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

衰老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男人和女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郑宁[1](2021)在《中国亲情类电影中戏剧冲突的研究 ——以剧本《寻“猫”奇旅》为例》文中指出纵观我国的电影市场,亲情题材电影一直受到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的青睐。它不仅在中国类型电影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且在中国各个类型电影的内容中也均有涉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受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人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因素,我国亲情题材电影的创作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亲情题材电影也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一方面题材同质化、叙事套路化、情节巧合化等问题愈加凸显,观众难以从影像的交互体验中得到共鸣。另一方面,亲情题材电影出现了刻意追求商业利益而迎合大众低俗审美情趣的倾向。由此出发,让电影剧作的内在精神价值凌驾于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上,对中国亲情题材电影的戏剧冲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创作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本文首先借助学术界的相关理论研究,梳理中国亲情题材电影创作中戏剧冲突的类型特征,并结合中国亲情题材电影的剧本创作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基于中国亲情题材电影剧本中戏剧冲突的类型特征,结合毕设剧本《寻“猫”奇旅》进行戏剧冲突的建构思路和具体创作方法进一步分析实践,探讨如何在剧本中建构戏剧冲突。最后将剧本《寻“猫”奇旅》与过去备受关注的中国亲情题材电影中的戏剧冲突进行比较和审视,关注以往同类创作的经验和存在的缺陷,探寻中国亲情题材电影剧本中戏剧冲突的价值和发展趋势。期待通过实践研究对中国亲情题材电影剧本未来的创作提供新思路,以期助力中国亲情题材电影更好的发展。

曲洪颍[2](2021)在《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兼论作品《20 40 60》》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与文明演进,电视剧产量大增,家庭伦理剧作为其中重要分支与组成部分,成为关注与讨论的热点,受到观众追捧与喜爱。家庭伦理剧围绕人物情感纠葛、社会伦理道德展开,以小家的离合悲欢展现家国情怀与时代变迁,在揭示社会现实问题反映世俗伦理的同时也兼具话题性与商业性。女性作为家庭伦理剧的核心人物,在家庭伦理剧叙事与表达中起重要作用。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走出家庭”的同时又可以很好的“回归家庭”,苦难母亲、忍辱负重的善良妻子形象被独立自主、果断勇敢的都市女性所取代。论文第一章对家庭伦理剧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趋势与人物塑造特点进行梳理;第二章结合新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家庭伦理剧,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叙事新特点与形象新塑进行研究探讨;第三章结合个人短片对现实生活中不同年龄的女性形象进行刻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围绕新世纪以后国产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探讨女性在家庭伦理剧中地位的转变,以及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现实意义。

闵曦贤[3](2020)在《21世纪大陆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所针对的内容是家庭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电视剧是中国观众最普遍的精神娱乐方式和文艺消费产品。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产物,它贴近观众的生活,拥有着无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力,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和思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生产形式,它又在反映现实、追求审美、观念探索等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价值。在诸多类型当中,家庭题材因为契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接受心理,符合国人的精神需求,一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成为一种长盛不衰的剧集形式。本文通过对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女性人物的角色形象进行分析和解构,去追溯这些形象背后的逻辑建构、审美价值、集体无意识与女性意识发展投射在电视剧叙事领域的具体表现。抽丝剥茧地将不同类型的家庭剧女性形象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其相似特征与不同时期受众的观剧期待,从类型分析、社会意义、女性意识等多个角度剖析,形成相对完整而清晰的研究脉络,从中分离出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思维下,女性形象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变迁历程。在家庭叙事与女性人物塑造的交叉点上,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对两者叠加在一起的现实性与社会影响进行双重解构。以期探寻在当今时代观念和女性意识发生巨大改变的新世纪情况下,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在塑造女性形象陷入尴尬的困局后应当如何寻找出路。把女性形象的研究置于家庭这个题材当中来审视,既符合文化语境中的客观情况,同时又关注了女性在当下社会中的现实生存困境,从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缘由解析,指出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走入困局的深层次原因,并对这种瓶颈期产生的创作迷茫提出批判反思,希望能从打破“二元对立”思维、平等对话等角度,为“去他者化”研究进程的完善提供一个理论构想支持。本篇在绪论章节对所选题目的研究意义与艺术价值进行阐述,明晰所研究内容的范围,划分其内涵与外延,并阐明了整体的研究思路。随后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按照时间顺序梳理2000年至今中国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历程,总结区分其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所呈现出的特征,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研究背景依托,方便下文展开叙述。第二和第三部分将家庭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归纳,总结该类剧集在塑造女性人物时运用的方式方法。通过对于多个案例的分析解读探寻并阐释不同角色类型的特征,交叉对比架构逻辑与呈现效果,总结女性在文化历史变迁中经历了怎样的社会角色转变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第四部分则是对中国当下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所陷入的循环怪圈提出自己的认知与看法。纵览作为研究对象的多部剧集,我们不难发现,家庭题材电视剧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正暴露着令人深思的一些问题。人物表现方面呈现出的扁平化与模式化加剧了观众的刻板印象、为了表现角色性格刻意制造“二元对立”的尖锐冲突、叙事对象的人生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悬浮感”使观众很难产生共鸣、女性角色遭遇新的“他者化”危机等等一系列难题正摆在创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由表及里地挖掘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根据女性在文化市场和社会话语中的现实境况,结合时代生活理性地探讨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女性角色创作误区的解决办法,并针对地提出具有发展性的思路构想。最后,在全篇结尾处阐明,即使在社会观念与大众文化表达形式如此多元化的当下,传统观念与刻板印象依然深深地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者们要想走出女性人物塑造落俗的窘境,就必须贴近人民真实的平凡生活,认真思考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在作品实现人文关怀与社会思考、时代精神的高度结合与统一。总体上,本文通过对家庭题材电视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多维度研究,关注现代社会语境下女性人物叙事的“他者化”困境,希望在解决问题的思考中进一步求索出女性群体在影像表达中的出路。女性无论是在家庭空间中还是在社会形态里,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建立自我认知意识、追求精神独立、重塑自我是必经之路。电视剧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起到对大众思想的影响作用,在新时代女性形象建构上做出具有可行性的实践展示,最终实现电视剧审美层面与现实意义的双向互动。

