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

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

一、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黄经南,杨石琳,周亚伦[1](2021)在《新加坡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对我国老旧社区改造的启示》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老旧社区大量出现并且改造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定期维护的机制。新加坡在其主要的住宅形式——公共组屋的维修翻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新加坡公共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的全面分析,针对我国老旧社区改造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从成立专业部门、确定适应城镇化进程的维护周期、建立运营维护机制、确定适应不同类型老旧社区的维修翻新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明晰共有产权等6方面出发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的老旧社区改造规划提供借鉴。

徐呈程[2](2021)在《新加坡组屋可持续机制及对未来社区的启示》文中指出浙江提出创新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未来社区"模式,亟待以开放视野吸收集成世界先进经验,并迭代内化为本土模式。新加坡以"居者有其屋"的公共组屋政策,成为世界宜居城市典范,值得借鉴。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机制三方面系统分析新加坡组屋经验,提出在未来社区实践中树立"持续经营"的有机更新理念、以生活化细节设计彰显人本内核、以集约化设计践行绿色TOD理念、以共建共享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以开源节流实现资金可持续保障等建议。

单思聪[3](2020)在《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障性住房满足城镇住房困难人群的居住需求,十二五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迅速建设,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重要类型之一。当前正处于“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质量,对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也呼应了社会需求。大规模建设需求和经验缺乏的背景下,设计水平、居住品质和建设水平方面的问题一一暴露,急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景。本论文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展开实态调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总结我国建国后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研究新加坡、荷兰和日本的公共住房建设情况,从发展概况、制度政策和规划设计三方面总结成功经验;其次,对南京、杭州、成都和西安四个典型城市进行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方法采集数据,从区位环境、住房品质满意度和建设技术等方面展开调研;并汇总实态调研现象与问卷结果,分析现有公共租赁住房在规划层面、建筑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不足,总结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策略,并以青棠湾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对论文提出的策略进行实践检验,对今后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设计提供实践经验与可靠依据。

徐继华[4](2020)在《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从而导致住房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城市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改善城市住房供应体系,国家多次提出“住有所居”住房保障制度。其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发展,在缓解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内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增多。然而,国内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研究,过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建设布局、建设发展等宏观层面,而缺乏关于建设管理及选址实施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致使保障性住房的实际建设效果不尽人意。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作为2015年国务院设立的第13个国家级新区,在经济发展、住房供应、公共资源配套方面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具有需求量大、可塑性强的特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拟从保障性住房选址方面,对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进行分析研究。1.对国内外关于保障性住房选址分析方法、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指标量化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保障性住房选址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性住房合理选址的特性并构建出保障性住房选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具体分析方法优缺点比较对比分析,选取出AHP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并建立了保障性住房选址影响因素。2.基于前文构建的保障性住房选址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选址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完成对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影响因素量化,最终通过图纸的形式直观的展现出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适宜度评价图。3.结合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评价结果,笔者从与相关城市规划结合、与公共交通的联系、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适当围绕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提出了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对后续的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全文约5.0万字,图32幅,表24个。

