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一氧化二氮排放静电箱测量技术

地面一氧化二氮排放静电箱测量技术

一、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万玲[1](2021)在《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对羊草草地N2O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是大气氧化亚氮(N2O)的重要来源,全球范围内的土壤N2O排放受全球气候变化增强和土地利用加剧的影响,包括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等。草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草地生态系统N2O通量对全球N2O的贡献不可小觑。N2O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受生物化学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等)的调节。虽然作用强度和途径存在差异,但是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均能够改变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反应速率,从而影响土壤N2O与大气交换的速率和方向。目前,研究者已从单个因素角度关注这些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多个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然而,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往往同时发生在草地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因此,认知草地生态系统N2O通量对多个环境因子共同变化的响应规律及其潜在生态学机制,对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加剧情况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我国松嫩平原西部的天然羊草草地上开展,通过建立野外原位模拟氮添加(尿素,10 g N m-2 yr-1)和放牧(适度,牛)实验平台,开展氮添加和放牧多因素互作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偶发性极端降水和微宇宙人工模拟极端降水,研究极端降水事件对土壤N2O通量的长期和短期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N2O通量的差异,分析其与植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含量等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解释羊草草地N2O通量对未来氮沉降增加、适度放牧和降水格局改变共同作用时的响应规律,确定其关键调控因子,探究这些因子的影响途径和作用机制。通过模拟氮沉降和放牧野外大型控制实验和模拟极端降水(60 mm d-1)、氮沉降和放牧的微宇宙实验,获得以下主要实验结果和结论:(1)松嫩羊草草地N2O年累积通量为1.31±0.015 kg ha-1,是大气N2O的排放源。N2O通量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排放量的峰值,1月排放量最低,可见本研究区域的N2O通量对气温和降水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生长季主导全年N2O累积通量,约占90%。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区的高温和降水均集中在生长期;同时,冬季干冷的气候不利于N2O的产生。多数情况下,松嫩草地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少于40%,表明土壤湿度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硝化作用是N2O的主要来源。与对照样地相比,氮沉降处理显着地促进了N2O的排放;放牧处理也导致N2O通量的增加(13.7%),但影响未达到统计显着差异水平;氮添加和放牧对N2O通量交互作用显着。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土壤温度、WFPS、铵态氮、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是影响N2O通量的关键控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氮添加和放牧主要通过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影响硝化过程,进而改变N2O通量。这一发现强调了放牧和氮沉降对N2O通量具有耦合作用,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即使是适度放牧也有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风险。(2)历史降水对当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称为降水的遗留效应,是土壤N2O通量时间变异性的重要驱动力。降水的遗留效应如何影响草地生态系统N2O通量很少得到定量评估。本研究连续监测了2017年4月6日-7月18日和2018年4月6日-7月18日羊草草地的气象、植物、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和N2O通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极端降水前后指标间的差异分析,以评估极端降水的年际遗留效应。结果表明:极端降水对N2O通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有显着的遗留效应,因为前一年的水分增加,刺激植物地下芽库的增加,在第二年生长季植物生长优势明显,导致微生物受到氮反应底物的限制而活性降低,抑制氮循环速率。氮沉降显着地抑制了极端降水对N2O的遗留效应,因为土壤无机氮的增加缓解了植物和微生物对氮底物的竞争。放牧显着地促进了极端降水对N2O的遗留效应,主要归因于动物采食促进植物的补偿性生长,导致微生物的氮底物限制加剧。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偶发性极端降水有利于草地增产的同时可能减缓草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极端降水能够缓解氮沉降对N2O通量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放牧虽然与极端降水具有耦合作用,有利于减少草地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动物在含水量大的草地上的践踏行为对牧草和土壤的物理伤害无法避免。因此,极端降水发生后,要谨慎管理放牧行为,以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利用。(3)偶发性极端降水具有发生突然、持续时间短和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未来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可能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产生显着的影响,可能改变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反应速率,甚至可能会改变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反应的方向,其对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利用微宇宙实验,通过人工浇水模拟极端降水、添加尿素模拟氮沉降和刈割模拟放牧处理,探究极端降水事件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土壤N2O通量的短期影响,结果发现:极端降水显着地增加了土壤N2O通量,在水淹后的排水期,土壤孔隙含水量、无机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对N2O通量具有强烈的联合效应,当它们达到一定水平时,形成硝化过程和共反硝化过程共同主导N2O产生的情形,促进N2O的排放。氮添加促进极端降水对土壤N2O通量的增加,主要因为氮添加为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提供了物质基础。放牧能够缓解极端降水导致的N2O排放增加,放牧减少了植物的凋落物,导致土壤中的可利用氮减少,通过反应底物抑制氮循环过程的反应速率。因此,合理的放牧能够缓解极端气候带来的负面效应。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羊草草地的生产力会更多地受益于氮沉降的增加和极端降水的遗留效应。适当的放牧能够缓解氮沉降导致的多样性丧失,但是有增加N2O排放的风险。此外,在长期和短期时间尺度上极端降水对N2O通量存在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羊草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在未来全球降水和氮沉降增加的背景下,对草地进行合理的放牧管理可以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下羊草草地温室气体释放特征和影响因素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评估全球温室气体通量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王威雁[2](2021)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农田增温潜势、氮平衡及N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室气体排放和活性氮损失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和活性氮损失的重要来源。氧化亚氮(N2O)是一种生命周期长、增温潜势大的温室气体,是农田活性氮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氮功能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是土壤N2O产生的主要来源,同时土壤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受到耕作强度的显着影响。以深松耕和免耕为主要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改善土壤健康和减少农田氮损失的农业管理措施,在我国北方农田大面积推广应用。因此,研究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平衡特征可为构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探明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微生物-N2O排放三者的潜在关系和互馈机制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氮平衡状态优化、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耕作-土壤-微生物-温室气体”为主线,以长期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氮平衡为切入点,研究我国北方农田全球增温潜势及氮平衡对长期保护性耕作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全球增温潜势降低和氮盈余基准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长期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功能微生物在各个耕作处理的分布格局、时空差异以及氮循环特征,同时结合原位土壤N2O排放特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微生物角度论证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N2O排放与功能微生物的互馈关系,揭示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N2O产生-还原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中氮素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微生物过程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受耕作措施的显着影响,尤其耕作对施肥后的排放峰值以及高强度排放时期的持续时间的影响最为显着。