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制过程中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烤制过程中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一、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焜[1](2020)在《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寻求高成熟度烟叶的外观成熟特征及其定量标准,采用连续调查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研究了云烟87中部叶(第9、10叶位)、上部叶(第15、16叶位)成熟过程(烟叶综合变黄程度由10%逐渐变至100%,中部叶1d-15d,上部叶1d-20d)外观成熟特征、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及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与烤后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烟叶成熟过程外观成熟特征、主要生理生化变化中、上部叶成熟过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叶色均由黄绿-绿黄-黄-黄中透白;主、侧脉由绿-浅绿-白;叶尖由浅黄逐渐变黄并逐渐枯焦,近叶尖的叶缘逐渐内曲枯焦;叶耳由绿-浅绿-绿黄-全黄;中部叶在第5d时开始出现零星的成熟斑,随后逐渐增多,至第14、15d时伴随出现病斑和泡斑,上部叶在第8d时开始出现零星的成熟斑,随后逐渐增多,至第16d时,开始伴随出现病斑且逐渐增多。中、上部烟叶的SPAD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中部叶SPAD值由第1d的29.1逐渐下降至第15d的13.5;上部叶SPAD值由第1d的30.2,逐渐下降至第20d的13.5。中、上部叶含水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中、上部叶淀粉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中、上部叶淀粉、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蛋白质、总氮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与烤后质量的关系(1)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差异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颜色逐渐加深,成熟度中部叶由尚熟逐渐变成熟,上部叶由尚熟逐渐变完熟,身份由稍厚逐渐变中等,油分逐渐变多再稍减少,中、上部叶色度逐渐增强再稍降低,结构由稍密逐渐变疏松。中部叶综合变黄程度70%、上部叶综合变黄程度90%满足高成熟度烟叶烘烤后的要求。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叶均价、上等烟率、桔黄烟率、高成熟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杂色烟率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中部叶综合变黄程度60%的均价、上等烟率、桔黄烟率均最高,综合变黄程度70%的高成熟率最高为74.51%。上部叶综合变黄程度90%的均价、上等烟率、桔黄烟率、高成熟率均最高,其中高成熟率为70.81%。(2)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两糖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蛋白质、总氮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糖碱比呈现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中部叶氮碱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上部叶氮碱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中部叶综合变黄程度70%、上部叶综合变黄程度90%最满足高成熟度烟叶烤后的化学成分要求。(3)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评吸质量质量的差异随着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烟叶烤后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刺激性、劲头、评吸总分,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部叶综合变黄70%、上部叶综合变黄程度90%表现较好。3、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烤后烟叶质量(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是判断烟叶成熟度的关键,通过比较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之间的质量差异,对照湖南中烟对高成熟度烟叶烤后的质量要求,中部叶综合变黄程度70%、上部叶综合变黄程度90%最能满足,结合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外观成熟特征及生理生化变化,反推出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考虑到实际大田生产上的可操作性,去掉含水量、淀粉、总糖等参数,保留SPAD值,得出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为:云烟87中部叶外观成熟特征为落黄较多(黄多绿少),叶尖稍枯且下勾,叶缘稍枯且内曲明显,叶耳黄绿,有较多成熟斑;定量标准为叶片综合变黄程度约70%,主脉变白3/4,侧脉变白2/3,SPAD值17%左右。云烟87上部叶外观成熟特征为落黄较多仅余叶基部有少量绿色,叶尖稍枯且下勾,叶缘稍枯且内曲明显,叶耳全黄,有少量病斑和较多成熟斑;定量标准为叶片综合变黄程度约90%,主脉主脉变白4/5,侧脉变白3/4,SPAD值为14%左右。

童铸[2](2020)在《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水肥一体化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目前作物栽培中运用较多,其在减肥控水的同时,通过改善植烟土壤环境,进而影响烟株的生长以及发育,最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对烟株的影响机理,本次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和取样,对比水肥一体化与对照组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综合效益,最终明晰了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其主要结论如下: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影响:(1)水肥一体处理可以提高植烟土壤水储量和含水量。不同时期水储量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了15.5%、3.3%和7.8%;土壤(10-30 cm)含水量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20.1%、9.0%和12.4%。(2)水肥一体处理可以降低土壤部分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时期,水肥一体处理土壤真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11.1%、45.1%和29.0%;解钾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30.8%、64.1%和42.9%;细菌比常规水肥分别降低了-3.4%、11.9%和30.5%;放线菌上的差异不大。(3)水肥一体处理显着提高部分植烟土壤酶活。在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处理FDA水解酶比常规水肥处理提高了22.8%、34.7%和15.0%;脲酶活性比常规水肥处理提高了20.0%、5.5%和2.6%;乙酰-β-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常规水肥提高了-11.1%、6.8%和10.5%。(4)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处理深层土壤NO3--N含量逐渐减少,使养分集中在根部土层,减少NO3--N向土壤深处的淋溶,从而减少深层土壤NO3--N的积累。水肥一体处理对NH4+的影响较小。水肥一体能显着提高部分肥力指标,如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比常规水肥分别提高33.3%、38.9%和117.5%。水肥一体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1)水肥一体对农艺性状有明显促进作用。水肥一体对团棵期、打顶期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数和叶面积都有明显提高,除了打顶期的节距略小于常规水肥处理。(2)水肥一体处理显着提高叶片、茎秆和根部的氮磷钾的积累量和生物量。在叶片、茎秆和根部,水肥一体吸氮量分别比常规水肥提高12.8%、23.5%和28.8%,吸磷量分别提高8.1%、12.9%和9.7%,吸钾量分别提高4.1%、20.2%和24.5%,生物量分别提高8.1%、20.6%和23.4%。(3)水肥一体可以显着提高或者降低部分烟叶酶活。在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可溶性蛋白比常规水肥提高29.0%和19.3%,蛋白酶提高了8.4%和46.7%;丙二醛比常规水肥降低了3.1%和16.1%,淀粉合成酶降低了18.2%和12.1%。水肥一体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较小,水肥一体对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无显着影响。水肥一体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1)水肥一体可以提高产量产值和品质。水肥一体产量比常规水肥提高9.3%,产值比常规水肥提高9.8%,均价无显着差异。提高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比常规水肥提高了4.2%;中等烟和低次等烟上与常规水肥差异不显着。水肥一体钾含量比常规水肥平均提高4.7%,总氮量平均提高20.0%,两处理在总糖、还原糖和烟碱上的差异较小。感官质量评吸上,水肥一体比常规水肥香气质提高6.5%,杂气降低8.3%,其余评吸指标两者无显着差异。(2)水肥一体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常规水肥的水分利用效率为4.8 kg/hm2mm,水肥一体处理提高了3.7%;常规水肥的氮肥、磷肥、钾肥的偏生产力分别是14.03 kg/kg、18.70 kg/kg、7.48 kg/kg,水肥一体分别提高了103.6%、23.6%、44.2%;常规水肥的氮、磷、钾的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7.86%、5.92%、10.42%,水肥一体分别提高了161.9%、36.7%、68.7%。在水分利用率上,常规水肥为4.81 kg/hm2mm,水肥一体仅提高了3.7%。

胡浩柳[3](2020)在《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重庆是我国烟叶主产区之一,品种单一是制约重庆烟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烤烟新品系CF8704是重庆自主选育的,能适应重庆产区生态条件、彰显本土醇甜香风格的烤烟新品系,即将通过国家审定。良种需配良法,为更好地了解该品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技术方案,本研究以K326和云烟87为对照对CF8704进行发育动态观测,了解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使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CF8704、K326、云烟87生长发育函数曲线,探究其各阶段生长发育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CF8704、K326、云烟87伸根期至旺长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08+0.04t)、y=exp(2.15+0.04t)、y=exp(2.17+0.04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2.17+0.035t)、y=exp(2.29+0.032t)、y=exp(2.26+0.03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1.64+0.032t)、y=exp(1.72+0.027t)、y=exp(1.75+0.028t);根面积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exp(3.73+0.019t)、y=exp(3.38+0.025t)、y=exp(3.6+0.021t)。对比分析伸根期至旺长期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增长速度:整体来看,云烟87>K26>CF8704;最大叶长增长速度:生长速度近似,从局部(移栽后7-19天)来看,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略慢;最大叶宽:移栽后1-13天,生长速度近似,13天后,云烟87与K326近似,CF8704生长明显快于前两者;根面积增长速度:移栽后1-14天,云烟87>K26>CF8704,移栽后14天,CF8704生长加速且速度大于前两者,长势超过前两者。