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大开发

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大开发

一、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舒婷[1](2021)在《中国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全球正处于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之下,在此背景下,全球产业正处于分工的重要机遇时期,中国内部的产业也处在分工的关键时期,而产业转移就是完成产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重要方式。随着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倾向、文化环境的改善等条件改变,使得中国整体和东、中、西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规律。产业转移不仅给承接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改善、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方法等,也使得产业转出地解决效率低的产业,合理资源配置。但是,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如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会加大承接地生态环境的压力,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协调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各地区关注的重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经济环境友好发展途径,以期做到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构建在如何承接绿色产业转移、防止承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合理产业结构、科学产业布局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之上。现在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和分析其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带来的影响。这其中,承接产业转移对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近年来学者们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地区和产业承接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与此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正被越来越多的的学者讨论和研究。本文以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含西藏)为研究对象,以产业转移经典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等为基础,深入剖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以及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并从承接产业规模、主要承接产业类型、承接区域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生态效率的本质要求,在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各省市的现状,本文以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为基,从生产要素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三个维度来构建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通过DEA-CC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对中国整体和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Tobit受限因变量模型进行研究,并分析各地区存在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分析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今后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实施产业转移政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绿色生态效率提供思路。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中国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会对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对中国整体的生态效率有促进作用,且承接总体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生态效率影响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不同区域之间地区经济、文化和政策等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不同,同一地区生态效率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根据结论分析,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环境政策,加强环境规制,提高承接地在接收产业转移时的准入门槛,加大吸引绿色产业转移的力度,主动引进绿色低碳型、生态环保型产业,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有选择的承接产业转移,确保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在各地区落实,建立强力推“承接产业转移负面清单”,在政绩考核方面不仅强调GDP的增长,而是要从经济-生态-资源综合方面考察。还要提升强化环保意识,加大对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

龚缘[2](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各国要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之际,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新一轮优化不断推进。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升跨境次区域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更是新形势下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战略支点。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探索跨境次区域间的经贸合作空间和方式具有必要性。论文首先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互联互通机制主要受市场准入、运输和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边境管理和社会文化法律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以上五个因素作用于贸易投资便利化,进而影响跨境次区域间经贸分工与合作的生产链和价值链。然后,基于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内涵和框架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进行评估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尚处于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初级阶段,跨境次区域间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但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指标相对偏后,阻碍互联互通机制形成和分工与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再次,构建拓展引力模型来探究影响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贸易投资便利化受市场准入、运输和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边境管理和相对资源禀赋的正向作用,市场规模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正向作用小,相对自然资源禀赋、相对技术水平和相对劳动力成本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正向作用更为显着,而企业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对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出更高要求。最后,论文就如何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提出对策。从完善跨境次区域互联互通机制入手,借助经贸合作倒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跨境次区域间商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借助自贸区网络实现价值链升级,创新区域投资方式,建立健全深入分工与合作机制,以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方式加快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崔莉[3](2019)在《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化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最早提出雁阵理论来探讨利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升级之后,整个东亚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都离不开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推动。这些实践的成果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否也可以成为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力量,从而弥合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多年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无法被忽略的突出难题。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存在发展高附加值先进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观东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加,制度改革成本的上升,其产业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日俱增。可以说,通过实施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来探索中国雁阵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粗放式发展令其产业发展水平常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同时也给生态环境提出了重要的挑战。那么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究竟对产业的优化升级有什么理论和实际的影响?