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寓言的新解读

企业信息化寓言的新解读

一、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娟[1](2011)在《大学愿景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的大学组织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大学需求、筹资渠道和职责呈现出多元化转变,大学学科倾向综合化、大学组织向扁平化和网络化发展、全球化大学模式凸显。传统线性简单管理之下的大学组织逐渐出现认同危机、日益庸俗化、大学创新活动乏力又浮躁。大学出现的新特征和管理困境需要对大学校长的角色和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新时期呼唤教育家办学,而校长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型校长需要进行愿景领导能力的修炼,并进行大学愿景管理。大学愿景管理指的是大学领导共同体构建的一套学校成员共享的未来蓝图、使命及核心价值,融个人的愿景与大学共同愿景与于一体,引导、激励大学成员在其驱动下自觉付诸行动,进而提高大学声誉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活动过程。与传统管理相比,大学强调大学的内在逻辑、强调内生的组织秩序、强调校长的核心作用、重视成员的自我成长、强调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以未来为导向、重视质性成果的获得、强调整体和综合视野。因而,大学愿景管理研究的价值在于:以学校本体为基点来探讨大学管理问题,摈弃工程管理思维,强调智慧和创新型大学管理,重视主导大学变革的内在逻辑和观念的力量,将大学集体性价值资本视为管理资源,注重大学管理中的情感、价值观等深层元素。围绕什么是大学愿景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愿景来管理大学等问题,论文将采取文献综述法、横向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在什么是大学愿景管理问题上,论文从内涵释义、基本特征、管理过程、价值分析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愿景是针对组织外部变迁及组织成员的渴望,在组织高层管理者领导之下,基于组织使命和核心价值取向考察由内部成员所制订,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得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发展图景。大学本质上是学术共同体。大学愿景是指依据大学的使命、价值取向、未来蓝图,大学师生员工发自内心认同的、期望的大学未来发展景象。从本质上看,大学愿景管理是价值观领导的过程,是创新扩散的过程,是混沌管理的过程,是期望管理的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大学愿景具有清晰、持久、独特、共享等特征;大学愿景管理具有参与性、前摄性、内生性、生命性、主动性等特征。大学愿景管理的过程包括大学愿景推进和大学愿景变革。大学愿景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大学愿景管理的价值在于:促使大学组织更加积极主动应对不确定性;促进大学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促使大学领导从单纯控制者向促进者转变;提升大学成员的自主权和职业责任感。大学愿景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大学使命、大学价值观、大学培养目标、校长个人品质、愿景推动者的作用、大学战略资源。大学愿景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型组织论、混沌管理理论、组织创生理论、复杂科学理论。对于如何进行大学愿景管理问题,论文从大学愿景推进和大学愿景变革两方面展开了论述。大学愿景的推进包括大学愿景表达、大学愿景传播、大学愿景转化、大学愿景实施四个阶段。大学愿景的形成过程通常是从大学最高管理团队开始,一般是从校长个人愿景出发,包容大学成员的个人愿景,形成大学共同愿景,并用确定无疑、明白清晰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为了说明大学愿景表达的两种方式:使命宣言和隐喻表达,论文选择中外着名大学的愿景表述进行了对比分析。大学愿景确立之后,不能只停留在少数高层管理者头脑之中,需要进行愿景传播。大学校长可以通过了解大学成员的需要、注重教授群体的作用、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和创造愿景传播文化等途径来实现大学愿景的传播。大学愿景传播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进行愿景转化,即由个人愿景转化为共同愿景以及由共同愿景转化为个人愿景。大学愿景的实施需要大学校长进行魅力领导、文化导引、组织架构和冲突缓解。从一所大学的纵向发展历程来看,当一个阶段的大学愿景实现后,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学组织惯性的要求会出现新的大学愿景,即要求大学愿景变革。大学愿景变革要求对大学的原初愿景进行检视,并对内外环境及大学现状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从而形成未来决策与新愿景。大学愿景变革以大学的组织学习能力为前提条件;大学愿景变革的历史效应是主导逻辑与大学组织惯性;大学愿景变革的活动场域是混沌边缘与边缘管理;大学愿景变革的内部动力是合作式竞争;大学愿景变革的外部动力是大学与环境共同演化;大学愿景变革的组织机制是复杂性自组织;大学愿景变革的演化模式是连续性间断突跃;大学愿景变革在时机把握上应伺机而动、耐心等待;大学愿景变革的结果以宏观涌现方式呈现,其结果状态是以生活图景的样式呈现。

徐兆寿[2](2013)在《当代西部文学中的民间文化书写》文中提出西部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中,是一座不可或缺的高原。这里产生过一些地标式的作家和作品。西部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其相对封闭、落后、边远的特点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文化。由于这些民间文化都内化为西部人的日常生活,自然也成为西部作家所要描写的主要内容。因此,从西部民间文化入手来研究西部文学便是找到了西部文学的灵魂与血脉。本选题有四方面的意义:(一)推进当代西部文学在民间文化书写方面的研究。(二)拓展1990年代以来文学界提出的“民间”理论美学空间。(三)对西部文学的创作起到一定的理论引导作用。(四)为西部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寻找精神资源。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论文选题的缘由与价值意义,突出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对西部文学进行研究不仅是对西部文学研究本身的一次全新拓展,而且对西部文学的创作也将起到一定的启示意义;其次对中国西部和西部文学两个概念进行了范畴的界定,厘清了1980年代以来人们对西部和西部文学的一些概念上的分歧,从而确立大西部的文学范畴;再次对中国西部民间文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确立了从民俗、民间信仰、民歌、方言等层面来论述西部文学的路径;最后对西部文学的民间文化书写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论文篇章安排进行了论述。正文部分共七章,其中第一、二章从农耕民俗和游牧民俗两种文明形态进行论述。在论述农耕民俗时,以农耕文明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而在论述游牧民俗时,是以游牧文明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这种论述主要是突出两种文明和民俗的不同特征。这些民俗文化的书写使西部文学呈现出浓郁的西部特色。第三、四章从民间信仰的角度论述西部文学,以此来突出西部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西部,汉民族是主要的民族,西部的汉民族保留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特征,这是西部汉族作家写作的主要精神资源。其次是藏族和回族,他们分别以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信仰,这是西部藏族作家和回族作家的精神资源之一。