(2)CF8704、K326、云烟87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的株高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67.13+1.06t、y=81.47+0.91t、y=92.00+0.80t,其中y为株高(cm),t为时间(天);最大叶长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9.15+0.29t、y=58.51+0.63t、y=56.31+0.44t;最大叶宽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26.31+0.41t、y=22.26+0.23t、y=20.02+0.19t;茎围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5.16+0.20t、y=4.64+0.18t、y=5.25+0.13t;节距关于时间的生长发育曲线分别为:y=3.48+0.03t、y=3.21+0.03t、y=3.45+0.05t。对比分析在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三个烟草品种(系)的不同生长性状,可得出,株高性状,从增长速度和指标数值来看,均表现为CF8704最大,云烟87最小;最大叶长在增长速度和数值上,K326最快,CF8704最慢;最大叶宽性状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茎围增长速度和数值均表现为CF8704最大;节距就增长速度而言,云烟87>K326≈CF8704,就指标大小而言,云烟87>CF8704>K326。(3)从酶活方面看,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CF8704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显着高于云烟87、K326的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表明其在成熟期氮代谢依然很活跃,对氮素的需要较高。CF8704的蔗糖转化酶活性(INV)要比烤烟品种云烟87略低,但是总体上一直保持活性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期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从光合指标结果来看,在现蕾期CF8704的光合指标高于K326、云烟87。因此,CF8704积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作物生长发育逐渐高于对照品种。(4)在经济性状方面,CF8704的亩产量要低于云烟87,但在亩产值、均价、中上等烟率等方面优于云烟87以及K326。通过烟叶化学成分的档次及赋值表计算得到各个烤烟品系的协调性分值得出CF8704的协调性是三个烤烟品系中最高的。

王发展[4](2020)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于2018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与蔗糖脂肪酸酯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生长和物理特性、化学品质以及香气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及可用性的处理措施。共设置8个处理:CK:喷施清水;CK1:喷施赤霉素;CK2:喷施磷酸二氢钾;CK3:喷施蔗糖脂肪酸酯;T1: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T2:喷施赤霉素+蔗糖脂肪酸酯;T3:喷施磷酸二氢钾+蔗糖脂肪酸酯;T4: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蔗糖脂肪酸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烤烟打顶后的生长发育,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面积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基本呈现出T4处理大于两两配施的T1、T2、T3处理和单施的CK1、CK2、CK3处理结果。在各个时期T4处理下烤烟上部叶面积均为最高,相对于两两配施条件下,尤其显着(P<0.05)高于CK2和CK3和T1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25.43%、35.53%和12.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外源喷施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烤烟上部叶面积,特别是三者混施下烤烟上部叶面积提高程度最大。2、T4处理下,相对于CK处理在打顶后15 d和30d烤烟上部叶SPAD值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并不显着(P>0.05)。相对于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条件下,打顶后45 d烤烟上部叶SPAD值显着低于T1处理及T2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SPAD值逐渐降低,呈现衰老特征。单施不同外源物质及复合处理下,CK2处理、T3处理及T4处理下烤烟叶片后期成熟落黄表现较好。3、T4处理下,在打顶后期烤烟上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明显,结合SPAD值的表现也可看出,三种外源物质复合处理后期成熟落黄较好,在烤烟上部叶净光合速率上也有相应的表现。打顶后45 d烤烟上部叶胞间CO2浓度相对于CK处理和CK2处理有不同程度降低。而相对于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均有所提高,增幅分别达16.30%、23.50%和13.34%,且差异均显着,此时烤烟上部叶已近成熟状态。4、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淀粉酶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烤烟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T4处理下,在打顶后15 d、30 d和45 d不同时期烤烟上部叶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相对于对照、单施和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及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烤烟上部叶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基本上均高于其他处理。5、T4处理下,烤后烟叶各项物理特性指标较CK处理均有显着改善,其中单叶重、抗张力、叶质重和填充值为各处理中最高,而含梗率相对较低,说明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能有效改善烤后烟叶各项物理特性。6、T4处理下,烤后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为各处理中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为各处理最低,且相对CK处理及CK1、CK2及CK3处理亦有显着差异,说明复合喷施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有益改善最为显着,能够有效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同时有效降低总氮、烟碱和氯含量,T4处理下,烤后烟叶两糖比、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较其它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7、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下烤烟新植二烯和香气总量>二者复合处理>单施处理>对照处理。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其他处理效果最佳。

郎彬[5](2019)在《延边晒红烟主推品种田间及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在同一环境中,运用相同的栽培措施和调制方法,来对比延边晒红烟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光合特性、叶片组织结构以及生长与调制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筛选出适应当前种植要求以及卷烟工业需求的优质品种。同时得出各品种各部位烟叶调制阶段主要酶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各品种针对性调整晒制条件,优化烟叶的内部成分,达到高品质晒烟奠定基础。1.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延晒二号长势最快,以至于株高最高,延晒六号与延晒七号在生长后期生长较快,自来红株高最低,其他品种相对较高·;延晒三号、延晒六号茎较粗;延晒三号、延晒六号、自来红叶片宽大。以移栽后70 d的农艺性状各项指标综合看,田间表现由好到差依次为延晒六号(S6)、延晒三号(S3)、延晒二号(S2)、延晒五号(S5)、自来红(S1)、延晒七号(S7)、延晒四号(S4)。2.移栽后45 d,光合特性各项指标表现最好为S3与S5,其次为S1、S2、S6,最后为S7;移栽后60 d,光合特性各项指标表现最好为S2、S6、S7,其次为S3、S4、S5,最后为S1。叶绿素含量生长前期各品种相差不大,后期S4、S5、S7降解较快。烟叶结构中,品种S3各项数据均最好,其次是品种S6,最差为品种S5;品种S1、S2仅烟叶组织比例较好。3.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品种淀粉酶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成熟期(移栽后70 d)达到最高。其中总体看淀粉酶活性品种S2最高,S1、S6次之,S7最低。各品种烟叶转化酶(INV)活性均在现蕾至成熟阶段出现下降,之后变化不大,且较平稳;其中S6最高。硝酸还原酶(NR)从旺长期(移栽后40 d)开始,NR活性均出现下降的趋势;品种S2、S6、S7NR活性相对较高。4.各品种各部位烟叶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调制过程中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S1、S2、S4、S5酶活性较高;蛋白酶活性部分烟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一部分呈降低的趋势,上部叶S1、S2、S5、S6酶活性较高,中部叶S1、S5、S6、S7较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上部叶酶活性S1、S3较低,中部叶S2、S3、S4较低;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对总体而言,不同品种同一部位叶片在同一时间酶活性变化有略微差异;各品种中,上、中部叶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5.各品种各部位烟叶淀粉含量整个调制前期呈快速下降,后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总氮与蛋白质含量变化总体为缓慢下降的趋势,但调制过程出现小范围波动;多酚与烟碱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6.各品种化学成分均在合理范围内,S6蛋白质含量最低,但上部叶烟碱含量较高;S2淀粉含量最低,但蛋白质含量最高。经济性状中,S6产量最高,S5次之,S2最低;S6产值最高,S1次之,第三为S5,S2最低。7.综合以上结果,延边晒红烟主推品种中,以延晒六号表现最佳,其次为自来红、延晒三号、延晒五号。

任志广[6](2018)在《外源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烤烟上部叶在整株烟产量和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利用价值和品质仅此与中部叶,并且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于2016年在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开展了 2个田间试验,研究了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和不同小分子有机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探讨对烤烟上部叶的不同调控效应,以选择最优处理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为探究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烟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于打顶当天叶面喷施赤霉素并根部追施钾肥,分析不同配比用量的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可显着促进上部叶片的开片,与钾肥相比,赤霉素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不同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期延长表现基本一致,赤霉素与钾肥互作下烟叶抗氧化酶活性显着高于CK,表明两者互作有效增强了烟叶抗逆和抗衰老能力,有利于烟叶更好地生长和成熟。赤霉素与钾肥互作下烟叶碳氮代谢酶活性始终高于CK,且在不同时期酶活变化一致,说明两者交互处理能增强烟株的碳氮代谢强度,有利于烟叶内在品质生成。