受教育程度、其家庭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土地流转政策法律了解与否、务工地区几个因素对农民工农地流出意愿的影响显着。最后,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5条加快楚雄州农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服务机构,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缴纳积极性;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及增加职业技能的培训;维护农地流转秩序,加大农地流转监督管理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地方农业基础设施。

邓晓艳[8](2019)在《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程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沧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快速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是现阶段党和国家关注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分为本地市民化和异地市民化,而本地市民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程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河北省沧州市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状况的调研数据,研究农民工本地市民化问题。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测算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以当地城市居民为参照,从心理认同、市民认同、政治参加、社会关系、文化素质以及经济状况六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各个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法模型测算出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其次,选取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和连续工作时间4个因素,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研究农民工个体特征和本地市民化程度的关系。最后,以户籍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原因。运用交互统计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和心理认同四个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依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取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形式等14个自变量,运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本地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超过“半”市民化水平。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受教育水平较高,但政治参与度较低,城市归属感不强,心理认同维度偏低。(2)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与其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和连续工作时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系。(3)Lasso-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工资、消费水平、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对农民工本地市民化有显着影响,只有“性别”对本地市民化的影响不显着。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建议: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温馨[9](2018)在《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民工群体大规模出现,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还未能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这不仅不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群体同步实现市民化是不现实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应经历一个分阶段、有序的过程。自农民工进入城镇务工以来,他们从最初的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群体逐渐分化成异质性群体,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代际分化、就业方式分化和流向区域分化三个方面。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实现市民化的诉求和条件也不同。因此,本文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对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是否呈现出相似性或差异性,以期为分阶段、有序实现市民化提供一定参考。首先,对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机制及其表现进行分析。农民工群体作为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群体,在产生之初有其特有的群体特征: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流向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然而,随着宏观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的作用,农民工从产生之初的具有高度同质性的群体逐渐转变为异质性群体,群体内部不断产生分化,主要表现为代际分化、就业方式分化和流向区域分化三个方面,内部分化的结果是产生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受雇就业农民工和自雇就业农民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不同的子群体。其次,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与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各时期对农民工流动的政策导向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演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具体分为严格控制阶段、允许流动阶段、引导流动阶段和有序市民化阶段。基于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经济活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融入三个层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就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农民工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超时劳动现象;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收入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就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农民工基本游离于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租房仍然是其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渠道,居住面积普遍较小且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参加城镇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也较低。就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现状而言,虽然农民工的社会交往仍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初级社会网络为主,但他们也逐渐构建起以业缘为基础的次级社会网络;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参与程度较低;他们有着较强的城市归属感,但难以实现对市民的身份认同,甚至还呈现出模糊化的现象。第三,基于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制度性因素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发现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月收入、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住房性质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着影响。同时,通过分析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流动特征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发现性别、受教育年限、外出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和流动范围对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有显着影响。第四,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性别构成更为均衡、受教育程度更高、未婚比例更高。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略强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数量和住房性质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明显强于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上呈现出高度相似性,并未呈现出代际差异性。第五,对不同就业方式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相较于受雇就业农民工,自雇就业农民工男性比例更高、平均年龄更大、受教育程度更低、已婚比例更高。