整体而言,CO2和N2O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不同长期耕作措施下的表现为翻耕>深松耕>免耕,CH4平均吸收量和累积吸收量在不同长期耕作措施下的表现为免耕>深松耕>翻耕。同时,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表现出固存效应,传统耕作表现出激发效应。此外,保护性耕作农田的全球增温潜势、净综合温室效应以及排放强度均显着低于传统耕作,表明长期保护性耕作农田的产量效应和环境效应均优于传统耕作,即农田全球增温潜势存在明显的随耕作强度递增效应。(2)基于两个连续周年生长季的原位观测,在同等施氮量(480 kg N ha-1yr-1)的条件下,与翻耕相比,深松耕和免耕在两个周年生长季节分别显着减少了39.7%和55.3%的N2O排放损失,分别显着减少了52.3%和147.7%硝酸盐淋溶损失。同时,深松耕显着提高了4.0%的地上部氮吸收和5.9-8.1%周年产量。尽管深松耕和免耕处理下NH3挥发增加了46.7%和84.3%,但二者总活性氮损失平均分别减少了7.4%和22.4%。此外,深松耕和免耕显着增加了0-100cm土层中土壤全氮的累积量。综合氮输入和输出,深松耕处理下土壤氮盈余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作物氮吸收的增加和活性氮损失的减少形成的。因此,在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系统中,长期深松耕通过提高作物生物量中氮的去除率,减少N2O排放和硝酸盐淋失,实现了作物生产力和农业环境效益的提升。(3)长期保护性耕作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氮功能基因丰度,进而改变了了N2O排放状况。其中,深松耕和免耕显着增加土壤中NO3-和全氮含量,同时显着的降低了土壤p H和NO2-的含量。深松耕和免耕处理下古菌amoA、nirK和nirS基因的丰度显着降低,而nosZ基因的丰度显着增加。综上,不同耕作处理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差异,导致不同耕作处理土壤各个氮循环途径的活动发生差异,形成了不同的N2O源汇能力。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编码硝酸还原酶基因丰度的降低抑制了NO3-向NO2-的转化,减少了N2O产生的底物,同时编码N2O还原酶基因丰度的增加,促进了N2O向N2的还原,最终实现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N2O排放的减少。(4)长期保护性耕作影响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装过程,改变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而影响土壤反硝化过程。保护性耕作处理下nirK、nosZⅠ和nosZⅡ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显着增加,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显着降低。在所有耕作处理下随机性组装过程主导了四种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组装,但深松耕和免耕处理下nirK、nirS和nosZⅠ群落的确定性组装过程显着弱于翻耕处理。此外,深松耕和免耕处理土壤nirK、nosZⅠ和nosZⅡ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物种迁移率显着高于翻耕处理,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演替更符合中性过程,而nirS趋势相反。综上,保护性耕作降低了nirS群落多样性、nosZⅠ群落生态位宽度以及nirS和nosZⅠ型反硝化微生物物种(如:Polymorphum_gilvum、Acdovorax_sp._NO.1和Herbaspirillum_sp._TSO 26.2等)丰度,同时增加了nosZⅡ群落生态位宽度和nosZⅡ型反硝化微生物物种(如:Afipia_sp._1NLS2,Massilia_sp._TSO8和Haliscomenobacter_hydrossis等)丰度,从而实现了N2O排放的减少。(5)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原位N2O的排放与微生物驱动的氨氧化过程、反硝化过程和N2O还原过程相关功能微生物的迅速变化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土壤性质和土壤氮代谢网络活性的差异有关。长期保护性耕作可以显着改变微生物群落,从而改变土壤N2O产生过程和还原过程的强度。N2O还原微生物(nosZI和nosZII)生态位的差异是造成长期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土壤N2O排放差异的关键生物因子,保护性耕作土壤nosZII型N2O还原微生物占据优势,而传统耕作土壤nosZI型占据主导。此外,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参与典型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活动被抑制,而参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运的微生物活性被显着提升。PLS-PM模型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优化了土壤氮循环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强化了N2O汇的能力,同时抑制了N2O源的能力,实现了对N2O排放的抑制,这些结论将有助于提高旱地农业土壤的氮素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形成。综上所述,在小麦-玉米复种模式农田中,采用保护性耕作能够优化土壤功能微生物群落,并且强化农田土壤碳汇和氧化亚氮汇的能力,进而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实现减缓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降低氮盈余基准。

黄海燕[3](2021)在《水体中不同无机氮源对微藻生长及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温室效应及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氮素在水体富营养化及温室气体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氮素在环境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氮形态主要包括铵态氮、硝态氮与亚硝态氮,不同水生生物对无机氮的吸收与利用存在差异,而不同无机氮在水体中转化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与甲烷等温室气体的产生,因此,研究无机氮形态对藻类生长和温室气体的关系对丰富氮素环境效应及转化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室光照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与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以及室外自然水体培养实验,研究不同无机氮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外水体培养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无机氮对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深度水体溶解性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状况。实验室光照培养设置了3种无机氮处理,分别为240 mg/L铵态氮处理、240 mg/L硝态氮处理和240 mg/L亚硝态氮处理,室外自然水体培养实验设置了4种无机氮处理,分别为240 mg/L铵态氮处理、240 mg/L硝态氮处理、240 mg/L亚硝态氮处理及3种等量无机氮处理(铵态氮、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均为80 mg/L),而深度处理设置了表层、50 cm与100 cm等3个处理。本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室培养箱处理中,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处理可以促进铜绿微囊藻与小球藻的生长,硝态氮效果优于亚硝态氮,而铵态氮则不利于甚至抑制两种藻的生长,对铜绿微囊藻抑制强于小球藻;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处理在整个实验期间pH值大于9.0,培养瓶中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铵态氮处理pH较小,在实验后期pH降至7.0以下,培养瓶中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室外培养处理中,亚硝态氮处理对自然水体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硝态氮处理,而等量无机氮处理在实验后期藻类生长状况最佳,而铵态氮处理则对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处理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高,pH值也较高,溶解二氧化碳含量较低,其他两种处理则相反。(2)在室外培养处理中,原水样中分别添加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等量无机氮后,藻种由19种分别减少至9种、10种、6种和7种,所有无机氮处理藻种类数量减少但优势藻种数量增多;在藻类生长旺盛的处理中,微囊藻是优势藻种。(3)铵态氮在水体中主要转化为亚硝态氮,但其转化量小于氨挥发量,在pH大于8.0时,水体氨挥发损失非常高;不同无机氮水体二氧化碳溶解量与pH呈负相关,较高pH水体中,水体中的游离二氧化碳含量较少。(4)在本实验好氧条件下,硝态氮不会促进水体中氧化亚氮的产生,铵态氮与亚硝态氮均会对水体氧化亚氮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等量铵态氮、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处理可明显促进氧化亚氮的产生,尤其在实验中后期,水体氧化亚氮浓度呈指数增加;同样,硝态氮不会促进氧化亚氮的排放,而等量铵态氮、硝态氮与亚硝态氮可明显促进氧化亚氮的排放,氧化亚氮排放通量(y)与水体溶解氧化亚氮浓度(x)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表达式为:y=-25.21+0.3279x(n=28,R2=0.9612,p<0.0001)。三种无机氮等量处理、亚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与硝态氮处理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0.66±10.98 mg、6.56±2.02 mg、1.20±0.61 mg与0.055±0.051 mg。(5)铵态氮处理水体中溶解二氧化碳浓度较其他处理高,亚硝态氮处理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当总体上所有处理对二氧化碳是一种吸收状态,二氧化碳排放通量(y)与水体二氧化碳溶解量(x)呈现显着相关关系,二者符合=-41.80+0.6543(n=28,R2=0.1753,p<0.05)模型,所有处理均为二氧化碳吸收汇,三种无机氮等量处理、亚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与硝态氮处理对二氧化碳累积吸收量分别为1744.17±687.71 mg、741.93±312.00 mg、563.17±185.14 mg与361.44±129.98 mg。(6)不同铵态氮含量处理中,其电导率、无机氮、总氮、pH、溶解性二氧化碳与氧化亚氮及二氧化碳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等指标存在差异,但不同深度之间上述指标均没有差异,说明不同深度之间溶解性二氧化碳含量和溶解性氧化亚氮与水深无关。