张冠仁[4](2020)在《万能先生谭坦》文中提出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叶瞳瞳叶瞳瞳不记得还有比2014年2月12日更倒霉的日子了,早上7点开始打工:斯塔拉菲尔德火车站对面那家60平方米小店:庄仔牛肉面大王,老板额头上明明都是抬头纹,还让别人管自己叫庄仔。中午,叶瞳瞳错单了,一个波兰胖子点了五香牛肉面,她通知后厨说成了霸王牛肉面,难道一个波兰胖子真能吃得出泡椒和辣椒的区别吗?

吴雅欣[5](2020)在《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梁启超的“少年论述”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涉及老年的文学书写中,老年形象多受制于相应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表现为某种符号象征;而老年—青年代际关系通常呈以二元对立结构,为阐释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产生不同的变式。新世纪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叙事随之出现整体衍变,其趋势为:老年形象从符号隐喻回归衰老主体,代际关系脱离宏大叙事或特定理念回归日常。在这一整体趋势之外,不同代际作家群体创作也有着相应分化:中老年群体创作受制于思维定势而趋向概念化、类型化;相比之下,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则试图跳脱宏大话语与代际二元模式的约束,呈现出对日常复杂性的关注和表现。本文将在梳理老年书写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重点探究新世纪青年作家老年叙事中的老年形象塑造、代际关系建构,以及对老年前史的追溯。第一,老年形象从符号象征回归衰老主体。面临衰老困局,老年或受困囿,或努力突围。于身体层面表现为焦虑或和解,精神/意义层面为个体意义的危机或重塑。第二,代际关系建构突破二元模式而呈现出多元化与动态性。表现在功能层面为“给予—缺位—平衡”,情感层面为“牵制—出走—联结”。第三,老年作为人生的后期阶段,积淀了个体生活与社会变迁的双重历史。作者通过追溯老人生命历程,寻找其前史与当下生存状态的关系,并为失语的老年发声、正名,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历史道德感。

