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

山东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

一、山东省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梁永贤[1](2020)在《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长期处于中国的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研究山东省海洋经济在当前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提高山东半岛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说明,指出山东省海洋经济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转型不够彻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等方面;其次指出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应该致力于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各地政府部门,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构建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平台,动态监管区域产业,以实现全省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杨滨键[3](2020)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13.5%。种植业在整个农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我国种植业生产面临着生产资料高投入、产量与效益偏低、资源过度利用、生态退化、农村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山东省是我国的种植业大省,种植业经济发展良好,外向度较高,据山东省海关统计,自2001年起山东省对外农产品进出口额连续18年位居我国第一,其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而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碳排放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美国碳排放量的两倍,但是需要肯定的是我国仅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全球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种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对土壤与水资源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加大了种植业碳源的排放量。鉴于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与国内种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业低碳的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所需的必然前进方向。种植业低碳绩效能够很好的衡量与评价种植业低碳的发展程度,但如何去测度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影响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因素是什么?制定减排政策如何合理的进行成本控制?减排政策如何进行科学的评价?显而易见的是,只有以上问题得到解答,才能促进种植业的低碳发展。所以本文将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为其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减排政策体系,这将对种植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低碳农业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理论进行了总结与界定,以确保研究理论根基扎实;第二,对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的现状、生产投入现状以及农业低碳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与碳汇量进行了科学的测算,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其发展趋势、结构、密度以及强度的变化与地区差异。接着在种植业碳排放与碳汇测度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同时,进行了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由此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山东省碳排放、碳汇的时间与空间发展规律以及区域差异,一方面,为减排政策体系构建指出了任务细分方向,完善了政策体系构建的成本模块,另一方面,为接下来进行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 DEA-Malmquist模型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进行了测度,接着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开展了分析与评价,并对种植业低碳绩效与种植业传统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为后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第四,为了研究种植业低碳绩效水平在时空存在差异的原因,本部分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空间效应研究,首先运用了全域自相关性检验和局域自相关性检验,对山东省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局域空间自相关性的时空跃迁路径进行刻画和分析。接着运用了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杜宾模型(SEM)估计,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规模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出发分析了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通过本部分研究,系统的掌握了各因素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影响效应,使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第五,本部分运用了 PVAR模型研究了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动态影响效应。首先通过GMM参数估计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作用,接着运用脉冲函数分析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的发展趋势变化,并且通过方差分解测算了低碳约束目标与低碳驱动手段变量对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贡献度。该部分的研究为减排政策体系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第六,本部分首先对种植业低碳绩效进行了现有情景仿真分析,接着设定了低碳政策情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对低碳政策开展了决策评价分析。最后,综合了前文研究结论,系统的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推动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路瑶[4](2020)在《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驱动路径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革命的到来,科学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调整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手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从建国时的10.64%不断提高至2018年的59.58%。中国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初期发展阶段;二、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的加速发展阶段;三、进入21世纪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为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机会,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是什么,城市化发展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教育资源配置又通过何种路径对城市化进程发挥正向驱动作用?基于这些思考,开展了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及教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化进程的驱动路径研究。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对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制定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政策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介绍了研究区域山东省的基本发展情况。第二,利用空间探索分析技术(ESDA)研究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三,推演出山东省近10年的城市化水平动态演变特征。构建了教育资源配置与城镇人口基尼系数,用其评价在城市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将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特征与城市化水平发展趋势进行关联分析。