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染色的灰核如何处理

HE染色的灰核如何处理

一、HE染色细胞核发灰的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齐妍,李建华,王咏梅[1](2021)在《5%硝酸、10%EDTA用于大鼠尾椎椎间盘组织脱钙处理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并比较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或10%EDTA脱钙处理后的病理表现。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10只,取鼠尾Co6/7-Co9/10椎间盘,Co6/7和Co8/9为硝酸组进行5%硝酸脱钙处理,Co7/8和Co9/10为EDTA组进行10%EDTA脱钙处理。记录脱钙时间,采用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硝酸组脱钙需(18.35±4.71)h,EDTA组需(22.75±6.64)h。硝酸组整体形态保持更好,但是免疫组化染色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减少。EDTA组组织形态保持尚可,纤维环组织变硬变脆,有组织松散紊乱表现,但是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结论大鼠尾椎椎间盘经5%硝酸、10%EDTA两种脱钙液处理后,在进行普通病理及结构观察时,5%硝酸具有脱钙时间短,组织形态更完整的优势,但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10%EDTA进行脱钙处理更有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科研需求选择脱钙方法。

王永军,王肖肖,范晓杰,丁春艳,吕菲,王红蕾,刘月平[2](2021)在《常规HE染色中全自动滴染与浸染质量的比较》文中提出HE 染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学染色技术[1]。质量优良和规范化的HE染色切片是病理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基础[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现代病理诊断的精细化要求,HE 染色技术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转为全自动染色工作系统,目前全自动染色主要用浸染式与单独滴染式染色平台,全自动浸染平台因成本相对较低、试剂开放及出片效率高等特点,在病理科应用较普遍;而全自动单独滴染平台则更具交叉污染低、

管青[3](2021)在《术中快速诊断冷冻流程对乳腺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现阶段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癌症之一,考虑到患者总体的情况,目前病理学上对其的诊断还是以免疫组织化学(IHC)为主,在进行IHC之前,对于组织有一定的处理办法,一般是常规切片和冰冻切片,常规切片又称作石蜡切片,在组织固定之后用石蜡对其进行包埋,再根据需求进行切片,进行对应的指标检测或者在脱蜡刮片后进行基因检测,优点是保存时间长,可以完整的确定组织中每一个细胞的情况。冰冻切片常与术中快检相结合,一般是临床医生在手术中为了确定肿瘤的具体(恶性肿瘤范围、病理诊断或者淋巴结状态等),优点是速度快,但是在对组织进行冰冻的过程中,冰晶的产生会对细胞结构造成破坏。本实验通过研究同一块组织的常规切片、冰冻切片、“冻剩”组织后的常规切片进行对比,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乳腺癌检测指标是否具有影响,同时对比两者在DNA片段化上的情况,研究DNA的降解情况。1.患者资料收集及标本处理。收集2020年8月-2020年10月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同时接受常规切片和冰冻切片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按照2003年WHO乳腺肿瘤组织学标准进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按照2018年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临床分析标准,病历学数据来自病理科和分子病理科病历系统。按照病理学编号找到对应的蜡块,整理分类,重新切片,根据不同的流程处理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重新判读并记录。2.HE、IHC染色及FISH检测。HE染色查看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膜情况,发现实验组的整体染色情况较差,细胞体积皱缩明显,核仁、核膜不清晰,对切片的判读有影响。IHC染色检测组织上ER、PR、HER-2、KI-67、E-ca、P120的表达情况,发现ER、PR和Ki67核着色的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定位均准确,但实验组染色强度比对照组深(p<0.05),部分组织同时存在胞浆着色的情况;E-cadherin和p120膜着色定位准确,染色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实验组E-cadherin较对照组染色强度强,但p120却较对照组弱;HER-2着色定位准确,实验组虽然较对照组染色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乳腺癌主要检测指标上的表现情况,确定FISH检测对象,FISH以HER-2/CEP17为主,查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消化时间上是具有差异性,但是整个制片质量上不具有差异性。3.DNA提取、纯化及片段化检测。对冰冻切片,实验组,对照组的切片进行刮片脱蜡纯化处理,检测三种类型的切片在100bp-300bp下的片段化程度,鉴定不同处理方法对DNA降解情况的影响。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00bp、200bp及300bp片段的核酸CT值无统计学差异,但和冻片组比较,后者300bp片段CT值较小,表明冻片组的DNA质量是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降解程度较低。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冻剩组织”的常规切片和常规切片在免疫组化检测部分的情况上大体符合,但是在染色深浅程度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存在,冻剩组织多数存在膜阳现象,推测与组织保存的新鲜程度相关;从DNA降解程度来看则差异性比较大,从总体上来说不影响细胞学的病理诊断,对于肿瘤分类没有影响,表明经过术中快速冷冻流程的蜡块可以用于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但是不适用于进行IHC及HE染色判断组织组织类型及指标表达量。

