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王④爱法国

世界之王④爱法国

一、世界之王④热爱法兰西(论文文献综述)

朱郁穗[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法汉笔译课堂案例分析 ——以《Un homme qui sait rire》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翻译课堂案例分析报告,课堂案例分析是翻译硕士的新论文形式,旨在使用翻译课堂上的材料和学生译本,对学生学习笔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使用的是法译汉课堂上的材料,题为《Un homme qui sait rire》,节选自弗朗索瓦·贝鲁的《亨利四世:自由的国王》,是2019年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的比赛文章。该材料行文略微晦涩,并且作者极其善于用典,给同学们的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笔者观察发现,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在翻译中运用了一些策略,这些策略与“功能对等”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希望通过本文探究符合“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是否呈现出更高的翻译质量。本报告由两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陈述选题理由和语料的选择;第二章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围绕“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维度,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翻译案例分析。“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功能对等”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是否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才是奈达所关注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判断一篇译文优劣的标准有以下四个维度:准确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通顺,符合译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本文收集了 12位MTI研究生一年级同学的译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四个维度评价同学们的译本,梳理分析同学们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师课上的讲评和建议提出相应的参考译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们那些契合了“功能对等”理论的翻译呈现出更优的翻译质量。

张鑫源[2](2020)在《“祖国”概念在法国的变迁和延续》文中研究说明"祖国"深刻地引导了当今每个普通公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由于它往往和"民族"或"国家"相混淆,对它的研究因此被长期忽视。法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对这种在东西方广泛存在的政治概念产生过重要影响。对法国历史上的"祖国"进行研究有利于对这一概念作出更准确的理解。以古希腊罗马的"祖国"概念为基础,从中世纪一直到大革命时期,"祖国"在法国实际上由不同的政治主体所承载,其具体的含义在不同时代有显着的区别。通过分析法国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祖国",笔者尝试探索其变化中具有的延续性,即无论这一概念的内涵如何变化,它始终包含了具体的领土,在此基础上的共同体以及要求个人对其从精神到物质上的从属等要素。其中代表公共利益的共同体的变化则是使"祖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变迁的最重要因素。

张颖[3](2020)在《《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新文学”的诞生是从“世界文学”到“中国文学”,再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繁杂转变过程,这个转变的发生是十分隐秘的。外国文学的译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确立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法与手段。本文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刊载外国文学译介作品的期刊《译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等因素入手,梳理《译文》从创刊到停刊的发展历程,考察由《译文》月刊中译介作品所构成的世界文学样貌,探讨此样貌形成的历史、社会和文学等因素,进而研究《译文》对于中国新文学产生的价值与影响,并对《译文》杂志进行总体的、客观的评价。第一章从我国现代文学译介的发展历史入手,通过史实、史料对《译文》的创刊原因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译文》的诞生是中国“新文学”建立的需要,是近现代外国文学译介积累的发展,是“杂志潮”与“翻译年”共同推动下的产物,也是在“文化围剿”政策影响下文人的生存之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鲁迅、茅盾与黎烈文共创《译文》。虽然期间经历了一次“停刊”风波,《译文》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印记。第二章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的方法,从原作国别、原作家构成、译介作品体裁、文论译介以及译作主题五个方面对《译文》中刊载的352篇译介作品进行详细考察,描述《译文》所呈现出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文学的文学样貌。《译文》对苏俄文学的“突显”,对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视,对欧美文学的“遮蔽”,对日本文学的借鉴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学在《译文》中的“消失”都展现着20世纪30年代各国文学在《译文》译者眼中的地位与层次。《译文》所选译的外国作家群体构成也异彩纷呈,有精英文学家、平民文学创作者,也有优秀的女性作家等等。他们对于政治和文学的见解不甚统一,各具特色的作家构成了《译文》译者眼中的世界文学作家版图。此外,《译文》摆脱了以文学创作为主的翻译选材模式,加入了大量文论的译介,生成了创作与文论共存的世界文学样貌,文论译介也是《译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从译介题材的角度对《译文》作品进行分类,考察《译文》译者眼中世界文学作品的流行主题。第三章以多元文化理论中的翻译操控论为基础,从意识形态、诗学、编译者以及赞助人四个方面对《译文》所呈现出的世界文学样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即考察其形成的原因与路径。袭卷世界的“红色”浪潮、国民党当局的反革命思想与人民大众“革新救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译文》中所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书写现实的小说的译介、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与改造社会的中国式追求都从诗学的角度影响着《译文》的世界文学译介选材。此外,具有时代特征的编译者构成了《译文》中世界文学样貌的内部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考察了充当“赞助人”的执政党、编辑出版方、共产党以及读者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操控着译者的译介选择。第四章讨论了《译文》及其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的价值,探讨《译文》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考察《译文》对于后世翻译文学及新文学创作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客观地分析了《译文》作为同人杂志所具有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相对排他的办刊思想、译者自身的外语局限以及因而所产生的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给《译文》一个客观的、全面的历史评价。

