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动中国3G市场

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动中国3G市场

一、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进中国3G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欣[1](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陈婷[2](2020)在《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专利池是为了便于专利权人相互交叉许可或对外统一许可而通过协议安排形成的必要专利的集合体,起初作为解决“专利丛林”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诞生。如今随着“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专利池俨然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有力手段。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是全球产业竞争的焦点。然而,LED产业分布范围广、技术链长、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各国产业扩张的脚步。如何利用专利池这一战略工具汇集分散的专利、促进标准的推广和技术应用成为产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在于专利池的构建模式和运行机理。本文以LED产业专利池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案例分析、专利检索与分析、比较研究、博弈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影响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参与LED产业专利池构建提供对策建议。首先,在辨析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关于“patent pool”定义基础之上,将本文的研究对象LED产业专利池界定为“为了便于LED专利权人相互交叉许可或对外统一许可而通过协议安排形成的LED必要专利的集合体”。其次,通过国内外专利池构建实践对比得出我国专利池更多是“专利权人之间的联合”而非国外强调的“必要专利的集合体”,故称其为专利联盟更为合适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通过对国外专利池构建规则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出技术、法律、经济是影响专利池构建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技术是专利池构建的基础条件,法律是专利池运行的根本保障,经济是专利池运作的内在支撑。进一步地,本文分别对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技术、法律、经济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技术因素方面,主要从专利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论述了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律因素方面,通过对比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的专利池反垄断规制实践总结出各国专利池反垄断规制的一般规则及特色制度;经济因素方面,运用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专利池许可费率对不同类型专利权人入池意愿的影响。最后,在研究表明我国具有构建LED产业专利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LED专利质量相对较低、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给出提升我国LED产业专利实力的建议,具体包括提高LED专利质量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两个方面;针对我国尚未形成专利池规制体系的问题,给出构建我国LED产业专利池反垄断规制体系的建议,具体包括明确专利池行为适用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出台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设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专利池反垄断规制细则;针对我国专利池构建实践经验较为匮乏的问题,借鉴国外专利池构建实践经验,给出形成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具体规则的建议,包括具体许可规则的设定、第三方管理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专利池许可费的收取与分配、专利池的动态管理与维护。

成思雯[3](2019)在《FBAR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利分析能够从专利数据中揭示出背后的隐含信息,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以获得技术演进路径、专利布局态势及专利预警等战略信息。FBAR,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因其性能优质,且符合5G技术对频段、高度集成化的超高要求,将会广泛应用于5G时代的通信器件。FBAR技术的专利布局与竞争问题是5G时代下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从FBAR技术的专利入手,通过专利信息解读该技术领域的竞争态势,为我国FBAR技术领域的竞争主体提供专利布局指引以及竞争策略的参考。在Patentics专利检索系统中构建检索式检索获取FBAR技术的专利数据样本,分析得知FBAR技术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历了萌芽期(1980年-2000年)、成长期(2000年-2005年)、成熟期(2005年以后)三个阶段,随着通信技术的迭代,未来FBAR技术的研发活动将会持续进行,并以技术改良为主要研发方向以适应不断更新的通信产品的需求。FBAR技术主要技术来源国为美、日、韩三国,主要市场分布于美、中、日三国。对全球FBAR专利权利主体按照规模角度、技术实力角度分类,可大致分为四类:领先创新主体,以博通为代表,其市场规模大、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高产创新主体,以三星为代表,其市场规模和专利申请规模大,但专利质量不占优势;高质创新主体,以诺基亚为代表,其把握核心技术,专利质量较高;普通创新主体,大部分权利主体,其在专利数量和质量上均不具有优势。中国于2005年开始出现FBAR专利申请,至目前已有415件FBAR专利。初期中国FBAR技术研发较之全球趋势有明显滞后,且依赖市场反应,市场主体仍为大量外国权利主体,产品主要来源于进口。自2008年起,中国在通信领域自主研发有了较大突破,FBAR技术的发展逐渐跟上全球发展趋势。中国FBAR技术的主要创新主体为高校和科研院,以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为代表。整体产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中国FBAR领域的专利布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缺乏核心技术,FBAR专利可能存在侵权风险;FBAR专利全球布局范围较窄;产学研合作程度不高,缺乏核心产业集群。建议我国FBAR技术产业布局应采取如下对策:从国家政策层面完善“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机制;尝试建设协同创新FBAR产业生态圈;整合企业内部与研究机构的研发资源,扩大专利申请规模;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专利交易以及并购。

