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康一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分析

“乳康一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分析

一、“乳康Ⅰ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飞[1](2021)在《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乳腺增生病是女性高发的良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40%左右,其临床症状有乳房胀痛、刺痛,触及乳房肿块伴压痛,时有乳头溢液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乳腺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原位癌属于乳腺癌前病变范畴,随着疾病进展会逐渐演变为浸润性癌,影响患者生存。消症丸是基于张介宾《景岳全书》中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的中成药,临床研究表明该药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已经广泛应用。本研究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探讨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消症丸的临床应用及扩大药物临床适应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1)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消症丸所含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以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关键化学成分、关键蛋白、主要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通路。建立乳腺增生病小鼠模型,通过检测激素水平以及HE观察病理形态验证模型建立情况;消症丸各剂量干预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变化;ELISA检测激素E2、P、LH、FSH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ERα、ERβ、PR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相关蛋白Raf1、ERK1/2、ELK表达,以及血管生成相关蛋白HIF-1α、VEGFA、bFGF的表达。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消症丸各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其变化趋势、差异代谢物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作用涉及的代谢通路等。(2)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作用机制研究:网络药理学分析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关键化学成分、关键蛋白、主要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通路。建立乳腺非典型增生小鼠模型,HE染色验证模型;免疫组化检测ERα、ERβ、PR以及炎症指标TNF-α、IL-1β、iNOS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炎症相关蛋白FAK、Gas6、Axl的表达。体外实验验证消症丸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对乳腺原位癌细胞HCC1937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观察细胞核改变;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 的表达。研究结果:(1)消症丸共包括78个药物活性成分,其活性成分的治疗作用靶点共123个,匹配4656个乳腺增生病靶点后,得到99个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治疗作用最相关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川陈皮素等,与治疗相关的核心靶点包括IL6、EGFR、VEGFA、CASP3、MAPK8、ER等,与治疗相关的关键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2)激素造模法能有效建立小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消症丸对小鼠脏器指数及肝组织形态无异常影响;消症丸使乳腺增生病小鼠的E2、FSH水平降低,P、LH水平升高;消症丸能恢复小鼠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降低乳腺导管上皮内ERα、ERβ、PR表达;消症丸可抑制Raf-ERK-ELK通路蛋白表达,也可抑制HIF-1α、bFGF的蛋白表达,但对VEGFA蛋白的影响不显着。(3)代谢组学分析共发现654种代谢产物,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有36个代谢物显着上调,5个显着下调。将消症丸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分别有7个、30个、36个代谢物显着上调,以及分别有19个、25个、34个代谢物显着下调。四组比较数据的交集代谢产物包括:牛磺胆酸、牛磺-α-鼠胆酸钠盐、甘氨胆酸、胆固醇花生四烯酸酯、二十碳五烯酸等,KEGG分析发现,消症丸低、中、高剂量组治疗乳腺增生病与胆固醇代谢(map04979)、代谢通路(map01100)、HIF-1信号通路(map04066)等相关。(4)消症丸的123个作用靶点匹配8087个疾病靶点后,筛选出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关键蛋白包括GAS6、AXL、IL6、VEGFA、EGFR等,关键通路包括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等。(5)DMBA联合激素造模法能有效建立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模型。高剂量消症丸以及联用FAK抑制剂能使乳腺非典型病变小鼠乳腺组织的结构趋于正常,降低乳腺导管上皮内ERα、ERβ、PR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高剂量消症丸对FAK蛋白磷酸化以及Gas6的蛋白抑制作用明显,联用FAK抑制剂后对Gas6的蛋白抑制作用更为显着。各组对Axl蛋白磷酸化作用不显着。(6)消症丸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可抑制乳腺原位癌HCC1937细胞的增殖,破坏细胞形态,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柴胡皂苷A能上调 Bax 表达,并下调 Bcl-2、Caspase-3、Caspase-9 表达。研究结论:(1)消症丸能改善乳腺增生病小鼠的激素水平,抑制乳腺上皮细胞过度增殖,作用机制与FGF-Raf-ERK-ELK通路相关。代谢组学研究提示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与胆固醇代谢等相关。(2)消症丸能治疗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降低乳腺组织的炎症水平,其作用机制与FAK-Gas6信号通路相关。体外实验表明柴胡皂苷A对乳腺原位癌HCC1937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

