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

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

一、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廖艳梅[1](2021)在《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域、斑块两个尺度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再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现状,并基于用地适宜性现状探讨性的提出贵州省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1)从整体看,贵州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呈“西南—东北”走向,具有道路、河流以及中心城市的指向性,且属集聚分布模式,其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41,且超过90%的县域属于集聚分布;从斑块来看,贵州省农村居民点以中等规模、较规则形态为主,分别占全省农村居民点的53.94%和54.62%,且分布集聚。用地比重、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全省、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效应显着,其在整体上表现为北部集聚性高南部低的趋势,且中部、南北地区的集聚类型有所不同,中部以大规模形态规则的农村居民点集聚为主,北部以规模较小,形态复杂的农村居民点集聚为主,南部则以规模较大形态复杂的农村居民点集聚为主。(2)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受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主要分布于高程为600~1500m,坡度为8~15°,地形起伏度为200~500m的溶蚀-侵蚀中山地貌和溶蚀为主丘陵地貌上,且水域、道路、城镇可达性较高,人口密度与人均GDP也较高的区域。不同的影响因子上,农村居民点的密度与用地比重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3)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适宜性较差,其主要以较不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分布为主,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04%和28.07%,最适宜区的面积分布最少,仅占7.84%。(4)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现状分析表明,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适宜性整体较高,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占全省农村居民点的52.22%,但其在较不适宜区与不适宜区的分布仍有17.31%,且存在整体规模偏小,离自然灾害点近等问题,集约利用程度不够高,故根据贵州省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现状,提出了撤村并点、保留控制、内部改造和优先发展优化策略。

魏璐瑶[2](2021)在《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和“重城轻乡”的战略驱动下,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日益严峻,乡村地域系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实施,为破解乡村病、激活乡村发展要素、提高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明确指出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发展,以破解乡村地域振兴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以弥补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短板为目标,分区分级分类探讨乡村地域优化发展路径。一定地域范围和历史发展阶段,由人文、经济、社会等要素构成的主体系统以及由资源、环境等构成的本体系统在一定范围的乡村地域空间内影响制衡,经过物质循环、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等,推动乡村地域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不断变化。在内核驱动力、城市外援力、城乡交互力的共同影响下,乡村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演变趋势。深入剖析乡村地域多样化分异演化规律和比较优势,是重塑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命题,也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落实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村庄是乡村地域生产关系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外在表征,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反馈机制。当前中国乡村人口处于大规模流动迁移时期,人居分离现象加剧,村庄面临空间优化与重构的客观现实需求。在历史渊源、生活习俗、传统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乡村地域建房热潮兴起,原本农民自发布局的村庄无序扩张,越来越多的“空心村”产生,土地资源低效粗放浪费现象严重。江苏省作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村庄内部空间格局、要素和组织结构等呈现出加速变动和重构趋向,并体现为多样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是基于一定的发展条件、生产结构、历史文化等特征,揭示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进行的地域类型划分,同一乡村地域发展类型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相似性。诊断识别不同地域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利于明确不同乡村地域村庄发展短板,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统筹背景下重构乡村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综合构建江苏省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分区方案,明确不同地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分类实现路径。并选择典型案例区域,对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内村庄推进重点集聚优化、特色集聚优化和均等集聚优化研究,分别围绕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传统农耕文明特色保护和完善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需求视角,深入探讨江苏省典型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并对相关概念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加以阐释,明确本研究的科学问题。第二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地域类型划分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首先,基于江苏省村庄集聚和脆弱性耦合关联特征,明确村庄布局现状评价的分区结果;其次,在考虑到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的同时,结合公众和政府在村庄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参与意愿和推进能力,综合集成判别形成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分区方案,并探讨不同类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总结凝练典型地域分区村庄发展特色、优化思路、优化方法、实现路径等的差异之处以及共同特点。第三部分为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典型地域分区的不同实现路径探讨,包括第5章、第6章和第7章,分别选择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典型乡村地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其中,第5章针对徐淮平原区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发展现状,突出村庄空间布局合理优化的必要性,并形成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通过选取代表性案例区,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的动态保留方案,最终明确村庄空间布局的科学整理途径。第6章针对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空间布局现状,明确该类型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并选取典型案例区,探讨个体层面和区域尺度下农耕文明的特色保护与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协调发展模式。