黄亚琦[4](2020)在《澜沧江深大水库氧化亚氮溶存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气温升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所致,氧化亚氮(N2O)的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分别是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的300倍和12倍,N2O对全球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报道称水库是N2O可能的净排放源之后,评估水库中N2O的排放量则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澜沧江(云南段)四座深大水库小湾、漫湾、糯扎渡、景洪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水库大气、水体及沉积物间隙水N2O浓度的基础上,确定水库垂向上N2O浓度的分布特征以及水库中N2O排放量,并综合探讨了影响水-气界面和水-沉积物N2O排放的环境因素,为更好的控制和减少水体N2O排放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干季(2019年1月)和湿季(2019年8月)采样点的水体N2O溶存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2.82±1.96和16.32±4.43nmol/L。干季和湿季采样点的水体N2O饱和度平均值分别为262.96±51.19和368.94±108.64%,所有水体的N2O均为过饱和状态,水体均为大气N2O的源。干季和湿季水体N2O溶存浓度和饱和度整体上均为景洪>糯扎渡>小湾>漫湾水库。湿季水库沉积物中间隙水N2O浓度整体上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各水库间隙水的N2O浓度在8.36-28.94nmol/L之间,各水库N2O浓度显示为景洪>糯扎渡>小湾>漫湾水库。间隙水N2O浓度与间隙水中NO3-和NO2-浓度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性,与间隙水NH4+浓度呈显着负相关。(2)湿季小湾、漫湾和景洪水库各个点位的N2O浓度均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布特征,其N2O浓度整体上呈现先递增再减小的趋势,从大气到间隙水界面增大,随着间隙水深度的增加,N2O浓度逐渐减小,而糯扎渡水库则整体上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再降低的趋势。湿季水库水体主要发生硝化-反硝化耦合反应,沉积物主要发生硝化-反硝化耦合反应。各个水库水体为大气N2O的来源,沉积物则为水体N2O的来源。(3)干季和湿季水库的水-气界面N2O通量平均值分别为12.08±2.72μmol/(m2·d)和16.32±4.43μmol/(m2·d)。从小湾到漫湾水库呈现先下降的趋势,从漫湾到景洪水库则呈现延程上升的趋势。2019年小湾、漫湾、糯扎渡和景洪水库各水库水-气界面的N2O年释放总量,共29.26×105mol N2O。干季澜沧江水库水体中ΔN2O与NO3-呈正相关,与DO虽无显着相关关系,但是趋势相反,干季反硝化反应是澜沧江云南段水体N2O的主要产生过程。湿季澜沧江水库水体中ΔN2O与NO3-呈正相关,与NH4+呈正相关,湿季硝化-反硝化耦合反应是澜沧江云南段水体N2O的主要产生过程。(4)湿季实测和扩散水-沉积物界面N2O的排放通量分别在0.43±0.01-0.68±0.03μmo l/(m2·h)和0.31±0.08-0.78±0.12μmol/(m2·h)之间,水-沉积物界面N2O实测通量与NO3-呈正相关,与水体DO呈负相关,与NH4+呈正相关,湿季硝化-反硝化耦合反应过程是沉积物N2O的主要产生过程,因此控制反硝化速率就可以减少水库N2O的排放。

李岩[5](2020)在《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类活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N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单分子增温潜势为CO2的298倍。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其增温速率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高寒草甸不仅支撑着区域生态安全,也承载着广大藏族牧民赖以生存的畜牧业。近年来,为了应对饲草的季节性短缺问题,青藏高原的人工草地种植面积逐年增多。因此,本文通过模拟增温控制实验,研究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对增温的响应,探究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排放机理,为制定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增温室对草地进行增温。实验于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进行,包括两个处理,分别为增温处理(Warming,W)和对照处理(Control check,CK),每个处理重复四次,共16个小区。实验测定了土壤温湿度、N2O排放通量、土壤碳库、土壤氮库、土壤酶活性,分析增温条件下不同草地类型的N2O排放通量以及异同点,探究了增温条件下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增温总体提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的排放,年均增幅分别为82.9%和67.9%;在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生长季N2O排放通量分别为非生长季的4.67倍和1.48倍(P<0.05);在生长季,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差别(P>0.05)。(2)增温显着影响了土壤过程,尤其是土壤酶活性。在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的生长季,与对照相比,增温显着提高了土壤HAO酶、AMO酶、NXR酶、NOR酶和NOS酶的酶活性(P<0.05)。在高寒草甸,与对照相比,增温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增幅范围在22%—43%,其中,NOS酶活性的增幅范围最大,为42.4%;人工草地土壤酶活性增幅范围为24%—45%,其中,AMO酶活性增幅最大,达44.5%。(3)2019年生长季,增温显着提高了高寒草甸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P<0.05),增幅为24.9%,而对人工草地土壤全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无显着影响(P>0.05)。2018年生长季,增温显着降低了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P<0.05),降幅为25.0%和17.3%。增温显着提高了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的硝态氮含量(P<0.05),增幅分别达到27.5%和17.5%。(4)土壤过程在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的N2O排放对增温的响应中起关键作用。高寒草甸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土壤酶活性、可溶性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与土壤酶活性、可溶性氮和硝态氮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HAO酶活性、NOS酶活性、可溶性氮、NOR酶活性和NXR酶活性可能是影响高寒草甸N2O排放通量的关键因素;而HAO酶活性、NOS酶活性、NOR酶活性、NXR酶活性和AMO酶活性、铵态氮,全氮、硝态氮可能是影响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N2O排放可能进一步增加,将对以升温为主的气候变化形成正反馈作用。因此,应加强草地N2O减排相关适应技术研究,加强草地管理,以减缓气候变暖。

赵德强[6](2020)在《玉米大豆不同行比间作对AMF侵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间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农作措施,其中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高产、高效、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等多种功能。丛枝菌根真菌(AMF)是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和提高土壤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间作作为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其温室气体排放效应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本研究设计了玉米、大豆单作和不同行比玉米大豆间作,旨在探究1.不同行比下玉米和大豆行间的边际效应,结合作物干物质积累和营养器官物质输出,探明不同作物配比对边际效应的影响,明确边际效应的范围和强度,总结边际效应和干物质分配之间的规律;2.不同种植模式农田生态系统中AMF生长发育和土壤球囊霉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相关性;3.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以及增温潜势,分析土壤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间作提高了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时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盛花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玉米大豆间作提高了玉米边行、中行和内行,大豆中行和内行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与积累量,而降低了边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积累量。间作处理中产量和生物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玉米对大豆表现出竞争优势。整个生育期内,作物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在播后55天达到最大值,玉米叶、玉米茎、大豆茎叶的输出量分别为10.48-20.67 g p-1、18.77-33.70 g p-1、3.29-9.72 g p-1,输出率分别为15.45-29.44%、33.62-62.96%、14.05-26.92%,贡献率分别为9.82-22.09%、18.07-32.30%、13.08-37.25%。农田生境中,菌根侵染率、侵染密度和菌丝密度随着AMF与作物共生期延长逐渐增加,菌根的丛枝丰度表现为在玉米吐丝期(大豆盛花期)迅速增加,之后下降的趋势。在作物生育期内,AMF的孢子密度从269.40 spore 100g-1增加至1484.20 spore100g-1,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从430.88μg g-1增加至600.78μg g-1,总球囊霉素含量从942.59μg g-1增加至1304.03μg g-1。两年试验中,作物生长后期间作处理的菌根侵染率、侵染密度和丛枝丰度,土壤菌丝密度、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含量均高于单作。间作处理中AMF与作物共生表现出边际效应,在玉米乳熟期时距离大豆带越远,间作玉米行的菌丝密度、孢子密度、易提取球囊霉素和总球囊霉素含量越低。相关分析表明侵染率、侵染密度、孢子密度、易提取球囊霉素、总球囊霉素之间关系密切,相关系数达到0.51以上。玉米大豆间作降低了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同时减少了对CH4的吸收速率。施肥对N2O和CO2排放速率有影响,在两次施肥时均形成了排放高峰。不同种植模式下CH4排放速率变化不大,变化范围为-1.19-0.94μg CH4-C m-2 h-1。在整个生育期内,间作系统中大豆带(IS)的CO2和N2O排放积累量最高,其次是玉米带(IM),交界带(IJ)的排放积累量最低。间作处理(IMS)的GWP分别比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降低27.4%和10.0%,间作处理(IMS)的GHGI低于MS,高于MS。土壤NO3-和NH4+含量对CO2排放的直接效应最大,效应系数均为0.32;土壤NO3-含量对N2O排放的直接效应最大,效应系数达到0.50;只有土壤含水量对土壤CH4排放产生直接效应,效应系数为0.13。

