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儒学衰落时期张之洞的道教维权活动

晚清儒学衰落时期张之洞的道教维权活动

一、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陈韵之[1](2020)在《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颇受关注。但对于科普文应当传播什么科学知识,怎样呈现科学知识等关键问题,从历史角度加以研究尚不多见。考察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选择、表达形式及其演变,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弥补价值,而且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选文、编写及教学提供历史经验参考。本研究以商务印书馆1902年以及1912年出版的两代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即1904年《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1912年《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为研究对象。选取原因是这两代教科书与壬寅-癸卯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即清末民初的两次学制改革相呼应。总体上,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经历了从“救亡图存”的科学话语,到培养“新国民”的科学话语的转变。具体说来,从科普文传播的科学知识的选择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重在传播功利主义的“实用”科学知识,是在“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下,弥补“救亡图存”必需的实用科学知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则明显是从培养“新国民”出发,重在传播有关于“人”的科学知识以及国家地理知识,指向国民身份认同。从科普文表达形式的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倾向于通过叙述故事、人物对话、作者评论等方式,且带有长辈言传身教的传统人伦教化色彩;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科普文中,“长辈”叙述与“作者”评论减少,更倾向于通过客观的、书面的、严谨的说明性文字来阐述“科学”。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之所以会在科学知识传播及表达方式上出现上述变化,有多重原因,其中除教育宗旨演变、学制改革带来“国文”课程目标转变外,还有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与教育关怀、科普教育本土化策略、教育时空的转变等,都曾对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产生影响。重温科普文的教育初心、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科普文的编选与教学提供三点历史经验参考:首先是立足大的时代需要,把握语文科普文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其次,科普文编写者应关注真实的儿童生活,选取新颖、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科普文本;最后教师可进行跨界、融合的教学活动,整合语文学科内外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创建新型科普文教育空间,发挥科普文的育人价值。

郗贤召[2](2018)在《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希张,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他生于清朝末年,卒于本世纪初,不仅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变幻,而且也亲历了下半世纪的海外流离。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遭际,莫不从其档案资料中一一展现。其一生客观上反映出了20世纪社会变迁之下的个体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充斥着时代变迁与个体发展的冲突与调和,既有面对命运而无奈,又有不甘现状而反抗的特点。江希张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耕读之家。其高祖江福津自幼酷嗜理学,“发捻之乱”时被推举为周围二十一村团总,捻军过境因奋力抵抗,全家几近灭门。这一灾难的降临使江家元气大伤,但事后朝廷的封赏又给江家带来了无尚的哀荣,江家后人由此对清廷感恩戴德,对传统儒学更是情有独钟。这与山东济南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江希张日后的“神童”道路提供的文化前提。儒学的日益衰微以及科举制的废除,四民社会的解体为江希张的“神童”道路创造了机遇。江希张之父江钟秀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乡村文人,儒学的日渐衰微与科举制的废除,对早已习惯了绵延即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对像江钟秀这样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尤甚,一方面还未取得最终功名,另一方面他们在村中的地位受到挑战。面对此种境况,江希张之父江钟秀并未坐以待毙,碌碌终生,而是扛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他采取着书立说,制定乡约以及将儿子江希张打造成为“神童”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振兴儒学。江希张的“神童”命运在其未降生之时就以被其父江钟秀设计好了。然而成为“神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其父江钟秀“武训转世”之梦,以山东地方官为主的政府的青睐,入京伴读以及纸媒报刊的宣传之下,江希张“神童”形象日渐深入人心,在有江希张署名《四书白话解说》问世之后,最终被康有为冠以“民国第一神童”的美誉。面对设定好的命运,很容易忽视江希张作为一个儿童的正常心理需求,从现有资料中可以看到江希张的挣扎痕迹,最终在政府干预下,“神童”江希张做出了最后的抉择,接受现代化正规教育。“神童”江希张既接受正规教育,又与其父江钟秀合作倡办万国道德会。万国道德会借江希张的“神童”名号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同时,江希张靠万国道德会的宣传名声日甚。于是,“神童”江希张逐渐成为民国一些宗教社团青睐的对象,如“世界六圣宗教大同会”等。江希张借万国道德会也宣传了自己欲“融汇道、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宗教大同思想。个人无法摆脱其所生活的时代而独立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成名的“神童”江希张在接受新式教育后逐渐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思想,并且最终选择了自然科学化学作为主修专业;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其着手整理古籍的计划化为泡影并因此滞留海外;新中国的成立使其有了发挥价值的舞台,为我国化工香料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江希张独特的历史遭遇以及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决定了其无法摆脱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江希张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众多“神童”中的代表,具有中国神童的本土性,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神童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的“神童”也与世界看齐,但大部分神童都逃离不了“神童迷局”。江希张的“神童”形象深入人心,许多人将其当做偶像进行膜拜,逐渐有了一种信仰化的趋势,如作家赵树理曾经每天对着“神童”江希张的照片焚香跪拜,随着“神童”影响的增大,新、旧两派人士针对神童展开了评论,由此“神童”产生了认同危机。将“神童”江希张放到民国造神运动中的观察,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却有着普遍的规律,即教育的落后,社会充斥着愚昧致使迷信的盛行。对江希张一生进行梳理考察,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命运、抉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如何评价江希张,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季禾子[3](2018)在《传统教育的离异与回归 ——从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1869—1911)》文中指出19世纪中叶以来,受西方的刺激,中国的传统教育开始受到冲击。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问题。本文是关于湖北传统教育近代化过程的研究,从湖北的传统教育这一角度入手,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经心书院作为湖北传统教育的一个代表,从书院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折射出一段历史的变迁。本文对湖北的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时期经心书院的创办及发展情况,清末新政初期经心书院改设为勤成学堂的过程,以及新政时期存古学堂的创办及发展等具体问题。以经心书院的创办到存古学堂的停办为研究时段,通过研究揭示湖北的传统教育在近代化背景下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传统教育作为近代教育的本土基础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教育在近代化背景下的自我调适以及发展的问题等。通过以上研究呈现和揭示出湖北传统教育的特点以及在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论证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属于非单线发展,教育近代化的过程存在多重制约因素。

