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道路定价解决交通拥堵

通过道路定价解决交通拥堵

一、通过用路收费解决交通拥堵(论文文献综述)

彭程[1](2021)在《深圳南山区路内停车设施利用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陈锋[2](2021)在《城市道路拥堵区域收费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危害。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通需求管理手段,拥堵收费已在新加坡、伦敦等地区成功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交通拥堵。拥堵收费的实施效果与收费方案类型、实施区域划定以及费率设置有很大关系。鉴于此,本文通过合理设定拥堵收费警戒线的范围,并针对单纯基于出行距离收费方案存在的缺陷,对警戒线内的出行者征收出行距离费用和出行时间费用,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拥堵收费方案。首先,论文介绍了交通拥堵收费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从而明确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对交通拥堵收费理论、交通流分配理论以及交通拥堵收费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路网拥堵特征、出行OD分布特征、路网基础属性特征对警戒线范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警戒线范围的确定流程,并为定量化确定警戒线范围,给出了利用GPS数据识别出行热点区域的方法以及路段TTI、平均速度、流量等数据的获取方法。其次,假设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遵循基于Logit的随机用户平衡,采用网络变换法,提出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收费下基于起点的凸规划;并将其作为约束条件,以预期总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一个具有平衡约束的数学规划模型来表述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的最优拥堵收费设计问题;为求解该模型,将其等价地转化为半无限规划模型,并应用混合切线和切平面逼近法进一步松弛半无限规划模型,进而利用增量约束法进行求解。最后,以西安市为例,利用晚高峰期间滴滴轨迹数据识别出行热点区域,考虑警戒线范围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路段基础属性数据、交通流运行数据,合理确定警戒线范围;针对提出的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的最优拥堵收费设计问题,利用Matlab编码并调用CPLEX优化求解,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的基于出行距离拥堵收费方案,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拥堵收费方案的预期总出行时间下降3.1%,警戒线内各相同节点间较长路径上的流量增加16.3%-37.5%,较短路径上的流量减少9.8%-24.5%,警戒线内拥堵路段的饱和度降低,服务水平升高,整体交通量分布更加均匀。

赵莎莎[3](2021)在《基于道路功能识别和路段收费的共享街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慢行交通逐渐受到了重视,人们对步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城市机动化水平持续增长,为了满足机动车的需求,不断拓宽的机动车道侵占了慢行空间,两者的矛盾日益凸显。实践证明,共享街道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与传统的街道规划理念不同,共享街道通过特殊的断面设计实现了道路使用者的融合,还原了街道交通与生活的双重功能。本文在国外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宜我国实施街道共享的判别指标,依次通过道路功能、道路条件、交通量逐层筛选出适宜共享的街道。着重改进了传统的区域划分方法,建立了基于区域功能的道路功能定量识别模型,以上海外滩第二立面为例,计算得到了道路功能适宜共享的街道。定性给出道路条件后,对交通条件不满足要求的街道采用收费的方式控制机动车流量,为共享街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分析了共享街道的三个判别指标。为了从街道的功能上判断是否适宜共享,将区域功能转化为道路功能。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的公众认知度、规模、等级差异对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标定了POI的重要度并转化为相对个数,由此计算研究区域各地块内每类POI的频率密度占比和加权平均中心。综合考虑中心的位置和属性,采用加权泰森多边形法划定中心的影响范围,并将结果可视化,实现了基于POI的单一功能区自划分。改善后的功能区划分方法更适用于微观层面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方法的边界局限性和以50%作为频率密度的主观性。统计街道被不同功能区覆盖的比例,自然间断点法对比例分级,给出了适宜共享的道路功能形式。其次,定性分析道路条件,选择研究区域内满足长度<600米、宽度<3车道的街道进行下一步筛选。再对共享后交通量仍超过100辆/小时的街道收费。基于出行者成本建立了不同功能和流量下的共享收费模型,利用引入Kirchhoff参数的Logit模型分析收费定价与流量的关系,得到了满足上限标准和最理想流量的有效收费定价。为了避免收费引起公众的不满,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建立了共享街道和替代路线成本的关系模型,经过调查出行者可容忍绕行路线成本高出共享街道43%,得到了合理收费定价。在合理的收费定价内交通量无法控制在100辆/小时之内的街道不推荐共享。若可以有效控制,建议收费不超过合理定价。最后,总结了案例区域适宜共享街道的位置、收费信息等。针对不同功能的街道设计了道路横断面,并对共享街道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议。

申赫丰[4](2021)在《敦化市“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费政策(以下简称“免通行费政策”)既具有惠民的社会意义,更具有拉动内需、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其积极效应是毋庸置疑的,有继续实施的必要。但对在政策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亟需加以关注解决。2012年高速免费政策出台后,一些学者从政策制定、依法行政等不同角度对这一免费政策进行了研究,但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是存在一定局限的:其一,以往研究多是从宏观上研究免费政策如何优化,而专门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比较少;其二,研究对象观测范围更多是全国的一般情况,或经济发达的某省份或某个大城市,对经济不发达、小城市的关注不够,政策执行问题地区的差异性体现不充分。本研究认为,政策优化过程主要包含从对政策的制定到最终实施的复杂动态过程,包含了对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议程、政策实施、评估以及优化等很多方面,宏观的政策优化会使问题的针对性理性认知不足,而政策执行中的效果和问题百姓往往最能直接感受到,因此,本文立足以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高速收费站服务人员的工作经验,结合实证调研,旨在为这一政策多轮实践后的执行现状找寻最新的答案。