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一、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1](2021)在《低锌胁迫对湖北海棠平邑甜茶幼苗光合特性以及13C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湖北海棠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砧木为试材,采用砂培方式结合13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锌水平(Zn2+浓度分别为0.02、0.5、2.0、4.0μmol·L-1)对幼苗叶片光合性能、荧光参数以及13C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锌(0.02、0.5和2.0μmol·L-1 Zn2+)处理下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较对照(4.0μmol·L-1 Zn2+)处理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低锌胁迫明显降低了叶片光系统II (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以及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低锌胁迫处理下的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蔗糖合酶(SS)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时间增长逐渐降低,在处理35 d后达到最低水平。13C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0.02、0.5和2.0μmol·L-1Zn2+处理下幼苗根系13C积累量在13C标记结束12 h后为0.03、0.05和0.16 mg·株-1,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8.5%、80.8%和38.5%。13C标记结束72 h后,低锌处理下叶片13C分配率较对照提高了18.5%、12.2%和9.0%,而根系13C分配率较对照降低了47.1%、35.4%和26.0%。以上结果表明,低锌胁迫降低了叶片Pn,削弱了叶片碳同化能力,阻碍了叶片光合同化物的合成及其向根系的运输,进而抑制了根系生长。

单莹[2](2021)在《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文中提出始花期是绿豆响应低温胁迫较为复杂的阶段,低温胁迫会限制绿豆碳的同化、分配和转移,最终影响绿豆的产量形成。烯效唑(S3307)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作物的一系列代谢过程,以应对非生物胁迫从而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增加产量。为明确始花期低温胁迫对绿豆的影响以及S3307的调控效应及分子机制,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为绿豆绿丰2号(L2)和绿丰5号(L5),于始花期进行15℃的低温胁迫处理,叶喷S3307作为调控手段,采用盆栽方式试验,平行测定两绿豆品种的产量构成、碳代谢相关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活性氧及清除系统和光合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对比分析可能的调控机制,研究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的调控效应和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绿豆于始花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导致两品种绿豆叶片光合能力降低、阻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过程。S3307处理后,L2和L5叶片内的净光合速率(Pn)均提高,改善了两品种绿豆叶片内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显着提高了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并提高了碳代谢关键酶(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提高碳水化合物(蔗糖、淀粉)含量,提高碳素同化和转运水平;解除低温胁迫后,上述各项指标均表现为与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2、低温胁迫处理后,绿豆L2和L5叶片内活性氧含量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类物质(AsA、DHA)、谷胱甘肽(GSH、GSSG)含量升高。喷施S3307处理后,上述活性氧含量和MDA含量的升高得到缓解,增强了保护酶活性,减缓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但仍然高于对照(CK)处理;恢复正常温度管理后,上述各项指标表现为与低温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3、低温胁迫处理后,绿豆L2和L5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增加。喷施S3307后可以使L2和L5叶片内的上述各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恢复正常温度管理后,上述各项渗透调节物质指标均表现为与胁迫期间相反的变化趋势。4、低温胁迫导致L2和L5叶片内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下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并且在胁迫的1~4 d,产量逐渐呈现递减的趋势。在低温胁迫的4 d内,L2和L5的产量相比于各自对照分别降低13.31%、21.66%、36.25%、58.25%和8.53%、19.50%、32.61%、46.60%,由此可见,L2产量的降幅大于L5,说明L2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更为敏感。喷施S3307后,L2和L5的产量较胁迫处理而言分别提高8.06%、12.13%、6.36%、20.12%和4.42%、13.42%、1.00%、10.65%,说明低温胁迫后喷施S3307可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绿豆造成的损伤,进而缓解胁迫造成的产量严重下降。5、转录组结果分析表明,与低温处理相比,正常温度和低温胁迫下喷施S3307处理的绿豆叶片共同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分别有27和11个。上调的基因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参与糖类物质代谢的功能基因。代谢组结果分析表明,CK/D和D+S/D两两比较中显示绿豆叶片共同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有16个和67个,上调的代谢物中绝大部分属于脂质、碳水化合物,进一步揭示了S3307能够提高绿豆碳代谢水平与抵抗低温的能力。转录组和代谢组的联合分析结果显示,S3307通过调节绿豆体内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Amino sugar and nucleotide sugar metabolism)和半乳糖代谢(Galactose metabolism)途径,促进低温胁迫下ASD1基因和URGT4表达量的增加,提高了N-乙酰基尿酸、乳糖等糖类物质的含量,最终提高绿豆的抗寒能力。

张亚如[3](2021)在《钾对幼苗期菠萝叶片矿质元素吸收与钾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菠萝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钾是菠萝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当前对菠萝钾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大田肥料试验,以提高菠萝产量、品质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却对钾元素在菠萝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吸收及内部转运机制研究不多。为探究菠萝对外施钾肥的响应及其内部转运机制,本文以“金菠萝”幼苗为试验材料,对菠萝进行了清水(CK1)、MS营养液(CK2)、磷酸氢二钾(T1)、硝酸钾(T2)、氯化钾(T3)等五种处理,研究了钾肥对幼苗期菠萝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Relative chlorophyll content,SPAD)、碳氮代谢产物及矿质元素吸收,及钾转运蛋白KUP家族相关基因、谷氨酸合成酶(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个施肥过程中,菠萝叶片SPAD值主要受硝酸钾(T2)影响显着升高,磷酸氢二钾(T1)的菠萝叶片SPAD值无明显变化。(2)钾肥处理对菠萝碳代谢产物有显着影响。施肥处理4 d,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施肥处理10 d,硝酸钾(T2)的菠萝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在整个施肥处理过程中,菠萝叶片淀粉含量主要受磷酸氢二钾(T1)的影响。(3)钾肥处理对菠萝氮代谢产物也有显着影响。在整个施肥过程中,磷酸氢二钾(T1)、硝酸钾(T2)、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说明三种钾肥均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磷酸氢二钾(T1)、硝酸钾(T2)、氯化钾处理(T3)等三种钾肥处理的菠萝叶片氨基酸含量均在施肥处理10 d最高。