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应用

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应用

一、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文轩[1](2021)在《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全球联系的建立”专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战略支持,教育部秉承时代发展需要做出建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历史课程改革决策,修订印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人才的教育理念。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球史理论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专题“全球联系的建立”的内容要求为切入点,结合“生态互动视域”“文化互动视域”“全球化贸易视域”等视角的具体教学设计分析,探讨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界定相关概念,考察研究成果,分析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即:该理论遵循时代要求,符合育人目标,在现实层面可以较好地推行和运用。同时,以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讨论其设计路径,通过具体教学设计片段证明该理论可以有效地培养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课程育人目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对该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做出了理论层面的反思和初步展望。21世纪基础教育的变革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力求在把握“全球联系的建立”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力图可以为教师运用该理论进行教学提供指引与示范,为全球史理论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林孝斌[2](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郑妍欣[3](2021)在《M50纺织工业遗产文化的互动装置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上海市政府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力推进,工业遗产型创意园改造和升级正如火如荼。一方面数字互动技术的引入可以赋能园区的新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文化内容的创新有利于创意园更具品牌竞争力。然而以M50为代表的创意园区在创意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时,面临着地域文化主题缺失、文化展览信息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将融合数字互动技术的互动装置作为本文研究应用对象,在结合文化元素和园区展览活动需求的基础上,整合设计具有服务设施功能和文化互动意义的互动装置。在设计研究过程上,通过叙事设计方法将织造机械运动特征转化为用户交互流程。在技术上结合传感技术和屏幕多媒体技术输出纺织工业遗产文化表达的产品,来改良园区空间文化活动的展示功能,增强用户的融合与参与感。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织造文化主题叙事设计与环境需求分析,在文化域和空间域上进行互动流程分析和功能需求定位。在文化内容方面将地域文化体系中的工业织造主题通过叙事设计方法转化为用户参与的机械式互动动作,在空间环境上结合M50空间环境中文化信息服务需求,集合性的定位了互动装置的互动流程和装置的功能载体;(2)互动装置系统控制策略和效果输出,通过使用传感器技术、蓝牙无线传输技术收集用户运动控制的数据,应用Arduino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结合Processing程序设计进行可视化屏幕反馈,设计并实现了有形可感的人机交互系统;(3)设计评价验证,在设计阶段使用迭代设计进行快速原型迭代,在模型实现后招募用户进行现场测试和使用后评价,主要需要从文化域和空间域对设计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总结提出问题改进方向。本研究合理有效的探索了可应用于软硬件文化互动装置的设计实践过程和验证评价方法。装置的开发成本低,性价比高,对于同类型的互动装置的设计开发具有较大的参考性。

齐阿娜尔[4](2021)在《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在文化整合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它既是多元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多元文化需求的体现。首先,多元文化互动不是单一文化之间的互动,而是文化混搭互动。文化混搭是文化存在的常态形式。其次,教师是文化混搭的结果和体现,教师专业发展即通过文化整合能动回应文化混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即时专业情境下,文化混搭环境与个体认知在互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就是文化整合机制,文化整合水平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此,研究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教师为质化的个案研究样本,从教师职业文化视角,在宏观的文化混搭现实和微观的互动文化情境的动态关系中探究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具体描述和呈现了文化整合过程中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和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立足于职业群体的专业情境,从文化混搭环境和个体认知的互动关系中,以文化构成要素为内在分析线索,以我国多元一体文化为外部分析框架,以专业信念、专业能力、专业互动为分析内容,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展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研究。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是在宏观社会结构文化中,是宏观社会关系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的自组织过程。研究结论表明,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社会文化层面是由社会文化结构和关系决定的即时专业情境下的文化互动;在职业群体层面是由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而达成的意义整合;在认知因素层面是由价值一体化发展和规范认同而达成的职业认同。