张磊[2](2020)在《慈莲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慈莲胶囊的质量标准。探究该方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对方中柴胡、青皮、白芍和山豆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方中芍药苷和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MTT法检测慈莲胶囊醇提物(3.2、1.6、0.8、0.4、0.2 mg/m L)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性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 RT-PCR)检测调控因子Caspase-3和Caspase-8基因表达。结果对慈莲胶囊方中柴胡、青皮、白芍和山豆根药材建立了薄层定性鉴别方法,通过实验表明,方中四味药材在薄层色谱板上呈现出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且无阴性干扰,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简洁方便、快速可靠、价格低廉及专属性强等优点,可作为慈莲胶囊质量控制中定性鉴别的一种方法。对方中白芍和青皮采用HPLC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得到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的实验结果。质量在0.4904μg-1.716μg进样范围内,芍药苷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7%,RSD为1.53%;质量在0.1183μg-5.9125μg进样范围内,橙皮苷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6%,RSD为1.59%。体外研究结果表明:慈莲胶囊药物组对比于正常组,药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具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为3.2 mg/m L,作用48 h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抑制作用的效果最强,存活率为(38.44±3.58)%。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给药24 h后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量分别为(1.76±0.16)%和(1.77±0.11)%,对比于正常组,随着慈莲胶囊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浓度的提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值也随之升高(P<0.05)。结论慈莲胶囊方中柴胡、青皮、白芍和山豆根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强,方中白芍和青皮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且重现性好,二者鉴别方法可对慈莲胶囊检测进行质量控制;慈莲胶囊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显着的增殖抑制与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量的升高有关。

童玉春,宋捷,江一鸣,项蓉蓉,任瑶,梁文波[3](2019)在《乳腺增生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 HDB)是我国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春期至绝经期间均可发病,且近年来发病年龄呈低龄化,其恶变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HDB与乳腺癌有共同的危险因素,癌变危险性较正常人高,尤其是乳腺不典型增生已被公认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所以HDB的危害不容小觑。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及二者结合治疗HDB的各种方案中,药物治疗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甚至有些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综述目前治疗HDB的药物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并探讨其优缺点,为进一步探索研发出新的抗HDB药物提供较为全面及科学的参考。