第7章针对太湖平原区内村庄布局现状,明确经济发达且交通优势突出的乡村地域系统内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推动下,对标城市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构建涵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圈体系,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生活福祉,并据此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包括第8章。主要阐述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的深入研究方向。本研究形成的主要结论为:(1)江苏省村庄空间异质性和集聚形态的方向性特征明显;县域乡村脆弱程度存在地域分区不均衡现象,子系统相关性较弱,空间耦合特征尚不明显;村庄集聚与脆弱性关联评价可形成低集聚高脆弱型(LH)、高集聚低脆弱型(HL)、中集聚中脆弱型(MM)以及高集聚高脆弱型(HH)四类现状分区。(2)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形成“两片六区”的分区方案,“两大片区”为长三角片区和淮海片区,“六大分区”包括太湖平原区、宁镇山岭丘陵区、沿江平原区、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淮河流域区和徐淮平原区。(3)徐淮平原区应以村庄重点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在满足农业生产耕作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和合理路径。秉承“自下而上适宜”和“自上而下统筹”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优化适宜性评价—空间竞合迭代评价—地域功能网络评价”的空间组合识别方案。(4)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应以村庄特色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基于区域尺度和个体层面探讨江南水乡特色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经验,剖析村庄布局优化与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矛盾关系,并系统梳理形成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的村庄整理途径。(5)太湖平原区应以村庄均等集聚优化为实现路径。构建形成包括“基本生活圈”、“一级生活圈”和“二级生活圈”在内的生活圈体系,利用综合配置模型对生活圈构建基础上的村庄空间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重点保留村庄、优先保留村庄和适度保留村庄的分类布局优化方案。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区域特色创新:江苏省是城乡二元转型的前沿区域,同时不同地域具备明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基于江苏省发达省情的基本前提,统筹考虑政府、农民等不同利益方在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的意愿与能力差异,提供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科学落地性的村庄布局优化方案。(2)研究内容创新:构建县域村庄空间优化布局分区的总体分析框架,形成省域范围内村庄布局分类优化的基本方案,重新发现了传统集镇在新时期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从地理学视角解构乡村公共空间基本内涵,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地域类型研究内容。(3)技术方法创新:综合集成构建村庄布局动态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有机融合“自上而下统筹”与“自下而上适宜”双重视角,为不同耕作条件下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确立提供了多情景和多场景的技术方法支撑。并基于内在逻辑完整的技术方法论,对县域村庄功能进行了动态模拟与综合分析。

叶倩[3](2020)在《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丰县是江苏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定位为限制性开发区域,主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供给。丰县湖西片区位于丰县中心城区以北,微山湖以西,历史文化深厚,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限制,村庄面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载体功能较弱,是江苏省“十三五”农村六大规划扶贫片区之一。本文将村镇空间结构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现状特征。旨在通过统筹城乡空间,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对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1)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通过追溯丰县历史、历版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提取丰县湖西片区“节点”、“线网”、“域面”三要素,梳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受到自然环境、政策规划、交通条件、社会发展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2)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从城镇角度出发,在“点”的维度,运用熵值法对各城镇的中心性进行分析;在“线”的维度,通过综合引力模型对镇与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面”的维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镇形成的凝聚子群进行分析。从村域角度出发,对村庄的分布形态、空间集聚特征和规模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村庄建设用地的理论整理潜力和现实整理潜力研究,对丰县湖西片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进行说明。最后从城镇、村域两个角度总结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心镇不突出、城镇职能定位趋同、空间联系不均衡、行政村数量偏多、土地利用率低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在遵循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集约紧凑及生态维护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理论支撑、提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培育“点”、完善“线”、重构“面”的优化思路,并通过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发展副级中心、细化城镇职能、村庄布局整合等策略指导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论文有图43副,表41个,参考文献88篇。

孟令冉[4](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朱凤[5](2020)在《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整治是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质量和产能、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土地整治行动在实践中萌芽,此后土地利用战略与耕地保护政策历经几次重大调整,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亦随国家政策作了相应变化。但是,中国地域差异很大,经济水平、政策实施能力和整治面临的情况均不相同,各地方开展土地整治是否遵循政策目标,并按发展形势作相应的转变?这是评估政策实施成效的最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它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依据土地整治政策目标对实施成效开展评估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江苏省2001-2015年的953个土地整治项目,采用空间自相关、重心转移、冗余分析、一致性分析及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结合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从2001-2005年、2006-2011年和2012-2015年三个阶段考察与评估土地整治的时空格局特征、实施成效及其驱动分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苏省2001-2015年土地整治的建设规模、投资金额均呈波浪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三个阶段内高-高聚集区不断扩大,正扩散效益正逐步形成,并日趋稳定。土地整治投资额重心与建设规模重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中部位置,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转移的方向大致为“东北-西-东南-西北”,总体趋势呈向西北方向移动。(2)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呈波浪式下降,新增耕地率递减趋势明显。空间上,不同阶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三个阶段对比来看,高-高聚集区的范围先增后减,且呈较集中-分散变化趋势。其重心总体向北部方向移动,但中期变化复杂,最终落于苏北里下河平原区。说明北部地区新增耕地量远高于南部区域。