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桑园溶磷菌分布

江苏省部分桑园溶磷菌分布

一、江苏省部分桑园土壤溶磷菌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于中南[1](2020)在《松材线虫伴生菌多样性及对桑葚保鲜潜力的初探》文中提出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传播速度快,难以有效防治,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伴生细菌的协同致病,是近年来对该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的热点,有效的分离与确定松材线虫伴生菌是开展这一方向研究的基础。生物保鲜是农产品绿色保鲜的重要研究方向,常使用拮抗菌对桑葚采后保鲜。松材线虫的伴生细菌种类多样,因此有利于筛选可以为桑葚保鲜使用的拮抗菌,为桑葚采后生物保鲜研究提供多样化选择空间。本论文探究了以不同条件培养分离微生物、以biology生态板分析、16s r RNA分子测序以及宏基因组学等多种方法,分析考察了分离获得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效果及其多样性。并观察了部分伴生细菌菌株对松材线虫长期存活的影响,对以部分伴生细菌对桑葚采后生物保鲜的效果作了初步观察,获得了如下结果。1、松材线虫携带大量细菌,从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中,每条线虫可分离出25208(PDA分离)~38000(NA分离)不等的cfu,培养基类型和降低培养基的浓度不会明显减少分离的菌落数。经振荡清洗后,伴生细菌从松材线虫体上大量脱落,每条带菌在1381~2660cfu之间。2、应用16s r RNA全序列测序比对,对分离得到的140株伴生细菌鉴定出82株伴生细菌,在鉴定出的菌株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占比近一半,达45%(37株);其它菌株有: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7.3%、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6.1%、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 sp.)6.1%、泛菌属(Pantoea sp.)4.9%、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4.9%、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4.9%、勒克氏菌属(Leclercia sp.)4.9%、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sp.)3.7%、马赛菌(Massilia sp.)2.4%、南极菌(Antarctic)2.4%、其它占比较少的菌株: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地杆菌(Pedobacter sp.)、布丘氏菌属(Buttiauxella sp.)、杜擀氏菌属(Duganella sp.)、Rouxiella等,占比在1.2%左右。其中不同培养基以及松材线虫处理方法分离得到的伴生细菌类群均存在重叠与差异,也影响它们的革兰氏染色属性的比例,但假单胞菌属在各种处理组合下均可分离得到。3、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宏基因组测序鉴定,鉴定出的23%菌株中主要以假单胞菌属占比居多,其次为Epilithonimonas sp.、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不动杆菌、拉恩氏菌、短波单胞菌以及梭状芽胞杆菌为次优势菌株,利用Biology生态板显示有不同生理生化类型重合度菌株,可能来源于它们的各分类属性或生理生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4、通过对松材线虫与伴生细菌在木段中存留期数量的观察,细菌对松材线虫的长期存活存在一定影响。5、探索了伴生细菌对桑葚的防腐保鲜作用。选用9种不同的伴生细菌对桑葚进行保鲜处理,通过对桑葚失重率、腐烂率、Vc含量变化等指标观察,受样本数量所限所选菌种对桑葚的防腐保鲜作用不明显。上述研究结果特别显示出了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多样性、细菌数量的巨大,细菌分离方法对获得细菌类群有很大影响。

张猛[2](2020)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及其提升桑树抗逆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库区(Three Gorges Reservoir)水位在145 m(夏季)到175 m(冬季)范围内反季节性波动,形成一段垂直落差为30 m的消落带区域。消落带的形成导致植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桑树(Morus L.)作为库区土着经济植物,具抗旱耐涝、保持水土等优点,可作为消落带生态环境修复的潜在树种。然而,消落带反季节性水淹等逆境,导致库区新植桑树存活率低下,存活桑树长势参差不齐。因此,如何提升新植桑树存活率,促进桑树整体健康生长,是利用桑树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项目组前期调查发现,在三峡库区云阳县龙角镇消落带内,人工栽培用于生态恢复的桑树长势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桑树枝叶繁茂、根系发达(GM),部分桑树虽无明显病症,但整体矮小、桑根极细(PM);而库区存活的土着野生桑树(三峡大坝建成前已存在于消落带)根系发达,茎杆粗壮(WM)。论文研究基于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长势差异进行选题,通过宏基因组学及传统培养法,探究库区消落带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在分离获得内生和根际真菌的基础上,筛选具促生、抗逆潜能的菌株,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在桑苗盆栽促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桑苗对干旱的耐受性能,旨为探索利用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恢复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提供策略。1.消落带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基于Illumina MiSeq的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云阳段(2016年5月和2018年5月)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发现两年桑树相关真菌种群分布特征整体一致。α-多样性均表明:长势好的栽培桑丰度高于野生桑,而桑根际真菌丰度高于桑树内生真菌;栽培桑真菌多样性高于野生桑,而桑茎中真菌多样性高于桑根及根际。β-多样性分析均表明:采样部位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就同一采样部位而言,桑树相关菌群亦会根据长势而彼此分开,且长势好栽培桑和野生桑的内生真菌更为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分析均发现:在门水平上,野生桑树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门(>75%),而栽培桑树均以Asc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菌门(>80%);桑树内生真菌(根和茎)均以Ascomycota为优势菌门(>75%),而桑树根际中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为优势菌门(>90%)。在纲水平上,野生桑树Agaricomycetes为优势菌纲(>19%),而栽培桑以Sordariomycetes为优势菌纲(>18%);桑树内生真菌(根和茎)均以Sordariomycetes、Dothideomycetes和Leotiomycetes为优势菌纲(>40%),而桑树根际以Agaricomycetes和Sordariomycetes为优势菌纲(>20%)。进一步通过培养法,从2018年采集的桑根、茎及根际土壤中分别获得68、131和48株真菌,通过ITS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群,在纲水平上,Sordariomycetes、Dothideomycetes和Leotiomycetes为优势菌群;传统分离培养法与非培养法所获桑树相关真菌群落结构整体相似。2.具促生抗逆潜能的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在2018年利用培养法分离获得的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各分离株的溶磷、产吲哚乙酸(IAA)、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酯(ACC)能力,从长势好的桑树(WM、GM)相关真菌中,筛选获得4株抗逆促生潜能优、且互不拮抗的菌株(根内生菌GR21和GR19、茎内生菌GS1、根际真菌GRs12),为后续研究提供菌种资源。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并结合基于18S rDNA和ITS的系统发育分析,将GR21、GR19、GS1和GRs12菌株分别鉴定为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篮状菌属(Talaromyces sp.)和假散囊菌属(Pseudeurotium sp.)。菌株逆境耐受性结果显示,Penicillium sp.GR19、Talaromyces sp.GS1和Pseudeurotium sp.GRs12菌株最高能在8%NaCl的环境中生长,Trichoderma sp.GR21菌株最高能在7%NaCl的条件下生长;四株潜在益生真菌均能够在pH 3-12的条件下生长;Penicillium sp.GR19、Talaromyces sp.GS1和Trichoderma sp.GR21菌株可在10-35?C条件下生长,而Pseudeurotium sp.GRs12菌株在35?C环境下则受较强抑制,菌丝不能生长。产功能性酶和促生潜力检测结果显示,Penicillium sp.GR19和Talaromyces sp.GS1菌株具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能力,而Pseudeurotium sp.GRs12和Trichoderma sp.GR21菌株可分别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且均能产铁载体。此外,Talaromyces sp.GS1、Pseudeurotium sp.GRs12和Penicillium sp.GR19菌株磷酸盐溶解能力分别可达0.699 mg/mL、0.431 mg/mL和0.032 mg/mL;Pseudeurotium sp.GRs12和Trichoderma sp.GR21菌株产IAA能力分别可达1.220 mg/mL和0.062 mg/mL;Trichoderma sp.GR21、Pseudeurotium sp.GRs12和Talaromyces sp.GS1菌株产ACC脱氨酶比活力分别为0.31 U/mg、0.86 U/mg和0.45 U/mg。4株潜在益生真菌具有较好的逆境耐受及促生抗逆潜能。它们能够通过产生水解酶类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生成铁载体和ACC脱氨酶等物质促进宿主植物生长,且益生真菌之间互不拮抗,后续可利用其构建复合菌剂促进桑苗生长,提升库区新植桑树存活率。3.桑树益生真菌促进桑苗生长及提升桑苗抗逆性能的研究不同浓度梯度的益生真菌菌悬液对桑种萌发无显着性影响,但Talaromyces sp.GS1和Pseudeurotium sp.GRs12菌株原液,Penicillium sp.GR19和Trichoderma sp.GR21菌株10倍稀释液,及4株菌发酵原液的100倍稀释液混合(Mixture 100X)对桑苗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桑苗鲜重分别提高了263.03%、292.31%、258.43%、281.12%和287.34%。选取桑苗促生效果最好的菌株浓度处理组的盆栽土壤,对其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益生真菌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Fe3+、有机碳、速效磷和总磷),提高桑苗对无机盐及铁离子的吸收,促进桑苗的生长;同时,其会改变盆栽桑苗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而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明显影响。根据促生实验结果,选取4株菌发酵原液的100倍稀释液混合(Mixture 100X)和单菌株的最优促生浓度混合(Mixture optimal)两种方式构建复合菌剂,评估其对盆栽桑苗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真菌混合接种对桑苗的抗逆潜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干旱胁迫5 d后,Mixture 100X和Mixture optimal菌悬液可提高桑苗可溶性糖(分别提高34.35%、176.47%)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6.53%、12.31%),Mixture 100X处理后,桑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267.93%,Mixture optimal处理后,桑苗叶片氮含量增加21.18%。干旱胁迫1 d和3 d处理组,两种复合菌剂处理的桑苗恢复情况相似,与清水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干旱胁迫5 d处理组,Mixture optimal处理桑苗较清水对照组恢复情况较好,其叶片掉落程度较小。同时,两种复合菌剂均能提高干旱胁迫下桑苗生物量,改变干旱胁迫后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从而提高宿主桑苗对干旱的抗性。益生真菌可通过诱导宿主植物生成抗逆酶和渗透保护物质,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等,促进桑苗生长并提高桑苗的逆境耐受潜能。综上所述,论文研究结果揭示了采样部位是影响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就同一采样部位而言,桑树相关菌群亦会根据长势差异而彼此分开,且长势好栽培桑和野生桑的内生真菌更为相似。筛选获得的益生真菌Trichoderma sp.GR21、Penicillium sp.GR19、Pseudeurotium sp.GRs12和Talaromyces sp.GS1对桑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桑苗对干旱的抗性。这为促生菌剂的研发,及后续利用桑树进行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准备了优质菌种资源和新型策略,亦为改善其它恶劣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可借鉴的手段。