闫雨蒙[4](2021)在《金银花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影响及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CLP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金银花水煎剂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探究其对脓毒症炎症及免疫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一:使用CLP脓毒症小鼠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金银花水煎剂作为干预措施,连续观察7天,对照不同剂量的金银花水煎剂对小鼠生存情况的影响。实验二:使用CLP脓毒症小鼠模型及假手术小鼠模型,以实验一中提高生存率最显着的剂量作为金银花最佳剂量,分析金银花水煎剂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及免疫的调节作用与机制。CLP造模后24、48小时处死小鼠取材,采集小鼠血清、肝脏、脾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肝脏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CD4+、CD8+等;ELISA 检测炎症因子 TNF-α,IL-1,IL-4 等;免疫印迹测 HMGB1、TLR4、p38 MAPK、IL-1β、IL-6 等。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金银花中剂量组显着提高脓毒症小鼠7天生存率,并且可改善脓毒症小鼠内脏水肿,腹腔黏连、积液等病理状态。实验二结果显示:①病理切片观察显示金银花组小鼠肝细胞气球样变、脂肪样变、点状坏死等损伤较生理盐水组程度更轻,脾脏结构尚能识别,白髓与红髓界限不清但程度轻于生理盐水组。②ELISA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和金银花组造模后24小时IL-4都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模后48小时生理盐水组IL-4持续下降,金银花组IL-4含量有所回升。IL-10与TNF-α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LP术后24小时生理盐水组、金银花组小鼠成熟T淋巴细胞含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占比下降,但金银花组显着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CD4+/CD8+水平显着下降,但金银花组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LP术后48小时生理盐水组与金银花组小鼠CD4+、CD4+/CD8+比值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金银花组略高于生理盐水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P=0.299)。④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LP造模24小时后,金银花组小鼠HMGB1、TLR4、p38MAPK蛋白表达下降;48小时后,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CLP术后24小时p38 MAPK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提示金银花可能抑制p38MAPK表达(P<0.05);CLP术后48h金银花组小鼠HMGB1、TLR4表达仍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p38 MAPK表达亦低于生理盐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时金银花组IL-6、IL-1β表达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48h时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金银花组表达更接近正常值。结论:1.中剂量金银花水煎剂可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改善脏器损伤情况;2.金银花水煎剂对CLP脓毒症小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保护免疫器官、提高淋巴细胞生存能力,调节脾脏CD4+/CD8+比例、调控免疫因子分泌等方面。3.金银花水煎剂在应用于CLP脓毒症小鼠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能力,且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TLR4/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陈余朋,张声,唐坚清[5](2021)在《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技术对HE染色淋巴瘤核固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依赖于正确的病理诊断,而正确的病理诊断离不开优良的组织切片[1]。优良的淋巴瘤组织切片表现为切片薄、细胞无重叠、细胞核及染色质形态清晰等。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有少部分的淋巴瘤标本,由于前期组织处理不佳,HE染色后出现严重的细胞核固缩现象,造成病理诊断和分型困难。近年有研究采用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来解决HE染色发灰现象。关于采用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来解决细胞核固缩问题,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采用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技术解决HE染色淋