陈盟[7](2019)在《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三个阶段试验对设施菜田N2O、CO2排放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观测了设施菜田棚室内部N2O、CO2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同步以静态箱法观测土壤N2O通量特征,对比二者,分析设施菜田棚室最终N2O、CO2排放与土壤排放之间关系。第二阶段为尝试引入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直接观测设施菜田排入大气的N2O、CO2气体,但由于模型功能所限,仅成功完成了N2O的观测。第三阶段同步使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设施菜田N2O通量特征,对比观测结果,分析造成差异的各项因素,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最终结论如下:(1)设施菜田静态箱法最佳采气时间为9:00-12:00,但N2O通量结果可能存在14%-67%的误差,CO2通量结果可能存在6%-17%的误差,因此设施菜田每日单次观测可能不足以均衡全天N2O排放的时间差异性。(2)棚室内不同高度N2O浓度特征规律较为一致,与静态箱法测得土壤N2O通量特征吻合,N2O浓度随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均高于外界背景浓度,表明棚室对N2O气体具有一定滞留作用(3)在短期高频观测中,土壤N2O通量特征与棚内N2O浓度分布特征规律一致;土壤CO2通量特征与棚内CO2浓度分布特征规律相反。表明棚内N2O主要排放源为土壤,CO2属于多源排放,棚室内作物和环境因素对CO2最终排放的影响力高于土壤。(4)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自动采样装置可以明显捕捉到棚区上方的N2O浓度变化,棚区空置期3.5米高处N2O浓度变化范围为0.673-0.689 mg·m-3,种植期N2O浓度变化范围为0.695-0.716 mg·m-3,种植期明显高于空置期。(5)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在观测设施菜田N2O日排放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静态箱/气象色谱法测得三天平均排放通量为252.51μg·m-2·h-1,高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结果192.21μg·m-2·h-1,高出26.75%。(6)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对棚室番茄全生长季的观测中,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生长季中,静态箱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817.49g·hm-2,排放因子为0.45%;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250.95 g·hm-2,排放因子为0.32%,较静态箱测得结果低了29%。综上可知,设施菜田环境对N2O、CO2排放有较强影响,仅观测土壤排放无法具体衡量设施菜田N2O、CO2的最终排放。本研究尝试引入的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N2O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适用于设施菜田N2O排放观测,为观测设施菜田N2O排放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健全我国氮排放清单提供了新方法。

张祎玮[8](2017)在《夜间增温下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及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气温增加的幅度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和季节非对称性。气温是重要环境因子,气温的变化势必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大田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夜间增温下稻麦轮作系统作物生长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运用DNDC模型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模拟,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模拟和预测未来水稻和冬小麦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和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夜间增温下水稻分蘖数显着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叶面积指数受影响较小。夜间增温对水稻光合作用起抑制作用,降低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等产量构成要素,最终导致水稻减产32.54%。夜间增温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增温1.12℃。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的影响在拔节期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在抽穗期和开花期表现为抑制作用,灌浆期也表现为促进作用。夜间增温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减小,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也显着降低,千粒重增加,最终引起冬小麦减产7.23%。(2)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夜间增温未改变稻田CH4和N2O季节性排放趋势,但显着增加其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夜间增温促进生长前期麦田土壤对CH4的吸收,表现为大气CH4的汇;夜间增温增加生长后期麦田土壤CH4排放,表现为大气CH4的源。夜间增温显着增加全生育期麦田土壤N20排放。夜间增温下稻麦轮作系统综合增温潜势增加50.07%。(3)DNDC模型模拟及敏感性分析DNDC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稻麦产量和稻田CH4排放情况,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达显着水平,但对N2O的排放模拟效果较差。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对水稻产量较敏感的参数为温度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敏感的参数为温度和降水量,对稻田CH4排放较敏感的参数为温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黏土含量。

王辉[9](2016)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三种典型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对N2O通量影响分析》文中认为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具有很强的增温效应,并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也相当长。N2O不仅可以破坏臭氧层,而且还会使全球变暖。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位置分界线,南北方生态系统差异尤为明显,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植被类型,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N2O通量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系统。本研究选取秦岭三种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连续观测一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N2O气体的浓度变化,同时观测影响气体浓度变化的环境因子,掌握森林不同生态系统N2O气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研究森林温室气体变化提供数据建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N2O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三种林型中,锐齿栎林的N2O年排放通量为0.0730 mg N2O m-2h-1;油松林的N2O年排放通量为0.0302 mg N2O m-2h-1;华山松林的N2O年排放通量为0.0331 mg N2O m-2h-1。锐齿栎林型中,N2O的最大排放值出现在2014年8月,N2O排放通量为0.1813 mg N2O m-2h-1;而在油松林和锐齿栎林中,最大排放值则分别出现在2015年6月和2015年7月,排放量分别为0.1040 mg N2O m-2h-1和0.1505 mg N2O m-2h-1。三种林型的最大吸收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左右。整体看来,三种不同的林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夏季主要表现为N2O的排放,而冬天寒冷季节则表现为N2O的吸收。2.土壤温度与土壤N2O通量的变化关系温度是制约氧化亚氮排放季节变化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发现土壤N2O排放存在明显的温度效应,三种林型土壤N2O通量与土壤5cm和10cm温度与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为正。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N2O通量的排放也随之升高。3.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与土壤N2O通量的变化关系三种林型中,华山松林和油松林的土壤WFPS与土壤N2O通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二次多项式,当华山松林与油松林的WFPS分别为60.41%和44.28%时,所在林型的N2O通量取得最大值。而锐齿栎林土壤WFPS与N2O通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4.土壤无机氮与土壤N2O通量的变化关系三种林型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N2O通量之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负线性相关关系(P<0.05),随着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升高,N2O通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R2的变动范围介于0.2670.520之间。土壤铵态氮含量的表现中,华山松林和锐齿栎林铵态氮含量与N2O通量之间有微弱的相关关系,华山松林和锐齿栎林的R2分别为0.245和0.229,二者随着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升高,N2O的排放通量均表现出微弱增加的趋势。但是,油松林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没有很好的拟合效果。