李心[4](2019)在《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继产品和技术竞争后技术标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它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经济主体更多的通过制定和拥有标准来获得竞争优势。信息通信产业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与信息通信技术标准相关的产业发展,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技术标准竞争。因此,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对通信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通信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外部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的不确定性对通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标准化能力都提出新的挑战。而现有文献中关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很少系统、全面的考察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对技术标准化的交互作用。鉴于此,本文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环境特征和企业吸收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变量,考察外部环境特征和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绩效的,具体来说,研究包括三个问题:(1)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技术标准化?(2)吸收能力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3)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技术标准化扮演者何种角色?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标准化理论、动态能力等理论,技术标准化、环境不确定性和吸收能力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借助大唐电信TD-SCDMA标准和中国移动TD-LTE标准两个典型案例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炼出对企业技术标准化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技术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吸收能力等因素。结合案例分析的初步结论和现有文献构建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最后,基于现有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到365家中国通信企业的样本数据,以此为基础借助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而检验前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发现技术标准化在市场、技术、政策和联盟等方面面临的不确定性是巨大的,企业自身对外界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也对通信企业的技术标准化过程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间接调节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体现在企业的绩效水平中。具体来看,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技术标准化有直接影响效应。其中环境不确定性变量的不同维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效应不同,而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纬度均对技术标准化有显着正向影响。这一结果直接证明了吸收能力在企业应对高度复杂和模糊环境方面的重要价值。(2)吸收能力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关系有显着调节效应。吸收能力变量的不同维度对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调节效应。(3)技术标准化对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启发:首先,理论研究方面:从内、外部因素出发系统地探讨影响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及其经济效益问题,构建并实证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技术标准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丰富并推进了技术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为学者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传承和参考。其次,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实践活动启示方面:本文在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围绕信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议题展开研究,从企业层面剖析破解我国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难题的途径,为我国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快新型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

王鑫雅[5](2019)在《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该实践报告选取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一书中的第四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依托。该翻译材料属于科技文本,内容是关于恩智浦公司的技术介绍与产品宣传。在理论方面,该报告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对功能对等理论的可实践性进行了系统化分析,以达到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科技文本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以功能对等理论所提出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原材料内容及其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将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意义对等”最大化,并借助合适的翻译技巧来帮助实践工作的展开。报告以实践分析作为重点,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实践中出现的颇具代表性的语句及译文进行分类阐述。实践分析证明,在理论指导和翻译技巧的辅助下,材料与译文可在词汇、句法、语篇和风格上实现对等,并在实现科技文本传达信息的基础上保持原文与译文相似的读者反应。实践表明,功能对等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指导具有可行性。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对科技文本的翻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积极意义。图 0 幅;表 0 个;参 42 篇。