本研究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公共利益理论,结合史密斯政策模型等理论,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访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敦化市免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全文共分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理顺了问题研究的立足点和思路框架。第二章进行了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公共产品理论角度分析破解节假日扎堆出行造成的拥堵及事故多发等问题,从公共利益角度探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平衡问题,从政策执行过程角度分析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服务质量、地区差异性等问题的思路及理论支撑。第三章,本文以敦化市为个案,通过对特定时间段交通流、不同主体的调查了解真实情况,虽然将敦化市作为典型对象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数据真实可靠,暴露的问题也能够以小见大,以个案透视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调研现状凝练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通过改变公共资源产品属性优化节假日免费模式、重视政府与路桥公司的利益协调、政策落实细则应考虑地区的差异、提升信息、技术层面对免费政策的支持能力、规范驾乘人员文明行为等对策建议,既有个案的针对性,也有共性问题的指导意义。论文最后部分:说明了研究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李希杰[5](2021)在《低碳目标下基于道路收费和电子路票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加深,交通拥堵问题和交通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限制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能够调控路网的出行需求和影响出行者的出行行为,达到管理者所期望的路网流量分布状态,从而实现减少交通碳排放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本文分别研究了排放因子和排放容量不确定条件下的减排收费方案和混合自动驾驶环境下低碳目标导向的电子路票管理策略。结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最优化理论、不确定规划及双层规划等方法,对基于排放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优化模型和方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研究了排放因子和排放容量不确定条件下的减排收费模型,该模型能够体现管理者对排放约束的风险偏好和排放容量限制的模糊要求,给管理者提供排放收费参考。具体而言论文根据排放因子的不确定性引入随机变量来处理机动车排放测算环节的多重不确定性,同时通过机会约束规划和模糊规划构建随机-模糊的道路排放容量约束,直观反映决策者对局部路段的排放管理要求。由此,论文建立了复杂排放不确定环境下基于路段收费-补贴调控的两步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其中第一步为带有排放约束的出行效率最大化流量分配模型,第二步为收费条件下带有用户均衡约束的最小化道路收费模型,该两步模型可以得到用户均衡状态下的最优流量分布和收费-补贴策略。然后,论文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化的模糊随机非线性优化模型求解算法,将不确定非线性规划模型转换为确定性的线性规划模型进行求解。最后,论文分别以实验路网和实际路网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验证,探讨如何通过收费-补贴相结合的需求管理策略诱导出行者选择低碳的出行路径,并对不同排放水平和容量限制下的排放、拥堵改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论文研究了混合自动驾驶环境下低碳目标导向的电子路票管理策略,为实现混合自动驾驶环境下的低碳目标提供需求管理依据。具体而言论文构建了混合自动驾驶环境和低碳目标导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为碳排放约束下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目标包含用户盈余、总出行时间、以及路票的交易成本;下层为电子路票方案下自动驾驶车辆和常规驾驶车辆混行的混合均衡分配模型,针对不同用户的路径选择行为,构造不同的路径广义成本计算方法。论文采用了遗传算法、对角化算法和梯度投影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论文以实际路网为研究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电子路票方案和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控制优化路网表现,探讨不同参数对路网排放和性能方面的影响。

赵棒[6](2021)在《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已经逐渐形成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但随着车流量的不断上涨,高速公路的发展和运营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维护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不断上涨,道路上的交通流分布不均衡,局部地区的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路网的资源效益。因此,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收费定价过程中基于限期还贷的收费制度的局限性,如何确定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显得尤为重要,这既能有效弥补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维护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又能通过费率的调整来引导人们的出行,合理分配交通流,充分发挥整个路网的资源效益。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本文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费率制定的影响因素、制定原则、制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在价格、供给、需求的交通运输经济学和交通行为学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将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费用计入运营成本中,构建了高速公路收费效益最大化的收益函数;下层模型对道路使用者的出行行为进行分析,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利益,将道路使用者的广义费用函数转化为道路阻抗,构建了出行者出行阻抗最小的随机配流函数,采用分时段差异化的收费费率来改变出行者的出行费用,通过出行费用的改变来影响道路出行者的路径选择问题,合理分配了交通流,并根据模型特点采用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以湖南省H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结合高速公路的历史数据从道路饱和度、平均行驶速度、交通密度三个指标对H高速公路的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适合采用本文提出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然后标定了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的相关参数,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以往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本文提出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可以有效的弥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运营管理维护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提升高速公路的盈利收入。