温苗[3](2020)在《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文中指出桑树(Morus albaL.)属桑科桑属,是我国重要的多年生木本经济植物,川渝两地目前栽桑200万亩,蚕桑产值~70亿元,具有重要国计民生意义,选择适宜当地的品种是保障蚕桑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桑树是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AMF)依赖性植物,菌根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品质,增加桑树抗病抗虫性。然而关于桑树主栽区不同品种桑园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采用菌根生理生态和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强桑1号、白油桑、川桑98-1号)和凉山州宁南县(云桑1号、红芽桑、丰田5号)6个主栽品种桑园土壤AMF的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别检测根系AMF侵染率、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个供试桑树品种根系均能与AMF形成共生关系,且不同品种桑树根系AMF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综合比较,田间桑树根系菌丝侵染率约为30~50%,泡囊侵染率为15~30%,丛枝侵染率为10~15%,且6个品种中川桑98-1根系AMF依赖性最高;桑园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表现为强桑1号最高,云桑1号最低。(2)两地桑园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在宁南高而高县低;而碱解氮则在宁南低而高县高。桑园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表明桑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含量显着影响土壤质量。不同品种桑园土壤综合肥力排名为:丰田5号>云桑1≈红芽桑>强桑1号>白油桑≈川桑98-1号。(3)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显示两地桑园土壤中存在丰富的AMF真菌资源。AMF 群落由 7 个属组成,分别是Ambispora、Archaeospora、Claroideoglomus、Gigaspora、Glomus、Paraglomus 和 Scutellospora,其中Glomus和 Paraglomus分别占比61%和35%,为优势菌属。(4)不同品种桑园土壤中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AMF虚拟种(Virtual taxa,VT)的数量、AMF多样性均显着不同。在0-10 cm 土层,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在川桑98-1(45%,28%)和强桑1号(39%,36%)土壤中最高,红芽桑最低(14%,21%),而在10-30cm 土层,红芽桑土壤中Glomus和Paraglomus相对丰度均显着增加。此外,不同品种桑园土壤中VT数在强桑1号最高,在红芽桑中最低。AMF多样性指数在红芽桑中最高,在强桑1号中最低。丰田5号、红芽桑、云桑1号及强桑1号的AMF多样性随土层的深度而降低,但在川桑98-1号和白油桑中则随土层的深度而升高。(5)主坐标分析(PCo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结果和 PERMANOVA(Permuta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统计分析表明桑园土壤 AMF 群落组成在强桑1号、白油桑和川桑98-1之间,它们与红芽桑、丰田5号云桑1号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但红芽桑、丰田5号云桑1号之间没有显着差异。(6)冗余分析(Hellinger transformation-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tbRDA)及Monte Carlo置换性检验结果表明品种是土壤AMF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单个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不显着,但土壤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会显着影响土壤AMF群落,其中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7)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桑树品种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和T-GRSP有显着直接影响,而T-GRSP对有机碳有显着直接影响。,此外,桑树品种对有机碳表现出显着间接影响。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增加,AMF多样性会显着降低;有机碳含量的增多会降低土壤AMF丰度,这表明随着T-GRSP含量的增加,会间接使AMF丰度显着下降;速效钾对AMF丰度呈不显着直接正影响,对AMF多样性呈不显着间接负影响。

徐伟芳[4](2020)在《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桑椹菌核病,又称白果病或白椹病,是一种侵染果桑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染病桑果的病症差异,可将该病害分为肥大性桑椹菌核病、小粒性桑椹菌核病和缩小性桑椹菌核病。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侵染循环基本一致,该病在我国重庆、四川、浙江等地均有发生,染病桑果失去商品与食用价值,给果桑产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蔓延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导致其有效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但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亦会威胁桑椹食用安全。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控将有利于果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亦可为其他桑树病害防控提供新策略。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桑树中寻获一株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潜能的内生芽孢杆菌7PJ-16(前期研究鉴定其为Bacillus tequilensis 7PJ-16)。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及机理,本研究首先通过动物安全性实验和侵染定植实验,评估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潜力;并在优化7PJ-16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基础上,大量制备菌悬液和活性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及田间防病与温室促生效果;进而基于对7PJ-16菌株的全基因组和互作转录组分析,挖掘并验证其发挥生防作用的功能基因,最终结合对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与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系统揭示Bacillus sp.7PJ-16的生防机理。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利用目标菌株生物防治桑椹菌核病需确保其使用安全。本研究利用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通过灌胃与肌肉注射两种接种方式处理小鼠后,所有小鼠均生长良好,且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血液常规指标与脏器指数均无显着差异;将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处理的桑叶饲养家蚕,均未引起家蚕中毒死亡,且各处理组家蚕的生长发育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蚕茧经济指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动物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Bacillus sp.7PJ-16菌悬液及其发酵上清液均不影响小鼠和家蚕的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在宿主植物中有效定植将有利于生防菌更好地发挥防病促生作用。Bacillus sp.7PJ-16菌株具有较好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运动性,这使其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定植潜能。利用pGFP22质粒电转化7PJ-16菌株,成功获得与野生型7PJ-16菌株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且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及氯霉素抗性标记的芽孢杆菌7PJ-16/gfp菌株。通过镜检观察浸根接种7PJ-16/gfp菌株的桑苗发现,接种1天后,该标记菌株在根尖、侧根、根毛等位点吸附和大量聚集,此时的菌体主要存在于根部侵染点的外表皮处;接种2-7天后,细菌逐渐向内表皮及维管组织中定植,在细胞内呈分散或聚集状分布;接种14-16天后,完成根部定植的菌体通过木质部导管向茎中迁徙,并于接种20天后,成功定植在叶片细胞间隙与叶脉中。进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含氯霉素平板上定量分析7PJ-16/gfp在桑树各组织器官内的消长动态。结果显示,标记菌株在浸根处理的桑苗根、茎、叶,以及田间单独喷菌处理的花(果)部位均具相同的动态变化规律,即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显微观察及重分离实验结果表明,Bacillus sp.7PJ-16可在桑根、茎、叶和花(果)中实现成功定植。进一步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在2015与2016年冬季、春季、秋季(共计六个季节),从四个果桑品种(川桑7637、长果桑、红果2号及新伦教)茎部中共分离获得608株内生细菌分离株。不同季节桑树内生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在连续两年各季节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尤以2016年冬季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最多,占该季节细菌总分离株的37.21%;同时Bacillus spp.的种群分布对宿主品种无明显偏好性,为多个品种果桑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种群分布结果显示,Bacillus spp.能够长期以较高丰度稳定存在于不同品种的果桑体内。2.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为给后续室内抑菌和室外田间生防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本文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实验优化Bacillus sp.7PJ-16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发酵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蛋白胨0.5%、硫酸铵0.75%、麦芽糖3%、Na2HPO4 0.3%、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为4%、装瓶量为30%、发酵时间为120 h。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利于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利用优化培养基大量发酵Bacillus sp.7PJ-16,收获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检测其对病原菌生长和桑园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7PJ-16菌悬液和发酵上清液均可明显抑制菌核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发育以及孢子活力等菌核病原菌生长过程;与清水对照相比,经生防菌处理的桑园土壤中放线菌门的细菌比例显着升高,厚壁菌门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亦有上升趋势,且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生防菌的土壤菌群结构更加稳定。连续两年的田间生防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均能不同程度防控桑椹菌核病的发生,其中施用3次1.0×109 CFU/mL菌悬液处理组的田间防效最高(90.84%),其防效甚至稍优于化学农药处理组(90.52%),且该处理组对桑果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催熟作用。温室浸种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菌悬液和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对桑种萌芽和桑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1.0×106CFU/mL的菌悬液和100倍稀释的发酵上清液能显着提升桑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且其对桑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Bacillus sp.7PJ-16菌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是由一条大小4.2 M的环形染色体以及两个内生质粒构成。基于芽孢杆菌近缘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将前期鉴定为特基拉芽孢杆菌的7PJ-16菌株重新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更名为B.subtilis 7PJ-16。基因功能注释和次生代谢产物预测结果显示,7PJ-16菌株基因组中包含6个与抑菌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以及19个与促生物质合成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与表面活性素、丰原素、铁载体、吲哚乙酸等生防相关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有关,同时该菌株基因组中亦发现21个与侵染定植过程(生物膜形成、运动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挖掘生防相关基因及阐明B.subtilis 7PJ-16菌株与菌核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PZ-2、Scleromitrula shiraiana SXSG-5)之间的互作过程,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共培养过程中的生防细菌与病原真菌分别进行原核和真核转录组分析。