张云伟[6](2013)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交通与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性空前加大。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成为新时期重要的经济现象,不少中小型企业也将其研发、生产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受其影响,产业集群的开放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相互联系成为新时期全球经济空间组织的一道风景线,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分析不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机制、演化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论文以导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重点项目“张江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项目“浦东新区志张江高科技园区卷编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构建浦东开放型创新体系研究”、上海张江集团“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十大亮点”等研究课题为支撑,在2010年至2013年2月的时间内对张江高科技园区内2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及上海半导体协会、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张江集团等部门进行了30多次访谈和调研,为本文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网络的空间范围来看,经济地理学者比较关注以地方网络为主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以全球联系为主的全球生产网络两大理论流派。Allen Scott等产业集群论者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内涵、组成结构、合作机制、类型、演化机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近年来,Harald Bathelt等部分学者也开始重视外部联系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关注产业集群外部联系机制及其影响。Peter Dicken等全球生产网络论者则主要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内涵、结构、治理机制、跨国公司与国家制度的相互作用等。然而,无论是新区域主义者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还是贸易理论演化而来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都无法解释位于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的经济空间组织现象,更没有解释这种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联系的机理和过程。本文在借鉴产业集群、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超越产业集群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全新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概念及内涵、发生机制、前提条件、制约因子、组成结构、合作机制与演化机理等。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张江与新竹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提升了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本文认为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指的是在不同地区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两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A与产业集群B)通过正式或非正式联系形成的空间组织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地区优势,更高效地整合创新资源。他们所依托的制度可能相同,也可能差异较大。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具有地域不连续性、相互依赖性、制度复杂性等特征,由位于不同经济体的两个产业集群和外部通道构成。产业集群包括了企业、研发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等微观主体、地方网络、及其所依托的制度与文化。外部通道不仅包括网络内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包括与其他地区的正式或非正式联系。这种网络组织构架能够充分利用不同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群之间分工合作,推动经济整体创新发展。第二,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具有一定前提条件与制约因子。虽然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产业集群外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之间都能形成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不同经济体的产业集群之间进行合作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相似的产业基础、不同的区位条件、大量的FDI、不同的技术等级等。不同产业集群所依托的制度对于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作用并不相同。相异的文化会制约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网络权力与跨界技术社区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组织邻近与关系邻近是不同经济区产业集群相互作用的两种表现方式。具体来说,外部通道分为FDI、上下游合作、人才跨界流动三种形式,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通过这三种联系形式实现两地资源高效整合与快速创新发展。网络权力、市场等因素通过推动外部通道的发展促进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与发展。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与文化起着一定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根据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密切程度与外部通道发育情况,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孕育、发展、成熟、衰退、消亡或复兴五个阶段。在孕育期,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中的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另一个产业集群刚刚起步;通过企业家异地创业或跨国企业异地建立分支机构,落后区域获得初步发展,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初步形成合作联系。进入发展阶段后,外部通道逐渐增多,产业集群A与B内跨国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多,产业集群之问的跨界合作更加密切;在跨国企业分支机构网络权力的影响下,后发地区吸引产业集群A内上下游企业进入,推动地方网络逐渐形成,促使产业集群B形成。在成熟阶段,外部通道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跨界联系,而且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及核心企业家的人才跨界流动;产业集群B获得快速发展,创新能力迅速提升,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与产业集群A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并与产业集群A形成上下游合作联系。产业集群A与B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合作,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走向成熟。当发生消极锁定、缺乏与外界交流时,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将进入衰退阶段。当网络内技术守门员通过与研发机构、外部技术层级更高的企业合作获得突破性技术、开发革命性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时,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则步入复兴期。第四,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已进入成熟期。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启动至今,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共经历了孕育、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在孕育阶段(1992至1999年),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特别是大陆投资环境和巨大市场的吸引,新竹IC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家、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IC产业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IC产业技术差距非常大,主要处于全球IC产业的制造和封装领域。在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4年),受1999年上海市政府发布“聚焦张江”战略的鼓舞,在台资企业网络权力与大陆市场吸引的作用下,新竹IC产业集群内IC设计企业跟随进入张江,促使新竹IC产业集群内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进入张江。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制造环节在全球IC产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设计领域也获得一定发展。在成熟阶段(2005年至今),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的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上下游跨界合作联系较为明显,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两地IC产业发展。在IC制造的带动下,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IC设计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在技术扩散的作用下,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张江高科技园区对外开放制度设计吸引了人才、FDI,推动了张江外部通道的发展,促进了张汀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而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限制高端技术及大型投资项目进入中国大陆的政策,阻碍外部通道的发展,从而制约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发展。但是,由中介组织发起的“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为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合作提供了交流合作的管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台湾当局设置的制度障碍。这就是说,张江与新竹同祖同宗的中华文化替代了管理部门,发挥了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的作用。

