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9万亩山区退耕还林

微山9万亩山区退耕还林

一、巍山九万亩山地退耕还林(论文文献综述)

白杰[1](2020)在《基于共生理论下的矿坑花园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理龙门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田园综合体旅游发展的号召,在龙门乡打造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而矿坑废弃地处于龙门乡田园综合体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域,龙门矿坑由于前期的过度开采导致当地的生态严重破坏且与当地良好的田园农业风光发生冲突,为了提升龙门乡的旅游发展,煤矿废弃地的开发与全方位的共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对于煤矿废弃地的治理基本釆用生态恢复为主,多数依靠简单的种植绿色植被或某些树木,然后辅以相关的自然景观与科技力量,使矿山能够和谐的融入自然环境。这种恢复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煤矿废弃地本身的特色和内涵没有得到良好体现,忽略了促进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改善的作用。因此,提出共生理念来指导修复煤矿废弃地景观,实现煤矿废弃地遗址文化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景观修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首先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修复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依托共生理论、生态修复理论等,阐述了煤矿废弃地修复设计的背景,对国内外景区相关经验进行分析和比较;其次,论文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公园、深坑酒店等为例,探讨了矿山废弃地的景观修复设计的方法论、设计手法和生态技术等;从景观设计角度,注重人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模式,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势和资源,突出场地及文化地形特征,最终设计出龙门乡矿坑花园景观设计方案。最后,论文对龙门乡煤矿废弃地的景观修复规划和设计进行总结,提出龙门乡煤矿废弃地的景观修复中的不足和展望,为后续煤矿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提供启发。

丁宇[2](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荆云砚[3](2019)在《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指出大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在古代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梳理地区经济史,有助于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以古鉴今。在学界已有的成果中,厘清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脉络是一个亟待扩展和完善的领域。因此,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全国、云南及大理地区史料中关于清中期经济发展及社会状况,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史料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对比,从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商贸、财政四个角度探析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人口与粮食危机,农田开垦日益艰难,为解决农民生存困境,政府将眼光转向山区零散土地,准许流民开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从平坝转向山区推进。其次,农业种植品种自清中期开始,高产作物被广泛推广,经济作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部分地区打造出特色农业。粮食产量受区域条件影响较大,在高原立体气候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产量也会有所差距。各类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矿冶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贸易方面,在矿冶开发的影响下,促进了矿厂间崇山峻岭之中交通网络的发展,流通手段与全国统一。城乡市场在清中期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国内外贸易范围,固定商人群体的出现为清后期商帮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清政府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清中后期田赋征税水平略有提高,但还是低于前朝。从寻常普通百姓生活来看,贫穷者居多,日常开支主要用于生存消费,对文化消费上的支出,大部分家庭愿意供子女读书,重视教育。

张红[4](2018)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的再认识,作为人与自然互动性的产物,文化景观遗产强调历史景观对象整体、动态、综合性的价值认知,在遗产地城镇建设性破坏、地域文脉消失的现实背景下,动态、具体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成了文化景观遗产与遗产地城镇二元共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的新指向。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彰显着环境互动下的人类活动和信念,具备不可取代的农耕文明特征和成就。研究选择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及所在城镇元阳县为研究对象,以世界遗产区域化整体保护理论为起点,依托遥感及GIS技术等分析方法,揭示元阳县及遗产核心区2002-2017年间土地利用在结构数量与空间格局上的相关性及分异规律,识别遗产核心区周边不同缓冲的土地利用程度及特征,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确定元阳县与遗产核心区生态连通路径识别土地利用优化区,提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方案,为遗产核心区与遗产地城镇整体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元阳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显着。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和园地为主,其中,园地、林地及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增加的来源为旱地和水田,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小,水域和草地变化不明显;建设用地变化率最快,2010-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高于2002-2010年;元阳县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丰富多样,破碎度逐年增加,连通性逐年降低,园地较其它用地类型更加破碎化。