(2)本文构建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可以调节交通流量在路网上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了路网资源,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了高速公路拥堵,提升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孔德学[7](2021)在《高速公路可变收费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客车与货车在车辆动力性能、行驶速度和道路空间占有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货车交通量的逐年增加会显着降低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与行车安全,从而形成周期性的交通拥堵现象,且现行的货车限行措施以及固定的收费费率模式并不适应于交通运输业“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针对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提出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的交通需求管理控制方法,通过经济杠杆的手段调整高速公路与其平行公路乃至整个城市道路网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路段的交通量,有效平衡路网货车交通量的时空分布,为适应货物运输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借助国内外拥堵收费经验,在我国高速公路引入可变收费的制度理念已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针对高速公路可变收费下货车驾驶员的出行选择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P问卷调查,收集有效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共计584份,基于对调查样本的个人属性、车货属性、时间与经济属性以及情境选择行为等因素的初步统计分析,探究了各属性之间的交叉影响关系,研究表明驾驶员改变出行选择行为的概率与重视通行费用和个人承担通行费呈正效应关系,与运输时间紧急性呈负效应关系,并描述了各属性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引入潜在类别模型,结合外显变量特征将货车驾驶员划分为3个潜在类别,研究不同潜在类别货车驾驶员出行选择行为的偏好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行费用的高低会显着影响货车驾驶员的类别划分。通行费用增加时,货车驾驶员属于类别1(费用敏感灵活型驾驶员)的概率增加,属于类别3(效率优先忠诚型驾驶员)的概率减少,属于类别2(费用敏感无奈型驾驶员)的概率变化较小。横向对比分析不同类别货车驾驶员的出行特征,发现3种类别的货车驾驶员在付费方式、选择重视因素、情境选择行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聚类划分结果,在仅降低低峰期收费标准与仅提高高峰期收费标准情形下,分别构建三个潜在类别下的二元Logit模型与路径选择分别位于上下层的2种NL模型,并采用重庆绕城高速东南段全天24小时的货车交通量对本文所提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类别1的货车驾驶员更加重视通行费用的变化,且运输距离越远,更倾向于改变出发时间;类别2的货车驾驶员由于货物运输时间的紧急性,即使对通行费用敏感,但当收费费率提高时,其会优先考虑改走平行公路;类别3的货车驾驶员更加注重运输效率,通行费用变化对其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小,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按照原计划走高峰期高速公路。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调整、收费模式的制定、可变收费政策的实施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运营管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亚茹[8](2021)在《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出行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北京提出要建设自行车和步行友好城市的背景下,相关部门提出了在回龙观与软件园、上地之间修建一条自行车专用路,在给予自行车独立路权的前提下用于分担早晚高峰大量的通勤出行客流,同时兼顾娱乐休闲的目的。本文以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现状、区域交通状况、流量与出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出行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自行车道路的设计类型及对应的隔离形式、适用区域等,并介绍了不同国家对自行车专用路的定义。同时结合现有资料和现场调研,对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的产生背景、发展情况、配套设施进行了说明。最后就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的分布区域以及区域内的轨道交通、地面公交、道路路网进行了介绍。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的断面流量、出行特征和满意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本文采用了现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对断面流量分析发现,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主要用于通勤并存在潮汐现象,使用者以男性、30岁以下、自有自行车居多;对出行特征分析表明,借助专用路出行的人中,有50%左右出行频率为一周10次及以上、出行耗时在30-40分钟,人们选择专用路出行的主要原因包括锻炼身体、避免交通拥堵、低碳环保。对专用路满意度调研显示人们普遍对专用路满意,但仍对遮阳棚、自动售卖机等设施有一定的需求。此外,基于广义出行费用模型,将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对比。本文将出行经济费用、出行时间、出行舒适度和出行准时性引入广义出行费用模型中,以龙跃苑四区西南门至软件园的万集空间为例,求解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公交、地铁、出租车、私家车对应的各出行费用值,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在天气良好、骑行者体力充沛、无路段干扰等理想情况下,仅考虑广义出行费用时,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出行和地铁出行最经济。