最后便是其它小众少数民族,他们大多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或萨满教,也有一些各自的特征,而这也是这些少数民族作家心中的精神信仰。这些精神资源越来越成为今天西部作家所书写的内容,也因此使西部文学成为文学上的高原。第五章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论述西部文学。西部由于其长期的相对封闭、边缘性而保留了很多民间传说、神话。民间文学在作家们重新进行创作,从而被赋予新的精神特征。如阿来对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的重述,张承志、石舒清等对回族民间传说的挖掘和复魅。第六章从民歌的角度来论述西部文学。西部的民歌从文学上的运用来看,总体上来讲可分为三种:一是信天游,主要在陕西作家的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二是花儿,主要在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地作家的作品中被广泛运用;三是其他少数民族民歌,在西部众多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中被运用。这些民歌的运用使西部文学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抒情风格,并起到建构文学作品的重要作用。第七章从方言的角度来论述西部文学的语言特征。在西部文学中,方言被-些作家灵活运用,不仅创作了富有地方特征的文学,而且也因为独特的运用使其富有独特的作家个体特色。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雪漠、刘亮程、马步升、杨显惠等的方言写作使他们分别呈现出两个不同的美学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结语部分对西部文学在民间文化书写方面的理论延伸,重点阐述这类书写对于今天中国文学的意义。同时也指出西部文学在这类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并对西部文学在民间文化书写方面进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民俗、民间信仰、民歌、方言等民间文化的视角全方位地对西部文学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为西部文学和当代文学开启了一个广阔的美学空间,而且也为西部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寻找到丰富的精神资源。

王勇[3](2013)在《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的甘南藏区一直是草山纷争、部落冲突频发之地。20世纪80年代实行“包畜到户”以来,围绕草场、草山边界问题的群体性械斗事件有增无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然而,自2000年实行“草场承包”后的近10年以来,当地的草场边界纠纷事件出人预料的呈极速下降之趋势,较为严重的草场边界冲突事件在有些地方已极为罕见了。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意味着什么?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机理发挥了作用?这显然是一个极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从表象看,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似乎是地方政府的“边界勘定”与“综合治理”成效的显现,但实质上却是草场承包制度被有效实施的一个“意外效果”,意味着国家政权已更为深入地嵌入到藏区基层社会之中了。这是作者多次赴实地进行田野调查后的一个重要发现。在此问题意识之下,作者尝试以草权结构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与互构为基本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助推这一重大变化背后的微观机理,初步提出了“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论文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基本的历史背景——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历史上的甘南藏区,对于北京中央政府与拉萨西藏地方政权来说,都是一个“鞭长莫及”、控制松弱的地区,是一个“互为边疆”的区域,加之这里又是典型的星罗棋布的高原河谷地区,以及开放牧场和游牧生计方式,致使这里成了牲畜越界最为频繁、资源争夺最为严酷、部落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的地区。为了“补政教之所不及”,旨在整合部落政治的喇嘛寺院及宗教领袖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长期治理的政治生态格局。开放牧场、游牧生境、部落政治与寺院权威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这样一种政治生态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使甘南藏区在现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视野中仍然留存着显着的“内边疆”的印痕。论文的第二部分,以甘南夏河县桑科乡为田野观察点,详细陈述和梳理了2000年前后在桑科乡实施草场承包的时代背景、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案。甘南藏区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普遍实行“包畜到户”政策的同时,却没有同步推行“包场到户”。其关键原因在于受到了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即“围栏草场”的成本约束。当“拉动内需”即国家补贴下的围栏建设,以及由于草原过密化而引发要素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意外地出现并契合在一起时,夏河县桑科乡的草场承包改革才真正得以启动。“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进草原”可谓是藏区畜牧业发展历史上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藏区“大历史”中除吐蕃王朝即藏传佛教统一青藏高原这一“历史关节点”之外的另一个“历史关节点”。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综合比较分析。草场承包带来了一系列“意外效果”:围栏草场在很大程度上事先防控了过去开放牧场时代频繁发生的牲畜越界事件以及连锁引发的毗邻部落间的群体性冲突,这等于间接地“悬置”了以“仲裁者”为“志业”的藏区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寺院喇嘛和部落头人,从而为政权“间接并和平”地沉入/嵌入藏区基层社会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从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这样的“事后救济型权威”到以国家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即“事先防控型权威”的更替,根本上是草场“界权成本”最小化所带来的,而不是有目的“周密规划”的结果。与草场承包相伴随的定牧定居,真实地实践了“使有恒产,不致游走”这样一个历代中原王朝治理西北边疆游牧民族的梦想。草场承包也在无意中实现了甘南藏区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和措哇的“去政治化”,为“村治”的重建提供了契机。论文的最后是结论,以及对结论的提升和反省。从大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看,“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可以更一般地提升为“空间层化即国家建构”。中心层化空间——“中原”,向边缘“平滑空间”——“四夷”——不断拓展,是大中国国家建构规律的核心秘密。具体而言,空间层化即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由“中原到四夷”,乃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逻辑。中国西北地区的空间层化这一历史逻辑进程的展开主要是经由被最早实现空间层化的东南(中原)中国所不断产生的“社会经济剩余”所支撑和开启的。这是一个国家疆域由边徼到内地,从以边为界到边外为界的过程。这显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近现代欧洲国家建构/形成模式的独特的国家建构/形成类型。其显着的特点是“要市场和产权,但是不要战争”。当然,随着信息时代、海洋时代和太空时代的到来,陆域或物理意义上“空间层化建国”的理论已显得粗陋和浅薄,亟需进行“边际创新”,这正是本文需要在今后继续跟进研究的问题。