第四,对教育资源配置综合评价值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五,确定了结构方程模型(SEM)中衡量城市化进程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测量变量,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外生潜变量。第六,建立了教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化进程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驱动路径分析,结合研究结论提出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几点建议。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山东省教育资源综合配置效率由沿海向内陆依次递减,教育资源配置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热点(HH)”、“冷点(LL)”和“奇异值(LH、HL)”的特征。第二,核密度分布函数显示山东省城市化水平近年来正不断提高,各地区城市化进程差距逐渐减小。基尼系数基本在0.35--0.5之间变动,具有波动式下降趋势,教育资源配置较为公平。对比可知,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与城市化发展的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发展特征相似。第三,教育资源配置综合评价值与城市化水平互为Granger原因。第四,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后发现,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资源环境、教育资源能力三条路径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明显驱动作用。最后为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杨文静[5](2020)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群形成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区域交通网络格局,支撑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实现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城市群是我国城乡融合的必然选择,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发展较早的城市群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利用交通网络串联城市群内各级城镇的发展,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格局,发挥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所以研究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加速遗传投影寻踪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探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的影响。首先对山东省城乡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分析,根据对城乡融合已有文献的归纳,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指标属性以及类型的规定,从城乡空间、生态、经济与社会四个维度来构建城乡融合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的程度,又能刻画各区域在每个分项维度的城乡融合水平,利用加速遗传投影寻踪法实现对指标体系非线性特征的提取与降维,得到城乡融合水平的具体数值;然后对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进行测度分析,构建公路交通可达性模型和铁路交通可达性模型,利用加速遗传投影寻踪法对综合交通可达性进行度量。最后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利用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探讨城市群内外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是否存在差异,利用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研究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8年山东省城乡融合水平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宏观上看,山东省城乡融合水平呈现黄蓝经济带>省会经济带>鲁南城镇发展带的规律,这种规律具有典型的经济地理特征,与山东省三大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便利程度相关;从地区差异分析20012018年各市城乡融合水平排名变化较小,空间格局稳定。(2)20012018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公路交通可达性、铁路交通可达性和综合交通可达性呈上升趋势,其中铁路交通可达性的差异明显,各市与中心城市铁路建设差距较大,需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尽快实现半岛城市群三小时通勤圈。(3)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外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城市群内外中心城市铁路交通可达性的差异最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差异次之,中心城市公路交通可达性差异最小。(4)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促进作用显着为正。其中,中心城市公路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472,中心城市铁路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195,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477。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山东半岛城市群依托现代交通体系,串联城市群各级城镇,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决策的正确性。

赵正昊[6](2020)在《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城市-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济南市、泰安市发展规划对两市的协作共建作出了安排和部署。随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莱芜并入济南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济南为中心的环泰山片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以济南(含莱芜)和泰安全域为研究范围,提出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组织构想,以补充环泰山区域空间发展研究,为济泰共建发展提供支撑。研究从城镇密集区空间整合、空间结构与作用规律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研究历程、主要内容、组织模式及相关实践。综合借鉴和运用城市规划、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对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与城镇化、生态基础和交通体系5个方面描述了社会经济发展特点;采用分形维数、人口流动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县域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镇为单元构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泰尔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对镇域发展水平分布、空间发展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环境、产业创新、历史文化、战略规划、政策和交通条件6个方面分析了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空间整合的角度提出空间组织优化的发展构想,探讨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实施路径。研究表明: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经济增长变化与山东省保持一致,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内部各县市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城镇等级体系较为健全,城镇化发展维持稳定增长;生态基础良好,水系地貌类型丰富;交通系统以济南为中心,高速公路和铁路互相交织组成网络,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向心分布和相互关联性;城市空间联系性较强,形成密集的人口流动和企业互动关系;整体空间结构具有网络化发展趋向,在空间结构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和圈层性特征,在空间结构构成上形成由多层次节点构成的“轴幅式+组团状”空间结构模式;镇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泰安南部和济南北部形成两个明显的高水平发展区块,镇域空间分布存在正向相关性,空间聚类以高值聚类和低值聚类为主。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自然环境、政策规划和交通条件对区域空间发展影响较明显。研究提出:空间组织优化以高质量发展、一体化与协同发展、多中心与网络化为原则,构建环泰山城镇密集区“一核三极、一心两廊、三轴两带、四组团”的内部空间结构和以环泰山城镇密集区为核心区域的外部都市圈拓展空间。建议从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规划建设环泰山一体化轨道交通网,培育、推进区域特色创新网络和产业一体化网络布局,以旅游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4个方面推动空间组织的实施。

