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高星辰,侯玮玮,吕媛[1](2021)在《血清胱抑素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82例败血症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AKI分为AKI组(34例)和非AKI组(48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因母亲孕期异常入院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评估3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ysC和RBP联合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的价值。结果 AKI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高于非AKI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KI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 2期和3期患儿血清CysC及RBP水平高于1期患儿,合并症组高于无合并症组,预后不良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及RBP单独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后继发AKI的敏感度分别为82.4%、73.5%,特异度分别为70.8%、79.2%。2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70.7%。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时,血清CysC及RBP水平会升高,这两项指标在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联合检测两种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对AKI的预测能力。

傅仙平[2](2021)在《血清补体C1q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HSPN患儿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相关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补体C1q、尿RBP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补体C1q、尿RBP诊断HSPN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 (IgM)、尿RBP及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补体C1q(OR=1.853,P=0.041)、尿RBP(OR=1.865,P=0.017)是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补体C1q联合尿RBP诊断HSP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高于血补体C1q、尿RBP单独检测的0.685、0.743 (P<0.05); HSPN急性期血补体C1q、尿RBP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联合血补体C1q、尿RBP检查可提高对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可辅助临床预后评估。

孙晓艺[3](2021)在《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IgA血管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IgAV)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可能导致IgA血管炎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旨在临床中为IgA血管炎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以期进行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首次住院诊断为IgA血管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肾脏受累进行分组。应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肾脏受累与IgA血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IgA血管炎患儿558例,其中男324例(58.1%),女234例(41.9%),男女比例为1.38:1。其中共有219例患儿发展为IgA血管炎性肾炎(IgA vasculitis with nephritis,IgAVN),肾脏受累率为 39.2%。肾脏受累的中位时间为15(7,26)天。143例(25.6%)患儿春季发病,69例(12.4%)患儿夏季发病,196(35.1%)例患儿秋季发病,150例(26.9%)患儿冬季发病,秋季发病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季节。213例(38.2%)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前驱感染,72例(12.9%)患儿存在相关过敏性疾病史,19例(3.4%)存在IgA血管炎家族史。2.临床表现: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儿共469例(84.1%),以消化道症状起病者62例(11.1%),以关节症状起病者27例(4.8%)。所有IgA血管炎患儿均有可触性紫癜,其中105例(18.8%)患儿紫癜仅反复1次,453例(81.2%)患儿紫癜反复次数≥2次。364例(65.2%)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出现了消化道症状,259例(46.4%)患儿在疾病急性期出现了关节症状。3.单因素分析:同IgA血管炎无肾损伤组相比,肾损害组中年龄≥10岁、紫癜反复的次数≥2次、血红蛋白≥150g/L、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降低、总T细胞百分比升高、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NK细胞百分比降低、血清总蛋白<60g/L、总胆固醇≥5.72mmol/L、甘油三酯≥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0岁、紫癜反复次数≥2次、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清IgA升高可能为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1.IgA血管炎患儿男多于女,肾脏受累率为39.2%,发病2周为肾脏受累的高峰期。秋冬季节发病率高,感染可能为其发病的重要诱因。绝大多数患儿以皮肤表现起病,病程中可伴有多次紫癜反复,同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关节疼痛、肾脏损伤等多种临床表现。2.年龄≥10岁、紫癜反复次数≥2次、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CD3+CD4+T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清IgA升高可能为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患儿同时具备上述多个危险因素,肾脏受累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对于上述患儿,应加强监测尿液情况,密切随访。