张连[4](2014)在《孔子道德信仰研究 ——以社会资本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正处于科技飞速进步、物质文明高度繁荣之际,同时却又面临着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活上的道德危机,人类已经陷入了现代性的困境之中。造成这种危机和困境的根源是现代和传统的断裂、大量社会资本的流失、社会信任度的下降,这些危机的本质就是道德信仰的危机。当下的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却也同样面临着种种的道德危机和困境,这也是道德信仰的匮乏所致。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强道德信仰建设,增强社会资本,凝聚社会力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互惠合作等道德规范为核心的具有增殖价值的无形资本,是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程度的反映,它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体现。而道德信仰具体体现就是对一定的道德价值和规范的信仰,因而,社会资本和道德信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资本和道德信仰相互促进。孔子道德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资本的价值资源,因此,研究孔子道德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道德观和信仰观构成了孔子道德信仰的内容,其核心是对“仁道”的信仰。孔子倡导“仁”、“恕”、“义”、“礼”、“信”等,构建了完整的道德体系。孔子对待鬼神是敬而远之的,对“天命”即“天道”的信仰是孔子信仰的核心,这正是孔子道德信仰的起源。孔子继承了西周时期的“天道”思想,但是孔子实现了由“天道”向“人道”的超越,“人道”就是“仁道”;孔子对“仁道”的终极性追求体现了仁道信仰的意蕴,孔子道德信仰就是对“仁道”的信仰。“仁道”的核心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恕”。“仁道”的原则是“中庸”,“中庸”之道既是本体,是公平正义,也是践行“仁道”的方法。孔子的“仁”、“礼”、“信”、“忠”、“义”、“敬”、“诚”等道德规范本身蕴涵着深刻的信仰本质属性,体现了孔子道德信仰的可能性;“生生之谓易”中的生生即为仁的思想是孔子道德信仰的本体论依据;德本主义和理想人格是孔子道德信仰的价值论依据;仁德政治和有教无类的主张和实践是孔子道德信仰的实践论依据。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孔子道德信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实现孔子道德信仰的现代价值,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孔子道德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互补作用,在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实现孔子道德信仰的现代社会资本转换,坚持弘扬孔子儒家理想主义精神,建设一个既有法治文明又有道德昌盛、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理想社会,这是“中国梦”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王延东[5](2005)在《企业信息化 寓言新解》文中提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化"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不少矛盾,也必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习惯了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的企业管理者们要一下子弄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回事,的确并非易事。本文试图通过几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编撰成故事新编,以飨读者。

王延东[6](2003)在《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文中研究表明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化"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出不少的矛盾,也就必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误

宗承刚[7](2012)在《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文中认为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悄然兴起。新经济增长理论(或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知识经济的研究表明,人才、技术、知识、信息是主导知识经济运行的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它们正逐渐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生产力。这些新兴生产要素资本化为新要素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和信息资本)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新要素资本的出现,将引发企业生产方式变革,进而引起公司财务关系变化。从而,要素资本理论即将进入一个与企业现实需求相融合和开发应用的阶段。与此同时,新兴生产要素在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人才、技术、知识、信息参与价值分配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被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资源保护的制度基本形成;企业以各种形式吸引人才的加入,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由此看来,如何使静态的“人才、技术、知识和信息”动态化是这些新兴生产要素行使价值创造功能的关键。生产方式和财务关系是“新生产要素和新要素资本”动态化的支架。企业运转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动态化的结果,即三者之间只有相互发生作用才能创造价值。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企业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形态多样化,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在资本时代,新要素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力,新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关系。同时,社会分工的深化促使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开始出现。从而,企业财务关系发生极大的变化。