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自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略强于受雇就业农民工;城市务工年限、就业途径、城市归属感、身份认同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数量和住房性质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自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明显强于受雇就业农民工;性别和受教育年限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均有显着影响,而外出务工年限和流动范围对自雇就业农民工和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产生不同影响。第六,以农民工流入地为视角,对不同区域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基本特征、市民化状况和市民化影响因素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就基本特征而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在流动范围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中部地区农民工以省内跨市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相当,而市内跨县流动的比例较低。就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言,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呈现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区域特征;城市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均有显着影响,而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城市务工年限、职业技能培训、月收入、就业途径、参加社会活动数量、住房性质和参加社会保障数量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产生不同影响。就市民化能力及影响因素而言,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呈现出中部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弱的区域特征;性别、外出务工年限和流动范围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均有显着影响,而受教育年限、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途径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产生不同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对于农民工在市民化问题上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统一的政策,如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本地人”身份认同感等。同时,对于不同农民工子群体在市民化问题上面临的个性问题提出差异化政策。

张海娜[10](2018)在《人力资本、网络和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比较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无论是进城务工主动转移、还是土地征用后的被动转移,他们都是介于“农民”与“市民”间的特殊群体,构成了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他们需要面对在城市这一新的环境中如何生存和发展,这不仅是个体人生历程的转型,也是社会转型的关注,还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那么,何谓市民化?“化”意味着是一个过程、意味着程度和水平,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如何、不同群体的市民化程度和轨迹有何异同?由于中国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和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要实现市民化又会遇到哪些困境?这些都需要对市民化现状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本文研究意识便源于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业转移人口中的进城农民工(本地/外地)和已经获得城镇户口的城郊失地农民。在研究过程中,以市民化的概念界定为起点,认为市民化是在人力资本、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和市民权等各方面与市民的距离不断缩小、最终形成身份认同的过程,可视为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基于这一界定和本文的研究主题,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关研究假设:(1)市民化程度是可以测量的;(2)市民化内涵可以概括为若干个含义明确的维度,各维度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但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3)不同群体的市民化程度和轨迹存在差异;(4)相关因素对市民化和各维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对各群体的影响也不完全一样,但可以从中找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影响机制进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选取长三角地区作为调研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现状,积累第一手的资料;并用SPSS20.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再用AMOS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结构效度后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最终形成市民化指数,从而对个体、群体和受访者总体的市民化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并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以社会距离理论作为最主要的分析视角,同时综合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对外地农民工、本地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这三个群体在市民化过程中呈现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本文的核心观点有:(1)市民化指数用1-5的数值来表示,代表了“未市民化——低市民化——半市民化——较好的市民化——完全意义的市民化”这5个阶段,形成了“连续统”;该数值的大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表明现有的市民化水平和程度,二是离“完全意义的市民化”还有多少距离。(2)长三角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总体处于“半市民化”水平(市民化指数为3.03),和“完全意义的市民化”(5分)存在很大的距离;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程度(3.26)高于本地农民工(2.91)和外地农民工(2.64),表明群体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意味着“城-乡之别”和“内-外之别”共存。(3)基于市民化相关理论和本文因子分析的结果,市民化的内容可概括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合、市民权的获得和身份认同这四个维度。首先,四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但又并非线性递进和同步发展,非同步性这一特点在城郊失地农民群体上表现最为显着;其次,各维度权重不同,说明对市民化的影响力不同。(4)无论是市民化指数、还是各维度上,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制度安排的影响都是最为显着的、且具有全局意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可视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共同建构,也是外在结构和个体行动的共同作用。(5)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要抓住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制度安排这三个关键影响因素,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转移人口的特征分类考虑,以实现“半市民化”到“完全意义的市民化”。最后,对本文的创新性和研究效度做了简要的讨论,并与逆城市化现象、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了对话。

二、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创新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与农民工
        2.1.2 城镇落户与落户意愿
        2.1.3 新型城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生命历程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位置
    3.2 自然环境概况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社会人口状况
        3.3.2 经济发展状况
    3.4 研究方法
        3.4.1 数据来源
        3.4.2 分析方法
第四章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4.1 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
    4.2 社会人口变量与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
    4.3 经济因素与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
    4.4 社会融合因素与城镇落户意愿
    4.5 社会网络关系因素与城镇落户意愿
    4.6 城镇因素与城镇落户意愿
        4.6.1 城镇拉力
        4.6.2 城镇推力
    4.7 农村拉力因素与城镇落户意愿
    4.8 总体模型和城镇落户意愿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与讨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需为农业户口)
致谢

(2)私人成本、市民化能力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文献综述
第3章 农民工及其市民化意愿的现状分析
    3.1 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分析
    3.2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现状分析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文章总结