通过分析原核转录组数据发现,病原菌生长导致拮抗细菌的鞭毛组装和驱性相关基因下调表达,但其诱导了丰原素、铁载体、溶杆菌素等多种生防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在真核转录组中,经拮抗细菌生物胁迫后,病原真菌的抗氧化酶相关基因多数表达上调,而其细胞壁组分合成(e.g.,几丁质)、植物胞壁降解酶代谢(e.g.,果胶酶、纤维素酶)、黑色素合成等与致病力相关的基因显着表达下调。基于7PJ-16菌株组学研究中挖掘到的大量生防相关基因,本研究从该菌株基因组中成功筛选和克隆到13个关键生防基因,其中包含5个表面活性素合成相关的基因(srfAA、srfAB、srfAC、srfAD、sfp)、7个溶杆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bacA、bacB、bacC、bacD、bacE、bacF、bacG)以及1个丰原素合成相关的基因(fenE);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敲除与丰原素(fenE)和溶杆菌素(bacG)合成相关的两个生防基因,获得稳定转化子?FenE和?BacG,敲除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结合生防相关基因的分析与功能验证,为进一步揭示B.subtilis 7PJ-16产生的生防相关代谢物,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其活性发酵上清液中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该活性发酵上清液对高温、酸碱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基于活性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设计纯化策略,通过追踪抑菌活性,采用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从7PJ-16活性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获得环二肽cycle(Pro-Phe)等6个单体III小分子物质;并利用酸沉淀与甲醇抽提相结合的方法,从7PJ-16发酵液中获得具有强烈抑菌活性的脂肽粗提物,经HPLC半制备分离后,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中包含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两种脂肽抗生素,这与前文功能基因分析验证的结果一致。此外,7PJ-16菌株还可产生铁载体、植物外源激素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等促生相关物质。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基因组、转录组、基因功能的分析验证及代谢物等层面,明确了拮抗作用与促生作用是桑树内生B.subtilis 7PJ-16对桑椹菌核病具有生防作用的主要机制。该菌株安全性能高,定植能力强,可通过产生表面活性素、丰原素、二肽小分子物质(环二肽和溶杆菌素)等多种抗生素来抑制桑椹菌核病原菌生长,进而在田间成功防控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该菌株可通过产生植物激素、铁载体等促进桑种萌发和桑幼苗生长,从而来提升宿主系统抗性间接减少病害发生。论文研究取得的相关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生物防治奠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亦可为其他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陈望舒[5](2019)在《草甘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和毒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几十年来,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影响非目标生物,因此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积累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的有机磷除草剂,己成为全球应用最多、产量最大的除草剂。近年来对草甘膦研究很多,大部分研究主要着重于草甘膦测定方法的讨论、对土壤真菌的影响和对草甘膦复合其他物质对土壤蚯蚓毒害情况的研究。而草甘膦对土壤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酸碱度土壤中的降解情况,还未有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草甘膦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型赤子爱胜虫弓丨(Eiseniafoetida)作为试验生物,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从动物和微生物的角度阐明草甘膦进入土壤后对土壤动物(蚯蚓)和微生物生态的影响。试验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草甘膦在不同酸碱度土壤和不同含水量下的降解特征;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从微生物生态的角度探讨分析了草甘膦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将草甘膦施入土壤,观察在受草甘膦污染的土壤中蚯蚓的生长特性,并通过对蚯蚓体内有关酶的测定,探讨了草甘膦对土壤蚯蚓的毒性机理。所做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个前处理步骤简单,适合大批量测定的柱前衍生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土壤草甘膦的检测。该方法在2μL·-100μL·mL-1的草甘膦浓度范围,所得到的标准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0.999,平均回收率在75%~96.49%,相对标准偏差<15%。(2)土壤pH和水分含量均可影响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降解。相对而言,pH的影响更大,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60%含水量更有利于草甘膦的降解,这可能与较好地通气条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加强了微生物参与对草甘膦的降解。含水量较低的碱性条件下不利于草甘膦的降解,但饱和含水量下的碱性环境有利于草甘膦的降解。(3)对于细菌而言:草甘膦加入土壤抑制了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的细菌多样性,但促进了碱性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草甘膦加入后,促进了三种土壤中芽孢杆菌(Bacillus)的生长,而芽孢杆菌(Bacillus)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可以降解草甘膦,因此三种土壤中的草甘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从差异性细菌来看,酸性土壤中除有芽孢杆菌(Bacillus)外,还存在链霉菌属,它们可通过降解草甘膦为自身提供碳和氮源,因此酸性土壤中的草甘膦更容易被降解。对真菌而言:草甘膦加入后,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样性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从差异性真菌分析中发现,虽然存在可降解草甘膦的真菌,但其丰度在加入草甘膦后没有上升,反而下降,因此在短期内,三种土壤中的真菌均没有明显影响草甘膦的降解。细菌对降解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降解影响大于真菌;由于酸性土壤中存在两类可降解草甘膦的微生物,因此草甘膦在酸性土壤中更易被降解。(4)酸性土壤的蚯蚓死亡率最低,碱性土壤死亡率次之,中性土壤的死亡率最高。蚯蚓体重不受草甘膦浓度影响。酸性土壤中草甘膦的加入减少蚯蚓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比活力以及CAT酶活在不同草甘膦浓度下的表现不同,没有明显规律。中性土壤中草甘膦的加入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比活力随草甘膦的使用量增加而上升;POD比活力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CAT酶活在培养第12天时达最大值,随后下降,浓度越高,CAT酶活变化越大。碱性土壤中,草甘膦加入的16天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推移而上升,16天后下降,草甘膦处理与空白之间的差异小;SOD比活力总体呈现波动性变化,规律不明显;高浓度草甘膦使蚯蚓体内的POD比活力一直处于高水平;CAT酶活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其受草甘膦的抑制。

陈旭[6](2018)在《改性桑树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和铬的吸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的磷循环。磷作为一种营养物质,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天然水体中磷浓度较低。水体中过量的磷主要来源于农业废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目前,治理含重金属废水是环境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重金属物质进入环境后,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在生物体内富集和放大,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造成严重威胁。并且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物质与环境中的有机质等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被固定、富集,从而影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本研究采用桑树杆为原材料,使用高锰酸钾、氯化亚铁、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对桑杆活性炭进行改性制备改性桑杆活性炭。研究了改性桑杆活性炭对磷和铬的吸附性能和机理。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改性桑杆活性炭结构保持较好,孔隙未出现塌陷或破坏现象,表面含有大量羟基。(1)溶液的pH值对磷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吸附剂对磷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当pH=2时,吸附效果最好;NO3-、CO32-、SO42-对改性桑杆活性炭吸附磷的产生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CO32->SO42->NO3-;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吸附剂对磷的去除率逐渐降低。改性桑树杆活性炭对磷的去除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在25℃、35℃和45℃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0.998、0.999,Langmuir模型适合拟合改性桑杆活性炭对磷的等温吸附实验,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09、25.32和26.34 mg/g;,当初始pH>2时,未检测出铁的溶出,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稳定性较好。(2)溶液的pH值对Cr(VI)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当pH=2时,吸附效果最好。NO3-、CO32-、SO42-对改性桑杆活性炭吸附Cr(VI)产生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为:SO42->CO32->NO3-。改性桑杆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在25℃、35℃和45℃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0.999、0.999,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31、31.02和37.14 mg/g,Langmuir模型适合拟合改性桑杆活性炭对Cr(VI)的等温吸附实验。在初始pH=2时,有少量的铁溶出,当初始pH>2时,未检测出铁的溶出,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稳定性较好。(4)对吸附磷前后的改性桑杆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FTIR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羟基以及酚羟基参与了吸附反应;XPS分析表明吸附剂中的铁、锰氧化物参与了吸附反应在;吸附磷后,P2p光谱在对应于磷酸基团的结合能量于132.87eV处有P 2p轨道特征峰明显存在,这进一步表明磷酸盐已经化学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5)对吸附Cr(VI)前后的改性桑杆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FTIR分析结果表明Cr(VI)和金属氧化物之间形成表面络合物,表面羟基以及酚羟基参与了吸附反应;XPS分析表明吸附剂中的铁、锰氧化物参与了吸附反应在;吸附Cr(VI)后,Cr2p光谱在对应于Cr(VI)的结合能量于576.32eV处有Cr2p轨道特征峰明显存在,这进一步表明Cr(VI)已经化学吸附在吸附剂的表面上。