郭敏[5](2020)在《我国超大城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大城市的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但是大量人口聚集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住房紧张等等。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聚集,特别是新就业大学生的去留对一座城市的发展非常关键。但是,在超大城市高昂的居住成本、不断飙升的房价让许多毕业生选择逃离。因此,本研究以超大城市——上海市的新就业大学生为研究出发点,试图了解目前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现状、住房满意度,以及现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在新就业大学生中的实施情况。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的住房现状,发现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面临着不能独立购买房产,租房市场混乱,房租占收入比重较大,居住面积有限等住房困境。关于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对新就业大学生的限制过多,申请流程复杂等影响了新就业大学生享受保障性住房。然后,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回归检验,对租房、保障性住房和自有住房的住房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自有住房满意度>租房满意度>保障性住房满意度。其中,新就业大学生中的租房群体对住房的户型设计、生活购物、出行成本较为不满;保障性住房群体对住房的物业服务、生活购物和社区医院最为不满。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模型,发现影响住房满意度的因素有新就业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引起的主观因素和居住环境带来的客观因素,通过分析发现关于个人特征因素:女性大学生对住房的满意程度高于男性大学生;年长大学生的住房满意度高于年轻大学生;学历高的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满意度高于低学历的新就业大学生;工作年限长的大学生的住房满意度高于刚刚工作的大学生;已婚大学生对住房的满意程度高于未婚大学生;收入高的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满意度高于低收入的新就业大学生。同时关于居住环境客观因素:在控制了个人因素的影响后,住房的户型设计、小区治安、交通便捷和社区医院的满意程度,与新就业大学生的居住满意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真实的数据调查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的居住现状、住房需求和期望,并通过因子分析和建立结构方程,寻找影响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满意度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市场、政府提高新就业大学生的居住环境提供建议。第一,对新就业大学生实施阶梯租金补贴。第二,加强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和购房者的保障。第三,扩宽新就业大学生的保障性住房范围。第四,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相关配套设施。

陶林[6](2019)在《三十年来国内关于新加坡政治研究的综述与展望(1989-2019)》文中指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伴随的是中国比较政治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比较政治学中的新加坡政治研究是近三十年国内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三十年来,国内新加坡政治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9—1999年,初步探索时期;2000—2019年,为快速发展时期。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对于新加坡政治研究取得的成果显着,有一批研究队伍,有比较稳定的发表刊物,有一批代表性的专着,有比较稳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新加坡政治发展、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组屋制度、反腐廉政建设、政治文化、中新关系和新加坡外交七个方面。研究发展的特点包括:从研究兴趣到理论自觉,从宏观研究到专题研究,从学术研究到现实关照,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但新时代继续深化新加坡政治研究也面临严峻挑战,研究存在一定重复、研究视角狭隘,研究领域需要拓展。今后需要重视新加坡政治的跟踪研究、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重视学术交流和翻译,拓展研究视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继续加强新加坡政治研究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

汤顶华[7](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钱成[8](2019)在《基于混合居住理念的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深圳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攀升,保障性住房成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重要手段。深圳市近年来加速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未来将延续这一态势。深圳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出现选址偏远、交通不便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当前发展状况下,有必要对保障房的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其建设模式与居住隔离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探讨相应的优化方式和政策建议。本文以深圳市保障房住区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国外政策性住房的建设经验,论述了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的特征。