较高水平赤霉素和钾肥相比较低水平的互作处理对烟叶生理活动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其中以T4(20 mg.kg-1赤霉素GA3+10 kg K2SO4·666.7m-2)处理对叶片开片、抗氧化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2、研究了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在打顶当天,采用叶面喷施两种赤霉素浓度和根部灌施两种钾肥用量方法,结果表明: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可不同程度的提高烤烟上部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和抗张力,降低了烟叶的填充值及含梗率,烟叶整体质量优于对照;赤霉素与钾肥互作不同程度地提高烟叶钾含量、钾氯比,有效降低烟碱和氯含量,协调各化学成分,有效地改善了烟叶的品质;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可不同程度的提高烤烟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和新植二烯的含量,增加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糠醛、苯乙醇等大部分各类致香物质的降解产物含量,显着提高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并降低茄酮含量,烟叶香气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不同互作处理对烟叶物理性状和香气品质的影响不尽一致,较高浓度的赤霉素和较高用量的钾肥施用效果效果更好,其中以处理T4(20 mg.kg-1 GA3+10 kg K2SO4/666.7m2)的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香气品质的改善效果明显占优。3、在烤烟打顶当天对烟叶喷施蔗糖、山梨醇、葡萄糖酸钠、甘氨酸4种小分子有机物,研究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生理指标、碳氮代谢、化学成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喷施一定浓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不同程度的促进烟叶开片,提高上部叶叶面积。喷施小分子有机物后,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相比于对照有明显的提高;不同处理烟叶在打顶后10、20和30 d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不同处理的烟叶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另外只有喷施甘氨酸显着增加了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处理的烟叶淀粉酶(AM)活性随生育期延长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在打顶后10、20和30 d的烟叶酶活均高于对照,其中甘氨酸能有效促进了烟叶的碳代谢和氮代谢,蔗糖、葡萄糖酸钠更有助于促进烟叶的碳代谢,山梨醇主要促进烟叶的氮代谢。说明小分子有机物一定程度上均能提高烟株的碳氮代谢程度,但在各处理间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可增加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提高糖碱比、钾氯比,降低总氮、烟碱和氯含量,说明喷施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可有效促进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提高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甘氨酸处理在促进叶片开展、增强抗逆性、提高碳氮代谢和烟叶品质等方面效果最好

牛桂言[7](2018)在《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针对湖北襄阳地区成熟期烟叶难以适时落黄的问题,以K326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钨酸钠喷施浓度,分析了其对成熟期烟叶生长发育、碳氮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质体色素的降解以及烤后烟叶的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钨酸钠降低了上部和中部烟叶的叶长、叶宽及最大叶面积。打顶后,各处理烟叶不断加长加宽,但钨酸钠对烟叶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对烟叶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上部叶的最大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降低了7.12%、11.76%、26.59%,中部叶降低了6.37%、14.08%、22.32%。打顶后钨酸钠处理烟株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升高降低幅度加大,打顶后30天分别较对照降低了9.16%、30.34%、41.57%。说明钨酸钠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过旺生长烟株后期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以T2处理的烟株在田间表现良好且烟叶提前落黄。2、钨酸钠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打顶后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随着烟叶打顶时间的推移和钨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打顶后30天,处理T1、T2、T3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11.40%、27.42%、35.98%,类胡萝卜素降低了14.10%、22.84%、43.58%。其中,叶绿素在打顶后20~30天时降解速度较快,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速度在各处理间表现出差异,各处理的降解量与钨酸钠浓度呈负相关,且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大于类胡萝卜素。说明钨酸钠处理促进了成熟期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有利于加速烟叶的成熟。3、喷施钨酸钠后显着降低了烟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NR活性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而显着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钨酸钠浓度呈负向相关关系,而高浓度的钨酸钠对GS活性抑制作用效果不明显。转化酶(Inv)和淀粉酶(AM)的活性较对照均有所升高。Inv的活性的升高与钨酸钠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而T1、T2处理均提高了AM活性,且T2处理优于T1处理,T3处理的AM活性较T2有所降低,但仍高于T1和对照处理。说明T2处理更有利于烟叶成熟后期减弱氮代谢,促进碳氮代谢的转化,从而促进烟叶后期的成熟。4、钨酸钠各处理均提高了打顶后前期烟叶的超氧化物气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处理T2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而到打顶后30天,各处理的酶活性均下降。各处理MDA含量在打顶后一直处于升高的趋势,但钨酸钠处理的烟株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表现为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钨酸钠处理能够调节烟叶抗氧化酶的活性,并且降低MDA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打顶后活性氧对烟叶的伤害,而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及MDA含量的下降又可能是烟叶衰老的象征,以处理T2效果较好。5、适宜浓度的钨酸钠能够降低中部和上部烟叶硝酸盐的含量。T1、T2处理均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T3处理导致烟株硝酸盐的积累。亚硝酸盐的含量随钨酸钠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T2、T3处理与对照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水平。整体以T2处理能够较好的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6、钨酸钠处理降低了烤后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叶质重及含梗率,且均随着喷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与其大田长势的表现相对应。其中,T3处理显着降低了烟叶的抗张强度。随着钨酸钠浓度的升高,有效地降低了烟叶的烟碱、总氮含量,适当提高了总糖和钾含量。结合优质烤烟要求,T2处理的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最优,能够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吸食品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以T2处理最高,但上部叶各处理的香气物质总量差异不显着。综合来看,T2处理的烤后烟叶品质最优。结合利用隶属函数对烟叶生理指标分析的结果来看,以处理T2能够有效地调控成熟期烟叶的生长及各项生理指标,有利于烟叶成熟落黄,同时烤后烟叶品质较好。

李亚飞[8](2018)在《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是一类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硝酸盐是其形成的重要前体物。白肋烟烟叶硝酸盐明显较烤烟高,对降低TSNAs含量和提高烟叶安全性不利。本文以烤烟为对照,通过设置大田或室内试验,采用转录组RNA-Seq技术和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分析,对比了白肋烟和烤烟烟草类型根系对NO3-吸收能力的差异及其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明确了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规律,以及对TSNA形成的影响,揭示了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和机理,形成了控制烟叶硝酸盐积累的技术和方法,旨在为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研究类型间烟苗根系形态、根系对NO3-N吸收动力学的特点,分析与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相同氮素供应条件下,白肋烟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均较烤烟大,但根系NO3-N最大吸收速度和最大吸收量较烤烟低,同时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明显较烤烟高,且NO3-N占总氮的比例较烤烟高,烟叶氮素积累量明显较烤烟低,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白肋烟根系形态发育良好,但吸收能力并不突出,其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与根系吸收相关性较小。2)设置盆栽和大田试验,以白肋烟和烤烟类型各2个品种为材料,分别在两类型正常需氮条件下,研究烟叶发育过程中氮代谢活动和硝酸盐积累的差异和动态规律,分析调制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生物碱与TSNAs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白肋烟叶色素含量、NR活性/施氮量、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烤烟低,但硝酸盐含量、调制后烟叶总氮和TSNAs含量均明显较烤烟高,差异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性水平。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烟叶TSNAs各组分及其总量与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TSNAs形成与硝酸盐含量密切相关。在田间发育过程中,烟叶硝酸盐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在团棵后进入旺长期迅速升高,旺长中期达到最大值,随后又出现下降趋势,成熟期的变化趋势变缓。由此可知,旺长期是烟株烟叶硝酸盐大量积累的关键时期,成熟期是烟叶硝酸盐含量下降的重要时期,且类型间差异在苗期已存在。调制后烟叶NO3-N含量与旺长期和成熟期烟叶GSA的相关性较强,说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素还原同化作用密切相关。白肋烟烟叶氮素还原同化作用较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而硝酸盐大量积累是其TSNAs含量偏高的重要原因。