    5.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理论研究
        1.3.2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转移劳动力
        2.1.2 市民化
        2.1.3 土地因素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农户决策理论
3 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3.2.1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状况分析
        3.2.2 农村转移劳动力家庭土地状况分析
4 实证分析
    4.1 理论框架构建
    4.2 农地依赖性、农地处置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4.2.1 变量选择
        4.2.2 实证模型构建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宅基地依赖性、宅基地处置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4.3.1 变量选择
        4.3.2 实证模型构建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农地处置、宅基地处置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内在关系
        4.4.1 变量选择
        4.4.2 实证模型构建
        4.4.3 实证结果分析
5 政策启示
    5.1 推进农地制度改革
        5.1.1 加深农地产权认知
        5.1.2 提高农地产权安全性
        5.1.3 完善农地流转服务
        5.1.4 构建农地退出机制
    5.2 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
        5.2.1 加深宅基地产权认知
        5.2.2 提高宅基地产权安全性
        5.2.3 允许宅基地适当流转
        5.2.4 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
    5.3 构建农地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联动机制
        5.3.1 统一部署农地与宅基地的处置
        5.3.2 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
        5.3.3 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一、关于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含义和衡量的研究
        二、关于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现实困境的研究
        三、关于进城农民工市民化驱影响因素素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具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来源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回顾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进城农民工
        二、市民化
        三、农民工分化
        四、城市异质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口迁移理论
        二、社会分层理论
        三、农户行为理论
        四、社会融合理论
    第三节 市民化政策回顾
        一、取消限制政策,积极引导流动:2000-2009年
        二、分步分化推进,有序助市民化:2010 年以后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进城农民工就业、工资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变化
        一、进城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变化
        二、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分布变化
        三、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变化
        四、进城农民工的就业身份分布变化
        五、进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变化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变化
        一、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变化趋势
        二、不同行业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变化
        三、不同职业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变化
        四、不同单位进城农民工的工资变化
    第三节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变化
        一、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变化
        二、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变化
        三、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变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水平指标体系和测算
    第一节 广义市民化的指标体系建立
        一、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二、指标的选取
    第二节 测算和分析方法
        一、因子分析法
        二、核密度估计法
    第三节 广义市民化测算结果分析
        一、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的总体性结果
        二、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的区域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化视角的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分析
    第一节 进城农民工分化及基本特征
        一、进城农民工代际分化及基本特征
        二、进城农民工阶层分化及基本特征
        三、进城农民工流向分化及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分析
        一、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指数对比
        二、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经济市民化对比
        三、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市民化对比
        四、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对比
        五、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的心理融入对比
    第三节 不同阶层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分析
        一、高阶层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二、中阶层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三、低阶层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第四节 不同流向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分析
        一、跨省流动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二、省内流动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三、市内流动进城农民工的广义市民化程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模型设定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描述统计
        一、变量选取
        二、变量描述统计
    第三节 实证估计结果
        一、广义市民化指数的影响因素
        二、经济市民化指数的影响因素
        三、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四、社会融入水平的影响因素
        五、心理融入水平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分化视角的进城农民工广义市民化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不同分化进城农民工经济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经济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二、不同阶层进城农民工经济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三、不同流向进城农民工经济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第二节 不同分化进城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二、不同阶层进城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三、不同流向进城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对比
    第三节 不同分化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二、不同阶层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三、不同流向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第四节 不同分化进城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因素
        一、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二、不同阶层进城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三、不同流向进城农民工心理融入的影响因素对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进城农民工经济和公共服务市民化有所提升
        二、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处于非协调状态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在不同群体中差异明显