赵苓岑[4](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郭冬梅[5](2020)在《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文中研究表明亨利四世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开朝之君。在其统治期间,他结束了法国数十年的宗教内战,促进法国王权与绝对君主制的发展,王国从此走向统一与复兴。亨利四世至今仍是法国人怀念与研究的伟大国王之一。较之于国外长期且深入的研究,国内对其研究甚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历史学家钱乘旦教授等学者提出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理论,在西欧各主要王国跨出封建时代进入早期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王权是王国重要的凝聚力与领导力,绝对君主制国家可被视为西欧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波旁王朝最终确立了绝对君主制,亨利四世因此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从绝对君主制促进西欧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角度对亨利四世进行人物研究,探寻他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的地位与贡献,着重分析他如何强化王权,促进王国内在统一,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奠定何种基础。本文根据亨利四世继位前后促进王国统一历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章节,以亨利四世促进王权强化(直至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为论述主线索,将之与王国统一及民族意识发展相结合进行论述。各章内容逐层递进,论述亨利四世的主要人生历程:从协调人生使命走向扞卫法兰西王权,恢复国王威信,追求强权以及推进权力集中。这既是他促进王权强化与绝对君主制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统一的新法兰西王国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于亨利四世生前在民族国家早期形成方面政绩的研究共有四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亨利四世继位前主要成长经历与这时期法国宗教内战情况,以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到统一的变化为论述主线索,同时探讨宗教内战中王权与其他多方权威的力量消长,旨在说明亨利四世在继位之前已逐渐统一人生使命。本文认为,王权是当时有可能真正秉持中间立场、有效制止内战的权威力量,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协调到渐趋统一的历程,既与一直以来绝对君主制的发展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趋势有关,更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第二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89年宣布会尽快接受天主教教化至1594年加冕成为“笃信王”的漫长皈依路程,着重分析他下决心改宗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成为“笃信王”后对于王权及统一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王权与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在其改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亨利四世顺应并促进这一发展趋势,加速长期威胁王权的洛林家族的衰落,有效阻止西班牙侵吞分裂的野心,其王国统一大业完成起步阶段。第三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94年加冕后至1599年正式颁布南特敕令期间的主要经历,着重分析他是如何让国内多方权威及国外反对势力认同其国王权威的。本文指出,赢得巴黎,结束与国内外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颁布南特敕令,这些是亨利四世初步统一王国的重要三部曲,至1599年,国内外多方权威已纷纷认同亨利四世的王权,但统一局面的巩固还面临诸多挑战,这一逐渐生成的新统一体急需制度化的构建与保障。第四章考察亨利四世执政后半期推进内在统一的重要举措,探讨权力集中对于内在统一的重要性,以此为主线从三方面研究他集中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的过程:监管城市,重用苏利与平息显贵阴谋叛乱。本文认为,亨利四世在统治后半期促进了法国统治制度、文化与思想的变革发展,三方面举措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继1599年实现王国初步统一后,亨利四世再次为根本性避免分裂与推进内在统一作出实质性贡献。文章第五章即结论部分,考察亨利四世对于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贡献,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述其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给后世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本文指出,在国家管理制度方面,他恢复了绝对君主制度的历史进程,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度,促进一个王权管理下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国家的出现;在民族共同体发展方面,他促进了具有新特征、制度保证与指导思想的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的诞生。本文认为,在其领导下,一个坚实的新国家出现(具有制度保障与更具凝聚力的法兰西民众),这既是绝对君主制国家,亦是民族国家的早期雏形,亨利四世是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道路的重要奠基人。