通过对深圳市保障房住区的实际案例调研,认为深圳市保障房选址有郊区化趋势,且多数保障房住区存在快速轨道交通覆盖不足、服务设施缺乏,独立建设式保障房易被边缘化、配建式保障房难以融合等隔离表现,并基于次提出基于混合居住模式的保障房住区建设策略。本文的研究希望寻找有效的策略手段缓解目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未来深圳市大量保障房的建设提供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保障房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等内容;第二章概述了保障房历史研究理论及国内外案例实践;第三章梳理了深圳市保障房建设发展特征,并结合三个实际案例的调研,深入剖析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深圳市的居住隔离情况及其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之间的关联,阐述了居住隔离的社会消极影响;第五章介绍了能缓解居住隔离现象的混合居住模式,探讨了深圳实施混合居住的可行性,并提出混合居住模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策略;第六章为本论文的结语,归纳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后续值得探讨的内容。

杨琦辉[9](2019)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新加坡高层组屋公共灰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新加坡“组屋”(英文称为“HDB flats”,公共住房)的建设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截至2015年,新加坡己兴建近100万套公共住宅单位,为超过450万的新加坡居民(占新加坡总人口的82%)提供住所。凭借如此卓越的成就,新加坡组屋赢得了国际赞誉并成为居住典范。组屋社区除了提供宜居的户内套型外,更营造了居民共享、富有凝聚力的社区公共空间;尤其组屋社区尊重新加坡湿热气候,在提供舒适、长时间逗留的公共空间方面,探索和积累了大量经验,为其他相似气候区的社区优化提供了范本。本文即是为了归纳组屋社区公共空间当中适应湿热气候的经验为我国南方地区正大量建设的高层住区公共空间提供参考,文章以新加坡组屋住区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历史脉络梳理和整体普查后,选取达士岭、杜生庄、水滨台三个当代高层组屋作为典型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电脑模拟等方法,从空间形态、空间布局、空间类型、设施配置等方面对组屋住区外部空间展开分析,并运用Ecotect软件对组屋户外公共空间进行定量模拟分析和评价,表明杜生庄的灰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和热舒适性。三个案例共同体现了新加坡组屋在灰空间注重与外部的开放性、步行连续性、建筑可达性、空间多样性设计经验。本文希望在归纳组屋住区外部公共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今后我国湿热气候地区的高层集合住宅外部空间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改善住房的外部公共空间,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感。

杜睿[10](2019)在《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文中研究说明新加坡自独立以来,致力于解决严重的“屋荒”问题,时至今日,新加坡有超过100万个组屋单位,八成以上的人口住在组屋。作为“政坛常青树”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60年来经历多次调整和变革,实现了对新加坡人的承诺——“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政府实行的“居者有其屋”政策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最好的国家。趋于完善的组屋制度是新加坡公民实现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固然是一项惠及绝大多数新加坡人的民生政策,但实质上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组屋政策实行以来,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大力建设组屋以满足民众住房需求,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是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拉拢民众选票的重要砝码,虽然招致了不少微词,但确实起到了吸引民众的作用;人民行动党议员通过走访组屋及巴刹等场所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这些都是重构和增强民众对人民行动党的政治认同,进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新加坡的组屋建设成就为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组屋政策不仅夯实了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社会根基,而且组屋政策是有利于实现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政策措施之一,新加坡政府采取实用主义做法,通过“施惠”于民的举动来凝聚民心,催生国家意识使脆弱“难控”的新加坡存活下来,消弭动荡,进而铸就新加坡国家认同。在培养新加坡国家意识、不断完善推进国家建构及实现国家认同方面,组屋政策发挥着主导效应。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执政期间保持高度敏锐性和政策前瞻性,将共存共生的和谐理念贯彻于组屋政策实践中,充分发挥房子作为关键抓手解决国家治理难题的政治效应,在实践中立足新加坡国情,发挥组屋政策在促进种族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等的作用。后发展时代,新加坡面临的挑战也是明显的,随着新加坡社会的日趋稳定以及民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新加坡的青年一代中,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贫富差距扩大;老龄化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愈来愈严重,以政绩获取合法性越来越困难。人民行动党也加快步伐在组屋建设上投入力度,面对社会贫富分化等挑战,快速进行自我更新,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国家转型压力。

二、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新加坡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对我国老旧社区改造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老旧社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1.1 老旧社区缺乏维修机制