孙小静[4](2019)在《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为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用药指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来自于:河南省中医院乳腺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就诊的64例诊断为肝郁肾虚证乳腺增生病患者,依据病人就诊时间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A组(对照组):口服岩鹿乳康胶囊,用法用量:每次4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月经期停药,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B组(治疗组)服药方法:口服自拟疏肝益肾方(柴胡疏肝散+二仙汤加减):柴胡15g、白芍12g、枳实12g、香附12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菟丝子20g、仙茅15g、熟地黄15g、肉苁蓉15g、当归12g、桃仁15g、红花10g、黄柏12g、黄芩12g、知母12g、茯苓9g、甘草9g。每日一剂,400ml水煎服,分早晚温服,月经期停药,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记录临床观察指标数据。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治疗,观察自拟疏肝益肾方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通过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两组乳腺增生病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对比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积分、乳房肿块积分、伴随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都有明显降低,说明岩鹿乳康胶囊和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乳腺增生病都有疗效。3.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临床等级疗效优于岩鹿乳康胶囊(P<0.05),且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着大于岩鹿乳康胶囊的总有效率84.38%,说明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疗效高于岩鹿乳康胶囊。结论:1.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临床疗效显着。2.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临床疗效高于岩鹿乳康胶囊,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张立双,金鑫瑶,杨丰文,李雪梅,张明妍,冯睿,赵宏杰,季昭臣,张俊华[5](2018)在《软坚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系统评价软坚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软坚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3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2.0和Win BUGS 1.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纳入52个RCT共计9 605例乳腺增生患者,干预措施包括乳癖散结胶囊、消乳散结胶囊、乳核散结片、红金消结胶囊等11种具有软坚散结功效的上市中成药。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红金消结胶囊、乳核散结片、乳癖散结胶囊、消乳散结胶囊、夏枯草口服液等中成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软坚散结中成药在胃肠道反应、月经失调、白带异常、肝功能异常、雌激素样作用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纯西药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措施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消乳散结胶囊、乳核散结片、岩鹿乳康胶囊、祛瘀散结胶囊、红金消结胶囊。软坚散结中成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纳入研究质量较低,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张晓苗[6](2018)在《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以“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共识法为西医医师和全科医师遴选出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并以岩鹿乳康胶囊为例,观察其治疗肾阳虚证乳腺增生病的疗效。研究方法:(1)文献系统评价: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数据库、SinoMed 及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NGC。根据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用RevM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运用GRADEpro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等级推荐。(2)专家共识:收集整理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已上市的中成药,设计两轮专家问卷调查表,对不同地区的中医、中西医乳腺病专家进行咨询,第一轮主要是对说明书中中成药的功能主治解释成西医术语以及按照辨证原则对中成药进行分类,并对其种类、剂型、疗程进行推荐。第二轮主要是对不同证型中成药的熟悉程度、推荐强度和应用情况进行咨询。(3)临床试验:以岩鹿乳康胶囊为例,对纳入的30例肾阳虚证的乳腺增生病病人进行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研究结果:文献研究中共纳入81篇文献,其中78篇RCT研究,3篇系统评价。经过Meta分析和GRADE证据等级评价,推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成药为:乳癖消、红金消结胶囊、乳癖散结胶囊。综合整理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为35种,经专家共识推荐:肝郁气滞证:逍遥丸;肝郁化火证:乳癖消片;肝郁兼血瘀证:红金消结胶囊;肝郁兼痰凝证:小金丸;冲任失调证:岩鹿乳康胶囊。临床试验表明岩鹿乳康胶囊治疗肾阳虚证乳腺增生病患者在缓解乳房疼痛和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相比较西药在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文献研究中的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大部分偏低,缺乏大规模、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严格的系统评价,在以后的临床试验中需以此为方向,提高其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成药强调要辨证为首为主,认为治疗中成药可以单独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面岩鹿乳康胶囊可以缓解肾阳虚证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症状,但病例数较少,且未设对照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中成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携带方便,剂型稳定等优势。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的治疗乳腺增生病中成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医师(包括西医医师和全科医师)中推广。