王爱印[7](2016)在《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研究》文中提出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根据病原及病症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缩小性菌核病及桑椹小粒性菌核病。不同类型桑椹菌核病虽然病原菌不同,但侵染循环基本一致,且病害遍布全国各地,给果桑产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桑椹菌核病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和农艺措施进行防治。然而,农艺措施防效甚微,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带来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威胁桑果食用和桑叶养蚕等问题。因此亟需寻找新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生物防治方法。植物内生菌广泛分布于陆生及水生植物体内,以植物为栖息场所。植物内生菌作为新型生防因子,能定殖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与植物建立和谐关系,并可通过合成抗菌活性物质、诱导植物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机制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内生菌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能在植物体内长期定殖和传导,发挥生防作用,已经成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潜在的生防菌而备受重视。本文从发病桑椹和子实体中分离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和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菌,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鉴定,并对其培养特性进行研究。进而以分离获得的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为靶标,从健康桑树中筛选、鉴定具有显着而稳定拮抗作用的内生菌。并研究内生拮抗菌对桑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桑树内生菌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奠定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培养特性研究从经表面消毒的梭状子实体及缩小性桑椹病椹中分离病原真菌,共获得101个分离株,12株经ITS序列分析,及形态学研究,鉴定为蜡钉菌目(Helotiales)、地舌菌科(Geoglossaceae)、核地杖菌属(Scleromitula)、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ula shiraiana)。其中Scleromitula shiraiana SXSG-5分离株的田间回接实验发现,盛花期接种该菌菌丝的桑椹呈现出明显的缩小性菌核病症状,且经组织分离法再次获得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ula shiraiana)。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shiraiana sxsg-5能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桑叶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在桑叶汁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有大量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ph为6.0,光照对该菌生长的影响较显着,全光照条件下菌株生长最快。从经表面消毒的盘状子实体中分离病原真菌,得到27个分离株,11株经its序列测定分析,及形态学观察,鉴定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肉膜菌目(helotiales)、核盘菌科(sclerotiniaceae)、核盘菌属(sclerotinia)、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其中,sclerotiniasclerotiorumpz-2分离株的回接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引起果桑肥大性菌核病,且经组织分离法能再次获得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sclerotiniasclerotiorumpz-2菌株的培养特性研究发现:该菌能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其中在pda、营养琼脂培养基(na)、桑叶汁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桑叶汁琼脂培养基上均生长迅速,3天即可布满90mm平板。病原菌在20℃到25℃范围内生长最快,ph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影响不显着。2.拮抗菌的分离、鉴定、抑菌谱测试及培养特性研究以分离获得的桑椹菌核病病原菌s.shiraianasxsg-5和s.sclerotiorumpz-2为指示菌,从健康桑树的内生菌中筛选对其有显着而稳定抑制作用的菌株,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完成拮抗菌的鉴定工作。从健康实生桑茎中分离获得一株内生菌saj-1,其三周培养物对桑椹核地杖菌scleromitulashiraianasxsg-5抑菌率为98.07%,对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pz-2的抑菌率为93.42%,且抑菌作用稳定。saj-1菌株在pda、wa和oa培养基上培养12周,可在培养基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呈球形、扁球形,单生或丛生,顶部突起,具孔,大小98.0126.9μm×158.3186.0μm;分生孢子器细胞壁角形组织状,呈黑色或褐色。在器壁的外表面有刚毛束,刚毛长30.893.1μm,刚毛近端细基部粗。分生孢子器破碎后可见分生孢子梗,莲藕形,有隔膜,大小50.080.0μm×110.0268.0μm,无分支;分生孢子透明,单胞,圆形或椭圆形,大小0.81.5μm×2.33.1μm,且内部无滴状斑点。经28srdna序列分析显示,saj-1菌株与丝座壳科(cucurbitariaceae)棘壳孢属(pyrenochaeta)的pyrenochaetaunguis-hominis(gq387621)处于同一最小分支;its基因序列分析,saj-1与pyrenochaetasp.(eu885415)处于同一最小分支。将菌株saj-1的形态学特征与p.unguis-hominis比较发现,菌株saj-1与p.unguis-hominis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大小较为相似,但分生孢子梗的大小、形态和分支方式,以及菌落在oa培养基上的形态相差较大,且分生孢子内部结构相差较大。根据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比较分析判断菌株saj-1属于棘壳孢属pyrenochaetasp.,命名为pyrenochaetasp.saj-1。pyrenochaetasp.saj-1抑菌谱测试结果表明,其对西瓜炭疽病菌(colletrichumlagenarium)、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旋孢腔菌(cochiobolussativus)、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榆枯萎病菌(ceratocystisulmi)、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褐斑病菌(cercosporabeticola)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培养特性研究表明,pyrenochaetasp.saj-1在燕麦培养基(oa)、cza和水琼脂培养基(wa)上生长较快,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光照条件为12光照/12黑暗交替培养。3.拮抗菌pyrenochaetasp.saj-1对桑树种子萌发及桑苗生长的影响pyrenochaetasp.saj-1对桑椹菌核病菌具有很好的拮抗作用,能否利用该菌株在田间防治桑椹菌核病,尚需探究其对桑树生长的影响。故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pyrenochaetasp.saj-1菌株的菌丝体悬液、发酵上清液对桑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种子萌发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100倍和500倍稀释液处理桑树种子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高于无菌水处理组,发芽势分别提高40.54%和24.32%,发芽率分别提高23.91%和15.21%,其对桑树种子的萌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利用saj-1发酵上清液原液、100倍和500倍稀释液处理桑树种子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低于无菌水处理组,对桑树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上清10倍稀释液处理桑树种子时,种子发芽率与无菌水处理组基本一致。pyrenochaetasp.saj-1对桑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菌丝体原液、10倍、100倍、500倍稀释液均能增加桑苗的根尖数、根鲜重、单株鲜重、地上部分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其中以菌丝体1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好,与无菌水对照组相比,根尖数、主根长、根鲜重、单株鲜重、地上部分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50.00%、27.92%、79.87%、112.76%、22.28%、141.71%。发酵上清液原液、10倍、100倍、500倍稀释液能够增加根的鲜重、地上部分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其中以上清10倍稀释液处理效果最好,与无菌水处理组相比,主根长、根的鲜重、单株鲜重、叶片长、叶片宽、地上部分株高和地上部分鲜重,分别提高3.33%、139.60%、77.89%、26.45%、52.50%、20.27%、60.30%。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pyrenochaetasp.saj-1菌株能通过产生iaa及溶解磷酸钙而对宿主植物具有促生长作用,定量测定结果显示,saj-1菌株产生iaa的能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趋于平稳,且在培养至12天时iaa量达到峰值为13.16μg/ml。saj-1菌株在无机磷平板上可形成直径为24.83mm的透明圈。经测定在发酵至第7天,发酵上清液中磷含量达到最大值447.91μg/ml,继续培养,上清液中的有效磷含量开始减少最后趋于平稳。综上所述,本论文分离研究了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S.shiraiana SXSG-5菌株和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原菌S.sclerotiorum PZ-2菌株。筛选、鉴定了一株对两种桑椹菌核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桑树内生菌Pyrenochaeta sp.SAJ-1菌株。该菌株对桑苗生长不仅无负面影响,且对桑树种子的萌发及桑苗生长均具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取得的结果为桑椹菌核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实验材料和研究基础。

韩晓飞[8](2016)在《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人口数量大,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当前,全世界范围内正面临着粮食增产与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挑战,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摆在了同等重要位置,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高度重视,要求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磷素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养分限制性因子,然而,由于其过量施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磷素是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而且是关键性元素。所以建立兼顾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的土壤磷素推荐施肥体系及耕作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磷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是在土壤-水-大气-生物界面之间交换性迁移中形成的,土壤磷素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和地域特征。紫色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占三峡库区耕地面积的78.7%,随着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造成了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研究特定区域尺度内的土壤磷素流失强度、通量以及时空变异规律,配置科学技术,调整适地磷肥管理,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强化典型农作系统的磷素循环,探明磷素原位截留和生态拦截净化机理,达到进一步消减农田土壤磷素养分的输出之目的。综合减排是土壤磷农业面源污染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主要在土壤微生态方面弄清磷流失污染的过程,优化化学磷肥以及有机肥施用量和配施比例,综合降低磷污染物在土壤、水体等多界面上的发生量。本研究结合我国目前“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资源和环境对策,通过源头控制,中间阻控和末端消纳的技术手段,注重化肥减量优化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弄清了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条件下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源强及其径流和淋溶迁移特征,为全面认识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磷素流失和有效评价磷流失对水环境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我国三峡库区主要农田土壤紫色土为材料,采用田间长期定位试验与野外原位定点监测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通过22年水旱轮作长期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和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运用化学测试和系统的土-水-植并析的生态学观点,研究了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迁移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及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素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最后建立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为预测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量,制定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应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对22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紫色土0100cm土层各形态无机磷进行分级测定,研究了各形态无机磷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以猪粪+npk(m+npk)处理土壤增加最多,其中有效磷含量增加了6倍;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的处理土壤有效磷、全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出现了下降,其中有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51.1%和53.5%。