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倒顶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

浅谈倒顶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

一、浅议倒置屋面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仪[1](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提出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钱挽鹏[2](2016)在《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调查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农村建设进入战略关键期,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农村景观建设,村庄植物景观研究势在必行。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第一大省,经过近十年的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也存在脱离农村实际、忽视农民需求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探索科学可行的村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本论文正是基于此,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开展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的调查与应用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选取18个典型样本村庄进行实地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庭院集生产、社交、储藏、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有前院型、后院型、前后院式、前侧院式、后侧院式、前后侧院式6种布局形式,其中以前后院式庭院布局最为常见;道路空间兼具交通、生产、储藏、社交功能,由通村公路、主路、支路和入户路四级道路构成棋盘式、树枝式、混合式的布局;公共活动空间集观赏、社交、健身、休息、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由广场、村委会、乡村公园三类空间以集中式、协作式、分离式布局。黑龙江省村庄植物种类较单一,以杨、柳、榆、白桦等乡土树种为主;庭院空间和平原地区的植物种类较丰富;现有植物种类以草本最多,经济树种在各生活型植物中所占比例较高;道路空间以乔灌木为主,庭院空间以草本和果树为主,公共活动空间以乔木和花灌木为主;庭院空间的植物长势最佳,道路和公共活动空间的植物常出现遭受风害、冻害和砍伐的现象。2、通过对村民的访谈发现,黑龙江省村民对当前村庄植物景观较为满意,对村庄植物景观建设工作普遍支持;对植物的遮阴、降温增湿、防风的生态功能认知度较高;村民更加期望在路口以及公共空间增加绿化空间;不同空间的植物选择倾向有差异,其中庭院空间以果树和蔬菜为主,道路空间以能乘凉的乔木为主,公共空间以乔木、花灌木和花卉为主;与城市景观相比,村民更希望保持乡土风貌,尽力满足功能需求。3、立足农村实际,基于低成本农村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理论认为,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景观评价标准,秉承低影响开发理念,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其次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经济价值高、养护节约型植物,且应以小苗为主,合理搭配树种;同时应减少维护成本,注重植物废弃物的再利用,平摊养护管理任务。4、运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选取经济特性、景观特性、生态特性等指标,将植物的成本投入和经济产出纳入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43种乔木、61种灌木、8种藤本、48种宿根花卉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榆树、榆叶梅、北五味子、黄花菜等优秀景观植物。5、选取20m×40m、前后院式布局的庭院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并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植物景观设计方案的设计成本、施工成本、养护管理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利用Ecotect软件分析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综合分析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表明设计方案的先进性,论证了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论文探讨了村庄植物景观设计理论,提出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设计建议,有助于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对新形势下美丽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王一[3](2016)在《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域辽阔,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有近9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0多万。东北地区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工业生产基地与资源开采基地,其经济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全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2014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GDP增速分别为5.6%、6.5%、5.8%,位列全国后五位,其中辽宁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三。201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创历史最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对东北地区进行结构性调整已经成为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态势以及政治稳定。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方案的全面实施,这一方案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四个着力”、“三个事关”和“两个归根结底”等重要论断以及“7.17讲话”的重要精神,强调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是全面振兴,并确立其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东北地区城镇化是其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回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是调整东北地区产业布局,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是其城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与价值目标,为解决东北地区“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铺平道路。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与城镇化发展加以研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是东北地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研究依据,以城镇化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的作用及其策略为研究重点,将文章分成了六个章节,层层递进,得出城镇化是东北振兴的重要支撑这一结论。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本部分在准确界定和把握区域经济与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全面阐释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并强调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第三章是历史考察与战略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历史维度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全面解读东北振兴战略,旨在东北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寻求东北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最佳契合点。