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实进展是什么状况?在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规避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放大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从而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对西部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研读过程中发现关于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之间关系的现有研究虽然视角多样化,研究体系较为完整,研究内容丰富。但反映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与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之间机理的理论研究仍相对欠缺,同时针对这一主题以西部地区为对象的实证研究仍有可完善的空间。因此本文研究重点就是阐明区际产业转移承接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机理并利用西部各省区的数据对理论研究中阐明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验证与分析。整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对产业转移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是从空间区域的角度划分和界定两类产业转移并对它们的差异性进行解析。并对贸易角度、产业发展角度和微观创新角度的产业转移相关理论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然后以雁阵理论为基础构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并从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影响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价值链的嵌入和攀升以及产业集群式转移影响本地生产网络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来阐明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同时在对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2010年至2016年27个行业绝对产值及相对份额的发展演变情况,对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规模、行业特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实证研究方面分别对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机理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计量回归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和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方法依据西部各省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其中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而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并沿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于回归方程数量多且数据样本量大则采用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效应则采用动态演化博弈及赋值仿真的实证分析方法。最后在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对策建议。针对论文主题进行系统化研究后,本文获得了以下结论:.从空间区域角度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基于地理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与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两者的概念内涵和发展特征均有所差异。基于地理空间的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在互联网经济深刻改变当前产业发展内容的情况下,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的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我国区际间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过程适用雁型发展理论的一般规律,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嵌入到区际产业价值链中并在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下沿价值链攀升;区际间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西部地区本地生产网络的深化发展有推动作用。而因为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产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本地产业集群和生产网络的发展程度都是影响承接地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因素,因而从理论上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可以推动其产业的优化升级。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区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可以促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且各省区的承接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是该正面促进作用较为有限。第二,目前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未发挥出来,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影响仍需要用更长期的实践来进行检验。第三,西部地区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会影响其产业发生与价值链的关联作用,但该作用的强度在西部各省区间并不平衡,同时整体而言当前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西部地区产业沿价值链攀升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四,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式转移在承接地与本地生产网络企业进行协同过程中只有博弈系统各方成员获得的协同净收益高于协同的净成本,才能激励集群式移入企业和本地生产网络企业留在产业集群式转移后在承接地构建的新生产网络中来共同发展并最终推动承接地产业网络的深化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突破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只围绕地理空间展开产业转移研究的限制,引入基于网络虚拟空间进行产业转移的新概念,并对从空间区域角度划分的这两类产业转移进行了对比研究,一方面明确了本文所研究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是属于传统地理空间上产业转移的范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产业转移概念内涵体系。然后针对目前关于西部地区通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内在机理的研究相对欠缺这一局限性,深入并系统的开展了包括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鲜内容在内的机理研究。也在实证研究中涉及到了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层面。但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模型和实证分析模型中只涉及到了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其产业优化升级的单向作用机理,未能构建起既阐明单向作用机理又反映机理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模型。同时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定量研究的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为在本文基础上开展后续研究留下了空间。

许正松[4](2016)在《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与经济规模持续扩张相对应的是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突出表现为各种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或高位运行。持续加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环境污染治理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全社会面前的重大且迫切的课题。自1993年Panayotou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以来,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争论从未停止,直到今天依然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几十年深入的研究并没有给出统一的结论;不仅如此,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甚至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研究在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关于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和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时,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环境效应上,未发现有学者研究一国内部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规模较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自然也很弱;而中国国土面积巨大,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规模相对也就大的多,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地区环境污染的影响自然也会大得多。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时,忽略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这一重要影响因素使得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然而,由于我国统计部门至今尚未统计国内不同省份间产业转移的规模,导致难以进行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与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的速度不仅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之前,也快于世界上多数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不同种类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变化不仅体现为三次产业产出比重的变化,还体现为三次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产出比重的变化。