孙紫薇[6](2019)在《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猪膏发煎治疗黄疸病的记载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已沿用千年,尤其是在清代,猪膏发煎的应用记载及理论论述均很丰富。但在现代临床中,猪膏发煎在黄疸病的治疗中却鲜有应用,其药理作用和物质基础更是没有现代研究涉及。形成这样极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对猪膏发煎疗效的质疑,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然而,通过系统整理文献发现,猪膏发煎存在一系列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猪膏发煎由猪油和人发煅烧而成,属于中药炭药的一种,若从药物合成的角度分析,猪膏发煎更是我国古代首次进行药物化学合成的重大创举。所以,猪膏发煎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炭类中药(简称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积累,其确切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学研究的双重肯定。但炭药发挥作用的关键物质基础至今仍未被揭示,现行的《中国药典》也缺乏对炭药质量标准的记载。现有的研究结论无法合理的阐释炭药的物质基础,经典的对于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模式,可能并不适用于炭药的研究,也不适用于研究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机理。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炭化的过程是研究炭药的关键切入点。通过借鉴纳米科学的理念和技术方法,对在炭化过程中得到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这类成分是中药物质基础中至今未被认识到的一类新成分,根据这类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和多种药理作用,我们将此类物质命名为“纳米类成分”(Nano-components,NCs)。目的:以文献记载为基础,复现并优化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以药理药效为指导,证实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作用,并筛选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借鉴纳米科学的技术方法,发现并表征“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Pork lard and human hair decoction nano-components,LHD-NCs),分析其特性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利用三种动物模型,研究LHD-NCs治疗“诸黄”的作用及机制,对经典原文进行深度解析,诠释其科学内涵。方法:1.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中复现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结合文献记载,初步筛选相对合理的猪膏发煎的制备条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2.以药理药效为指导,通过α-异硫氰酸萘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小鼠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以及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不同条件制备的猪膏发煎的药效,筛选出最佳的制备条件。3.使用萃取的方法对猪膏发煎进行分离,并评价猪膏发煎与分离获取的水溶性成分(WSC)与油溶性成分(OSC)的药效,进一步优化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4.借鉴纳米科学技术的方法,并结合本团队前期研究结果研究LHD-NCs,并建立相对规范且可重复的LHD-NCs的制备方法。按照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备300℃1h、300℃2h、350℃0.5h和350℃1h四个不同条件的LHD-NCs,并对他们从形态学特征、光学特性、结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5.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LHD-NCs的安全性,获取LHD-NCs的安全性参数。6.研究LHD-NCs对ANIT诱导的黄疸模型的作用和机制。包括对血清胆红素含量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对尿胆红素含量的影响,对血清TNF-α、IL-1β和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对肝组织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肝组织病理特征与肝组织超微结构特征。进一步研究LHD-NCs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评价LHD-NCs的肝脏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机制。7.探索并建立高胆红素血症模型,分析LHD-NCs在高胆红素血症模型中,对血清胆红素和尿胆红素含量影响的时效关系,分析相应的肝脏病理特征及海马区病理特征,评价LHD-NCs在高胆红素血症模型中的肝脏保护作用和脑保护作用。进一步评价LHD-NCs降低胆红素的作用与机制。结果:1.本研究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中复现了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结合“发消药成”及“存性”为标准,明确了制备猪膏发煎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建立了稳定且可重复的制备工艺。发现300℃1h、300℃2h、350℃30min和350℃1h为较合理的制备条件。且在上述制备条件下,猪膏发煎的产率相对稳定,约在75%至80%之间。2.通过比较猪膏发煎与分离获取的水溶性成分(WSC)和油溶性成分(OSC),对CCL4模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及血脂含量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猪膏发煎和油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不仅药效更好,而且不会影响血脂代谢。3.通过TEM观察猪膏发煎水溶性成分,发现其中可见丰富的、分散度较好的近球形颗粒,直径在1-6 nm之间的,平均直径为3.47±1.09 nm。根据本团队的前期研究结果,将这类成分称作“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Pork lard and human hair decoction nano-components,LHD-NC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LHD-NCs的制备流程和相关参数,建立了较完善的、可重复的LHD-NCs的制备工艺。4.按照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制备300℃1h、300℃2h、350℃0.5h和350℃1h四个不同条件的LHD-NCs,从形态学特征、光学特性、结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LHD-NCs为直径大致在1-6 nm的近球形颗粒。