第四章是数据论证与作用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城镇化建设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在辩证论述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阐释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继而分别对黑、吉、辽三省的城镇化的经济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用详实数据证明城镇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是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维度,对澳大利亚帕斯与中国江西省德兴市的城镇化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并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辽宁省城镇化建设为例,对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进行实践分析。第六章是策略分析与对策探索。本部分在对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条件与城镇化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实施步骤与具体对策: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城乡发展、调动经济主体活力与健全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等。

丁晨旸[4](2015)在《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直是风景园林行业关注与研究的主要领域。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作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主要与活跃的阵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集中体现在以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博会、奥运会这类的“重大城市事件”的建设过程中。早期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以修复战后城市为主要目的,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其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再是单纯的展会,通过风景园林方式,在处理城市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世界园艺博览会兼备城市属性与自然属性,这使得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缓解和协调城市与自然矛盾,促进两者融合的平台。文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将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置于城市与自然背景下,梳理和总结世界园艺博览会发展建设的历史与问题,结合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建设情况,指导当前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设,形成针对解决城市与自然关系问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建设结构与体系。本文以文献综述、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实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五个大部分: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发展研究、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整合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理念与方法、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分析及整合规划策略。首先:本文通过对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性质、分类、组织与管理、建设经验等层面总结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设与城市、自然的联系,提出世界园艺博览会具有典型的城市属性及自然属性的特征,明确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在当前快速城市化建设中协调城市与自然关系的积极途径。其次:对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整合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规划整合理念的设计价值观,并对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规划的整合对象、世界园艺博览会作为整合的优势及相关理论借鉴进行阐释。最后:本文提出建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规划的整合体系,以规划建设的程序划分为与城市发展协调的整合性选址、与自然资源整合的弹性分区、与城市功能整合的交通规划、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整合及与城市需求整合的后续利用及管理,通过对专项整合的意义、范畴及具体方法和设计实践进行分析与归纳,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规划整合方法体系。

斯琴必力格[5](2014)在《内蒙古牧区自立型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使牧区房屋的建设较为迅速。由此,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内蒙古牧区的典型传统居住形式—蒙古包,已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地域文化特征不明显的普通房屋或者是其他变体形式,此类房屋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其设计与建造方式带来了单调、均质化以及无个性的居住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牧区民居为研究对象,对牧区村落住宅、传统蒙古包、新型移动大棚车及其制作厂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分析牧区建筑的演变与发展,同时提取自立型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探索在牧区环境背景下,满足基本特定生活的自立型建筑类型。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结合内蒙古牧区生活和生产特点,借助“欧洲被动式”房屋、日本自立循环住宅的理论概念,辅以少量的主动式手段(如,太阳能、新风热交换系统等)进行节能设计研究。根据“地域性、可行性、经济性”的原则,提出了适宜内蒙古牧区的自立型建筑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估和节能分析。本研究成果主要为内蒙古牧区居住建筑提供自立型设计方法,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同时为牧区提供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刘桐[6](2013)在《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的审美意匠》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沙俄在中国的领土上修建一条贯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并直达海参崴的“T”字形铁路,即为“大清东省铁路”,后简称“中东铁路”。这条铁路由沙俄设计并主持建设,它的建成推动了地区城市化进程,并在沿线建造了大量的铁路和生活类建筑。在建设中引入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流行的艺术风格,使得建筑兼具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论文从美学的角度对中东铁路砖石建筑所呈现的特征进行解析。“美”这一虚无缥缈的概念,落于固定的建筑载体之上,可以被感触得到。在对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建筑所具有的特异之美,包含着时代的特点、地域性的反馈以及人为的引导。“美”由“形式”,“环境”,“技术”,“心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来决定。“形式”即指建筑形式方面的规律和形态的研究;“环境”即自然与社会环境对建筑美的影响;“技术”与建筑的美从来都是相依相伴的,建筑的技术支持建筑美的实现,是对“技与艺”结合的研究;“心理”即是美在观者心理知觉上的感受。