最后,借助二项Logistic模型对北京自行车专用路通勤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发现专用路在提供出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采取正交设计、SP调查、RP调查等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共获取336份有效问卷。基于调查问卷,从个人属性和环境属性两方面选取变量构建了北京自行车专用路通勤选择的二项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是否拥有自行车、大风、重度雾霾、雨天等都会对人们选择专用路通勤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何嘉庆[9](2021)在《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运筹与诱导研究》文中认为枢纽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交通转换的关键节点,承担着各向交通转换的功能,关键节点枢纽的改扩建或改造施工,将导致区域高速公路网交通流的重新分配,对区域路网的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以及保通的前提下,统筹分流路径和均衡分配路网交通流,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社会影响,是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对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运筹与诱导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高速公路关键节点进行了说明,分析了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施工特点、交通分流影响因素、施工作业影响区域范围划分和分流方案设计流程。通过分析支撑交通分流的交通分配和路阻函数理论,根据道路和交通特点选择了随机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和基于BPR路阻函数的实用路阻函数,并根据实际数据标定了路阻函数参数。对常用的交通仿真软件、施工区域路网构建方法、OD矩阵、仿真参数设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路网分流和客货分流两种分流方法,提出了基于道路服务水平的分流道路评价标准。通过分析交通诱导需求,根据交通流类型和管制强度对分流节点进行了划分,研究了分流节点的选取方法。其次分析了交通诱导信息的发布原则、发布要求和发布方式,构建了群体诱导和个体诱导两种诱导信息发布策略,提出了可变信息标志发布内容以及可变信息标志布设的影响因素、布设原则和位置计算公式。依托浙江省杭金衢高速公路红垦枢纽互通式立交F匝道桥梁拆除和新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项目,对施工区域路网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Trans CAD对施工区域内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进行了交通分配,获得交通分流路径和交通量分配结果,最后提出了合理的交通诱导方案,以保证交通分流方案的有效实施,对高速公路施工期间交通分流提供技术支持。

常红[10](2020)在《H省高速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自身责任的履行能力已经形成一种行业默契。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烈,责任意识已然觉醒,社会公众也越来越看重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我国近年开启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企转制的进程,这类新型改制企业在身份转变后将面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新的问题。笔者选择H省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为其构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调查对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能力做出评价,以此找出履行不到位的方面,以期加以改进和优化。本文首先查询了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和着作,采用文献综述法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工具;采用案例分析法对H省高速集团当前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与效果进行分析,明确了H省高速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之后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适用于H省高速的责任指标体系,并在对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访谈后获取了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法面向公众获取了H省高速的责任履行评价分数,运用模糊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判,通过计算,得出了最终结论。结论表明,H省高速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综合测度结果为“良好”,这表明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达到较好的水平,总体评价结果令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评价指标中评分不及格的样本数占比在10%以上的指标共计有七项,七项指标反映出该企业存在如政策履行不够彻底、收费标准不明、公益贡献力太小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找到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针对H省高速社会责任履行的短板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纳入计划等措施,从而达到提升H省高速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水平、提高H省高速社会责任履行的覆盖面和层次性的目的,最终促进H省高速更好的全面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H省高速集团的前身是高速公路管理局,截至目前刚刚改企不足一年,作为企业其社会责任的有关研究相对薄弱。笔者采用科学、成熟的社会责任研究理论和计算方法对该企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对其责任履行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和优化改进。

二、通过用路收费解决交通拥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用路收费解决交通拥堵(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道路拥堵区域收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警戒线区域内拥堵收费方案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交通拥堵收费理论与方法
    2.1 交通拥堵收费理论
        2.1.1 交通拥堵收费的经济学原理
        2.1.2 拥堵收费理论的发展
    2.2 交通流分配理论
        2.2.1 用户平衡及系统最优原理
        2.2.2 交通分配模型
    2.3 交通拥堵收费方法
        2.3.1 拥堵收费方案的类型及特征