胡麒敏[7](2011)在《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T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它也是一个竞争异常剧烈的行业。在这样一个新兴行业中,企业间战略联盟的行为时时刻刻在发生。研究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有助于企业发现战略联盟的需求,克服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基于价值网的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模型中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在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IT行业的相关案例进行仔细阅读,并对竞争者维度的案例进行产业链的细分,选择通信设备子行业并通过对细分业务下公司的联盟与无联盟行为的分析,验证模型中影响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与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无必然关系,构成战略联盟的业务在总业务中比重较高的企业比较容易认知到战略联盟的需求,构成战略联盟的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的关联性较大的公司比较容易认知到战略联盟的需求,企业多元化计划与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无必然关系。本文具有创新性,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是场理论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拓展,初步实现了对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模型的量化分析,对IT企业实现自身非线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谭劲松,林润辉[8](2006)在《TD-SCDMA与电信行业标准竞争的战略选择》文中指出本文以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及其产业化过程为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和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了TD-SCDMA标准产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联盟策略、政府作用对于产业链成熟度的影响。比较了TD-SCDMA标准与其他两大产业标准的网络结构。分析了电信行业标准竞争的战略选择和效果。

罗翠钦[9](2005)在《国内外厂商共舞3G芯片市场》文中指出编者按:毋庸置疑,中国的移动通信IC领域正在酝酿一场变革。在2G/2.5G时代,TI与高通风光无限占尽风流,而到了3G则时代变迁,一边是高通依旧纵横CDMA世界,一边是TI争霸市场的壮志不已,而同时杰尔、飞利浦、英飞凌等多家IC厂商的捷足先登更是给这一市场带来更多的兴奋。TD-S

杨剑[10](2005)在《产业大事记与年度产业回顾》文中研究表明中国3G提上日程,期待牌照启动3G市场;三星市占率紧追Intel,欲取而代之;2003年并购风潮不断,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成为2004年度整个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事件;中芯国际进入90nm工艺制程,Wassenaar协议逐渐失去它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约束;半导体业界上演CEO大换血,新旧更迭2005年的半导体产业将何去何从;中国半导体产业标准之争刀光剑影,中国需要自己的行业标准;2005年半导体各产业众说纷纭……2004年给半导体产业酝酿了太多的悬而未决的前戏。 2004年年末印尼大海啸让人们感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灾难的到来是那么突然和无情。同样在2004年的半导体行业也是暗潮汹涌,市场是一样的无情,一样的变化莫测。只是此彭湃非彼彭湃,前者是天灾人祸而后者却是产业发展的自发规律。身处这场"大风暴"之中的媒体只能恪守职责,如实的记载下每一个细节。我们相信如实的描述和记载才是对产业最精彩的预测。限于篇幅,本刊只能尽自己所能还读者一个2004年半导体产业的轮廓……