结合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可知,在旺长期,提高氮素同化能力是避免白肋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3)以白肋烟和烤烟为材料,在相同施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采用转录组技术,分析类型间烟叶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两类型间烟苗在碳氮代谢活动和其产物的差异,研究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进行直接调控或添加外源碳源,研究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相同供氮水平和相同叶片生物量积累条件下,对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RNA-Seq进行趋势分析,获得目标差异基因后,经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上,说明类型间在光合作用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进一步筛查发现,类型间差异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碳固定、蔗糖和淀粉合成途径、硝酸盐响应、转运和同化等方面,尤其是白肋烟烟叶蔗糖和淀粉合成(AGPS1、SPS2、SUS2、DPE2、TPS11)、调控硝酸盐代谢途径的转录因子NLP7以及氮素转运和同化相关基因(NPF3.1、NPF7.3、NRT2.1、NRT2.5、NIA1、NIA2、GS1、GDHA)表达水平稳定下调,且不受氮素水平影响,与烟株物质积累和烟叶碳氮化合物含量表现较为一致,是影响烟叶碳水化合物形成和硝酸盐代谢的关键。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白肋烟两品种烟叶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还原糖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较烤烟低41.72%、33.44%和42.89%,NRA、GSA和整株氮素积累量分别较烤烟低28.48%、38.55%和43.33%,但烟叶总氮和硝酸盐含量分别较烤烟高32.51%和103.36%。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在相同施氮条件下,烟叶NO3-N含量与烟叶NRA、GSA、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出负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性水平,说明烟叶硝酸盐含量与氮还原同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均有密切关系。对白肋烟喷施氮代谢促进剂钼酸钠后,烟叶氮同化作用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在施用外源碳源丙三醇后,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氮同化利用能力增强,硝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白肋烟烟叶氮同化能力弱是其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烟叶碳固定和糖类物质合成能力弱,氮代谢活动所需能量和还原力不足,可能是其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4)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喷施不同调节剂,研究对烟叶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14 d后,上部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升高了19.30%和5.92%;在成熟期喷施草丁膦14d后,上部叶GS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18.79%和24.54%,调制后烟叶总氮下降了5.08%;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与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相结合,白肋烟两品种烟叶GSA平均值下降了84.48%,氨气挥发速度升高了49.65%,调制后烟叶硝酸盐和TSNAs总含量分别下降了47.00%和51.76%。由此说明,在旺长期喷施钼酸钠,同时在成熟期喷施钼酸钠和草丁膦,是一种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有效调控方法。在0.025%-0.15%浓度范围内,喷施丙三醇后均能够明显降低苗期烟叶硝酸盐含量,且以0.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在不同施氮条件下,喷施丙三醇后,烟叶GSA、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叶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及烟叶两糖含量均有升高,同时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明显下降。由相关性分析得出,烟叶硝酸盐的降低倍数与色素和GSA的升高倍数间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性水平,说明添加外源碳源丙三醇,能够提高氮同化作用,是降低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的有效剂。

李颢麟[9](2018)在《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对四川省泸州烟区三大品质区代表试验点烤烟进行了田间生长情况调查统计,分析了鲜烟叶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了其光合速率,并进行烤后烟叶的香气成分、化学成分,感官及外观质量分析评价,探讨了三个品质区的品质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泸州烤烟烟叶总体质量特征从外观质量评价结果看,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的中部叶外观质量相对较好,麻城试验点外观质量评分较高,三个试验点各个部位外观质量没有显着差异。从感官质量来看,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风格特色均表现一致为中间香型。感官评吸综合得分情况上,大寨试验点较好,麻城试验点次之,观文试验点稍差。从化学成分评价结果看,三个试验点的总糖及还原糖相比优质烟叶评价标准较高,并随着部位升高降低;三个试验点中部烟叶总氮含量均小于最适含量,但上部叶与最适含量较为接近;三个试验点的总植物碱含量均偏高。三个试验点的钾和氯含量均没有达到最适含量,但是具有较好钾氯比。2泸州烤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从田间生长发育情况来看,泸州烤烟整体生长情况较好,移栽后呈现良好长势,其中麻城试验点田间总体生长情况好于大寨试验点好于观文试验点。三个品质区域试验点烤烟光合速率呈现一个先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在团棵期、旺长期、打顶期三个生长时期,三个试验点光合速率均存在差异性,并呈现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的顺序。从三个试验点的干物质积累情况来看,三个试验点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高,且在三个时期均同样呈现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的规律。在碳氮代谢相关的酶活性方面,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转化酶、淀粉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随生育时期均呈现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而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呈现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并在旺长期达到最大。从整体来看,麻城试验点的碳氮相关关键酶活性相对较高,大寨试验点次之,观文试验点最低。3泸州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特征从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新植二烯和除了新植二烯外的中性致香物质量看,大寨试验点位居首位,观文试验点同麻城试验点相比,前者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新植二烯含量要高一些,后者在去除新植二烯后中性致香物总量高于前者。从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看,大寨试验点含量相对较多,麻城试验点含量中等,观文试验点的含量则是最少。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产物看,观文试验点含量最多,大寨试验点其次,麻城试验点最少。类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的顺序则是麻城试验点、大寨试验点、观文试验点。

王勇[10](2017)在《降解淀粉功能菌筛选及在烘烤烟叶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有效降解烟叶淀粉,改善烟叶品质和安全性,本研究以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的烟叶及其根际土壤为材料,从中分离出具有淀粉降解功能的微生物。通过对分离菌株进行功能筛选,获得兼具耐高温和高产淀粉酶功能的优良菌株,然后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从而确定菌株种类。将筛选获得的优良菌株在不同pH、接种量、温度和离子成分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最终确定其发酵的最优方案。将获得的优良菌株制备成菌剂YTK1、B5221和YTK1+B5221,均匀喷施于烤前15 d,10 d,5 d和烤前的中部烟叶上,并在不同时间段喷施前测定烟叶淀粉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烤前在未作处理的中部烟叶上喷施一定浓度α-淀粉酶(α)、中性蛋白酶(D)及其混合酶液(α+D);在烤前,对上述菌剂处理和外源酶处理正交试验。待烤后测定上述各处理烟叶淀粉、蛋白质、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后通过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获得能够有效均衡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最佳组合。上述实验结果如下:1.优良菌株的分离与筛选:从中部成熟烟叶及其根际土壤中总共分离得到64株高温菌株,其中从烟叶中分离得到38株,根际土壤分离得到26株。通过耐高温和产淀粉酶筛选,获得两株优良菌株YTK1和B5221,经菌株鉴定,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YTK1和B5221都可耐受60℃生长且长势良好,均主要产α-淀粉酶,初产淀粉酶活性分别为9.67U·mL-1和9.94 U·mL-1。2.产酶特性研究:两株芽孢杆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体浓度和产胞外淀粉酶活力变化趋势一致,菌株YTK1在pH 6.0,接种量2.5%,温度35℃和离子Ca2+、K+、Mg2+发酵条件下菌体浓度和产胞外淀粉酶活力达到最高值,经产酶条件优化后,菌体浓度和产胞外淀粉酶活力分别增加了86.70%和338.52%;菌株B5221在pH 6.0,接种量1.5%,温度40℃和离子Ca2+、K+、Mg2+发酵条件下菌体浓度和产胞外淀粉酶活力达到最高值,经产酶条件优化后,菌体浓度和产胞外淀粉酶活力分别增加了53.62%和316.28%。3.鲜烟叶酶系变化:分别于烤前15 d,10 d,5 d和烤前喷施菌株YTK1和B5221及其混合菌株制备的菌剂(OD600=1)于中部烟叶上,结果表明,烟叶烤前15 d至烤前阶段,烟叶淀粉酶活性都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硝酸还原酶和蔗糖转化酶都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菌剂喷施后各时间段淀粉酶活性和蔗糖转化酶活性都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都降低。4.菌剂和外源酶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经菌剂处理YTK1、B5221和YTK1+B5221喷施后,各处理烤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显着低于CK,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显着高于CK,其中处理YTK1的效果最明显,对烟叶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解率分别为39.89%和16.33%,总糖和还原糖增加率为25.54%和19.97%。经外源酶处理α(α-淀粉酶)、D(中性蛋白酶)和α+D喷施后,处理α和α+D对烟叶淀粉含量均达差异显着水平,处理D差异不显着;处理D和α+D的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均低于CK,处理α差异不显着;外源酶处理对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处理α和α+D的烤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CK,处理D差异不显着。经菌剂与外源酶正交喷施处理后,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烤后烟叶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最多的分别为T6和T5,即处理YTK1+α+D和处理YTK1+D,降解率分别达43.89%和19.27%;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最多的都为T4,即处理YTK1+α,增加率分别达28.39%和22.01%。综合数据分析,T6对烟叶内部化学组分的影响较为协调,即处理YTK1+α+D,烟叶淀粉和蛋白质降解率分别达43.89%和15.42%,总糖和还原糖增加率分别达27.83%和21.88%。