(2)在世界遗产保护下,距离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0㎞-3㎞区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受到一定的控制,人为干扰度低于3㎞-6㎞、6㎞-9㎞区间,距离遗产核心区越近,建设用地、农用地面积占比越小、未利用地面积占比越大,而林地、水域和草地在位于3㎞-6㎞缓冲区间的面积占比小于另外两个区间。(3)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显着。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田、旱地和园地为主,其中,园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逐年增加,水田、旱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小;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率最快,2010-201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小于2002-2010年;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景观逐渐破碎化、复杂化和多样化,连通性降低,园地相对于其它用地类型较为破碎化。(4)遗产核心区与元阳县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差异不大,且相关性显着,元阳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给遗产核心区保护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距离遗产核心区3㎞-6㎞的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水域面积的减少加大了核心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林地面积的增加对遗产保护呈现出较好的态势。(5)基于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元阳县土地利用优化方案,经一至四级优化后,生态服务功能阻力由253.14下降到137.30,元阳县各个区域到达遗产核心区的生态连通性增加,稳定性得到增强,依据土地利用优化区,从生态源地维护、生态网络保障、生态节点的加强三个方面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建议。

茶刘英[5](2018)在《当代滇西彝族女性婚姻变迁研究 ——以漾濞县龙潭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主要对当代(1949-2017年)滇西彝族女性婚姻变迁进行研究,集中探讨了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滇西彝族女性的婚姻行为和婚姻特征。本文重点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多年来彝族女性婚姻对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体制变迁所作出的相应变迁。在论述的过程中,笔者根据田野点(龙潭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及其婚姻变迁的节点,将当代彝族女性婚姻变迁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论述。论文在文献查阅法、个案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统计分析法的基础上,分为六个部分,即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论。绪论部分,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之处等。第一章龙潭乡概况。阐述了龙潭乡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人口分布、生计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第二章集体化经济时期的彝族女性婚姻(1949-1977年)。集体化经济时期,在物资匮乏的背景下,男方家庭难以在短期内备齐结婚物资而导致龙潭乡彝族女性初婚年龄由建国前的十七八岁迟到二十岁。受当时政治运动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阶级成分和劳动力成为女性的主要择偶标准。《婚姻法》的强力实施,废除了传统的包办婚姻,婚姻自主权逐步由家长向婚姻当事人让渡。女性的社会活动范围集中在邻近村落,交往的族群大多属于彝族腊罗支系,其通婚范围以村内通婚和支系内婚为主。集体化大生产使农民处于普遍贫困的状态,婚姻花费极其有限,彩礼以婚礼消耗品为主,嫁妆以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为主。受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影响,传统的婚姻礼仪被当做封建残余革除,婚礼十分简化。这一时期,国家对婚姻缔结形式未进行干预,延续了传统的嫁娶婚和招婿婚。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的彝族女性婚姻(1978-1999年)。改革开放初期,在新修改的《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规范下,龙潭乡彝族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达到了法定婚龄。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思想影响下,该乡彝族女性将个人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长的权威进一步下降,家长将择偶自主权让渡给婚姻当事人。市场经济条件下,龙潭乡彝族女性的通婚圈,随着其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外扩,以乡内通婚和支系内婚为主,出现了省际通婚。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彩礼在数量上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数十倍的增长;女方家庭逐步增加了对女儿的婚姻资助,现金彩礼逐步转化为嫁妆,嫁妆以生活用品为主,嫁妆数量是改革开放前的数倍。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部分传统的婚仪得到恢复;在婚姻形式上,仍以嫁娶婚和招婿婚为主。第四章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的彝族女性婚姻(2000-2017年)。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由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男性受婚姻挤压的加强,龙潭乡彝族女性的初婚年龄出现了早婚、晚婚和适龄结婚三级分化现象;龙潭乡彝族女性在求学、就业过程中,确立了以满足自身情感需求为主的婚姻观,因而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成为其择偶的首要标准。随着龙潭乡彝族女性与城镇主流社会接触和交流的频繁,确立了婚姻自主的观念,享有了充分的择偶自主权。