本文将这四项基本内容隐含在文章之中,并且对解析建筑美的总体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对于美的思想与手法形式方面的研究正符合论文题目中的“审美意匠”的范畴。以二元视角切入,从“理性”与“感性”两个相悖的角度对中东铁路干线附属地砖石建筑的美加以诠释。对于形体,沙俄设计师多以理性的方式建构。本文从最基础的体量组合开始到立面构图的运算系统,再到立面构图的比例尺度,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对理性之“形”加以阐述分析。文章提出群集和次级系统的概念,对立面构图分层次地解读。以几何方式分析构图原则,得出建筑匀称、均衡之美的数理依据。正是上述的这些共性的组合特征形成了标准化的铁路沿线建筑。对于式样,铁路附属地建筑充分地表现出了“感性”之美。对感性之美的阐释主要从材质、装饰以及建筑的图底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回归到建筑最本质的材质,以材料的肌理和组合营造最初的美的构架。分层次地对附加性的装饰美加以归纳,意图展现建筑的不同特征。重视观者的视觉感知,利用建筑立面的图底关系丰富建筑给人的直观认识。对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的美学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正”与“反”的思辨过程。论文使用了类型学、几何分析、数理研究和心理学等各种跨学科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逻辑性。

靳亦冰[7](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高巍[8](2013)在《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与能源不断减少的今天,大力推广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与能源浪费严重,有些城市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果不加以治理,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国提出了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力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而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公寓中度过的,因此,近年来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越来越多,学生公寓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的要求,更要在生态文明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做到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公寓不应该拘泥于以往传统的高校宿舍型制,应该给学生一个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学生公寓具有特定的功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又需要设计类型多样的使用空间,真正做到以人文本,还要注意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环境,使建筑与环境共生。本文把绿色建筑理念应用于高校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中,旨在为当前大规模地学生公寓建设提出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也为我国在环境保护、建筑节能方面提出一种设计思路。本文主要探讨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问题。以绿色建筑体系为主要框架,着重阐述了绿色建筑的特征,在此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即以适应气候和应用适宜技术为主要设计方法,为研究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通过对某些学生公寓的实地调研,以学生生活区规划和公寓单体建筑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校学生公寓设计要点。最后分别从绿色建筑体系的五要素即需求、环境、形态、营建和效益这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法,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和论证。

刘伟玮[9](2012)在《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策略》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短缺,能源问题在世界上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我国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将超过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低能耗设计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率的首要方面。我国是个能耗大国,建筑能耗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在我国公共建筑数量最多,成为建筑能耗的主力。公共建筑的围护结构在建筑节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围护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将能极大地降低建筑能耗。通过分析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围护结构提出设计措施,以期作为节能设计的参考。全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翻阅相关文献和浏览网页信息对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具体介绍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低能耗建筑、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这四部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其次以建筑物理环境的研究价值为依据,从使用者的切身感受出发,探讨建筑物理环境中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对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提出的设计要求,为其低能耗设计提供指导依据。然后针对围护结构中实体墙面、屋面、外窗、玻璃幕墙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华北地区的设计策略。最后对已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优化组合,总结出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的整体设计策略,并结合实例分析进行计算模拟。以期对建筑的低能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王先岳[10](2010)在《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的山水画改造运动既承续了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画革新的历史潮流,又浸淫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之中。现实主义的独尊、大规模的普及性美术运动以及思想批判、改造运动等,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山水画改造在“为谁画”、“画什么”、“怎么画”等问题上形成了新的时代规范和思想基础。它促使山水画家走出象牙之塔,走向社会和自然,进行对景写生,以创作匹配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写生成为山水画改造革新的基本途径与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明清以降山水画重笔墨、轻造化和基本借助程式化手段以结景造境的创作方式,增强了山水画家对于自然造化的感悟力和对于语言图式的创造性,发展了相对停滞的技法语言,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图式革命,更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山水闲逸适性的文化观念。在写生过程中,山水画坛形成了京津、江南、西北、岭南等几个重要的地域群体。两个新兴的地域山水画派——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也随之迅速崛起。而且围绕写生与创新,还先后发生了关于中国画接受遗产问题、笔墨与创新关系问题的持续论争,这些论争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写生方法上,山水画家们在观物即景的方式、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开拓。