赵婧怡[4](2016)在《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张及实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他作为“中体西用”理论的集大成者,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学,并意识到要引进西学、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技术,这在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的根本目的是在客观认识历史的基础之上,探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及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张之洞教育思想丰富的内容和实践活动,探索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充分挖掘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张之洞一生当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都未越出“中体西用”这一思维模式,因此本论文以“中体西用”为逻辑主线,将张之洞教育思想问题分为背景和基础、主要内容以及教育实践三大板块来探讨。其一,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晚清的历史环境、晚清的政治及教育改革困境以及晚清的社会教育状况等三个方面;其思想形成的基础包括政治层面的忠君爱国、持守君臣之纲等思想以及道德层面的义利兼顾、慎独中庸等思想;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背景和基础同时也是其“中体西用”理论的形成基础。其二,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本论文根据其思想的鲜明特色,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中体西用”核心理论的提出部分论述了中学的内涵、西学的内涵以及中西学的关系;新型教育制度的构建部分论述了新学制的厘定、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学部制度建设;近代新教育的推行部分论述了张之洞的教育目的论、学制系统论、课程教学论和师资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中体西用”理论的实施路径。其三,张之洞教育的实践。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张之洞一生之中比较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且反映其教育思想理论的实践内容。张之洞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教育实践主要有创办尊经书院、广雅书院和两湖书院;张之洞晚年时期的教育实践主要有创办自强学堂、设立湖北学务处和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实践同时也是其“中体西用”理论的现实体现。此外,本论文从时代上的变通性、学术上的会通性以及对中西学认识的局限性三个角度总结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特点。基于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对当代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本论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对我国当代教育的现实启示,提出教育应正确面对与吸收西方文化和教育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两点启示;二是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即人格的培养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索、循序渐进和身教示范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探索以及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探索。总之,作为过渡时期思想家,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具有开通、明智,以及突破了晚清社会思想的固有模式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缓解社会矛盾、保护朝廷的另一面。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对晚清教育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并且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冰[5](2013)在《张之洞“中体西用”政治思想与晚期洋务运动》文中研究指明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张之洞大力倡导"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工业与教育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祝婷婷[6](2013)在《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冲击,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路程的序幕,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由此而生。其中,“中学”与“西学”的冲突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二者关系的问题,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课题。自魏源、龚自珍、林则徐等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士大夫以来,顽固派、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对此皆有过不同的阐述。相比较而言,“中体西用”论似乎是其中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种选择,而张之洞的《劝学篇》正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批评了顽固派的固步自封与盲目排外,另一方面,又否认了维新派的激进主张,在顽固派和维新派之间寻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张之洞作为“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资深政治家,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商务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重要的是,张之洞所生活的这一时段,恰是中国历史上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过程中,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在改革政治、振兴实业、发展教育、编练军队以及改变外交策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潮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劝学篇》一书,正是其大半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思想结晶之载体。职是之故,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张之洞的《劝学篇》进行研究。在第一章中,本文从张之洞的家世与其时代背景、张之洞的求学及科举历程和张之洞的早期仕宦历程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张之洞的传统士大夫形象。从张之洞的生卒年来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这一期间几乎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绝大部分时段,而且,其间的重大活动皆有张之洞的间接和直接参与,这一历史背景为张之洞“中体西用”形成的重要前提。在第二章中,着重探讨了张之洞的“中学”与“西学”的思想渊源。在他的仕宦历程中,经历了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身份的转变,恰是张之洞的政治思想由“中学”转向“西学”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张之洞长期的科举经历,其“中学”的学术取向构成了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在他转入洋务派之后的实践中,写成了《劝学篇》一书。在第三章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劝学篇》中的逻辑脉络。由于“中体西用”的思想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脉络下不断发展形成的。其中,《劝学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围绕着如何保国、保教、保种等问题,阐述“中学为体”的具体作法。《劝学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从教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规划了“西学为用”的蓝图,从而构成了“中体西用”完整脉络。在第四章中,重点研究了《劝学篇》思想在晚清新政中的外在应用。从新政的纲领性文件“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开始,到其具体内容的方方面面,都烙下了《劝学篇》思想的影子,尤为关键的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的变化不断损益,从他对君主立宪制的态度中,就可看出他对《劝学篇》的发展与超越。