研究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在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框架内,从宏观社会文化与微观互动文化的关系中全景性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的整体图景、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二是在全球视野下,在国家间和国家嵌套内的文化合作和依存关系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文化整合过程中的弹性理解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框架,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性政策制定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通过集合个案的质化研究,以文化会聚主义为研究理念,以文化动态建构的解释性建构为研究取向,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为具体研究方法,以共时描述——解释分析——理解建构为表现形式,以文化整合为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的价值、规范和符号维度展开了对教师专业信念、专业能力和专业互动的调查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呈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文化支持机制、文化协同机制及其内外部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专业信念领域中的价值认同是文化动力机制,多元一体文化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价值的双元生成与一体化发展是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能力领域中的规范互动是文化支持机制,多元文化规范互动和价值一体化发展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规范认同是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专业互动领域中的意义共享是文化协同机制,即时专业情境下的互动需求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职业认同是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最后总结性呈现了文化整合取向的教师专业素的同时,在社会文化、职业群体和认知因素等三个层面上理解性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蔡籽焓[5](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杨贵鹏[6](2020)在《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与文化交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众多的媒介中,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包括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手机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手机媒介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且可视化的影像传播功能,使不同地域文化能够迅速得以呈现。作为传递信息与交流文化的手机媒介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在互动中的行为表达与情感意识,并对其互动的情景与内容起着潜移默化的效果和作用。于是,手机不仅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工具,而且还是人们开展线上文化互动的重要场所。基于这种情景下,本文以“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为题,对居住在我国川滇交界地区史称西番的族群中自称“普米(prim)”、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民族识别中被划分为普米族和藏族的群体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手机媒介环境下被识异为不同民族的普米人之间的互动与文化表现。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展的民族识别为背景,对居住在川滇交界地自称“普米”或“培米”的人群其族别被识异成藏族和普米族的过程进行简单回溯,并对现阶段生活在四川的藏族普米人和生活在云南的普米族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川滇两地的普米人群的文化互动和手机媒介使用情况作了描述。第二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表征》,以手机媒介视角观察川滇普米族群网络互动的表现形式,包括日常生活、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民俗等在手机媒介中的呈现形式,并探讨文化互动的特点。第三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通过对手机媒介互动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川滇普米族群之间的媒介互动与其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关联性,二者的互动效果也受到了彼此民族与文化认同的影响。第四章《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考》,通过分析手机媒介文化互动中族际交往呈现的信息鸿沟,以及信息判断的意识分歧,认为网络媒介生活中出现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碰撞挑战,无疑是一个民族群体在媒介化社会中努力寻求互动和转型的出路,但各种文化冲突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为前提。

王宁[7](2020)在《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的人类学研究 ——以北爱尔兰FORGE联合小学为例》文中提出欧盟组织的文化互动教育政策、北爱尔兰的联合教育政策,以及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都指明了未来教育的研究方向,即一种可持续的鼓励不同民族文化互动的教育方式。它取代了多元文化教育,不局限于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培养动态性的文化互动观念。在上述背景的影响下,本研究依据涵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以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的Forge联合小学为例,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从班级、教师、学生、家长不同视角分析了其多元文化教学,并结合文化互动教育政策与联合教育政策,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有益经验。本研究认为: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教学主要体现在其学生文化背景、教学课程、教学方式和文化活动的多元,文化背景上借助了人类学生物性视角;课程内容上设置了多元文化课程,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教学方式上利用了人类学文化符号的象征视角,借助符号传达民族文化内涵;文化活动上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层面的变化,提高了伙伴参与度和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融入度。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与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教学都具备着文化多样性的共识和文化互动观念,但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措施也各有不同。为此,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应在关注文化整体观的基础上,借助文化符号,充分发挥人类学文化符号的象征性意义;同时应树立文化互动观,在尊重、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双向互惠的交往交流模式;最后要利用联合教育方式,通过民汉合校等方法维护民族团结教育。