而且,中西写生观念和方法进一步融合,写生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另外,山水画家还在表现方法上做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创新性与继承性和借鉴性的统一,在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等方面也有深刻的拓新与发展,这一切对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和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水画中出现了多种经典题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意境。与此相应,山水画的语言图式风格也发生了深刻的时代嬗变,这主要体现在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嬗变、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等几个方面,山水画的审美趣味也不断趋向宏大、阳刚、明朗、浑厚,山水画成功地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图式的转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山水画中存在的泛意识形态化思维模式以及它所延续的二十世纪前期以降以科学主义改造中国画的艺术观念,无疑使山水画在某种程度上付出了丧失意境营造与笔墨表现的沉重代价。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之中,惟视绘画为文化、学术之公器与正确审视绘画之民族特性者才能真切感受到这种深刻的“文化焦虑”。

二、浅议倒置屋面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倒置屋面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调查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1.3.2 乡村植物景观研究现状
        1.3.3 各地新村庄植物景观模式的经验
    1.4 概念辨析和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相关概念辨析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5 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依据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2.1 黑龙江省概况
        2.1.1 历史沿革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文社会环境
    2.2 调查内容
        2.2.1 空间属性调查
        2.2.2 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2.2.3 需求性调查
    2.3 调查方法
        2.3.1 空间属性调查方法
        2.3.2 植物应用现状调查方法
        2.3.3 需求性调查方法
    2.4 调查样地的选择
    2.5 调查结果与分析
        2.5.1 空间属性调查结果
        2.5.2 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2.5.3 需求性调查结果
    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2.6.1 政策层面
        2.6.2 观念层面
        2.6.3 制度方面
    2.7 本章小结
3 农村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3.1 提出的背景
    3.2 农村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3.2.1 前提——保证植物景观品质
        3.2.2 过程——全生命周期
        3.2.3 核心——平衡投入和产出
        3.2.4 实质——成本管控
    3.3 植物景观成本构成分析
        3.3.1 投入分析
        3.3.2 产出分析
    3.4 植物景观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3.5 农村低成本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3.5.1 投入产出平衡原则
        3.5.2 以人为本原则
        3.5.3 低维护原则
        3.5.4 可操作性
        3.5.5 品质第一原则
    3.6 农村低成本植物景观的实现途径
        3.6.1 观念层面
        3.6.2 实施层面
        3.6.3 维护层面
    3.7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村庄景观植物选择研究
    4.1 目的和意义
    4.2 植物选择的原则
        4.2.1 适地适树原则
        4.2.2 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原则
        4.2.3 投入产出平衡原则
        4.2.4 突出观赏性原则
    4.3 黑龙江省村庄景观植物综合评价
        4.3.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3.3 评价体系的构建
    4.4 评价结果和分析
        4.4.1 乔木植物综合排序结果及分析
        4.4.2 灌木植物综合排序结果及分析
        4.4.3 宿根花卉综合排序结果及分析
        4.4.4 藤本植物综合排序结果及分析
        4.4.5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5.1 黑龙江省村庄植物配置建议
        5.1.1 道路空间植物配置建议
        5.1.2 庭院空间植物配置建议
        5.1.3 公共活动空间植物配置建议
    5.2 实例论证——黑龙江省村庄典型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及成本分析
        5.2.1 黑龙江省村庄庭院基本概况
        5.2.2 典型庭院植物景观设计
        5.2.3 典型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成本分析
        5.2.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东北地区现状综述
        1.2.2 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策综述
        1.2.3 新一轮东北振兴思路与对策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之处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区域经济
        2.1.1 区域及其类型划分
        2.1.2 区域经济的概念
        2.1.3 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2 城镇化
        2.2.1 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2.2.2 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2.3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3.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2.3.2 马克思恩格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3 西方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2.4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
        2.4.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镇化思想
        2.4.2 列宁和斯大林的城镇化思想
        2.4.3 毛泽东的城镇化思想
        2.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城镇化思想
    2.5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2.5.1 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5.2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的传导过程
        2.5.3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内在基础
第3章 东北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与东北振兴战略
    3.1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演变
        3.1.1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城镇化发展政策(1949-1978)