周义苗[6](2020)在《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再思考》文中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一场极为引人瞩目的革命,它以自由和平等为旗帜,推翻了专制王权,摧毁了封建制度,但随着革命越来越激进,自由和平等却不断遭到侵蚀,最终,革命以拿破仑的专制取代路易十六的专制而告失败。自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许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对其起源、过程及意义等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相关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其中,一些研究涉及到了法国大革命革命失败的原因,但对革命失败原因作出较多、较系统、较深刻的剖析的,在国外主要是着名思想家伯克、贡斯当、托克维尔,在国内则主要是学者高毅和朱学勤。通过综合、梳理他们的观点,本文认为法国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摧毁宗教与传统、采用过于激进的变革方式、消灭贵族和教士、实践有着诸多缺陷的卢梭思想、过于推崇平等而使平等压倒了自由以及文人主导政治生活,而法国大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有两个,即尖锐复杂的阶级阶层矛盾与激进的群众心理及政治氛围。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本文进一步认为,导致法国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客观原因是主观原因发挥作用的条件,而主观原因则影响着客观原因发挥作用的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旧制度下法国社会长期积累的矛盾使国王及特权阶层成为众矢之的,从而断绝了革命者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道路的可能性,而复杂的社会矛盾与激进的群众心理及政治文化也使革命领导者不得不接受甚至依赖由底层群众所推动的、异常激烈的革命形式;另一方面,革命领导者及革命群众所采取的激进的、极端的革命措施也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而由此导致的国内动乱及国外军事干涉又激化了国内本来已经错综复杂的矛盾,使革命领导者和革命群众更加激进,并进一步激化国内国外矛盾。等到最为激进的雅各宾派被推翻后,新成立的督政府面对前任革命者留下的错综复杂且日益恶化的局面,回天乏力,只能依靠军人的力量来维持秩序,当民众厌倦革命之时,专制便卷土重来了。