王振[7](2011)在《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中国社会处于激烈的转型之中,朱子之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学术思想随近代社会变革转型的步履不断与中西新旧的各种学说冲荡融合,成为传统文化近代转型变奏的主旋律之一。民国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近现代学术体系纷然成型,学术界对朱子之学的研究,不断借鉴西方的学术手段和方法,诞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是直到现在没有对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发展情状进行研究的专门着述。笔者不揣浅陋,立足朱子及门人后学、各相关大儒的文集语录和相关学术史论述,清史、晚清史、民国史的基本史料,晚清民国学者的文集及相关着述以及民国以来有关朱子学、理学、儒学、经学研究的期刊文章,对《朱子学在近现代中国》这一问题进行论述,撰成此文,共分11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对选题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等进行论证,对1900年以来的朱子之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史梳理,并对朱子之学、理学、宋学、朱子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朱子和朱子之学的历史。主要从理学发展史的角度对宋、元、明、清三代朱子之学的起源、流传、发展进行论述,并对朱子生平、学术、思想大体作了交代。第三部分:晚清的汉宋学与朱子之学。在对晚清学术大概进行交代的基础上,对朱子之学与乾嘉汉宋学界和晚清以来汉宋之争及汉宋调和的学术关联做了系统论述,并从学术认知、知识主义的角度对汉宋调和的价值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晚清的程朱陆王之辩与朱子之学。在对陆王学说及其在晚清发展现状作简单描摹的基础上,对晚清以来理学内部的程朱陆王学术争讼及调和倾向与朱子之学的关系作了梳理,并从争立学术正统的角度对晚清以来的理学学术史着述与程朱陆王的学术渊源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同治中兴与朱子之学。在对太平天国对朱子之学的冲击、理学主敬经世两派对朱子之学的秉持和改进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朱子之学在同光时代复兴的具体表现及其与同光中兴的具体关系进行了探讨。第六部分:晚清的公羊学与朱子学。在对朱子之学与经今古文千年学术争讼的关系进行厘清的后,对晚清今文学复兴过程及其对朱子之学经典体系的冲击和颠覆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从朱子之学中诸如理欲、人性、功利等对近代思想解放关涉重大的基本论题的角度对近代公羊学与朱子之学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七部分:晚清朱子之学的范畴与系统。本章主要从朱子之学诸如理气、心性、功夫修养等基本范畴与系统的角度,对晚清以来学术思想界的异动进行总结,并从朱子之学体用论的角度对晚清诸思潮进行析,以发掘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思想动因。第八部分:朱子之学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本章从戊戌变法对朱子之学的冲击、清末新政主要是教育改革对朱子之学官学地位的终结、辛亥革命对朱子之学政治使命的瓦解以及新文化运动对朱子之学的思想清算等角度,对朱子之学传统地位之终结作系统分析。第九部分:朱子之学与民国的东西文化论争。本章对民国期间关于东西文化问题的论争、科学与玄学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讨论及民国政府主导的本位文化建设和新生活运动与朱子之学的关系统一纳入东西文化论争的历史视角进行讨论,并对民国诸学术流派中各主要学者对朱子之学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做了介绍。第十部分:朱子之学近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本章对民国以来古代史、哲学史、学术思想史、经学史、儒学史、理学史研究中与朱子之学相关的学术成果作了系统梳理,以期对朱子之学近现代学术系的规模、范畴做一立体展现,同时对朱子之学近现代转型问题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第十一部分:新儒学与朱子之学。本章在对新儒学进行学术界定的基础上,对新儒家中诸如冯友兰、钱穆、熊十力、贺麟、张君劢等学者在新儒学构建中对朱子之学的不同见解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并对朱子之学的文化复兴问题做了理论探讨。笔者冀于从对朱子之学命运的勾勒中,以传统文化近现代转型的视角,对朱子之学近现代学术体系进行立体呈现,以期寻出朱子之学对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发掘出中国近现代思想学术构建中内涵的朱子之学精蕴。