        3.1.2 改革开放早期的城镇化发展思想(1978-2002)
        3.1.3 新世纪的新型城镇化政策(2002-2016)
    3.2 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
        3.2.2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3.2.3 经济增长拉动方式有所改善
    3.3 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3.3.1 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
        3.3.2 东北振兴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3.3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第4章 城镇化在发展东北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4.1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1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1.2 城镇化发展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4.2 新一轮东北振兴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4.2.1 城镇化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影响
        4.2.2 新一轮东北振兴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经济作用的实证分析
        4.3.1 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4.3.2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4.3.3 辽宁省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实证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与实践探索
    5.1 澳大利亚珀斯的城镇化发展
        5.1.1 珀斯的资源及经济概况
        5.1.2 珀斯的城镇化历程
        5.1.3 珀斯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5.2 江西省德兴市的城镇化发展
        5.2.1 德兴市的资源及经济概况
        5.2.2 德兴市的城镇化历程
        5.2.3 德兴市城镇化发展的启示
    5.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城镇化建设实践探索
        5.3.1 七台河市的经济概况
        5.3.2 七台河市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目标
        5.3.3 七台河市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5.4 辽宁省城镇化建设实践探索
        5.4.1 辽宁省的经济概况
        5.4.2 辽宁省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和目标
        5.4.3 辽宁省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第6章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
    6.1 东北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条件分析
        6.1.1 区域发展的全球化
        6.1.2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6.1.3 城市体系的完善
        6.1.4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
    6.2 东北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6.2.1 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策略
        6.2.2 积极发挥城镇化与产业互动作用
        6.2.3 消除制度障碍
        6.2.4 用经济杠杆调节资源开发
        6.2.5 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形成
    6.3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实施步骤
        6.3.1 制定科学的城镇化发展规划
        6.3.2 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
        6.3.3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6.3.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4 以城镇化推动东北经济新振兴的具体对策
        6.4.1 优化产业结构
        6.4.2 协调区域与城乡和谐发展
        6.4.3 加强支撑和保障建设
        6.4.4 调动经济主体活力
        6.4.5 建立健全政策措施与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4)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世界园艺博览会
        1.3.2 境景观
        1.3.3 整合性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世园会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
        1.4.2 国内世园会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1.4.3 整合性设计方法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2 世界园艺博览会发展研究
    2.1 世园会概述
        2.1.1 世园会的管理机构
        2.1.2 世园会的级别
        2.1.3 世园会的申办及组织运作
    2.2 世园会与其他展会的关系
        2.2.1 世园会与园林展
        2.2.2 世园会与世博会
    2.3 世园会发展分期及特征
        2.3.1 萌芽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2.3.2 形成期与发展期:1950年-1990年
        2.3.3 更新期:1990年至今
    2.4 世园会对城市的影响和效应
        2.4.1 世园会对城市的影响作用
        2.4.2 世园会效应的特征
    2.5 世园会的城市属性
        2.5.1 世园会的重大城市事件特征
        2.5.2 世园会举办城市的分布特征
        2.5.3 世园会的城市属性表现
    2.6 世园会的自然属性
        2.6.1 世园会主题的自然特征
        2.6.2 世园会展览对象的自然特征
        2.6.3 世园会园区的自然特征
    2.7 小结
3 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性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整体论下的生态学理论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3.2 风景园林学相关理论
        3.2.1 工业革命引发的现代风景园林
        3.2.2 生态视角下的风景园林发展
    3.3 景观都市主义
        3.3.1 风景园林主导地位的确立
        3.3.2 景观都市主义对整合的重视
        3.3.3 景观作为基础设施
    3.4 新城市主义
        3.4.1 新城主义下的混合功能
        3.4.2 TND与TOD模式对世园会展会利用的影响
    3.5 小结
4 城市视角下世园会的整合规划理念与方法
    4.1 整合价值观的确立
        4.1.1 关联特征
        4.1.2 多样性
        4.1.3 过程性
        4.1.4 经济性
    4.2 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对象确立
        4.2.1 自然要素分析
        4.2.2 城市要素分析
        4.2.3 整合的具体对象
    4.3 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的效应
        4.3.1 促进园区及周边的空间资源整合和优化
        4.3.2 控制以世园会带动的城市化建设对自然边界的侵蚀
        4.3.3 大力提升园区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4.3.4 增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
        4.3.5 提升城市活力及竞争力
    4.4 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的优势