    1.2 老旧社区改造缺乏经费保障
    1.3 老旧社区产权多元,改造意见不统一
    1.4 社区规划缺乏法定地位
2 新加坡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的成功经验
    2.1 组屋维修翻新的缘起
    2.2 组织形式
    2.3 维护周期
    2.4 维修翻新方式
    2.5 资金来源
    2.6 取得的成就
3 新加坡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给我国老旧社区改造带来的启示
    3.1 成立全面负责社区改造和后续维护的专业部门
    3.2 确定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维护周期
    3.3 建立“政府主导,非政府机构实施,居民监督”的运营维护机制
    3.4 确定适应不同类型社区的维修翻新方式
    3.5 建立“政府补助为主,社会投资和居民分摊为辅”的资金筹措方式
    3.6 明确共有产权以保证翻修机制的运行
4 结语

(2)新加坡组屋可持续机制及对未来社区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组屋的社会可持续机制
    1.1 多种族、跨代际的混合居住理念
    1.2 复合式、人本化的邻里中心模式
    1.3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2 组屋的经济可持续机制
    2.1 资产循环降低融资成本
    2.2 源头控制组屋建设成本
    2.3 参照收入定价的可负担机制
    2.4 全周期持续经营和维护机制
3 组屋的生态可持续机制
    3.1 集约复合步行友好的绿色TOD理念
    3.2“理性与诗意并茂”的立体绿化系统
    3.3 全方位保障的可持续绿色意识培育
4 对浙江未来社区建设的启示
    4.1 树立“持续经营”的有机更新理念
    4.2 以生活化细节设计彰显人本内核
    4.3 以集约化设计践行绿色TOD理念
    4.4 以共建共享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4.5 以开源节流实现资金可持续保障

(3)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住房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1.1.2 持续增长的公共租赁住房需求
        1.1.3 快速大量建设中暴露的公共租赁住房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
        1.5.2 对比研究
        1.5.3 实地考察
        1.5.4 问卷调查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
    2.1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历程
        2.1.1 1949-1978年:福利性住房的建设时期
        2.1.2 1978-2000年: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建设时期
        2.1.3 2000-2010年:以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为核心的建设时期
        2.1.4 2010---至今: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建设时期
    2.2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
        2.2.1 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试点摸索阶段
        2.2.2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国推广阶段
        2.2.3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深化完善阶段
第三章 国外公共住房发展与建设
    3.1 新加坡组屋建设
        3.1.1 组屋发展概况
        3.1.2 组屋制度政策特点
        3.1.3 组屋规划设计与建设
    3.2 荷兰社会住宅建设
        3.2.1 社会住宅发展概况
        3.2.2 社会住宅制度政策特点
        3.2.3 社会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
    3.3 日本住宅公团建设
        3.3.1 住宅公团发展概况
        3.3.2 住宅公团制度政策特点
        3.3.3 住宅公团规划设计与建设
    3.4 国外公共住房的借鉴与启示
        3.4.1 改善环境的规划设计
        3.4.2 提升品质的住房设计
        3.4.3 保证质量的技术支撑
第四章 南京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4.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4.1.1 实施情况
        4.1.2 组织管理
    4.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4.2.1 区位选址
        4.2.2 服务配套
        4.2.3 住区环境
    4.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4.3.1 住户特征
        4.3.2 居住满意度
    4.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4.4.1 经验总结
        4.4.2 问题与需求
    4.5 本章总结
        4.5.1 规划层面
        4.5.2 建筑层面
        4.5.3 技术层面
第五章 杭州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5.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5.1.1 实施情况
        5.1.2 组织管理
    5.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5.2.1 区位选址
        5.2.2 服务配套
        5.2.3 住区环境
    5.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5.3.1 住户特征
        5.3.2 居住满意度
    5.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5.4.1 经验总结
        5.4.2 问题与需求
    5.5 本章总结
        5.5.1 规划层面
        5.5.2 建筑层面
        5.5.3 技术层面
第六章 成都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6.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6.1.1 实施情况
        6.1.2 组织管理
    6.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6.2.1 区位选址
        6.2.2 服务配套
        6.2.3 住区环境
    6.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6.3.1 住户特征