龙潭乡彝族女性社交范围以州内为主,其通婚圈与其社交圈相重合,以州内通婚和民族内婚为主。现金彩礼的数量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全部用于嫁妆的购买;嫁妆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其价值是彩礼的两倍以上。订婚仪式逐步退出了婚礼,婚礼中增加了拜堂、彝族歌舞表演等环节;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每个家庭的子女数锐减,传统的嫁娶婚和招婿婚,已无法满足婚姻当事人双方的家庭继祠和养老需求,具有双系继祠、养老功能的不招不嫁婚姻形式成为主要的婚姻形式之一被逐渐认可和推广。结论部分,首先笔者认为在当代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是彝族女性婚姻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力量。其次,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状况对其婚姻产生重大影响。最后,彝族女性婚姻变迁是民族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强烈冲击下,对自身文化进行调适的结果,当代彝族女性婚姻文化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产物。

何治民[6](2018)在《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行扶贫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其后,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扶贫攻坚举措从原来的“吃大锅饭”转向“精准到户”模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S村从2013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扶贫举措,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开展“异地产业扶贫”,在外村租地发展猕猴桃种植业;在村内发展黄桃和冬桃的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引入S村山泉水产业等。通过3年多的扶贫攻坚,S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S村的扶贫举措中,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同时在基层落实过程中的一些扶贫措施,值得认真讨论。从总体上来看,S村在这一阶段的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然而,虽然S村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如何将脱贫成效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扶贫实践和乡村振兴中实现其可持续性,将是学者们和扶贫工作者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S村的脱贫工作,主要聚焦于贫困个体,扶贫的措施针对的是贫困户。要实现整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从贫困群体的整体角度,分析出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以便针对致贫主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而致贫主因,往往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以及长期的政策效应积累等众多非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当代民族学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发现,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在历史上并不一直处于贫困状态。相反地,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当地经济处于很高的水平。对比当代的贫困现状,不难发现,造成当地由富转贫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S村所在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桐油、油茶、生漆、杉木等众多林产品丰富,当地少数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知识,能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本地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时期,当地就处于富裕状态,而一旦优势资源被闲置或者被人为干预不允许利用,就会落到贫困的地步。因此,要想实现S村的可持续脱贫和乡村振兴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的资源,变得至关重要。S村是我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区的典型代表,既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生态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往往和S村一样,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源的闲置,才造成当地的贫困。因此,通过对S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反思,能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措施的制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徐灿[7](2018)在《清代林业文书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是历史上森林环境变迁较为剧烈的时期,前期的人口剧增、大兴土木,后期的战火纷飞、振兴工业,都对清代的林业造成了影响。清代皇帝、官员与百姓都意识到保护与培育林木的重要性,在进行林木养护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官方文书与民间文书,这些文书作为第一手史料,对我们研究清代林业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和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在《清史稿》《清实录》《清会典事例》《林业典》等文献中搜集到的一百多篇文书为主体,对清朝内地十八省的林业保护、林业培育以及林业思想进行研究,同时对清代官方林业文书和民间林业文书的写作特色进行探讨。在总结清代林业养护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对后世的林业养护工作形成启示。

黄钊,肖高强,张小兵,代达龙[8](2017)在《云南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必要性》文中提出通过对云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现状的了解、耕地土壤地球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及探讨,认为在云南省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十分必要.