王艺霏[7](2020)在《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当代西方学者对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研究热潮的兴起,浪漫主义女性诗人的文学作品开始被普遍阅读,其中存在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评价。夏洛特·史密斯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位,她被评论家朱迪斯·斯坦顿和斯图亚特·卡润评为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认为是她开启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流派。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政治思想表示关注。艾米·加奈认为夏洛特·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到了对当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法国革命的探讨中,从中表达自身对政治的看法。关于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倾向,以往的研究者们存在着两方面不同的意见: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夏洛特·史密斯作品中体现出的对政府与社会对个人的压迫所进行的批判与控诉体现了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如果单纯地把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立场归为自由主义,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夏洛特·史密斯在作品中表达的对不列颠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不列颠民族如何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优良传统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看,在有关政治的问题上史密斯也带有民族主义的立场。本论文认为值得对夏洛特·史密斯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她对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的见解进行深入的探讨。本论文以夏洛特·史密斯的诗歌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史密斯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不列颠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动和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建构这一议题。民族主义理论家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是可以互补的。这两种意识形态正对应了史密斯思想中所涵盖的两种价值取向,适合用来解释分析史密斯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她的不列颠民族认同被塑造形成的过程。此外,本论文也试图挖掘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本论文围绕以下几个章节展开: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在梳理了研究对象夏洛特·史密斯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引出了本论文对史密斯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关注;运用安东尼·史密斯的理论对论文使用的核心概念:民族、民族认同、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定义做了具体解释。运用耶尔·塔米尔的民族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内涵予以界定;最后具体介绍了本论文的论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这一章先是介绍了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和作为文学流派的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列颠王国形成、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等历史事件对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史密斯等萌发民族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接着深入分析了埃德蒙·伯克和托马斯·潘恩对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归纳分析了史密斯形成不列颠认同背后的原因和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第二章,民族认同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文学生涯早期的作品《达斯蒙德》和《老庄园》。这两部作品对“不列颠民族认同”、“不列颠民族--国家”有所探讨,从中梳理了史密斯本人民族认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史密斯民族主义思想发轫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史密斯受到法国革命的启发开始流露出对民族主义相关议题的关注,并在作品中积极呼吁建立共和制的“不列颠民族-国家”。第三章,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在对法国革命产生失望幻灭情绪后创作的作品长诗《移民》和小说《被驱逐的人》。这两部作品书写与感慨了法国革命灾难性后果的,并对法国政治难民流亡欧洲各国情形表示同情。基于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可以挖掘出史密斯此时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她意识到民族主义存在着排斥异己和忽略个人权利的一面,为了修正这些负面影响,她试图通过强调一些自由主义价值来平衡她的民族主义主张。同时,这一时期英法之间处于战争状态,出于团结抗敌的原因,史密斯在这时期的作品中积极的宣扬不列颠认同,表明她的不列颠认同进一步巩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触动了史密斯去修正她的民族主义主张,这种探索使得她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这一章研究的是史密斯创作生涯晚期的作品小说《年轻的哲学家》和长诗《比奇角》。前者描绘了不列颠民族移居海外生活的故事,后者对英国地标性风景“比奇角”赋予了不列颠民族历史意义的刻画。从两部作品中可以分析出史密斯此时的民族主义观点:她此时的民族主义肯定了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重视个人的意愿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认为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精神资源比国家机器更能塑造民族认同。并且民族认同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生活在同一疆界内的人类群体之中,对于拥有共同的民族历史和民族语言文化的人们来说,即使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仍然对同一民族身份拥有认同感。在经过长期思考后,史密斯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趋于成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的最终定位。第五章,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这一章阐述的是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可供参考借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警惕和修正民族主义中激进和狭隘的倾向、更新和填补自由主义中低估和忽略共同体对个体重要性的空白、寻求个人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结论: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是不列颠认同。为了宣传不列颠认同,史密斯一直在作品里书写对民族主义、探索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她民族主义主张的最终定位。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对现代社会提倡各民族国家休戚与共、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李阳[8](2020)在《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研究》文中指出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一生游历数国,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着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游记以及回忆录等,其中短篇小说的成就颇高并使其赢得了“英国的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等世界级赞誉。他的短篇小说充满异域色彩,既包括20世纪英属殖民地的风光和人情,也隐含着其本人对不同种族人民的认识和态度。对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进行概括分析,有利于挖掘其中渊源和影响,以及作者种族意识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存在范式。本文拟采用后殖民理论、形象学研究和种族主义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本文正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毛姆短篇小说中有关作者对于母国英格兰和第二故乡法兰西的情感态度书写进行梳理,从而挖掘毛姆对于两个民族所持有的民族意识。第二章主要通过总结作品中西方他国白人的形象特征和身份地位来分析毛姆本人对笔下他国白人的情感态度,揭示出毛姆关于西方白人这一群体的族群意识。第三章则是将视角立足于东方世界,尤其关注英属殖民地,深入分析中国、马来和南太平洋三类角色在作品中的塑造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毛姆对于以黄种人为主(涉及棕色人种)的东方意识构建。最后一章是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根源以及影响,运用相关理论对作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表现,挖掘其在塑造不同种族形象时的心理变化和背后渊源,最终揭示毛姆种族意识具有时代性的深层次影响。在肯定毛姆客观看待和塑造其他种族人物的同时,也指出其自身不可避免的西方中心论思想和种族优越感。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既包含种族身份认同,也有种族歧视和偏见等负面色彩的存在,唯有对种族意识根源进行总结和反思,才能无限接近无种族主义的理想社会。