        2.3.2 拥堵收费方式的类型及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警戒线范围的确定方法
    3.1 警戒线范围的影响因素
        3.1.1 路网拥堵特征
        3.1.2 出行OD分布特征
        3.1.3 路网基础属性特征
    3.2 基于交通拥堵度的警戒线逐级外推
        3.2.1 路段交通运行状况等级评价
        3.2.2 区域交通运行状况等级评价
        3.2.3 警戒线范围逐级外推
    3.3 数据获取及处理
        3.3.1 基于GPS数据的出行热点区域识别
        3.3.2 路段自由流速度的获取
        3.3.3 路段交通量及平均行程速度的获取
        3.3.4 基于OD反推的出行OD矩阵获取
    3.4 本章小结
4 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拥堵收费模型设计
    4.1 模型描述
        4.1.1 符号说明
        4.1.2 基本假设
        4.1.3 基于Logit的 SUE条件下的 JDTT
    4.2 数学建模
        4.2.1 基于Logit的 SUE条件下JDTT的基于起点的凸规划模型
        4.2.2 MPEC模型和SIP模型
    4.3 求解方法
        4.3.1 增量约束法
        4.3.2 混合切线和切平面逼近法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
    5.1 西安市交通拥堵及治理现状
    5.2 警戒线范围的确定
        5.2.1 西安市出行热点区域识别
        5.2.2 研究区域拟收费路段的选取
        5.2.3 警戒线范围逐级外推
    5.3 警戒线内联合出行距离与时间拥堵收费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求解
    5.4 JDTT方案有效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数据处理代码
附录 B 研究区域内各路段名称、TTI及平均速度
附录 C 研究区域内各路段等级、通行能力及交通量
附录 D 研究区域内各路段基础属性及自由流行程时间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道路功能识别和路段收费的共享街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街道共享基础理论
        1.2.1 街道共享定义
        1.2.2 街道共享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共享街道
        1.3.2 城市功能区划分
        1.3.3 拥挤收费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基于街道共享适宜性的道路功能识别模型
    2.1 街道共享判别指标
        2.1.1 道路功能
        2.1.2 道路条件
        2.1.3 交通条件
    2.2 基于功能分区的道路功能识别模型
        2.2.1 区域功能划分基础理论
        2.2.2 基于重要度的POI相对个数
        2.2.3 基于属性信息与位置信息的平均中心
        2.2.4 基于平均中心的区域功能划分
        2.2.5 道路功能判别
    2.3 本章小结
3 上海外滩第二立面道路功能识别
    3.1 研究区域介绍
    3.2 区域功能划分
        3.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2 重要度系数标定
        3.2.3 区域功能划分
    3.3 道路功能判别
    3.4 本章小结
4 共享街道形式下的路段收费定价研究
    4.1 共享收费基础理论
        4.1.1 共享收费的定义
        4.1.2 共享收费的目标
        4.1.3 收费方式
    4.2 交通出行成本
        4.2.1 出行者成本
        4.2.2 共享收费成本
    4.3 基于交通流分配的收费定价
        4.3.1 Logit模型
        4.3.2 引入Kirchhoff参数的Logit模型
    4.4 基于心理账户的收费定价
        4.4.1 心理账户原理
        4.4.2 基于心理账户的共享街道出行成本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上海外滩第二立面共享街道收费定价
    5.1 出行者成本
        5.1.1 时间成本
        5.1.2 车辆使用成本
    5.2 基于收费效果的共享收费定价
    5.3 合理收费定价
    5.4 共享收费成果
    5.5 本章小结
6 共享街道断面设计及实施建议
    6.1 基于共享理念的街道横断面设计
        6.1.1 设计原则
        6.1.2 设计要素
        6.1.3 不同功能的街道设计形式
    6.2 实施建议
        6.2.1 整体设计
        6.2.2 渐进设计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敦化市“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析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速公路的含义及性质
        2.1.2 节假日小客车免通行费政策
        2.1.3 公共政策与政策执行
    2.2 理论基础的阐释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政府失灵理论
        2.2.3 公共利益理论
        2.2.4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
第3章 敦化市“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敦化市“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情况调研
        3.1.1 调研的目的
        3.1.2 调查过程及问卷设计
        3.1.3 调查结果分析
    3.2 敦化市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2.1 对政策内容了解不够使政策执行存在一定偏差
        3.2.2 免费政策使路桥经营企业的利益受到一定影响
        3.2.3 交通拥堵与事故频发等状况同样存在于小城市
        3.2.4 免费政策执行中受益群体范围缺乏一定的公平性
    3.3 敦化市高速免费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对免费政策实施内容的宣传解读不到位
        3.3.2 政府与路桥企业及其它主体的利益协调不足
        3.3.3 免费政策惠及群体选择存在争论焦点
        3.3.4 没有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政策实施内容的法律条款
第4章 敦化市“节假日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优化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对“节假日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的宣传解读力度
        4.1.1 重视对免费时间判定条件的宣传解读
        4.1.2 重视对免费车型的明确限定及宣传力度
        4.1.3 重视对免费通行的收费公路范围的宣传
    4.2 重视免费政策执行中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
        4.2.1 降本增效,提升高速公路企业的经营效率
        4.2.2 对执行免费政策的路桥企业给予适当补贴
        4.2.3 适当扩大免费政策限定车辆的惠及面
        4.2.4 立足地区差异性实际,政策执行有弹性