杜岩[7](2020)在《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分区优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维持和推动乡村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认识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内涵、区域差异和形成机制,探索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化提升,不仅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促进乡村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研究其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现状和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积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沿循“概念解析—时空演化—优化提升”的分析主线,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的科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融合乡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4个层面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统计资料作为数据支撑,测度评价了2007年、2012年、2017年山东省127个县域单元乡村人居环境质量;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山东省县域单元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参考地理学区划方法,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制定了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地域分区优化方案。为深入认识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科学制定乡村人居环境差异化建设政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有效实施,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2017年,山东省127个县域单元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但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建设差异,城市辖区和城市近郊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较高。研究时限内,山东省各县域单元乡村人居环境各子系统建设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乡村生态环境系统、乡村社会文化环境系统优化提升幅度较大,乡村生产环境系统、乡村生活环境系统优化速度相对缓慢。(2)依据评价结果将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划分为高水平地区、较高水平地区、一般水平地区、较低水平地区、低水平地区5种类型。可以发现,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长期保持半岛地区高、内陆地区的分布格局,并在环胶州湾地区、半岛东部地区、环省会地区形成3个高值集聚中心;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单元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表现出较为显着的空间相关性,且随着时间变化集聚程度逐渐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冷热点空间分布相对稳定,热点区主要分布在环胶州湾地区、半岛东部地区以及环省会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省际边界地区;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局部集聚类型包括H-H型和L-L型,其空间分布与冷热点分布特征较吻合。(3)从经济发展与产业进步、城乡发展与社会支撑、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3个维度选取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指标,因子探测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平均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影响作用较为显着;交互探测结果表明,不同因素的交互耦合作用共同影响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两种,说明不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普遍高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力。(4)将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类型划分为鲁东全面优化提升型、鲁中功能转换进步型、鲁西南产业驱动发展型、鲁南生态协同培育型、鲁西北政策引领建设型5个大区和11个亚区,基于乡村人居环境整体化建设和差异化路径原则,针对每个亚区的共同特征和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重点和优化路径。

徐鑫[8](2020)在《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并迅速将绿色城镇化上升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国今后城镇化进程的主导思想。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城镇化高水平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效率成为今后的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山东省为研究对象,研究2002年-2017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对策,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人口角度来看,人口城镇化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不断增多,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17年的14个。高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地区,中低效率的城市组要分布在鲁北和鲁南地区,始终处于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菏泽市等八个地市。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城镇化效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较为稳定,高效率的城市数量基本稳定在7个左右。高效率的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变动分布,胶东地区的城市效率长期普遍较低,一直处于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枣庄市、东营市和莱芜市。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城镇化效率呈现上升状态,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增加,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4个增加到2017年达到6个。高效率的城市集中于胶东半岛地区和鲁西南地区,中低效率的城市数量超过城市总数量的50%并且分布广泛,地市中只有威海市与莱芜市长期处于高效率状态。从资源环境角度来看,资源环境效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下降,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12个减少为2017年的11个。高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鲁西和鲁南地区,低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鲁中和鲁北地区,始终处于高效率的城市有青岛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聊城市、菏泽市等8个城市。(2)静态效率的时间变化方面,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静态效率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静态效率均值最高为0.933;实现DEA有效的城市略有增加,2017年达到了8个,低于城市总数的50%,说明大部分城市都处于DEA无效状态;绿色城镇化静态效率的变异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区域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动态效率的时间变化方面,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均值为1.011,其中Malmquist指数值大于1的时间段有7个,小于1的有8个,这说明大部分时间段绿色城镇化效率处于下降状态;17地市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的均值为1.043,其中Malmquist指数大于1的城市有10个,小于1的城市有7个,说明大部分城市处于绿色城镇化效率上升状态。(3)从静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来看,研究区间内高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城市呈现先集中后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山东省西部-南部地区日渐成为高绿色城镇化效率集中区域,低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城市从西往东、由南向北转移,研究时段内始终保持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枣庄市、东营市、日照市、莱芜市、菏泽市等5个城市。