任晓兰[8](2009)在《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文中指出从传统中寻求富有建设意义的思想资源,是中西文化保守主义者共同的思想倾向。西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是西方国家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出现了人的异化问题,引发了保守传统道德的回应。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还要面临一个儒家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冲撞问题,“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了这一思潮的核心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与强烈中心主义的文化,自西方文化伴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入中国之初,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就已经开始孕育,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愈发显得持久而坚韧。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是中西文化力量对比走向失衡的开始,此时传统士人已经难以从传统的儒学体系中寻找到应对西学东渐和时代变迁的有力思想资源,儒学本身也无法按照其自身伦理政治的理路继续发展,而在此刻系统阐释“中体西用”思想以扞卫儒学道统的张之洞,强调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有限的吸收西方文明,试图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的普世性价值的固守来维持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对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张之洞也因此成为了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兴起的标志性人物。作为晚清官僚中的学者,学者中的官僚,张之洞的从政与为官具有一种独到的儒家文化特色,他始终力图为自己的为政治民之道寻求一种学理上的解释。同时,一生以孔儒之学为归依的张之洞,也自觉地融入了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潮,努力获取西方新知,这又使得张之洞具有了一种中西兼采、自成体系的学术素养。他立足古文经学,兼采汉宋,又对康梁等人奉为圭臬的今文经学极力抵制,而张之洞一以贯之的经世情怀,以及对传统儒家义利之辨的重新诠释,为其接纳西学提供了思想动因。但传统的经世思想本身也蕴含着维护封建道统的内在逻辑,排斥私利这一儒家文化人格片面的道德立身要求,也使张之洞在晚清社会转型时期遭遇困境,这使得张之洞无法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西方,他只能通过对正统儒学的调适与扞卫来应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在肯定传统文化本质优长的前提下有限的吸收西方近现代文明,以期实现“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儒家伦理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的政治理想。“中体西用”思想经过张之洞在戊戌时期系统阐释之后,其历史作用已经完成了从“采西学而开新”到“守中学以卫道”的转变,并经过满清朝廷的认可后成为了统治思想和官方意识,也成为了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理念,张之洞本人在这一思潮中的奠基地位由此确立。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对社会政治秩序关注的同时,他们更看重的是人们道德秩序的维系,而中国社会儒家道德法律化的传统,正为他们守护传统的礼治思想提供理由。基于此,张之洞身体力行地将“中体西用”思想落实到政治实践层面,使这一思想成为了他在兴办洋务、变革科举以及清末新政时期进行法制变革、清末立宪的指导思想,对晚清的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张之洞在这其间的成败得失也反映出传统儒家文明在中国近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张力与惰性。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先进思想的导引,也需要有常态的文化制衡。但是,张之洞乃至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并没有像西方的保守主义者那样赢得社会更多的理解与认同。作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张之洞在提醒人们关注文化的民族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民族文化时代性的追求,他在试图关注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维持,并立足国情对社会近代变革做出循序渐进的审慎安排的同时,却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能够适应社会近代转型的可靠思想资源,使其难以给中国的近现代化道路指明可靠的路径,而张之洞本人也每每陷入事与愿违、进退失据的现实困境。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要比西方的保守主义者复杂而艰难得多,因为西方文化保守主义者所依托的市民社会、人文主义价值等前期思想资源,正是中国近代社会所缺失的,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并不包含现代化的因素,这使得创新传统成为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必需。毕竟,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把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前途,看作是一种作为心理倾向的保守思路,以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种合理的张力。