300℃1h和350℃0.5h制备的LHD-NCs分散度更好,300℃2h和350℃1h制备的LHD-NCs可见连接和重叠成片的现象。LHD-NCs可在紫外光下呈现出明亮的蓝色,可以通过肉眼轻易观察,不同条件制备的LHD-NC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似,约位于318 nm处可见吸收峰,可能与LHD-NCs中C=C键的π-π*电子跃迁有关。LHD-NCs最大激发波长约为328-334 nm,最大发射波长约为396-407 nm。其中350℃0.5h制备的LHD-NCs的最大激发波长331 nm,最大发射波长约为407 nm,主要含有C、O、N、S和P等五种元素,其中C、O和N含量最多,依次为72.28%,16.1%,11.11%。这三种元素的含量占其中所有元素含量的99.49%。荧光量子产量约为12.74%。350℃0.5h制备的LHD-NCs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所得结果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350℃0.5h制备的LHD-NCs表面上具有羟基、羧基、羰基、氨基等丰富的活性基团。5.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实验发现,,LHD-NCs在高浓度时可以表现出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低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未表现出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LHD-NCs对正常小鼠的血清12项生化指标均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表明LHD-NCs具有很高的安全性。6.通过ANIT黄疸模型评价LHD-NCs的作用和机制,结果发现三个浓度的LHD-NCs均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和尿胆红素含量,且低剂量给药组的疗效最佳。LHD-NCs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转氨酶水平,其中低剂量给药组疗效最好,高剂量次之,中剂量较差。三个剂量的LHD-NCs均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IL-6和IL-1β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三个浓度的LHD-NCs均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并提升SOD水平,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此外,肝组织的病理特征及超微结构特征均提示LHD-NCs在此模型中具有肝脏保护作用。7.通过CCL4肝损伤模型评价LHD-NCs的作用和机制,结果发现三个剂量的LHD-NCs均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和总胆汁酸含量。三个剂量的LHD-NCs均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IL-6和IL-1β的含量,减轻炎症反应,还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并提升SOD水平,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此外,肝组织的病理特征及超微结构特征,均提示LHD-NCs在此模型中具有肝脏保护作用。8.成功建立了高胆红素血症(HBIL)模型,并评价了LHD-NCs对高胆红素血症模型影响的时效关系,发现在30 min模型小鼠胆红素含量显着升高。从30 min到180 min,模型小鼠血清胆红素含量虽然有下降趋势,但仍显着高于对照组胆红素含量。从30 min到180 min,LHD-NCs给药组可降低模型小鼠血清胆红素含量,在180 min,LHD-NCs给药组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TBIL含量、DBIL含量和IBIL含量,具有较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的作用。LHD-NCs给药组不仅可以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还能降低尿中胆红素的含量。分析相应的肝脏病理特征及海马区病理特征,提示LHD-NCs在HBIL模型中的具有肝脏保护作用和脑保护作用。结论:1.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中复现了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作用。猪膏发煎不仅可以降低模型小鼠血清胆红素含量,又可以其降低转氨酶水平,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350℃0.5h制备的猪膏发煎药效最佳,可以作为猪膏发煎最佳的制备条件。2.本研究在确证了猪膏发煎具有治疗“诸黄”作用的同时,发现猪膏发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血脂代谢负担,造成高脂血症。结合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的时代背景,猪膏发煎中猪油用量较大是具有其合理性的,但在现代的饮食结构背景下,优化猪膏发煎的制备工艺,减少其对血脂代谢的负担并提升疗效则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萃取分离的方法,将猪膏发煎分离成水溶性成分和油溶性成分,发现水溶性成分不仅药效最佳,而且不会对血脂代谢造成负担。所以,在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复现和优化猪膏发煎制备工艺中,萃取分离应成为重要的技术环节。3.借鉴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发现并优化了LHD-NCs的制备流程和相关参数,建立了较完善的、可重复的LHD-NCs的制备工艺。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制备四个不同条件的LHD-NCs,从形态学特征、光学特性、结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发现不同条件制备的LHD-NCs在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方面呈现出相似性和差异性。猪膏发煎由猪油和人发煅烧而成,天然含有丰富的C、O、N、S等元素,不仅可以作为LHD-NCs的碳源,也为其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提供了元素。LHD-NCs表面上具有羟基、羧基、羰基、氨基等活性基团,使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4.LHD-NCs在细胞毒性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均表现出了很高的安全性。对LHD-NCs的安全性评价,为进一步研究LHD-NCs的生物活性提供了基础,也为临床应用猪膏发煎提供了一定的参考。5.通过ANIT黄疸模型、CCL4肝损伤模型和HBIL模型,证明了LHD-NCs具有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抗炎、抗氧化等肝脏保护作用。表明LHD-NCs可以减轻胆红素对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6.本研究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对经典原文进行深度解析,证明了LHD-NCs可能是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物质基础。诠释了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拓展了猪膏发煎的临床应用。