郭志蕾[9](2020)在《夏多布里昂正统思想的演进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18末至19世纪是法国历经大革命后社会重建的重要时期,夏多布里昂政治-社会思想的演进正是发生于新旧观念交互这一文化嬗变的整体背景下。在政治思想史中,夏多布里昂由于政治倾向的矛盾性而受到批评。他是革命时代君主派和七月王朝正统派的代表,在许多历史节点更是道德、情感领域维护波旁王室的精神领袖。尽管历次社会变革造成了夏多布里昂身份、境遇及社会思考的变化,但传统信念延续了其作为封建贵族的基本政治信条——守护正统王权。本文将夏多布里昂的正统思想置于进步论的框架中,从传统与更新的角度入手,展开讨论。大革命的混乱及王室的遭遇、对英国政治模式的认识以及对民主概念的深入思考,是夏多布里昂正统思想演变的前提和条件。1816之前夏多布里昂的正统思想是单维度的。加入保卫国王的反革命战斗、创作宗教作品、攻击拿破仑的篡权等都是出于对波旁正统最低限度的安全维护和情感缅怀。从《依据宪章建立的君主制》一文开始,夏氏正统思想得到丰富,在支持正统王权的同时主张君主立宪原则,提出国王统而不治、权力分立和贵族参与的政治设计方案。七月革命后,波旁复辟政权被推翻,夏多布里昂以正统立场反对奥尔良政府。面对政治民主化的时代信号,夏多布里昂从法国君主统治的历史中发掘了平等化的民主目标,并且先于托克维尔,从法国政治传统中汲取改善民主弊端的灵感,实现了其正统思想的转向。本文通过对夏多布里昂正统观念的早期表征、实践及演进展开讨论,结合他的社会阅历,归纳出其思想认知中三个比较显着的特征:对波旁王室的忠诚、对贵族式政治自由的推崇以及对民主未来的接纳,以此加深对后革命时代新旧融合问题的认识。

于京东[10](2020)在《“祖国”的前世今生——西方现代国家成长中的爱国主义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文中研究表明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是西方现代国家成长中的关键因素。它既参与了近代以来的国家建设,又形塑着当代的政治共识与国民意识。法国大革命以来,现代爱国主义始终以世俗化取向为前提,致力于新型公民宗教的构建。与此同时,王政向共和的转型伴随着民族爱国主义的兴起,这既带来全民动员的政治文化,又引发了民粹式的大众舆论与社会运动。共同体层面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反馈与矫正,是在神圣与世俗、普遍与特殊、王政与共和、内聚与对外、地方与中央五种关系中得以发展的。这不仅形成了一套关于"祖国"的话语体系,还诞生了一批寓意国家的符号象征,它们的传播与演变影响了整个现代世界的政治生活。

二、世界之王④热爱法兰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之王④热爱法兰西(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法汉笔译课堂案例分析 ——以《Un homme qui sait rire》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Remerciements
摘要
Résumé
Introduction
Chapitre Ⅰ Contexte de la recherche
    1.1 Choix de corpus
        1.1.1 Contexte et difficultés du corpus
        1.1.2 Constat des problèmes de traduction
    1.2 Présentation des participants et objectif de la recherche
Chapitre Ⅱ Analyse des cas à la lumiere de l'équivalence fonctionnelle
    2.1 Cadre théorique d'analyse:theorie de l'équivalence fonctionnelle
    2.2 Quatre dimensions d'analyse à la lumiere de la théorie de l'équivalence fonctionnelle
        2.2.1 Transmission correcte d'une signification
        2.2.2 Conservation du style du texte original
        2.2.3 Conformation aux regles grammaticales et aux habitudes d'expression de lalangue d'arrivee
        2.2.4 Obtention de la meme reaction chez tous les lecteurs
Conclusion
References bibliographiques
Annexes
    Annexe 1 Texte original
    Annexe 2 Traduction de référence
    Annexe 3 Traductions des participants