(4)不同钾肥处理下,菠萝叶片对氮、磷元素的吸收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而对钾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在整个施肥过程中,磷酸氢二钾(T1)、硝酸钾(T2)、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钾元素含量显着升高,氮、磷元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显着低于清水(CK1)处理,可能是钾肥的施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N、P含量的积累。(5)不同钾肥处理下,菠萝叶片对硼、铁、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整个施肥过程中,施肥处理10 d,清水(CK1)、MS营养液(CK2)、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硼元素含量较高,显着高于磷酸氢二钾(T1);硝酸钾(T2)比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铁元素更高,更有利于菠萝叶片对铁元素的吸收;磷酸氢二钾处理(T1)、硝酸钾(T2)、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均在施肥4 d镁元素含量最高,有利于菠萝叶片镁元素含量的积累;施肥处理10 d,硝酸钾(T2)、氯化钾(T3)的菠萝叶片锌元素含量显着增加。(6)钾肥处理下碳、氮代谢产物及矿质元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含量及矿质元素B、Fe、Mg、Zn含量与施肥天数呈极显着正相关,N、P含量与施肥天数呈极显着负相关。(7)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钾转运蛋白KUP家族相关基因、谷氨酸合成酶(GOG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所差别。Ac KUP4、Ac KUP5、Ac KUP6对磷酸二氢钾(T1)较为敏感;Ac KUP2、Ac GOGAT1对氯化钾(T3)较为敏感;Ac KUP1、Ac KUP3、Ac KUP5、Ac KUP6、GOGAT基因Ac GOGAT2对硝酸钾(T2)较敏感。(8)不同钾肥处理下,菠萝钾转运蛋白KUP家族Ac KUP5与K显着负相关,Ac GOGAT1与K显着正相关。

杜平[4](2021)在《外源锌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锌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2015年中国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以及营养品质。在当前农业生产领域中,鉴于农田土壤缺锌问题普遍,增施锌肥是促进作物增产提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已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探究外源锌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块茎锌营养的影响有其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营养液培养、盆栽及田间试验,研究了锌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作用,外源锌对马铃薯锌吸收分配及块茎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施锌方式和锌源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块茎锌含量及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旨在为科学运筹锌肥,促进马铃薯增产提质,实现马铃薯块茎富锌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缺锌导致马铃薯生长发育受阻。马铃薯脱毒组培苗在缺锌营养液(0μmol/L ZnSO4·7H2O)中处理14天,根系伸长生长状况不良,总根长、根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均显着下降。缺锌处理46天,地上部出现叶片变小、失绿黄化、顶端小叶簇生症状,其功能叶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光合速率显着下降。对缺锌马铃薯中位叶喷施0.2%硫酸锌水溶液,恢复供锌处理7天,上位叶和下位叶锌含量分别较喷施前增加35.16%、53.77%,但马铃薯未恢复正常生长。2.缺锌降低了马铃薯活性氧清除能力,并导致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碳氮代谢异常。缺锌马铃薯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可溶性糖、全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下降。3.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锌(ZnSO4·7H2O)可促进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改善块茎营养品质,并显着提高不同品种马铃薯锌含量及锌生物有效性。叶面施锌总锌利用率是土壤施锌的9.65~24.71倍。土壤施锌使马铃薯块茎锌含量增加0.77~9.63 mg/kg,平均增幅29.95%,植株总锌累积量平均增加61.37%;叶面施锌使块茎锌含量增加3.34~11.57 mg/kg,平均增幅63.26%,植株总锌累积量平均增加151.04%。与不施锌处理及土壤施锌处理相比,叶面施锌使马铃薯块茎植酸/锌摩尔比下降38.89%~51.20%、27.65%~43.26%。4.叶面喷施不同锌源显着提高了马铃薯锌含量,并改善了田间马铃薯生理状况,有机螯合锌肥处理块茎锌含量增幅大于无机锌肥处理。硫酸锌(ZnSO4)、柠檬酸锌(CA-Zn)、脯氨酸锌(PRO-Zn)和壳寡糖锌(COS-Zn)处理使马铃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下降,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着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加。CA-Zn、PRO-Zn、COS-Zn处理茎叶、根及块茎锌浓度增幅大于ZnSO4处理。收获后CA-Zn处理块茎锌浓度为17.06 mg/kg,较ZnSO4处理高8.53%,差异显着;PRO-Zn和COS-Zn处理块茎锌浓度为16.13 mg/kg、16.44 mg/kg,分别较ZnSO4处理高2.61%和4.58%,差异不显着。5.外源施锌处理下,10个参试马铃薯品种产量及锌含量变化差异明显。土壤施锌和叶面施锌分别使马铃薯平均增产7.20%和6.52%,其中,华薯3号在不同施锌方式下增产幅度均最高。不施锌肥处理下,各马铃薯品种块茎锌含量在9.12mg/kg~15.71 mg/kg之间。土壤施锌处理下,各品种锌含量变幅增至9.89mg/kg~20.35 mg/kg,变异系数在0.60%~6.10%之间,其中华薯9号锌含量最高,08CA-9635-19锌含量最低。叶面施锌处理下,各品种锌含量变幅增至16.20mg/kg~24.68 mg/kg,变异系数在1.83%~5.29%之间,其中夏波蒂锌含量最高,大西洋锌含量最低。

陆心宇[5](2021)在《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连作障碍会使黄瓜的生长受抑、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病虫害严重,已成为黄瓜优质高产的限制因子之一,自毒作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中苯丙酸(PA)是黄瓜最主要的自毒物质。多巴胺(Dopamine DA)具有调节植株生长能力、清除活性氧,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作用,因此研究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主要的蔬菜作物——黄瓜为研究对象,以抗连作能力较强的‘津优1号’和抗连作能力较弱的‘津研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3-苯丙酸模拟自毒物质,以多巴胺为缓解溶液灌根,研究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幼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种子的萌发率下降、生长指标降低、种子胚根处出现瘤状凸起、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淀粉含量增加,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些现象,提升种子生长的能力。2、苯丙酸胁迫会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能力,降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能力,下调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CHLH、HAMA1、POR和CAO的表达量且对抗性较差的‘津研4号’抑制作用更明显,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不良影响。3、外源多巴胺可以降低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的累积,提升黄瓜幼苗的渗透调节能力;苯丙酸胁迫下,‘津优1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受到抑制,而‘津研4号’的SOD活性提升,两个黄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升,且‘津优1号’的提升更明显,超氧化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受到抑制,其中‘津研4号’的CAT和APX酶活性受抑制更严重,外施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不良影响,提升黄瓜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两个品种黄瓜的POD、PPO、CAT和APX酶活性均提升。4、苯丙酸胁迫会抑制黄瓜幼苗的氮同化能力,两个品种黄瓜的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均下降,且‘津研4号’的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下降更严重,外施多巴胺可以提升两个品种黄瓜的氮同化能力,相关酶活性均上升。