除了fe-p和ca10-p含量下层高于上层外其余各形态无机磷都表现为耕层高于下层的特征。各处理ca2-p、al-p、ca8-p、o-p等无机磷的剖面分布较为相似,均呈2060cm下降比较迅速,80100cm变化不大或者稍微上升的趋势,而fe-p则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各组分无机磷对紫色土有效磷的贡献为ca2-p(0.9569)>al-p(0.9265)>ca8-p(0.9100)>fe-p(0.8277)>ca10-p(0.7449)>o-p(0.7362)。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增加磷素在土壤中的累积,并能减少土壤对磷素的固定,增强其在土壤中的移动,促进土壤磷素向有效态转化。2.以1990年建立的耕作制定位试验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中稻-冬水田平作(cf)、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1(rnt1)、中稻-小麦或油菜垄作免耕2(rnt2)和中稻-小麦或油菜水旱轮作(cr)等耕作方式对紫色土剖面不同形态无机磷分布演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验前土壤相比,长期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上下层全磷、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大小顺序为rnt2>cf>cr>rnt1。除了fe-p含量下层土壤高于上部耕层外,ca2-p、ca8-p、al-p、ca10-p、o-p都表现为耕层高于下层的特征。不同耕作措施对紫色土剖面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影响显着,对各形态无机磷有效性影响效果为cr>rnt>cf。长期水旱轮作更有利于作物对磷的吸收。从各形态无机磷在不同剖面紫色土总无机磷中所占比重来看,ca10-p和o-p较大,钙磷整体所占比重最大。3.从不同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旱坡地磷素年际流失特征可以看出,总磷(tp)和总可溶性磷(tdp)流失量有明显的差异。各处理tp和tdp变化范围比较大,分别为0.061.58kg·hm-2·a-1和0.0090.268kg·hm-2·a-1。从20112014年不同施肥处理tp和tdp平均流失总量可以看出,tp流失量大小依次为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不施磷肥(p0)。倍量施磷肥(2p)处理流失总磷量最高。优化施肥(p)处理分别是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处理和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处理的1.52倍左右。tdp流失量与tp流失量大小顺序稍有不同,各处理大小依次为倍量施磷肥(2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不施磷肥(p0)。各施肥处理磷素流失量与降雨量做相关性分析得出,总磷累积流失量和累积降雨量呈y?aln(x)-b,a?0(r2=0.83060.9473)对数关系相关,总可溶性磷累积流失量和累积降雨量呈y?ax?b,a?0(r2=0.93020.9803)线性关系相关(其中p0处理为对数关系相关)。同时采用野外径流小区对紫色土旱坡地2014年雨季(58月)3次典型降雨产流进行定点监测,研究了p、2p、mp、sp、mdp、sdp、p0等不同施肥方案对紫色土旱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旱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受降雨强度影响,雨季次降雨中雨到暴雨平均径流量为10.6852.32mm,泥沙量为13.5840.20kg·km-2,壤中流占总径流的53%以上,壤中流是雨季径流主要输出途径。而次降雨地表径流总磷(tp)平均含量和流失负荷都远高于壤中流,地表径流磷素流失是紫色土旱坡地雨季磷素流失主要方式。发现减磷配施有机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坡面径流中磷素流失有显着消减效应,sdp、mdp分别比p处理的总磷含量降低57%和48%,配施秸秆效果好于配施猪粪有机肥。次降雨磷素平均流失负荷为0.010.47kg·hm-2,磷素平均流失负荷表现为2p>p>mp>sp>mdp>sdp>p0。减磷配施猪粪和秸秆有机肥对土壤磷素地表径流损失具有显着消减效应,但增加壤中流磷素淋失风险。因此要控制磷素流失首先要控制水土侵蚀,在平衡配施有机肥的同时要注意采取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综合治理措施。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都以倍量施磷肥(2p)处理作物磷吸收量为最高,但是磷素表观利用率却不高。小麦季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和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处理分别比常规优化施肥(p)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高5.9%和4.2%。玉米季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磷肥表观利用率也显着高于单施化肥处理(p<0.05)。尽管倍量施磷肥(2p)处理可以增加作物对磷素的吸收量,但是经济效益和利用率却大大降低,会导致肥料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作物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紫色土旱坡地冬小麦和夏玉米适当减磷配施有机肥可以在不减产的前提下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并能降低对水环境污染。4.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水稻、油菜生长发育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作物施肥基础上适当减少化学磷肥施用量,并配合施用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并没有产生显着的减产效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田磷素损失提高磷素利用率。水稻对磷肥的利用率总体表现为: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p),各处理磷肥利用率在20%25%之间。油菜对磷肥的利用率总体表现为:优化施肥量磷减20%+秸秆还田(sdp)>优化施肥量磷减20%+猪粪有机肥(mdp)>优化施肥+猪粪有机肥(mp)>优化施肥+秸秆还田(sp)>优化施肥(p),各处理磷肥利用率在17%29%之间。油菜不同生育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蕾薹期土壤有效磷较苗期有一个明显的降低,但在油菜开花期和收获后期,土壤有效磷有一个明显的上升,油菜生长花期以后是土壤有效磷淋失的主要时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田面水tp含量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在水稻生长前一个月内,田面水总磷含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优化施肥(p)比不施磷肥(p0)处理总磷含量高4倍左右。各处理磷含量大小表现为p>mp>sp>mdp>sdp>p0。一个月后不同施肥处理田面水总磷含量基本一致,80天后各处理总磷含量接近不施磷处理。磷肥施用后的710天内是控制稻田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内任何降雨径流或者人为扰动以及农田排水都可能使得大量的磷素流失进入水环境之中,从而增加对水体污染的风险。为探索长江流域稻油轮作系统水稻季减少农田磷素流失的最佳施肥模式和有效耕作措施,降低其对长江水质的威胁。采用渗漏池长期田间原位定点试验并结合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化肥配施猪粪有机肥和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期内土壤淋溶水中磷素浓度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前期波动幅度大且下降迅速,到55天之后逐步稳定达到平衡。总可溶性磷(tdp)是渗漏水磷素的主要形态。土壤淋溶水中总磷(tp)和总可溶性磷(tdp)含量均表现为mp>sp>p>mdp>sdp>p0。土壤总磷(tp)淋失负荷在0.2950.493kg·hm-2之间。化学磷肥减量有利于降低土壤淋溶水中磷素淋失量。p0处理比p处理总磷淋失量降低39%。mdp和sdp处理比mp和sp处理三层总磷淋失量分别降低21.7%和19.6%。施用有机肥提高了淋溶水中的磷素含量,促进了土壤中磷素的淋失,同时显着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猪粪有机肥的促进作用比水稻秸秆大。通过本试验研究各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磷肥利用率和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贡献及其磷素淋失对水环境风险大小可以看出化学磷肥减量和秸秆配施是应对农业面源污染“控源节流”的较好措施。在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省本增效和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减量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施肥模式。5.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预测水田田面水可反应性无机磷(MRP)含量变化特征和三峡库区紫色土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特征。其中稻田磷素流失模型中固定速率常数最敏感,对结果影响作用最大。施肥初期排水会导致磷素随排水损失增加,因此,合理排灌对控制紫色土稻田磷素流失有其积极意义。利用紫色土22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和长期不同耕作制试验监测基地以及原状土壤渗漏池,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并兼顾水田、旱地土壤,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中磷素的迁移转化特征,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性监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为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磷肥的优化管理以及施行合理的施肥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以及不同种类有机肥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农田土壤无机磷迁移流失的影响,得出优化施肥量磷减20%配施秸秆有机肥可以作为一种从源头控制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较好措施加以推广。

方志轩[9](2013)在《小麦内生溶磷细菌的溶磷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虽然自然环境中含有大量的磷,但从理化形态上来看,大部分都是以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有机态或无机态难溶磷形式存在,所以我国现阶段仍要继续在田间施用大量的磷肥。然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磷肥在施用之后,仍然容易被多种金属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磷,在降低肥效的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多数植物体中的内生菌都能对宿主植物的生长起到促生作用,其中很多都具有溶磷能力。研究这些具有溶磷能力的内生菌对于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提高我国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减少田间化学磷肥的施用量,保护田间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便是在筛选出小麦中具备高效溶磷能力的内生菌株的基础上,研究多种环境因素对其溶磷能力的影响,并对溶磷效果最好的菌株进行鉴定。经初筛,本实验共筛选出31株具有稳定溶磷能力的菌株,其中根中分离得到17株,茎中分离得到11株,叶中分离得到3株。再经过复筛,得到8株具有较强溶磷能力的菌株,而其中编号为G2-19的菌株溶磷能力最强。通过对菌株G2-19的形态特征观测,生理生化的特征鉴定和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菌株为土壤短芽孢杆菌。本论文通过改变所选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以及菌株所处的培养环境来测定和比较各菌株的溶磷能力,结果显示菌株G2-19对于三种常见的难溶性磷酸盐(Ca3(PO4)2、FePO4和AlPO4)都具备最强的溶解能力,且在所挑选出的三种常用田间农药(40%乐果、10%草甘膦和20%粉锈宁)的作用下,其溶磷能力也是所有筛选出的溶磷内生菌中最强的。经过多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结果显示,当菌株G2-19在使用蔗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磷酸盐含量为7g/L,温度为35℃,pH为8时,在这样的培养环境中培养120h后,其溶磷能力达到最大。