        4.2.5 加强行业间联动,实现互惠共赢新局面
    4.3 通过优化免费政策执行的内容方式防治拥堵
        4.3.1 转变节假日全面免费模式,确保排他性
        4.3.2 通过降低免费时段车流量,确保非竞争性
        4.3.3 完善高速公路收费信息化建设
    4.4 健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完善行政执法引导文明出行
        4.4.1 调整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4.4.2 优化高速公路管理法规体系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低碳目标下基于道路收费和电子路票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需求管理研究综述
        1.2.2 交通能耗评估研究综述
        1.2.3 考虑排放和自动驾驶环境的网络优化模型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城市交通拥堵收费原理
    2.2 不确定性规划理论与方法
        2.2.1 机会约束规划
        2.2.2 模糊规划
    2.3 双层规划
    2.4 基于路径的混合交通均衡模型算法
        2.4.1 对角化算法
        2.4.2 梯度投影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排放因子和排放容量不确定条件下的减排收费模型研究
    3.1 引论
    3.2 考虑不确定排放容量限制的两步收费模型
    3.3 模型求解
        3.3.1 去随机化处理
        3.3.2 去模糊化处理
        3.3.3 分段线性化处理
    3.4 数值算例
        3.4.1 路网概况
        3.4.2 模型基本结果
        3.4.3 不同情景下拥堵状况和排放水平的对比研究
        3.4.4 不同分段数的总出行时间误差分析
        3.4.5 两种调控定价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3.5 案例研究
        3.5.1 路网概况
        3.5.2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混合自动驾驶环境下低碳目标导向的电子路票方案研究
    4.1 引论
    4.2 问题描述
    4.3 混合自动驾驶环境下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双层规划模型
        4.3.1 模型建立
        4.3.2 算法设计
    4.4 案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主要工作内容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定价体系研究
    2.1 国内外高速公路收费现状
        2.1.1 国外高速公路收费现状
        2.1.2 国内高速公路收费现状
        2.1.3 国内高速公路收费存在的问题
    2.2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制定原则
        2.3.1 社会效益原则
        2.3.2 合理收益原则
        2.3.3 公平负担原则
        2.3.4 交通均衡原则
    2.4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定价方法
        2.4.1 边际成本定价法
        2.4.2 平均成本定价法
        2.4.3 次优定价法
        2.4.4 两部定价法
    2.5 基于交通量分配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方法
        2.5.1 随机效用理论
        2.5.2 用户均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构建
    3.1 问题描述
    3.2 模型研究思路
        3.2.1 构建思路
        3.2.2 模型概述
    3.3 高速公路成本研究
        3.3.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构成
        3.3.2 社会效益构成
    3.4 出行选择模型研究
        3.4.1 随机用户均衡
        3.4.2 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
    3.5 广义费用函数
    3.6 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模型研究
        3.6.1 上层模型建立
        3.6.2 下层模型建立
    3.7 求解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应用
    4.1 湖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现状概述
    4.2 长沙市H高速公路断面交通流特性分析
    4.3 模型求解
        4.3.1 数据准备
        4.3.2 模型参数标定
        4.3.3 交通量预测
        4.3.4 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高速公路可变收费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货车特征研究
        1.3.2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研究
        1.3.3 潜在类别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1.3.4 出行选择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货车出行选择行为分析及可变收费理论
    2.1 高速公路交通流及货运特征分析
        2.1.1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分析
        2.1.2 高速公路货运特征分析
    2.2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理论基础
        2.2.1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的影响因素
        2.2.2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的模式设置
        2.2.3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的本质分析
    2.3 可变收费对货车出行选择的影响机理
        2.3.1 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
        2.3.2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的影响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车可变收费的SP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3.1 SP问卷调查方法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影响因素及水平
        3.2.2 个人属性及水平设计
        3.2.3 货车属性及水平设计
        3.2.4 时间与经济属性及水平设计
        3.2.5 问卷情境设计
    3.3 问卷调查实施
    3.4 调查样本数据初步分析
        3.4.1 样本个人属性分析
        3.4.2 样本车货属性分析
        3.4.3 样本时间与经济属性分析
        3.4.4 样本情境选择结果分析
    3.5 样本属性因子分析