(3)《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相关理论问题的界定与厘清
第一章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视野中的《译文》
    第一节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窃火传薪”之旅
        一、洋枪洋炮打开的“窃火”之旅
        二、现代译介的开端:《新青年》
        三、渐入“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外国文学译介
        四、1930年代的翻译文学论争与论战
    第二节 30年代方兴未艾的翻译出版业
        一、“杂志浪潮”兴盛的30年代
        二、30年代翻译出版的“沉浮”
        三、文学期刊中的翻译单元
    第三节 《译文》的创办及活动
        一、《译文》的发起与创办
        二、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之选
        三、曲折中前行的《译文》:停刊与复刊
第二章 《译文》呈现的世界文学样貌
    第一节 世界文学的国别(地区)样貌
        一、被“突显”的苏俄文学
        二、被“关注”的弱小民族文学
        三、被“遮蔽”的欧美文学
        四、被“中介化”的日本文学
        五、被“消失”的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文学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作家样貌
        一、精英与平民作家的完美融合
        二、日渐崛起的女性作家
        三、意识形态各异的作家群
    第三节 世界文学的体裁样貌
        一、异彩纷呈的小说
        二、关注儿童的童话与警世的寓言
        三、以苏俄为风向标的诗歌与戏剧
        四、以西班牙内战为焦点的报告文学
    第四节 世界文学的文论样貌
        一、以苏俄和进步作家为代表的作家作品论
        二、以法、德为基础的文学理论与思潮
        三、向苏俄学习的文学创作论
    第五节 30年代世界文学的流行主题样貌
        一、压迫与反抗的时代主题
        二、写实的战争主题
        三、永恒的情感主题
第三章 《译文》中的世界文学样貌溯源
    第一节 多种意识形态交织下的《译文》
        一、袭卷30年代的“红色潮流”的促进
        二、国民党反革命思想的制约
        三、中共无产阶级革命战线的引导
        四、“革新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诉求
    第二节 多种诗学要素碰撞下的《译文》
        一、在新旧作家作品中寻找“现实主义”的痕迹
        二、书写现实的小说译介
        三、满足“新文学”发展的“学习”诉求
        四、文学社会功用的中国式追求:改造社会
    第三节 编译者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编译者
        二、多重诉求的编译者
        三、以鲁迅为编译中心的形成
    第四节 赞助人与《译文》的世界文学样貌
        一、执政党对于出版管制的影响
        二、编辑、出版方的推动与制约
        三、共产党的文化宣传策略的影响
        四、以读者为主导的期刊发行
第四章 《译文》的价值、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第一节 跨时代的价值
        一、记录新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史
        二、树立开放与融合的文学主张
        三、译介中展现出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追踪
        一、为鲁迅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二、成就新文学的人才储备
        三、滋养新文学的翻译与创作
        四、开创翻译杂志的先河与范式
        五、《译文丛书》对《译文》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带有时代烙印的局限性
        一、同人杂志的局限
        二、语言能力的局限
        三、并不成熟的世界文学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译文》创刊号封面、插画、目录
    附录二 《译文》译作统计(时间顺序)
    附录三 《译文》中译作统计(国别(地区)分类)
    附录四 《译文》中译介的小说
    附录五 《译文》中译介的文论
    附录六 《译文》中主要译者的译介统计
    附录七 1930-1937年国内发行文学期刊及译作情况统计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法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1.2 暴力与日常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1.3 批判与日常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1.4 写作与日常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2.2 虚构与象征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2.3 同时代的颜色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3.4 中性批判的“我”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4.3.1 中性——言语关系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5.1 日常与现实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5.1.4 “远”和“空”的旅行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5.3 窥视内外
        5.3.1 内部窥视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5.4.1 牧神与现代性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致谢