        4.4.1 世园会环境景观尺度类型的多样性
        4.4.2 园区的开放性
        4.4.3 园区的平面性
        4.4.4 园区的生长性
        4.4.5 园区的基础设施性
    4.5 小结
5 城市视角下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分析
    5.1 世园会选址整合规划分析
        5.1.1 世园会选址的发展分析
        5.1.2 世园会选址面临的问题
    5.2 世园会分区整合规划分析
        5.2.1 世园会分区的发展分析
        5.2.2 世园会分区的发展问题
    5.3 世园会交通整合规划分析
        5.3.1 世园会到达交通整合规划分析
        5.3.2 世园会园区交通整合规划分析
        5.3.3 世园会交通规划的发展问题
    5.4 世园会景观整合规划分析
        5.4.1 世园会景观发展分析
        5.4.2 世园会景观规划的发展问题
    5.5 世园会环境景观后续利用整合规划分析
        5.5.1 世园会后续利用发展情况
        5.5.2 后续利用的发展问题
6 城市视角下世园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策略
    6.1 与城市发展协调的整合性选址
        6.1.1 与城市发展协调的整合性选址的意义
        6.1.2 与城市发展协调的整合性选址方法
        6.1.3 “重大城市事件”主导的政府选址决策
        6.1.4 适宜性评价策略
    6.2 与自然资源整合的弹性分区
        6.2.1 与自然资源整合的弹性分区意义
        6.2.2 规划分区依据与原则
        6.2.3 分区规划的一般模式
        6.2.4 与自然资源整合的弹性分区策略
    6.3 与城市交通整合的交通规划
        6.3.1 与城市功能整合的交通规划意义
        6.3.2 世园会到达交通整合策略
        6.3.3 园区内部交通整合策略
        6.3.4 分离式园区交通整合策略
    6.4 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设计策略
        6.4.1 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设计内涵及意义
        6.4.2 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化整合策略
        6.4.3 园区绿地控制引导策略
    6.5 与城市需求整合的后续利用及管理策略
        6.5.1 与城市需求整合的后续利用及管理的意义
        6.5.2 与城市需求整合的后续利用的原则
        6.5.3 与城市需求整合的后续利用及管理策略
        6.5.4 会后管理运营
        6.5.5 2014青岛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
    6.6 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创新点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一 战后德国历届国际(IGA)和联邦(BUGA)园林展列表
附表二 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列表
附表三 A2、B1、B2级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列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内蒙古牧区自立型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蒙古牧区草场产权制度的演变
        1.1.2 牧区民居建设政策
        1.1.3 新型科技能源的探索利用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自立型建筑相关研究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社会背景
        2.1.2 相关概念
        2.1.3 实践案例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相关概念
        2.2.2 理论研究
        2.2.3 实践案例
    2.3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牧区民居历史演变及现状调研分析
    3.1 内蒙古牧区自然环境特征
        3.1.1 地理环境
        3.1.2 自然资源
        3.1.3 气候特点
    3.2 传统蒙古包
        3.2.1 历史演变过程
        3.2.2 模型与原体分析
        3.2.3 使用现状及问题
    3.3 传统蒙古包变体解析与重构
        3.3.1 玻璃钢蒙古包
        3.3.2 钢架蒙古包
        3.3.3 草原移动棚车
    3.4 牧区住宅实地调查与分析
        3.4.1 牧区住宅环境
        3.4.2 牧区自建住宅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自立型建筑设计技术策略
    4.1 自立型建筑设计依据条件
    4.2 建构设计策略
        4.2.1 建筑结构类型
        4.2.2 地面应对策略
        4.2.3 外墙应对策略
        4.2.4 窗户应对策略
    4.3 自立型房屋单体设计应对策略
        4.3.1 建筑朝向与体形设计
        4.3.2 剖面设计
        4.3.3 单体立面
    4.4 高效能源的探索利用策略
        4.4.1 建筑材料
        4.4.2 可再生能源利用
    4.5 太阳能工作原理
    4.6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牧区自立型建筑设计提案
    5.1 试设计概况
    5.2 现代蒙古包设计
        5.2.1 形体构成分析
        5.2.2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
        5.2.3 建筑结构设计
        5.2.4 建筑细部空间设计
    5.3 传统新宅设计
        5.3.1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
        5.3.2 建筑结构设计
        5.3.3 被动式建造方法—双层表皮设计方法
        5.3.4 主动式设计手段
        5.3.5 试评估节能计算
    5.4 本章总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案例汇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的审美意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与课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1.2.1 关于建筑美学和形态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阐述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阐述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美学特征的形成
    2.1 古典传统对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美学特征的影响
        2.1.1 对西方古典传统风格的传承
        2.1.2 对西方古典建筑元素的保留
        2.1.3 对俄罗斯民族传统元素的应用
    2.2 建造技术对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美学特征的影响
        2.2.1 寒冷气候主导下的因地制宜
        2.2.2 地理条件影响下的因材致用
        2.2.3 建造技术制约下的构筑形式
    2.3 文化背景对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美学特征的影响
        2.3.1 移民文化影响
        2.3.2 俄罗斯宗教文化影响
        2.3.3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2.3.4 流行文化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的理性之美
    3.1 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的体量组合
        3.1.1 建筑体量组合的类型
        3.1.2 建筑体量组合的特征
    3.2 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立面构图的运算系统
        3.2.1 群集系统
        3.2.2 次级系统
    3.3 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立面构图的比例尺度
        3.3.1 精美的立面比例
        3.3.2 合宜的立面尺度
    3.4 中东铁路砖石建筑的标准化设计
        3.4.1 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3.4.2 建筑的标准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立面的感性之美