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外案例,结合欧盟新近政策和北爱尔兰政策,提供了国际视角,有助于发挥比较教育学学科特点;通过采用教育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深入研究地区亲自调查,确保了资料的可靠性和研究的参与度;在总结归纳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旨在为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尤慧[8](2020)在《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理论为视域,重点研究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目标、教学价值、教学问题及归因,以及原则和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全文除绪论与结论外,共分为四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依据及概念界定。本论文的研究依据为: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分别对“当代文化参与”及“学习共同体”进行概念界定。第二章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目标与价值。本论文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点:立足文化多元时代,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视域目标;基于当代文化的特性,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能力目标;根据语文课程的关联性,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学习方式目标。本论文的教学价值分别为以下三点:文化传承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文化视域的拓展、“当代文化参与”的能力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凝练、语文学习方式的丰富有助于高中生个性意识的觉醒。第三章当前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文化视域的建构重形式轻内容、“当代文化参与”教学方式的失衡;“当代文化参与”缺乏语文真实的互动环境、“当代文化参与”的评价内容缺少对学习者的观照。具体原因为: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缺失学习动机、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中的师生关系定位模糊、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缺乏语文性思考、师生对学习共同体建构要素及要求没有清晰把握。第四章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原则与策略。本论文提出了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教学原则为:责任与共享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义务和权力的统一、整体周流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的动态交流与制衡、互动共生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的互惠与生成。教学策略为:学校为“当代文化参与”提供必要的教学基础、形成合理的师生关系并建设高中生学习共同体、为高中生学习共同体创设互动真实的文化参与环境、形成多元参与的评价方法。

赵畅[9](2020)在《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文中认为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带动了经典国货的文化回潮,目前对经典国货文化体验的探讨进入了广大文化研究者的视野。多重文化视域在人文学科的广泛运用提供了经典国货文化研究的新途径,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和文化内容的体验与设计具有了新的时代价值。面对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存在的现有史料与应有集体记忆内容不对等、单一解读视角与当代需求不匹配和现有策略研究与集体记忆主题不相干等问题,本文将以多重文化视域为切入点,以记忆塑造和互动体验为出发点,积极探索经典国货的当代创新方法,充分展示文化体验设计的示范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与归纳法、跨学科研究法、问卷访谈法和卡片分类等方法,将技术文化、物质文化、符号文化和消费文化整合为技术文化、符号文化和消费文化,对经典国货的多重文化记忆内容和当代青年的经典国货体验特性进行了专题研究。一是在技术文化层面提炼总结出民族工业自信自强的发展历程、民族工业制造中的精神文化力量和技术发展对经典国货设计迭代的影响,指出了影响这些内容转化的抽象内容的理解难度、实体产品的排布方式和历史风格的演绎形式等三个因素。二是在符号文化层面筛选整理出以形载道的内容元素和平面化的装饰风格,指出了符号传播的媒介选择和符号文化的体验方式会影响符号文化内容的转化。三是在消费文化层面整体展现出节俭朴素的经典国货消费观念和凭票购买的经典国货消费方式作为消费文化的记忆构建内容,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断层和非传统的消费取向会影响消费文化内容的体验。四是在经典国货集体记忆内容多重文化解读的基础上,以国货收音机为例调研当代青年对经典国货的认识态度、参与形式、体验偏好等内容,指出了打造参与式文化互动体验的文化体验定位,趣味性、沉浸性和参与性的文化体验目标和文化体验、休闲时尚的文化体验价值观。五是为实现创新文化体验形式的目的,采取满足文化互动需求为核心的体验设计定位,规划线上和线下的体验环境,从物的体验设计策略、经历的体验设计策略和知识的体验设计策略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当代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综上,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重构和体验设计能够在当代更好地展现经典国货的自身魅力,通过数字技术解读设计、制造和日常生活过程的再现,从多维立体的角度重塑国民对经典国货文化的全面深刻认识,鼓励国民积极参与到经典国货文化内容的亲身体验中,有效建立起国民与经典国货间的良好互动,进一步推动经典国货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薛琳[10](2020)在《跨文化互动视野下高中生“空间观念”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确立为核心素养之一后,愈加受到学者及一线教师的重视,而时空观念中的空间观念亦具有单独研究的价值。因此本文以跨文化互动这样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研究高中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本文第一章对空间观念进行研究,首先界定空间观念的概念,并分析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空间上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方面。其次对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学科特点、思维能力、知识把握等方面的重要性做出说明。第二章对跨文化互动视野下空间观念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对跨文化互动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其具体内涵,包括大范围移民、远距离贸易、生物物种传播、帝国扩张、宗教及文化传统交流、战争、技术传播等方面,并由此指出其与空间观念之间的相关性——以动态的角度透视历史空间,故以跨文化互动相关史实培养空间观念在理论上具备可行性。其次分析跨文化互动在课程标准及教材中的体现,由此指出以跨文化互动理念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亦具有可行性。最后指出基于跨文化互动视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性。本文第三章主要探讨跨文化互动视野下空间观念培养的具体路径,如关注史学及考古学成果、厘清时空线索、使用多种形式的动态地图、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等,并举例详述之。最后一章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课为例,尝试将前述的培养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