历思思[9](2017)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2015年国家级贫困县。五印乡下辖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乡内少数民族人口占乡人口总数的79.72%,经济上带有明显的民族性,既存在民族问题,又存在中国农业问题的共同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带给它发展旅游业的机遇。为促进五印乡经济发展,针对其少数民族杂居乡的实际情况,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经过深入调研,对五印乡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条件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基于五印乡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五印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为少数民族杂居乡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刘荣昆[10](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巍山九万亩山地退耕还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巍山九万亩山地退耕还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生理论下的矿坑花园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选点与价值
        1.3.1 研究选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2.1 相关理论
        2.1.1 共生理论
        2.1.2 生态恢复理论
        2.1.3 景观美学理论
        2.1.4 旅游发展规划理论
    2.2 矿坑景观设计价值
        2.2.1 社会经济价值
        2.2.2 历史文化价值
        2.2.3 环境教育价值
        2.2.4 美学价值
    2.3 矿坑景观设计原则
        2.3.1 系统整体性原则
        2.3.2 生态优先原则
        2.3.3 资源与安全并重的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前期分析
    3.1 地理区位条件
        3.1.1 地理区位
        3.1.2 交通区位
        3.1.3 旅游区位
    3.2 场地环境分析
        3.2.1 场地现状
        3.2.2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3.2.3 土壤分析
        3.2.4 矿坑修复发展史
        3.2.5 场地问题
        3.2.6 高程分析
        3.2.7 坡度分析
        3.2.8 坡向分析
        3.2.9 水系分析
    3.3 自然环境
        3.3.1 矿坑周边地形地貌
        3.3.2 水文水系
        3.3.3 气候分析
    3.4 社会文化状况
        3.4.1 民族文化
        3.4.2 饮食文化
        3.4.3 古道文化
    3.5 经济结构
        3.5.1 经济状况
        3.5.2 特色产业
    3.6 旅游市场分析
        3.6.1 旅游市场现状
        3.6.2 旅游市场结构
        3.6.3 旅游市场潜力
        3.6.4 旅游市场定位
        3.6.5 旅游市场预测
    3.7 项目定位及发展战略
        3.7.1 SWOT分析
        3.7.2 国外案例分析
        3.7.3 国内案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坑花园景观规划设计
    4.1 设计依据
        4.1.1 法律法规
        4.1.2 标准规范
        4.1.3 相关规划
    4.2 总体设计
        4.2.1 设计定位
        4.2.2 设计理念
        4.2.3 设计草图
        4.2.4 功能分区
        4.2.5 总平面图
        4.2.6 场地结构
    4.3 专项设计
        4.3.1 道路设计
        4.3.2 竖向设计
        4.3.3 视线分析
        4.3.4 经济技术指标
        4.3.5 排水规划
        4.3.6 电力电信规划
        4.3.7 公共服务设施
        4.3.8 导视系统设计
        4.3.9 服务设施意向
        4.3.10 植物配置
        4.3.11 生态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坑花园景观设计扩初设计
    5.1 主入口广场设计
    5.2 主入口扩初设计
        5.2.1 主入口施工平面
        5.2.2 主入口种植池设计
        5.2.3 主入口大门设计
    5.3 矿坑花园区设计
    5.4 矿坑花园区扩初设计
        5.4.1 矿坑花园空间体验
        5.4.2 矿坑花园剖面图
    5.5 山地密林区设计
    5.6 山地密林区扩初设计
        5.6.1 祈雨亭施工平面图
        5.6.2 祈雨亭构造图
        5.6.3 相思湾张拉膜亭构造图
        5.6.4 飞鸟栈道视图
    5.7 民族广场设计
    5.8 民族广场扩初设计
        5.8.1 民族广场材质平面设计
        5.8.2 民族广场结构图
    5.9 总体鸟瞰图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设计总结
    6.2 设计不足与展望
        6.2.1 设计不足
        6.2.2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专题研究
附录B:基于Auto CAD地形图
附录C:基于Arc GIS遥感数据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2)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经济史研究的历程与综合性经济史研究
        二、区域性研究
        三、经济部门、专题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清中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节 清中期全国及云南的经济基本情况
        一、清中期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二、清中期统治者的治滇政策
    第二节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行政区划
        三、清中期以前大理地区经济状况
第三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要素
    第一节 人口与劳动力
        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二、人口流动与迁移
        三、劳动力及其从业结构
    第二节 土地开垦与利用
        一、清政府垦荒政策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土地的垦辟及规模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水利
        一、水利的发展
        二、水权的分配、管理与交易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产出要素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部门生产情况