高静[6](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李亚男[7](2020)在《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性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妇女的解放不仅关乎到妇女自身,更关系到全人类的解放。女性的历史性的失败不仅是女性的失败,也是男性的失败。因此,女性的解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恩格斯极为关注女性解放的问题,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加深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女性受到的压迫日渐深重,不仅在家庭中被丈夫压迫,还要在大工厂里被工厂主欺压,女性的生存状况之恶劣,毫无人权可言。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详细论述了女工受到的各种压迫并提出了女性解放的途径,为女性的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指导下,妇女与整个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妇女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婚姻自由还获得了教育权、参政权等权利。在当今社会,女性已经很少受到直接的歧视,但是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领域,隐形的歧视仍然广泛存在,男女平等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对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进行研究和深挖,可以使其更好地指导实践。本文旨在对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其对当代女性的指导价值,主要围绕三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背景和理论来源,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女性虽然拥有了工作的机会,但却在工厂里遭到了更严重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解放社会意识不断兴起。恩格斯对女工的处境深表同情,他系统整理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启蒙思想家的女性解放思想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女性解放思想,特别是吸收了摩尔根关于家庭形式演变的论述,开始形成妇女解放理论。第二部分论述了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围绕妇女地位的演变,妇女解放的途径,妇女的社会价值和妇女解放的道路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曾处于支配的地位,男女不平等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妇女解放是至关重要的,妇女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且对人类自身生产有特殊的贡献;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先决条件是妇女重新回到社会公共劳动中;妇女解放的道路与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相同的。第三部分论述了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分别从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两个方面来论述,其中理论价值的主要内容包括: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对中国传统妇女观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实价值的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女性的经济独立;加快女性的政治参与;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

翟宁[8](2019)在《社会照顾理论视角下中国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早期儿童照顾中面临着难以承担的压力和无法靠个体能力解决的困难,这需要国家和社会的介入,以缓解家庭照顾资源的不足和减轻个人的照顾压力。然而,我国早期儿童照顾在政策进程与实践状况中呈现出责任分离的特征。一方面,在国家-家庭之间关系上,当前我国的早期儿童照顾倾向于家庭责任和市场责任,国家的介入较少,干预不足;另一方面,在性别之间关系上,当前我国的早期儿童照顾倾向于女性责任,影响女性的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早期儿童照顾的责任分离模式从理论视角上看,是基于社会保险范式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险范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与市场关系下的公民身份为理论路径,以调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阶层关系为目的,以解决劳动力对市场的依赖为问题导向,以有偿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现金给付为主要政策工具的一种综合分析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单位的福利功能逐渐衰弱,为了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政府全面干预的公共服务政策和福利体系转向以社会保险为主,国家补偿型的福利模式。社会保险范式及其市场体制基础同传统的“家本位”观念和传统性别秩序相结合,在没有有效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逐渐形成公私领域的分离,把与“再生产”相关的职能推回家庭。这一方面造成了家庭负担的加重;另一方面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失去优势,女性成为市场中的“劣性”劳动力,甚至被迫回归家庭。从而,导致我国早期儿童照顾以私领域照顾和女性照顾为主。而这会加剧社会的阶层矛盾和性别矛盾。而基于社会照顾范式的理论视角超越了社会保险范式,它以中立的、包容的公民身份为理论路径,以无偿照顾者与接受照顾的弱势群体为保障对象,以时间支持、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为主要政策工具,目的在于解决照顾依赖问题。社会照顾范式下的福利生产模式是一种“责任共担”机制。一方面,社会照顾范式的责任共担机制坚持福利多元主义原则,强调的是国家+市场+家庭+社会组织的一种混合照顾方式,以“照顾钻石”作为建构早期儿童照顾的新方法;另一方面,强调照顾提供上的性别共担。责任共担模式下的早期儿童照顾的政策工具包括经济政策、时间政策和服务政策。从社会效果来看,责任共担模式下的早期儿童照顾缓解了家庭照顾功能的不足,利于儿童受照顾权利的实现,减轻了女性的照顾压力,能够有效促进阶层平等、减少儿童贫困及促进性别平等。我国早期儿童照顾选择责任共担模式,具有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从文化基础上来看,一方面传统的“家本位”文化要求我国的早期儿童照顾立足于家庭;另一方面,西方女权主义和儿童福利思想的传入催生了“儿童公育”的萌芽。从制度基础上来看,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国家承担早期儿童照顾责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为市场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早期儿童照顾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在我国特有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的要求下,我国早期儿童照顾责任共担模式的构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进行责任共担模式的主体机制建设。在主体机制建设中,要建立以增强家庭的早期儿童照顾功能为核心,以政府对家庭的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为支柱,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三方协调提供的早期儿童照顾服务手段为重要内容,以全面提高早期儿童的福利水平和完善性别平等为目的的早期儿童照顾的责任共担模式,建立部门合作和性别平等的协调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要进行责任共担模式的政策机制建设,通过运用政府制定的时间支持政策、经济支持政策和服务支持政策,建立一个部门合作的、性别平等的、选择广泛的早期儿童照顾体系。然而,由于存在着政府主导的早期儿童照顾治理能力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社会组织自治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国的早期儿童照顾由责任分离模式转向责任共担模式时,面临着由一元福利供给主体向多元福利供给主体转变的现实挑战。挑战的根源在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存在路径依赖以及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为此,应该建立早期儿童照顾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提高政府对早期儿童照顾的治理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早期儿童照顾市场,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使早期儿童照顾的责任共担模式得以实现。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尚晓彤[10](2019)在《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女性在传统社会中长期承担着抚育子女、照顾家庭的角色。社会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职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向经济支持方向不断转化。一方面,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其更多的考虑人力资本问题,女性将会在子女的数量和质量之中做出选择,影响家庭的整体生育状况;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较为强烈的财富代际转移意愿,家庭的住房需求往往同子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家庭中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时,毫无疑问将对家庭中生育状况和住房需求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使家庭生育状况趋向复杂化,生育状况与家庭住房需求的关系也愈加复杂。为了探索生育状况与家庭住房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中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对此产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Logit模型、M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是否育有子女为主要解释变量,家庭住房面积、住房产权情况、住房套数为被解释变量,并依照家庭中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以初中学历为界,通过交互项区分了不同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状况与家庭住房需求之间联系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细化研究,考量不同类型的生育状况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依照性别、年龄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子女,不同年龄阶段子女的情况,并代替是否育有子女作为主要解释变量进入回归。同时,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政策执行等因素带来的地区差异性,本文亦对地区效应进行了控制。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若育有子女,在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其家庭住房需求的提高,具体影响程度依子女性别、子女年龄而异。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且家庭中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显着影响生育状况与住房需求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家庭若育有子女,其子女对住房需求的总效应仍然显着为正。但相比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家庭,这部分家庭中子女的存在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将显着降低。相比对子女性别的关注程度,女性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家庭中,子女年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力更大。