从动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来看,2002-2017年17地市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明显划分为的4个片区,城镇化效率增长型城市与城镇化效率下降型城市集中连片分布,其中鲁南地区、胶东半岛西部地区的城市呈现城镇化效率上升状态,鲁中—鲁西北地区、胶东半岛东部地区的城市呈现城镇化效率下降状态。(4)对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规模、城镇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关联程度较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城镇规模与城镇发展水平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17地市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城镇规模、人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关联程度较高且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5)通过对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所面临的主要是动力机制有待优化升级和效率协调发展程度不高、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性明显等几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对策建议时效性原则,以山东省17地市2017年的绿色城镇化效率计算值为标准,将17地市划分为高效率、较高效率、中等效率、较低效率和低效率等五种类型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不同类型地市的绿色城镇化效率。

陈扬[9](2020)在《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模式由此产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大趋势就是要不断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山东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地区的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发展关系到整体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既要追求高速度,也要追求高质量。本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研究期间的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地域差异为主,深入研究其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状态,把握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以此提出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协调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于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速度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研究进展,归纳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在不同视角下针对城镇化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及城乡共筹等5个层面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统计资料数据为支撑,测度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7年山东半岛城市群39个县域地区的城镇化质量,并根据测算结果得出其时空特征。运用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山东半岛城市群县域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耦合协调关系,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行总结。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及公共基础设施4个方面对影响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所划分出耦合协调类型提出相应的地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发展极为迅速。17年来增长了17.97%,平均每年增长约为1.06个百分点。在研究期间,各县域的城镇化率也是逐年递增的。各市辖区的城镇化率在研究基年都处于一个高水平城镇化状态。2.在耦合协调关系的动态变化上,各市辖区耦合度值均高于县域地区,且耦合类型处于磨合时期,市辖区的耦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向高度耦合发展。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类型多为失调类型,在5个时间截面上呈现低水平稳定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期间空间差异明显,部分县域地区高于市辖区,呈现“东高西低”发展态势。3.从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及公共基础设施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针对轻度失调类型地区中出现的2种不同情况,提出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发展中出现的短板、以经济带动发展、“因地制宜”等发展路径。针对中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类型地区,提出了遵循国家发展政策、顺应地区开放环境、依托地区发展优势、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等建议。

张娜[10](2020)在《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悄然兴起,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发生改变,世界格局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加强各国科技产业的合作与交流,是提升各国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乘着改革开放的“快车”,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组织与机构进行对外投资进行国际合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国外的研发溢出,形成OFDI逆向技术溢出。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利用2009-2017年17地级市[1]的面板数据,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在理论部分,本文以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同时梳理了以往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重点总结。其次,在现状分析部分,就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发展、区位分布、行业分布进行了详尽描述。同时在山东省创新能力发展现状部分,本文为使创新能力的衡量更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三个层次进行对创新能力进行表征。通过构建创新能力评估体系,对山东省各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山东省相关发展战略进行地区划分,从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四个地区探究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区域影响。本文在OFDI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机制分析部分,详细地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的国际研发溢出通过研发技术转移效应、研发成本分摊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逆向技术吸收转换效应作用于省内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进而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在实证部分,在C-H、L-P国际研发溢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基本模型。对创新能力总指标以及分指标全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创新能力总指标还是分层面指标,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同时在全样本回归的基础上,分四个区域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区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各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虽存在差异,但整体上促进作用显着,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引入Hansen(1999)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山东省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是否影响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提升。门槛回归显示,两个门槛变量均存在单门槛,且均对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当跨越金融发展门槛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虽依然显着,但作用程度有所减弱。跨越城市化发展水平门槛后,OFDI逆向技术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程度更加显着。最后,本文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了提高开放水平,鼓励企业“走出去”、发挥优秀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夯实相关部门的“后勤”力量、加大科研力度,采取差异化措施以及提高地区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等几点政策建议。