二、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进中国3G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进中国3G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据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2.2.2 发文期刊分析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2.3 共词分析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3.2.1 经济原因
        3.2.2 政治原因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4.2.2 合法性
        4.2.3 制度创业行为
        4.2.4 制度创业模型
    4.3 数据来源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4.4.2 协作R&D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4.5.1 产业联盟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4.5.3 调动社会力量
        4.5.4 信息咨询策略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5.1 数据来源
    5.2 TD-LTE发展概述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5.3.3 制度再生阶段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之处
2 现有专利池构建的实践分析
    2.1 专利池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2 国外专利池构建的实践分析
        2.2.1 现代专利池的兴起——MPEG-2 专利池
        2.2.2 事实标准型专利池的建立——DVD6C专利池
        2.2.3 平台型专利池的出现——W-CDMA专利池
    2.3 我国专利池构建的实践分析
        2.3.1 我国专利池的出现——AVS专利池
        2.3.2 LED产业专利池的构建——深圳LED专利池
    2.4 本章小结
3 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技术因素分析
    3.1 LED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产业分布范围广
        3.1.2 产业技术链长
        3.1.3 技术标准不统一
    3.2 专利因素分析
        3.2.1 全球LED专利概况
        3.2.2 LED技术发展状态的测度
        3.2.3 LED专利被引证情况
        3.2.4 LED专利布局情况
        3.2.5 LED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3.3 技术标准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法律因素分析
    4.1 美国对产业专利池的反垄断法规制
        4.1.1 萌芽和相对宽松期(19 世纪50 年代-20 世纪20 年代)
        4.1.2 严格规制时期(20 世纪30 年代-20 世纪80 年代)
        4.1.3 理性规制时期(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4.2 欧盟对产业专利池的反垄断法规制
        4.2.1 基本框架的确定(19 世纪8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
        4.2.2 划分限制性条款(20 世纪8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
        4.2.3 新时代下的发展(21 世纪初-至今)
    4.3 日本对产业专利池的反垄断法规制
        4.3.1 严厉管制下的事前审批(20 世纪初-20 世纪50 年代)
        4.3.2 严厉管制下的事后审核(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80 年代)
        4.3.3 宽松规制下的积极扶持(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4.4 我国对产业专利池的反垄断规制
        4.4.1 《反垄断法》确立主要规则(2008 年)
        4.4.2 《禁止滥用知识产权规定》明确规制细则(2015 年)
        4.4.3 进一步明确规制细则(2018 年)
    4.5 本章小结
5 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经济因素分析
    5.1 LED产业专利池模型构建
    5.2 由纯授权人组成的专利池
    5.3 由纯授权人和综合制造商组成的专利池
        5.3.1 存在一个纯授权人出现在专利池之外
        5.3.2 存在一个纵向综合制造商出现在专利池之外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对策分析
    6.1 提升我国LED产业的专利技术实力
        6.1.1 提高我国LED产业的专利质量
        6.1.2 完善我国LED技术标准体系
    6.2 构建我国LED产业专利池反垄断规制体系
        6.2.1 明确专利池行为适用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6.2.2 出台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6.2.3 设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专利池反垄断规制细则
    6.3 形成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的具体规则
        6.3.1 具体许可规则设定
        6.3.2 第三方管理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6.3.3 专利池许可费的收取与分配
        6.3.4 专利池的动态管理与维护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3)FBAR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全球FBAR技术专利布局态势
    2.1 FBAR技术专利数据的获取
        2.1.1 检索范围和检索时间
        2.1.2 检索步骤和检索策略
        2.1.3 技术分解和检索要素
    2.2 全球FBAR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2.1 全球FBAR专利申请数量年度分布
        2.2.2 全球FBAR专利申请人分布
        2.2.3 全球FBAR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2.2.4 全球FBAR专利地域分布
        2.2.5 全球FBAR专利技术特征度分布
        2.2.6 全球FBAR专利引证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FBAR专利权利主体及其竞争态势
    3.1 FBAR专利权利主体申请规模分析
        3.1.1 FBAR专利申请TOP20 的权利主体分布
        3.1.2 FBAR专利申请TOP20 权利主体活跃层级
        3.1.3 FBAR专利申请TOP20 权利主体发明人规模
    3.2 FBAR专利权利主体技术实力分析
        3.2.1 高质量FBAR专利TOP20 权利主体分布
        3.2.2 高质量FBAR专利TOP20 权利主体专利权利要求数分布
    3.3 FBAR专利主要权利主体竞争态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FBAR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
    4.1 外国权利主体在华FBAR技术布局态势