林桐,顾彧,马娇,谢志煌,浦益琼[7](2017)在《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乳腺增生为常见乳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与肿块,西医治疗常伴随众多不良反应,故中医治疗倍受关注。该文总结了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方法及其研究成果,为乳腺增生的相关中药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孙利昆[8](2017)在《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中医药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中药疗效受品种、药效部位、产地、采收、炮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药味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使用125种药物的患者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0%~20%,最高达28%。据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出现不良反应而住院,其中19.22万人死亡,病死率为7.69%。据医院统计报道,因用药不当造成医疗事故约40%。为此要保障中药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必须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中药师参与医疗团队,提供个体化治疗技术对疾病的诊治、使药物发挥最大效能、最小毒性防治疾病的作用,此即是临床中药学内涵实质。根据临床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应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与医院中药学服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是相一致的,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的目标。为能够胜任现代医院中药学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中药学基本理论与医院药学实践结合。探讨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尝试性建立以医院药学服务为导向的临床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基于此,本研究从实际出发,临床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结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分为药学实践和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药学实践研究。主要有绪论、中日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三个章节,绪论部分总结了医院药学发展背景、医院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医院药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传统的"药品供应"药学服务向以"患者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转变,是医院药学服务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本文以中日医院药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对中日医院药学服务结构,服务内容,药事法律法规制度,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设施仪器配置,工作考核标准等方面通过实践轮转进行了解和学习。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三级甲等医院,中日医院药学服务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与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对比分析看,药学服务结构较完善,药学部门科室齐全,具备基本药学服务和专科药学服务能力。治疗药物监测作为专科药学服务重要技术,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药物监测虽已具有一定基础,但发展的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药学部作为医院重要组成机构自然也要转变观念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在保障广大患者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和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小金丸专题研究。在中日医院药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使用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人群较多,小金丸方原名为小金丹,出自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版《药典》(1953版)改名小金丹为小金丸,截止现在最新的2015版《药典》记载有小金丸、小金片及小金胶囊等不同剂型。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效;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皮色不变,肿硬作痛。从文献综述研究看,小金丸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较广泛:包括妇科疾病(乳腺增生症),外科疾病(胸腺炎性包块),内科疾病(甲状腺病),皮肤疾病(筋膜炎)。其中以治疗乳腺增生病发文量为190篇,占该文献总量的89%,是小金丸临床治疗研究的重点。基于上述,为了进一步全面探究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收集、整理的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横断面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Meta分析评价,探讨分析单用小金丸和联用其他中成药、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中国药典》记载的其它中成药、西药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曾天宝[9](2016)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系统评价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现状,系统评价中药(包括中药周期疗法与中药非周期疗法)、中西医药物联合(中药+TAM)、纯西药(TAM)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用药规律进一步挖掘与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中药规范治疗及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方法:运用国内外如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 Nature、 Science等各大数据库平台交叉检索并收集中药(包括中药周期疗法与非周期疗法)、三苯氧胺(TAM)中西医联合(中药+TAM)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对最终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淘汰jadad评分小于2分的文献,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组,将筛选出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试验组与对照组分成4组:(1)中药Versus TAM;(2)中药+TAM Versus TAM; (3)中药+TAM Versus中药; (4)中药周期疗法Versus中药非周期疗法,对这些随机对照性试验文献通过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纳入的文献中药处方运用Excel文档进行中药的收集、统计与分析,挖掘文献中中药的用药规律,并与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门诊乳腺增生病人的中药处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论文共计45篇(n=7854),根据研究目的,依次分为TCM VersusTAM N=14篇;TCM+TAM Versus TAM N=22篇;TCM+TAM Versus TCM N=6篇:;TCM(周期)Versus TCM(非周期) N=7篇)。(1)中药组VS TAM:总共纳入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合计1717个样本含量,森林图结果提示中药组与TAM组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是优于TAM治疗组(OR=3.85:95%CI=2.70 to 5.49:P<0.00001);临床治愈率高于纯TAM组(OR=2.44;95%CI=1.92 to 3.10;P<0.00001)临床显效率方面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7);纯TAM治疗组的临床毒副反应率高于中药治疗组(OR=0.13;95%CI=0.08 to 0.21;P<0.00001)。(2)中药+TAM组VS TAM:总共纳入22篇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合计4975个样本含量,森林图结果提示中药联合TAM组与纯TAM组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中药联合TAM组的总有效率优于纯TAM治疗组(OR=4.39;95%CI=3.60 to 5.35;P<0.00001);临床治愈率高于纯TAM治疗(OR=2.38;95%CI=1.87 to 3.02;P<0.00001);临床显效率方面优于纯TAM组(OR=1.33;95%CI=1.17 to 1.51;P<0.00001);纯TAM治疗组的临床毒副反应率高于中药联合TAM组(OR=0.45;95%CI=0.35 to 0.58;P<0.00001)。(3)中药+TAM组VS中药组:总共纳入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合计1019个样本含量,森林图结果提示中药联合TAM组与纯中药组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中药联合TAM组的总有效率是优于纯中药治疗组(0R=3.42:95%CI=2.32 to 5.03;P<0.00001);临床治愈率优于纯中药治疗组(OR=2.98:95%CI=2.12 to 4.19:P<0.0001):临床显效率优于纯中药组治疗(OR=2.27:95%CI=1.72 to 2.99:P<0.00001);临床毒副反应率高于纯中药治疗组(OR=11.08:95%CI=2.06 to 58.60:P=0.005).(4)中药周期疗法VS中药非周期疗法:总共纳入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文献,合计623个样本含量,森林图结果提示中药周期疗法组与与中药非周期疗法组治疗乳腺增生病中,中药周期疗法组总有效率优于中药非周期疗法组(OR=/4.23;95% CI=2.30to 7.77;P<0.00001;临床治愈率优于中药非周期疗法(OR=2.46;95% Cl=1.74 to3.47;P<0.00001);两组的临床显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3);本次研究缺乏相关数据对两者的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5)文献中药(118种,655味次)与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186种,11647味次)处方统计结果都显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用药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4类药比值最重,味均以苦、辛、甘,性以平、寒、温为主,文献中药数据显示药物归经以肝、脾、肾、胃为主,合计占66.63%,临床中药数据显示药物归经以肝、脾、胃为主,合计占54.32%,同时也比较注重肺药、心药搭配。结论:(1)疗效性方面,现有的meta分析结果及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尤其是中药周期疗法;安全性方面,相比于中药联合TAM或者纯TAM治疗,中医药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结局存在局限性,仍需更高质量RCT试验来验证。(2)纳入文献的中药处方及广东省中医院的门诊中药处方统计结果都表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用药特点主要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平、寒、温为主,主归肝、脾、胃、肾二经,其中以“通”品为多。