二、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全球联系的建立”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
第二章: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理论的必要性
        (一)中国参与全球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新时代推进高中历史课程育人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理论的可行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理论的理论依据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全球史理论的现实基础
第三章:全球史理论应用于新课标“全球联系的建立”专题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全球史理论下“全球联系的建立”专题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一)生态互动视域
        (二)文化互动视域
        (三)全球化贸易视域
    二、“全球史理论”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
        (一)以主题教学为指导的教学设计
        (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学设计
        (四)以知识整合为主要策略的教学设计
        (五)注重历史思维的教学设计
        (六)采用历史神入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三、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顺应
        (一)全球史理论下教学设计把握原则——唯物史观是统领
        (二)全球史理论下教学设计思维线索——时空框架作支撑
        (三)全球史理论下教学设计方法抓手——史料实证练辨析
        (四)全球史理论下教学设计能力构建——历史解释塑才能
        (五)全球史理论下教学设计价值归宿——家国情怀巧渗透
第四章: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反思与展望
    一、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一)全球史理论中时空的定位
        (二)全球史理论中关注的对象
    二、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展望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生态互动视域“全球联系的建立”教学设计
    附件二:文化互动视域“全球联系的建立”教学设计
    附件三:全球化贸易视域“全球联系的建立”教学设计
    附件四:近两年全球史理论相关高考试题
致谢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一、“生成论”之太极
        二、中士的“敬”意识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三、天主:“正意”之源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一、什么是“真学问”?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一、理性与灵修
        二、“诚-性”与检慎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M50纺织工业遗产文化的互动装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文化主题的互动装置研究现状
        1.2.2 互动装置的互动技术与实验评估方法
        1.2.3 公共空间的互动装置设计研究现状
        1.2.4 叙事设计应用于文化互动装置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M50 纺织工业遗产文化叙事设计与空间需求分析
    2.1 工业织造文化主题设计对象的研究
    2.2 织造文化主题叙事设计
        2.2.1 织造文化主题叙事策略
        2.2.2 物境设计
        2.2.3 情境设计
        2.2.4 织造主题叙事设计表达
    2.3 M50 空间环境需求调研分析
        2.3.1 空间行为活动调研
        2.3.2 游客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2.3.3 园区环境展览活动认知地图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型M50 文化互动装置方案设计实践
    3.1 复合型交互装置设计定位
    3.2 概念设计方案表达与推演
        3.2.1 人机交互要素设计
        3.2.2 形态要素设计
        3.2.3 色彩要素设计
    3.3 M50 纺织工业遗产文化互动装置概念方案设计与筛选
        3.3.1 方案发散与凝练
        3.3.2 设计方案筛选与确定
    3.4 织造互动装置模块设计实践
        3.4.1 织造屏幕交互模块
        3.4.2 织造物理交互模块
    3.5 初代原型制作与可用性测试
        3.5.1 初代模型制作方式及过程
        3.5.2 原型方案专家小组可用性测试
        3.5.3 人机分析及迭代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织造互动装置系统控制策略和效果输出
    4.1 装置整体实现技术方案
        4.1.1 物理装置运动与传感器端口
        4.1.2 传感器选择及参数设置
        4.1.3 ARDUINO NANO微处理器及设备
        4.1.4 PROCESSING连接ARDUINO通信
    4.2 ARDUINO系统电路设计与数据通信
        4.2.1 硬件电路图设计
        4.2.2 蓝牙链路通信传输
    4.3 上/下位机程序逻辑
        4.3.1 ARDUINO端程序设计与实现
        4.3.2 PROCESSING端程序设计与实现
    4.4 控制系统分部验证
        4.4.1 传感器端口与ARDUINO单片机连接通信测试
        4.4.2 整体通信测试与屏幕效果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制作与设计评价
    5.1 最终方案展示
    5.2 模型制作与实现
        5.2.1 材料选择与工艺分析
        5.2.2 交互运动测试
        5.2.3 表面处理与部件装配
    5.3 样机设计评价与改进
        5.3.1 任务测试
        5.3.2 产品使用后评价设计
        5.3.3 结果统计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专家评估问卷
附录 B 用户主观评价问卷
致谢

(4)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混搭的普遍现实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多元文化教师的必然选择
    二、文献述评
        (一)文献综述
        (二)文献简评
    三、研究问题、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理论借鉴与框架建构
    一、多元文化互动理念的选择
        (一)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反思
        (二)文化会聚主义及其契合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借鉴
        (一)自组织理论:宏观理论视角
        (二)多元文化理论:文化整合视角
        (三)符号学与符号互动论:微观理论视角