        二、粮食生产水平
    第二节 手工业
        一、金属矿业
        二、盐业
        三、其他手工业
    第三节 总结
第五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内外贸易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
        一、交通运输网络
        二、流通手段——货币
    第二节 城乡市场的发展
        一、农村市集
        二、城镇商贸
    第三节 商品运销与国内外贸易
    第四节 商人与商人组织的发展
    第五节 总结
第六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
        二、财政支出
    第二节 居民消费
        一、生存消费
        二、文化消费与投资
    第三节 总结
总结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及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背景:哈尼梯田保护现状与元阳县土地利用现状
        1.1.2 理论背景:文化景观遗产区域化整体保护对研究的启示
        1.1.3 现实背景:快速城镇化下的改革与土地资源保护
    1.2 研究综述
        1.2.1 概念解析
        1.2.2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1.2.3 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1.2.4 元阳县研究综述
        1.2.5 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案
    2.1 理论基础: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土地利用基础理论
        2.1.1 世界遗产保护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其它理论
    2.2 理论借鉴:理论梳理与借鉴性分析
        2.2.1 理论结合:遗产保护下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理论
        2.2.2 理论耦合:土地利用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理论
        2.2.3 理论整合:遗产保护下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理论
    2.3 研究方案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3.3 论文创新点
        2.3.4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的特殊性
    3.2 元阳县概况
        3.2.1 自然概况
        3.2.2 社会经济概况
    3.3 遗产核心区概况
        3.3.1 自然概况
        3.3.2 社会经济概况
        3.3.3 遗产构成
    3.4 数据来源及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影像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合研究:遗产地城镇元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及特征研究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4.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4.1.3 土地利用数量转移
    4.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4.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4.2.2 土地利用斑块类型水平格局分析
        4.2.3 土地利用景观水平格局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4.3.1 不同缓冲区范围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4.3.2 不同缓冲区范围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研究:元阳县土地利用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
    5.1 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空间格局变化
        5.1.1 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5.1.2 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5.2 元阳县与遗产核心区土地利用对比及关联性分析
        5.2.1 土地利用结构数量比较及关联
        5.2.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比较及关联
    5.3 土地利用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分析
        5.3.1 建设用地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
        5.3.2 园地、旱地及水田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
        5.3.3 林地、草地及水域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
        5.3.4 未利用地变化对遗产保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合研究: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研究
    6.1 遗产保护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构建
        6.1.1 阻力值的确定
        6.1.2 代价表面的建立
    6.2 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优化
        6.2.1 遗产核心区与元阳县连通路径确定
        6.2.2 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优化区识别
        6.2.3 优化效应分析
    6.3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下的元阳县土地后续利用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滇西彝族女性婚姻变迁研究 ——以漾濞县龙潭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彝族婚姻家庭研究综述
        (一) 国外关于彝族婚姻家庭研究
        (二) 国内关于彝族婚姻家庭研究
    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框架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龙潭乡概况
    第一节 地理概况、历史沿革与彝族来源
        一、地理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彝族来源与人口分布
    第二节 生计方式与生活状况
        一、生计方式
        二、生活状况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
        一、宗教信仰
        二、文化习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集体化时期的女性婚姻(1949—1977年)