吴晓燕,瞿发林,许立,过伟,余海鹰,谭兴起,董文燊,周秋娟,孙元琪[10](2013)在《乳康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乳康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苯氧胺(3 mg·kg-1)组和乳康口服液低、中、高(3.5、7、14 mg·kg-1)剂量组,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和黄体酮注射液制备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后再予相应药物治疗。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及催乳素浓度和乳头直径,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乳康口服液能降低雌激素刺激所致的雌二醇、催乳素的升高,并升高雌激素刺激所致的孕酮的降低,也能缩小乳腺增生引起的乳头增大,并改善乳腺组织增生情况。乳康口服液组乳腺增生程度随剂量增高逐渐降低,高剂量组改善情况与三苯氧胺组相似。结论乳康口服液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增生情况,并将相关血清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

二、“乳康Ⅰ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康Ⅰ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研究一 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研究
        实验一 消症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的体内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增生病的代谢组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机制研究
        实验四 消症丸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五 消症丸治疗小鼠乳腺非典型增生的体内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六 消症丸主要成分对乳腺原位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

(2)慈莲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慈莲胶囊处方及其药材理化性质
    1 处方
        1.1 方解
    2 方中各药材理化性质
第二章 慈莲胶囊中柴胡、青皮、白芍和山豆根的定性鉴别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试剂与试药
    3 主要试液配制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5 讨论
第三章 慈莲胶囊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 试剂与试药
    3 主要试液配制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5 讨论
第四章 慈莲胶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慈莲胶囊样品
        1.2 实验细胞株
        1.3 实验仪器
    2 常用试剂及耗材
    3 主要试剂的配置及保存
    4 实验方法
        4.1 药品制备
        4.2 配置含药培养基
        4.3 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培养
        4.4 乳腺癌MDA-MB-231细胞悬液制备
        4.5 MTT法检测慈莲胶囊粗浸膏抑制乳腺癌MDA-MB-231 细胞活性作用
        4.6 荧光定量qRT-PCR检测Caspase-3和Caspase-8通路及凋亡基因表达
        4.7 统计学处理
    5 实验结果
        5.1 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影响
        5.2 Caspase-3和Caspase-8 表达的影响
    6 讨论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治疗乳腺增生药物的剂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乳腺增生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医学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1 三苯氧胺
    1.2 托瑞米芬(Toremifene,TOR)
    1.3 丹那唑(Danazol)
    1.4 溴隐亭(bromocriptine,BRC)
    1.5 碘化钾溶液(KI)
    1.6 Pasireotide
    1.7 激素类药物
        1.7.1 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
        1.7.2 安宫黄体酮
        1.7.3 甲状腺素片
    1.8 维生素类
    1.9 其他
        1.9.1 利尿药
        1.9.2 乳酪乳酸杆菌(LC 9018)
        1.9.3 抗病毒药物
2 传统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对患者机体的影响
    2.1 对激素水平的影响
    2.2 对受体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4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5 对细胞凋亡过程的影响
    2.6 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7 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2.8 其他
        2.8.1 抗炎镇痛
        2.8.2 抗新血管生成
3 讨论