    三、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核心概念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理论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 质化的个案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质化研究
        (一)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的集合个案
        (二)解释性建构的研究取向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一)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调查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小结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专业信念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关于专业自我的信念
        (二)关于学生发展的信念
        (三)关于教育教学的信念
    二、群体社会化进程中的价值认同
        (一)群体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速写
        (二)群体社会化对双文化价值认同的影响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动力机制
        (一)价值认同: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动力机制
        (二)多元一体文化: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价值的双元与一体:文化动力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专业能力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双文化角色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双文化知识规范的习得能力
        (三)双文化技能规范的习得能力
    二、群体继续社会化进程中的规范认同
        (一)双文化经历是规范认同的基本途径
        (二)语言文字是规范认同的主要媒介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支持机制
        (一)规范互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支持机制
        (二)多元一体化: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规范认同:文化支持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专业互动视角下的教师发展
        (一)校内教研
        (二)课程实施
        (三)校外培训与交流
    二、群体再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认同
        (一)共享的社会文化经验是基础
        (二)共享的职业互动规范是推力
    三、整合取向下的文化协同机制
        (一)意义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协同机制
        (二)即时专业情境: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外因
        (三)职业认同:文化协同机制形成的内因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一、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一)文化整合:专业信念的确定性
        (二)文化整合:专业能力的胜任性
        (三)文化整合:专业互动中的建构性
    二、文化整合取向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
        (一)社会文化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二)职业群体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三)认知因素层面的自组织机制及其形成条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历史街区
        1.3.2 历史街区复兴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1.3.4 社会融合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基础理论支撑
        2.1.1 社会融合理论
        2.1.2 公众参与论
        2.1.3 绅士化论
        2.1.4 包容性发展论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2.2.1 开发模式
        2.2.2 行为主体
        2.2.3 实施途径
        2.2.4 社会结构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4.2.1 理论模型建立
        4.2.2 测量因子筛选
        4.2.3 测量体系生成
        4.2.4 测量评价方法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4.3.1 数据样本获取
        4.3.2 样本社会属性
        4.3.3 测量结果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概述
        一、川滇普米族群的族源及其“族别识异”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现状
    第二节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主要田野地点概况及调查程序
        二、田野地点社会人口特征
        三、田野地点受访者手机媒介使用状况
第二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表征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数据分析
        一、川滇普米的接触情况
        二、川滇普米的互动情况
        三、川滇普米的信息接收情况
    第二节 川滇普米族际交往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中日常对话的互动呈现
        二、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传递
        三、民俗记忆的相互渗透
    第三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文化互动的特点
        一、现代媒介传播环境弱化了传统民族的差异性
        二、新媒体发展增强了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实时与跨时空
第三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
    第一节 手机媒介环境对“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助推
        一、川滇普米族群共同体的塑造
        二、普米传统文化的回归
    第二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受制
        一、互动内容的记忆性受传播主体能动性的影响
        二、互动效果受互动主客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考
    第一节 手机媒介文化互动中族际交往的问题呈现
        一、“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信息鸿沟
        二、信息判断的意识分歧
    第二节 “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