        4.1.1 外国权利主体在华FBAR专利申请年度趋势
        4.1.2 外国权利主体在华FBAR专利申请法律状态分布
        4.1.3 外国权利主体在华FBAR专利技术领域布局
        4.1.4 外国主要权利主体概况
    4.2 中国权利主体FBAR技术布局态势
        4.2.1 中国权利主体FBAR专利申请概况
        4.2.2 中国FBAR专利主要权利主体概况
        4.2.3 中国FBAR专利权利主体竞争与合作
        4.2.4 中国诺思微系统有限公司FBAR专利运营实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FBAR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对策思考
    5.1 我国FBAR技术专利布局的问题
    5.2 我国FBAR技术专利布局和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核心概念界定
        1.2.2 论文框架和结构安排
        1.2.3 技术路线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标准化理论
        2.1.2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2.2 技术标准化的相关研究
        2.2.1 技术标准化的内涵
        2.2.2 技术标准化的实现路径及评价方法
        2.2.3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
        2.2.4 技术标准化的影响因素
    2.3 环境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
        2.3.1 环境不确定性的内涵和分类
        2.3.2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3.3 环境不确定性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
    2.4 吸收能力的相关研究
        2.4.1 吸收能力的内涵与分类
        2.4.2 吸收能力的测量维度
        2.4.3 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理论预设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案例选择
        3.2.3 数据收集
        3.2.4 数据处理
    3.3 大唐电信集团TD-SCDMA标准化案例
        3.3.1 大唐电信集团简介
        3.3.2 TD-SCDMA标准的演化进程
        3.3.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3.3.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3.4 中国移动集团TD-LTE标准
        3.4.1 中国移动集团简介
        3.4.2 TD-LTE标准的演化进程
        3.4.3 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征
        3.4.4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3.5 案例间对比分析
        3.5.1 研究构念的提炼
        3.5.2 理论预设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理论模型
    4.2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1 技术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2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3 政策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2.4 联盟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
    4.3 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3.1 潜在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3.2 现实知识吸收能力与技术标准化
    4.4 环境不确定性与技术标准化: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1 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4.2 现实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4.5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作用
    4.6 研究假设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变量测量
        5.1.1 环境不确定性
        5.1.2 吸收能力
        5.1.3 技术标准化
        5.1.4 企业绩效
        5.1.5 控制变量
    5.2 问卷设计与修正过程
        5.2.1 问卷内容
        5.2.2 定性测试
        5.2.3 预测试
    5.3 正式问卷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处理
        5.3.1 问卷发放方式
        5.3.2 问卷回收统计
        5.3.3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分析
        6.1.1 样本特征描述
        6.1.2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3 信度分析
        6.1.4 效度分析
    6.2 假设检验
        6.2.1 Pearson相关分析
        6.2.2 主效应的检验
        6.2.3 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6.2.4 技术标准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6.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Source Text
    1.1 Introduction to NXP in the Making
    1.2 Literary Forms of Source Text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An Overview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3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s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roof-reading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Lexical Equivalence
        4.1.1 Terminology
        4.1.2 Abbreviation
        4.1.3 Non-professional Word
    4.2 Syntactic Equivalence
        4.2.1 Passive Sentence
        4.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
    4.3 Textual Equivalence
        4.3.1 Textual Cohesion
        4.3.2 Textual Coherence
    4.4 Stylistic Equivalence
        4.4.1 Scientific Style
        4.4.2 Public Styl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Resume of Supervisor
Resume of Author
Data of Dissertation