王德望,彭丽红,刘梦,欧阳聪,葛亚美[7](2018)在《组织切片HE染色发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2014年8月~2017年5月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出现组织切片HE染色细胞核模糊,细胞质偏紫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度差,颜色不鲜艳现象,严重时部分区域(如子宫内膜腺体、胃镜活检标本的黏膜上皮)出现灰色云雾状现象,影响病理诊断。针对这种现象,本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决定从影响组织切片染色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原因查找,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翁密霞[8](2018)在《EDTA在HE染色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是病理技术中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染色理想状态是在镜下见细胞核与细胞质蓝红相映,对比明显;核膜及核染色质颗粒清晰可见。实际工作中因组织干涸、固定脱水不足、脱钙等原因会造成切片染色困难,细胞核染色淡或出现局部灰染,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扰。经过大量实验,本科室对处理不好的组织切片染色前用EDTA抗原修复液进行高压修复,使染色质量得

王庆容,徐晓舒,夏浪,杨秀荣[9](2017)在《不同温度对HE染色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取草鱼的肾组织、肝组织、肠组织,选择25、35、45℃这3种不同温度进行HE染色,以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35℃温度时所染的装片脱蜡较为彻底,染色效果很明显,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之间的间隙可以清晰看到;而在25、45℃温度条件下染色效果则不明显。

滕孝静,梅雪,王照情,王凤,程鸣,刘伟[10](2017)在《骨髓活检HE染色时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活检组织在HE染色时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染色质量。方法收集HE染色时骨髓穿刺活检组织中细胞核灰染的病例15例,每例重新切片,通过延长苏木素染色时间、高压修复、微波修复及氨水浸泡等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设对照组,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高压法、微波法和氨水法均能明显改善骨髓腔内各细胞核的灰染现象,但高压法易使骨小梁脱片,微波法处理时间较长,氨水法既能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又用时较短。延长时间法改善细胞核灰染的效果不及前三种方法。结论氨水法是处理骨髓穿刺活检组织在HE染色时细胞核灰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单、快速。

二、HE染色细胞核发灰的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染色细胞核发灰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5%硝酸、10%EDTA用于大鼠尾椎椎间盘组织脱钙处理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设备和染色试剂
    1.2 脱钙液制备
    1.3 实验动物及组织脱钙处理
    1.4 鼠尾椎间盘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1.5 常规病理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1.6 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观察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脱钙时间
    2.2 组织观察与HE染色比较
    2.3 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
3 讨论

(2)常规HE染色中全自动滴染与浸染质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间染色评分差异比较
    2.2 两组内各批次间差异比较
3 讨论

(3)术中快速诊断冷冻流程对乳腺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乳腺癌研究进展
    1.2 乳腺癌病理检测技术
    1.3 本课题研究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样本信息及临床资料
        2.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2.1.3 实验相关耗材及溶剂配置
        2.1.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制片相关材料
        2.1.5 分子病理检测相关材料
    2.2 实验操作步骤
        2.2.1 石蜡切片
        2.2.2 冰冻切片
        2.2.3 苏木素-伊红染色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5 核酸提取方法
        2.2.6 荧光定量PCR
        2.2.7 荧光原位杂交
        2.2.8 一代测序方法
        2.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乳腺癌组织收集基本信息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HE染色及IHC染色上具有差异性
    3.3 荧光PCR检测结果的比较
        3.3.1 冻片组与实验组,冻片组与对照组提取的DNA浓度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3.2 核酸片段化检测
    3.4 FISH实验组和对照组制片评分无差异性
    3.5 一代测序结果一致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金银花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影响及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金银花对脓毒症治疗效果观察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金银花通过HMGB1/TLR4/p38 MAPK通路发挥脓毒症调节免疫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技术对HE染色淋巴瘤核固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试剂
    1.4 方法
    1.5 结果判读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五组切片HE染色形态观察
    2.2 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五种处理方法HE染色结果评分
3 讨论