        一、提高互动成员的整体知识水平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必须以“五个认同”为基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的人类学研究 ——以北爱尔兰FORGE联合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教育
        三、多元文化教学
        四、教育人类学
    第三节 关于多元文化的研究述评
        一、国内有关多元文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北爱尔兰的相关研究
        三、国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理论框架
        一、涵化理论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伦理
第二章 北爱尔兰文化概况和教育政策
    第一节 北爱尔兰的历史背景与文化
        一、北爱尔兰的历史背景
        二、北爱尔兰的传统文化
        三、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
    第二节 北爱尔兰联合教育政策
        一、联合教育政策的产生背景
        二、联合教育政策的实施体现
    第三节 欧盟文化互动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文化互动教育政策的起源与定义
        二、文化互动教育政策的框架
        三、文化互动教育政策研究内容与讨论
第三章 北爱尔兰多元文化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
        一、调查学校北爱尔兰Forge联合小学
        二、调查班级PI1班
    第二节 调查方法和实施情况
        一、参与式观察
        二、田野调查实施阶段
    第三节 不同视角下的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
        一、以PI1班为例的多元文化教学特征
        二、教师指导下的多元文化教学特征及分析
        三、学生个案代表下的多元文化教学特征及分析
        四、父母因素下的多元文化教学特征
    第四节 反诸己身——研究者的自我概述
第四章 从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教学到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
    第一节 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与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的特点
        一、Forge Integrated小学多元文化教学的特点
        二、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与我国多民族文化教学的比较
        一、文化多样的背景与共识
        二、背景文化与理念内容的差异
    第三节 北爱尔兰的多元文化教学的有益经验
        一、充分发挥人类学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二、加强国际理解,深入文化互动交流
        三、维护民族团结,实施联合教育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田野日志
    附录二 学生个案观察记录表节选
    附录三 访谈提纲(中文版)
    附录四 访谈提纲(英文版)
    附录五 Forge联合小学2019—2020活动校历一览表
致谢

(8)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研究依据及概念界定
    一、研究依据
        (一)佐藤学学习共同体理论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标》(2017年版)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四)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
    二、概念界定
        (一)当代文化参与
        (二)学习共同体
第二章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目标与价值
    一、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目标厘定
        (一)立足文化多元时代,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视域目标
        (二)基于当代文化的特性,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能力目标
        (三)根据语文课程的关联性,厘定高中生“当代文化参与”的学习方式目标
    二、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价值
        (一)文化传承意识的提高有助于文化视域的拓展
        (二)“当代文化参与”的能力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凝练
        (三)语文学习方式的丰富有助于高中生个性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 当前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问题审视
        (一)文化视域的建构重形式轻内容
        (二)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当代文化参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三)“当代文化参与”缺乏语文真实的互动环境
        (四)“当代文化参与”的评价内容缺少对学习者的观照
    二、原因分析
        (一)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缺失学习动机
        (二)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中的师生关系定位模糊
        (三)师生对“当代文化参与”缺乏语文性思考
        (四)师生对高中生学习共同体建构实质没有清晰把握
第四章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一、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原则
        (一)责任与共享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义务和权力的统一
        (二)整体周流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的动态交流与制衡
        (三)互动共生性原则——高中生学习共同体的互惠与生成
    二、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策略
        (一)学校为“当代文化参与”提供必要的教学基础
        (二)形成合理的师生关系并建设高中生学习共同体
        (三)为高中生学习共同体创设互动、真实的文化参与环境
        (四)形成多元参与的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教学问题的学
附录二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教学问题的教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文化发展带动国货回潮
        1.1.2 多重文化视域提供国货研究新视野
        1.1.3 国货记忆的体验与设计具有新的时代价值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经典国货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集体记忆相关领域的研究
        1.2.3 多重文化相关领域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流程
        1.4.1 理论研究方法
        1.4.2 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1.4.3 研究流程