        6.3.2 居住满意度
    6.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6.4.1 经验总结
        6.4.2 问题与需求
    6.5 本章总结
        6.5.1 规划层面
        6.5.2 建筑层面
        6.5.3 技术层面
第七章 西安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7.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7.1.1 实施情况
        7.1.2 组织管理
    7.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7.2.1 区位选址
        7.2.2 服务配套
        7.2.3 住区环境
    7.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7.3.1 住户特征
        7.3.2 居住满意度
    7.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7.4.1 经验总结
        7.4.2 问题与需求
    7.5 本章总结
        7.5.1 规划层面
        7.5.2 建筑层面
        7.5.3 技术层面
第八章 四城市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总体分析研究
    8.1 规划层面问题:基于区位环境总体分析
        8.1.1 区位选址具有边缘化特点
        8.1.2 服务配套呈现滞后化特征
        8.1.3 住区环境形成低配化趋势
    8.2 建筑层面问题:基于居住满意度总体评价
        8.2.1 户型适应性不足
        8.2.2 住房耐久性低下
        8.2.3 空间适老性缺乏
        8.2.4 室内环境性能不佳
    8.3 技术层面问题:基于建设技术总体研究
        8.3.1 传统施工技术落后
        8.3.2 标准技术体系受限
        8.3.3 部品通用技术缺乏
第九章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设实践
    9.1 规划设计策略
        9.1.1 多元引导—统筹多种层次的住区选址
        9.1.2 功能复合—配置全面便捷的服务配套
        9.1.3 场所营造—提供安全休闲的住区环境
        9.1.4 灵活应对—注重套型适应性设计
        9.1.5 长寿运维—优化住房耐久性设计
        9.1.6 通用关怀—完善适老化人性设计
        9.1.7 舒适共生—提升室内环境品质
        9.1.8 低碳生产—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
        9.1.9 高效供给—落实标准化模块技术
        9.1.10 部品通用—增添部品化集成技术
    9.2 青棠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践
        9.2.1 开放理念的青棠湾规划设计
        9.2.2 高品质化的青棠湾居住设计
        9.2.3 可持续性的青棠湾技术支撑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调研问卷

(4)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1.1.2 保障性住房建设民生工程亟需落实
        1.1.3 直管区保障性住房发展需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范围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
    2.1 理论支撑
        2.1.1 TOD理论
        2.1.2 竞租理论
        2.1.3 空间失配理论
    2.2 保障性住房选址相关研究
        2.2.1 选址分析方法的研究
        2.2.2 选址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选址评价指标量化的研究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 保障性住房选址相关实践
        2.3.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2.3.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2.3.3 相关建设经验归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障性住房选址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选址特性分析
        3.1.1 商品房选址的差异性
        3.1.2 合理选址的特性
    3.3 选址评价模型的引入与构建
        3.3.1 分析方法的归纳对比
        3.3.2 分析方法的具体描述
        3.3.3 选址评价模型的构建
    3.4 选址影响因素的综合选取
        3.4.1 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3.4.2 影响因素初步选取
        3.4.3 影响因素筛选与补充
        3.4.4 影响因素最终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实证分析
    4.1 保障性住房建设及选址现状分析
        4.1.1 直管区概况
        4.1.2 现状建设规模
        4.1.3 相关问题总结
    4.2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确定
        4.2.1 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4.2.2 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4.3 基于GIS的选址影响因素量化评价
        4.3.1 影响因素量化与分值的确定
        4.3.2 单因子量化评价
        4.3.3 选址影响因素的叠加分析
        4.3.4 评价结果
    4.4 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优化保障策略
        4.4.1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
        4.4.2 增强与公共交通之间的关联
        4.4.3 完善保障性住房周边公共服务设施
        4.4.4 围绕产业园区进行保障性住房选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我国超大城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超大城市
        2.1.2 新就业大学生
        2.1.3 住房保障
        2.1.4 保障性住房
    2.2 文献综述
        2.2.1 住房保障政策相关研究
        2.2.2 住房保障对象相关研究
        2.2.3 住房满意度相关研究
        2.2.4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社会保障理论
