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发出可以“自愈”的新材料

美国研发出可以“自愈”的新材料

一、美开发出一种可自我“疗伤”的新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平[1](2020)在《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并于1993年12月正式生效,是全球最重要的多边环境公约之一。《公约》确立了三大目标,即: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名古屋议定书》是专门针对实现第三个目标而缔结的具体协议。《议定书》规定了利用方获取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应得到提供方的“事先知情同意”,并在“共同商定条件”下与提供方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此等资源而产生的惠益。惠益可包括适当转让技术或提供资金等形式,亦应顾及遗传资源和生物技术的所有权问题。《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后,各缔约方通过立法、行政或政策等措施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由于国情和体制的差异性,中国在履行《议定书》时遇到较多的“水土不服”问题,至今尚未建成有效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议定书》条款,结合中国实际,识别出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1)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2)如何实施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3)中国如何协调与《议定书》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解决好上述关键问题有利于我国的履约工作。本研究选取了湖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运用多学科交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比较研究了壮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异同,构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湖南保靖黄金茶、广西桂林罗汉果等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专利审查,探讨了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通过对广西参与式玉米品种选育、瑶族传统医药知识等案例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履行《议定书》过程中如何协调与其他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法律用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与应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提出了“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名古屋议定书》关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很多核心条款都涉及到“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别规定了使用方在获取“土着与地方社区”的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时,要征得“土着与地方社区”的“事先知情同意”,并与“土着与地方社区”公平分享惠益。因此,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必须首先要解决“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及在中国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词源和法律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国际“土着和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异同,建立了“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资源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世居性、自我认同、自治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等11个二级评价指标及15个辅助量化指标。利用此评价体系与我国广西壮族(马山和那坡县)、瑶族(金秀县)和毛南族(环江县)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现状差异较大,壮族除黑衣壮支系和地方社区,总体上已不具有“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瑶族在地方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毛南族在社区水平上保持了“土着与地方社区”的基本特征。由此得出: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而辨别少数民族是否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时,不能对整个民族而论,而应以具体的地方社区作为评估单元。这将为我国在履约过程中应对由“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带来的难题,有效实施公约重要条款提供技术支撑。2、不同权属类型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适用于获取与惠益分享的遗传资源应是此种资源的原产国或已履行公约而合法获取此种资源的国家,具体如何实施取决于原产国的法律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追溯和明确遗传资源的原始提供方,以确定遗传资源的权属主体,进而确保遗传资源的原产地提供方能够分享惠益。本研究在分析公约规定和我国相关法律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和实际权益应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三种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类型,探讨了各类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应用模式:(1)原产地社区明确。在原产地社区可认定的情况下,可由该遗传资源的原产地社区代表直接与利用方进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谈判。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该类型的遗传资源时,应事先征得社区及其代表的知情同意,然后双方在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共同商定条件,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分享因开发利用此种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原产地社区不能明确。在原产地范围较大(如超出乡域或县域)而不能确定遗传资源具体地方社区的情况下,可由遗传资源的原产地当地政府指定遗传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林业、中医药等)作为具体的权属主体代表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遗传资源时,应与地方主管部门在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的原则下公平惠益分享,惠益可用于辖区内该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遗传资源具有多个原产地。对于一种遗传资源在多个省份拥有原产地的情况,可由原产地的省级政府作为权属主体代表。涉及国外客体时可由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作为权属主体,直接履行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相关程序,惠益可作为生物多样性基金用于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规定了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持有方应为维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土着和地方社区”。《名古屋议定书》要求土着与地方社区有效参与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过程,并确保“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原则的实施。我国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类型众多,权属复杂,在履行《名古屋议定书》时将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梳理传统知识的不同类型,在相应权属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约的相关要求,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传统知识的获取与益分享模式:(1)来自于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当获取的传统知识来自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少数民族地方社区时,当地的少数民族社区应作为该类型传统知识的权属主体,对该类型的传统知识享有共同产权。利用方在获取并利用此类型的传统知识时,须在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有效参与下,遵循“事先知情同意”和“共同商定条件”等原则和程序,与当地社区签订“获取与惠益分享”协议合同。