(6)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炭类中药的研究概况及研究进展
        1 炭药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
        2 炭药炮制方法及炮制标准的研究
        3 炭药药效的研究
        4 “高温炭化”的工艺过程,是研究炭药物质基础的关键切入点
        5 本团队前期研究成果——炭药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评价与命名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伤寒杂病论》对炭药发展的影响及猪膏发煎的记载与应用概况
        1 《伤寒杂病论》对炭药的记载
        2 血余炭的历代文献记载及炮制工艺记载
        3 猪膏发煎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猪膏发煎制备条件的优化
        引言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方法
        结果
        讨论与小结
    第二章 猪膏发煎最佳制备条件的筛选
        引言
        实验一 利用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筛选猪膏发煎的制备条件
        实验二 利用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猪膏发煎的制备条件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猪膏发煎的萃取分离及肝脏保护作用的评价
        引言
        实验一 猪膏发煎的萃取分离
        实验二 猪膏发煎萃取分离后水溶性成分和油溶性成分的肝脏保护作用评价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猪膏发煎水溶性成分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及制备
        引言
        实验一 猪膏发煎水溶性成分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
        实验二 LHD-NCs的制备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的表征研究
        引言
        实验一 不同条件制备的LHD-NCs的形态学表征
        实验二 不同条件制备的LHD-NCs的光学特性表征
        实验三 不同条件制备的LHD-NCs的表面基团表征
        实验四 350℃0.5h制备的LHD-NCs的结构表征
        实验五 350℃0.5h制备的LHD-NCs的荧光量子产率计算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引言
        实验一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实验二 LHD-NCs对正常小鼠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对α-异硫氰酸萘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一 LHD-NCs对 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
        实验二 LHD-NCs对 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实验三 LHD-NCs对 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肝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实验四 LHD-NCs对 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影响的病理特征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一 LHD-NCs对 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实验二 LHD-NCs对 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实验三 LHD-NCs对 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肝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实验四 LHD-NCs对 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影响的病理特征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猪膏发煎纳米类成分对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引言
        实验一 LHD-NCs对高胆红素血症模型影响的时效关系
        实验二 LHD-NCs对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实验三 LHD-NCs对高胆红素血症模型影响的病理特征
        讨论与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创新点
    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组织切片HE染色发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1.3 试剂配制
    1.4 HE染色发灰的原因查找与措施改进
        1.4.1 组织固定环节的排查
        1.4.2 组织脱水环节的排查
        1.4.3 脱钙液影响的排查
        1.4.4 烘/烤片过程的排查
        1.4.5 染色过程的排查
2 结果
    2.1 组织脱水环节的改进措施
    2.2 组织脱水环节的影响
    2.3 脱钙液影响
    2.4 染色过程的影响
3 讨论

(8)EDTA在HE染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设备
    1.3 试剂
    1.4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不同温度对HE染色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
        1.1.2 试剂配制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温度条件下草鱼肾组织的HE染色效果
    2.2 不同温度条件下草鱼肝组织的HE染色效果
    2.3 不同温度条件下草鱼肠组织的HE染色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10)骨髓活检HE染色时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处理时间
    2.2 组织结构
    2.3 染色效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HE染色细胞核发灰的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5%硝酸、10%EDTA用于大鼠尾椎椎间盘组织脱钙处理的效果观察[J]. 齐妍,李建华,王咏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21(11)
  • [2]常规HE染色中全自动滴染与浸染质量的比较[J]. 王永军,王肖肖,范晓杰,丁春艳,吕菲,王红蕾,刘月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07)
  • [3]术中快速诊断冷冻流程对乳腺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的影响[D]. 管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金银花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影响及机制探究[D]. 闫雨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加热诱导抗原修复技术对HE染色淋巴瘤核固缩的影响[J]. 陈余朋,张声,唐坚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01)
  • [6]猪膏发煎治疗“诸黄”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孙紫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组织切片HE染色发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王德望,彭丽红,刘梦,欧阳聪,葛亚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12)
  • [8]EDTA在HE染色中的应用[J]. 翁密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12)
  • [9]不同温度对HE染色效果的影响[J]. 王庆容,徐晓舒,夏浪,杨秀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2)
  • [10]骨髓活检HE染色时细胞核灰染的处理方法比较[J]. 滕孝静,梅雪,王照情,王凤,程鸣,刘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11)

标签:;  ;  ;  ;  ;  

HE染色的灰核如何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