依据上述现实和认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里的公司财务关系理论,包括机制、规则和应用等问题,即基于生产方式理论、企业成长理论和要素资本命题,采用规范分析法、事实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以动态化的视角,探讨生产要素的发展创新给企业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之下财务关系的变化和表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财务关系演进,即生产方式变革和财务关系演进的原理、生产方式的逻辑发展;(2)生产要素的资本化过程,包括生产要素的资本化、新要素资本对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影响;(3)新要素资本方式下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财务关系,包括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的内在联系、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及企业市场财务关系的发展变化、基于新要素资本的商业模式运作与财务关系表现;(4)创新活动(生成新要素资本优势的企业内在生产方式),包括企业创新活动的生产方式问题和财务关系问题以及创新战略规划等;(5)财务方式的创新,包括财务方式与会计方式的区别与分离、财务方式变迁的体现、新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财务规则、组织创新的规则、财务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界定。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观点:(1)生产要素的发展和变化是生产方式变革和财务关系演进的原始动因,生产方式主要体现为能够使要素资本的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一整套的模式、方式和方法,且有不断具体化的趋势。新要素资本是企业生产方式选择的依据,好的企业生产方式必须能够产生和谐的劳资关系。(2)人力资源、技术、知识和信息等新生产要素资本化的关键是价值对待关系;新要素资本与传统要素资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形成本文所倡导的要素资本治理模式,财务治理应该致力于生产要素和要素资本在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层面的科学配置;财务资本应该大力投资于新要素资本,为此,在融资方面,内部专用性实现市场化的企业喜用债务融资,专用性独有化和过度集中于内部的企业喜用权益融资。(3)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属性、生产要素属性、行为特性上,联系是:企业生产方式是商业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前提环境,商业模式属于广义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市场财务关系朝着线性和网络化两个方向在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促使要素资本财务关系的形成;新要素资本视角下,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为企业打造了不同的有效的财务关系运营系统。(4)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必须有特定生产方式和财务关系的协调和配合。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生产方式有企业创新体系、组织结构和创新战略规划以及创新网络、模块化、创新合作界面等,期间所表现出的财务关系主要是一种要素资本全面获取和效率使用特征的财务关系。(5)财务与会计分离的根源是财务方式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可以作为企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来加以运作和经营;新要素资本通过对企业生产力、企业生产关系和企业生产方式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创造的唯一目的;新要素资本以及新要素资本产权主体是企业组织创新的决策者、规划者和设计者,组织创新所形成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必须保证能够提高要素资本的获取能力;制定和实施新要素资本战略的资本经营公司是财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以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科技革命三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生产方式变革和财务关系创新的动因—生产要素的发展和创新。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认识扩展到组织形式、组织结构、资本化、商业模式、创新、会计方式、财务方式等企业活动和存在形式。(2)以财务关系角度分析了生产要素的资本化—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关键在于实现资本价值本位的价值对待关系和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资本化关键在于成就其产权主体由小股权关系向大股东关系的转变。首次提出动态的公司治理模式—要素资本治理模式。(3)以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三个角度提出企业创新结构体系,将战略地图认定为创新战略目标规划的工具,提出创新战略执行规划的工具—博弈系统图表。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了新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财务规则,以新要素资本、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角度分析了组织创新的规则。

王延东[8](2003)在《信息化故事新编》文中指出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化”的过程中,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新旧管理模式的磨合,必然会激发出不少的矛盾,也就必然会形成一些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误区和问题。让习惯了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式下的企业管理者们一下子弄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回事,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9](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研究指明

张江峰[10](2010)在《企业组织惯性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维持稳定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针对企业管理实践而言,在原来国有企业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模式、制度安排、经营模式等成功经验已经都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甚至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企业经营环境已经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无论是重组之后的国有企业还是新兴的民营企业,突破过时的体制和制度束缚,推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已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经营环境的变迁表现出明显的不连续性。当技术或市场发生突变时,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变成历史包袱,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滞后,难以及时、迅速地做出调整,最终走向衰败或被迫从市场竞争中退出。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一大批知名企业,·如巨人、秦池、三株、德隆等曾经辉煌一时,但却在很短的时期内便销声匿迹,其衰败速度非常惊人。许多企业由于不能应对环境变迁带来的冲击而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地位,这在商业领域中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规律。