(4)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的剔除、脱落、退出与中止
    6 记录和治疗方法
    7 疗效性观察指标
    8 疗效评定标准
    9 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结果
    1 治疗前一般资料(主要因素)对比
    2 治疗后总体情况比较
    3 结果及分析
    4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自拟疏肝益肾方的立法依据与组方
    2 研究结果讨论
    3 展望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病例调查表
    附录2 文献综述一
    附录3 文献综述二
    附录4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5)软坚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
        2.4.1 临床有效率及其亚组分析
        2.4.2 雌二醇水平
        2.4.3 肿块大小
    2.5 安全性分析
    2.6 网状Meta分析
        2.6.1 证据网络
        2.6.2 小样本效应检测
        2.6.3 不同中成药疗效比较
3 讨论

(6)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一 乳腺增生病概况
        二 西医认识和治疗
        三 中医认识和治疗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浅析中药温阳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一 肾阳虚理论概述
        二 温阳法的运用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确定临床问题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专家共识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推荐意见(初稿)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小结
第五部分 讨论
    1.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研宄
    2.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专家共识
    3.温阳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结语
附录1: 已上市的中成药
附录2: 中成药产品信息
附录3: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4: 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5: 岩鹿乳康胶囊对乳腺增生患者肾阳虚证疗效评价的注册登记研究
附录6: 岩鹿乳康胶囊注册登记研究知情同意书
致谢
个人简介

(7)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动物模型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
2 模型药效学评价
    2.1 乳房外观观察
    2.2 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2.3 血清生化指标
        2.3.1 激素水平
        2.3.2 丙二醛 (MDA) 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2.4 乳腺组织中激素受体水平
    2.5 血液流变学指标
3 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
    3.1 治则研究
    3.2 实验研究
        3.2.1 血液中激素水平调节
        3.2.2 影响组织形态学
        3.2.3 影响血液流变学
        3.2.4 镇痛抗炎作用
        3.2.5 对受体表达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临床应用