但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发现,较少有文献将国民经济进行行业细分后度量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会产生数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是数种环境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难以说明环境污染的整体变化。讨论经济增长等因素对某单一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排放量影响的文献较为常见,但鲜见有学者利用主要环境污染物构造能表征环境污染整体状况的综合指数,针对该综合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则更为少见。鉴于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首先对环境影响系数(the Environment Impact Coefficient,EIC)进行改进,并利用所构造的环境影响指数(th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Environment,IISE)分析中部 6 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其次,构建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the Index of Fixed-assets Investment,IFAI),并利用该指数估算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再次,利用2000年至2013年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经济增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等变量对中部6省5种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最后,通过构造环境污染综合指数(the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Index,ECI)来表征环境污染的整体严重程度,并计量分析中部6省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在我国深入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和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进行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变化对中部6省环境污染动态影响机理及政策创新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等几个部分。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章旨在通过系统梳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相关学说,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文献梳理从6个方面展开。(1)简介研究如何从增长极限说过度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2)从环境规制、市场机制等4个方面介绍"倒U型" EKC曲线形成原因的研究;(3)介绍学术界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争论和质疑,主要有EKC模型的有效性、EKC曲线形状的非唯一性、EKC曲线转折点出现时间的分歧等;(4)系统梳理学者们对国际贸易与污染跨国转移、FDI的环境效应、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等相关议题的研究;(5)单独介绍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6)已有研究的述评,包括共同结论的总结、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第三章分析中部6省环境污染的状况,并利用构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IFAI)估算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为后续的定量分析奠定基础。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中部6省5种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比较发现,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量在2005年到达峰值后,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工业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则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虽然中部6省单位GDP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近年来下降较快,但依然高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浙江两省,显示了环境污染的相对严重性。在对产业转移进行内涵界定和批判、借鉴与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用于估算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估算的结果发现,2000年至2013年中部6省承接的国内产业转移至少具有3个特点:一是随时间推移整体上呈增长态势,但波动较大;二是除江西省外,中部其他省份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在2010年后均出现了较为快速的扩张;三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等生产过程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几个行业。第四章为利用中部6省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构建了两个环境污染方程的计量模型用于定量分析。实证的结果表明,二次函数模型优于三次函数模型,5种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经典的EKC曲线关系在中部6省范围内成立。工业废气排放、废水排放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其中,工业废气排放离拐点的距离最远,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空气污染将持续较长时间(20年甚至更久)后才会逐渐减弱。中部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和烟(粉)尘排放均已处于"倒U型" EKC曲线的下降区间,烟(粉)尘和二氧化硫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前后越过EKC曲线的拐点。"污染避难所"效应在5种环境污染物排放上均有较为显着的体现,说明FDI已经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国际贸易中的"污染光环(Pollution Halo)"效应与"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效应同时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略占上风。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均不显着。除工业废气外,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对其他种类的环境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也不显着,投资严重不足且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了污染治理的效果。第五章实证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整体影响。考虑到单一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不能代表环境污染的整体变化,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来说明环境污染的整体变化。该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表明,2000年至2013年,中部6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期间存在波动,但波动幅度并不大。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与经济的增长和走势密切相关,中部6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初步估计拐点在15年后才能到来,期间环境将持续恶化。各省产业转移与逆转移的规模大体相当可能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中部6省环境污染影响较为微弱的主因。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加剧了中部6省的环境污染,"污染避难所"效应客观存在。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中部6省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小,环境污染的跨国转移不明显,实证结果更支持贸易中性论。工业产出比例的增加对于中部6省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样不明显;污染治理投资对环境质量改善微乎其微的实证结果令人诧异,初步的分析认为,生产中的环保投入少、事后的污染治理多,以及治理效率低下等是造成检验不显着的主要原因。第六章探讨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尽相同,第一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有弊有利,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重化工业生产规模的增加所带来的工业污染物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第二产业来说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较小,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会产生较多的环境污染物。在剖析已有文献中环境影响系数(EIC)设定缺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每个细分行业的环境影响系数;接着利用所构建的环境影响指数(IISE),定量分析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并以江西省为典型代表,分析了一省内部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年至2013年间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整体上处于中等级别,环境压力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大;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优化令环境有改善的趋势,但趋势并不明显,其中,山西省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明显高于中部其他省份。同时,以江西省为例的研究表明,一省内部各地市因产业结构的差异,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也不尽相同。