二、老龄化对男人和女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龄化对男人和女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亲情类电影中戏剧冲突的研究 ——以剧本《寻“猫”奇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亲情题材电影中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研究
    第一节 展现时代发展变化
    第二节 渲染悲苦感情色彩
    第三节 抨击社会生活问题
    第四节 传承中华伦理传统
第二章 剧本《寻“猫”奇旅》戏剧冲突设计理念的研究
    第一节 带有社会热点的主题表达
    第二节 塑造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 展现伦理矛盾的情节安排
    第四节 组织因果相扣的结构布局
第三章 剧本《寻“猫”奇旅》中戏剧冲突创作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奇幻道具埋下伏笔
    第二节 “突转发现”产生矛盾
    第三节 欲望动机推动发展
    第四节 人物行动激化冲突
第四章 新时期亲情题材电影剧作中戏剧冲突的新思考
    第一节 突破传统表现形式
    第二节 呈现人文主义关怀
    第三节 展现泛喜剧化特征
    第四节 伦理与生活的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剧本《寻“猫”奇旅》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兼论作品《20 40 6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理论背景
    四 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发展及人物塑造
    第一节 家庭伦理剧的概念
    第二节 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发展趋势
        一 新型伦理观的建构
        二 贴近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三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时代主题
    第三节 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的人物塑造特点
        一 以女性作为叙事主体
        二 代际关系成为叙事焦点
        三 多元化的男性形象建构
第二章 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
    第一节 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叙事新特点
        一 青年女性独立人格的彰显
        二 中年女性自我价值的建构
        三 老年女性女性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新塑
        一 两性关系中由被动向主动
        二 家庭关系中平等地位的诉求
        三 社会地位的转变与提升
        四 伦理观更迭与时代展望
第三章 短片《20 40 60》中女性形象与塑造分析
    第一节 剧本阐释
    第二节 20岁:婚恋伦理新观念
    第三节 40岁:“走出家庭”的女性自我意识
    第四节 60岁:单身老人再婚的代际关系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 40 60》剧本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毕业作品《20 40 60》