(2)来自非土着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来自不具有“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的地方社区,或者来自个人和家族,或者来自其他收集、保存和使用单位,其权属主体可以是个人、集体社区、单位机构或者国家。对于权属主体为个人、家族和地方社区的,可参照“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模式,与传统知识的实际持有人进行惠益分享;对于权属主体为单位机构、国家或者权属主体不能确定的,应由国家指定相应的权属组织代表行使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权利。(3)文献化的传统知识。这类传统知识在历史上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如《本草纲目》等经典药方知识,多数已无法追溯来源及权属,成为国家瑰宝。当国外利用方获取并利用此类传统知识时,国家可指定相关主管部门(如中医药管理局等)作为权属主体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条款,并对国外使用的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将应得惠益用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等的保护和传承。4、协调相关公约之间的关系除了《名古屋议定书》,其他一些国际文书也涉及到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在这些公约或协定中,有些与《议定书》的原则相一致,有些与《议定书》并不完全一致。中国是这些公约和协定的缔约方(少量为观察员),并由国内不同的政府部门牵头履行。然而,在各自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部门政策和相关行动可能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将影响国际义务的履行,并有损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此,本研究梳理了主要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目标和要点内容,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了“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冲突及协同增效途径。如以广西参与式玉米育种为案例,探讨了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产权主体分配存在的弊端,针对植物新品种制度中的社区主体产权失衡,提出了产权主体重构的建议;以广西瑶族传统医药知识保护为例,分析了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局限性,提出构建传统知识的特殊保护制度等建议。并以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和协定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履约的协同增效模式和建议。综上,本文运用生态学、民族学及法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针对中国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构建了适合国际概念和中国国情的“土着和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少数民族具体社区作为“土着与地方社区”的评估单元,有效避免了以单一民族作为评估单元造成的履约困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能够全面有效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本文提出的遗传资源信息权、实物财产权等遗传资源权属理论,不同类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可为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立法、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陈彬洁[2](2017)在《“失地感”:当代文化冲突中的空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地区在政治或经济上的联系和结合更加密切,一致地遵循着资本运作的逻辑,维持着一种统一的秩序,但是与此同时,区域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上升为恐怖袭击,隔离和分裂成为全球化现实下不可否认的另一种现实面貌。人在现代社会所感到的沮丧、失落和漂泊感,在全球化时代更加浓重,坚守和恢复地方特性的呼吁声也日渐高涨。"全球"、"区域"和"地方"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空间尺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索和分析现实中的种种状况,在理论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家们在以测量土地、查看植被、矿物分布、分析地质结构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实证主义地理学之外,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即探究地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日常生活的意义,研究的视角从自然环境转向人类实践活动。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理学家中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汲取理论资源,转向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研究。他们把地方和空间纳入权力和资本运作的体系,重新阐释了空间在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实践中的价值,以此来批判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争夺、压迫和霸权现象。经过两次转向,空间研究已经不局限于某一单一学科,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国内研究者们沿着空间理论发展的路径,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译介和阐释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空间理论成果,并且就具体社会现象和地方建设进行了不少针对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延批判性的思路,分析和揭露隐含在空间中的权力结构和资本支配方式,在地方和全球的对抗性关系中呼吁对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相应地,"失地感"一词也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叙事和讨论中,这里的地方是乡土意义上的地方,是一个人成长记忆所在的地方,与生命的源起大地紧密相连。但是,它并不是稳定而封闭、排除了一切矛盾纷争的乌托邦。所谓的地方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并非单一的和本质性的概念,地方本身也是一个含混多元的空间。"失地感"是一种复杂情绪的表达,意味着人与地方之间原本自然和谐的情感联系出现了问题。如此,目前在空间批判立场上侧重分析抽象的空间生产和再生产机制的研究,在面临人与空间之间情感关系问题时就有了局限。人与空间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复杂的。首先,它既包含伦理、身份、阶级等等可加以概念化结构化分析的复杂关系,也意味着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绵延着并持续发生着的语言、心理和文化建构,因此,空间理论应该是人性化的,关注人的空间经验,把人的生命、情感和活动纳入空间思考中。空间维系着人群之间的认同感,带给人们归属感,空间也凝聚着文化记忆和想象。其次,网络互联的电子信息时代,人们的空间经验中同时包括了物质化的空间经验与网络上的虚拟空间经验,两者叠合在一起,有时互相平行,有时又有交叉。全球化时代的"失地感"表达了人们对空间的情感需求和期待。漂泊的心灵努力寻找的正是有着人情味,给人带来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空间。文化冲突中的空间美学展现出空间的复杂性,它是包容了情感经验的审美空间,是根植于历史的开放空间,也是正在实践着的共享空间。同时,它关注不同的空间经验如何在平等的对话中获得自身的价值并被认可。

奚协[3](2016)在《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文中提出不少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现代设计看作是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甚至是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国策。英国保留了罗马时代、乔治王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多层次的历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9世纪的“世界工厂”,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尽管在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由于英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的困难,加上原来的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丧失了原先“世界工厂”和经济上的世界霸权地位,英国一度出现了被称作“英国病”的经济衰退,现代设计的发展受到了重要的影响。然而,政府仍然关心和支持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对国内的经济政策做了重要的调整,根据被誉为“创意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一书中提出的“创意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形式”。