    第一节 初婚年龄和择偶标准
        一、合法化的初婚年龄
        二、阶级成分和劳动力为主的择偶标准
    第二节 择偶自主权与通婚圈
        一、择偶自主权的代际过渡
        二、村内通婚与支系内婚
    第三节 彩礼和嫁妆
        一、以婚礼消耗品为主的彩礼
        二、从无到有的嫁妆
    第四节 婚姻礼仪与婚姻形式
        一、简化的婚姻礼仪
        二、嫁娶婚、招婿婚为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女性婚姻(1978-1999年)
    第一节 初婚年龄和择偶标准
        一、平均初婚年龄提高与早婚、晚婚并存
        二、注重感情的择偶标准
    第二节 择偶自主权与通婚圈
        一、择偶自主权由家长向个人的让渡
        二、乡内通婚与支系内婚为主
    第三节 彩礼与嫁妆
        一、逐步流向男方家庭的彩礼
        二、以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求为主的嫁妆
    第四节 婚姻礼仪与婚姻形式
        一、恢复传统的婚姻礼仪
        二、嫁娶婚为主,招婿婚盛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的女性婚姻(2000-2017年)
    第一节 初婚年龄和择偶标准
        一、分化明显的初婚年龄
        二、以满足个人情感需求为前提的择偶标准
    第二节 择偶自主权与通婚圈
        一、择偶自主权的充分行使
        二、州内通婚与族内通婚为主
    第三节 彩礼和嫁妆
        一、全部转化为嫁妆的高额彩礼
        二、丰厚多元的嫁妆
    第四节 婚姻礼仪与婚姻形式
        一、民族性与时尚性并存的婚姻礼仪
        二、嫁娶婚为主,招婿婚与不招不嫁婚姻形式并存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不同时期彝族女性婚姻的特点
    二、当代彝族女性婚姻变迁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受访人员情况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的研究
        四、国内外有关精准扶贫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五、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六、文章中“关键词”的界定与解读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与田野过程
        三、研究价值、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S村概况
        一、花垣县概况及历史沿革
        二、S村概况
    第二节 富饶的资源与贫困的经济
        一、富饶的资源
        二、贫困的经济
第三章 S村的贫困对象识别
    第一节 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一、贫困对象识别标准
        二、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与建档立卡
        三、贫困对象瞄准偏差
        四、贫困对象瞄准偏差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S村贫困对象识别与社会争议
        一、“光棍”SLJ与贫困对象精准识别
        二、低保对象识别的瞄准偏差
第四章 S村的民族生境与产业扶贫策略
    第一节 S村土地“稀缺”与“飞地”扶贫
        一、S村的土地“稀缺”
        二、异地扶贫的理论依据
        三、S村“飞地”扶贫的实施
    第二节 “飞地”扶贫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
        二、企业在扶贫中的作用
        三、扶贫对象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三节 S村的在地扶贫产业
        一、S山泉水项目
        二、“11.3”工程和“418”项目
        三、S村蔬菜产业
第五章 S村的习俗特点与旅游产业开发策略
    第一节 S村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S村乡村旅游资源
        二、S村的乡村旅游开发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苗族传统习俗
        一、S村苗族传统习俗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苗族传统习俗的缓慢调适
    第三节 S村乡村旅游扶贫的思考
        一、S村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扶贫成效
        二、S村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六章 S村传统生计的生态原理
    第一节 传统生计方式的实质
    第二节 传统养蜂业的复兴与脱贫成效
        一、孤儿LXL
        二、LXL的养蜂脱贫之路
    第三节 S村林副产业与生态扶贫问题
        一、S村林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二、S村桐油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三、S村油茶产业衰退与当地贫困
第七章 S村的生态脱贫之路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生态民族学的理论源流
        二、文化生态与贫困问题
    第二节 S村的可持续脱贫
        一、生态环境是可持续脱贫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是可持续脱贫的工具
        三、历史记忆是提高可持续脱贫的路径选择的指南
参考文献
    一、古籍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四、网络文献类
    五、外文文献类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1:六盘山区等11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
    附录2: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分县名单
    附录3:生态扶贫工作方案
    附录4: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
    附录5:湖南关于推进立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附录6: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附录7:花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附录8:S村精准识别的贫困户

(7)清代林业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林业管理文书概述
    第一节 清代林木破坏背景
    第二节 清代林业文献概况
    第三节 清代林业文书概况
第二章 清代林木保护管理类文书研究
    第一节 清代官方林木保护政策
    第二节 清代乡规民约中林木保护措施
    第三节 清代林木保护类文书写作特色
第三章 清代林木养护管理类文书研究
    第一节 清代林木培育政策
    第二节 清代林木培育案例
    第三节 清代林木培育类文书写作特色
第四章 清代林地经营管理类文书专题研究
    第一节 清代人参资源保护
    第二节 清代老虎资源保护
第五章 清代林业思想研究
    第一节 清代前期林业思想
    第二节 晚清林业思想变化
    第三节 清代林业养护工作启示
附录1: 清代林业文书情况概览
附录2: 清代林业碑刻情况概览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云南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现状