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而走向衰败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希尔与琼斯教授在他们的着作《战略管理》中明确地提出,组织惯性是导致企业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组织惯性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问题,组织惯性问题一直倍受重视,但是有关企业组织惯性研究仍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试图通过构建组织惯性的分析框架,为相关理论研究和企业经营实践提供参考,这也是论文选题的目的所在。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理论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同时介绍了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首先通过理论追溯和文献回顾,界定组织惯性的内涵、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区分了企业组织惯性的两种基本形态:惯性和动量。在本章的最后部分,归纳了以往组织惯性研究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了研究现状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三章在分析组织惯性来源、不同层面表现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企业组织惯性的动因。组织惯性的来源相当广泛,几乎涉及组织中的所有构成要素或行为。针对组织惯性的动因问题,当前的研究在理论观点上仍不能形成统一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对组织惯性进行细分。本章通过归纳组织惯性的来源,分析不同层面上的组织惯性的表现,探索组织惯性形成的根源。具体而言,本文从组织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就组织惯性的来源问题进行了阐释。其中,资产专用性、能力或知识的重复使用、组织文化的规范和辐射作用、组织制度与惯例、委托代理关系是组织惯性的内部来源;企业所处环境中的法规管制、产业政策等是组织惯性的外部来源;其次,本章从企业战略、组织运作和外部关系层面考察了组织惯性的具体表现,为进一步探究组织惯性的成因奠定了基础;最后,本章将组织惯性的成因归为三个方面:内部限制、外部压力和企业行动选择上的限制。第四章讨论的是组织惯性的形成机制。在企业组织中不同层面上的要素或子系统,其改变难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本文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企业组织惯性的层级结构模型,从组织文化、个体认知和群体认知、资源及组织结构等四个方面切入,对组织惯性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第一,组织文化惯性在本质上是企业价值观一元性特质的表现。如果组织文化成为过时价值假设的保护伞,组织成员就难以产生质疑和重塑组织的信仰体系的内在动机,那么组织文化造成的惯性就成为抵制变革的力量;第二,企业发展的认知惯性是指企业组织成员,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形成的僵化的心智模式,以过时的经营假设和策略应对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不能超越既有的认知框架,受制于那些不再有价值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方式,对有关变化的信息缺乏关注,在企业内部不鼓励创新,过分强调控制和服从;第三,结构惯性是指组织为追求效率经常会制定各种规则、程序与控制系统,组织成员在处理日常例行事务均会遵循操作系统的规则而不断重复运作,将会形成作业标准化的惯性而束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第四,资源惯性是指公司为某项技术、产品进行资源投入之后,这项投资方案就会把公司战略锁定,当市场环境发生改变,要求企业必须彻底改变核心能力的培育方向时,企业资源的使用方式也可能无法改变。第五章讨论了组织惯性的效用具有两面性。当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组织惯性能够促进企业运行的效率,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绩效;但如果外部环境发生突变,组织惯性就会表现出抵制组织变革的特征,从而导致企业不能适应环境而绩效下降。第六章详尽地探讨了在稳定条件下组织惯性的增强机制、动态环境下组织惯性的弱化机制以及基于双重性组织结构的协调框架等问题。组织惯性协调的契机主要来源于外在环境变化对组织造成的压力,特别是组织陷入危机的情况下,组织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型。组织运作的稳定性倾向决定其大多数时期都是以渐进式变革在保证一定运行效率的前提之下进行持续地改进,但这也会造成动态意义上组织惯性。在组织设计上,协调组织惯性的可行选择是构建双重性结构,保证企业在采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时不受原有技术、经营策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第七章为企业组织惯性形成的前因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本章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组织惯性的前因及作用机制模型,接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关系,环境变迁的动态性在组织惯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显着的调节作用。这同时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组织惯性协调观点是具有较为充分的科学性。第八章为主要研究结论和启示部分,是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的概括和总结,并且指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从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尝试:1、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组织惯性研究的理论框架。从组织惯性的内涵、基本形态、成因、形成机制、协调机制以及对绩效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系统地研究组织惯性问题。本文从这些方面进行了综合地研究,形成了组织惯性研究的一个完整体系。2、本研究以企业行为理论、组织学习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等为基础,通过整合形成了一个分析组织惯性的概念模型,扩展了种群生态学者Hannan & Freeman提出的结构惯性理论。本文通过种群生态学中环境决定企业生存的前提假设进行放松,所构建的企业组织惯性理论框架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3、本研究以组织的不同子系统或要素之间惯性强度的差异为标准,构建起一个以文化惯性、认知惯性、资源惯性及结构惯性为层级顺序的组织惯性的层级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解释企业组织惯性的形成过程。4、本研究围绕组织惯性的效用的两面性,从组织变革的策略选择、组织设计等多层面对组织惯性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当外部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企业可以运用组织惯性的自我增强机制使惯性得到强化,以此促进企业运行的效率;而在环境的突变时期,企业需要通过实施根本性变革,使组织和环境重新取得适应和一致。在制度层面,企业可以采用双重性组织设计,设立自主事业部门进行创新活动,保证企业现有业务稳定经营的前提下,确保新业务的开拓、新技术的采用不受原有经营战略、技术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愿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价值
    1.2 有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1.2.1 关于愿景管理研究
        1.2.2 关于学校本质研究