1997年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为振兴英国经济,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布莱尔首相亲自负责新成立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名为《英国创意产业路径》的重要文件,把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视频游戏、音乐、表演、出版、软件、电视与电台等13个行业列为“创意产业”。其中的大部分行业与现代设计有关。英国的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发展现代设计的高度重视。由于这一政策的实施,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英国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3月2日,英国政府在上海举办的名为“创意英国”的展览,宣传英国的创意产业。正在中国访问的威廉王子出席了展览会的开幕盛典。“创意英国”成了当今英国的国家形象。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经验值得注意。为此,本文尝试着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英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中得到了发展现代设计的四点启示,即首先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其次,重视设计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关键;再次,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最后,展现代设计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手工艺的优秀传统。这些启示,对于深入思考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曲沭同[4](2015)在《坂茂建筑作品创意理念的多维性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当今时代是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不断创造机遇的时代;是一个百舸争流、多元并进的时代;也是一个矛盾重重、审美嬗变的时代。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信息化、网络化为主导的社会,建筑要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坂茂作为2014年普利茨克建筑奖的获得者,他用他那具有创意的理念探索着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纵观坂茂的建筑作品,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创造力。如今,坂茂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声誉,他的多种创意思维模式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建筑师学习和借鉴的。人道主义是普奖评委对坂茂创作的一个十分精准的评价,也是他创意理念的重要表现维度。坂茂希望建筑不再是受控于富人和有权者的工具,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体验的场所。无论是对受灾的民众、小众群体或公众等不同的使用者,坂茂都对其行为类型和空间需求给予尊重。在建筑创作中,坂茂尊重不同人群的本位诉求,通过创意的设计手法,使灾民的权利价值、小众的意向空间,公众的群体行为均在建筑中得以体现。普奖评委同样肯定了坂茂应对建筑如何更好的顺应时代这一问题探索出的创意解决方式。快消与娱乐时代的背景下,建筑的形态、材料和结构都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坂茂致力于将建筑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通过对形态的变化、材料的创新选择运用和轻结构建构等实验性的设计手法,使建筑艺术与生活相融合,表现出适应、经济和生态的特征,这为正确把握当今的建筑的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坂茂在创意理念中也非常注重建筑中多种文化的融合,他对建筑中文化的协同关系的处理也受到了普奖评委的褒奖。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往往同时作用,在此消彼长的冲突和融合中,坂茂将多种进行编码再转译为其独特的建筑语言,在传统发展与创新、地域与全球化和建筑的精神方面探索出建筑存在的平衡点。他将现代主义建筑的和当代的新理念相结合,将自然化倾向向全球化转译,将建筑赋予诗意美学与侠义美学双重特征,使建筑呈现出简约、精细、具有人情味,与社会发展中的融合趋势相适应。最后论文全面科学地总结了坂茂建筑创作中的创意理念的多维性表现,分析创意理念的多维性对世界建筑发展趋势的影响,坂茂代表了世界建筑新的发展方向、路径与方法。坂茂的创意理念对当下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指导作用,他代表的是世界建筑最新的观察视野与领域。论文分析了坂茂的创意理念为当今世界建筑的建筑实践提供新角度与理论支撑,同时也为我国建筑师在应对建筑设计时的可提供借鉴之处,并提出了在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时代,只有关注人本,适应生存,融合协作,建筑才能更好的发展。

王毅霖[5](2013)在《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建构》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80年代美术思潮显然是点燃积蓄已久美学热情的火源,在改革开放形成的良好文化生态和社会格局的辅助之下,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美学燎原。书法现代性探讨就是在这种氛围的激励之下得以展开,美学现代性的动员迅速又广泛,在80年代引起的创作与理论热情都是空前罕见。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似乎都迅速拥有了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并申领了属于各自美学取向的口号与理论支持。许多院校的年轻师生和社会文化工作者亦投身其中且乐此不疲,并在90年代引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有趣的是,历史老人有如一位灵巧的变脸师,在时间转过新的千年之后,书法美学马上把现代的、后现代的脸谱统统拉下,取而代之的是惊人一致的传统面孔。尽管曾经热血沸腾地投身于书法现代性探究,被迫或自愿放弃激进与开拓性使这一部分的理论家和创作者均以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回到了传统的范围之内,并导致20世纪初期以来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探求止步于八九十年代。为什么书法美学现代性的进程会如此的艰难,以至于跨越千年之后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探讨与研究只能躲进高校研究所寻求庇护?显然,传统书法美学与现代性形成的张力及其复杂性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与预期。因此,在许多其他门类学科(如文学、美术等)关于学科史的重构与反思已成为理论冷饭之时,笔者不惮于以浅薄的知识基础尝试通过对书法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内部、现代性等维度进行分析,反思二者的行程与现状,并希望通过理论的梳理,寻找被理论家所疏忽或历史所遮蔽的理论节点,并籍以建构自己的逻辑分析系统,以新的视角与方式思考书法现代性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无疑,中国当代书法如果希冀获得新的生机,必须借助现代性的形式躯壳召唤古老的美学元神。共存于“逸格”的书法美学向度里的古老的美学元神上接古老的巫文化且感应自然宇宙的生命律动,下承文人文化及其农业文明的精神想像,且贯串整个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如此,毋庸置疑,当代书法美学的重构必须倡导回归“逸格”,以回归“逸格”开创当代书法美学的新格局是本论文的最终旨归。

丁蕾[6](2013)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由数字媒体语境下传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入手,从视觉形式、视觉思维、视觉媒介、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研究旨在:1、从视觉对象的改变这一角度去认识新媒体,总结出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路。2、对新媒体导致的传统媒介形态的变化作深入剖析,寻找适合发展的新的创作规律,探寻新旧媒介在视觉艺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共生之路。3、从视觉传播及艺术生产与消费角度认知数字媒体艺术,开辟视觉艺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视觉艺术创新首先在于“观看之道”。数字媒体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新的视觉传播形态产生的基础。伴随着各种视觉媒介及视觉行为的发展,人们对物象进行观看、感受、分析、认知的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实现了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视觉形式新的审美特征,这些都对视觉主体之“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视觉艺术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借助视觉媒介的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传播体系。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既包括新媒体艺术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的创造性重构,也包括传统视觉媒介的再媒介化,新视觉媒介的物化及新旧视觉媒介的跨媒体化与个性化;视觉艺术创新还体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艺术跨文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化发展的深层建构中。视觉艺术创新已不只局限于视觉艺术创作领域,而是整个视觉艺术创作机制、视觉传播构成与消费者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尝试。