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本章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其次,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和讨论提出了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最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董姝娜[5](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苏丽娟[6](2016)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效应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亚五国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所提议的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国家势必权衡: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多大?中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有哪些?各条路径目前进展如何?本文试图在梳理既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本文首先对中亚五国经济地理概况进行了分析性描述,勾勒出中亚五国GDP总量与增速、贸易规模与贸易结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现状、以及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情况轮廓。本文先假设中国与中亚五国存在一体化协议,研究壁垒消除后统一的市场会给各国经济增长产生多大的促进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与中亚五国而言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中国受益更多的结论。本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交通便利度有所提升,交通一体化水平依然较低;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一体化水平非常低。

高文晶[7](2014)在《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自此之后,我国对利率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制逐步转向间接调控,由市场来决定利率的水平。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价格变量,在各种不同期限结构的利率体系中,短期利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货币市场资金流动的风向标、在金融资产的定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货币市场中,由于受到信息的冲击和资金的快速流动,短期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价格也在发生频繁的变化,短期利率波动是市场供求变化的信号,是金融市场的晴雨表。在我国,随着各金融子市场的相关性不断提高,货币市场中短期利率的动态波动往往会引起其他金融子市场的效仿,出现不同程度的震荡,短期利率的剧烈波动甚至会引发多个金融子市场的动态连锁反应。综上所述,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是一项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致力于运用基于时变参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探讨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点贡献:一是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对跨市场效应的研究,涵盖了我国金融市场最主要的几个子市场:股票市场、国债市场和企债市场,同时将效应分解为均值溢出、波动溢出及投资转移效应,这是对我国短期利率波动跨市场效应的首次系统的探究;二是在模型方法上,本文对我国短期利率跨市场效应的研究,采用了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DCC-MVGARCH模型以及VAR-DCC-MVGARCH模型,这三个模型均为时变参数模型,比起以往的固定参数模型,基于时变参数的各类计量经济学模型更符合现实和经济意义。通过模型分析,本文得到四个主要结论:一是我国不同期限的Shibor均异于正态分布,呈现尖峰厚尾的特征,波动聚集现象十分明显;二是我国短期利率波动对股票市场存在微弱的负向均值溢出效应,但对国债和企债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三是我国短期利率波动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不显着,但对国债和企债市场均存在较强的正向波动溢出效应;四是受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之间、股票市场和企债市场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投资转移效应,而我国国债和企债市场之间不存在显着的投资转移效应。

徐清[8](2014)在《金融发展、生产率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中研究指明对外直接投资是(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678亿美元,是2004年的32.25倍!对外直接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否可持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政府推动的还是市场推动?决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指出,企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生产率的高低。与对外出口以及国内生产销售相比,企业在国外投资生产,必须要承担国外建厂等固定成本,因此,只有企业的生产率高于某一门槛时,企业在国外的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最终结果是,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率次高的企业对外出口,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则只在国内生产与销售。“新新贸易理论”分析了生产率与企业投资抉择的关系,但是该理论的假设是企业并不存在融资约束,也即企业的投资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实际上,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往往在融资问题上遇到困难,即使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足以让其在国外的生产中获利,但假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国外建立或是并购工厂,同样无法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因此,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还必须迈过一个融资约束的门槛(Buch等,2010)。从中国企业的生产率发展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有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企业的生产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基础。但从中国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看,虽然金融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依旧严重。由于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干预金融市场的问题较为严重,金融抑制现象在中国十分明显。如利率的国家管制,中国的资金价格并非由市场供需决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行政决策制定的。从储蓄看,居民存款到哪家银行的结果基本一致,银行之间并没有价格上的竞争。从贷款看,在国家的行政干预下,银行贷款存在明显的国有企业偏向,一方面国有企业能够很容易的获得贷款,但国有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却十分低下;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却很难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融资约束现象十分严重。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将融资约束问题纳入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明晰金融发展、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并利用省份与企业层面的双层结构数据,结合适合的计量模型,从实践上检验金融发展、生产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介绍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从而为理解全文结构提供了线索;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金融发展、跨国企业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与相关知识,进而系统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并提出值得扩展研究的空间,确定本研究的切入点;第三章,构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该部分主要探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迈过的生产率门槛,以及考虑到融资约束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迈过的融资约束门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生产率间接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来直接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第四章,指标构建与典型特征事实。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文章的被解释变量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主要解释变量金融发展和生产率进行准确的测度,并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特征事实进行描述;第五章,金融发展与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该部分利用中国各省相关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数据结构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回归方法,从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提升三个方面来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规模的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的提升都能显着的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也证实了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生产率提升来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间接路径;第六章金融发展、生产率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该部分利用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04-2011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名录》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大样本数据,根据被解释变量的数据结构,采用Logit回归,从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提升三个方面来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提升之间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作用;研究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协调作用。