        2.3.2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2.3.3 顾客满意度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与保障现状分析
    3.1 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逃离”现象分析
    3.2 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保障政策
        3.2.1 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3.2.2 保障房的分配机制
    3.3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3.4 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情况分析
        3.4.1 新就业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3.4.2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现状
    3.5 新就业大学生的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
    3.6 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需求
        3.6.1 租房需求
        3.6.2 购房需求
        3.6.3 保障性住房的需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4.1 住房满意度评价体系
        4.1.1 住房满意度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住房满意度评价指标选取
    4.2 住房满意度因子分析
        4.2.1 效度检验
        4.2.2 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
        4.2.3 成份矩阵
        4.2.4 因子得分
        4.2.5 住房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上海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满意度分析
        4.3.1 租房的住房满意度分析
        4.3.2 保障性住房的满意度分析
        4.3.3 自有住房的满意度分析
        4.3.4 租房、保障房住户和自住户住房满意度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房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性别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2 年龄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3 教育背景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4 工作年限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5 婚姻状况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6 收入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1.7 居住环境的客观因素对住房满意度的影响
    5.2 研究模型的构建
        5.2.1 个人特征对住房满意度影响的模型构建
        5.2.2 居住环境客观因素对住房满意度影响的模型构建
        5.2.3 变量解释
    5.3 回归分析
        5.3.1 个人特征对住房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5.3.2 居住环境客观因素对住房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5.3.3 回归结果的诠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经验借鉴
    6.1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
        6.1.1 组屋概况
        6.1.2 组屋的财政管理制度
        6.1.3 组屋的土地管理制度
    6.2 新加坡、上海住房保障制度对比
        6.2.1 新加坡、上海特点对比
        6.2.2 住房保障的供给模式对比
        6.2.3 住房保障的分配机制对比
    6.3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给上海的启示
        6.3.1 土地有效供应保障组屋建设
        6.3.2 封闭的住房金融体系提供资金
        6.3.3 科学合理的组屋分配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对新就业大学生实施阶梯租金补贴
    7.2 加强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和购房者的保障
    7.3 扩宽新就业大学生的保障性住房范围
    7.4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相关配套设施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住房现状和需求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述主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2.1 新城概述
        2.1.1 新城的概念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2.2 保障房概述
        2.2.1 保障房的概念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混合居住理念的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1.3.1 保障性住房
        1.3.2 保障房住区
        1.3.3 社会阶层、居住分异与社会隔离
        1.3.4 混合居住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界定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及国内外保障房发展概述
    2.1 文献综述
        2.1.1 居住分异与社会隔离的相关研究
        2.1.2 保障房规划的相关研究
        2.1.3 混合居住的相关研究
    2.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借鉴
        2.2.1 美国可支付住房
        2.2.2 新加坡祖屋
        2.2.3 香港公屋
    2.3 国内保障性住房发展概述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建设及居住隔离表现
    3.1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的建设分析
        3.1.1 深圳保障房建设发展历程
        3.1.2 深圳保障房住区空间选址分析