二、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概述
    1.2 烟叶成熟度研究进展
        1.2.1 烟叶成熟与成熟度的含义
        1.2.2 烟叶成熟度采收指标
        1.2.3 烟叶成熟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1.3 不同成熟度烟叶烤后综合质量研究进展
        1.3.1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变化
        1.3.2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变化
        1.3.3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变化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2.2 主要栽培措施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要求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叶成熟过程中外观成熟特征变化
    3.2 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3.2.1 烟叶成熟过程中SPAD值变化
        3.2.2 烟叶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变化
        3.2.3 烟叶成熟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3.3 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与烤后质量的关系
        3.3.1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差异
        3.3.2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3.3.3 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差异
        3.3.4 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的回判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关于烟叶成熟与高成熟
        4.1.2 关于高成熟度烟叶质量
        4.1.3 关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
        4.1.4 关高成熟度烟叶采收的判断方法
    4.2 结论
        4.2.1 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外观成熟特征、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4.2.2 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与烤后质量的关系
        4.2.3 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烤烟生产现状
        1.2.2 烤烟施肥的发展
        1.2.2.1 传统施肥方法的研究
        1.2.2.2 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
        1.2.3 烤烟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1.2.3.1 水分对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
        1.2.3.2 水分对烤烟茎、叶生长的影响
        1.2.3.3 水分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2.3.4 水分对烤烟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1.2.3.5 水分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4 烤烟与肥料研究进展
        1.2.4.1 烤烟对氮素钾素的吸收
        1.2.4.2 氮素钾素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3 氮素钾素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5 烤烟水肥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2.5.1 水肥一体化的概念
        1.2.5.2 水肥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1.2.5.3 水肥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土壤样品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2.3.2 烟叶样品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的影响
        3.1.1 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3.1.1.1 土壤含水量时间变化
        3.1.1.2 土壤含水量剖面变化
        3.1.1.3 农田土壤储水量变化
        3.1.2 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
        3.1.3 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3.1.4 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3.1.4.1 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
        3.1.4.2 土壤铵态氮时空变化
        3.1.4.3 土壤矿质氮变化
        3.1.4.4 土壤肥力变化
    3.2 水肥一体对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烟株生长发育特征
        3.2.2 烟株养分吸收特征
        3.2.3 烟叶质体色素变化
        3.2.4 烟叶抗性及酶活性变化
        3.2.4.1 可溶性蛋白
        3.2.4.2 丙二醛
        3.2.4.3 超氧化物歧化酶
        3.2.4.4 过氧化物酶
        3.2.4.5 硝酸还原酶
        3.2.4.6 淀粉合成酶
        3.2.4.7 蛋白酶
    3.3 水肥一体对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
        3.3.1 烟叶质量分析
        3.3.1.1 烟叶等级比例变化
        3.3.1.2 烟叶化学成分变化
        3.3.1.3 烟叶感官质量评吸
        3.3.2 烟叶经济效益分析
        3.3.2.1 烟叶均价变化
        3.3.2.2 烟叶产量与产值变化
        3.3.3 肥料和水分利用率变化
        3.3.3.1 肥料利用率变化
        3.3.3.2 水分利用率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水肥一体对植烟土壤环境的影响
        4.1.1.1 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1.1.2 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
        4.1.1.3 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4.1.1.4 矿质氮变化特征
        4.1.2 烤烟生理特性的影响
        4.1.2.1 烟株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征影响
        4.1.2.2 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
        4.1.2.3 烟叶抗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4.1.3 烤烟综合效益的影响
        4.1.3.1 烟叶等级比例的影响
        4.1.3.2 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4.1.3.3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4.1.3.4 烟叶经济效益的影响
        4.1.3.5 肥料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烤烟生产的现状
    1.2 品种对烟叶生产的重要性
    1.3 品种特性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4 作物生长发育曲线的建立的重要性及相关研究进展
    1.5 重庆烟叶目前面临的问题及CF8704的相关背景介绍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伸根及旺长期发育动态分析比较
    3.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方法
    3.4 数据与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生育期比较
        3.5.2 移栽期农艺性状分析
        3.5.3 团棵期农艺性状分析
        3.5.4 现蕾期农艺性状分析
        3.5.6 烟叶重量比较
        3.5.7 农艺性状生长模型比较分析
    3.6 根系发育分析比较
        3.6.1 根系面积比较分析
        3.6.2 根冠比的比较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伸根及旺长期生理代谢分析比较
    4.1 试验地点及材料
    4.2 检测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光合数据比较
        4.3.2 硝酸还原酶(NR)和蔗糖转化酶(INV)活性变化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间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
    5.1 试验地点及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5.4 数据分析方法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打顶至中部叶采收期生长发育曲线比较分析
        5.5.2 酶活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产量品质分析比较
    6.1 试验地点以及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经济性状分析
        6.3.2 化学成分分析
        6.3.2.1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6.3.2.2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试验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品种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2 生态因素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2.1 光照
        1.2.2 温度
        1.2.3 水分
        1.2.4 土壤
        1.2.5 海拔
    1.3 栽培措施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3.1 移栽
        1.3.2 种植密度
        1.3.3 施肥
        1.3.4 打顶
        1.3.5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6 采收
    1.4 烘烤工艺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试样品的采集
    3.4 指标测定方法
        3.4.1 烤烟上部叶面积指标测定
        3.4.2 烤烟上部叶光合指标测定
        3.4.3 烤烟上部叶碳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3.4.4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4.5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3.4.6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