郑奕[7](2012)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文中提出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而教育活动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这一首要功能的主要手段。当前中国博物馆界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落后,教育活动开展乏善可陈,教育成效不高。如何提升教育活动的水平,是免费开发后中国博物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正是本论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它是指围绕和配合展览、研究和藏品而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理应具办一系列延伸教育和拓展服务。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及其一体化规划和实施”的思路。也即,本文将重点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参观时、参观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策略和方法分别是什么。本文对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在博物馆教育领域具有全球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理念、策略和方法,旨在为我国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及开展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瑜[8](2009)在《聪明的材料会“自愈”》文中认为■ 新闻缘起 最近,自动愈合材料领域新发现层出不穷,前不久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美国科学家称发明可自动愈合消除划痕的涂料。只需阳光照射15到30分钟,具有“自愈”能力的涂料上的划痕就能自动消失无踪。 而俄罗斯中央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已经研制出

李云贵[9](2009)在《神奇材料“自我疗伤”》文中指出破了,尽快停车,手忙脚乱地换备胎,耽误时间不说,还容易出危险。德国一家轮胎公司推出的一项新发明——自愈轮胎,这时就可以一显身手了。

潘慧明[10](2006)在《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文中指出纺织业一直就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年来,我国纺织业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平衡外汇收支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强大的比较优势,也是加入WTO后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之一。所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是我国纺织业的一个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也是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主产区的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上海等地,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基地形成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地区纺织服装业的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我国政府和企业界高度重视集群现象,也加大了对集群研究的力度。 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兴起是在国民经济从温饱型走向小康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许多缺陷,如生产起点不高,职工以农村劳动力为主,技术素质普遍不高,开发设计创新能力弱,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缺乏品牌文化等。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外部挑战,比如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消费需求的转移,国际化跨国资本的进入等等,使集群内本土企业的弱点进一步显现;从集群内部来看,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增长缓慢,同类生产的外延发展快,产品雷同与同质化突出,大路货产品过剩,缺乏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另外,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因此,我国纺织服装集群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难免会陷入衰退。 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障碍,有些已出现了萎缩现象,值得关注。如何培育、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如何构建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有何特征,如何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升级改造,如何规避其风险,如何构建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如何使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 因此,对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进行研究不仅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本章对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形成的条件。 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关理论概述。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集群竞争力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章归纳总结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形成机理;对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美开发出一种可自我“疗伤”的新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开发出一种可自我“疗伤”的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概念术语及适用范围
        1.2.2 有关产权理论的评析
        1.2.3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1.2.4 尚未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1.3 选题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2.2.2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概念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3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与“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2.2.4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
        2.3.2 专家咨询
        2.3.3 实证研究
        2.3.4 数理统计分析
    2.4 研究选点和时间安排
        2.4.1 研究区域
        2.4.2 选点原因
        2.4.3 时间安排
    2.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主要问题梳理
    3.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及谈判的焦点问题
        3.1.1 《名古屋议定书》的产生背景
        3.1.2 《名古屋议定书》谈判的焦点
    3.2 《名古屋议定书》主要条款的梳理
    3.3 中国实施《名古屋议定书》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3.1 法律术语“土着和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和应用
        3.3.2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和“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3.3.3 相关国际文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第四章 “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问题的提出