(5)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论文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重点
    五、外文文献基础
第一章 分裂期的亨利与法国(1553-1589)
    第一节 亨利的人生使命
        一、与生俱来的矛盾
        二、信仰与亲情双重矛盾
        三、矛盾培养与王权的落败
    第二节 君臣对峙
        一、王权的反击
        二、亨利等新一代封建势力
    第三节 亨利人生使命的协调与统一
        一、协调多重使命
        二、继承权与王权双重危机
        三、认同扞卫新身份
    小结
第二章 回归统一的起步(1589-1594)
    第一节 临危继位
    第二节 皈依天主教
        一、天主教与法兰西王权的关系
        二、树立自身威信的努力
        三、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新“笃信王”的诞生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初步统一王国的实现(1594-1599)
    第一节 赢得政治中心巴黎
    第二节 结束与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
    第三节 颁布南特敕令
        一、背景
        二、敕令主要内容
        三、登记过程与原因
        四、历史意义
    小结
第四章 王国内在统一的推进(1599-1610)
    第一节 权力集中的必要性与已有成就
    第二节 监管城市以集中行政权
        一、多渠道的宏观管理
        二、要求重要城市的领导选定权
        三、强调城市特权授予权与保护权
        四、掌握南特敕令登记与执行决定权
        五、建设城市
    第三节 重用苏利以集中财政立法权
        一、两方面间的关系
        二、新财政立法主体的生成发展
        三、财政成就
        四、权威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平息显贵阴谋叛乱以强化集中司法审判权
        一、处死比龙公爵
        二、降服布永公爵
        三、成功的共性因素
    小结
第五章 亨利四世的历史遗产
    第一节 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法兰西国家
    第二节 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国外研究综述
        1.2.2 关于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现有研究之整体评述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革命
        1.3.2 自由
        1.3.3 平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失败
    2.1 法国大革命的开端
        2.1.1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2.1.2 法国财政危机的爆发
        2.1.3 三级会议的召开与网球场宣誓
        2.1.4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2 法国大革命的发展与高潮
        2.2.1 《人权宣言》的发表
        2.2.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
        2.2.3 吉伦特派的掌权与垮台
        2.2.4 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2.3 法国大革命的尾声
        2.3.1 热月政变与督政府的统治
        2.3.2 雾月政变与拿破仑的上台
第三章 国外着名思想家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
    3.1 伯克——以保守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思考
        3.1.1 摧毁传统和宗教
        3.1.2 错误地推崇抽象的政治理论
        3.1.3 扼杀自由与平等
        3.1.4 建立多数压迫少数的纯粹民主制
        3.1.5 以革命取代改革
    3.2 贡斯当——以自由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反思
        3.2.1 人民主权不应当不受限制
        3.2.2 主权的归属不应当等同于主权的行使
        3.2.3 混淆古代自由与现代自由
        3.2.4 代议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设计
    3.3 托克维尔——以自由主义为视角的较为全面的反思
        3.3.1 与宗教为敌又使革命成为宗教
        3.3.2 错误地打倒教士与贵族
        3.3.3 革命激化了不同等级之间的激烈矛盾
        3.3.4 对平等和自由的关系认识有误
        3.3.5 启蒙思想家和文人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国内着名学者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
    4.1 高毅——政治文化的反思视角
        4.1.1 重权轻法的历史文化传统
        4.1.2 对代议制的不信任
        4.1.3 绝对化的平等观
        4.1.4 充满危机感的革命观
        4.1.5 民族“再生”的追求
        4.1.6 对阴谋的恐慌
    4.2 朱学勤——对卢梭政治哲学的影响的反思
        4.2.1 卢梭思想存在诸多问题
        4.2.2 卢梭思想成为革命领导者的圭臬
第五章 对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的重新思考
    5.1 主观原因
        5.1.1 打倒宗教与传统
        5.1.2 采用激进的变革方式
        5.1.3 消灭贵族和教士
        5.1.4 实践卢梭思想
        5.1.5 推崇平等压倒自由
        5.1.6 文人主导政治生活
    5.2 客观原因
        5.2.1 尖锐复杂的阶级阶层矛盾
        5.2.2 激进的群众心理和政治氛围
    5.3 主客观原因的互动
        5.3.1 阶级矛盾限制了斐扬派走英国式宪政道路的主观愿望
        5.3.2 路易十六的逃亡断送了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可能
        5.3.3 内外交困埋葬了吉伦特派在革命中的主导地位
        5.3.4 内忧外患及狂热的革命意识形态催生了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5.3.5 严峻的国内外环境迫使督政府接受了拿破仑的独裁统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研究现状