这也体现了苏北地区承担了较多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3)2001-2015年,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土地整治实施后,耕地产能有所提升。空间格局上均呈显着的集聚分布特征,且不同阶段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综合来看,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数量和稳定性两者均有提升效果的土地整治项目样区个数占全部样区的38.49%,三个阶段占比分别为32.13%、37.45%和44.00%。说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逐渐重视对耕地产能的综合提升效果。(4)GDP中一产占比(PFIPGDP)、新增耕地潜力(RLNIF)、财政转移支付收入(IFTP)、粮食产量(GP)、化肥施用量(IFA)是江苏省2001-2015年土地整治实施推进的主控因素。但不同阶段推进其实施的主控因素是变化的,前期主要受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后期受经济、政策条件的影响更为显着。(5)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选址逐渐与耕地资源分布相匹配。三个阶段新增耕地集聚与投资金额集聚相对一致的县域占比先增后减,且前两个阶段均呈一致性分布,说明新增耕地与投资金额较为匹配,符合整治初期以增加新的耕地为目标的政策偏好。而投资额集聚与耕地后备资源集聚及耕地产能集聚总体上均不匹配,但三个阶段投资金额逐渐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符合土地整治政策导向。(6)2001-2015年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率平均值为0.33,三个阶段分别为0.26、0.37和0.39。总体效率较低,但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土地整治逐步遵循各阶段的土地整治政策目标,但也存在冗余投入和产出不足情况,土地整治投资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其中,冗余投入的主要为经济发达的苏南县(市、区),而新增耕地产出不足的多为经济发达或城市地区,粮食产能产出不足的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市、区),且以盐城市为主。而这些县(市、区)是江苏省土地整治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今后应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政策,挖掘潜力、加大生态型土地整治投入力度,以人为本、引导公众参与,完善制度执行框架。该论文有图36幅,表18个,参考文献149篇。

何翔宇[6](2020)在《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文中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准确定位“三生”空间功能成为市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划定为研究的切入点,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相关研究。本文针对鹤壁市各区县开展“三生”空间功能水平评价,对市域国土“三生”空间功能格局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分析。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鹤壁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和适宜程度。在“双评价”的基础上,对鹤壁市进行“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为确定“三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三生”空间优势主导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生”空间优化分区。研究表明“三生”空间利用受城镇化、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因素,“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受到社会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的作用的相互影响。通过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定量识别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地类的功能类型,同时不同地类功能的划分与空间主导功能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从空间异质性来看,生产功能高值区位于淇县和浚县,在空间分布上位于市域东南部,该区域土地利用以水浇地、旱地等农用地为主导,生活功能高值区分布在淇滨区、鹤山区和山城区,在空间格局上,该区域主要分布为鹤壁市老城区和新城区,由于连片发展而形成的带状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分布在鹤山区和山城区,主要位于市域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带,该区域多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三生”空间各功能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可以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检验,不同功能集聚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大差异。鹤壁市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和适宜性程度均以高等级区域为主,高承载等级和适宜区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89.39%和88.67%;鹤壁市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和高等级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38%和8.85%。鹤壁市国土空间适宜农业开发区域占比高,城镇建设开发以中度适宜为主。鹤壁市国土空间划分为7种国土空间功能区类型,根据各分区特征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格局重构模式,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的政策建议,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应加大投入水平,生活空间城镇建设用地应提高利用效益,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空间的生态用地应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文的创新主要是基于土地的多功能性,提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的新视角和技术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优化调控利用的实现路径;开展“三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单要素集成确定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评价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以优势功能为基础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了鹤壁市“三生”空间优化的分区方案和实现路径。该研究为具体的规划实践工作提供更好的决策和技术支撑,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提高区域国土空间治理的执行力和效能,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优化调控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王钰[7](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罗光莲[8](2020)在《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居民点是土地科学、城乡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空间聚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集聚作为经济社会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驱动力,能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创新与加快增长。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存在哪些特征?受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进行集聚优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振兴将加速农村居民点自身的空间集聚。当下,贫困山区多从交通道路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易脱离农业生产体系。空间上极度分散的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该如何集聚,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渝东南国家级贫困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主要研究尺度,以村域为辅助研究尺度进行对照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及空间集聚如何优化3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越小。数量上59.34%、面积上44.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于1000 m2。