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提升都能显着的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以及金融效率提升之间的交互项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都为正,说明中国金融发展需要三个指标的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的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第七章结论、政策启示以及研究展望。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苏宣云[9](2013)在《CAFTA投资效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在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而引发的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中国家也能追赶上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东亚国家也在优惠的区域经贸安排上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亚洲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次区域贸易安排,而中国与东盟十国具有地理位置临近的区位优势,且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国,经济发展世界瞩目,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使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不断地深化。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不仅会带来贸易的自由化以及区域内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会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影响,2009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预示着CAFTA区域对投资的注重。目前对于CAFTA投资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CAFTA投资效应的研究,并且是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出发,中国作为CAFTA的重要一员,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着这样的思考试着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以及对CAFTA整个区域的FDI流入现状进行一个流量、来源地以及产业分布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和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CAFTA所产生的投资效应进行实证的研究,并且在实证的过程中着重分析中国的情况,同时还结合FDI对中国在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等三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了CAFTA不仅对于整个区域的FDI流入具有促进的作用,而且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相比更具有优势,所以对于中国的FDI流入也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以及产业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各种合理有效的策略来应对CAFTA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漆泉[10](2011)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研究》文中认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转移行为是金融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投资转移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特别是数据不易收集等困难,使得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跨市场投资转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详细分析和检验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房地产板块的相关性的基础上,选用与房地产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房地产板块作为工具变量代替房地产市场,研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行为。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房地产市场投资转移的研究现状及目前投资转移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投资转移的相关内容。接下来本文检验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的相关性,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传统的计量方法检验了它们的线性关系,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交易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地产市场收益率是房地产板块收益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引入Copula方法对它们的非线性相关性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发现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显着地非线性相关关系。以上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板块作为工具变量替代房地产市场是合理的。最后,本文选用与房地产市场联系较为紧密的房地产板块作为工具变量研究了基于安全性视角下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行为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的影响。本文发现了两个市场之间显着的投资转移及负向风险传染现象,以及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冲击下使得投资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了股票市场,说明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二、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一)比值定义法
        (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法)
        (三)生态足迹法
        (四)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五)物质流分析法
        三、关于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关联性研究
        (一)产业承接的正环境效应
        (二)产业承接的负环境效应
        (三)产业承接的动态环境效应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三)实证分析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
        二、生态效率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转移的经典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宏观研究
        (二)产业转移的微观研究
        二、产业转移对环境影响的相关理论
        (一)污染天堂假说
        (二)波特假说
        (三)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KC)
    第三节 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中国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测度及评价
    第一节 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测度
        一、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二、构建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
        三、数据说明
        四、各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测度及评价
    第二节、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度量
        一、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测度
        二、变化分析
    第三节 承接总体产业转移
        一、承接总体产业转移的度量
        二、变化分析
第四章 中国各地区生态效率的测度
    第一节 生态效率模型的建立
        一、DEA模型
        二、生态效率模型设定
    第二节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一)投入指标选取
        (二)产出指标选取
        (三)数据说明
        二、评价指标的适用性说明
        (一)基础描述性统计
        (二)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生态效率的测度及评价
        一、基于DEA-CCR模型的生态效率测度
        二、中国各地区生态效率评价
第五章 承接产业转移对各地区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与设定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
        (一)核心变量
        (二)控制变量
        二、数据说明
    第三节 变量描述性分析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二、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分地区实证分析
        (二)整体地区实证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与贸易投资便利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1.2.2 与跨境次区域分工与合作相关的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理论分析
    2.1 贸易投资便利化形成机制的框架构建
        2.1.1 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内涵