        1.2.3 关于大学组织变革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大学愿景管理内涵辨析
    2.1 大学愿景管理内涵释义
        2.1.1 概念界定
        2.1.2 本质解读
    2.2 大学愿景管理基本特征
        2.2.1 大学愿景特征
        2.2.2 大学愿景管理特征
    2.3 大学愿景管理过程
    2.4 大学愿景管理价值分析
        2.4.1 大学愿景的价值
        2.4.2 大学愿景管理的价值
    2.5 大学愿景管理影响因素
        2.5.1 大学使命
        2.5.2 大学价值观
        2.5.3 大学培养目标
        2.5.4 校长个人品质
        2.5.5 愿景推动者的作用
        2.5.6 大学战略资源
3 大学愿景管理理论基础
    3.1 学习型组织论
    3.2 混沌管理理论
    3.3 组织创生理论
    3.4 复杂科学理论
4 大学愿景推进
    4.1 大学愿景表达
        4.1.1 两种大学愿景表达方式
        4.1.2 中外大学愿景表达方式异同
    4.2 大学愿景传播
        4.2.1 了解大学成员需要
        4.2.2 注重教授群体作用
        4.2.3 培养高质量交流
        4.2.4 创建愿景传播氛围
    4.3 大学愿景转化
        4.3.1 个人愿景向大学愿景的转化
        4.3.2 大学愿景向个人愿景的转化
    4.4 大学愿景实施
        4.4.1 通过魅力领导实施
        4.4.2 通过文化引领实施
        4.4.3 通过组织变革实施
        4.4.4 通过方法调适实施
5 大学愿景变革
    5.1 前提条件
    5.2 历史效应
    5.3 活动场域
    5.4 内部动力
    5.5 外部动力
    5.6 组织机制
    5.7 演化模式
    5.8 时机把握
    5.9 结果呈现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2)当代西部文学中的民间文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中国西部与当代中国西部文学
    第三节 中国西部民间文化
    第四节 研究现状与本论文基本思路
第一章 西部农耕民俗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西部农耕民俗的文学图景
    第二节 西部农耕民俗的土地情韵
    第三节 西部农耕民俗的精神镜像
第二章 西部游牧民俗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西部游牧民俗的浪漫抒情
    第二节 西部游牧民俗的伤悼抒怀
    第三节 西部高原民俗的生态书写
第三章 西部汉族民间信仰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西部汉族民间的土地崇拜书写
    第二节 西部汉族民间文化中的灵魂信仰复魅
    第三节 东方民间信仰传统的还原诉求
第四章 西部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文学表达
    第一节 西部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追寻
    第二节 西部小众民族的信仰彷徨
    第三节 西部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
第五章 西部民间文学的当代再创作
    第一节 西部民间传说的当代再创作
    第二节 西部民间神话的当代重述
    第三节 西部神话传说的魔幻叙事
第六章 西部民歌的文学运用
    第一节 信天游的文学运用
    第二节 花儿的文学运用
    第三节 其他民歌的文学运用
第七章 西部方言的文学运用
    第一节 陕西方言的文学运用
    第二节 甘肃方言的文学运用
    第三节 其它地区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学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和提出
    二、理论假设及其阐释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 “卫藏-拉卜楞-中央”:地缘政治视角的研究
        (二) 产权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视角的研究
        (三) “教权-产权-政权”:产权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四)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论
    四、“六个一”—研究设计与构想
第一篇 牲畜越界的政治——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第一章 “补政教之所不及”—作为“内边疆”的甘南藏区
        一、“地非边隅,岂成边疆?”
        二、拉卜楞寺的建立——“补政教之所不及”
        三、“接点疆域”:一个“弱国家空间”
    第二章 牲畜越界的经济地理学
        一、“格格尔乃卡山梁”?
        二、草原上的“易越边界”
        三、“公地悲剧”,还是“共地悲剧”?
        四、牲畜越界带来“公地悲剧”
    第三章 边界冲突与部落政治互为因果
        一、遍布在高原河谷间的部落领地
        二、资源竞争孕育“部落的道德”
    第四章 边界冲突及调处摧生寺院权威
        一、穿着袈裟的“法官”
        二、“夏河渐有司法,藏民仍信业仓”
        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附录1:劳而少功的“政府办界办”
第二篇 草场承包:铁丝网栏进草原(1999-2006)
    第五章 “草场承包”因何姗姗来迟?
        一、作为“历史关节点”的“草场承包”
        二、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
        三、围栏草场:可望而不可及
        四、历史机遇:利益契合开启草场承包
        五、小结
    第六章 桑科乡的草场承包
        一、桑科乡的历史与现状
        二、草场承包方案及运作
        (一) 承包方案:以“措哇”为一级划包单位
        (二) 以彻底承包到“户”为最终目标
        (三) 严格的操作规程——反复测算、现场指界
        (四)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三、“以发展求稳定”——政策主旨
        四、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七章 铁丝围栏进草原
        一、密满草原的“带刺铁丝网”
        二、评价之一:“居功甚伟”
        三、评价之二:“围栏陷阱”
        四、铁丝围栏进藏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八章 围绕“共有草场”的产权之争——部落势力的沉浮
        一、事件与经过——产权背后的权力较量
        二、政府的处理意见
        三、博弈结果:进一步承包确权
        四、部落势力的浮沉
    附录2:物权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篇 草场承包的意外效果:事先防控与政权嵌入
    第九章 从事后救济到事先防控——界权成本与权威更替
        一、“圈出规则”与“圈入规则”
        二、“圈出规则”与事后救济型权威
        三、“圈入规则”与事先防控型权威
        四、小结
    第十章 “使有恒产,不致游走”
        一、划界定牧的历史演进:游牧、轮牧与定牧
        二、草场承包与定居定牧:桑科乡的产权实态
        三、拥有了真正的“不动产”
        四、划界定牧的政治意义
    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
        一、不经意的“土地测量”
        二、草原景观的清晰化
        三、草场边界知识的国家化
        四、有意规划的失败:1958年的乌托邦方案
        五、小结——土地测量的政治学
    第十二章 村治的重建——措哇的“去政治化”
        一、部落结构与政权网格的互嵌——两套话语体系
        二、“措哇”复兴的历史根源与产权基础
        三、作为“民间组织”的措哇——两种分析视角及其综合
        四、定居定牧:村治重建的契机
    附录3:综治协议带来平安边界?