    4.2 “土着和地方社区”概念的理解
        4.2.1 “土着和地方社区”的词源分析
        4.2.2 国际组织和不同公约对“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理解
        4.2.3 中国对“土着”和“少数民族”的理解
        4.2.4 研究假设
    4.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土着和地方社区”特征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4.3.2 “少数民族社区”与“土着与地方社区”的特征比较研究
        4.3.3 “土着与地方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权属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实施
    5.1 要点概述
        5.1.1 《公约》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权属的规定
        5.1.2 中国实施公约有关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权属理论问题研究
        5.2.1 遗传资源的“信息权”和“实物财产权”
        5.2.2 不同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权属划分
    5.3 不同权属类型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研究
        5.3.1 原产地社区可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2 原产地社区不确定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3 多个原产地情况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5.3.4 小结
    5.4 不同权属类型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1 “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2 非“土着和地方社区”持有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3 文献化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5.4.4 小结
第六章 相关国际协定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协调关系
    6.1 《名古屋议定书》与相关国际文书的关系
        6.1.1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中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6.1.2 《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关系
        6.1.3 TRIPS与《名古屋议定书》的冲突关系及其协调
        6.1.4 WIPO及相关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6.2 中国履行相关公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6.2.1 社区在传统品种保育和新品种选育中的权利
        6.2.2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对我国传统知识的保护
    6.3 不同国际规则下我国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几点建议
        6.3.1 协调粮食与农业遗传资源相关公约的关系
        6.3.2 制衡新品种产权保护制度中的农民权
        6.3.3 构建特殊保护制度,保障少数民族社区的权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的识别
        7.1.2 “土着与地方社区”在中国的理解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关于我国遗传资源的权属理论的提出
        7.1.4 遗传资源不同原始提供方类型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
        7.1.5 协调不同公约关系,促进《名古屋议定书》在中国的实施
    7.2 主要建议
        7.2.1 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
        7.2.2 发挥民族地区制度先行的试点示范作用
        7.2.3 加强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与惠益分享的宣传教育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1 研究方法
        7.3.2 理论概念
        7.3.3 研究成果应用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ABS相关英文缩略词
    附录2 少数民族社区自我认同的问卷设计
    附录3 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调查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失地感”:当代文化冲突中的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空间理论的转向和研究现状
        一、空间理论的两次转向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基本观点和文章结构
        一、基本观点
        二、文章结构
第一章 文化冲突中的空间:流动与竞争的空间
    第一节 资本、权力席卷中的空间
        一、空间与资本
        二、空间与政治
        三、空间的生产性和竞争性
    第二节 批判性空间理论的局限
        一、空间的主观性
        二、空间认同的危机
第二章 空间本义的追问:空间与认同
    第一节 空间是秩序与混乱的复杂场域
        一、争论意味着什么?
        二、现代与传统的漩涡
        三、秩序与混乱的复杂场域
    第二节 认同感与"失地感"
        一、空间认同感
        二、笼罩的"失地感"
第三章 认同的空间:情感、记忆和想象
    第一节 空间与情感
        一、情感维系的空间
        二、空间情感的表达
    第二节 空间与记忆
        一、记忆与遗忘的空间
        二、汇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空间
    第三节 空间与想象
        一、想象记忆中的家园
        二、可以自由移动的空间
        三、在移动世界中重塑空间认同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中关键词的内涵
        一、“设计”与“现代设计”
        二、创意经济
        三、创意产业
        四、创意英国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的摇篮(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英国及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状况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二、独特的政治制度
        三、特有的经济特征
        四、新型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社会变化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
        二、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第三节 英国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艺术
        一、中世纪时期英国的设计艺术
        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设计艺术
        三、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的设计艺术
    第四节 英国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
        一、英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雏形
        二、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魅力和意义
        三、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设计运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四、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反思
    第五节“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与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相似之处
        二、“新艺术运动”和“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主要区别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步履蹒跚的英国设计艺术(1918年——20世纪50年代)
    第一节 自盛极一时到英国的衰落
        一、1918年至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二、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环视同时期国际设计的形势
        一、德国设计的崛起
        二、美国设计的风尚与典范
        三、意大利设计的恢复和重建