每个村民小组约有1处10户农户左右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形态规则。数量上77.03%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形维数小于1.1。海拔越高,农村居民点斑块越小,形状越简单。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集聚程度低。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集聚程度越低。农村居民点地理集中度小,且海拔越高,地理集中度越小、空间越分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具有空间一致性。2.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强。数量上52.69%、面积上52.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海拔400800 m之间。数量上43.17%、面积上46.65%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坡度615°之间。坡向集聚差异不显着。数量上48.77%、面积上49.56%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集聚在距水源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3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水源2000 m以外的区域。数量上99.48%、面积上99.5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耕地100 m的区域内。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数量上49.99%、面积上52.2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道路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25%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2000 m以外的区域。在距离城镇4000 m之外的区域,彭水县仍有约5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地形(高程、坡度)、道路、水源、耕地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强;城镇、坡向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弱;空间集聚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耕地、海拔、道路(水源)、坡度、场镇、坡向,其中耕地的空间集聚作用最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在县、乡(镇)、村3级尺度均存在较显着空间相关性。在不同带宽(200 m、500 m、1000 m、1500 m、2000 m),农村居民点、耕地斑块面积均呈现较显着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带宽增加,农村居民点正自相关性逐渐减小,而耕地斑块面积在空间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由负变正、逐渐增大。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相伴相生。3.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贫困山区耕地质量呈现较显着的空间集聚性。虽耕地质量空间变异对尺度较为敏感,但耕地质量的集聚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强,即尺度越大、空间自相关性越强,耕地质量空间变异越小。村域尺度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加权核密度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规划案例也显示农村居民点集聚与耕地集中区域吻合。综上所述,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地质地貌主导下的耕地空间集聚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奠定稳定的参考依据。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逻辑框架:以地质地貌为根本基础、以现状耕地为实施基础进行农村居民点集聚优化选址,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能直接改善贫困山区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也将促使农村居民点集聚点附近其他宜耕地调整为耕地,采用土地整理工程使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改善,提升农业规模效益。空间集聚也将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调整为林地,减少对以林地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能全面提高贫困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李欣[9](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黄炜虹[10](2019)在《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影响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养模式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村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成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优质生态农产品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继续强调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要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在我国以小农生产为主导的农业系统中,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采纳是我国农业实现生态化转型的基础。农业技术扩散系统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学界共识,作为技术扩散系统中联结技术采用者的最后一环,技术扩散渠道是连接农业新技术或新成果与农民生产的重要桥梁,它决定农业先进技术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在生态农业模式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于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影响机制值得深入探究和系统分析。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现状如何?改善农业技术扩散渠道能否有效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积极性和采纳效益?如果能,影响作用的具体发生机制是什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农户的生态农业采纳决策行为,创新生态农业技术扩散机制,对于发挥生态农业的生态修复功能与农民增收功能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据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农业技术选择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理性小农理论,构建了“技术扩散渠道-采纳意愿-采纳行为-采纳效益”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稻虾共养模式采纳的影响机制;之后基于603份实地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检验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估计了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联合决策的影响因素,针对采纳效益,基于生产函数构建了单位面积产值与单位面积成本模型,采用稳健标准误OLS方法估计了技术扩散渠道对稻虾共养户效益的影响,本文同时对其他影响农户采纳行为过程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做了整体把握。主要研究结论的概括如下:(1)建立了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采纳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农户生态农业技术掌握程度是其生态农业模式采纳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农户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推导,分析了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背后的核心原理,指出生产利润最大化和生产风险最小化是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两大目标,决定了农户的效用水平。进一步结合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本文阐释了农业技术扩散渠道数量、渠道质量、渠道类别对于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意愿-采纳行为-采纳效益”的具体影响路径,提出了技术扩散渠道与农户采纳行为过程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2)农户可应用的技术扩散渠道状况差异较大,但整体质量偏差,与周围农户交流是农户获取稻虾共养技术时最偏好的渠道。