        1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2 夏洛特·史密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民族、民族主义、民族认同与民族的国家
        2 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夏洛特·史密斯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 浪漫主义文学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1 夏洛特·史密斯与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
        2 夏洛特·史密斯与埃德蒙·伯克的《法国革命论》
        3 夏洛特·史密斯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主义立场
第二章 民族认同的唤醒与民族主义的发轫
    第一节 《达斯蒙德》:对不列颠民族认同的唤醒
    第二节 《老庄园》:对不列颠民族—国家的设想
    第三节 史密斯早期作品中对民族主义政治诉求的呼应
第三章 民族认同的巩固与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一节 《移民》:被战争巩固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被驱逐的人》:对民族内阶级差异的探讨
    第三节 史密斯中期作品中用自由主义修正民族主义的探索
第四章 民族认同的拓展与民族主义的完善
    第一节 《年轻的哲学家》:拓展国界的不列颠民族认同
    第二节 《比奇角》:对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
    第三节 史密斯晚期作品中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融合
第五章 夏洛特·史密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对民族主义的修正
    第二节 对自由主义的补充
    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民族发展的合一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来源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毛姆短篇小说的国内研究
        (二)毛姆短篇小说的国外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本族血统:毛姆的民族意识
    第一节 英格兰——本民族身份
    第二节 法兰西——第二故乡身份
    第三节 双重归宿
第二章 西方他国白人:毛姆的族群意识
    第一节 北美形象与白人后裔
    第二节 西班牙形象与各类刻板印象
        一、对于西班牙生活环境的刻板印象
        二、对于西班牙名人的刻板印象
        三、对于西班牙两性的刻板印象
    第三节 俄国形象与“非白色人种”
    第四节 德国形象与反犹主义体现
第三章 黄色人种:毛姆的东方意识
    第一节 “中国佬”式的中国书写
    第二节 以偏概全式的马来书写
    第三节 借景托思式的南太平洋书写
第四章 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根源及影响
    第一节 毛姆种族意识的特征
        一、毛姆种族主义思想的显现
        二、毛姆种族意识的矛盾复杂性
    第二节 毛姆种族意识的根源
        一、外在因素
        二、内在因素
    第三节 毛姆种族意识的影响
        一、对于其他作家的影响
        二、对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夏多布里昂正统思想的演进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关于本文基本概念的说明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夏多布里昂的政治初体验
    (一)法国政治近代化的前奏
    (二)荣誉观主导下的革命体验
    (三)流亡写作中的革命反思
二、夏多布里昂正统情感的觉醒
    (一)与拿破仑的短暂合作与决裂
    (二)夏多布里昂的正统辩护
三、夏多布里昂正统信念的强化
    (一)正统规训:对君主立宪原则的诠释与扞卫
        1.复辟王朝立宪政体的确立
        2.《依据宪章建立的君主制》
    (二)夏多布里昂趋向非理性的正统立场
        1.政治实践中的不安与抗争
        2.维罗纳会议:正统狂热下的民族主义倾向
四、七月革命后夏多布里昂正统立场的转向
    (一)真诚而有节制的正统信念
        1.波旁王朝的终结
        2.对时代转型的自觉
    (二)夏多布里昂对民主未来的预言
        1.平均主义的理论准备
        2.改善民主弊端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祖国”的前世今生——西方现代国家成长中的爱国主义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从普遍到特殊
从王政到共和
同胞与敌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的一体
结 论

四、世界之王④热爱法兰西(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法汉笔译课堂案例分析 ——以《Un homme qui sait rire》为例[D]. 朱郁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祖国”概念在法国的变迁和延续[J]. 张鑫源. 复旦大学法律评论, 2020(02)
  • [3]《译文》与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样貌[D]. 张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5]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D]. 郭冬梅. 山东大学, 2020(09)
  • [6]法国大革命失败原因再思考[D]. 周义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夏洛特·史密斯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研究[D]. 王艺霏.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毛姆短篇小说中的种族意识研究[D]. 李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夏多布里昂正统思想的演进与实践[D]. 郭志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祖国”的前世今生——西方现代国家成长中的爱国主义历史叙事与政治文化[J]. 于京东. 江海学刊, 2020(02)

标签:;  ;  ;  ;  ;  

世界之王④爱法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