        2.1.2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
    2.2 贸易投资便利化形成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2.2 经济一体化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2.3 自由贸易和投资理论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2.4 跨境次区域理论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2.3 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作用机理分析
        2.3.1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动力机制
        2.3.2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互联互通机制
        2.3.3 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分工与合作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3.1 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发展进程
        3.1.1 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硬件建设进程
        3.1.2 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软件建设进程
        3.1.3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评估与比较
    3.2 中国与沿线国家分工和合作的发展进程
        3.2.1 逐步打开双边和多边贸易通道
        3.2.2 对沿线国家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3.2.3 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态势良好
    3.3 制约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因素分析
        3.3.1 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扩大贸易壁垒
        3.3.2 市场准入限制贸易与投资规模
        3.3.3 融资挑战制约资金融通
        3.3.4 实体安全性影响营商环境
        3.3.5 跨文化冲突阻碍民心相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1.1 模型设定
        4.1.2 变量选取与说明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互联互通机制与贸易投资便利化
        4.2.3 动力机制、互联互通机制与贸易投资便利化
        4.2.4 贸易投资便利化形成的总机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对策
    5.1 加快完善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机制
        5.1.1 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
        5.1.2 推动跨境次区域间商贸文化交流与合作
        5.1.3 借助经贸合作倒推基础设施建设
    5.2 建立健全中国与沿线国家分工与合作机制
        5.2.1 借助自贸区网络实现价值链升级
        5.2.2 探索金融支持创新机制
        5.2.3 创新跨境次区域投资合作方式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

(3)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内涵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1.2 实证检验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2.2 实证检验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6.1.2 实证检验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6.3 本章总结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的创新点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从增长极限说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1.1 增长极限说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
    2.2 EKC曲线形成原因的研究
        2.2.1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2.2.2 环境规制
        2.2.3 市场机制(经济自由化)
        2.2.4 经济增长过程中替代弹性和边际效用的变化
    2.3 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争论和质疑
        2.3.1 EKC模型的有效性
        2.3.2 EKC曲线形状的非唯一性
        2.3.3 EKC曲线转折点(turning point)出现时间的分歧
        2.3.4 其他方面的争论
    2.4 国际贸易、FDI、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2.4.1 国际贸易与污染跨国转移
        2.4.2 FDI的环境效应
        2.4.3 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2.5 其他针对中国的相关研究
        2.5.1 EKC假说在我国是否存在以及EKC曲线形状的争议
        2.5.2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2.5.3 改善环境的政策建议综述
    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6.1 有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的共同结论
        2.6.2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可能的拓展空间
3 中部6省环境污染状况与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度量
    3.1 中部6省环境污染水平及与江浙两省的比较
        3.1.1 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3.1.2 中部6省环境污染水平及其变化
        3.1.3 中部6省环境污染物排放强度与全国及江苏、浙江两省的比较
    3.2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与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方法
        3.2.1 产业转移内涵的界定
        3.2.2 已有文献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度量方法的分析与说明
        3.2.3 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与构成说明
        3.2.4 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构建固定资产投资转移指数
    3.3 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
        3.3.1 估算过程简介
        3.3.2 中部6省制造业等行业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结果
        3.3.3 中部6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估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中部6省面板数据的分析
    4.1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相关变量分析
        4.1.1 计量模型的选择
        4.1.2 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与控制变量
        4.1.3 中部6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控制变量
    4.2 统计性描述与数据分析
        4.2.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4.2.2 数据分析
    4.3 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4.3.1 面板模型的估计
        4.3.2 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基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实证分析
    5.1 主成分分析法
        5.1.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5.1.2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简介
        5.1.3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5.2 中部6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造
        5.2.1 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造——以安徽省为例
        5.2.2 中部6省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表达式
        5.2.3 中部6省份环境污染综合水平的变化分析
    5.3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数据分析
        5.3.1 计量模型的选择与控制变量的说明
        5.3.2 数据分析
    5.4 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及讨论
        5.4.1 协方差分析检验与Hausman检验
        5.4.2 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产业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基于环境影响指数的分析
    6.1 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6.1.1 第一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6.1.2 第二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6.1.3 第三产业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6.2 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评价方法
        6.2.1 已有的环境影响系数及存在的不足
        6.2.2 改进的环境影响系数
        6.2.3 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影响指数
    6.3 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分析
        6.3.1 中部6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
        6.3.2 2013年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环境效应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二、扩散效应研究