二、山东省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 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概况及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经济基础优势
    (二)发展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2.资源利用不合理
        3.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三)发展机遇分析
        1.政策环境机遇
        2.区位优势机遇
    (四)发展威胁分析
三 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建议
    (一)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二)规划建设产业协调发展基础平台
        1.明确协调主体
        2.发挥区位优势,突破交通瓶颈
        3.加强不同区域经济交流
    (三)合理规划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1.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2.构建积极的合作机制
        3.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四)动态监管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1.发挥政府区域合作的引导作用
        2.避免地方政府各自为政
        3.创新地方政府考核机制
        4.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可能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业碳排放
        2.1.2 种植业碳汇
        2.1.3 低碳种植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低碳经济理论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2.3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现状
        3.1.1 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实践
        3.1.2 制约山东省农业低碳发展的难题
    3.2 山东省种植业发展时空特征分析
        3.2.1 种植业发展时序特征分析
        3.2.2 种植业发展空间特征分析
    3.3 山东省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的分析
        3.3.1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时序特征分析
        3.3.2 种植业生产资料投入使用空间特征分析
    3.4 山东省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
        3.4.1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时序特征分析
        3.4.2 种植业投入产出效率空间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碳汇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种植业碳排放测算
        4.1.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1.2 种植业碳排放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1.3 种植业碳排放区域比较分析
    4.2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测度
        4.2.1 理论方法
        4.2.2 模型构建
        4.2.3 种植业碳排放边际减排成本结果分析
    4.3 种植业碳汇的测算
        4.3.1 数据来源与测算方法
        4.3.2 种植业碳汇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3.3 种植业碳汇区域比较分析
    4.4 种植业碳汇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评价
    5.1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研究方法
        5.1.1 研究方法
        5.1.2 模型设定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5.2.1 种植业投入变量
        5.2.2 种植业产出变量
        5.2.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5.3 种植业低碳绩效测度与时空比较分析
        5.3.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时序特征分析
        5.3.2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差异分析
        5.3.3 种植业低碳绩效与传统绩效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效应检验
        6.1.1 空间效应理论
        6.1.2 空间自相关检验理论
    6.2 区域种植业低碳绩效空间效应检验
        6.2.1 全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2 局域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6.3.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介绍
        6.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4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1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6.4.2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6.4.3 实证结论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低碳驱动与约束对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7.1 低碳驱动与约束动态影响效应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7.1.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7.1.2 变量选取
    7.2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7.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7.2.2 滞后阶数确定
        7.2.3 GMM参数估计及稳定性检验
    7.3 低碳驱动与约束影响效应实证分析
        7.3.1 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7.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7.3.3 方差分解分析
        7.3.4 实证结论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政策情景仿真分析
    8.1 山东省种植业现有情景仿真分析
        8.1.1 系统动力学介绍与分析
        8.1.2 系统的边界和变量
        8.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8.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1.5 现有情景仿真模拟分析结果
    8.2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与仿真分析
        8.2.1 低碳政策情景设定
        8.2.2 不同政策情景下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仿真结果分析
    8.3 政策可行评估分析
        8.3.1 内联指数决策法介绍
        8.3.2 数据预处理
        8.3.3 IDMI值计算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减排政策体系构建
    9.1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框架构建
        9.1.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9.1.2 减排政策工具
        9.1.3 减排体系构建思路
    9.2 种植业减排政策体系的制度构建
        9.2.1 区域减排任务细分制度构建
        9.2.2 政策落实监督制度构建
    9.3 山东省种植业低碳发展的减排政策
        9.3.1 制定种植业低碳法律法规
        9.3.2 聚力提升种植业经济发展水平
        9.3.3 财政支农助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9.3.4 确立科研核心战略地位
        9.3.5 打造农村宜居宜业环境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驱动路径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文章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城市化基本理论