彭卫民[9](2008)在《清季张之洞“君子儒”探赜》文中认为儒家标榜的"君子儒"形象在晚清张之洞这位封疆大吏、儒臣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表征,通观张之洞修身治国思想,可以从他的力辟公羊、调和汉宋、学兼中西、经世务实等方面得到佐证,他的学术宗旨和治世理念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而他本人,也应成为千百年来"内圣外王"的又一个大践行者。

张昭军,闫长丽[10](200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近代儒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代儒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成果丰富。关于近代儒学的研究对象、时段、特点及其与近代政治、文化的关系,均有系统论述。同时,从学术史、思想史角度,学界对今文经学、汉学、程朱理学等具体领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这些成果大大深化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拓展了中国儒学史的内容。

二、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国文教科书中出现科普文的历史背景
    一、输入科学,传播新知
    二、科普文进入国文教科书的前奏
第二章 《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
    一、《最新国文教科书》的诞生始末与概况
    二、《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分析
    三、《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表达形式及特征
第三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科普文及变化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编写始末与概况
    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内容及变化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表达形式及变化
第四章 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变化原因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二、学制改革与国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三、科普文章的发生——以商务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为例的探讨
    四、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科学普及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五、教育时空的转换——从家庭、学塾到新式学校
结语
    一、主要发现及学术意义
    二、对于当前语文教科书科普文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2)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灾难与荣耀
    一、江氏族人与其生活环境
        (一)江家庄与江氏族人
        (二)江家庄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三)江家庄所在地的人文环境
    二、中国传统尊孔读经与江氏家族
        (一)江氏家族的儒学风尚
        (二)团练制度下的江家及两种文化的对抗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灾难的降临
    三、因祸得福——惨祸与哀荣!
第二章 “力挽狂澜”:传统文化的没落与乡村文人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
        (一)清政府文化政策的变化与儒学的衰微
        (二)科举制的废除和四民社会的解体对乡村文人的影响
        (三)儒学帝国的崩溃与民国肇造
    二、坚定地卫道者
        (一)儒学控制力下降与一个乡村文人眼中的社会动乱
        (二)卫道抱负:江钟秀的自救措施
    三、儒学帝国崩溃下的乡村文人:江钟秀评析
第三章 制造“神童”:江希张“神童”形象的初步建构
    一、传统文化:“神童”江希张的根基
        (一)江希张命运的设定:江钟秀的梦
        (二)家学渊源与江钟秀、王崇孟二人的早教
        (三)滞后的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温床
    二、社会文化炒作
        (一)山东地方官的青睐
        (二)入京伴读和纸媒的宣传
        (三)“神童”之名再次响彻全国:一部着作的功劳
    三、神乎?人乎!
        (一)人造“神童”的无奈
        (二)时代的变迁与“神童”的抉择
第四章 江希张与民国宗教社会团体——以万国道德会为例
    一、动乱的时代与江钟秀、江希张父子的抉择
        (一)万国道德会成立的背景
        (二)江钟秀、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初创
        (三)万国道德会与其他宗教团体之比较
    二、江希张在万国道德会中的形象考察
        (一)万国道德会的报刊宣传与江希张“神童”形象的最终形成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的关系
        (三)其他宗教社会团体对“神童”形象的利用
    三、小结
第五章 人生主题演变
    一、“神童”走向世界
        (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童”课程选择
        (二)“出国热”与“神童”江希张的赴法留学
        (三)鲍罗廷娜事件: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夫妻二人的留学生活
    二、江希张与抗日战争
        (一)日寇侵华对江希张生活的影响
        (二)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背景与江希张编纂经书计划
        (三)江希张重操旧业与文化复古运动
        (四)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江希张的异国漂泊
    三、抗战胜利后的江希张
        (一)“神童”当初抉择的成效:江希张与我国的香化工业
        (二)民国以来江希张收入变化
        (三)江希张眼里的胡风集团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下的江希张
        (五)“文化大革命”中的江希张
第六章 江希张的社会关系
    一、江希张与政府要员
        (一)清末地方政要
        (二)北洋政要
        (三)与国民政府要员来往
    二、求学时师友
        (一)拜门恩师:康有为
        (二)结拜兄弟
    三、亲人
        (一)老泰山宋发祥及其家人
        (二)续娶的妻子及其家人
    四、宗教团体人脉
        (一)王凤仪
        (二)梁硕光与赵子范
        (三)宗教界其他人士
    五、化工路上的引路人
        (一)法国好友朱克桑
        (二)汪巨川
    六、醉心民航事业的许启兴
    七、小结
第七章 “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与“神童”文化
    一、“神童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神童现象
        (二)近代世界其他地区“神童”大观
        (三)中国传统“神童”与国外“神童”之比较
    二、江希张“神童”形象及其社会影响
        (一)江希张“神童”形象分析
        (二)“神童文化”中的社会观感与“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
        (三)“神童”江希张的认同危机与民初“新”、“旧”文化之争
    三、现今神童现象
        (一)当今神童的发展
        (二)神童的迷局及反思
第八章 民国造神运动与“神童”江希张信仰化
    一、民国前期的造神运动略说——基于“神童”江希张成名前后
    二、“神童”江希张信仰化趋势
    三、“神童”江希张信仰化审视
    四、小结
第九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知识分子的抉择——对江希张一生简评
    一、“时势造英雄”
    二、传统与现代
    三、“神童”养成记:略论江钟秀的育儿模式
附录一 江希张生平年表
附录二 江希张家族谱系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传统教育的离异与回归 ——从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1869—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综述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五、研究思路与问题意识
第一章 经心书院的创办(1869—1894)
    第一节 湖北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经济
        二、士风民气
        三、传统教育
    第二节 张之洞与经心书院的创办
        一、经世致用——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二、经心书院——张之洞的教育实践
    第三节 甲午战前经心书院的发展概况
        一、宗旨与教育活动
        二、管理与师生情况
    小结
第二章 传统教育的离异从经心书院到勤成学堂(1894—1904)
    第一节 甲午战后的书院改制
        一、传统教育的弊端与调整
        二、改制的舆论准备
    第二节 离异:经心书院的改革
        一、管理改革
        二、教法改革
        三、课程改革
    第三节 新政时期的书院改制
        一、书院改设学堂
        二、从经心书院到勤成学堂
    小结
第三章 传统教育的回归存古学堂的酝酿与创办(1904-1911)
    第一节 存古学堂的酝酿
        一、张之洞与存古学堂的创办
        二、从勤成学堂到存古学堂
    第二节 回归:存古学堂的创办
        一、办学宗旨
        二、师资与生员
        三、课程设置与考核
    第三节 存古学堂的发展
        一、存古学堂的发展与停办
        二、传统教育的自我调适
    小结
第四章 离异与回归:近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教育
    第一节 湖北教育近代化的特征
        一、改革派主导
        二、教育与政治改革
        三、非单线发展
    第二节 近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本土基础与价值
        二、近代化的双重制约因素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经心书院集》
附录二: 《经心书院续集》
附录三: 经心书院历任院长及教习
参考文献
致谢