马永跃[10](2013)在《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州平原为研究区域,分别设置了不同水稻品种(常规稻:H-10和超级稻:Q优6号)处理、不同水稻栽培方式(手插:SC,机插:JC,直播:ZB,抛秧:PY)处理、硫肥施加(S)处理和不同梯度铁肥施加(Fe-0、Fe-2、Fe-4、Fe-8)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原位观测不同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通量。早稻实验(仅铁肥添加处理)始于2011年4月中旬,至2011年7月中旬结束;晚稻实验开始于2011年8月初,至同年11月初结束。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处理,以探讨福州平原地区不同水稻处理间的温室气体通量优劣和对稻谷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整个水稻生育期内,与常规稻相比,超级稻在整个生长期的甲烷平均通量减少约4个百分点;超级稻在整个生长期的氧化亚氮通量约提高了近133个百分点。(2)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常规稻为2264.50kgCO2.hm-2,超级稻为1977.04kgcO2.hm-2,超级稻比常规稻降低13个百分点,在某种程度上超级稻具有降低综合温室效应的优势。通过对比超级稻和常规稻两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发现,超级稻比常规稻都具有优势。(3)在整个水稻生育期,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平均通量由小到大分别为PY<SC<ZB<JC;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稻田氧化亚氮平均通量由小到大分别为SC<JC<PY<ZB。(4)不同水稻栽培方式下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由小到大分别为PY<SC<ZB<JC,进一步分析得出JC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高出SC近24个百分点,ZB高出PY近22个百分点。从千粒重上看,四个不同栽培方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JC<SC<ZB<PY,从单丛产量上看,四个不同栽培方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SC<PY<JC<ZB。(5)在整个生育期,与CK处理相比,S处理在整个生长期的甲烷通量减少约25个百分点;S处理在整个生长期的氧化亚氮通量提高了约49个百分点。(6)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对照(CK)稻田为2264.50kgCO2.hm-2,硫肥添加稻田为1728.47kgCO2.hm-2,硫肥添加稻田比对照稻田低24个百分点;硫肥添加稻田的稻谷结实率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单丛产量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7)早稻:与Fe-0稻田相比,Fe-2、Fe-4、Fe-8稻田甲烷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26.37%、43.41%和48.87%,氧化亚氮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20.92%、25.27%和66.36%;晚稻:与Fe-0稻田相比,Fe-2、Fe-4、Fe-8稻田甲烷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44.26%、63.93%和66.12%,氧化亚氮平均通量分别减少了6.49%、43.58%和15.95%。(8)从所产生的综合温室效应来看,早稻表现为Fe-0>Fe-2>Fe-4>Fe-8的整体趋势,晚稻同样表现为Fe-0>Fe-2>Fe-4>Fe-8的整体趋势。从稻谷产量上看,早稻和晚稻均呈现出Fe-0<Fe-2<Fe-4<Fe-8随着铁肥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整体趋势。无论从生态效益上看,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看,稻田合理施加铁肥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业改良措施。

二、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对羊草草地N2O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土壤N_2O通量的产生机理
        1.2.2 氮沉降对草地N_2O通量的影响
        1.2.3 放牧对草地N_2O通量的影响
        1.2.4 极端降水事件对草地N_2O通量的影响
        1.2.5 氮沉降、放牧及极端降水事件对草地N_2O通量的交互作用
        1.2.6 影响N_2O通量的其他因素
        1.2.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样地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点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草地的利用历史
    2.2 样地背景
第三章 氮沉降和放牧对N_2O通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土壤N_2O通量的采集与计算
        3.2.3 植被调查与植物生物量的采集
        3.2.4 土壤样品的采集
        3.2.5 土壤温度与土壤孔隙含水量的测量
        3.2.6 土壤p H的测定
        3.2.7 土壤无机氮的测定
        3.2.8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
        3.2.9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3.2.10 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净氮硝化速率的测定
        3.2.11 气象数据的采集
        3.2.1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气象数据的变化
        3.3.2 土壤温度与土壤孔隙含水量的变化
        3.3.3 N_2O通量的时间动态变化
        3.3.4 N_2O通量的季节累积变化
        3.3.5 氮添加、放牧及二者互作对植物指标的影响
        3.3.6 氮添加、放牧及二者互作对土壤指标的影响
        3.3.7 平均N_2O通量对氮添加、放牧及二者互作的响应
        3.3.8 氮添加、放牧及二者互作对平均N_2O通量的作用途径
    3.4 讨论
        3.4.1 羊草草地N_2O通量的排放特征
        3.4.2 N_2O通量的季节分配特征对氮沉降、放牧及二者互作的响应
        3.4.3 氮沉降对N_2O平均通量的影响
        3.4.4 放牧对N_2O年平均通量的影响
        3.4.5 氮沉降与放牧交互作用对N_2O年平均通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氮沉降和放牧对N_2O通量极端降水遗留效应的影响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地设置
        4.2.2 土壤N_2O通量的采集与计算
        4.2.3 植物生物量的采集
        4.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量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2017 年的极端降水事件
        4.3.2 取样期间的降雨量和气温
        4.3.3 取样年份、氮沉降和放牧对植物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4.3.4 氮沉降和放牧作用下植物和土壤特征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4.3.5 取样年份、氮沉降和放牧对N_2O通量的影响
        4.3.6 氮沉降和放牧作用下N_2O通量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4.3.7 N_2O通量响应的驱动因子
    4.4 讨论
        4.4.1 极端降水的遗留效应
        4.4.2 极端降水对N_2O通量的遗留效应
        4.4.3 氮沉降和放牧作用下N_2O通量对极端降水遗留效应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模拟氮沉降和放牧作用下羊草草地N_2O通量对极端降水的短期响应研究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微宇宙实验
        5.2.2 土壤N_2O通量的采集与计算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5.2.4 植物生物量的测定
        5.2.5 土壤孔隙含水量的测定
        5.2.6 土壤无机氮的测定
        5.2.7 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
        5.2.8 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5.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处理对植物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5.3.2 土壤N_2O通量的动态变化
        5.3.3 土壤平均N_2O通量对不同处理的响应
        5.3.4 土壤累积N_2O通量对不同处理的响应
        5.3.5 N_2O通量与植物和土壤特征的相关关系
    5.4 讨论
        5.4.1 土壤排水状况对N_2O通量的影响
        5.4.2 极端降水对N_2O通量的短期影响
        5.4.3 极端降水与氮添加和放牧的交互作用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2)长期保护性耕作农田增温潜势、氮平衡及N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2.2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平衡研究进展
        1.2.4 耕作-土壤协同的微生物响应研究进展
        1.2.5 耕作-土壤-微生物驱动的N_2O排放研究进展
    1.3 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1.4.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氮流向及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分析
        1.4.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作物管理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3 土壤温室气体(N_2O、CO_2和CH_4)排放测定
        2.4.4 土壤氮素流向测定及表观平衡分析
        2.4.5 土壤微生物群落测定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3.1.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3.1.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CH_4吸收的影响
        3.1.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定速率的影响
        3.1.5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产量、全球增温潜势、净综合温室效应及排放强度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氮流向及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分析
    4.1 结果与分析
        4.1.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作物生产力和作物氮素吸收的影响
        4.1.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4.1.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4.1.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层全氮累积量的影响
        4.1.5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下N_2O排放与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丰度的关系
    5.1 结果与分析
        5.1.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无机氮和pH的影响
        5.1.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5.1.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5.1.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氮功能基因动态的影响