    3.5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面积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SPAD值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参数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对烤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烤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4.5.1 不同处理对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5.2 不同处理对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4.6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6.1 不同处理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4.6.2 不同处理对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影响
        4.6.3 不同处理对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的影响
        4.6.4 不同处理对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的影响
        4.6.5 不同处理对新植二烯和香气总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的影响
    5.2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5.3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5.3.1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延边晒红烟主推品种田间及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晒烟
        1.1.1 延边晒烟概况
        1.1.2 各地晒烟种质资源鉴定研究进展
    1.2 光和特性与叶片组织结构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3 烟叶发育成熟过程中生理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4 烟叶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4.1 烟叶淀粉酶、蛋白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4.2 烟叶淀粉、蛋白质、多酚、总氮及烟碱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调查
        2.3.2 光合性状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3 叶片组织观察
        2.3.4 生理指标的测定
        2.3.5 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2.3.6 经济性状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的表现
    3.2 不同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3.2.1 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3.2.2 不同品种蒸腾速率的比较
        3.2.3 不同品种气孔导度的比较
        3.2.4 不同品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比较
        3.2.5 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3.3 不同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
    3.4 不同品种大田时期生理指标的变化
        3.4.1 不同品种大田时期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3.4.2 不同品种大田时期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3.4.3 不同品种大田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3.5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3.5.1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烟叶含水量的变化
        3.5.2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淀粉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3.5.3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5.4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多酚含量的变化
        3.5.5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总氮含量的变化
        3.5.6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烟碱含量的变化
    3.6 不同品种调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及比例的比较
        3.6.1 不同品种调制后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3.6.2 不同品种调制后主要化学成分比例的比较
    3.7 不同品种经济性状的比较
4 讨论
    4.1 不同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
    4.2 不同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4.3 不同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
    4.4 不同品种大田时期生理指标的变化
    4.5 不同品种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4.5.1 不同品种调制期间烟叶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变化
        4.5.2 不同品种调制期间烟叶蛋白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5.3 不同品种调制期间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多酚含量的变化
        4.5.4 不同品种调制期间烟叶总氮含量与烟碱含量的变化
    4.6 不同品种调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及比例的比较
    4.7 各品种各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不同品种叶片横切图

(6)外源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海拔因素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1.2 土壤因素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1.3 气候因素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1.3.1 光照
        1.3.2 温度
        1.3.3 水分
    1.4 栽培调制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1.4.1 施肥
        1.4.2 成熟度
        1.4.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4 打顶方式
        1.4.5 采收方式
        1.4.6 其他措施
    1.5 烘烤工艺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1.6 本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7 下一步研究方向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
    3.2 供试品种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1 土壤样品采集
        3.4.2 上部叶片叶面积的测定
        3.4.3 抗氧化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3.4.4 烟叶物理性状的测定
        3.4.5 上部叶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3.4.6 上部叶香气物质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的影响
        4.1.2 对烟叶SOD、POD的影响
        4.1.3 对烤烟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2 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4.2.1 对烤烟上部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4.2.2 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2.3 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4.3.1 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的影响
        4.3.2 对烤烟SOD、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3.3 对烤烟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3.4 对烤烟碳氮代谢的影响
        4.3.5 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关于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生理指标及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2 关于赤霉素与钾肥互作对烤烟上部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5.3 关于不同小分子有机物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叶成熟的概念及与品质的关系
    1.2 影响烟叶成熟落黄的因素
        1.2.1 气候因素
        1.2.2 栽培因素
        1.2.3 土壤因素
    1.3 调控措施对烟叶成熟落黄的影响
        1.3.1 栽培措施
        1.3.2 物理方法
        1.3.3 化控措施
        1.3.4 烘烤技术
    1.4 展望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与地点
    3.2 试验设计
    3.3 样品采集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1 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3.4.2 烟株根系活力的测定
        3.4.3 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3.4.4 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3.4.5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3.4.6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4.7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3.4.8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对烤烟田间生长情况的影响
        4.1.2 对烤烟叶片性状的影响
        4.1.3 对烤烟根系活力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质体色素的影响
        4.2.1 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对烤烟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3.1 对烤烟叶片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3.2 对烤烟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4.1 对烤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2 对烤烟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烟叶片生理指标调控效果的综合评价
    4.6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7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4.8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9 不同浓度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9.1 对上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9.2 对中部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质体色素的影响