5、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化酶(SPS)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均提升,外施多巴胺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些酶的活性,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受到苯丙酸胁迫的抑制,而外施多巴胺可以缓解这种现象。6、苯丙酸胁迫下两个品种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均提升,且‘津优1号’的提升更明显,外施多巴胺会抑制两个品种黄瓜的内源多巴胺分泌,导致内源多巴胺含量降低。7、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各部分元素含量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降低、产生畸形果,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这些现象,提升黄瓜的外观品质和产量,减少畸形果。综上所述,苯丙酸胁迫会导致黄瓜种子、幼苗和果实的生长能力降低,且‘津研4号’幼苗受到的抑制更严重,外源多巴胺可以缓解胁迫程度,减少活性氧的积累,提升抗氧化性能,增强光合能力,提升氮代谢和碳代谢相关酶活性,促进黄瓜的元素吸收,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

张薇[6](2021)在《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研究适于生姜优质高产的新型配方肥料,本试验以‘山农1号’生姜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腐植酸(A0、A1、A2、A3)与化肥(B0、B1、B2)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其中腐植酸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667m2(A0)、50kg/667m2(A1)、100kg/667m2(A2)、200kg/667m2(A3),化肥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施化肥(B0)、普通复合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1)、控释肥(N-P2O5-K2O=13-9-26)200kg/667m2(B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生姜植株的生长量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各器官的生长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产量达6303.48kg/667m2,较A0增加了24.21%;控释肥处理的生姜产量较高,达5994.21 kg/667m2,较普通复合肥的处理增产5.23%。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干物质、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抗坏血酸等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46.45%、7.48%、46.67%、28.57%、13.94%。腐植酸用量与肥料种类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2.不同处理生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生姜对N、P、K的吸收积累量显着增加,A3较A0分别提高了50.50%、45.30%、33.79%,A3肥料农学效率较A0提高了24.10%;在相同腐植酸用量下控释肥处理的生姜植株的N、P、K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如腐植酸A3水平下控释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及肥料农学效率分别为45.85%、32.83%、54.95%和33.43kg/kg,较普通复合肥分别提高了6.48%、6.45%、4.69%和5.23%。3.在肥料相同的情况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3B1较A0B1提高了11.66%、4.42%,A3B2较A0B2提高了12.12%、3.78%。在同一腐植酸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在9月20日时A0B2较A0B1提高了3.84%、2.21%,A3B2较A3B1提高了4.26%、1.59%。4.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养分存在显着差异,随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根际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着增加,其中以A3较高,分别为1.377g/kg、0.954g/kg、139.68mg/kg、108.99mg/kg、138.57mg/kg,较A0分别提高了58.09%、43.67%、43.48%、63.35%、64.61%。不同肥料处理也显着影响根际土壤养分,控释肥处理均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7](2021)在《锌对苹果果实膨大期叶片13C光合产物合成及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锌对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机理,为苹果果实发育关键时期通过补锌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奠定理论基础,以8年生‘寒富’/GM256/山定子为试材,采用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苹果树叶片涂抹不同浓度锌(CK、Zn1、Zn2、Zn3、Zn4,分别代表浓度为0、0.1%、0.2%、0.3%和0.4%的ZnSO4·H2O溶液)对果实膨大期叶片13C同化能力及13C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浓度的增加,苹果树叶片Rubisco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山梨醇和蔗糖含量、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和蔗糖磷酸合酶活性,以及13C同化能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Zn3处理下达到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Zn3处理的13C自留量(标记叶片+标记枝条)最低,为61.2%,而输出量最高,为38.8%。果实13C吸收量表现为Zn3>Zn2>Zn4>Zn1>CK。这说明叶片涂抹适宜浓度锌(0.3%ZnSO4·H2O溶液)处理增强了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片光合产物的合成能力,促进了光合产物由叶片向果实的定向运输。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8](2021)在《适量供锌明显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碳氮吸收和同化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氮素利用率低严重制约我国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不同供锌水平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光合作用、13C同化与分配和15N吸收、利用与分配的影响,探究锌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机制,为苹果生产中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进行砂培试验,试验周期为30天。设置ZnO、Zn2、Zn4、Zn8、Zn16(分别相当于0、2.0、4.0、8.0、16.0μmol/L Zn2+)5个锌浓度处理,每3天更换一次营养液,每次向营养液中加入Ca(15NO3)2 0.01 g,共计加入0.1 g。正式处理25天后进行13C标记,于13C标记后24、48和96 h取样,测定各器官13C丰度。另于正式处理第30天取样,测定幼苗各器官生物量、根系形态、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各器官锌含量以及各器官含氮量、15N丰度。[结果]5个处理中,Zn4处理幼苗各器官生物量与根系活力最高,根系形态指标(根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与根尖数)最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硝酸还原酶(NR)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供锌水平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Zn4处理下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15.21μmol/(m2·s)、184.12μmol/(m2·s)、0.839、8.4μmol/(g·min)、103.25μg/(g·h)和96.6 mg/(g·h);在ZnO处理最低,其值仅为Zn4处理的0.65、0.71、0.92、0.51、0.60和0.52倍。各器官锌含量均表现为Zn16> Zn8> Zn4> Zn2> Zn0。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随着供锌水平的提高,幼苗整株13C积累量、15N吸收量以及15N利用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均在Zn4处理下达到最高,其值分别为1.95 mg、0.57 mg和15.8%。不同供锌水平对幼苗13C与15N分配率也有一定影响。其中,Zn4处理下根系13C分配率与叶15N分配率最高,分别为Zn0处理的1.53和1.18倍。[结论]供锌不足与过量均抑制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适宜供锌一方面通过改善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片碳代谢相关酶活性,加强了叶片对碳的固定;提高了根系对光合产物的竞争力,加强了叶片光合同化物向根系的运输,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同时,改善了根系形态,提高了根系活力,进而增强了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另一方面,促进了氮素由根系向叶片的运输,同时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幼苗对氮素的同化利用能力,进而促进了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因此,适宜锌营养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碳、氮吸收和同化效率。