        二、教育资源配置基本理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一般因素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研究综述
        二、城市化发展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综述
        三、教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发展状况
    第一节 山东省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人口概况
        三、经济发展
    第二节 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概况
    第三节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节 山东省总体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规律
    第二节 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数据探索分析(ESDA)
        一、空间权重矩阵
        二、全局自相关分析
        三、局部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进程的对比分析
        一、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动态演变特征
        二、山东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与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
    第二节 教育资源配置与城市化水平的Granger因果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育资源配置对城市化进程的驱动路径分析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第二节 理论指标选取
        一、城市化进程的指标选取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指标选取
        三、变量提取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SEM)驱动路径假设
    第四节 结构方程的初始模型
    第五节 模型最优修正
    第六节 结果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
        二 关于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群形成的研究
        三 关于交通可达性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
        四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 城市群
        二 城乡融合
        三 交通可达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空间邻近效应
        二 集聚与扩散效应
        三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城乡融合水平测度
    第一节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体系基础指标类型与属性的规定
        三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
        (一)评价体系维度指标的选取
        (二)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
        (三)评价体系指标选取结果
    第二节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城乡融合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城乡融合水平的测度结果
        三 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演进分析
        (一)城乡融合水平的时序变化
        (二)城乡融合水平的地区差异
第四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测度
    第一节 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模型
        一 中心城市公路交通可达性
        (一)中心城市区位关系
        (二)城市道路连接程度
        二 中心城市铁路交通可达性
        三 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
    第三节 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测度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乡融合水平
        一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
        二 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影响城乡融合水平的机理
    第二节 模型设定
    第三节 有关工具变量的检验
        一 对解释变量的内生性进行检验
        二 工具变量的不可识别检验
        三 弱工具变量检验
        四 过度识别检验
    第四节 实证结果
        一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二 第一阶段回归结果
        三 第二阶段回归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区划名称界定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 经济发展
    3.2 产业结构
    3.3 人口与城镇化
    3.4 生态基础
    3.5 交通体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1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县域空间结构分形及空间联系分析
    4.2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镇域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的影响因素
    5.1 自然环境因素
    5.2 产业创新因素
    5.3 历史文化因素
    5.4 战略规划因素
    5.5 政策因素
    5.6 交通条件因素
第6章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优化
    6.1 区域空间组织优化原则
    6.2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构想
    6.3 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实施路径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分区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创新点
        1.3.4 主要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
    2.1 内涵解析与研究框架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2.2.1 构建指标体系
        2.2.2 指标释义
        2.2.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3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3.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2.3.2 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第3章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演变特征
    3.1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
    3.2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时空演变分析
        3.2.1 乡村生产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3.2.2 乡村生活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3.2.3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3.2.4 乡村社会文化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3.3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时空集聚特征
第4章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选取
    4.2 地理探测器
    4.3 影响因素探测结果分析
        4.3.1 因子探测结果分析
        4.3.2 交互探测结果分析
第5章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地域分区与优化策略
    5.1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区划方案
    5.2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总体方略
    5.3 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分区优化路径
        5.3.1 鲁东全面优化提升型
        5.3.2 鲁中功能转换进步型
        5.3.3 鲁西南产业驱动发展型
        5.3.4 鲁南生态协同培育型
        5.3.5 鲁西北政策引领建设型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城镇化
        2.1.2 城镇化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论
        2.2.3 绿色发展理论
        2.2.4 投入产出理论
3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资源与环境概况
        3.1.3 人口与经济概况