蒋国彪[10](2012)在《小麦溶磷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磷是一种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虽然有大量的磷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大多的磷存在形式都是以各种不能被植物所直接利用吸收的有机磷或难溶无机磷。故而,在现阶段保持农作物高产仍然需要使用大量磷肥。然而,磷肥在下田后仍容易被钙、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难溶磷,长期施用大量磷肥可能造成土壤板结,磷被雨水冲刷进入河流后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研究表明,很多植物内生菌对植物的生长有促生作用,其中就有部分溶磷菌。从植物中分离筛选溶磷菌研究尚不多,特别是从小麦中分离筛选溶磷菌更少见。具溶磷能力的小麦内生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有助于扩大溶磷微生物来源,丰富功能内生细菌资源库及开发新的改善土壤磷素营养途径。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减少化学磷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获得高效溶磷的小麦内生菌菌株。首先,从正常种植的农田中采集小麦植株,从其根茎叶中筛选分离能溶解磷酸钙的菌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溶磷特性研究,其中1株高效溶磷内生菌株命名为JG-22,通过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土壤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 strain)。利用土壤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agri strain) JG-22对磷酸钙、磷酸铝和磷酸铝进行发酵转化,通过改变培养基的难溶磷源、pH、难溶磷含量,培养时间、温度等测定其溶磷能力。通过对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溶磷菌JG-22溶磷能力的测定,确定JG-22对磷酸钙培养基中磷的溶解能力最强,其它难溶磷的溶解能力稍弱。JG-22在培养基初始pH为8,培养温度34℃时,溶解能力最强。随着培养基中难溶磷含量的增加、培养时间的加长,培养液中有效磷的含量增加。但难溶磷含量达到5g/L,培养时间达到72h后,在培养液中有效磷的含量不随难溶磷含量及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明显的增加。

二、江苏省部分桑园土壤溶磷菌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部分桑园土壤溶磷菌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松材线虫伴生菌多样性及对桑葚保鲜潜力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松材线虫携带的伴生细菌研究概述
        1.1.1 松材线虫病研究现状及致病机制
        1.1.2 伴生细菌与松材线虫之间的互作关系
        1.1.3 松材线虫携带伴生细菌的多样性
    1.2 桑葚概述及保鲜技术
        1.2.1 桑葚概述
        1.2.2 桑葚采后病害
        1.2.3 采后水果保鲜技术
    1.3 .拮抗菌对桑葚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1.3.1 生物防治研究历史
        1.3.2 拮抗菌的抑菌机理
        1.3.3 拮抗菌在采后桑葚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4 微生物种类及多样性相关研究方法
        1.4.1 平板分离法
        1.4.2 Biolog-ECO鉴定法
        1.4.3 16SrRNA鉴定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16SrRNA鉴定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伴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鉴定
        3.1.3 伴生细菌总DNA提取
        3.1.4 伴生细菌16S r RNA-PCR扩增
        3.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3.1.6 16SrRNA的全序列测定
        3.1.7 16SrRNA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松材线虫体表的伴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3.2.2 松材线虫体表的伴生细菌的16S r RNA全序列PCR扩增结果
        3.2.3 松材线虫体表的伴生细菌的16srRNA序列测定结果
        3.2.4 松材线虫体表的伴生细菌的16SrRNA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3.2.5 不同培养基分离伴生细菌种类差异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生态板鉴定以及宏基因组分析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松材线虫体表的伴生细菌的Biology生态板鉴定结果
        4.2.2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宏基因组鉴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伴生细菌对松材线虫存活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桑葚采后保鲜的潜力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伴生细菌对松材线虫存活时间的影响的实验方法
        5.1.3 伴生细菌对桑葚采后保鲜的潜力研究的实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伴生细菌对松材线虫存活时间的影响
        5.2.2 不同伴生细菌对桑葚采后桑葚失重率的影响
        5.2.3 不同伴生细菌对桑葚采后桑葚腐烂率的影响
        5.2.4 不同伴生细菌对桑葚采后Vc含量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及其提升桑树抗逆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三峡库区消落带研究现状
        1.1.1 库区消落带的环境问题
        1.1.2 消落带环境问题的治理现状
        1.1.3 桑树在消落带植被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1.2 植物内生和根际真菌研究现状
        1.2.1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1.2.2 植物根际真菌的定义、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1.2.3 植物内生和根际真菌的作用机理
    1.3 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
        1.3.1 传统培养法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消落带不同长势桑树内生与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2.2.2 益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2.2.3 益生真菌促进桑苗生长及提升桑苗抗逆性能的研究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消落带桑树内生与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培养基及缓冲液
        3.1.3 桑树根及茎样品的表面消毒
        3.1.4 桑树内生及根际真菌的富集及总DNA提取
        3.1.5 桑树组织内生真菌的分离
        3.1.6 桑树根际真菌的分离
        3.1.7 主要仪器及试剂
        3.1.8 数据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2016年库区消落带内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及根际真菌种群分析
        3.2.2 2018年库区消落带内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及根际真菌种群分析
        3.2.3 2018年库区消落带内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及根际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益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培养基及显色液
    4.3 主要试剂
    4.4 主要仪器和设备
    4.5 实验方法
        4.5.1 桑树内生和根际土壤益生真菌的筛选
        4.5.2 桑树益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4.5.3 桑树益生真菌耐受性测试
        4.5.4 桑树益生真菌促生能力定量检测
        4.5.5 桑树益生真菌功能性酶活检测
    4.6 结果分析
        4.6.1 桑树益生真菌的筛选
        4.6.2 益生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4.6.3 益生真菌逆境耐受性
        4.6.4 益生真菌促生能力定量检测
        4.6.5 益生真菌产功能性酶能力
    4.7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益生真菌促进桑苗生长及提升桑苗抗逆性能的研究
    5.1 材料
        5.1.1 供试种子与土壤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2 方法
        5.2.1 益生真菌对桑种萌发的影响
        5.2.2 益生真菌对桑苗的促生效果
        5.2.3 益生真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4 桑苗耐旱实验
        5.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序
        5.2.6 益生真菌对桑苗胁迫后恢复的影响
    5.3 结果分析
        5.3.1 益生真菌对桑种萌发及桑苗生长的影响
        5.3.2 益生真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3.3 益生真菌对桑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3.4 益生真菌对桑苗耐旱能力的影响
        5.3.5 益生真菌对桑苗干旱胁迫恢复的影响
        5.3.6 益生真菌对干旱胁迫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消落带不同长势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6.2 益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6.3 益生真菌促进桑苗生长及提升桑苗抗逆性能的研究
    6.4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参研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桑树产业现状
    1.2 丛枝菌根真菌( AMF)概述
        1.2.1 AMF促进植物养分吸收
        1.2.2 改善植物水分代谢
        1.2.3 增强植物抗病性
        1.2.4 改善土壤结构
    1.3 AMF群落的影响因素
        1.3.1 生物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
        1.3.2 非生物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
    1.4 菌根桑研究进展
        1.4.1 菌根桑根系结构及多样性
        1.4.2 AMF对桑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桑树根系AMF侵染及桑园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
        3.1.3 分析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桑树根系AMF侵染差异
        3.2.2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空间分布
        3.2.3 不同品种桑树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变化
        3.2.4 土壤主成分分析
        3.2.5 桑树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桑园根围土壤AMF组成差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
        4.1.3 分析测定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桑园土壤AMF组成
        4.2.2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属水平相对丰度差异
        4.2.3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虚拟种的多样性
        4.2.4 不同品种桑园土壤AMF群落OTU组成差异
        4.2.5 桑园土壤AMF群落Alpha多样性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桑树品种AMF群落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地概况
        5.1.2 样品收集
        5.1.3 样品分析
        5.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桑树品种及土壤因子对AMF组成的影响
        5.2.2 桑园AMF组成与品种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加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桑椹菌核病的研究概况
        1.1.1 发生及危害
        1.1.2 病原菌的种类及侵染循环
        1.1.3 防治措施
    1.2 植物内生菌起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1.2.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1.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学功能
    1.3 芽孢杆菌的分布及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1.3.1 芽孢杆菌的基本概况
        1.3.2 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制
    1.4 微生物组学研究概况
        1.4.1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1.4.2 微生物转录组学研究
        1.4.3 芽孢杆菌组学研究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3 主要研究内容
        2.3.1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2.3.2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2.3.3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2.3.4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潜力的评估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试验动物
        3.1.3 质粒、供试桑种与土壤