从农户应用的技术扩散渠道平均水平来看,大部分农户拥有12种途径以获取农业新技术;渠道技术有效性的得分均值为3.25,说明农户普遍比较认可目前技术扩散渠道的应用价值;渠道成本节约性的得分均值为3.32,说明农户大多认为应用目前的技术扩散渠道不会花费太多的金钱成本;渠道关系紧密度的得分均值为3.12,相对另外两个评价项目的得分较低,说明农户与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的联系还不算非常紧密。在不同类别的农业技术扩散渠道中,“与周围农户交流”这一渠道最受农户青睐,其技术有效性、关系紧密度、成本节约性的评价均名列前茅,尤其是渠道关系紧密度的得分明显大于其他渠道,说明农户间交流农业生产是目前农村信息流动的主要途径。(3)农户对稻虾共养模式的采纳意愿较为积极,技术扩散渠道的数量与成本节约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意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应用农资企业或零售店渠道时农户更愿意采纳稻虾共养模式。调查表明71%的农户具备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意愿,大部分农户愿意尝试采纳或继续实行稻虾共养,侧面证明了稻虾共养模式较好的吸引力。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的数量与成本节约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渠道关系紧密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意愿则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农户其他特征因素对其采纳稻虾共养模式意愿也有显着影响,户主年龄越大、土地细碎化程度越严重、预期稻虾共养模式技术操作难度越高的农户愿意采纳稻虾共养模式的概率显着降低,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较高、耕地经营规模较大、对稻虾共养模式的经济效益预期、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周围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模式较多的农户表现出对稻虾共养模式更强烈的采纳意愿。不同类型的技术扩散渠道中,农户应用农资企业或零售店渠道时,其愿意采纳稻虾共养模式的概率更高。(4)农户对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比率较高,采纳行为受到技术扩散渠道数量的正向影响,通过与周围农户交流获取农业技术的农户,更有可能实施稻虾共养模式,此外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还受到技术扩散渠道成本节约性的调节作用。有63%的被调查农户采纳了稻虾共养模式。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的数量对稻虾共养模式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扩散渠道质量的各指标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不显着,不同类别的技术扩散渠道中仅有“与周围农户交流”这一渠道对农户的稻虾共养模式采纳行为表现出显着正向作用。从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一致性来看,农户应用的技术扩散渠道数量对于其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一致为正的概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渠道关系紧密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户有采纳意愿但无采纳行为的发生概率。此外,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分析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的调节作用,发现稻虾共养模式采纳意愿对采纳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采纳意愿与渠道成本节约性的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采纳意愿对采纳行为的正向作用。(5)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模式的盈利水平较好,稻虾共养户单位面积效益受到技术扩散渠道关系紧密性与成本节约性的显着影响,人际扩散渠道是影响稻虾共养户生产效益的主要技术扩散渠道类型。稻虾共养模式的盈利性较好,亩均收入为4100.37元,亩均利润1839.48元,略低于池塘精养小龙虾的收益,但远大于单纯种植水稻的模式,因此可以在保证水稻生产面积的前提下,通过小龙虾产品的高收入实现农户增收。技术扩散渠道的关系紧密性、应用与周围农户交流的渠道对于稻虾共养户的单位面积产值具有显着为正的影响。技术扩散渠道的关系紧密度和成本节约性会显着提高稻虾共养户的单位面积成本,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组织、与周围农户交流、上网或查阅书籍3种渠道获取稻虾共养技术,显着提高了其单位面积成本。此外,不同规模稻虾共养户的单位面积产值与成本的影响因素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三维动态过程视角概括了技术扩散渠道影响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机理模型,揭示了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意愿-行为-效益”的内在发展过程。鲜有研究将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行为诱因及其经济效应评价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内。在现实生活中,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农户生产决策来说是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直接影响其农业收益水平,经济收益反过来亦会对农户采纳决策有重要的驱动力,本研究将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意愿、行为、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采纳效益”的创新采纳过程视角来剖析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2)构架了农户外部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影响其内部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理论分析模型,验证了技术扩散渠道数量、质量与类别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影响机制。已有研究虽然关注了政府农技推广、参与技术培训、农民合作组织等技术资源因素对农户生态农业生产的影响,但尚未对生态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与深入分析。本研究对生态农业采纳的技术资源因素从扩散渠道角度进行整合与解构,分析农户可应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其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影响机制,具体从技术扩散渠道数量、技术扩散渠道质量、技术扩散渠道类别三个角度,构架起农户面临的外部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影响其内部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过程的分析框架。(3)基于创新采纳过程提出了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动态激励机制,强调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持续性激励。本研究基于创新采纳过程的多阶段特征,以“采纳意愿-采纳行为-采纳效益”的形成机理为依据,提出构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应该满足以下原则:强化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感知有用性、提高生态农业模式对农户的技术易用性、改善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盈利性、弱化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风险性。并进一步结合不同阶段行为特性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农户采纳意愿的诱导机制、农户采纳行为的激励机制与农户采纳效益的提升机制,通过农户动态行为过程的持续激励,实现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稳定和高效采纳。

二、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3.1 农村居民点全域分布特征
    3.2 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空间分布特征
    3.3 农村居民点的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3.4 农村居民点的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4 农村居民点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2 区位因素
    4.3 社会经济因素
5 贵州省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
    5.1 指标的选取与分级量化
    5.2 权重的确定
    5.3 评价模型
    5.4 评价结果
6 贵州省农村居民点布局引导优化
    6.1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原则
    6.2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现状