    4.1 “质”——建筑材质之构成形式
        4.1.1 对比鲜明的自然表情
        4.1.2 拼接搭配的人为情趣
        4.1.3 浓淡相宜的色彩组合
    4.2 “文”——建筑附加性装饰语言
        4.2.1 画龙点睛之美
        4.2.2 玲珑变幻之美
        4.2.3 衍化至繁之美
        4.2.4 革故鼎新之美
    4.3 “象”——建筑图底之关系
        4.3.1 立面花饰之美
        4.3.2 光影意象之美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8)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相关概念阐述
        1.4.1 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解析
        1.4.2 与高校学生公寓相关的概念解析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绿色建筑相关理论研究
    2.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及概念阐述
        2.1.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2.1.2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2.2 绿色建筑体系的主要内容
    2.3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3.1 适应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3.2 基于中间技术(适宜技术)策略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3.3 基于高技术策略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的发展及使用现状
    3.1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发展概况
        3.1.1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发展历程
        3.1.2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未来发展趋势
    3.2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设计标准及分析
        3.2.1 学生生活区配套设施指标分析
        3.2.2 学生居住指标分析
    3.3 高校学生的需求分析
        3.3.1 高校学生需求的共性
        3.3.2 高校学生需求的差异化
    3.4 高校学生公寓室内外环境分析
        3.4.1 室内物理环境分析
        3.4.2 室外环境分析
    3.5 高校学生公寓规划与建筑设计
        3.5.1 高校学生生活区规划
        3.5.2 高校学生公寓单体建筑设计
    3.6 高校学生公寓资源与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3.6.1 学生公寓用水量分析
        3.6.2 学生公寓用电量分析
    3.7 高校学生公寓经济性分析
    3.8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高校学生公寓设计要点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原则及方法
    4.1 北方气候特点
        4.1.1 中国气候分区
        4.1.2 北方气候特点及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4.2 基于需求要素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策略
        4.2.1 由学生需求的共性所影响的学生公寓室内外空间设计
        4.2.2 由学生需求的差异性所影响的学生公寓室内外空间设计
    4.3 基于环境要素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策略
        4.3.1 通风在学生生活区设计中的应用
        4.3.2 日照在学生生活区设计中的应用
        4.3.3 地形在学生生活区设计中的应用
    4.4 基于形态要素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策略
        4.4.1 学生生活区规划层面的设计策略
        4.4.2 学生公寓单体建筑层面的设计策略
    4.5 基于营建要素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策略
        4.5.1 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方法
        4.5.2 太阳能采暖通风技术的应用
        4.5.3 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
        4.5.4 公寓智能控制
    4.6 基于效益要素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策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实例分析
    5.1 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
        5.1.1 工程概况
        5.1.2 需求要素在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的体现
        5.1.3 形态要素在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的体现
    5.2 山东建筑大学生态学生公寓
        5.2.1 工程概况
        5.2.2 环境要素在生态学生公寓的体现
        5.2.3 营建要素在生态学生公寓的体现
        5.2.4 效益要素在生态学生公寓的体现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9)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全球性质的能源危机
        1.1.2 能源短缺的影响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范围的确定
        1.3.1 公共建筑
        1.3.2 公共建筑中的围护结构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的相关概念
    2.1 低能耗建筑的相关理论
        2.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 公共建筑的分类及特点
        2.2.1 公共建筑的分类
        2.2.2 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
    2.3 围护结构的节能原理及能耗影响因素
        2.3.1 围护结构的定义
        2.3.2 围护结构的节能原理
        2.3.3 围护结构能耗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与建筑物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1 华北地区范围及气候特点
    3.2 建筑设计与建筑物理环境
    3.3 围护结构设计与室内热环境
        3.3.1 温度与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3.3.2 湿度与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3.3.3 自然通风与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3.4 围护结构设计与室内光环境
        3.4.1 自然采光的重要性
        3.4.2 公共建筑天然采光设计
    3.5 围护结构设计与室内声环境
        3.5.1 公共建筑中噪声的影响
        3.5.2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设计
第四章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
    4.1 实体墙面低能耗设计策略
        4.1.1 外墙常用保温材料
        4.1.2 新时期保温材料的选择
        4.1.3 实体墙面低能耗设计策略
    4.2 屋面低能耗设计策略
        4.2.1 屋面保温技术的发展
        4.2.2 屋面保温材料的选择
        4.2.3 屋面节能措施
        4.2.4 屋面低能耗设计策略
    4.3 外窗低能耗设计策略
    4.4 玻璃幕墙低能耗设计策略
        4.4.1 玻璃幕墙材料的选用
        4.4.2 玻璃幕墙节能构造体系
        4.4.3 其他辅助设备
第五章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整体优化设计(总结)
    5.1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整体优化设计