        四、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民族风格
        五、日本设计的厚积薄发
    第三节 战时经济下的英国设计
        一、战争阴霾的英国设计
        二、英国的国字改革设计运动
        三、伦敦交通视觉传达设计的世界典范作用
        四、优良设计
        五、为反法西斯侵略而进行的设计
    第四节 步履蹒跚的英国设计
        一、凸显国家干预重要性的英国设计
        二、二战后用设计展览促进英国的振兴
        三、20世纪50年代英国设计的新面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塑形象的“创意英国”的设计(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世界经济社会概况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样性
        二、发展与矛盾并存的世界社会格局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的国际设计形势
        一、国际设计的大走向
        二、美国的设计明星、偶像、权威的树立
        三、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四、建立“德国制造”品质的德国设计
        五、展现“美好生活”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六、追求卓越精致的日本设计
    第三节 走出低谷迈向“创意英国”的设计
        一、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英国经济社会状况
        二、波普艺术与波普设计
        三、手工艺复兴运动
        四、“设计师——造物人”运动
    第四节“创意英国”,创意无限
        一、革命性的建筑设计
        二、“种子圣殿”——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三、可拆卸的体育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奥林匹林克体育场
        四、旧工业建筑的戏剧性重生
        五、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意英国助推设计教育变革
    第一节 搭建企业与设计教育间的桥梁
        一、D&AD——创意成就的象征
        二、“现代工厂”——设计工作室
    第二节 设计教育的普及和传播工作
        一、零售业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
        二、强调为大众服务的理念
        三、普及各类场馆,创造和提升学习环境
        四、伦敦设计节:打造世界品牌
    第三节 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一、强强联合,打造世界创意艺术的大学
        二、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重视设计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关键
    三、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发展现代设计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手工艺的优秀传统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4)坂茂建筑作品创意理念的多维性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2.4 坂茂的建筑创作历程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标题相关概念诠释
        1.3.2 论文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强化以人为本的人道诉求
    2.1 灾民的权利本位
        2.1.1 灾民生活的移置
        2.1.2 灾民信仰的寻绎
        2.1.3 灾民自我价值的回归
    2.2 小众的意向本位
        2.2.1 空间的叙事转译
        2.2.2 行为的戏剧剪辑
        2.2.3 景观的时序演化
    2.3 公众的群体本位
        2.3.1 公众角色的沟通
        2.3.2 群体心理的场所认同
        2.3.3 个性行为的投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化应对时代的生存适配
    3.1 形态的适应性
        3.1.1 空间的适应性
        3.1.2 实体的变换性
        3.1.3 表皮的灵活性
    3.2 材料的顺势性
        3.2.1“简陋”材料的经济性
        3.2.2 非常规材料的可持续性
        3.2.3 弱材料的诗性
    3.3 结构的生态性
        3.3.1 纪念性的技术建构
        3.3.2 扎根现实的艺术探求
        3.3.3 可参与的过程建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化多元融合的协同编码
    4.1“流动空间”与“透明性”的同构
        4.1.1 从视觉透明到空间透明
        4.1.2 从通用空间到通用平面
        4.1.3 从精细化结构到轻型结构
    4.2 自然化向解域化的变迁
        4.2.1 地域性依赖的转向
        4.2.2 古典信仰的移情
        4.2.3 身体体验的关注
    4.3 “建筑诗学”与“侠义”的并置
        4.3.1 住宅的形式逻辑
        4.3.2 建筑叙事的社会性
        4.3.3 结构体的初始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坂茂简介
附录二 坂茂作品年表
附录三 坂茂获奖年表
附录四 坂茂着作·作品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改革以前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探索及挫折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现代性的筚路蓝缕
    第二节 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书法艺术的遭际
第二章 古典、“新古典”与当代
    第一节 美学的新古典主义与书法的“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抑或“新碑学主义”
    第三节 “书法新古典主义”的意义与理论限度
    第四节 理论策略与“主流”之争
    第五节 古典、新古典在当代
第三章 现代、后现代与当代
    第一节 问题与焦虑——“现代书法”来临之后
    第二节 后现代在途中——“书法主义”的棒喝
    第三节 “书法主义”与后现代书法的困境
第四章 形式路径的当代书法美学建构
    第一节 陈振濂:“学院派”书法的形式美学启蒙
    第二节 邱振中:中国当代书法美学现代性的两副面孔
第五章 文化路径的当代书法美学建构
    第一节 当代书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二节 视为解决文化问题的“文化书法”
    第三节 “文化书法”的理论内在限度
    第四节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书法生态与本体重构
第六章 中国书法美学的“超稳定结构”与书法现代转型的困境
    第一节 “卢辅圣难题”:中国书法美学现代性的抉择
    第二节 被当代轻忽的书法美学超稳定要素
    第三节 “超稳定结构”和审美抵御机制
    第四节 “超稳定结构”与书法现代转型的困境
第七章 书法美学史重构的视角
    第一节 中国书法的文化形态主线
    第二节 “书写的快感”与书法审美的心理形态
第八章 “超稳定系统”的开合与当代书法美学重构的方法与可能
    第一节 “视域融合”:传统资源“现代转换”的路径
    第二节 逸格笔法:二元景观下现代书写精神的新探究
    第三节 逸离与化合:传统书写精神内核的现代承传理路
    第四节 回归“逸格”:当代书法美学重构的出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现状分析
    三、 本课题的基本结构
    四、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视觉转向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新媒体影响视觉文化
        一、 视觉转向:从“视觉”到“视觉化”
        二、 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范式:从仿象到拟像
        三、 视觉对象:从文化全球化到文化个性化
    第二节 艺术与生活的彼此渗透
        一、 艺术的“终结”:生活化的艺术
        二、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化的生活
        三、 后工业社会艺术生产方式的重构
        1、 以技术复制为特征的后审美艺术
        2、 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
        3、 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章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播
    第一节 数字环境下的视觉新媒介
        一、 媒介的数字化生存
        1、 原子社会与比特世界
        2、 视觉媒介的数字化
        二、 数字媒体艺术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念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观看之道
        一、 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
        1、 角色转换:视觉传播的主体与客体
        2、 双重身份:视觉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3、 隐身交往:虚拟主体之间
        二、 生产者之“看”