沙建川[9](2020)在《苹果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果实品质日益受到重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是苹果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叶片光合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数量。明确光合同化物向果实的转运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将为生产上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此,以垄栽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Malus pumila Mill.)为试材,利用13C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了苹果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特性,明确了同化物向果实转运最多的时期,进一步明确了在关键期内不同枝类叶片和不同叶果距叶片的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特性。并在关键期内分析了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叶果比、氮水平、钾水平、多效唑、脱落酸和赤霉素)对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花后不同时期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特性研究:果实的δ13C值和13C分配率随果实发育时期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花后120~135 d较高,在花后135 d达最高水平。在花后120~135 d叶片在保持较高光合作用的前提下,叶片Rubisco酶活性开始降低,叶片已出现适度衰老,促进了同化物向外转运。在花后120~150 d,果实单果重和纵横径出现快速增加,为同化物在果实卸载增加了库容。在花后120~135 d,果肉的山梨醇脱氢酶(SDH)和淀粉酶(AM)活性、果肉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以及果柄组织的糖转运蛋白Md SOT1、Md SOT2、Md SOT3、Md SUT1和Md SUT4和果肉己糖转运蛋白Md HT2.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同时果柄组织和果肉间的山梨醇含量差达全年最高水平。这些因素共同提高了果实库活力,进而提高同化物向果实的转运效率。2.在花后120~135 d,不同枝梢叶片(营养梢、长梢、中梢、短梢、果台副梢和叶丛梢)和距果实不同距离的叶片(距果实20、40、60 cm短梢和长梢叶片,分别用S20、L20、S40、L40、S60、L60表示)的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果实13C累积量为短梢>果台副梢>中梢>长梢>叶丛梢>营养梢;S20>L20>S40>L40>S60>L60。等叶果距下短梢叶片较长梢叶片的13C同化物更多地向果实输送,在叶果距为20、40、60 cm时,果实13C累积量分别增加10.91、5.28、1.14 mg,且在果实13C累积量上叶果距较枝条类型更具支配优势。不同枝梢生长特性表明随着枝条长度增加,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和同化物合成水平出现降低趋势,离果实近的叶片呈增强趋势。叶片IAA、G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较长枝条叶片出现积累,叶片ABA含量则在较短枝条富集。3.不同叶果比和摘叶方式(每种叶果比处理分两种摘叶方式,均匀摘叶和留近果叶去远果叶)对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摘叶后10 d,摘叶处理均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ubisco酶活性和叶片糖代谢水平,均以T3处理(叶果比30:1且均匀摘叶)下最高。摘叶后20 d,过度摘叶(T1~T3处理)降低了叶片光合作用和糖代谢水平,加速了叶片衰老;适度摘叶(T4~T6处理)下各项指标均高于摘叶后10 d,均以T4处理(叶果比30:1且留近去远摘叶)下最高。T4处理下的13C自留量和13C输出量分别达最低和最高水平,分别为60.4%和39.6%。果实13C累积量随叶果比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以T4处理最高。同一叶果比处理下留近去远摘叶较均匀摘叶可缓解叶片衰老程度。适度摘叶可提高源叶光合作用和糖代谢水平,防止叶片早衰,促进同化物向果实转运,提高果实品质。4.叶片尿素涂抹浓度对13C同化物和15N向果实转运的影响:对叶片(短梢、中梢、果台副梢和距果实20 cm内叶片)进行尿素水溶液涂抹,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光合速率、山梨醇和蔗糖含量、S6PDH、SPS酶活和13C同化能力均先升高后降低,均以0.6%尿素处理最高,其次是0.9%尿素处理。果实13C累积量随着尿素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0.9%尿素涂抹处理最高(1.21 mg·g-1),清水对照最低(0.51 mg·g-1);果实15N累积量随着尿素浓度增加呈一直升高趋势。0.9%尿素涂抹处理使叶片出现适度衰老,尿素浓度过低延缓叶片衰老,过高则使叶片过度衰老。以上结果表明,0.9%尿素浓度处理在维持较高光合作用的前提下使叶片出现适度衰老,利于叶片内部营养物质向外输送,向果实转运的同化物增多,同时避免了过多地氮素向果实的输入,为果实后期糖代谢提供了充分的碳源物质。5.叶片钾素涂抹浓度对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对叶片(短梢、中梢、果台副梢和距果实20 cm内叶片)进行钾素水溶液涂抹,K3处理(1.5%K2O)显着提高了叶片Rubisco酶活性、净光合速率(Pn)、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山梨醇和蔗糖含量、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6PDH)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及13C同化能力;提高了果柄组织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Md SOT1、Md SOT2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Md SUT4的表达,促进了糖在果实中的卸载。13C自留量以CK最高,为82.6%,K3处理最低,为60.5%。果实13C累积量随钾素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以K3处理最高(1.31 mg·g-1),CK最低(0.57 mg·g-1)。表明叶施钾素水溶液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PSII光化学效率和碳同化关键酶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叶片同化物的合成能力和向外输送能力,促进了糖向果实的定向转运,同化物向果实转运数量以1.5%K2O涂抹叶片处理最多。6.多效唑对秋梢生长及13C同化物和15N向果实转运的影响:随多效唑浓度增加,秋梢叶片的IAA、GA3、和ZR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加。多效唑处理还降低了秋梢叶片的叶面积、秋梢长度、每枝叶片数量和Rubisco酶活性,但是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影响。当多效唑浓度超过1500 mg·L-1时,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变化,过度抑制了秋梢生长。13C和15N同位素双标记表明多效唑处理协调了果实膨大期的秋梢和果实的碳氮营养,降低了秋梢叶片的δ13C和Ndff值,减少了果实中的氮积累,但增加了果实中的碳积累。并且适宜浓度多效唑处理(1000~1500 mg·L-1)提高了果实产量、品质以及树体贮藏营养。7.外源脱落酸对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在果实膨大后期对果实进行脱落酸涂抹,随ABA浓度增加,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蔗糖转运蛋白基因Md SUT1和Md SUT2.2与山梨醇转运蛋白基因Md SUT3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以100 mg·L-1ABA处理最高。Fluridone处理(ABA生物合成抑制剂)则显着抑制了糖代谢酶活性和糖转运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其他处理,100 mg·L-1ABA处理显着减少了叶片13C含量,增加了果实13C含量,提升了13C同化物由叶向果的转运速率。适宜浓度外源ABA提高了成熟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8.