(4)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张之洞思想研究综述
        1.2.2 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逻辑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背景
    2.1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2.1.1 晚清的历史环境
        2.1.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改革困境
        2.1.3 晚清的社会教育状况
    2.2 张之洞的生平及经历
        2.2.1 早年的学习与生活
        2.2.2 中年的活动与经历
        2.2.3 晚年的活动与经历
3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基础
    3.1 政治思想
        3.1.1 忠国思想
        3.1.2 君臣思想
        3.1.3 议院思想
    3.2 道德思想
        3.2.1 义利兼顾
        3.2.2 内省慎独
        3.2.3 持守中庸
        3.2.4 身教示范
4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中体西用”核心理论的提出
        4.1.1 中学的内涵
        4.1.2 西学的内涵
        4.1.3 中西学的关系
    4.2 新型教育制度的构建
        4.2.1 新学制的厘定
        4.2.2 科举制度的废除
        4.2.3 学部制度建设
    4.3 近代新教育的推行
        4.3.1 教育目的论
        4.3.2 学制系统论
        4.3.3 课程教学论
        4.3.4 师资论
5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实践
    5.1 张之洞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教育实践
        5.1.1 尊经书院与四川学术风气的矫正
        5.1.2 广雅书院与西学人才的培养
        5.1.3 两湖书院与明体达用之士的培养
    5.2 张之洞晚年时期的教育实践
        5.2.1 自强学堂与传统书院向新式学堂的转轨
        5.2.2 湖北学务处与新式教育的快速发展
        5.2.3 三江师范学堂与师资论的全面实践
6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评析
    6.1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特点
        6.1.1 时代上的变通性
        6.1.2 学术上的会通性
        6.1.3 对中西学认识的局限性
    6.2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6.2.1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价值反思
        6.2.2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定位
7 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当代启示
    7.1 对我国当代教育的现实启示
        7.1.1 教育应正确面对与吸收西方文化
        7.1.2 教育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7.2 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7.2.1 人格的培养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索
        7.2.2 循序渐进和身教示范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探索
        7.2.3 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探索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附录二
附录三