(3)21世纪大陆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家庭剧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概观
    一、女性的电视形象
        (一)女性的媒介形象
        (二)女性意识与电视传播
    二、家庭剧女性形象的嬗变轨迹
        (一)从单一到多元:人物类型逐渐丰富
        (二)从简单到复杂: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三)从客体到主体:女性地位不断提高
第二章 家庭剧女性形象的身份解读
    一、父权伦理的承继者:女儿形象
        (一)“乖巧”的少女:聚焦“成长的烦恼”
        (二)“叛逆”的成年女儿:与父母的“正面交锋”
    二、婚姻生活的经营者:妻子形象
        (一)围城中浮沉的苦难守望者:传统型妻子形象
        (二)迷茫里追寻自身出路的反思者:探索型妻子形象
        (三)时代里建构自我意识的突围者:独立型妻子形象
    三、血脉新生的孕育者:母亲形象
        (一)隐忍奉献的妈妈形象
        (二)强势控制的婆婆形象
        (三)另类的多元新母亲形象
    四、家庭生活的入侵者:第三者形象
第三章 家庭剧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
    一、视觉造型外化人物性格
    二、场景逻辑凸显性别意识
    三、情感叙事展现女性特质
    四、生活化语言充实角色表达
第四章 家庭剧女性形象建构的批判反思
    一、女性形象的新“他者化”危机
    二、异化的生产:角色的同质化与价值缺失
        (一)同质化遮蔽女性特征
        (二)“贩卖焦虑”制造性别对立
        (三)消费主义至上导致价值理性缺失
    三、性别批评视角下家庭剧女性形象塑造的构想
        (一)超脱“二元对立”
        (二)寻求“两性和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万能先生谭坦(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认识几个朋友的谭坦
    叶瞳瞳
    七号助理
    Shirley Huang(雪梨黄)
    Joey周怡
    Mr.Tan(谭坦)
第二章中医协会会长的烦恼
    杨仲英
    钱博思
第三章漂洋过海的李茜大夫
    李茜
    杨仲英
    七号助理
第四章卧虎藏龙唐人街
    老唐
    阿迪王
第五章首次见面
    Joey
    谭坦
第六章杨仲英的秘密回忆
第七章从万能到万万不能
    李茜
    钱博思
第八章黑猴子剧团的燃眉之急
    马修斯皮德
第九章如果红灯能再漫长一些
    谭坦
    李茜
第十章一无所有的人
    七号助理
    谭坦
第十一章一场入籍仪式
    李茜
    谭坦
    李茜
第十二章最后的游行
    杨仲英
    李茜
    杨仲英
    谭坦
    最后的游行