外源GA3对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在幼果期对果实进行GA3涂抹,随着GA3浓度增加,苹果的单果重、果实纵横径、种子和果肉GA3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200 mg·L-1 GA3处理时达到最高。较其他处理,200 mg·L-1GA3处理显着减少了叶片13C含量,增加了果实13C含量,提升了13C同化物由叶向果的转运速率。100~300 mg·L-1外源GA3提高了成熟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秦永梅,韩凤英,杨慧,刘敏[10](2020)在《光质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培育苦瓜壮苗的最适光源,设置红光(R)、蓝光(B)、红蓝光(R1B2)、红蓝光(R2B1)4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相比,R促进苦瓜幼苗高度的增加,抑制茎的横向加粗,B的作用与之相反;R2B1的总叶面积、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B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低,R的净光合速率值最低,胞间CO2浓度最高。与W相比,R2B1的总糖、淀粉含量最大,RUBPcase、SPS、SS活性最高,W的蔗糖含量最高。B的叶片全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27.88%、37.92%、30.54%,R1B2次之,但GS和GOGAT活性以R1B2最高,NR活性以R2B1最高。另外,在红蓝组合光中,增加红光比例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叶片碳代谢的加强,而增加蓝光比例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叶片氮代谢的加强。综上所述,R2B1处理的苦瓜幼苗最符合壮苗标准,且净光合速率最大、水分利用率最高、碳代谢最强且氮代谢水平较高。

二、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低锌胁迫对湖北海棠平邑甜茶幼苗光合特性以及13C积累和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1.2.1 植株叶片光合参数的测定
        1.2.2 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1.2.3 酶活性测定
        1.2.4 植株13C丰度测定
    1.3 数据计算与处理
        1.3.1 各器官13C丰度及13C积累量的计算
        1.3.2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2.2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2.3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碳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2.5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碳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5.1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13C积累量的影响
        2.5.2 低锌胁迫对平邑甜茶幼苗13C分配的影响
3 讨论

(2)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1.2.1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1.2.2 低温胁迫对植物碳代谢的影响
        1.2.3 低温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2.4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1.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1.4 代谢组测序在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
    1.5 S3307调控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绿豆品种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2.1.3 盆栽土壤情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绿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3.2 绿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3.3 绿豆相关光合参数测定
        2.3.4 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3.5 代谢组、转录组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光合生理的调控效应
        3.1.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1.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1.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1.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3.1.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胞间CO2 浓度(Ci)的影响
    3.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碳代谢的调控效应
        3.2.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含量的影响
        3.2.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3.2.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转化酶(AI、NI)和总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3.2.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合成酶(SS)活性的影响
        3.2.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3.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调控效应
        3.3.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3.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调控效应
        3.4.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
    3.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效应
        3.5.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产量的影响
        3.5.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单株荚数的影响
        3.5.3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单株粒数的影响
        3.5.4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百粒重的影响
    3.6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的分子调控作用
        3.6.1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分析
        3.6.2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代谢组学的影响
        3.6.3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4 讨论
    4.1 低温胁迫对作物光合生理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4.2 低温胁迫对作物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4.3 低温胁迫对作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4.4 低温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及S3307的调控效应
    4.5 S3307对低温胁迫下始花期绿豆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学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钾对幼苗期菠萝叶片矿质元素吸收与钾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菠萝概述
    1.2 钾的生理功能
        1.2.1 酶活性
        1.2.2 蛋白质合成
        1.2.3 细胞水势
        1.2.4 光合作用
        1.2.5 碳氮分配
        1.2.6 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1.3 植物对钾的吸收和转运
    1.4 钾对碳代谢的影响
    1.5 钾对氮代谢的影响
    1.6 钾对植物矿质元素的影响
    1.7 菠萝施钾肥研究现状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施肥处理与样品采集
    2.3 样品采后处理
    2.4 试验测定方法
        2.4.1 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
        2.4.2 碳代谢物质含量测定
        2.4.3 氮代谢物质含量测定