乐高钟,吴小秧,吴志坚,廖永强,罗勤[4](2021)在《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70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型HSP 50例,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2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儿童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及HSPN组血清补体C1q水平均升高,HSP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HSP组比较,HSPN组血清RBP及尿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尿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R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三者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HSP早期预示肾损伤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张心颜[5](2021)在《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比较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AEC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的水平变化,探究其与病程长短的关系。(2)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病程具有相关性,通过研究上述指标与病程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确诊为1型糖尿病1年以上的患儿45例,作为病例组,将病例组按照病程长短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1-3年(包括1年)组、3-5年(包括3年)组、5年以上(包括5年)组,每组各15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患儿血清VEGF、AECA水平,通过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ADA水平(检测由我院检验科实验人员完成),比较病例组整体、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比较病例组各亚组之间检测指标的差异,同时检测病例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剔除数据缺失等病例,实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1-3年(包括1年)组15例,3-5年(包括3年)组8例,5年以上(包括5年)组7例,各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2)病例组整体VEGF水平[2185.31(1950.31,2389.06)]与对照组VEGF水平[2263.13(1623.44,2501.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VEGF水平不存在差异(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VEGF(pg/ml)水平分别为[2230.63±434.80,2197.10±180.48,1878.93±42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例组重新分组,1-3年组与3年以上组VEGF水平[2230.63±434.80,2048.63±34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整体AECA水平[1536.67(1290.56,1660.97)]与对照组AECA水平[1453.06(1314.86,1609.7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E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3个亚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ECA(pg/ml)水平分别为[1536.11(1291.11,1703.33),1613.33(1529.72,1664.30),1478.33(1252.78,153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ECA水平[1536.11(1291.11,1703.33),1537.33(1288.89,162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病例组ADA水平[12.25(9.60,15.00)]明显高于对照组[9.7(8.38,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1-3年、3-5年、5年以上组患儿ADA(U/L)水平分别为[11.48±3.45,12.54±2.61,13.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平均水平随病程具有升高趋势;病例组各亚组与对照组之间ADA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来自于对照组与5年以上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年组与3年以上组ADA水平[11.48±3.45,13.19±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病例组VEGF水平与AECA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病例组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中5年以上亚组A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DA与糖尿病病程可能具有相关性,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2.病例组、病例组各亚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VEGF、AECA水平无明显差异,考虑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3.病例组VEGF、AECA、ADA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考虑样本量小有关。

刘伟华,张燕,肖延风,李宏刚[6](2020)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预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HSP患儿60例,按照尿常规结果的异常程度分为尿检重度异常组、尿检轻度异常组、尿检无异常组。选取同龄健康体检儿童27例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Ⅳ胶原蛋白的水平,生化方法检测D-二聚体(D-D)结果,绘制ROC曲线。结果尿RBP、尿NAG、尿Ⅳ胶原蛋白水平在尿检重度异常组、尿检轻度异常组、尿检无异常组、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8.003、23.484、28.400,均P<0.05),BUN、Scr水平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D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检轻度异常组与尿检重度异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RBP水平与尿NAG、尿Ⅳ胶原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3、0.588,均P<0.05),尿NAG水平与尿Ⅳ胶原蛋白水平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07,P<0.05)。尿RB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95%CI:0.687~0.951,P<0.05),尿Ⅳ胶原蛋白的AUC为0.727(95%CI:0.609~0.845,P<0.05),尿NAG的AUC为0.665(95%CI:0.537~0.792,P<0.05),诊断效能方面尿RBP>尿Ⅳ胶原蛋白>尿NAG。结论尿RBP、尿NAG、尿Ⅳ胶原蛋白、D-D同时检测可早期预警HSP患儿肾脏的损害,为临床医生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崔洪涛[7](2019)在《三焦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导师原晓风教授提倡的三焦辨证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为理论指导,结合导师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三焦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中医学术观点创新。通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例资料进行中医运气学发病规律及临床检验“金指标”的临床回顾研究,并探讨化瘀消斑口服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机理,佐证导师提出的“三焦辨证法治疗过敏性紫癜”学术观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方法: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系统阐发三焦辨证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理论创新点;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生年份及发病年份两方面以及运用中医运气学客主加临理论指导,回顾研究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的特殊规律;以黄金分割等法对临床检验大数据进行回顾研究;以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化瘀消斑口服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机理及文献回顾并系统概括导师学术经验。结果:本文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在三焦辨证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学术经验,提出三焦、三才、三因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三焦与伏邪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太阴阳明理论辨治中焦腹型小儿过敏性紫癜等创新学术理论观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存在着出生与发病特异的五运六气年份与时节。运用黄金分割法筛选出:肌酐、碱性磷酸酶、磷等21项核心化验单阳性指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有99.73%的诊断支持度;蛋白组学实验说明中药化瘀消斑口服液,通过免疫、补体、凝血等系统通路发挥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作用,诠释了导师原晓风教授有丰富的诊疗儿科疾病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结论:应用中医三焦辨证法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符合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规律与病理生理特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生和发病存在特异的运气时节;肌酐、碱性磷酸酶、磷等21项核心检验异常指标“金指标”,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有99.73%的诊断参考价值,临床生化类检查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价值最大,尿常规与生化类检查诊断意义大于血常规与生化类检查;中药化瘀消斑口服液能够通过调控多系统、多通路、多靶点发挥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作用。