(8)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药学实践——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1 医院药学服务评价标准
        1.1 药学服务评价标准
        1.2 药学服务相关依据
        2 医院药学组织机构
        3 基本药学服务分析
        3.1 药品调剂
        3.2 医院制剂
        3.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4 医院代煎药服务
        3.5 药品供应
        4 专科药学服务分析
        4.1 临床药学服务
        4.2 药品质量检验
        4.3 治疗药物监测服务
        5 医院药事管理分析
        5.1 医院药事管理概念
        5.2 医院药事管理内容
    第三章 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1 香港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2 澳门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3 台湾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2 香港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3 澳门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4 台湾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5 中日医院与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比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
    第六章 文献综述
        1 小金丸的现代研究概况
        1.1 小金丸临床应用研究
        1.2 小金丸实验研究
        1.3 小金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4 小金丸不良反应
        1.5 小结
        参考文献
        2 乳腺增生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1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
        2.2 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病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2.4 物理疗法
        2.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七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文献选择标准
    3 文献检索
    4 文献筛选
    5 资料提取
    6 质量评价
    7 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评估
    8 统计分析
    9 统计软件
第八章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3 诊疗、纳入和排除标准
    4 随访情况
    5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6 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
        6.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总疗效Meta分析
        6.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最佳疗效Meta分析
        6.3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疼痛缓解率Meta分析
        6.4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肿块缩小1/2及以上Meta分析
        6.5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6.6 敏感性分析
        6.7 发表偏倚评价
        6.8 漏斗图对称性的Egger's法检验
        6.9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累积Meta分析
        6.10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评级
    7 随机对照试验(RCTs) Meta分析
        7.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Meta分析
        7.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最佳疗效Meta分析
        7.3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缓解率Meta分析
        7.4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肿块缩小1/2及以上Meta分析
        7.5 不同疗效标准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Meta分析
        7.6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总疗效亚组分析
        7.7 敏感性分析
        7.8 发表偏倚分析
        7.9 漏斗图对称性的Egger's法检验
        7.10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RCTs研究累积Meta分析
        7.1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RCTs研究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评级
    8 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
        8.1 纳入NMA分析RCTs情况
        8.2 网状关系图(Network Plot)
        8.3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8.4 最佳疗效的Meta分析
        8.5 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和网状分析比较
        8.6 疼痛缓解率的Meta分析
        8.7 肿块缩小1/2及以上的Meta分析
        8.8 诊断收敛图
        8.9 轨迹图和后验分布密度图
        8.10 16种治疗措施疗效排序概率图
        8.11 敏感性分析
        8.12 一致性分析
        8.13 网状Meta分析应用GRADE系统证据评级
    9 Meta分析森林图解读
    10 不良反应
第九章 讨论
    1 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分析
    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系统评价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乳腺增生病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况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研究
        1.1.3 诊断标准
        1.1.4 治疗方法
        1.1.5 评估标准
    1.2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况
        1.2.1 病因病机
        1.2.2 诊断标准
        1.2.3 乳腺增生病的传统药物治疗
    1.3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1.5 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状况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文献检索
        2.1.5. 文献筛选与提取
        2.1.6. 文献质量评价
        2.1.7.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1.8. 发表偏倚分析
        2.1.9. 技术路线图
    2.2 研究结果
        2.2.1 文献筛选与纳入
        2.2.2 纳入文献的年份
        2.2.3 纳入文献质量
        2.2.4 纳入文献的特征
        2.2.5 纳入文献中药用药特征
        2.2.6 纳入文献的毒副作用特征
        2.2.7 森林图结果
        2.2.8 敏感性分析
        2.2.9 发表偏倚分析
    2.3 讨论与分析
        2.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3.2 疗效指标(meta分析)评价
        2.3.3 安全性分析
        2.3.4 中药特点分析
        2.3.5 总结
第三章 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中药与临床中药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与分析
        3.3.1 中药用药特点
        3.3.2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10)乳康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药
    1.3 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1]
    2.2 给药方法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3 结果
    3.1 乳头直径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1。
    3.2 血清E2 P及PRL浓度的比较 见表2。
    3.3 病理检查
4 讨论

四、“乳康Ⅰ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症丸对小鼠乳腺增生病及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HCC1937细胞系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慈莲胶囊的质量控制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张磊.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 [3]乳腺增生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 童玉春,宋捷,江一鸣,项蓉蓉,任瑶,梁文波. 药物评价研究, 2019(10)
  • [4]自拟疏肝益肾方治疗肝郁肾虚证乳癖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小静.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软坚散结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网状Meta分析[J]. 张立双,金鑫瑶,杨丰文,李雪梅,张明妍,冯睿,赵宏杰,季昭臣,张俊华.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7)
  • [6]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晓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中药复方治疗乳腺增生实验研究进展[J]. 林桐,顾彧,马娇,谢志煌,浦益琼. 中国药业, 2017(23)
  • [8]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D]. 孙利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系统评价及中药用药规律分析[D]. 曾天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10]乳康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吴晓燕,瞿发林,许立,过伟,余海鹰,谭兴起,董文燊,周秋娟,孙元琪.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3(02)

标签:;  ;  ;  ;  ;  

“乳康一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