        3.1.4 桑树样本的采集
        3.1.5 主要培养基
        3.1.6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3.1.7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的影响
        3.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的侵染定植特征
        3.2.4 健康桑树内生细菌的种群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3.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3.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在桑树中定植能力的分析
        3.3.4 内生芽孢杆菌在健康桑树中的种群分布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桑种和土壤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4.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2.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产抑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
        4.3.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对菌核病原菌生长与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4.3.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田间防病效果的检测
        4.3.4 内生Bacillus sp.7PJ-16 温室促生效果的检测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防病促生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与质粒
        5.1.2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5.1.3 主要设备仪器
    5.2 主要方法
        5.2.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全基因组的解析
        5.2.2 内生Bacillus sp.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2.3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内生Bacillus sp.7PJ-16 的全基因组解析
        5.3.2 内生B.subtilis7PJ-16 与菌核病病原菌的互作转录组研究
        5.3.3 内生B.subtilis7PJ-16 生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内生芽孢杆菌7PJ-16生防相关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
        6.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6.1.3 主要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制备与理化性质检测
        6.2.2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6.2.3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小分子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2.4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脂肽抗生素的分析与鉴定
        6.2.5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上清液理化性质的检测
        6.3.2 内生B.subtilis7PJ-16 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6.3.3 内生B.subtilis7PJ-16 促生相关物质的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5)草甘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和毒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的污染
        1.1.1 农药污染原因
        1.1.2 农药的危害
    1.2 对除草剂草甘膦的研究
        1.2.1 草甘膦的理化性质
        1.2.2 国内外有关草甘膦污染的研究
    1.3 蚯蚓的毒理学研究
        1.3.1 污染物对蚯蚓的毒性
    1.4 土壤中草甘膦的测定方法
    1.5 草甘膦对微生物的影响
    1.6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
        1.6.3 创新点
        1.6.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液相色谱法测定草甘膦条件的确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柱前衍生条件的优化
        2.2.2 方法学验证
    2.3 结论
第三章 草甘膦在不同pH土壤和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及基本理化性质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草甘膦在酸性土壤中的降解
        3.2.2 草甘膦在中性土壤中的降解
        3.2.3 草甘膦在碱性土壤中的降解
    3.3 讨论与小结
        3.3.1 pH和水分含量对草甘膦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甘膦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草甘膦污染土壤制备
        4.1.3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草甘膦处理对不同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4.2.2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2.3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2.4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细菌基因组特征的影响
    4.3
        4.3.1 草甘膦处理对不同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4.3.2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3.3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4 草甘膦对不同土壤中真菌基因组特征的影响
    4.4 本章讨论
        4.4.1 细菌
        4.4.2 真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甘膦对土壤动物(蚯蚓)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药品
        5.1.2 供试土壤
        5.1.3 供试蚯蚓
        5.1.4 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制备
        5.1.5 测定方法
        5.1.6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方法
        5.1.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蚯蚓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耐受性
        5.2.2 蚯蚓体重情况
        5.2.3 蚯蚓体内的酶活
    5.3 本章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草甘膦污染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2 试验设计
    6.3 数据处理
        6.3.1 草甘膦加入对土壤pH的影响
        6.3.2 草甘膦加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6.3.3 草甘膦加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6.3.4 草甘膦加入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作

(6)改性桑树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和铬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环境中磷污染
        1.1.1 水体中磷的来源
        1.1.2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2 除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1.2.1 化学沉淀法除磷
        1.2.2 生物法除磷
        1.2.3 结晶法除磷
        1.2.4 吸附法除磷
    1.3 水体中的铬
        1.3.1 水体中铬的来源
        1.3.2 铬的危害
    1.4 废水除铬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化学法除铬
        1.4.2 离子交换法
        1.4.3 吸附法
    1.5 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吸附理论
        1.6.1 吸附动力学
    1.7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背景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意义
        1.7.4 技术路线
第2章 改性桑树杆活性炭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改性桑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2.2.3 水中P和 Cr(Ⅵ)的测定方法
    2.3 材料表征结果分析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扫描电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性桑树杆活性炭对磷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方法
        3.2.2 机理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3 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4 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5 吸附剂对磷的动态吸附
        3.3.6 吸附动力学研究
        3.3.7 吸附等温线研究
        3.3.8 吸附剂稳定性研究
        3.3.9 吸附剂再生实验
    3.4 机理分析
        3.4.1 红外光谱分析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3.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桑树杆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方法
        4.2.2 机理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2 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3 共存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4 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4.3.5 吸附剂对磷的动态吸附
        4.3.6 吸附动力学研究
        4.3.7 吸附等温线研究
        4.3.8 吸附剂稳定性研究
        4.3.9 吸附剂再生实验
    4.4 机理分析
        4.4.1 红外光谱分析
        4.4.2 X射线衍射分析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果桑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1.1.1 果桑资源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1.1.2 果桑的应用价值
    1.2 桑椹菌核病
        1.2.1 桑椹菌核病的种类
        1.2.2 桑椹菌核病病原的侵染循环与发病规律
        1.2.3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
    1.3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现状
        1.3.1 植物内生菌的防病促生作用
        1.3.2 桑树内生菌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2.2.2 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培养特性研究及抑菌谱测试
        2.2.3 拮抗菌对桑苗生长的影响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培养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桑椹菌核病症状及子实体形态观察
        3.2.2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
        3.2.3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鉴定
        3.2.4 S.shiraiana SXSG-5 菌株和S. sclerotiorum PZ-2 菌株的回接
        3.2.5 S.shiraiana SXSG-5 菌株和sclerotiorum PZ-2 菌株培养特性研究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桑树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
        4.2.2 拮抗菌SAJ-1 的鉴定
        4.2.3 培养时间对Pyrenochaeta sp.SAJ-1 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抑菌谱菌谱的测试