    附录4:局限转变与牧场农用
结论及其反思: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一、“china”与“中原农耕”
    二、农夫和养牛人的寓言故事:重新阐释科斯定理
    三、作为农牧分界装置的长城
    四、“喇嘛寺庙林立草原”:作为元、清两代扶持宗教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五、“铁丝围栏进草原”:作为草场承包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六、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七、反思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孔子道德信仰研究 ——以社会资本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状况
        1.2.1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1.2.2 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1.3 本选题的基本思路与提纲
        1.3.1 基本思路
        1.3.2 内容提纲
    1.4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社会资本与道德信仰
    2.1 马克思对资本概念的阐述
        2.1.1 资本的属性
        2.1.2 资本的文明面
        2.1.3 马克思资本观的启示
    2.2 社会资本理论的阐述
        2.2.1 皮埃尔·布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开创性研究
        2.2.2 詹姆斯·S·科尔曼以社会学视野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2.2.3 罗伯特.D·普特南以政治学视野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2.2.4 弗朗西斯·福山以文化学视野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2.3 社会资本与道德信仰
        2.3.1 道德信仰的内涵及其价值
        2.3.2 道德信仰对社会资本发展的积极作用
        2.3.3 社会资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孔子道德信仰的构成
    3.1 孔子道德观
        3.1.1 “仁”
        3.1.2 “恕”
        3.1.3 “义”
        3.1.4 “礼”
        3.1.5 “信”
    3.2 孔子信仰观
        3.2.1 鬼神观
        3.2.2 天命信仰
    3.3 孔子道德信仰对宗教信仰的超越
        3.2.1 宗教信仰的特征本质及其道德意义
        3.2.2 孔子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的联系
        3.2.3 孔子道德信仰对宗教信仰的超越
4 孔子道德信仰内涵及其依据探析
    4.1 孔子道德信仰的内涵分析
        4.1.1 孔子之“道”的终极性意蕴
        4.1.2 孔子“天道”及其超越
        4.1.3 孔子“仁道”的信仰意蕴
        4.1.4 孔子“中庸”之道的意蕴
    4.2 孔子道德信仰的可能性及其依据分析
        4.2.1 孔子道德规范的信仰性
        4.2.2 孔子道德信仰本体论依据
        4.2.3 孔子道德信仰价值论依据
        4.2.4 孔子道德信仰实践论依据
5 孔子道德信仰的现代价值
    5.1 当代社会道德困境
        5.1.1 经济主义之困
        5.1.2 工具理性主义之困
        5.1.3 极端个人主义之困
    5.2 孔子道德信仰的现代转换
        5.2.1 孔子道德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互补性
        5.2.2 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孔子道德信仰社会资本化
        5.2.3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孔子道德信仰社会资本化
        5.2.4 弘扬理想主义精神,走向理想的“乌托邦”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设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1.5.3 今后的努力方向
2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新要素资本的相关企业财务问题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探源
        2.2.2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3 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财务关系演进—生产要素的发展和创新是原始动因
    3.1 自然分工下的人类生产方式及其财务关系
    3.2 三次社会分工的人类生产方式及其财务关系
    3.3 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与财务关系
        3.3.1 基于商业环境变化的生产方式与财务关系
        3.3.2 基于工业生产组织变迁的生产方式与财务关系
    3.4 科技革命与企业生产方式和财务关系创新
        3.4.1 科技革命后组织形式变革和财务关系创新
        3.4.2 企业生产方式和财务关系演进历程的归结与展望
    3.5 企业生产方式内涵和外延扩展的探索
        3.5.1 生产方式的概念变迁
        3.5.2 资本时代价值视角下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具体化
    3.6 富士康和苹果公司的生产方式和财务关系分析
        3.6.1 富士康危机下的生产方式和劳资关系
        3.6.2 “富士康危机苹果说”及其苹果公司的生产方式和劳资关系
        3.6.3 富士康生产方式的新选择
        3.6.4 小结
4 生产要素的资本化过程
    4.1 生产要素资本化的经济学理论渊源
        4.1.1 生产要素为何需要资本化
        4.1.2 生产要素资本化的出现
    4.2 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的资本化
    4.3 人力资本的生成与作用机制
    4.4 技术、知识和信息的资本化
    4.5 基于新要素资本的公司财务治理
        4.5.1 要素资本治理模式
        4.5.2 公司财务内部治理
        4.5.3 基于新要素资本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4.6 小结
5 新要素资本方式下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财务关系
    5.1 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的内在联系
        5.1.1 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5.1.2 生产方式变革与商业模式创新之辨析
    5.2 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企业市场财务关系的发展变化
        5.2.1 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企业市场财务关系发展方向的变化
        5.2.2 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企业市场财务关系性质的变化
        5.2.3 企业市场财务关系发展的归结与展望—新要素资本与商业模式共同作用于企业市场财务关系发展
    5.3 商业模式运作与财务关系表现
        5.3.1 商业模式的类型与财务关系之关系—一个财务关系角度的演绎分析
        5.3.2 新要素资本主导的典型商业模式及其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财务关系表现
    5.4 小结
6 创新活动—生成新要素资本优势的企业内在生产方式
    6.1 创新活动的基础性经济分析
        6.1.1 创新行为的价值域
        6.1.2 创新行为的财务学特征
        6.1.3 创新行为的系统特征
    6.2 创新活动的生产方式问题与财务关系问题
        6.2.1 企业创新体系
        6.2.2 创新的财务关系效应和关系要求
        6.2.3 创新对组织结构的要求
        6.2.4 创新方式
    6.3 创新战略规划—创新生产方式升华的有力保障
        6.3.1 从创新行为到创新战略
        6.3.2 创新战略规划的内容和工具
        6.3.3 创新战略规划的具体要求
        6.3.4 合作创新战略规划的具体要求
    6.4 小结
7 财务方式的创新
    7.1 会计方式的变迁
        7.1.1 单式记账—复式记账—会计电算化
        7.1.2 会计方式演变过程概论
        7.1.3 新要素资本与会计方式创新
    7.2 财务与会计的分离及财务方式的变迁
        7.2.1 财务方式与会计方式的区别
        7.2.2 财务与会计分离的根源
        7.2.3 财务方式的变迁表现
    7.3 新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财务规则
        7.3.1 创造价值的本体:“生产关系”还是“要素资本”?