刘嘉琪[8](2018)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由IgA介导的多系统血管炎,儿童多见,其病程虽具自限性,但在重症患儿的急性血管炎症期间,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坏死性皮疹、全身性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腹痛、消化道出血、肠套叠、关节肿胀并活动受限、肾功能衰竭、DIC等危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尽管药物治疗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但在重症HSP患儿的“免疫风暴期”形成大量炎症介质的高峰期期间,药物治疗的效果明显不佳,无法阻止疾病恶化。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可迅速消除HSP患儿血液中的炎症介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紊乱,从而迅速缓解重症HSP患儿的病情。本文通过比较血液灌流技术、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进行重症过敏性紫癜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从而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降低紫癜性肾炎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协助制定血液灌流技术用于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指南。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于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确诊为重症过敏性紫癜的64名患儿,随机分三组,分别为常规组、血液灌流组、丙种球蛋白组。常规组采用激素疗法,血液灌流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丙种球蛋白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发病年龄、起病时临床症状、血尿及蛋白尿发生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关节肿痛症状缓解时间、尿微量白蛋白、肾损伤指标(血肌酐、胱抑素、视黄醇结合蛋白)、炎性指标(CRP)、凝血系统指标(PLT、APTT、FIB)、血免疫球蛋白(IgA)及补体(C4/C8)水平、肾损害情况、紫癜性肾炎发病率以及预后随访资料。结果:血液灌流组患儿治疗后显效有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00%,丙种球蛋白组患儿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83%;常规组患儿治疗后显效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73.68%;血液灌流组及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效果评估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及关节肿痛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液灌流组较丙种球蛋白组在皮疹消退上有更显着的疗效(P<0.05)。血液灌流组IgA、CD4/CD8、视黄醇结合蛋白治疗前分别为:(2.98±0.98)、(1.05±0.28)、(116.31±139.89)、(44.57±20.54),治疗后分别为:(1.73±0.64)、(275.76±73.87)、(1.53±0.43)、(24.88±19.15)、(21.81±8.13);丙种球蛋白组 IgA、CD4/CD8、视黄醇结合蛋白治疗前分别为:(1.81±0.54)、(1.23±0.44)、(39.64±16.30),治疗后分别为:(1.54±0.49)、(1.09±0.41)、(26.52±8.78);常规组 IgA、CD4/CD8、视黄醇结合蛋白治疗前分别为:(2.30±0.21)、(0.99±0.28)、(42.69±12.61),治疗后分别为:(2.09±0.14)、(1.09±0.52)、(19.26±26.86)(35.37±11.66);血液灌流组以上各项实验室指标较丙种球蛋白组和常规组改善均更显着(P<0.05)。治疗6个月后随访发现血液灌流组的远期继发性肾损伤的例数(n=0)较常规组(n=5)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可快速吸附重症HSP患儿体内的炎症介质,重建免疫平稳,对重症HSP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症状,促进皮疹消退,减轻肾功能继发性损伤,且远期治疗效果良好,对紫癜性肾炎发病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待技术成熟、规范形成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作为抢救重症患儿的有效方法。

王芳[9](2016)在《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小血管炎性疾病。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为HSP最严重的并发症。肾脏受损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而判断肾脏受损严重程度的金指标是肾脏穿刺术。在临床上,很多患儿及患儿家长不愿或不能接受肾脏穿刺术,这就为临床上评判肾脏损伤严重程度带来了难度。血清胱抑素C(CysC)、纤维蛋白原(Fbg)和尿蛋白定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判断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本研究对上述三项指标及肾脏病理分级进行分析,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目的通过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CysC、Fb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HSPN患儿肾脏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这三者与肾脏病理分级的关系,为HSPN患儿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48例在郑州市儿童医院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HSPN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肾脏病理结果进行分级。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患儿血清CysC、浊度法检测Fbg浓度和终点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的水平;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各检测指标之间及各指标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分为Ⅱa级及Ⅱa级以下12例、Ⅱb级12例、Ⅲa级17例及Ⅲb级及Ⅲb级以上7例。血清CysC、Fbg浓度和24 h尿蛋白定量在各肾脏病理分级患儿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均随病理分级严重程度增高而上升(P<0.05)。48例HSPN患儿血清CysC与Fbg及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51、0.63,P<0.05);Fbg与血清CysC之间呈正相关(r=0.55,P<0.05);血清CysC、Fbg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肾脏病理分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66、0.64、0.68,均P<0.05)。结论1.HSPN患儿的血清CysC、Fbg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各肾脏病理分级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肾脏病理分级的加重,各指标值也随着升高。即在临床上如果主观和客观条件都不被允许做肾脏穿刺术,可根据这几项指标粗略判断肾脏受损严重程度。2.根据这四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血清CysC、Fbg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脏病理分级之间具有正相关。