        三、扩散模型研究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一、扩散主体研究
        二、扩散环境研究
        三、扩散方式研究
        四、扩散调控研究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点轴理论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贸易交流理论
        三、市场竞争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一、直接投资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长期增长效应
        四、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效应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分析框架
1.4 创新点、不足与研究展望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1.4.3 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2.1.2 增长理论研究综述
    2.1.3“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2.1.4 中亚五国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经济学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分析
3.1 中亚五国GDP总量与增长率分析
    3.1.1 哈萨克斯坦
    3.1.2 吉尔吉斯斯坦
    3.1.3 塔吉克斯坦
    3.1.4 土库曼斯坦
    3.1.5 乌兹别克斯坦
    3.1.6 中亚五国经济总量比较
3.2 中亚五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3.2.1 中亚五国对外贸易规模
    3.2.2 中亚五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3.2.3 中亚五国对外贸易地理结构
    3.2.4 中亚五国关税税率
3.3 中亚五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3.3.1 公路
    3.3.2 铁路
    3.3.3 航空
    3.3.4 管道运输
3.4 中亚五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现状
    3.4.1 经济合作组织
    3.4.2 四国统一经济空间
    3.4.3 欧亚经济共同体(EAEC)
    3.4.4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
    3.4.5 上海合作组织(SCO)
    3.4.6 经济一体化组织
    3.4.7 俄白哈关税同盟
    3.4.8 欧亚经济联盟
    3.4.9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及效应
4.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4.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
    4.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4.1.3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基础
    4.1.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产生效应的机制
4.2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
    4.2.1 绝对一体化指标
    4.2.2 相对一体化指标
4.3 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实证分析
    4.3.1 增长理论与模型选取
    4.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与多维水平水平测度
5.1 贸易一体化路径
    5.1.1 贸易一体化
    5.1.2 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及增长率分析
    5.1.3 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5.1.4 评测指标与数据来源
    5.1.5 贸易一体化水平
5.2 交通一体化路径
    5.2.1 交通一体化
    5.2.2 交通一体化的作用
    5.2.3 交通便利度
    5.2.4 中国与中亚五国交通运输合作现状
    5.2.5 评测指标与数据来源
    5.2.6 中国与中亚五国交通便利度小结
5.3 金融一体化路径
    5.3.1 金融一体化
    5.3.2 金融一体化研究综述
    5.3.3 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现状
    5.3.4 评测指标
    5.3.5 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一体化评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0.2.1 选题来源
        0.2.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0.3.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0.3.3 研究述评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0.4.1 主要研究内容
        0.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0.5 研究的创新点
    0.6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1 概念界定及理论方法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短期利率
        1.1.2 跨市场效应
    1.2 一般理论概述
        1.2.1 利率决定理论
        1.2.2 利率期限理论
        1.2.3 利率杠杆理论
        1.2.4 利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方法概述
        1.3.1 GARCH 族模型
        1.3.2 状态空间模型
        1.3.3 DCC-MVGARCH 模型
    1.4 本章小结
2 短期利率波动跨市场效应的国际比较
    2.1 国际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效应分析
        2.1.1 国际货币市场发展概述
        2.1.2 国际短期利率波动情况
        2.1.3 国际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效应概述
    2.2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效应典型分析
        2.2.1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概述
        2.2.2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情况
        2.2.3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相关市场概述
    2.3 短期利率波动跨市场效应的产生途径
        2.3.1 短期利率波动与股票市场
        2.3.2 短期利率波动与债券市场
        2.3.3 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投资转移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短期利率动态行为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数据描述
        3.1.1 数据选取
        3.1.2 数据描述
    3.2 基本统计特征分析
        3.2.1 正态性检验
        3.2.2 平稳性检验
        3.2.3 自相关检验
    3.3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3.3.1 ARCH 模型检验
        3.3.2 单变量 GARCH 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模型构建
    4.1 数据来源及基本统计特征
        4.1.1 数据获取
        4.1.2 数据描述
        4.1.3 基本统计特征分析
    4.2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均值溢出效应模型构建
        4.2.1 协整检验
        4.2.2 Granger 因果检验
        4.2.3 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4.3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模型构建
        4.3.1 单变量 GARCH 模型
        4.3.2 DCC-MVGARCH 模型构建
    4.4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投资转移效应模型构建
        4.4.1 相关系数分析
        4.4.2 自向量回归(VAR)模型构建
        4.4.3 VAR-DCC-MVGARCH 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测度
    5.1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均值溢出效应测度
        5.1.1 时变参数模型估计结果
        5.1.2 时变参数变化趋势分析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测度
        5.2.1 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基本统计
        5.2.2 动态相关系数分析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我国短期利率波动的跨市场投资转移效应测度
        5.3.1 相关系数分析
        5.3.2 VAR-DCC-MVGARCH 模型估计结果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跨市场效应测度结果分析
        5.4.1 跨市场效应测度的结果分析
        5.4.2 跨市场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5.4.3 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金融发展、生产率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思路
    1.2.3 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三节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难点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与定义
    2.1.1 金融发展内涵
    2.1.2 跨国企业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2.1 垄断优势理论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3 内部化理论
    2.2.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2.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6 “新新贸易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