第二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与多重文化
    2.1 经典国货相关概述
        2.1.1 经典国货的民族工业纪念意义
        2.1.2 经典国货的社会经济价值
        2.1.3 经典国货的社会文化价值
    2.2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新思考
        2.2.1 集体记忆相关概述
        2.2.2 经典国货的集体记忆概述
        2.2.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发展问题
    2.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研究的几种视角
        2.3.1 技术文化视角
        2.3.2 物质文化视角
        2.3.3 符号文化视角
        2.3.4 消费文化视角
第三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多重文化分析
    3.1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技术文化分析
        3.1.1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1.2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的内容分析
        3.1.3 经典国货技术文化的资源转化
    3.2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符号文化分析
        3.2.1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2.2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的内容分析
        3.2.3 经典国货符号文化的资源转化
    3.3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的消费文化分析
        3.3.1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现象与分析方法
        3.3.2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的内容分析
        3.3.3 经典国货消费文化的资源转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典国货集体记忆重构调查研究——以国货收音机为例
    4.1 调研目的、方法及流程
        4.1.1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目的
        4.1.2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方法
        4.1.3 国货收音机集体记忆重构的调研流程
    4.2 国货收音机的体验现状分析
        4.2.1 问卷实施
        4.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3 国货收音机文化体验市场态势分析
    4.3 国货收音机的集体记忆分析
        4.3.1 国货收音机文化记忆人群分析
        4.3.2 国货收音机的文化记忆要素分析
        4.3.3 体验愿景测试
    4.4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问题洞察与体验愿景
        4.4.1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相关问题洞察
        4.4.2 国货收音机设计文化与记忆重构的体验愿景
第五章 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
    5.1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定位
        5.1.1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价值导向
        5.1.2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的体验环境
        5.1.3 经典国货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策略的框架
    5.2 物的体验设计策略
        5.2.1 展示物的多媒介记忆
        5.2.2 引导物的参与式体验
    5.3 经历的体验设计策略
        5.3.1 搭建数字技术式的时空桥梁
        5.3.2 渗透沉浸式的深度体验
    5.4 知识的体验设计策略
        5.4.1 构建可视化的知识体系
        5.4.2 演绎知识的内容跨界
        5.4.3 个人与社会的知识互动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论文中图片和表格来源索引
附录三:国货收音机的体验现状调研问卷

(10)跨文化互动视野下高中生“空间观念”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 研究创新点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空间观念”培养
    (一) “空间观念”概念辨析及具体内涵
    (二) “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
二、跨文化互动视野下“空间观念”培养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分析
    (一) 跨文化互动的概念辨析及具体内涵
    (二) 跨文化互动在课程标准及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
    (三) 基于跨文化互动视野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互动视野下“空间观念”的培养路径
    (一) 关注史学、考古学研究成果及新进展
    (二) 厘清时间及空间线索
    (三) 使用多种形式的动态地图
    (四) 设计综合性学习主题
    (五) 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或图表
四、基于跨文化互动培养“空间观念”的教学设计——以《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为例
    (一) 课标、学情与教材分析
    (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 教学内容
    (四) 教学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史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全球联系的建立”专题为例[D]. 尹文轩.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3]M50纺织工业遗产文化的互动装置设计研究[D]. 郑妍欣. 东华大学, 2021(01)
  • [4]文化整合:教师专业发展自组织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蒙古族学校为个案[D]. 齐阿娜尔.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D]. 杨贵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7]北爱尔兰多元文化教学的人类学研究 ——以北爱尔兰FORGE联合小学为例[D]. 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语文“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研究[D]. 尤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多重文化视域下经典国货的记忆重构与体验设计研究 ——以国货收音机为例[D]. 赵畅. 江南大学, 2020(01)
  • [10]跨文化互动视野下高中生“空间观念”培养研究[D]. 薛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文化互动的认知、理解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