黄生华[10](2014)在《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在儿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才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由于多中原因导致的肾损伤性疾病患者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L乙酰-β-D氨基酸核苷酶(NAG)、IgG、微白蛋m-ALB的水平,共357例,分为肾病组、过敏性紫癜及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应用Dunnett法检验肾病组和过敏性紫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肾病组、过敏性紫癜组与正常对照组三者之间比较,以及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001,肾病组肾损伤标志物水平联合应用,阳性率100%,过敏性紫癜组联合应用阳性率为87.3%,而正常对照组仅为2.3%。结论: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可检测多种肾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辅助临床早期发现肾损伤部位及程度,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案。

二、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胱抑素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3组入院时及确诊1周内血清CysC及RBP水平比较
    2.2 血清CysC、RBP及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的预测价值
    2.3 不同分期肾损伤新生儿血清CysC及RBP水平比较
    2.4 有合并症和无合并症新生儿血清CysC及RBP水平比较
    2.5 AKI组不同预后新生儿血清CysC及RBP水平比较
3 讨 论

(2)血清补体C1q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免疫球蛋白与血补体C1q、尿RBP水平的比较
    2.3 预测HSPN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2.4 ROC曲线分析血补体C1q、尿RBP单独或联合对HSPN的诊断价值
    2.5 HSPN不同病程时期血补体C1q、尿RBP水平的变化
3 讨论

(3)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儿童IgA血管炎诊断标准
        2.1.2 儿童IgA血管炎性肾炎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随访
        2.2.3 分组
        2.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表现
        3.2.1 首发症状
        3.2.2 皮肤表现
        3.2.3 消化道症状
        3.2.4 关节症状
        3.2.5 其他表现
    3.3 单因素分析
    3.4 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
    4.2 临床特征与肾损害关系
    4.3 血常规与IgAV肾损害关系
    4.4 凝血及纤溶指标与IgAV肾损害关系
    4.5 免疫功能与IgAV肾损害关系
    4.6 其他指标及其与IgAV肾损害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gA血管炎肾损害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HSP患儿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检测方法
        1.3.2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受试者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比较
    2.2 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检测阳性率比较
    2.3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比较
3 讨论

(5)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尿微量蛋白检测对预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
    1.3标本采集与保存
    1.4检查方法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HSP各组尿RBP、尿Ⅳ胶原蛋白、尿NAG、D-D的水平变化
    2.2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
3讨论
    3.1肾小管损伤指标检测的意义
    3.2尿微量蛋白在成人肾脏损害中的研究
    3.3各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灵敏性分析
    3.4过敏性紫癜患儿D-D检测的意义

(7)三焦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三焦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理论学术创新
    1.1 三焦、三才、三因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1.2 三焦与伏邪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理论
    1.3 太阴阳明理论辨治中焦腹型小儿过敏性紫癜
    1.4 小结
第二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与五运六气相关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摘要
    2.3 病例材料
    2.4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生年份基本资料与主运相关性研究
    2.5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生年份五运客主加临相关性研究
    2.6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六气基本资料与发病相关性研究
    2.7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六气客主加临相关性研究
    2.8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检验阳性指标黄金分割法回顾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摘要
    3.3 患者基本病例资料
    3.4 诊断标准
    3.5 临床检验阳性指标黄金分割法运算
    3.6 20 项核心阳性“金指标”分类研究
    3.7 临床检验阳性指标分类研究
    3.8 研究结果
    3.9 小结
    3.10 讨论
第四章 化瘀消斑口服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蛋白组学试验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摘要
    4.3 病例资料
    4.4 材料和方法
    4.5 实验结果
    4.6 小结
    4.7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8)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
附录
致谢

(9)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病理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在过敏性紫癜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尿中肾损伤标志物在各疾病组中结果比较
    2.2 肾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阳性结果比较
3 讨论

四、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胱抑素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J]. 高星辰,侯玮玮,吕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14)
  • [2]血清补体C1q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在紫癜性肾炎患儿早期诊断及疾病预后中的价值[J]. 傅仙平.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2)
  • [3]单中心3年558例儿童IgA血管炎肾损害危险因素分析[D]. 孙晓艺. 山东大学, 2021(12)
  • [4]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 乐高钟,吴小秧,吴志坚,廖永强,罗勤.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03)
  • [5]儿童1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中血清VEGF、AECA、ADA水平的研究[D]. 张心颜.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尿微量蛋白检测对预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伤的意义[J]. 刘伟华,张燕,肖延风,李宏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12)
  • [7]三焦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理论与临床运用研究[D]. 崔洪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 刘嘉琪.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9]血清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紫癜性肾炎患儿肾脏病理的相关性[D]. 王芳.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10]肾损伤标志物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黄生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15)

标签:;  ;  ;  ;  ;  

过敏性紫癜患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