    6.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1.1.2 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1.1.3 乡村地域系统呈现多元化发展和演化特征
        1.1.4 地理学科特色将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本保障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
    1.6 数据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地域系统
        2.1.2 县域村庄
        2.1.3 乡村脆弱性
        2.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1.5 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城乡统筹理论
        2.2.5 综合区划理论
        2.2.6 中心地理论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乡村地域类型研究
        2.3.2 村庄布局优化研究
        2.3.3 脆弱性研究
        2.3.4 人居环境研究
        2.3.5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研究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的基本现状评价
    3.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评价思路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江苏省村庄集聚特征分析
        3.3.1 研究方法
        3.3.2 村庄集聚规模分析
        3.3.3 村庄集聚方向分析
    3.4 江苏省县域乡村脆弱性特征分析
        3.4.1 研究方法
        3.4.2 县域乡村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
        3.4.3 乡村脆弱性致因特征分析
    3.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地域分区
    3.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现状的分区发展方向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
    4.1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识别思路
        4.1.1 村庄布局优化的核心关联机制
        4.1.2 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思路框架
    4.2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的影响因素
        4.2.1 “自下而上”视角识别
        4.2.2 “自上而下”视角识别
    4.3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地域分区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分区发展导向
    4.5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特征
    4.6 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的典型地域发展导向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5.1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5.2 徐淮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5.3 典型案例地选择
    5.4 案例地数据来源与处理
    5.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5.5.1 优化适宜性评价
        5.5.2 空间竞合迭代评价
        5.5.3 地域功能网络评价
        5.5.4 空间组合识别评价
    5.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5.6.1 “自下而上适宜”优化方案
        5.6.2 “自上而下统筹”优化方案
        5.6.3 空间组合识别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6.1 里下河及沿海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6.1.1 水乡文脉及农耕文明有待传承
        6.1.2 特殊地理环境下村庄布局特征迥异
        6.1.3 生态红线划定与村庄布局优化矛盾突出
    6.2 典型案例地选择
    6.3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6.3.1 谨慎使用生态红线优化村庄布局
        6.3.2 加快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6.3.3 确立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路径
    7.1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问题诊断
    7.2 太湖平原区村庄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7.3 典型案例地选择
    7.4 案例地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分析
    7.5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的技术方法
        7.5.1 交通可达性分析
        7.5.2 生活圈体系构建
        7.5.3 区位配置模型构建
    7.6 案例地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整理途径
        7.6.1 构建基于交通可达性的生活圈体系
        7.6.2 基于生活圈体系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7.6.3 基于区位配置模型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丰县湖西片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划定
    3.2 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
    3.3 人文历史特色及村庄建设风貌
    3.4 本章小结
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4.1 丰县湖西片区节点要素分析
    4.2 丰县湖西片区线网要素分析
    4.3 丰县湖西片区面域要素分析
    4.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5.1 丰县湖西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5.2 丰县湖西片区村域空间结构分析
    5.3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6.1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原则与思路
    6.2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土地整治发展历程与政策演进
    2.1 相关概念
    2.2 中国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
    2.3 土地整治与其他政策的衔接
    2.4 土地整治政策设计及其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土地整治项目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4 土地整治规模变化特征
    3.5 土地整治投资金额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江苏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格局演化研究
    4.1 新增耕地时空分布特征
    4.2 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4.3 重心转移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耕地生产能力对土地整治的响应研究
    5.1 数据及其处理
    5.2 评估方法
    5.3 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提升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江苏省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6.1 土地整治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土地整治实施效果评估
    6.3 江苏省土地整治政策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6.4 土地整治政策优化及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背景
        1.1.2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背景
        1.1.3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的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1.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进展
        1.3.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进展
        1.3.3 “三生”空间识别划定研究进展