        5.1.1 外墙和屋面的整体优化设计
        5.1.2 外窗和玻璃幕墙的整体优化设计
    5.2 个别协调性因素
        5.2.1 独立的通风构件
        5.2.2 多功能遮阳设施
        5.2.3 外围缓冲空间
    5.3 实例分析
        5.3.1 节能评价影响因素(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解读)
        5.3.2 方案初步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5.3.3 方案节能设计及计算机模拟
    5.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解题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基本观点
第一章 写生图新:新中国文艺诉求与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第一节 革故鼎新: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革新思潮及艺术实践
        一、"美术革命"与中国画革新思潮
        二、二十世纪前期山水画革新实践
        1. 融会中西:写实与表现的选择及实践
        2. 以古开新:山水画传统的内部回归
        3. 写生创新:外师造化与审美拓展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0)中国画革新(改造)思潮的再兴
    第二节 时代契机:新中国初期山水画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第一次文代会对山水画发展的导向意义
        二、新年画运动的范式意义
        1. 创作立场的转变
        2. 创作方法的选择
        3. 时代风格的形成
        三、现实主义的独尊与衍变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四、文艺批判运动与山水画家的思想改造
    第三节 话语转换:新中国文艺诉求与山水画革新思潮的融合
        一、为谁画:"为工农兵服务"——山水画价值功能的重塑
        二、画什么:"表现现实生活"——山水画题材内容的新变
        三、怎么画:"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山水画笔墨技法的因革
    第四节 写生图新:山水画革新途径的探索、时代特征及文化蕴涵
        一、写生倡导与中央美院国画革新领导小组的成立
        二、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时代特征
        三、"写生图新"——新中国山水画写生的文化蕴涵
第二章 踪迹大化:山水画家地域群体及写生实践历程
    第一节 古都新风:京津画家写生兴起及李可染写生的特点和意义
        一、京津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二、京津画家山水写生与接受遗产问题之论争
        三、从"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到"采一炼十":李可染山水写生及其特点和开拓意义
    第二节 水乡墨韵:江南画家写生实践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一、江南山水画家群体及画学渊源
        二、创作方式的分化及写生基本状况
        三、"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率团写生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情满关山:西北写生传统的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一、西安山水画家群体与西北自然人文风物
        二、写生传统的再拓展与长安画派的崛起
        三、"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石鲁写生创作及其引发的笔墨与创新关系之论争
    第四节 粤海观澜: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一、岭南山水画家及其画学渊源
        二、"一切为了表现我们伟大的时代":岭南写生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第三章 法自我立:山水画写生方法及表现规律的探索
    第一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一、传统山水画写生工具
        二、新式写生工具的出现及意义
    第二节 "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观物即景的方法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重新发现
        一、山水画家观物即景的方式
        1. 李可染:万物静观皆自得
        2. 傅抱石:游—悟—记—写
        3. 石鲁:观物以探真
        4. 陆俨少:从"默记"到"对写"
        5. 关山月:真境逼神境,心头到笔头
        二、对自然规律和特点的把握
        三、对大自然的重新发现
    第三节 "造化在手,吞吐大荒":中西写生传统的融合及写生方式的多样化
        一、目识心记和古法写生
        二、速写勾稿和以文佐图
        三、素描写生
        四、水墨对景写生和对景创作
    第四节 "追光蹑影,通天尽人":写生与山水画表现规律的探索
        一、山水画表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2.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 创新性与继承性、借鉴性的统一
        二、对山川景物和笔墨语言之关系的认识与把握
        三、山水画意境的锤炼与营造
第四章 江山多娇:新山水画时代意境与图式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笔墨江山:新山水画题材内容的选择及其时代意境
        一、工农建设和城乡新貌山水画
        二、革命历史和革命圣地山水画
        三、自然山川与人文景观山水画
        四、毛泽东诗意山水画
    第二节 图式嬗变:写生与山水画语言风格的形成
        一、状物写形中的笔墨风格新变
        1. 皴法创造与传统皴法风格新变
        (1) "抱石皴"的成因与风格演变
        (2) "色墨混皴"法的创造及风格
        (3) 传统皴法的风格新变
        2. 树法、云水法的笔墨新创及风格特征
        3. "逆光"、"留白"及"夜景山水"的创造与笔墨结构特征
        4. 描绘新生事物的笔墨技法
        二、色彩的新变与象征性运用
        三、构图和透视的探索与新变
结语: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及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一、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与艺术得失
    二、写生对后世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现实启迪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浅议倒置屋面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2]黑龙江省村庄植物景观调查与应用研究[D]. 钱挽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3]建国以来东北振兴与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D]. 王一. 吉林大学, 2016(08)
  • [4]城市视角下世界园艺博览会环境景观整合规划策略研究[D]. 丁晨旸.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5]内蒙古牧区自立型建筑设计研究[D]. 斯琴必力格.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中东铁路附属地砖石建筑的审美意匠[D]. 刘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7]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8]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D]. 高巍.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
  • [9]华北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能耗设计策略[D]. 刘伟玮.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6)
  • [10]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 王先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标签:;  ;  ;  ;  ;  

浅谈倒顶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引进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