        3.1.3 深圳保障房住区公共交通设施分析
        3.1.4 深圳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分析
        3.1.5 深圳保障房住区发展特点
    3.2 深圳市居住隔离与保障房建设的关系探讨
        3.2.1 深圳市居住空间隔离现象发展情况
        3.2.2 保障房建设对居住隔离的影响分析
        3.2.3 居住隔离的消极社会影响
    3.3 深圳保障房住区案例调查及分析
        3.3.1 富安花园安居房项目
        3.3.2 招商澜园廉租房项目
        3.3.3 龙悦居三期公租房项目
    3.4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的居住隔离表现
        3.4.1 深圳保障房居民特征
        3.4.2 保障房多选址于关外地区
        3.4.3 快速轨道交通覆盖不足
        3.4.4 配套服务设施缺乏
        3.4.5 独立建设式易边缘化,配建式难以融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居住理念与深圳市保障房建设
    4.1 混合居住的源起与发展
        4.1.1 1970年代包容性区划
        4.1.2 1974年Section 8政策
        4.1.3 1992年Hope Ⅵ计划
    4.2 混合居住理念的实践反思
    4.3 深圳推行混合居住理念建设保障房的可行性分析
        4.3.1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包容性
        4.3.2 居住隔离程度尚处于萌芽阶段
        4.3.3 关内关外一体化战略创造物质基础
        4.3.4 公租房与人才住房政策成为转机
    4.4 深圳混合居住理念建设保障房的实施难点
        4.4.1 城市经济效率
        4.4.2 不同居民的需求与支付能力
        4.4.3 异质阶层的心理排斥
第5章 基于混合居住理念的深圳市保障房建设策略探讨
    5.1 深圳市混合居住保障房建设路径
        5.1.1 保障房住区的空间分散
        5.1.2 保障房住区与其他住区的混合
        5.1.3 促进异质阶层群体的融合
    5.2 深圳市混合居住保障房建设策略
        5.2.1 多样化的用地选址方式
        5.2.2 结合轨道站点进行开发
        5.2.3 提倡“大混居、小聚居”的模式
        5.2.4 构建适宜的混合尺度
        5.2.5 采用梯度混合,以中间阶层作为过渡层
        5.2.6 加强公共空间设计,削弱内部空间隔离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深圳市近年来保障房住区项目情况(2010~2016年,含已建成和在建)
    附录二 保障性住房居民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 深圳市历年发布的与保障性住房相关文件(1988~2018)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新加坡高层组屋公共灰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背景下的高层高密度住宅建设
        1.1.2 我国高层集合住宅的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1.1.3 相近的湿热气候地区新加坡组屋户外空间环境的多样化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新加坡组屋住区及相关背景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组屋
        2.1.2 灰空间
        2.1.3 气候适应性设计
    2.2 新加坡公共组屋住区的历史沿革
        2.2.1 新加坡组屋住区产生背景
        2.2.2 新加坡当代公共组屋发展阶段
        2.2.3 不同时期组屋住区的代表案例
        2.2.4 案例研究选取
    2.3 新加坡组屋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2.3.1 组屋户外公共空间发展阶段
        2.3.2 新加坡组屋户外灰空间的普遍性
        2.3.3 组屋户外灰空间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2.3.4 组屋户外灰空间以人为本的实用性
    2.4 灰空间对新加坡湿热气候的适应性
        2.4.1 新加坡地理气候概况
        2.4.2 湿热气候对建筑空间的基本要求
        2.4.3 灰空间对湿热气候的被动式适应
        2.4.4 新加坡住区设计法规的相关规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加坡组屋住区公共灰空间概况
    3.1 多层组屋住区的外部灰空间类型
        3.1.1 多层组屋底层架空层
        3.1.2 连廊linkway步行系统
        3.1.3 多层组屋红白喜事亭灰空间
    3.2 高层组屋住区外部灰空间类型
        3.2.1 高层组屋底层架空层
        3.2.2 连廊linkway步行系统
        3.2.3 高层组屋红白喜事亭灰空间
        3.2.4 高层组屋中间架空层
        3.2.5 高层组屋屋顶灰空间
    3.3 公共组屋住区灰空间的发展趋势
        3.3.1 组屋户外灰空间占比增加
        3.3.2 高层高密度带来的多层次灰空间
        3.3.3 组屋综合体发展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加坡高层组屋住区公共灰空间体系典型案例分析
    4.1 达士岭组屋灰空间体系的要素分析
        4.1.1 背景概述
        4.1.2 场地构成及步行连续性
        4.1.3 开放性及可达性
        4.1.4 结构处理与景观通透性
        4.1.5 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4.2 杜生庄组屋灰空间体系的要素分析
        4.2.1 背景概述
        4.2.2 结构处理与视线通透性
        4.2.3 空间形态与尺度设计
        4.2.4 灰空间的连续性
        4.2.5 放性及可达性
    4.3 水滨台组屋灰空间体系的要素分析
        4.3.1 背景概述
        4.3.2 结构处理与空间形态多样性
        4.3.3 开放性与可达性
        4.3.4 场地步行及灰空间连续性
    4.4 典型案例灰空间营造的共同策略
        4.4.1 多入口的灰空间开放性
        4.4.2 横向连贯易达的灰空间体系
        4.4.3 竖向多层次的灰空间多样性
        4.4.4 结构通透的灰空间品质
        4.4.5 尊重历史民俗的灰空间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加坡高层组屋住区公共灰空间热舒适模拟
    5.1 研究原理及方法
        5.1.1 研究原理
        5.1.2 新加坡气象数据分析
        5.1.3 研究方法
    5.2 组屋屋顶灰空间热舒适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2.1 模拟分析简介
        5.2.2 屋顶灰空间模拟分析数据对比分析
        5.2.3 本组模拟分析结论