        1.3.4 国土空间优化调控配置研究进展
        1.3.5 研究进展总体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国土空间规划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2.1.3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2.1.4 空间功能识别
        2.1.5 空间优化调控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结构理论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2.2.4 地域分工理论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2.2.6 人地关系系统协调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因素与演化分析
    3.1 “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目标与测度标准
        3.1.1 “三生”空间利用总量
        3.1.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
        3.1.3 “三生”空间利用结构
        3.1.4 “三生”空间利用形态
        3.1.5 “三生”空间利用效益
    3.2 “三生”空间利用研究基本框架
        3.2.1 理论分析
        3.2.2 量化方法
        3.2.3 实证分析
        3.2.4 模拟优化
    3.3 “三生”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定性分析
        3.3.2 定量分析
    3.4 “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机理
        3.4.1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机理综合分析
        3.4.2 土地投入水平与“三生”空间利用演化
        3.4.3 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三生”空间利用演化分析
    3.5 “三生”空间利用演化的实证分析
        3.5.1 研究区概况
        3.5.2 鹤壁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
    4.1 “三生”空间利用分类体系
        4.1.1 分类依据
        4.1.2 分类原则
        4.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划分
    4.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划定方法
        4.2.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三生”空间功能初步识别
        4.2.2 “三生”空间功能定量识别方法
        4.2.3 “三生”空间功能组合模式
        4.2.4 “三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方法
    4.3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与划定的实证研究
        4.3.1 数据来源
        4.3.2 功能价值量计算方法
        4.3.3 “三生”空间功能识别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鹤壁市“三生”空间格局分析
    5.1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框架
    5.2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5.3.1 “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三生”空间“双评价”实证研究
    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6.1.1 评价原则
        6.1.2 评价方法
    6.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评价
        6.2.1 土地资源
        6.2.2 水资源
        6.2.3 环境评价
        6.2.4 生态评价
        6.2.5 灾害评价
    6.3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6.3.1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6.3.2 农业生产适宜程度评价
    6.4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6.4.1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6.4.2 城镇建设适宜程度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双评价”的“三生”空间优化与实现路径
    7.1 双评价与空间优化的理论框架
        7.1.1 理论内涵
        7.1.2 “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评价模型
        7.1.3 “三生”空间优化分区方法
    7.2 优化分区方案
        7.2.1 优化分区原则
        7.2.2 功能优化分区
        7.2.3 “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特征
    7.3 “三生”空间优化实现路径
        7.3.1 “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7.3.2 “三生”空间优化对策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居民点、农村居民点与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
    1.2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1.3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1.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研究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1.1 选题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概况
        2.5.1 县域尺度
        2.5.2 村域尺度
    2.6 研究基础数据
        2.6.1 县域尺度基础数据
        2.6.2 村域尺度基础数据
第3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村居民点面积-边缘集聚特征
        3.2.2 农村居民点形态集聚特征
        3.2.3 农村居民点空间聚散特征
    3.3 讨论
        3.3.1 量化指标体系可作为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研究基础
        3.3.2 部分景观指数对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描述有局限性
        3.3.3 度量地理分布工具能有效直观反映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3.4 小结
第4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4.2.2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经济社会因素影响
        4.2.3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4.2.4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空间相关性深度分析
    4.3 讨论
        4.3.1 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2 地质地貌从根本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推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4 小结
第5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5.1 数据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县域尺度耕地空间集聚分析
        5.2.2 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核密度集聚特征分析
        5.2.3 村域尺度农村居点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5.3 讨论
        5.3.1 地质地貌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根本基础
        5.3.2 耕地集聚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实施基础
        5.3.3 在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基础上,优化、提升贫困山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5.3.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贫困山区短时可能会出现耕地撂荒,但长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利用效率将稳定提升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
        6.1.2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