        5.1.5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氮功能基因与N_2O排放的相关性分析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装过程和共发生网络对N_2O排放的作用机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耕作强度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和反硝化潜力的影响
        6.1.2 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不同耕作强度的响应
        6.1.3 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共发生网络对不同耕作强度的响应
        6.1.4 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装过程对不同耕作强度的响应
        6.1.5 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装过程和群落组成对N_2O排放的影响
    6.2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下N_2O排放与微生物介导的土壤氮循环作用过程的关系
    7.1 结果与分析
        7.1.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原位N_2O排放的影响
        7.1.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nos ZI和 nos ZII丰度的影响
        7.1.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7.1.4 宏基因组分析长期保护性耕作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和功能
        7.1.5 长期免耕和翻耕对土壤氮循环基因与氮循环微生物物种丰度的影响
        7.1.6 微生物介导土壤氮循环途径对N_2O产生和还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7.2 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水体中不同无机氮源对微藻生长及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温室气体的研究进展
        1.1.1 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过程
        1.1.2 温室气体的影响因素
        1.1.3 温室气体的采集方法
    1.2 藻类概述
        1.2.1 藻类的定义与分布
        1.2.2 藻的生物量指标形式
        1.2.3 藻类生长的影响因素
    1.3 藻类生长与温室气体的关系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藻类预处理与接种培养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设计
        2.3.1 不同无机氮源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无机氮源对自然水体藻类生长及温室气体的影响
        2.3.3 不同深度对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2.4 水体理化指标的采集与测定
        2.4.1 不同无机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2.4.2 不同无机氮源对自然水体藻类及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2.5 温室气体采集与测定
        2.5.1 溶解性温室气体采集
        2.5.2 排放性温室气体采集
        2.5.3 温室气体测定与计算
第三章 不同无机氮源对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
    3.1 不同无机氮源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无机氮培养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时光密度的变化
        3.1.2 不同无机氮培养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时pH的变化
        3.1.3 不同无机氮培养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时CO_2浓度的变化
    3.2 不同无机氮源对自然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无机氮处理下温度与溶解氧的变化
        3.2.2 不同无机氮处理下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3.2.3 不同无机氮处理下水体pH的变化
        3.2.4 不同无机氮处理水体溶解CO_2变化
        3.2.5 不同无机氮源水体藻类生长状况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无机氮源对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理化指标及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4.1.1 不同无机氮处理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状况
        4.1.1.1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无机碳含量的影响
        4.1.1.2 不同无机氮处理下水体无机氮含量变化状况
        4.1.2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4.1.2.1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4.1.2.2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CO_2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4.1.2.3 不同无机氮处理对水体CH_4排放的影响
    4.2 不同深度对水体理化指标及温室气体产生影响
        4.2.1 不同铵态氮处理下不同深度水体理化指标变化状况
        4.2.2 不同铵态氮处理下不同深度水体CO_2与N_2O含量分布状况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澜沧江深大水库氧化亚氮溶存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的研究方法
        1.2.2 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通量的研究方法
        1.2.3 水体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因素
        1.2.4 水体氧化亚氮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总体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概况
    2.2 水库的选择、采样点位置概况
    2.3 样品的采集与现场参数测定
        2.3.1 现场大气样品的采集
        2.3.2 水库分层水样的采集
        2.3.3 水库沉积物样的采集
        2.3.4 现场环境参数的测定
    2.4 样品处理分析
    2.5 数据处理方法
3 澜沧江水库氧化亚氮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
    3.1 澜沧江水库氧化亚氮浓度与饱和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1.1 水库环境和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1.2 水库氧化亚氮浓度的测定方法
        3.1.3 水库氧化亚氮浓度与饱和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3.2 澜沧江水库沉积物中间隙水氧化亚氮浓度的分布特征
        3.2.1 水库沉积物中间隙水的氧化亚氮浓度的检测方法
        3.2.2 水库沉积物中间隙水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3.2.3 水库沉积物中间隙水氧化亚氮浓度的分布特征
        3.2.4 间隙水与沉积物上覆水中氧化亚氮浓度的对比
        3.2.5 间隙水中氧化亚氮浓度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澜沧江水库氧化亚氮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澜沧江水库氧化亚氮通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澜沧江水库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分布特征
        4.1.1 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的估算模型
        4.1.2 水库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1.3 与其他区域河流的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对比
        4.1.4 水库水-气界面氧化亚氮的释放总量
        4.1.5 水库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4.1.6 水库水-气界面氧化亚氮通量偏相关分析
        4.1.7室内影响因素实验
    4.2 澜沧江水库水-沉积物界面实测氧化亚氮通量分布特征
        4.2.1 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的实测通量
        4.2.2 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实测通量的分布特征
    4.3 澜沧江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扩散氧化亚氮通量分布特征
        4.3.1 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扩散通量的计算
        4.3.2 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扩散通量的分布特征
    4.4 澜沧江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扩散通量与实测通量的比较
    4.5 澜沧江水库水-沉积物界面氧化亚氮实测通量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6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增温对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的影响
        1.2.2 增温对土壤氮库及其转化的影响
        1.2.3 增温对土壤碳库及其转化的影响
        1.2.4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地概况
    2.2 实验方案
        2.2.1 实验设计
        2.2.2 指标测定
    2.3 增温效果
    2.4 N_2O通量计算与数据分析
        2.4.1 氧化亚氮通量的计算
        2.4.2 数据分析与作图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增温对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3.1.1 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3.1.2 增温对青藏高原人工草地N_2O排放的影响
        3.1.3 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_2O排放对增温的响应
    3.2 增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1 增温对土壤羟胺氧化还原酶(HAO酶)酶活性的影响
        3.2.2 增温对土壤氧化亚氮还原酶(NOS酶)酶活性的影响