    5.3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5.4 钨酸钠处理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5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5.6 钨酸钠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的的影响
        5.6.1 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5.6.2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5.6.3 对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8)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白肋烟的研究概况
        1.1 白肋烟的重要性
        1.2 白肋烟生物学特征
        1.2.1 白肋烟遗传背景
        1.2.2 叶色突变及其影响
        1.3 白肋烟烟叶存在的问题
    2 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形成及其危害
        2.1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危害
        2.2 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
    3 硝酸盐及其代谢
        3.1 硝酸盐的重要性
        3.2 硝酸盐的危害
        3.3 硝酸盐代谢和影响因素
        3.3.1 硝酸盐的吸收和转运
        3.3.2 硝酸盐的还原和同化作用
        3.3.3 硝酸盐的分布和再利用
        3.4 硝酸盐的积累原因分析
    4 降低硝酸盐和TSNAs积累的技术
        4.1 改良品种
        4.2 栽培措施
        4.2.1 合理施肥
        4.2.2 化学调控
        4.2.3 环境因子
        4.3 调制技术
        4.3.1 温度和湿度条件
        4.3.2 微生物
        4.4 贮藏技术
    5 结语
引言
    1 研究目的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和NO3-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根系动力学曲线测定
        2.2 根系形态测定
        2.3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2.4 烟叶总氮和NO3-N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形态差异
        3.2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差异
        3.3 白肋烟和烤烟根系吸收动态曲线差异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总氮和NO3-N含量及积累量差异
    4 讨论
第三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SNAs形成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2.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大田试验)
        1.2.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规律及对TNSAs形成的影响(盆栽试验)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烟叶生物量积累测定
        2.2 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4 烟叶色素、硝酸盐和总氮含量测定
        2.5 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和TSNAs含量测定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生物量动态变化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动态变化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色素含量动态变化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同化酶活性及其产物变化规律
        3.4.1 硝酸还原酶活性(NRA)
        3.4.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
        3.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5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总氮含量差异
        3.6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差异
        3.7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差异
        3.8 白肋烟和烤烟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差异
        3.9 相关性分析
        3.9.1 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氮代谢因子的相关性
        3.9.2 烟叶TSNAs含量与其前体物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白肋烟和烤烟间烟叶硝酸盐积累差异
        4.2 烟叶发育过程中硝酸盐积累规律和影响因素
        4.3 烟叶硝酸盐对TSNA形成和积累的影响
第四章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和硝酸盐积累原因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1.2 试验设计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转录组RNA-Seq测定和分析
        2.2 烟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NRA)、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3 烟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作用测定
        2.4 烟叶NO_3~-N、NH_4~-N、总氮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烟叶生物量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3.2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转录组(RNA-Seq)差异分析
        3.2.1 转录组数据统计
        3.2.2 趋势分析
        3.2.3 类型间差异基因GO和 KEGG功能富集分析
        3.3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3.4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碳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3.5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碳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3.5.1 烟叶色素含量
        3.5.2 烟叶最大光量子产量
        3.5.3 光合作用
        3.5.4 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3.6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RNA-Seq氮代谢差异基因分析
        3.7 白肋烟和烤烟烟叶氮代谢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3.7.1 烟叶NRA和 GSA
        3.7.2 烟叶NH_4~-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3.7.3 烟叶总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
        3.7.4 烟叶NO_3~-N含量和NO_3~-N/TN
        3.8 烟叶碳氮化合物与碳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白肋烟烟叶色素和光合作用特点
        4.2 白肋烟烟叶碳固定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特点
        4.3 白肋烟烟叶氮同化作用特点
        4.4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特点
        4.5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氮代谢促/抑制物质和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第一节 氮代谢促/抑制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调节剂在旺长期或成熟期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及其产物的调控作用
        1.2.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烟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
        2.2 烟叶NR和GS活性测定
        2.3 烟叶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旺长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3.2 成熟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3.2.1 不同调节剂对烟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物的调控作用
        3.2.2 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含氮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形成的调控作用
        3.3.1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株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3.3.2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NRA和 GSA的调控作用
        3.3.3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成熟期烟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氨气挥发速度的调控作用
        3.3.4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NO3-N和 NO2-N含量的调控作用
        3.3.5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总氮和NO3-N/总氮含量的调控作用
        3.3.6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的调控作用
        3.3.7 不同时期不同调节剂对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3.3.8 烟叶TNSAs各组分与其前体物间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钼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4.2 草丁膦对烟叶硝酸盐积累和TSNAs形成的调控作用
    第二节 外源碳源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烟草材料和培育条件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丙三醇浓度筛选试验
        1.2.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硝酸盐积累的调控作用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 生物量积累测定
        2.2 烟叶色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2.3 烟叶硝酸盐和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肋烟苗期施用丙三醇的适宜浓度筛选
        3.2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生物量积累的调控作用
        3.3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3.4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调控作用
        3.5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NO3-N含量的调控作用