    2.2.7 理论评述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
    2.3.1 国外研究
    2.3.2 对中国的研究
    2.3.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金融发展、生产率对ODI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经典理论模型
    3.1.1 Helpman,Meiltz和Yeaple(2004)模型
    3.1.2 Buch,Kesternich和Lipponer等(2010)模型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中国企业ODI的影响路径识别
    3.2.1 生产率路径
    3.2.2 融资约束路径
    3.2.3 优化资本配置路径
    3.2.4 风险降低路径
    3.2.5 技术创新路径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指标构建与典型特征事实
第一节 金融发展指标
    4.1.1 金融发展指标概述
    4.1.2 金融发展指标测算
第二节 生产率指标
    4.2.1 生产率指标概述
    4.2.2 生产率指标测算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指标
    4.3.1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4.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性质
    4.3.3 对外直接投资测算:企业决策层面
第四节 数据说明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生产率:多层线形模型检验
第一节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多层线形模型
    5.1.2 计量模型构建
    5.1.3 数据说明与变量描述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发展、生产率与ODI:Logit模型检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6.2.1 数据结构与Logit方法
    6.2.2 基本计量模型设定
第三节 数据说明与统计描述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扩展研究
    6.5.1 金融发展、生产率协调性与对外直接投资
第六节 内生性与稳健性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9)CAFTA投资效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1.2.1 论文的结构
        1.2.2 论文的结构框架图
        1.2.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 预期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文献综述
    2.2 FDI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2.3 FDI与贸易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2.4 FDI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效应
        3.1.1 区域经济一体化
        3.1.2 直接投资效应
    3.2 投资效应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2.1 投资效应发生的原因
        3.2.2 东道国获得积极投资效应的条件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现状
    4.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现状
        4.1.1 世界对中国—东盟的直接投资
        4.1.2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的特点
        4.2.1 FDI流入来源地的分布特点
        4.2.2 FDI流入的产业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AFTA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及实证检验
    5.1 投资创造效应分析
        5.1.1 东盟外对中国的投资创造效应
        5.1.2 东盟对中国的投资创造效应
    5.2 投资转移效应
        5.2.1 东盟外对中国的投资转移效应
        5.2.2 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转移效应
    5.3 CAFTA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3.3 实证结果
        5.3.4 中国与东盟吸引FDI的实证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AFTA下中国FDI流入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6.1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1.1 FDI流入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6.1.2 FDI流入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6.1.3 FDI的直接资本效应
    6.2 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6.2.1 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现状
        6.2.2 FDI与对外贸易总量的关系
        6.2.3 FDI流入变化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6.3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6.3.1 FDI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
        6.3.2 中国与东盟的产业结构比较
        6.3.3 中国FDI流入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提升中国的综合区位优势
        7.2.2 持续扩大FDI的引入
        7.2.3 发展内资企业的出口贸易
        7.2.4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7.2.5 强化民族产业保护和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论文的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房地产市场投资转移研究现状
        1.2.2 投资转移方法的研究
    1.3 论文的框架及创新点
        1.3.1 论文的结构安排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投资转移
    2.1 房地产市场理论概述
        2.1.1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
        2.1.2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征
    2.2 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要特征
        2.2.1 具有消费性质的需求
        2.2.2 具有投资功能的需求
    2.3 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转移
        2.3.1 投资转移的基本概念
        2.3.2 投资转移的基本方式
    2.4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转移特征
        2.4.1 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转移特征
        2.4.2 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的相关性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的线性相关性
        3.1.1 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相关性
        3.1.2 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的协整关系
        3.1.3 结论
    3.2 基于 Copula 函数的非线性相关性
        3.2.1 Copula 函数的定义及特征优势
        3.2.2 数据的选取及调整
        3.2.3 数据的统计特征
        3.2.4 Copula 函数形式的选择及参数估计
        3.2.5 房地产市场与房地产板块非线性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分析
    4.1 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转移的动机
        4.1.1 收益性投资转移
        4.1.2 安全性投资转移
    4.2 安全性视角下的投资转移行为
        4.2.1 安全性视角下投资转移行为分析
        4.2.2 安全性视角下投资转移行为的假设
    4.3 我国房地产市场跨市场投资转移行为假设的检验
        4.3.1 数据来源
        4.3.2 变量选取
        4.3.3 模型选取
        4.3.4 检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策因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跨市场投资转移的影响
    5.1 政策因素检验
        5.1.1 模型选择
        5.1.2 模型估计
        5.1.3 宏观经济政策对投资转移的影响
    5.2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转移的影响
    5.3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投资转移影响的实证
        5.3.1 数据选取
        5.3.2 模型选择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D]. 王舒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形成机制研究[D]. 龚缘.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 崔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 ——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D]. 许正松.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中国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效应与路径研究[D]. 苏丽娟. 兰州大学, 2016(11)
  • [7]我国短期利率动态波动的跨市场效应研究[D]. 高文晶.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8]金融发展、生产率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D]. 徐清. 南开大学, 2014(04)
  • [9]CAFTA投资效应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 苏宣云. 广西大学, 2013(03)
  • [10]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跨市场投资转移研究[D]. 漆泉.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降低投资转移成本与西部大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