        1、 视觉体验:综合知觉
        2、 视觉传达:多维视野
        三、 消费者之“看”
        1、 视觉形式的接受:选择
        2、 视觉活动的参与:交互
第三章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创新的语法革命
    第一节 创造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本质
        一、 创新技术:科学与艺术的“重逢”
        1、 数字媒体技术
        2、 “技术性艺术”并非“唯技术”
        3、 虚拟现实技术:从创造图像到创造视觉世界
        二、 创新形式: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跨界的多维交互
        1、 社会变化与传统渗透下的“旧”与“新”
        2、 多维的艺术跨界交流
        三、 创新观念:基于高科技的艺术创造
        四、 形态嬗变:无所不在的生活状态与“文化沙漠”的救赎
    第二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媒介的共生与融合
        一、 传统艺术媒介新视觉形态的衍生
        1、 传统媒介艺术的存在与再媒介化
        2、 媒介的物化与物的媒介化
        二、 跨媒体:新旧媒体的整合与分众传播
        三、 多种感觉通道的整合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 精神生态的交互,媒体生态的体验,社会生态的和谐
        二、 “软实力”体现跨文化传播优势
        三、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化
第四章 编码与解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实践
    第一节 四维与五感:从纸皮书革命到数字出版物革命
        一、 传统书籍设计:平面不平,开卷有益
        二、 电子书:无纸化阅读体验
        三、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生与融合
        1、 电子书的媒介特征
        2、 电子杂志形态分析
        3、 书籍数字出版 DIY
    第二节 移情与沉浸:会展设计的视觉空间
        一、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VS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1、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2、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3、张艺谋 PK 丹尼·博伊尔
        二、 上海世博会的展示设计
        1、 创意构筑未来——跨界的互动空间
        2、 一切始于世博会——新科技、新文化、新理念
    第三节 越界:当代艺术从“超设计”到“重新发电”
        一、 可视与可读:徐冰的《天书》与《地书》
        二、 Beauty from the deep:石至莹绘画作品《公海》与碧欧泉品牌 DNA
        三、 绘画性的未来语境:吴俊勇之《千江有水千江月》
        四、 与互联网对话:关于群展《你不是个小玩意儿》
    第四节 异构时空:3D 数字电影的艺术与技术
        一、 3D 也属于艺术片:电影《皮娜》
        二、 奇观的再定义: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三、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共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四、 创造图像的艺术:3D 立体动画片《驯龙高手》
结论:关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
图目
附录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绪论
    一、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基础及条件
    四、研究思路、步骤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博物馆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新世纪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的现状与成就
    三、当前中国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现代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一、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使命
    二、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理念
    三、现代博物馆的教育优势
    四、博物馆教育与学习理论
    五、现代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特点
    六、重视博物馆教育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博物馆教育部门的使命与职责
    二、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构成与职责
    三、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制定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观众研究(Visitor Studies)
    四、实施策略之发布信息
    五、实施战略之(为学校)提供教学素材
    六、实施策略之提供在线资源与体验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教师培训与活动
    八、实施策略之举办特别活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开展展览教育活动
    三、实施策略之开展与研究、藏品相关的教育活动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研究
    一、规划教育活动的目标与任务
    二、实施策略之发展网络联动
    三、实施策略之发展会员和志愿者
    四、实施策略之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五、实施策略之发展与学校等教育系统的联动
    六、实施策略之举办巡回展览
    七、实施策略之开展社区活动
    八、实施策略之评估教育活动
    九、实施策略之继续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开发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一、观众参观前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二、观众参观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三、观众参观后阶段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框架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提升我国博物馆教育活动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博物馆教育制度化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提高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地位
    三、建立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并开展人员培训与评估
    四、制定科学的博物馆教育战略规划
    五、加强观众研究
    六、重视教育活动评估
    七、教育项目分众化和衍生化
    八、加强教育活动场地与设施设备建设
    九、保障教育活动经费
    十、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延伸教育体验
    十一、发挥博物馆网站的多元功能
    十二、加强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神奇材料“自我疗伤”(论文提纲范文)

时尚跑车装上“自愈”轮胎
新型衣物“想破也难”
飞机自愈保安全

(10)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对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研究
        1.2.2 产业集群与创新网络
        1.2.3 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述评
        1.2.4 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形成的有关理论
        2.1.1 基于分工协作及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
        2.1.2 基于集聚经济理论的分析
        2.1.3 基于竞争理论的分析
        2.1.4 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2.2 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其评价有关理论
        2.2.1 产业集群竞争力概述
        2.2.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3.1 当代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
        3.1.1 国际纺织服装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3.1.2 世界典型纺织业的特征
        3.1.3 国际纺织服装业发展的趋势
        3.1.4 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3.2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地位