    1.1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现状
    1.2 云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现状
2 云南省主要的耕地土壤地球化学问题
    2.1 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2.2 耕地土壤养分流失问题
    2.3 耕地土壤酸化问题
    2.4 耕地类型与分布问题
    2.5 地方病问题 (表1)
3 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必要性
    3.1 云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程度较低, 难以支撑土地资源管理
    3.2 特色耕地资源情况不清, 制约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推进
    3.3 土地质量家底不清, 不能保证粮食安全
    3.4 石漠化区土地质量状况不明, 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3.5 重金属迁移转换机制不详, 制约了土壤污染防治和开发利用
4 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有关问题的探讨
    4.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中的土壤调查与传统找矿中的土壤测量之间的区别
    4.2 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转化与应用问题
    4.3 云南高背景值土壤应不应列为污染土壤
5 结论

(9)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少数民族杂居乡的内涵
        (一)少数民族杂居乡的含义
        (二)不同于少数民族聚居乡
        (三)不同于民族乡
        (四)五印乡是少数民族杂居乡
    二、少数民族杂居乡和一般乡镇、自治地方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杂居乡与一般乡镇的区别
        (二)少数民族杂居乡与自治地方的关系
    三、少数民族杂居乡的作用及特点
        (一)少数民族杂居乡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杂居乡的特点
    四、少数民族杂居乡经济发展的内涵
        (一)少数民杂居乡经济发展的含义
    五、少数民族杂居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一)少数民族杂居乡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少数民族杂居乡经济发展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第三章 五印乡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条件
    一、五印乡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样本基础数据
        (二)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三)五印乡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四)五印乡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二、五印乡经济的特点
        (一)五印乡第一产业的特点
        (二)五印乡第二产业的特点
        (三)五印乡第三产业的特点
    三、五印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一)五印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条件
        (二)五印乡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外在条件
第四章 五印乡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五印乡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就业结构与收入结构不匹配
        (二)就业结构与就业愿望不匹配
        (三)自然灾害频发
        (四)市场信息滞后、劳动力短缺
    二、五印乡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工业片区吸引投资能力差
        (二)乡民学历水平偏低,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五印乡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资金投入存在问题
        (二)产品单一,且发展水平低
第五章 五印乡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对策
        (一)充分运用好国家惠农政策
        (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三)保护基本农业用地
        (四)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五)保证劳动力数量
    二、发展工业经济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工业片区招商引资能力
        (二)丰富轻工业种类
        (三)完善基础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四)调整收入结构、产业结构及就业方式
    三、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对策
        (二)保护文化遗产
        (三)保护自然环境
        (四)注重三产与互联网相结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巍山九万亩山地退耕还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生理论下的矿坑花园景观设计[D]. 白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3]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荆云砚. 大理大学, 2019(02)
  • [4]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元阳县土地利用研究[D]. 张红. 云南大学, 2018(01)
  • [5]当代滇西彝族女性婚姻变迁研究 ——以漾濞县龙潭乡为例[D]. 茶刘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文化要素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影响 ——基于S村扶贫实践的反思[D]. 何治民. 吉首大学, 2018(02)
  • [7]清代林业文书研究[D]. 徐灿.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8]云南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必要性[J]. 黄钊,肖高强,张小兵,代达龙.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S2)
  • [9]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历思思. 大理大学, 2017(02)
  • [10]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微山9万亩山区退耕还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