        3.6 减氮条件下施用丙三醇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调控作用
        3.7 烟叶硝酸盐含量变化与氮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丙三醇浓度筛选
        4.2 丙三醇对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1.1 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与根系NO3-吸收相关性小
        1.2 旺长期是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关键时期,硝酸盐是烟叶TSNAs积累的主要原因
        1.3 氮同化和碳固定作用是引起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原因
        1.3.1 硝酸盐转运和同化及碳固定基因表达水平低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分子原因
        1.3.2 氮同化作用弱和碳水化合物形成少是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的生理生化原因
        1.4 钼酸钠和草丁膦对降低烟叶硝酸盐和TSNAs含量的调控作用
        1.5 外源碳源对提高烟叶氮同化作用和降低硝酸盐含量的调控作用
    2 主要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博士期间主要奖励和研究成果

(9)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质量
        1.1.1 烤烟质量的概念
        1.1.2 烤烟质量评价的指标
    1.2 影响烤烟质量特色的因素
        1.2.1 生态因素
        1.2.2 栽培与调制
        1.2.3 品种
    1.3 烟草生理代谢与烟叶品质特色的关系
        1.3.1 次生代谢
        1.3.2 初生代谢
    1.4 研究背景
    1.5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品种
        2.1.2 试验地点
    2.2 田间试验方法
        2.2.1 育苗及大田管理
        2.2.2 采收和烘烤
    2.3 样品采集
        2.3.1 鲜烟样采集
        2.3.2 烤后烟样采集
    2.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4.1 农艺性状
        2.4.2 中性致香物质
        2.4.3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2.4.4 光合速率
        2.4.5 干物质积累量
        2.4.6 常规化学成分
        2.4.7 感官质量
        2.4.8 外观质量
        2.4.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烟叶质量特征
        3.1.1 外观质量
        3.1.2 感官质量
        3.1.3 常规化学成分
    3.2 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比较
        3.2.1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
        3.2.2 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
        3.2.3 棕色化产物类降解产物
        3.2.4 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
        3.2.5 其他香气成分
        3.2.6 香气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
    3.3 烟株生长发育及生理特征分析
        3.3.1 生长发育情况
        3.3.2 干物质积累量
        3.3.3 光合速率
        3.3.4 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4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灰色关联分析
        3.4.1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的灰色关联分析
        3.4.2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烤后烟叶的总碱总氮含量灰色关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烟叶整体质量特征
    4.2 烟株发育情况及生理特征
    4.3 中性致香物质特征
    4.4 碳氮相关酶活性和常规化学成分灰色关联
参考文献
致谢

(10)降解淀粉功能菌筛选及在烘烤烟叶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淀粉降解功能菌的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烟草微生物筛选及酶应用研究进展
        1.2.1 烟叶表面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1.2.2 微生物降解技术首先在烟叶发酵方面取得突破
        1.2.3 生物降解技术在烟叶烘烤过程的尝试
        1.2.4 烟叶微生物作用的前景
    1.3 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1.3.1 淀粉
        1.3.2 蛋白质
        1.3.3 总糖和还原糖
        1.3.4 其他化合物
    1.4 烟叶淀粉含量测定的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培养基与试剂
    2.2 实验设计
        2.2.1 功能菌株的筛选、鉴定与产酶特性研究
        2.2.2 供试菌株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
    2.3 方法
        2.3.1 功能菌株的分离筛选
        2.3.2 菌落淀粉透明圈大小测定
        2.3.3 菌落形态观察
        2.3.3.1 菌落形态
        2.3.3.2 格兰氏染色
        2.3.4 功能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2.3.5 菌株种类鉴定
        2.3.5.1 DNA提取
        2.3.5.2 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
        2.3.6 试验菌株的淀粉酶活力测定
        2.3.7 烟叶主要酶系测定
        2.3.7.1 烟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2.3.7.2 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2.3.7.3 烟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测定
        2.3.8 菌剂处理与外源酶处理烤后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
        2.3.8.1 菌剂处理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
        2.3.8.2 外源酶处理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
        2.3.8.3 菌剂与外源酶正交处理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3.1.1 功能菌株的分离
        3.1.2 分离菌株耐高温及淀粉降解的初筛
        3.1.3 菌株的淀粉透明圈大小及初产淀粉酶活力测定
    3.2 两株耐高温产淀粉酶菌株YTK1和B5221的鉴定与产酶特性
        3.2.1 形态观察
        3.2.2 生理生化鉴定
        3.2.3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2.4 两株芽孢杆菌的产酶特性
        3.2.4.1 底物特异性
        3.2.4.2 不同PH值对菌株YTK1和B5221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4.3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YTK1和B5221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4.4 不同温度对菌株YTK1和B5221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4.5 不同离子成分对菌株YTK1和B5221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4.6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对菌株YTK1和B5221产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2.4.7 反应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3 两株芽孢杆菌YTK1和B5221菌剂喷施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应用
        3.3.1 两株芽孢杆菌YTK1和B5221菌剂喷施对鲜烟叶酶系变化的影响
        3.3.1.1 两株芽孢杆菌YTK1和B5221菌剂喷施对烟叶淀粉酶的影响
        3.3.1.2 两株芽孢杆菌YTK1和B5221菌剂喷施对烟叶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3.3.1.3 两株芽孢杆菌YTK1和B5221菌剂喷施对烟叶蔗糖转化酶的影响
        3.3.2 菌剂喷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3 外源酶喷施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3.4 菌剂与外源酶配合喷施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3.3.4.1 菌剂与外源酶配合喷施对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
        3.3.4.2 菌剂与外源酶配合喷施对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4.3 菌剂与外源酶配合喷施对烤后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
        3.3.4.4 菌剂与外源酶配合喷施对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3.4.5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变化分析
4 讨论
    4.1 功能微生物的筛选
    4.2 菌株产淀粉酶特性的研究
    4.3 菌剂喷施对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4.4 外源酶喷施处理对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4.5 菌剂与外源酶正交处理对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四、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成熟度烟叶外观成熟特征及定量标准研究[D]. 王艺焜. 贵州大学, 2020(01)
  • [2]水肥一体化对植烟土壤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D]. 童铸. 四川农业大学, 2020(01)
  • [3]重庆烤烟新品系CF8704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 胡浩柳. 西南大学, 2020(01)
  • [4]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D]. 王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延边晒红烟主推品种田间及调制时期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D]. 郎彬. 延边大学, 2019(01)
  • [6]外源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和品质指标的影响[D]. 任志广.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钨酸钠对打顶后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牛桂言.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8]白肋烟烟叶硝酸盐积累和调控对TSNA形成的影响[D]. 李亚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1)
  • [9]泸州烟叶品质特征分析及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D]. 李颢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降解淀粉功能菌筛选及在烘烤烟叶上的应用[D]. 王勇.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烤制过程中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