        7.3.2 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和信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视角下的知识与信息内涵
        7.3.3 新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财务分析
    7.4 财务组织创新—财务公司
        7.4.1 组织创新的规则
        7.4.2 我国财务公司功能创新—以海尔集团财务公司为例
    7.5 企业发展的财务方式展望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企业组织惯性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企业组织惯性的理论溯源
    2.2 企业组织惯性的内涵
    2.3 企业组织惯性的基本形态
        2.3.1 惯性
        2.3.2 动量
    2.4 组织惯性强度的决定因素
        2.4.1 组织惯性的质量因素
        2.4.2 组织内部要素的相互依赖程度
    2.5 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2.5.1 组织惯性的相关研究现状
        2.5.2 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2.6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 企业组织惯性的成因
    3.1 企业组织惯性的来源
        3.1.1 企业组织惯性的内部来源
        3.1.2 企业组织惯性的外部来源
    3.2 组织惯性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
        3.2.1 企业战略层面的惯性
        3.2.2 企业运作层面上的组织惯性
        3.2.3 企业外部关系层面上的组织惯性
    3.3 企业组织惯性的成因
        3.3.1 组织惯性的成因分析
        3.3.2 组织动量的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4. 企业组织惯性的形成机制
    4.1 企业组织惯性形成的分析框架
        4.1.1 机制的内涵
        4.1.2 企业组织惯性的层级结构模型
    4.2 组织文化惯性的形成机制
        4.2.1 文化惯性的内涵
        4.2.2 文化惯性的形成过程
    4.3 认知惯性的形成机制
        4.3.1 企业决策行为有限理性
        4.3.2 认知惯性的内涵
        4.3.3 企业决策者认知惯性的形成过程
        4.3.4 组织群体认知惯性的形成过程
    4.4 组织结构惯性的形成机制
        4.4.1 结构惯性的内涵
        4.4.2 结构惯性的形成过程
    4.5 资源惯性的形成机制
        4.5.1 资源惯性的内涵
        4.5.2 资源惯性的形成过程
    本章小结
5. 企业组织惯性的作用机制
    5.1 组织惯性的作用辨析
    5.2 环境动态性对组织惯性效用的调节效应
    5.3 稳定环境下组织惯性的正向作用
    5.4 环境突变下组织惯性的负向效用
    本章小结
6. 组织惯性的协调机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稳定环境下组织惯性的强化机制
        6.2.1 组织惯性自我增强的涵义
        6.2.2 企业组织惯性的自我增强过程
    6.3 动态环境下组织惯性的弱化机制
        6.3.1 组织变革方式的选择
        6.3.2 组织惯性的弱化
        6.3.3 基于外部力量的惯性弱化过程
    6.4 基于结构设计组织惯性协调框架
        6.4.1 双重性组织的内涵
        6.4.2 基于双重性结构设计的组织惯性协调机制
    本章小结
7. 组织惯性的前因及对绩效的作用机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与框架
        7.2.1 研究假设
        7.2.2 研究框架
    7.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7.3.1 调查问卷的来源
        7.3.2 测量量表的形成
    7.4 问卷调查的样本描述
        7.4.1 调查对象特征描述统计
        7.4.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7.5 信度与效度分析
        7.5.1 数据的信度分析
        7.5.2 数据的效度检验
    7.6 研究结果
        7.6.1 组织惯性的测量
        7.6.2 组织惯性前因变量验证
        7.6.3 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愿景管理研究[D]. 王娟娟. 武汉大学, 2011(04)
  • [2]当代西部文学中的民间文化书写[D]. 徐兆寿. 复旦大学, 2013(03)
  • [3]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D]. 王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4]孔子道德信仰研究 ——以社会资本为视角[D]. 张连.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5]企业信息化 寓言新解[J]. 王延东. 中国石油石化, 2005(03)
  • [6]企业信息化寓言新解[J]. 王延东. 信息产业报道, 2003(01)
  • [7]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D]. 宗承刚.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信息化故事新编[J]. 王延东. 软件工程师, 2003(01)
  • [9]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3)
  • [10]企业组织惯性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江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企业信息化寓言的新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