        6.1.3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主持、参与课题和项目
    出版着作

(9)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1.3.4 空间治理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分类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2.1.3 土地利用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地域功能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2.2.4 系统科学
        2.2.5 区位布局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3.1.3 产业结构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多尺度融合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4.3.1 时间特征
        4.3.2 空间特征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4.4.1 农业主导型
        4.4.2 工业主导型
        4.4.3 商旅服务型
        4.4.4 均衡发展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影响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养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1.1.2 我国生态农业推广的重点在于鼓励农户的采纳行为
        1.1.3 农户采纳生态农业受制于基层农业技术扩散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农户从事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1.3.2 农业技术扩散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
        1.3.3 农户对生态农业模式的采纳行为效应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技术扩散渠道
        2.1.2 生态农业模式
        2.1.3 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过程
    2.2 相关理论
        2.2.1 理性小农理论
        2.2.2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2.3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3.2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分布
        3.2.1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田资源和稻田养殖资源
        3.2.2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分布特征
    3.3 稻虾共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与难点问题
        3.3.1 稻虾共养模式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3.3.2 稻虾共养模式发展的难点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1 理论模型构建
        4.1.2 理论分析框架
        4.1.3 研究假设
    4.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4.2.1 调查问卷设计
        4.2.2 调查实施
    4.3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4.3.1 数据来源
        4.3.2 样本基本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
    5.1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农户采纳意愿统计
        5.2.2 农业技术扩散渠道统计
        5.2.3 户主个人特征统计
        5.2.4 农户家庭特征统计
        5.2.5 农户稻虾共养模式认知统计
        5.2.6 外部环境因素统计
    5.3 渠道数量与渠道质量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5.4 渠道类别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的比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的影响
    6.1 稻虾共养模式采纳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6.2 模型设置与变量选择
    6.3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行为的影响
        6.3.1 渠道数量与渠道质量对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6.3.2 渠道类别对农户采纳行为影响的比较分析
        6.3.3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一致性的影响
    6.4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
        6.4.1 技术扩散渠道影响农户采纳意愿与行为关系的理论模型
        6.4.2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效益的影响
    7.1 稻虾共养模式与其他生产经营模式的收益比较
    7.2 模型设置、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模型设置
        7.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7.3 技术扩散渠道对稻虾共养模式效益的影响
        7.3.1 渠道数量与质量对稻虾共养单位面积产值与成本的影响
        7.3.2 渠道类别对稻虾共养单位面积产值与成本的影响
    7.4 技术扩散渠道影响不同规模稻虾共养户效益的差异分析
        7.4.1 不同规模稻虾共养户的单位面积产值影响因素比较
        7.4.2 不同规模稻虾共养户的单位面积成本影响因素比较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激励机制构建
    8.1 “创新采纳过程”视角下的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机制探析
        8.1.1 现有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8.1.2 “创新采纳过程”视角下构建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机制的原则..
    8.2 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模式的激励机制构建
        8.2.1 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意愿的诱导机制
        8.2.2 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行为的激励机制
        8.2.3 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效益的提升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2.1 拓展生态农业技术传播途径,完善生态农业扩散渠道体系
        9.2.2 提高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增强技术盈利性与技术易用性.
        9.2.3 强化合作社功能与邻里示范效应,提升技术扩散效果
        9.2.4 引导农户理性采纳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户采纳稳固性
    9.3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查问卷
附录 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D]. 廖艳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江苏省县域村庄布局优化方案与差异化路径研究[D]. 魏璐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叶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土地整治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以江苏省省以上投资项目为例[D]. 朱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D]. 何翔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D]. 罗光莲. 西南大学, 2020
  • [9]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农业技术扩散渠道对农户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的影响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虾共养模式为例[D]. 黄炜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江苏丘陵区不同类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以盱眙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