    5.3 组屋底层架空灰空间热环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3.1 模拟分析简介
        5.3.2 底层灰空间模拟分析数据对比分析
        5.3.3 本组模拟分析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层组屋公共灰空间体系设计策略及启示
    6.1 上述典型案例气候设计之显着特点
        6.1.1 达士岭组屋——与景观互动的底层连廊、空中天桥
        6.1.2 杜生庄组屋——多层次空中花园平台、屋顶灰空间遮阳处理丰富·
        6.1.3 水滨台组屋——通风采光良好的逐层空中街道
    6.2 上述典型案例气候设计之不足
        6.2.1 屋顶空间缺乏遮阳——达士岭组屋
        6.2.2 架空灰空间利用率低——杜生庄组屋
        6.2.3 底层架空欠活力、屋顶曝晒——水滨台组屋
    6.3 公共组屋公共灰空间的气候适应性体现
        6.3.1 通风与隔热
        6.3.2 日照及遮阳
        6.3.3 防潮与避雨
    6.4 对我国湿热地区高层住宅公共灰空间营造的启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新加坡组屋外部空间类型表格
附录B 新加坡高层组屋典型案例资料整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加坡组屋建设与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1.1 新加坡组屋建设使人民行动党赢得多民众的支持
        1.1.1 居者有其屋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1.1.2 居者有其屋政策满足了新加坡人对好政府的期待
        1.1.3 居者有其屋政策与国家认同度休戚相关
    1.2 实施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政策为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合法性
        1.2.1 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计划是人民行动党执政的一个标志性政策
        1.2.2 电梯更新计划进一步巩固了执政社会基础
        1.2.3 组屋翻新计划和电梯更新计划为大选提供坚强支柱
    1.3 组屋及巴刹成为人民行动党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活动场所
        1.3.1 组屋及巴刹彰显人民行动党务实包容精神
        1.3.2 巴刹成为政党活动的公共空间
        1.3.3 走访选民沟通的各种机制是推进政民互动的长效机制
    1.4 组屋政策凝聚新加坡政党执政共识
        1.4.1 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先对立后监督”推动政治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1.4.2 人民行动党立足整体谋长策赢取人心
第二章 组屋建设与新加坡国家认同
    2.1 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内涵及生成逻辑
        2.1.1 国家意识有力铸就国家认同的灵魂
        2.1.2 国家建构持续发力贯彻国家认同全过程
        2.1.3 高度国家认同的形成确保政治有序稳定
        2.1.4 国家意识、国家建构和国家认同的证成逻辑
    2.2 组屋建设强化与巩固新加坡国家认同
        2.2.1 组屋建设贯彻新加坡国家意识于实践
        2.2.2 组屋建设与新加坡国家建构循序推进
        2.2.3 组屋建设深化巩固新加坡的国家认同
    2.3 “居者有其屋”语境下新加坡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2.3.1 建立新型组屋模式回应社会分层现象的凸显
        2.3.2 新加坡社会老龄化危机对组屋制度更新的挑战
        2.3.3 力促老旧组屋保值经济转型须成功
第三章 组屋政策与新加坡和谐社会的政治效应
    3.1 组屋建设成就奠定了新加坡社会稳定的根基
        3.1.1 从“广厦”到“恒产”
        3.1.2 “有恒产者有恒心”
        3.1.3 翻新组屋以加强内聚力
        3.1.4 组屋为人民行动党赢取更多政治筹码
    3.2 新加坡组屋发挥家庭和睦的保障功能
        3.2.1 倡导共同价值观建立和谐社会
        3.2.2 组屋被赋予促进儒家伦理亲情的政策意蕴
        3.2.3 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发挥住房保障功能
    3.3 组屋建设践行新加坡多元共生平等共处的种族政策
        3.3.1 构建多元种族和谐共生的“新加坡民族”
        3.3.2 组屋族群混居政策强化国族认同
        3.3.3 组屋种族配额政策促进各种族和睦共处
    3.4 新加坡组屋构建主导新加坡社会公平的政治体系
        3.4.1 以人为本:确保人人分享国家进步果实
        3.4.2 严格监管与可持续的再分配确保组屋政策良性运行
        3.4.3 出台法律确保组屋政策有法可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加坡组屋定期维修翻新机制对我国老旧社区改造的启示[J]. 黄经南,杨石琳,周亚伦. 上海城市规划, 2021(06)
  • [2]新加坡组屋可持续机制及对未来社区的启示[A]. 徐呈程.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 2021
  • [3]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单思聪.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02)
  • [4]南京市江北新区直管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研究[D]. 徐继华.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5]我国超大城市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研究[D]. 郭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三十年来国内关于新加坡政治研究的综述与展望(1989-2019)[J]. 陶林.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9(02)
  • [7]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混合居住理念的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建设空间策略研究[D]. 钱成. 深圳大学, 2019(09)
  • [9]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新加坡高层组屋公共灰空间设计研究[D]. 杨琦辉. 华侨大学, 2019(01)
  • [10]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D]. 杜睿.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新加坡组屋建设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