        2.4.4 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
        2.4.5 菠萝钾转运蛋白KU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碳代谢的影响
        3.2.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3.2.3 施肥天数、钾肥处理与菠萝叶片碳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3.3.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3.3 施肥天数、钾肥处理与菠萝叶片氮代谢产物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氮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4.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3.4.3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3.4.4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硼元素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铁元素含量的影响
        3.4.6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锌元素含量的影响
        3.4.8 施肥天数、钾肥处理与菠萝叶片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钾肥处理下菠萝植株各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钾转运体KUP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
        3.6.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1基因表达的影响
        3.6.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2基因表达的影响
        3.6.3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3基因表达的影响
        3.6.4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4基因表达的影响
        3.6.5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5基因表达的影响
        3.6.6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AcKUP6基因表达的影响
        3.6.7 KUP家族基因相对表达量与K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3.7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GOGAT基因表达的影响
        3.7.1 不同钾肥处理对Ac GOGAT1基因表达的影响
        3.7.2 不同钾肥处理对Ac GOGAT2基因表达的影响
        3.7.3 GOGAT相对表达量与K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SPAD值的影响
        4.1.2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碳代谢的影响
        4.1.3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4.1.4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4.1.5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影响
        4.1.6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叶片钾转运蛋白KUP基因表达的影响
        4.1.7 不同钾肥处理对菠萝谷氨酸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8 菠萝基因KUP、GOGAT相对表达量与K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4.2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外源锌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锌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锌元素研究现状
        1.1.1 土壤中的锌
        1.1.2 植物体内锌含量及分布
        1.1.3 植物体内锌形态
        1.1.4 植物对锌的吸收运输和分配
        1.1.5 锌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1.1.6 锌与作物产量和品质
        1.1.7 作物锌营养强化措施
    1.2 世界和中国马铃薯生产现状以及马铃薯锌营养研究现状
        1.2.1 世界及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1.2.2 马铃薯锌营养现状
        1.2.3 马铃薯对锌的吸收与分配
        1.2.4 马铃薯锌遗传育种强化技术
        1.2.5 马铃薯锌农艺强化技术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与目的
        2.2.1 锌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营养功能
        2.2.2 施锌对马铃薯生长、锌含量及块茎品质的影响
        2.2.3 施锌方式对马铃薯产量、锌肥利用率以及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2.2.4 施用不同种类锌肥对马铃薯生长及锌含量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3 锌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及其营养功能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与处理
    3.4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6 结果与分析
        3.6.1 锌对马铃薯根系生长发育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6.2 锌对马铃薯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3.6.3 锌对马铃薯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6.4 锌对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6.5 锌对马铃薯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6.6 锌对马铃薯叶片氮含量及氮素同化产物的影响
        3.6.7 中位叶施锌对马铃薯叶片锌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3.7 讨论
        3.7.1 锌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7.2 锌对马铃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7.3 锌对马铃薯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3.7.4 锌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转运
    3.8 小结
4 施锌对马铃薯生长、植株锌含量及块茎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设计
    4.3 样品采集与处理
    4.4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4.6.1 施锌对马铃薯苗期生长的影响
        4.6.2 施锌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6.3 施锌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各器官锌含量的影响
        4.6.4 施锌对马铃薯植株锌积累量的影响
        4.6.5 施锌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期内植株锌分配的影响
        4.6.6 施锌对马铃薯各生育期锌转运系数的影响
        4.6.7 施锌对马铃薯收获后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及锌肥固定率
        4.6.8 施锌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4.7 讨论
        4.7.1 施锌对马铃薯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4.7.2 施锌对马铃薯锌含量及锌累积分配的影响
        4.7.3 施锌对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4.7.4 施锌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4.8 小结
5 施锌方式对马铃薯产量、锌肥利用率和锌生物有效性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设计
    5.3 样品采集与处理
    5.4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5.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6 结果与分析