        4.2.4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 SAJ-1 的培养特性研究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SAJ-1 对桑树种子萌发及桑苗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 SAJ-1 对桑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 SAJ-1 对桑苗生长的影响
        5.2.3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 SAJ-1 促生机理初探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6.2 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6.3 拮抗菌Pyrenochaeta sp. SAJ-1 对桑树种子萌发及桑苗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参加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磷的来源以及转化方式
        1.1.1 土壤磷的来源及形态
        1.1.2 土壤磷的转化方式
    1.2 土壤磷流失进入水体的途径及形态
        1.2.1 土壤磷素流失途径
        1.2.2 土壤磷流失形态
    1.3 土壤磷流失的影响因素
        1.3.1 土壤磷径流流失的影响因素
        1.3.2 土壤磷淋溶流失的影响因素
    1.4 土壤磷素迁移流失预测
        1.4.1 土壤磷素淋溶的预测
        1.4.2 旱坡地土壤磷素迁移预测
    1.5 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目的意义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4.1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2.4.2 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2.4.3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素迁移转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2.4.4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
        2.4.5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土壤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3.1.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与统计分析方法
        3.2.1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2.2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3.2.3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耕层无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3.2.4 长期定位施肥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3.2.5 土壤各形态磷与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长期保护性耕作制度下紫色土无机磷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4.1.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2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耕层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2.3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4.2.4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紫色土无机磷各组分剖面分布的影响
        4.2.5 土壤各形态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4.2.6 长期不同耕作耕层土壤无机磷对有效磷的贡献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旱坡地土壤无机磷迁移转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与试验处理
        5.1.2 样品采集与测定项目及方法
        5.1.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2.2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2.3 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紫色土旱坡地磷素年际流失特征
        5.2.4 次降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坡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2.5 次降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旱坡地坡面径流和壤中流磷素含量的影响
        5.2.6 次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和壤中流耦合对紫色土旱坡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5.2.7 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次降雨磷素流失量与降雨量相关关系
        5.2.8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色土旱坡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田间管理
        6.1.3.1 水稻季田间管理
        6.1.3.2 油菜季田间管理
        6.1.4 小区监测
        6.1.5 监测及样品分析方法
        6.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和油菜生长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1.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SPAD的影响
        6.2.1.2 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1.3 优化及减磷配施有机肥对油菜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6.2.2 稻油水旱轮作紫色土农田磷素动态变化特征
        6.2.2.1 水稻季稻田土壤磷素动态变化
        6.2.2.2 油菜季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农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2.1.1 稻田土壤水分运移特征
        7.2.1.2 稻田土壤磷素运移转化特征
        7.2.1.3 土-水-植耦合的紫色土稻田磷素流失模型
        7.2.2 紫色土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
        7.2.2.1 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建立
        7.2.2.2 旱坡地磷素迁移流失模型参数选取及预测结果检验
    7.3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9)小麦内生溶磷细菌的溶磷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土壤中的难溶磷
        1.1 土壤磷素的概况
        1.2 提高磷素利用率的意义
    2 微生物的溶磷作用
        2.1 溶磷微生物的介绍
        2.1.1 细菌类
        2.1.2 真菌类
        2.1.3 放线菌类
        2.1.4 溶磷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
        2.2 研究溶磷微生物的意义
    3. 植物内生菌
        3.1 什么是植物内生菌
        3.2 小麦内生溶磷细菌的研究意义
1. 实验材料
    1.1 小麦的采集
    1.2 主要的仪器设备
    1.3 主要的药品试剂
        1.3.1 培养基
        1.3.2 药品
        1.3.3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筛选分离具备稳定溶磷能力的小麦内生细菌
    2.2 各菌株对三种难溶性磷酸盐溶解能力的测定
        2.2.1 绘制有效磷标准曲线
        2.2.2 测定各菌株对三种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
    2.3 各菌株在田间农药作用下的溶磷能力的测定
    2.4 菌株溶磷效果的影响因素测定
        2.4.1 不同碳源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4.2 不同氮源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4.3 不同温度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4.4 不同 pH 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4.5 不同磷酸盐含量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4.6 不同培养时间对菌株溶磷能力的影响
    2.5 菌株的鉴定
        2.5.1 传统鉴定
        2.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具备稳定溶磷能力的小麦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3.2 各菌株对三种难溶性磷酸盐溶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3.2.1 有效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3.2.2 各菌株对三种难溶性磷酸盐溶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3.3 各菌株在田间农药作用下的溶磷能力的测定结果
    3.4 菌株 G2-19 溶磷能力影响因素的测定结果
        3.4.1 不同的碳源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4.2 不同的氮源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4.3 不同的温度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4.4 不同的 pH 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4.5 不同的磷酸盐含量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4.6 不同的培养时间对菌株 G2-19 溶磷能力的影响
    3.5 菌株 G2-19 的鉴定
        3.5.1 传统鉴定
        3.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小麦溶磷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中的磷
        1.1 土壤中的磷的组成
        1.2 土壤中的磷的相互转化
    2 内生菌
        2.1 植物内生菌
        2.2 小麦内生菌
    3 溶磷微生物
        3.1 溶磷细菌
        3.2 溶磷真菌
        3.3 溶磷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 高效溶磷小麦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来源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培养基
        1.4 主要药品
        1.5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小麦溶磷内生菌的分离
        2.2 菌株对磷酸钙溶解能力测定
        2.3 溶磷菌对不同难溶磷的溶磷能力测定
        2.4 溶磷菌溶磷能力的影响因素
        2.5 菌株的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效溶磷小麦内生菌菌株的筛选、分离
        3.2 菌株对磷酸钙溶解能力测定
        3.3 溶磷菌对不同难溶磷的溶磷能力测定
        3.4 溶磷菌JG-22溶磷能力的影响因素
        3.5 菌株的鉴定
    4. 讨论
第三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江苏省部分桑园土壤溶磷菌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松材线虫伴生菌多样性及对桑葚保鲜潜力的初探[D]. 于中南.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2]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内生和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及其提升桑树抗逆性能的研究[D]. 张猛. 西南大学, 2020(01)
  • [3]四川主栽桑树品种和土壤因子对桑园AMF群落的影响[D]. 温苗. 西南大学, 2020(01)
  • [4]桑树内生枯草芽孢杆菌7PJ-16对桑椹菌核病生防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 徐伟芳. 西南大学, 2020(11)
  • [5]草甘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和毒理研究[D]. 陈望舒. 扬州大学, 2019(02)
  • [6]改性桑树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磷和铬的吸附研究[D]. 陈旭.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桑椹菌核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性桑树内生菌的研究[D]. 王爱印. 西南大学, 2016(02)
  • [8]三峡库区农田土壤无机磷动态变化及其迁移特征[D]. 韩晓飞. 西南大学, 2016(01)
  • [9]小麦内生溶磷细菌的溶磷效果研究[D]. 方志轩.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5)
  • [10]小麦溶磷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溶磷特性的初步研究[D]. 蒋国彪.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江苏省部分桑园溶磷菌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