(5)张之洞“中体西用”政治思想与晚期洋务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年得志, 仕途坦荡
二、重视西学, 兴办教育
三、中体西用, 反对维新
四、实施新政, 改革学制

(6)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的回顾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张之洞的传统士大夫形象
    第一节 张之洞的家世与其所处之时代
    第二节 张之洞的求学及科举历程
    第三节 张之洞的仕宦历程
第二章 《劝学篇》的思想渊源与成书过程
    第一节 西学渊源:张之洞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身份转型
    第二节 中学渊源:张之洞的传统学术取向
    第三节 《劝学篇》的成书与问世
第三章 “中体西用”:《劝学篇》的内在逻辑脉络
    第一节 “中体西用”论
    第二节 《劝学篇》内篇:“中学为体”
    第三节 《劝学篇》外篇:“西学为用”
第四章 晚清新政:《劝学篇》思想的外在应用
    第一节 《劝学篇》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第二节 《劝学篇》与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劝学篇》与君主立宪
结语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7)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
    二、学术史综述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相关界定
第一章 朱子和朱子学的历史
    (一) 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
        1、朱熹生平
        2、朱子着述与学术大体
        3、朱子思想
    (二) 朱子之学的历史
        1、南宋后期朱子学的整合与传播
        2、元代朱子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3、明初朱子学的全盛
        4、明代中期朱子学的衰微
        5、明代后期朱子学的复苏
        6、清初朱子学的复兴
        7、考据时代的朱子学
第二章 汉宋合流与朱子之学
    (一) 晚清学术概况
    (二) 嘉道年间的汉宋学与朱子学
        1、乾嘉汉学与朱子学
        2、乾嘉宋学与朱子学
    (三) 汉宋之争与朱子之学
        1、汉学者对朱子学的攻讦
        2、朱子学者对汉学阵营的回击
    (四) 汉宋调和与朱子学
第三章 朱子之学与晚清的程朱陆王之辩
    (一) 陆王之学在晚清的发展状态
    (二) 朱子之学与晚清的程朱陆王之辩
        1、论朱陆有顿渐之差别
        2、尊程朱为孔门之正传
        3、说知行分先后之次第
        4、辨道心人心之区分
    (三) 朱子之学与晚清学术史着书中的道统之争
第四章 朱子之学与同治中兴
    (一) 太平天国对朱子学的摧残
    (二) 朱子之学与同治中兴
        1、曾国藩对朱子学的发挥
        2、咸同年间的理学家与朱子学
    (三) 晚清朱子学复苏的具体表现
        1、重用理学大员
        2、刊刻朱子学经典
        3、兴建书院
第五章 晚清公羊学与朱子之学
    (一) 朱子之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二) 晚清今文学对朱子学经典体系的冲击
        1、晚清公羊学复兴及其与朱子学的学术关系
        2、晚清公羊学者的经典训释及其对朱子学经典的冲击
    (三) 晚清之公羊义理与朱子之学
        1、理欲问题
        2、功利问题
第六章 朱子学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
    (一) 戊戌维新对朱子之学的冲击
    (二) 清末新政对朱子学官学地位的终结
    (三) 辛亥革命对朱子学政治使命的终结
    (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朱子学的思想清算
第七章 朱子之学与民国的东西文化之争
    (一) 朱子学与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争
    (二) 朱子学与中国文化出路的考量
        1、学衡派和甲寅派
        2、西化论和整理国故运动
        3、科学与玄学论战
    (三)20 世纪30 年代后的思想论争与朱子之学
        1、20 世纪30 年代的思想论争
        2、20 世纪30 年代的朱子学研究
        3、20 世纪40 年代的朱子学研究
第八章 朱子之学近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
    (一) 近现代史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二) 民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与朱子之学
        1、中国古代通史研究与朱子学
        2、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与朱子学
        3、民国的断代史研究与朱子学
    (三) 民国时期的哲学研究与朱子之学
        1、中国哲学史研究与朱子学
        2、经典哲学论着中的朱子学研究
    (四) 民国的学术思想史研究与朱子之学
        1、民国的思想史研究与朱子学
        2、民国的学术史研究与朱子学
    (五) 民国时期经学研究与朱子之学
        1、民国经学研究中的朱子学
        2、民国理学研究中的朱子学
第九章 朱子之学与儒学的现代化
    1﹑冯友兰的朱子学研究
    2﹑钱穆的史学研究与朱子学
    3﹑贺麟和熊十力与朱子学
    4﹑张君劢的“新玄学”与朱子学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后记