        5.6.1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6.2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锌含量的影响
        5.6.3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锌分布的影响
        5.6.4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锌总累积量的影响
        5.6.5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锌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5.6.6 不同施锌方式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磷锌比的影响
        5.6.7 不同施锌方式对马铃薯块茎植酸含量及植酸/锌摩尔比的影响
        5.6.8 不同施锌方式对马铃薯收获后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
    5.7 讨论
        5.7.1 施锌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7.2 施锌方式对马铃薯锌含量及锌分配的影响
        5.7.3 施锌方式对马铃薯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5.8 小结
6 叶面喷施不同外源锌对马铃薯锌含量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设计
    6.3 样品采集与处理
    6.4 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6.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6 结果与分析
        6.6.1 不同锌源对马铃薯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6.2 不同锌源对马铃薯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6.6.3 不同锌源对马铃薯功能叶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影响
        6.6.4 不同锌源对马铃薯锌含量的影响
    6.7 讨论
    6.8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1.1.1 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1.1.2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1.1.3 土壤微生物变化及土传病虫害的影响
        1.1.4 自毒作用的影响
    1.2 自毒作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概况
        1.2.1 自毒作用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1.2.2 自毒作用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
        1.2.3 自毒作用破坏抗氧化系统影响氧化还原平衡
        1.2.4 自毒作用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2.5 自毒作用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活性
        1.2.6 黄瓜根系分泌物苯丙酸的研究现状
    1.3 自毒作用的缓解研究
        1.3.1 选育优质抗性品种
        1.3.2 改变常规栽培方式
        1.3.3 生物炭吸附
        1.3.4 营养学手段的应用
    1.4 多巴胺对植物生理效应的影响
        1.4.1 植物中的多巴胺
        1.4.2 植物中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
        1.4.3 多巴胺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以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种子幼芽生长的影响
        2.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芽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氮同化能力以及碳代谢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3.1.2 田间管理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3.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3.2.3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2.4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3.2.5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碳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3.2.6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生长的影响
        3.3.2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光合特性的影响
        3.3.3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3.4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氮代谢酶的影响
        3.3.5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碳代谢酶的影响
        3.3.6 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内源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元素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培养方法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元素吸收的影响
        4.2.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果实产量的影响
        4.2.3 多巴胺对苯丙酸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各部分元素吸收的影响
        4.3.2 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特性
    1.2 腐植酸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腐植酸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控释肥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1 控释肥对植物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3.2 控释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量及产量
        2.3.2 产品品质的测定
        2.3.3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2.3.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5 根系活力的测定
        2.3.6 叶片色素的测定
        2.3.7 光合参数的测定
        2.3.8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2.3.9 碳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3.10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测定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各器官生长量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大量元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磷钾含量
        3.2.1.1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氮含量
        3.2.1.2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磷含量
        3.2.1.3 不同生育时期生姜各器官钾含量
        3.2.2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
        3.2.2.1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的吸收积累
        3.2.2.2 不同处理生姜对磷的吸收积累
        3.2.2.3 不同处理生姜对钾的吸收积累
        3.2.3 不同处理生姜对氮磷钾的利用效率
    3.3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生姜光合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生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3.5 不同处理对生姜膨大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对生姜碳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3.4.1 不同生长期生姜碳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2 不同生长期生姜氮代谢关键酶动态变化