        3.2.3 增温对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酶)酶活性的影响
        3.2.4 增温对一氧化氮还原酶(NOR)酶活性的影响
        3.2.5 增温对土壤氨单加氧酶(AMO酶)酶活性的影响
    3.3 增温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3.3.1 增温对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土壤全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3.3.2 增温对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土壤全氮和可溶性氮的影响
        3.3.3 增温对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3.3.4 增温对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土壤碳氮比(C/N)的影响
    3.4 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库的关系
        3.4.1 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_2O排放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3.4.2 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_2O排放与土壤碳库的关系
        3.4.3 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_2O排放与土壤氮库的关系
        3.4.4 土壤环境因子对高寒草甸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
        3.4.5 土壤环境因子对人工草地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增温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库和酶活性的影响
    4.2 增温对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玉米大豆不同行比间作对AMF侵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间作研究的概况
        1.1.1 间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1.1.2 间作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1.1.3 间作对氮磷吸收的种间促进作用
        1.1.4 间作对系统光合能力的促进作用
    1.2 AMF研究概况
        1.2.1 AMF对宿主植物的影响
        1.2.2 宿主植物对AMF的影响
        1.2.3 AMF在植物间的物质传递作用
    1.3 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概况
        1.3.1 全球气候变化形式
        1.3.2 农业生态系统CO_2排放规律
        1.3.3 农业生态系统N_2O排放规律
        1.3.4 农业生态系统CH_4排放规律
        1.3.5 间作条件下温室气体的减排效应
第二章 研究思路及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边际效应及其系统效益
    3.1 试验方案
        3.1.1 试验地介绍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单株干物质量积累动态的影响
        3.2.2 间作种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的边际效应
        3.2.3 间作种植对绝对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的影响
        3.2.4 间作种植模式下成熟期相对生物量的边际效应
        3.2.5 间作种植模式对绝对产量和相对产量的影响
        3.2.6 间作种植模式对边际产量的影响
        3.2.7 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相对竞争力的影响
        3.2.8 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茎叶干物质积累及输出规律
    3.3 讨论
        3.3.1 间作种植时作物干物质积累特点及与产量的关系
        3.3.2 玉米大豆间作的边际效应分析
        3.3.3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茎叶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规律
第四章 玉米大豆间作对AMF生长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
        4.1.1 试验地介绍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AMF侵染规律。
        4.2.2 农田生境中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菌丝密度的时空变化
        4.2.3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孢子密度的时空变化
        4.2.4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球囊霉素的时空变化
        4.2.5 AMF生长与土壤球囊霉素含量和孢子密度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农田生境中AMF生长变化规律
        4.3.2 农田生境中玉米大豆间作对AMF生长的影响
        4.3.3 农田生境中玉米大豆间作对AMF产生孢子的影响
        4.3.4 农田生境中玉米大豆间作对AMF产生球囊霉素的影响
第五章 玉米大豆间作下CO_2、N_2O和 CH_4排放规律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地介绍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CO_2、N_2O和 CH_4的排放速率
        5.2.2 CO_2、N_2O和 CH_4的排放积累量以及GWP和 GHGI
        5.2.3 玉米大豆间作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
        5.2.4 温室气体的排放速率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5.3 讨论
        5.3.1 玉米大豆间作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5.3.2 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3 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土壤驱动因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氮素损失
        1.2.2 温室气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2.3 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
        1.2.4 土壤N_2O、CO_2排放影响因素
        1.2.5 设施菜田日光温室环境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徐水试验位点
        2.1.2 博野试验位点
    2.2 试验方案
        2.2.1 徐水试验位点试验布置
        2.2.2 博野试验位点试验布置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1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样品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计算公式
        2.4.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相关计算及数据质量控制
        2.4.3 排放因子的相关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设施菜田N_2O、CO_2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1.1 高频监测设施菜田N_2O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3.1.2 高频监测设施菜田CO_2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别特征
        3.1.3 长期观测设施菜田N_2O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3.1.4 长期观测设施菜田CO_2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3.1.5 土壤N_2O、CO_2累计排放量及净温室效应
        3.1.6 小结
    3.2 基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设施菜田N_2O排放
        3.2.1 供试棚区N_2O背景浓度观测
        3.2.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数据筛选
        3.2.3 棚区N_2O排放通量监测
        3.2.4 小结
    3.3 结合静态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设施菜田N_2O排放
        3.3.1 棚区N_2O日排放规律
        3.3.2 棚室番茄全生长季N_2O排放特征
        3.3.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3.3.4 小结
4 讨论
    4.1 设施菜田N_2O、CO_2时空分布特征
    4.2 设施菜田半封闭小气候环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3 设施菜田应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关键要素
    4.4 微气象学法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4.5 不同方法测定结果与IPCC清单N_2O排放系数比较的意义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夜间增温下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夜间增温的研究进展
    1.3 夜间增温对水稻和小麦的影响研究
        1.3.1 夜间增温对水稻的影响
        1.3.2 夜间增温对小麦的影响
    1.4 夜间增温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5 DNDC模型模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1.5.1 DNDC模型概述
        1.5.2 DNDC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及目标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及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及方法
        2.3.1 作物生长指标测定
        2.3.2 作物光合及蒸腾参数的测定
        2.3.3 环境因子测定
        2.3.4 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通量测定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计算
    2.4 DNDC模拟方法和参数设置
        2.4.1 气象数据
        2.4.2 土壤数据
        2.4.3 农田管理数据
        2.4.4 模拟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夜间增温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水稻和冬小麦各生育期增温效果