        3.2.1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
        3.2.2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地位
    3.3 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
        3.3.1 目前我国纺织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3.3.2 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集群及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
    4.1 产业集群
        4.1.1 定义
        4.1.2 产业集群的效应
        4.1.3 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4.1.4 产业集群的类型
    4.2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4.2.1 我国纺织服装集群形成的原因及模式
        4.2.2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状况
        4.2.3 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障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及培育
    5.1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1.1 指标建立的原则
        5.1.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2 综合评价模型
        5.2.1 指标的无量纲化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蜘蛛图综合评价
    5.3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培育
        5.3.1 融入纺织业国际供应链
        5.3.2 努力培育根植性
        5.3.3 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协同竞争
        5.3.4 完善产业集群内的服务体系
        5.3.5 合理发挥政府职能
        5.3.6 搭建创新平台,构建集群创新网络
        5.3.7 加强经营理念、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5.4 实证分析—大唐袜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5.4.1 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5.4.2 蜘蛛图的绘制
        5.4.3 大唐袜业竞争力计算和分析
        5.4.4 提高大唐袜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6.1 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6.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6.2.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概述
        6.2.2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的研究
        6.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在各阶段的特征
    6.3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风险
        6.3.1 产业集群风险的种类
        6.3.2 国内外产业集群风险理论研究综述
        6.3.3 产业集群风险管理
        6.3.4 产业集群风险管理系统模型
        6.3.5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风险及其防范
    6.4 国外产业集群成长的启示
        6.4.1 国外产业集群
        6.4.2 国外产业集群成长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5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的创新
        6.5.1 传统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
        6.5.2 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模型
        6.5.3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平台设计
        6.5.4 实证—西樵创新平台的构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政策支持体系
    7.1 产业集群政策
        7.1.1 产业集群政策的含义
        7.1.2 产业集群政策的特点
        7.1.3 集群政策的分类
    7.2 集群政策设计的原则
    7.3 国外有关产业集群政策的实践
    7.4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的政策支持体系
        7.4.1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7.4.2 维持公平的市场秩序
        7.4.3 建立集群协作体系
        7.4.4 加强集群品牌建设
        7.4.5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7.4.6 制定完善法律法规
        7.4.7 改善集聚条件
        7.4.8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劳动保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实证研究—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
    8.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8.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探析
        8.2.1 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体制创新
        8.2.2 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8.2.3 深厚的文化底蕴,构筑了纺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基础
    8.3 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4 针对问题绍兴已经开展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8.5 围绕绍兴纺织集群发展制定的发展目标、相关工作及政策
        8.5.1 围绕绍兴纺织集群发展制定的发展目标及相关工作
        8.5.2 政策措施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1.1 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竞争力形成的机理以及竞争力评价等有关理论
        9.1.2 当代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9.1.3 产业集群及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
        9.1.4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及培育
        9.1.5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9.1.6 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政策支持体系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四、美开发出一种可自我“疗伤”的新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履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关键问题研究[D]. 李保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3)
  • [2]“失地感”:当代文化冲突中的空间[D]. 陈彬洁. 南京大学, 2017(08)
  • [3]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到创意英国—对英国现代设计发展轨迹的思考[D]. 奚协.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4]坂茂建筑作品创意理念的多维性解析[D]. 曲沭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5]当代书法美学的反思与建构[D]. 王毅霖.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6]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7]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 郑奕. 复旦大学, 2012(02)
  • [8]聪明的材料会“自愈”[N]. 陈瑜. 科技日报, 2009
  • [9]神奇材料“自我疗伤”[J]. 李云贵. 奇闻怪事, 2009(02)
  • [10]我国纺织服装业集群研究[D]. 潘慧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美国研发出可以“自愈”的新材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