        3.5.1 货类属性关联性分析
        3.5.2 选择重视因素关联性分析
        3.5.3 付费方式与时间紧急性交互关联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潜在类别模型的货车出行选择行为研究
    4.1 潜在类别模型基本原理
        4.1.1 概率参数化
        4.1.2 参数估计与模型适配性
        4.1.3 潜在聚类分析
        4.1.4 分类准确率验证
    4.2 基于LCM的货车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构建
        4.2.1 外显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4.2.2 模型评价
        4.2.3 参数估计结果
        4.2.4 潜在聚类结果分析
    4.3 不同类别货车出行者特征分析
        4.3.1 分类结果的横向对比分析
        4.3.2 货车出行者类别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4.3.3 货车出行者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下的货车出行选择行为模型
    5.1 非集计模型的基本原理
        5.1.1 Logit模型理论
        5.1.2 巢式Logit模型理论
        5.1.3 模型参数标定与检验
    5.2 可变收费下的货车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构建
        5.2.1 影响因素显着性检验
        5.2.2 低峰期下降收费标准的出行选择模型
        5.2.3 高峰期提高收费标准的出行选择模型
        5.2.4 模型汇总分析
    5.3 可变收费下的绕城高速东南段货车交通量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SP调查: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行为调查表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出行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行车专用路实践应用
        1.2.2 自行车专用路设置相关理论研究
        1.2.3 自行车骑行行为及选择理论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现状与区域交通状况
    2.1 自行车道路概述
        2.1.1 自行车道设计类型
        2.1.2 自行车专用路定义
    2.2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现状
        2.2.1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产生背景
        2.2.2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发展情况
        2.2.3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配套设施
    2.3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分布区域交通状况
        2.3.1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分布区域
        2.3.2 区域轨道交通
        2.3.3 区域地面公交
        2.3.4 区域道路路网
    2.4 本章小结
3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流量与出行特征分析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内容
        3.1.2 调研目的
        3.1.3 调研方法及调研时间
        3.1.4 调研地点选取
    3.2 专用路工作日流量分析
        3.2.1 专用路工作日流量统计
        3.2.2 专用路工作日流量变化分析
        3.2.3 专用路工作日流量构成分析
    3.3 专用路出行特征分析
    3.4 专用路使用满意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专用路与其它交通方式广义出行费用对比研究
    4.1 广义出行费用计算模型与基础数据准备
        4.1.1 广义出行费用计算模型
        4.1.2 基础数据准备
    4.2 出行经济费用
        4.2.1 出行经济费用函数
        4.2.2 出行经济费用求解
        4.2.3 各交通方式出行经济费用对比
    4.3 出行时间费用
        4.3.1 出行时间费用函数
        4.3.2 出行时间费用求解
        4.3.3 各交通方式出行时间费用对比
    4.4 出行舒适度费用
        4.4.1 出行舒适度费用函数
        4.4.2 出行舒适度费用求解
        4.4.3 各交通方式出行舒适度费用对比
    4.5 出行准时性系数
        4.5.1 出行准时性系数函数
        4.5.2 出行准时性系数求解
    4.6 各交通方式广义出行费用
        4.6.1 广义出行费用函数
        4.6.2 各交通方式广义出行费用求解
    4.7 本章小结
5 北京自行车专用路通勤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1 调查问卷设计
        5.1.1 调研方法的确定
        5.1.2 影响因子及水平设置
        5.1.3 SP调查情景设计
    5.2 调研数据的统计整理
        5.2.1 问卷调查实施
        5.2.2 专用路出行样本描述性统计
        5.2.3 专用路通勤样本描述性统计
    5.3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北京自行车专用路通勤选择影响分析
        5.3.1 Logistic模型概述
        5.3.2 专用路通勤选择Logistic模型构建与求解
        5.3.3 专用路通勤选择的gistic模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运筹与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施工交通分流研究
        1.2.2 路阻函数研究
        1.2.3 高速公路施工交通分流诱导研究
        1.2.4 既有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关键节点的界定
    2.2 互通式立交施工特点及影响
    2.3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影响因素分析
        2.3.1 交通分流的含义
        2.3.2 区域公路网道路条件影响分析
        2.3.3 区域公路网交通条件影响分析
        2.3.4 施工方案影响分析
        2.3.5 节点通行能力
        2.3.6 道路收费标准
    2.4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影响区域范围划分
    2.5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方案设计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研究
    3.1 交通分配模型
        3.1.1 交通分配分类
        3.1.2 非均衡交通理论
        3.1.3 均衡交通理论
        3.1.4 交通分配模型选择
    3.2 道路阻抗
        3.2.1 道路阻抗函数理论
        3.2.2 道路阻抗模型的选择
    3.3 枢纽施工作业区域交通仿真