        四、生计资本和城市特征对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较大
        五、不同群体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倡导社群包容性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二、推进区域间和部门间市民化政策的协调实施
        三、分群体实施有序市民化政策和措施
        四、有针对性优化进城农民工的生计资本
        五、加强与市民化挂钩的城市规划和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5)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建筑业农民工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系统相关理论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3.1.1 历史起源
        3.1.2 演进历程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3.2.1 职业化现状
        3.2.2 市民化现状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3.4.1 社会方面障碍
        3.4.2 政府方面障碍
        3.4.3 行业方面障碍
        3.4.4 企业方面障碍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3.5.1 维持现状
        3.5.2 改变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4.3.1 直观分析
        4.3.2 深层次分析
        4.3.3 系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5.1.1 问卷设计
        5.1.2 数据来源
        5.1.3 描述性统计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5.3 静态实证分析
        5.3.1 Logit模型简介
        5.3.2 Logit模型构建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6.2.7 函数关系说明
        6.2.8 系统模型检验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6.3.1 情景分析思路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6.4 本章小结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C 调查问卷Ⅰ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G 调查问卷Ⅱ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Tiebout模型及其发展的研究
        1.2.2 关于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融合的研究
        1.2.3 关于人口迁入对地方财政影响的研究
        1.2.4 关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
        1.2.5 关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
        1.2.6 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
        2.1.2 城镇化与市民化
        2.1.3 城市定居意愿与市民化意愿
    2.2 Tiebout模型的内涵
    2.3 Tiebout模型的发展
        2.3.1 财政分权
        2.3.2 地方政府竞争
        2.3.3 税收-支出资本化
        2.3.4 财产税
        2.3.5 财政分区
        2.3.6 人口迁移
    2.4 Tiebout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2.4.1 Tiebout模型在地方政府竞争研究领域的应用
        2.4.2 Tiebout模型在房地产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2.4.3 Tiebout模型在城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
    2.5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Tiebout模型的分析框架
        2.5.1 公共服务供给: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指向
        2.5.2 公共服务需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偏好
        2.5.3 理论推演:Tiebout模型修正
        2.5.4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点:流入地公共服务
    2.6 本章小结
3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现状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筛选
    3.2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特征现状
        3.2.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增速与分布统计
        3.2.2 人口学特征统计
        3.2.3 经济特征统计
        3.2.4 流动特征统计
        3.2.5 就业特征统计
    3.3 享有公共服务的现状
        3.3.1 随迁子女托育情况统计
        3.3.2 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统计
        3.3.3 就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统计
        3.3.4 住房保障情况统计
    3.4 城市定居意愿统计
        3.4.1 城市定居意愿总体情况
        3.4.2 不同区域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
        3.4.3 不同经济带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
    3.5 本章小结
4 流入地公共服务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方法选择
        4.1.1 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4.1.3 主成分分析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1 理论分析
        4.2.2 假设
    4.3 模型构造与变量说明
        4.3.1 模型构建
        4.3.2 被解释变量
        4.3.3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4.3.4 社会保险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4.3.5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4.4.1 随迁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服务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4.4.2 参保流入地城市社会保险没有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4.4.3 享有流入地就业公共服务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4.4.4 享有流入地城市住房保障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4.4.5 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随迁子女获得流入地城市义务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假设
        5.1.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5.1.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5.1.4 结论
    5.2 参保流入地社会保险(F_1)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研究假设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5.2.4 结论
    5.3 获得流入地城市就业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理论分析
        5.3.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5.3.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5.3.4 结论
    5.4 获得流入地城市住房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理论分析
        5.4.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5.4.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5.4.4 结论
    5.5 本章小结
6 政策建议
    6.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遵循
        6.1.1 坚持公平的价值追求
        6.1.2 坚持效率的行动逻辑
        6.1.3 坚持成本—收益的理念认识
        6.1.4 坚持法治的管理体制
    6.2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优化路径
        6.2.1 破除人口流动障碍,健全“以足投票”机制
        6.2.2 深化改革,构建适应人口市民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6.2.3 提高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精确性,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6.2.4 优化城市群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6.3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策略
        6.3.1 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融合,促进教育公平
        6.3.2 加快社会保险整合,完善社会保障
        6.3.3 夯实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6.3.4 创新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居住条件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农民工视角下楚雄州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