        3.4.3 不同处理对生姜硝酸还原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
    4.2 生姜施用腐植酸与控释肥增产的原因
        4.2.1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4.2.2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生姜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4.2.3 腐植酸与控释肥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锌对苹果果实膨大期叶片13C光合产物合成及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1.3.2 叶片叶绿素含量、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和光合参数测定
        1.3.3 叶片山梨醇、蔗糖含量、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6PDH)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测定
        1.3.4 结果枝解析样品13C丰度测定
    1.4 计算公式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锌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1.1 叶绿素荧光参数
        2.1.2 光合参数
    2.2 不同浓度锌对苹果叶片碳代谢的影响
    2.3 不同浓度锌对苹果叶片13C同化与分配的影响
        2.3.1 苹果叶片13C同化能力、13C光合产物输出量和自留量比例
        2.3.2 苹果叶片13C光合产物分配
3 讨 论

(9)苹果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苹果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研究进展
    1.2 源库特性对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
        1.2.1 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2 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3 流系统及其作用
    1.3 源库关系的调控策略
        1.3.1 叶片营养与衰老调控
        1.3.2 叶果比调控
        1.3.3 果实库强调控
    1.4 植物激素在同化物向果实转运中的作用
    1.5 苹果糖代谢相关酶及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5.1 果实糖代谢相关酶研究进展
        1.5.2 苹果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6 ~(13)C稳定同位素在植物光合同化物转运与分配中的应用
    1.7 技术路线
    1.8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2 测定方法
        2.2.1 植株解析样品测定
        2.2.2 叶片生理特性及光合参数测定
        2.2.3 激素含量测定
        2.2.4 山梨醇和蔗糖含量测定
        2.2.5 糖代谢酶活性测定
        2.2.6 果实品质测定
        2.2.7 山梨醇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测定
        2.2.8 苹果根系贮藏营养测定
    2.3 ~(13)C和~(15)N计算公式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果实发育期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
        3.1.1 不同时期果实δ~(13)C值
        3.1.2 不同器官~(13)C分配率
        3.1.3 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酶活性
        3.1.4 果实单果重、纵横径和硬度
        3.1.5 果肉和果柄山梨醇和蔗糖含量
        3.1.6 果肉激素含量
        3.1.7 果肉糖代谢酶活性
        3.1.8 果肉和果柄山梨醇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及果肉己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3.2 不同枝位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运输与分配特征
        3.2.1 不同梢类叶片光合特性
        3.2.2 不同梢类叶片山梨醇和蔗糖含量
        3.2.3 不同梢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
        3.2.4 标记叶片和果实~(13)C分配参数
        3.2.5 果实~(13)C累积量
        3.2.6 果实、标记叶片和其他器官~(13)C分配率
    3.3 关键时期源强调控对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
        3.3.1 叶果比和摘叶方式对苹果~(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3.2 氮水平对苹果叶片~(13)C同化物和~(15)N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
        3.3.3 钾水平对苹果果实膨大期~(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
        3.3.4 多效唑对果实膨大后期~(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3.4 关键时期库强调控对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
        3.4.1 外源ABA对苹果果实膨大后期~(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的影响
        3.4.2 外源GA_3对苹果幼果期~(13)C同化物向果实转运及糖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4.1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
    4.2 明确同化物向果实转运较多的叶片类型
    4.3 关键时期源强调控措施与叶片同化物转运
        4.3.1 叶果比调控
        4.3.2 叶片营养调控
        4.3.2.1 叶片氮素调控
        4.3.2.2 叶片钾素调控
        4.3.3 秋梢管理
    4.4 关键时期库强调控措施与叶片同化物转运
        4.4.1 外源脱落酸调控果实库强
        4.4.2 外源赤霉素调控果实库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光质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质照射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2.2 不同光质对苦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不同光质照射对苦瓜幼苗碳代谢的影响
    2.4 不同光质照射对苦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四、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低锌胁迫对湖北海棠平邑甜茶幼苗光合特性以及13C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 植物生理学报, 2021(06)
  • [2]烯效唑缓解绿豆始花期低温胁迫的效应和机制[D]. 单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钾对幼苗期菠萝叶片矿质元素吸收与钾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D]. 张亚如.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4]外源锌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锌含量的影响[D]. 杜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外源多巴胺对苯丙酸胁迫下黄瓜抑制作用的缓解机理研究[D]. 陆心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腐植酸与控释肥配施对生姜产量品质的影响[D]. 张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锌对苹果果实膨大期叶片13C光合产物合成及向果实转移分配的影响[J].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6)
  • [8]适量供锌明显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碳氮吸收和同化效率[J]. 于波,秦嗣军,吕德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1)
  • [9]苹果叶片同化物向果实转运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沙建川.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10]光质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 秦永梅,韩凤英,杨慧,刘敏. 中国瓜菜, 2020(07)

标签:;  ;  ;  

锌对苦瓜叶片碳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