    3.2 夜间增温对稻麦作物生长参数的影响
        3.2.1 夜间增温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3.2.2 夜间增温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3.2.3 夜间增温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 夜间增温对稻麦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3.1 夜间增温对水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3.3.2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3.4 夜间增温对稻麦作物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3.4.1 夜间增温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3.4.2 夜间增温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3.4.3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3.4.4 夜间增温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
    3.5 讨论
第四章 夜间增温对稻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夜间增温下稻季温室气体排放规律
        4.1.1 水稻生长季日均气温和降水量
        4.1.2 夜间增温下稻田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4.1.3 夜间增温下稻田CH_4累计排放量
        4.1.4 夜间增温下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4.1.5 夜间增温下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
    4.2 夜间增温下麦季温室气体排放规律
        4.2.1 冬小麦生长季日均气温和降水量
        4.2.2 夜间增温下麦田CH_4排放的季节性变化
        4.2.3 夜间增温下麦田CH_4累积排放量
        4.2.4 夜间增温下麦田N_2O排放的季节性变化
        4.2.5 夜间增温下麦田N_2O累积排放量
    4.3 夜间增温下稻麦轮作系统的综合增温潜势
    4.4 讨论
第五章 DNDC模型模拟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5.1 模型输入参数
    5.2 模拟结果分析
        5.2.1 稻麦产量模拟结果
        5.2.2 水稻生长季CH_4排放模拟结果
        5.2.3 水稻生长季N_2O模拟结果
    5.3 DNDC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5.3.1 敏感性分析检验参数及检验范围
        5.3.2 稻麦产量敏感性分析结果
        5.3.3 稻田CH_4排放敏感性分析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9)秦岭火地塘林区三种典型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对N2O通量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N_2O的温室效应
        1.1.3 N_2O的其他环境效应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进展
    2.1 N_2O的源和汇研究
    2.2 土壤中N_2O产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2.3 影响N_2O通量的因素
        2.3.1 土壤温度
        2.3.2 土壤含水量
        2.3.3 土壤pH值
        2.3.4 土壤DOC(可溶性有机碳)
        2.3.5 土壤质地
    2.4 N_2O通量研究方法
        2.4.1 箱法
        2.4.2 微气象法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
        3.1.5 土壤
        3.1.6 植物资源
    3.2 试验设计
    3.3 气体样品采集与环境因子监测
    3.4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3.5 数据计算
    3.6 数据分析处理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生态因子动态变化规律
        4.1.1 土壤温度,静态箱内温度变化规律
        4.1.2 三种林型土壤WFPS(土壤充水孔隙度)的年际变化
        4.1.3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4.1.4 三种林型N_2O通量的时间变化动态
    4.2 N_2O通量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2.1 土壤5cm深度处温度与N_2O通量之间的关系
        4.2.2 土壤10cm深度处温度与N_2O通量之间的关系
        4.2.3 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与土壤N_2O通量之间的关系
        4.2.4 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N_2O通量之间的关系
        4.2.5 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N_2O通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土壤N_2O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5.1.2 土壤温度与土壤N_2O通量的变化关系
        5.1.3 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与土壤N_2O通量的变化关系
        5.1.4 土壤无机氮与土壤N_2O通量的变化关系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景背
1.2 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甲烷排放机理
    1.2.2 湿地氧化亚氮排放机理
    1.2.3 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观测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之处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之处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样地设置
2.3 样地水肥管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气样采集
    2.4.2 环境因子测定
    2.4.3 气样分析
    2.4.4 数据处理方法 第3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3.1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3.2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3.3 环境因子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3.4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3.5 不同水稻品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第4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4.1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田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4.3 环境因子对不同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4.4 不栽培方式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第5章 硫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5.1 硫肥添加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5.2 硫肥添加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5.3 环境因子对硫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5.4 硫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5.5 硫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分析 第6章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
6.1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甲烷的排放特征
6.2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氧化亚氮的通量特征
6.3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综合温室效应影响的净效应分析
6.4 不同梯度铁肥添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及稻谷产量的影响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地面氧化亚氮排放静态箱测定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氮沉降、放牧和极端降水对羊草草地N2O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D]. 徐万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长期保护性耕作农田增温潜势、氮平衡及N2O排放的微生物作用研究[D]. 王威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水体中不同无机氮源对微藻生长及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影响[D]. 黄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澜沧江深大水库氧化亚氮溶存浓度的垂向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D]. 黄亚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D]. 李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玉米大豆不同行比间作对AMF侵染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赵德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D]. 陈盟.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夜间增温下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及模拟[D]. 张祎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5)
  • [9]秦岭火地塘林区三种典型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对N2O通量影响分析[D]. 王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10]品系、施肥和栽培方式对福州平原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通量的影响[D]. 马永跃. 福建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地面一氧化二氮排放静电箱测量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