        2.1.2 农村土地流转
        2.1.3 土地规模经营
        2.1.4 农民工
        2.1.5 农民工市民化
        2.1.6 农村土地确权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土地产权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楚雄州概况
    3.2 样本覆盖市县概况
        3.2.1 楚雄市概况
        3.2.2 南华县概况
        3.2.3 牟定县概况
        3.2.4 元谋县概况
第四章 基于实地调查的农民工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农民工问卷调查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数据获取
    4.2 调查样本的基本属性
        4.2.1 农民工基本特征
        4.2.2 农民工家庭基本特征
        4.2.3 农民工农地流转特征
        4.2.4 农民工农地流出意愿分析
    4.3 调查样本的地区差异分析
        4.3.1 农民工职业和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
        4.3.2 家庭经济特征的地区差异
        4.3.3 农地流转特征的地区差异
        4.3.4 农地流出意愿地区差异及原因
    4.4 影响楚雄州农民工农地流转意愿的问题及原因
    4.5 农地流转成功的案例分析
        4.5.1 基层组织牵头型——牟定县共和镇牟尼鲜花专业合作社
        4.5.2 企业主导型——元谋县黄瓜园镇浙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4.5.3 农户自发型——牟定县共和镇天台村村民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ogistic的农民工农地转出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选择及影响因素选取
        5.1.1 模型选择
        5.1.2 因素的选取
        5.1.3 因素解释及预期
    5.2 模型结果与分析
        5.2.1 模型结果
        5.2.2 模型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服务机构,健全农地流转市场
        6.2.2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缴纳积极性
        6.2.3 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及增加职业技能的培训
        6.2.4 维护农地流转秩序,加大农地流转监督管理力度
        6.2.5 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地方农业基础设施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程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沧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演化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农民工市民化
    2.2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演化
        2.2.1 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2.2.2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第三章 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测算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设计
        3.1.2 确定权重
        3.1.3 模型构建
    3.2 研究对象
        3.2.1 对象说明
        3.2.2 样本描述性分析
    3.3 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3.3.1 各维度本地市民化程度比较分析
        3.3.2 个体特征对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程度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Lasso-Logistic模型的农民工本地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说明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3 单因素分析
        4.3.1 个体特征
        4.3.2 文化素质
        4.3.3 经济条件
        4.3.4 心理认同
    4.4 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介绍
        4.4.1 Lasso算法
        4.4.2 Lasso-Logistic模型
    4.5 农民工本地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变量选择
        4.5.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5.3 模型评估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及问题
        1.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或障碍
        1.2.3 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路径
        1.2.4 农民工内部分化研究
        1.2.5 农民工内部分化与市民化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农民工市民化
        2.1.3 农民工内部分化
        2.1.4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
        2.1.5 自雇就业农民工与受雇就业农民工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迁移理论
        2.2.2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自雇就业理论
        2.2.6 社会融入理论
第3章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与内部分化
    3.1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及群体特征
        3.1.1 农民工群体的产生
        3.1.2 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3.2 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
        3.2.1 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成因
        3.2.2 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的体现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4.1 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演进
        4.1.1 严格控制阶段:1978—1983年
        4.1.2 允许流动阶段:1984—1999年
        4.1.3 引导流动阶段:2000—2009年
        4.1.4 有序市民化阶段:2010年至今
    4.2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4.2.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2.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2.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现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文献回顾
        5.1.2 变量选择
        5.1.3 实证分析
    5.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文献回顾
        5.2.2 变量选择
        5.2.3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代际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6.1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基本特征
        6.1.1 性别构成
        6.1.2 平均年龄
        6.1.3 教育程度
        6.1.4 婚姻状况
        6.1.5 流动范围
    6.2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6.2.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2.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2.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6.3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3.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3.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就业方式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7.1 农民工就业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7.1.1 文献回顾
        7.1.2 变量选择
        7.1.3 实证分析
    7.2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基本特征
        7.2.1 性别构成
        7.2.2 年龄构成
        7.2.3 教育程度
        7.2.4 婚姻状况
        7.2.5 流动范围
    7.3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7.3.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3.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3.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7.4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4.1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4.2 自雇就业与受雇就业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流向区域分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8.1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