(6)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问题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4 可能的创新点
1.3 基本概念
    1.3.1 网络
    1.3.2 跨界合作
    1.3.3 企业网络
    1.3.4 产业集群
    1.3.5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
1.4 研究基础与方法
    1.4.1 研究基础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
2.1 产业集群
    2.1.1 产业集群概念
    2.1.2 产业集群类型
    2.1.3 产业集群理论缺陷
2.2 产业集群外部联系
    2.2.1 外部联系的微观主体
    2.2.2 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
    2.2.3 外部联系的主要类型
    2.2.4 外部联系的作用效果
    2.2.5 外部联系与本地蜂鸣的作用对比
2.3 全球生产网络
    2.3.1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与内涵
    2.3.2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框架
    2.3.3 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经济地理学基础
3.1 实践社区与人才环流
    3.1.1 实践社区概念及内涵
    3.1.2 实践社区特征
    3.1.3 人才环流与技术社区
3.2 网络权力与技术守门员
    3.2.1 网络权力
    3.2.2 技术守门员
3.3 演化经济地理学
    3.3.1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3.3.2 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目的及基本框架
    3.3.3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主张
    3.3.4 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层面
    3.3.5 产业集群发展的演化经济地理学解释 第4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前提条件与形成机制
4.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的背景
    4.1.1 第三次科技革命
    4.1.2 跨国企业全球投资
    4.1.3 贸易自由化
    4.1.4 经济转型与对外开放
    4.1.5 全球化与地方化融合
4.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的前提条件与制约因子
    4.2.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生的前提条件
    4.2.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生的制约因子
4.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机制
    4.3.1 基于人才流动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4.3.2 基于跨区投资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4.3.3 基于贸易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第5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合作机制及演化
5.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组织结构
5.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合作机制
    5.2.1 组织邻近与跨界企业网络
    5.2.2 关系邻近与跨界技术社区
    5.2.3 制度重构与文化适应
5.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机理
    5.3.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孕育阶段
    5.3.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阶段
    5.3.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问合作网络成熟阶段
    5.3.4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衰退、消亡或复兴 第6章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前提条件
6.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集群布局
    6.1.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演变
    6.1.2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
    6.1.3 集成电路产业全球空间格局及全球生产网络
    6.1.4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6.2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合作的前提条件
    6.2.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发展背景
    6.2.2 张江与新竹相似的产业基础
    6.2.3 张江与新竹不同的区位条件
    6.2.4 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丰富的FDI
    6.2.5 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不同的技术水平
    6.2.6 张江与新竹的制度与文化作用 第7章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
7.1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孕育阶段
    7.1.1 新竹IC产业集群出现与发展
    7.1.2 企业家迁移推动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合作初步形成
    7.1.3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资源优势初步整合
    7.1.4 张江与新竹制度的不同作用
7.2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阶段
    7.2.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链逐步完善
    7.2.2 市场与网络权力吸引企业跨界迁移推动外部通道扩张
    7.2.3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深化合作发展
    7.2.4 张江制度促进与新竹制度阻碍作用
7.3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成熟阶段
    7.3.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7.3.2 企业上下游跨界合作与人才流动推动外部通道走向成熟
    7.3.3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融合发展
    7.3.4 中介机构跨界合作制度的推动作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提升了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
    8.1.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需要一定前提条件
    8.1.3 网络权力与跨界技术社区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
    8.1.4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进入成熟期
8.2 主要创新点
    8.2.1 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第三大经济空间组织关系
    8.2.2 修正了区域合作中的错位竞争理论
    8.2.3 重新审视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8.2.4 重新阐述了距离在经济地理学中的意义
8.3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7)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总体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价值网理论
    2.2 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
        2.2.1 战略联盟理论的主要学派
        2.2.2 有关战略联盟的研究
    2.3 场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价值网的动态战略联盟力学理论模型
    3.1 模型的构建
    3.2 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量化
    3.3 战略联盟维度的判断
    3.4 竞争者维度的战略联盟
第4章 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4.1 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程度
    4.2 认知机制的数理模型
第5章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的定义
        5.1.1 因变量
        5.1.2 自变量
    5.2 实证数据的来源
        5.2.1 IT 行业的选择
        5.2.2 案例数据的来源
    5.3 实证分析方法
        5.3.1 内容分析法
        5.3.2 实证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5.4 竞争者维度的研究样本
        5.4.1 案例搜集与整理
        5.4.2 IT 产业链细分
        5.4.3 细分产业链中的公司统计
        5.4.4 样本的筛选
    5.5 通信设备公司数据搜集
        5.5.1 通信设备公司业务细分
        5.5.2 企业的当前经营状况k1
        5.5.3 业务占公司总业务比重k2
        5.5.4 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k3
        5.5.5 企业多元化计划k4
    5.6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局限性和展望
    6.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四、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进中国3G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2]我国LED产业专利池构建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D]. 陈婷.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3]FBAR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研究[D]. 成思雯. 湘潭大学, 2019(02)
  • [4]环境不确定性、吸收能力对通信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研究[D]. 李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NXP in the Making—The World’s First HPMS Company(Chapter 4)翻译实践报告[D]. 王鑫雅.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D]. 张云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7]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D]. 胡麒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8]TD-SCDMA与电信行业标准竞争的战略选择[J]. 谭劲松,林润辉. 管理世界, 2006(06)
  • [9]国内外厂商共舞3G芯片市场[N]. 罗翠钦. 中国电子报, 2005
  • [10]产业大事记与年度产业回顾[J]. 杨剑. 电子与电脑, 2005(Z1)

标签:;  ;  ;  ;  ;  

飞利浦半导体积极推动中国3G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