(8)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张之洞政治思想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1.3.1 保守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
        1.3.2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路径
第二章 晚清社会历史环境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晚清社会
        2.1.1 工业文明的进入与自然经济的惰性
        2.1.2 西方的入侵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危机
        2.1.3 西学东渐的加深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第二节 张之洞对"儒臣"形象的认同与追求
    第三节 张之洞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2.3.1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萌生
        2.3.2 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特点
第三章 张之洞政治思想的学术来源
    第一节 张之洞的中学根基
        3.1.1 立足汉学,兼采宋学
        3.1.2 坚持古文经学,力辟今文公羊说
        3.1.3 权衡孔孟,读子通经
    第二节 张之洞思想的经世倾向
        3.2.1 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3.2.2 经世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东渐
        3.2.3 经世致用对道统的固守
    第三节 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
        3.3.1 张之洞的义利之辨
        3.3.2 从"不与民争利"到"公利不可不讲"
        3.3.3 "私利不可讲"与张之洞义利之辨的理论局限
    第四节 张之洞对西学的体认
        3.4.1 对西方文化的基本立场
        3.4.2 对日本文化的态度转变
第四章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及其表现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4.1.1 体用之辨的历史溯源
        4.1.2 张之洞对"西学中源"论的改良
        4.1.3 对中学与西学体用关系的论证
    第二节 张之洞的洋务思想
        4.2.1 超越传统产业结构的思想主张
        4.2.2 官督商办的经营思想
    第三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4.3.1 对西方实业教育的倡导
        4.3.2 对科举制度的变革思想
        4.3.3 废除科举之后的尊经主张
    第四节 张之洞的法制思想
        4.4.1 借鉴西方的立法举措
        4.4.2 以礼教为本的修律思想
        4.4.3 儒家道德法律化的传统与张之洞对礼治的固守
        4.4.4 对西方宪政制度的体认与误读
第五章 张之洞在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地位
    第一节 张之洞与晚清各思想流派中西文化观的比较
        5.1.1 张之洞洋务思想的时代特点
        5.1.2 张之洞与维新派中西文化观的主要差异
        5.1.3 张之洞与晚清国粹派的一致与分歧
    第二节 张之洞作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
        5.2.1 《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提法的流行
        5.2.2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理念
    第三节 "中体西用"成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核心理念的原因
        5.3.1 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心理调节
        5.3.2 传统政治思维方式与保守意识的形成
第六章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保守性质
        6.1.1 "隆中抑西"的基本价值取向
        6.1.2 "变器不变道"的审慎变革模式
    第二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价值
        6.2.1 对文化主体意识的坚守
        6.2.2 渐进变革模式的合理性
    第三节 张之洞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局限
        6.3.1 张之洞文化卫道的现实困境
        6.3.2 "中体西用"思想的流弊
        6.3.3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困境与前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张之洞生平及着作年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清季张之洞“君子儒”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一、力辟公羊, 通经致用
二、忌分门户、兼通汉宋
三、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四、道德文章, 经世务实
五、结束语

四、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D]. 陈韵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D]. 郗贤召.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传统教育的离异与回归 ——从经心书院到存古学堂(1869—1911)[D]. 季禾子.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张之洞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赵婧怡.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7)
  • [5]张之洞“中体西用”政治思想与晚期洋务运动[J]. 陈冰. 兰台世界, 2013(31)
  • [6]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D]. 祝婷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7]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 王振.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 任晓兰. 南开大学, 2009(11)
  • [9]清季张之洞“君子儒”探赜[J]. 彭卫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近代儒学研究述评[J]. 张昭军,闫长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  ;  

晚清儒学衰落时期张之洞的道教维权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