    3.2 绿色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城镇化发展速度快
        3.2.2 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
        3.2.3 城镇空间布局日趋合理
        3.2.4 省内发展不平衡
        3.2.5 明显落后于发达省市
4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4.1 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4.2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4.2.1 绿色城镇化是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
        4.2.2 市场机制对绿色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日渐明显
        4.2.3 经济发展是绿色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4.2.4 其它因素对绿色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5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
    5.1 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绿色城镇化效率测算
        5.2.1 数据来源
        5.2.2 方法模型构建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4 绿色城镇化效率的计算
    5.3 绿色城镇化效率分析
        5.3.1 绿色城镇化效率时间分析
        5.3.2 绿色城镇化效率空间格局分析
6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指标选取
    6.2 灰色关联度分析
    6.3 线性回归分析
7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7.1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7.1.1 绿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7.1.2 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内部协调度不高
        7.1.3 绿色城镇化效率整体偏低
        7.1.4 绿色城镇化效率区域差异性明显
    7.2 绿色城镇化效率不同类型区的提升对策
        7.2.1 高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2 较高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3 中等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4 较低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5 低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群
        2.1.2 城镇化
        2.1.3 城镇化速度
        2.1.4 城镇化质量
        2.1.5 耦合协调
    2.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2.1 城市群相关研究
        2.2.2 城镇化相关研究
        2.2.3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速度问题研究
第3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速度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速度发展趋势
        3.2.1 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城镇化速度发展趋势
        3.2.2 山东半岛城市群县域地区城镇化速度发展趋势
    3.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内容
        3.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4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
        3.4.1 整体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
        3.4.2 县域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
第4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耦合协调分析
    4.1 耦合协调度模型
    4.2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耦合协调分析
        4.2.1 时序特征分析
        4.2.2 空间特征分析
第5章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5.1 影响因素
        5.1.1 政府政策
        5.1.2 经济发展水平
        5.1.3 地区工业化程度
        5.1.4 公共基础设施
    5.2 对策建议
        5.2.1 轻度失调类型地区
        5.2.2 中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类型地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论
    二、文献综述
        (一)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三)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四)有关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五)文献评述
第3章 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机制分析
    一、研发技术转移效应
    二、研发费用分摊效应
    三、产业关联效应
    四、逆向技术吸收转换效应
第4章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一、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发展
    二、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
    三、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第5章 山东省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评估
    一、山东省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一)创新投入
        (二)创新产出
        (三)创新环境
    二、山东省创新能力评估
        (一)创新能力评估体系指标选取
        (二)山东省17地市创新能力评估
        (三)山东省分地区创新能力评估
第6章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
        (一)模型设定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说明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二)分地区回归结果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7章 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门槛特征实证分析
    一、计量模型与变量选择
        (一)门槛回归模型
        (二)门槛变量
    二、门槛检验与门槛值估计
        (一)门槛效应检验
        (二)门槛值估计
    三、门槛回归结果分析
        (一)金融发展程度门槛回归分析
        (二)城市化水平门槛回归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一)提高开放水平,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
        (二)发挥优秀企业示范带动效应,夯实相关部门的“后勤”力量
        (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创新环境质量
        (四)采取差异化措施,提高地区技术溢出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山东省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研究[J]. 梁永贤. 中国海洋经济, 2020(02)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山东省种植业低碳绩效评价与减排政策研究[D]. 杨滨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驱动路径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D]. 路瑶. 青岛大学, 2020(02)
  • [5]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研究[D]. 杨文静. 烟台大学, 2020(07)
  • [6]环泰山城镇密集区空间组织研究[D]. 赵正昊.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7]山东省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分区优化路径研究[D]. 杜岩. 鲁东大学, 2020(01)
  • [8]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D]. 徐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质量与速度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D]. 陈扬. 鲁东大学, 2020(01)
  • [10]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张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山东半岛经济带动全省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