    8.2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基本特征
        8.2.1 性别构成
        8.2.2 年龄构成
        8.2.3 教育程度
        8.2.4 婚姻状况
        8.2.5 流动范围
        8.2.6 来源地分布
    8.3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状况
        8.3.1 经济活动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3.2 基本公共服务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3.3 社会融入层面的市民化状况
    8.4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4.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4.2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2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3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9.1.4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整体上滞后于市民化意愿
    9.2 政策建议
        9.2.1 增强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强化农民工“本地人”身份认同
        9.2.2 加强农民工人力资本开发,夯实农民工市民化的素质基础
        9.2.3 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9.2.4 减少农民工对初级社会网络的依赖,逐渐构建次级社会网络
        9.2.5 合理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
        9.2.6 鼓励农民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作出市民化决策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人力资本、网络和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比较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市民化
        (二)“融合”与“融入”
        (三)人力资本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与选择
        (一)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
        (二)长三角地区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理论基础——社会距离理论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全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概述
    一、国外关于农业转移人口研究的回顾及评述
        (一)理论研究方面
        (二)经验研究方面
        (三)对国外研究的评述
    二、国内关于农业转移人口研究的回顾及评述
        (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的研究
        (二)关于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
        (三)关于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研究
        (四)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三、国内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及评述
        (一)官方(或半官方)的市民化指标(指数)体系
        (二)部分学者提出的市民化评价体系
        (三)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标体系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市民化评估模型的建构
    一、研究假设
    二、数据来源、变量及赋值
        (一)数据来源以及样本的代表性
        (二)类别、指标和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三)变量的赋值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二)因子分析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第四章 市民化的总体特征分析、群体比较和分维度比较
    一、市民化总体程度和特征的综合评估
        (一)市民化指数为3.03——“半市民化”状态
        (二)主要变量和市民化指数的关系
    二、市民化程度和特征的群体比较
        (一)市民化指数的群体比较
        (二)对影响三个群体市民化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三、市民化指数的分维度比较
        (一)因子和维度的对应
        (二)市民化指数的分维度比较
第五章 人力资本——经济融入的关键
    一、经济融入的内涵和构成
        (一)经济融入的内涵
        (二)经济融入的构成及主要指标
    二、三个群体经济融入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一)人力资本及职业
        (二)客观经济状况
        (三)经济状况自我评价
    三、经济融入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力资本及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二)客观经济状况和经济自我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社会网络——社会融合的基础
    一、社会融合的内涵和构成
        (一)社会融合的内涵
        (二)社会融合的构成及主要指标
    二、三个群体社会融合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一)社会网络的规模扩大和异质性增强
        (二)社会信任的强关系和多元化并存
        (三)社区参与的群体分化明显
        (四)消费和闲暇方式的现代性不足
    三、社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共同的影响因素
        (二)非共同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制度安排——市民权获得和身份认同的核心
    一、市民权的内涵和构成
        (一)市民权的内涵
        (二)与市民化相关的市民权主要内容
        (三)市民权获得的主要指标
    二、三个群体所享有的市民权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一)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和“内外之别”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一般且均等化不足
        (三)不同群体对农村及农民的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和关注点不同
        (四)不同等级的城市差异显着
    三、身份认同的内涵、构成及三个群体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一)身份认同的内涵和构成
        (二)三个群体身份认同的特征分析和比较
    四、市民权的获得和身份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安排对市民权获得和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
        (二)市民权获得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三)身份认同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对研究假设的回应——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市民化水平:综合指数和各维度的“半市民化”下的群体有别
        (二)市民化四个维度的内在关联:立体化的“连续统”
        (三)市民化轨迹:进城农民工和城郊失地农民的起点不同
        (四)市民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共同建构
    二、对本文创新性和研究效度的讨论
        (一)对本文创新性的讨论
        (二)对本文研究效度的讨论
    三、尚待拓展的探索——与逆城市化、乡村振兴的对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访谈个案的编码及情况汇总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工城镇落户意愿和影响因素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案例[D]. 高泽阳. 兰州大学, 2021(02)
  • [2]私人成本、市民化能力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D]. 胡世文. 暨南大学, 2020(04)
  • [3]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影响研究[D]. 樊文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良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D]. 冀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农民工视角下楚雄州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D]. 朱瑞. 云南大学, 2019(03)
  • [8]农民工本地市民化的程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沧州市为例[D]. 邓晓艳.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9]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基于农民工内部分化的视角[D]. 温馨. 吉林大学, 2018(12)
  • [10]人力资本、网络和制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比较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张海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影响农民公民身份的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