(5)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衰老主体的受困与突围
    第一节 身体层面:焦虑或和解
    第二节 意义层面:危机或重塑
第二章 代际关系二元模式的突破
    第一节 功能层面:给予·缺位·平衡
    第二节 情感层面:牵制·出走·联结
第三章 老年前史的追溯与正名
    第一节 追溯:老年前史
    第二节 正名:诉求与辩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逻辑归纳法
    1.4 创新之处
2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
    2.1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背景
        2.1.1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1.2 妇女受压迫的时代现实
        2.1.3 女性解放社会意识的兴起
    2.2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女性解放的思想
        2.2.2 空想社会主义中关于女性解放思想的主张
        2.2.3 启蒙思想家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迪
3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妇女地位的演变
        3.1.1 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处于支配的地位
        3.1.2 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3.2 妇女解放的途径
        3.2.1 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3.2.2 参与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3.3 妇女的社会价值
        3.3.1 妇女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3.3.2 妇女对人类自身生产的特殊贡献
    3.4 妇女解放的道路
4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为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4.1.2 对中国传统妇女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4.2 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价值
        4.2.1 促进女性的经济独立
        4.2.2 加快女性的政治参与
        4.2.3 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社会照顾理论视角下中国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1.2.1 早期儿童
        1.2.2 照顾与早期儿童照顾
        1.2.3 模式与早期儿童照顾模式
        1.2.4 社会照顾理论视角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2.1.1 关于国家-市场关系下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
        2.1.2 关于国家-家庭关系下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
        2.1.3 性别关系下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
    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2.2.1 关于工作-家庭平衡模式研究
        2.2.2 关于国家-家庭分担模式研究
    2.3 现有研究评价
第3章 中国早期儿童照顾的当前模式及其困境
    3.1 中国早期儿童照顾的政策进程(1978-2018)
        3.1.1 服务政策
        3.1.2 时间政策
        3.1.3 经济政策
    3.2 中国早期儿童照顾的实践状况
        3.2.1 基于C市的田野研究
        3.2.2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研究
    3.3 中国早期儿童照顾的“责任分离”模式
        3.3.1 早期儿童照顾的部门责任分离
        3.3.2 早期儿童照顾的性别责任分离
    3.4 当前中国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的困境
        3.4.1 照顾活动与女性关系认识的困境
        3.4.2 照顾活动与国家关系认识的困境
第4章 困境的根源与超越:基于理论视角转换的思考
    4.1 “责任分离”模式:基于社会保险范式的制度安排
        4.1.1 社会保险范式及其市场体制基础
        4.1.2 社会保险范式下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的社会影响
    4.2 “责任共担”模式:基于社会照顾范式的选择
        4.2.1 社会照顾范式的理论构建
        4.2.2 社会照顾范式的合理性及其依据
        4.2.3 社会照顾范式的“责任共担”机制
    4.3 “责任共担”模式下早期儿童照顾的政策工具
        4.3.1 时间政策
        4.3.2 经济政策
        4.3.3 服务政策
    4.4 “责任共担”模式下早期儿童照顾的主体
        4.4.1 家庭
        4.4.2 国家
        4.4.3 市场
        4.4.4 社会组织
    4.5 “责任共担”模式下早期儿童照顾的社会效果
        4.5.1 阶层平等
        4.5.2 减少儿童贫困
        4.5.3 性别平等
第5章 社会照顾范式下早期儿童照顾的国内外经验
    5.1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早期儿童照顾及其基础与问题
        5.1.1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化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
        5.1.2 计划经济时期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的基础
        5.1.3 计划经济时期早期儿童照顾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北欧的早期儿童照顾及其借鉴
        5.2.1 北欧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
        5.2.2 积极的早期儿童照顾政策
第6章 当代中国“责任共担”模式的基础、机制与特色
    6.1 “责任共担”模式的基础
        6.1.1 文化基础
        6.1.2 制度基础
    6.2 “责任共担”模式的机制
        6.2.1 “责任共担”模式的主体机制建设
        6.2.2 “责任共担”模式的政策机制建设
    6.3 中国“责任共担”模式的特色
第7章 中国“责任共担”模式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7.1 “责任共担”模式的现实挑战
        7.1.1 政府主导的早期儿童照顾治理能力不足
        7.1.2 早期儿童照顾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
        7.1.3 社会组织自治能力不足
    7.2 挑战的根源
        7.2.1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7.2.2 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存在路径依赖
        7.2.3 社会组织发育不良
    7.3 “责任共担”模式的实现路径
        7.3.1 建立早期儿童照顾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7.3.2 提高政府对早期儿童照顾的治理能力
        7.3.3 积极培育早期儿童照顾市场
        7.3.4 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2.1 研究的创新
        8.2.2 可能存在的不足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贡献之处与不足
        1.4.1 本研究的贡献之处
        1.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影响的理论机制
    2.1 住房需求相关理论
        2.1.1 需求与住房需求的定义
        2.1.2 住房需求的分类
        2.1.3 影响住房需求的因素
    2.2 生育状况相关理论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人口转变模式理论
        2.2.3 家庭效用最大化理论
        2.2.4 机会成本理论
        2.2.5 生命周期理论
    2.3 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传导机制
        2.3.1 生育数量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制
        2.3.2 子女性别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制
        2.3.3 子女年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机制
    2.4 考虑女性受教育水平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传导机制
        2.4.1 通过影响婚姻匹配影响住房需求
        2.4.2 通过影响家庭总收入影响住房需求
        2.4.3 通过影响生育状况影响住房需求
        2.4.4 通过影响财富的代际转移影响住房需求
第3章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生育状况与住房需求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现状
        3.1.1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整体情况
        3.1.2 分地区女性受教育水平
        3.1.3 女性期望受教育水平分析
        3.1.4 不同受教育水平女性对生育问题的主观态度
    3.2 我国生育状况现状
        3.2.1 育龄女性总体生育水平
        3.2.2 不同受教育水平女性的生育数量
        3.2.3 我国的生育性别比
    3.3 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现状
        3.3.1 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变动情况
        3.3.2 我国居民家庭的住房选择情况
第4章 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影响的实证检验
    4.1 模型的介绍及构建
    4.2 数据来源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4.4 模型构建
    4.5 实证回归结果与分析
        4.5.1 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子女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实证检验
        4.5.2 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子女性别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实证检验
        4.5.3 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子女年龄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实证检验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老龄化对男人和女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亲情类电影中戏剧冲突的研究 ——以剧本《寻“猫”奇旅》为例[D]. 郑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兼论作品《20 40 60》[D]. 曲洪颍.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21世纪大陆家庭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形象研究[D]. 闵曦贤. 河南大学, 2020(06)
  • [4]万能先生谭坦[J]. 张冠仁.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5)
  • [5]新世纪青年作家的老年叙事研究[D]. 吴雅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6]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7]恩格斯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亚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社会照顾理论视角下中国的早期儿童照顾模式研究[D]. 翟宁. 吉林大学, 2019(02)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女性受教育水平约束下生育状况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D]. 尚晓彤.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  

衰老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