        3.3.1 交通仿真软件
        3.3.2 枢纽施工作业区域路网相关道路分析
        3.3.3 枢纽施工作业区域OD矩阵
        3.3.4 构建施工区域仿真路网
        3.3.5 设置仿真参数
    3.4 枢纽施工作业区域交通分流
        3.4.1 枢纽施工作业区域交通分流特点
        3.4.2 交通分流方法
    3.5 交通分流方案评价
        3.5.1 评价指标选取
        3.5.2 评价方法
        3.5.3 交通分流方案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诱导研究
    4.1 交通诱导需求分析
    4.2 道路诱导分流节点选择
        4.2.1 分流节点选取原则
        4.2.2 分流节点分级
        4.2.3 分流节点选取方法
    4.3 道路诱导信息发布策略
        4.3.1 诱导信息发布原则
        4.3.2 交通诱导方式
    4.4 道路诱导信息发布方式
    4.5 可变信息标志研究
        4.5.1 概述
        4.5.2 设置位置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与诱导实例分析
    5.1 施工区域路网分析
        5.1.1 施工道路分析
        5.1.2 施工区分流道路分析
    5.2 建立施工区域路网模型
    5.3 交通分流与结果分析
        5.3.1 交通分流结果
        5.3.2 交通分流方案评价
    5.4 交通分流诱导方案
        5.4.1 交通分流路径
        5.4.2 诱导分流点布置
        5.4.3 诱导分流信息发布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创新点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H省高速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2.4 事业单位改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行性分析和创新点
        1.4.1 可行性分析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分析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起源
        2.1.3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发展
        2.1.4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和履行范围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2.2.1 卡罗尔金字塔理论
        2.2.2 三重底线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企业责任履行的必要性及H省高速现状分析
    3.1 企业责任履行必要性分析
        3.1.1 责任履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3.1.2 企业责任履行是企业价值的实现方式
    3.2 H省高速企业简介
        3.2.1 基本概况
        3.2.2 H省高速转企改制历程和远景
    3.3 H省高速集团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3.3.1 按时完成撤站和车道自动化战略任务
        3.3.2 同步更新车型划分标准及收费标准
        3.3.3 优化整体服务质量、建立服务监督机制
        3.3.4 完善制度保障用户售后合法权益
        3.3.5 建立公众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3.3.6 妥善安置撤站员工维护就业稳定
        3.3.7 小结
第四章 H省高速集团社会责任的评价分析
    4.1 分析方法和评价方法说明
        4.1.1 层次分析法介绍
        4.1.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 H省高速集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设定
        4.2.1 一级指标设定
        4.2.2 二级指标设定
        4.2.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比较判断矩阵
    4.3 H省高速集团社会责任履行评价
        4.3.1 评价数据的来源
        4.3.2 模糊综合评判
第五章 H省高速社会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1 评价结果不合格占比过大
        5.1.2 评价不合格占比过大的原因分析
    5.2 相关改进措施与建议
        5.2.1 开发技术拦截软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5.2.2 增加计费规则宣传力度、提高门架识别精准度
        5.2.3 构建公关体系、完善责任履行机制
        5.2.4 公开员工考核标准、建立评优透明化机制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H省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评价问卷
附录 B H省高速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深入访谈提纲
致谢

四、通过用路收费解决交通拥堵(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南山区路内停车设施利用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彭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城市道路拥堵区域收费方法研究[D]. 陈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3]基于道路功能识别和路段收费的共享街道研究[D]. 赵莎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敦化市“节假日小型客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执行优化研究[D]. 申赫丰.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5]低碳目标下基于道路收费和电子路票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研究[D]. 李希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基于双层规划的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模型研究[D]. 赵棒.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7]高速公路可变收费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D]. 孔德学.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8]北京自行车专用路出行选择研究[D]. 李亚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9]关键节点枢纽施工作业交通分流路径运筹与诱导研究[D]. 何嘉庆. 长安大学, 2021
  • [10]H省高速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分析[D]. 常红.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通过道路定价解决交通拥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