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36例分析

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36例分析

一、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春岩,李会艳,马新华[1](2016)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3例经诊断性刮宫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阴道三维超声评估。观察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图像特征、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诊断肌层浸润结果、三维超声下子宫体积、肿瘤体积诊断肌层浸润结果、三维超声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法诊断浅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较高,和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法诊断深肌层浸润的准确性,和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浸润深度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深层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于诊断浅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较高,肿瘤体积可作为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依据。

赖丽萍,方厚民,李文英,张春兰,梁珍,李筱梅[2](2015)在《子宫内膜癌阴道B超超声图像特征》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选取542例阴道B超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率高达94.44%,同病理组织学的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2例为子宫内膜血管瘤。图像特征,局灶型病灶呈息肉样、舌样、结节样、菜花样改变,弥漫型病灶病变范围大,病灶多为灰白色、淡黄色,组织脆、极易出血,见异形血管,病情严重的导致患者宫腔形态改变,且宫底角显示不清楚。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准确率高达94.4%,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生长部位、形态和范围,可为病变诊断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裘伟英[3](2015)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探讨》文中提出子宫内膜病变主要包括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等[1-5],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诊断刮宫。有研究报道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具有一定损伤性[6,7]。本研究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4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以相应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王家奎,龚丽君,周黎,易文霞[4](2014)在《子宫腔内病变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等子宫腔病变均可引起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排液,临床鉴别诊断困难。术前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可对多数子宫腔病变作出诊断,但对部分子宫腔病变超声检查易发生误诊、漏诊[1]。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可获得二维超声不能显示的子宫冠状切面,直观形象显示宫腔结构、病变形态及其与周边组织的毗邻关系,因此对子宫腔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96例子宫腔病变三维超声声像图

宋宝萍[5](2014)在《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分析绝经后宫腔占位的疾病分布及其与年龄、绝经年限及出血的关系。2.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09月-2013年08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320例绝经后超声诊断为宫腔占位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定位取材,并行病理检查。以年龄是否大于60岁、绝经年限是否超过10年、是否有出血症状,分别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分析宫腔镜操作情况、诊断结果、比较宫腔镜与超声的诊断结果,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优势。结果1.绝经后宫腔占位的疾病分布:本研究中320例绝经后宫腔占位,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占60.0%(192/320),子宫黏膜下肌瘤18.4%(59/320),子宫内膜增生10.3%(33/320),子宫内膜炎5.6%(18/320),子宫内膜癌占5.6%(18/320)。2.≤60岁组年龄组恶性病变患者占3.29%(7/213),>60组占10.28%(11/107),(P<0.05);绝经年限≤10年组恶性病变患者占3.37%(7/208),〉10年组占9.82%(11/112),(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55.4%(117/211),非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68.8%(75/109),(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癌占8.1%(17/211),非出血组子宫内膜癌1.0%(1/109),(P<0.05)。3.宫腔镜观察子宫良性病变,可见血管例数为222例,占73.51%(222/302),子宫内膜癌可见血管例数为17例,占94.44%(17/18),其中16例子宫内膜癌在宫腔镜下观察到异型血管,占子宫内膜癌总数的88.89%。4.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3.75%、89.89%、93.26%、90.55%、92.19%,宫腔镜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1.53%、98.47%、93.10%、98.09%、97.19%,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4.44%、99.01%、85.00%、99.67%、98.75%,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51.52%、96.52%、62.96%、94.54%、91.88%,宫腔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9.89%、98.01%、72.73%、99.33%、97.50%。5.宫腔镜与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与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与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与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中行宫腔镜检查的320例患者,给予宫腔镜治疗的占47.50%(152/320)。结论1.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以良性病变为主,子宫内膜息肉多见。2.绝经后宫腔占位患者,年龄越大、绝经后时间越长,越需警惕恶性病变。3.绝经后宫腔占位,合并出血者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无出血的患者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病变。4.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宫腔占位具有直观性、全面性及准确性。并在诊断的同时治疗,是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最佳方法。

刘干,伍兆华[6](2006)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38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59.4%,特异度为81.1%,假阴性率为40.6%,假阳性率为18.9%。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图像。结论:超声诊断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不算高,但只要熟练掌握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技巧和图像特点,超声对诊断子宫内膜癌还是有很大价值。

林招华[7](2021)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533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病理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利于绝经后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3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不孕、是否合并绝经后出血(PMB)、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结果等信息。根据有无绝经后出血分为PMB组和不伴PM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分为AH/EC组和良性病变组(除AH/EC外的所有病理类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AH/EC发病的高危因素,再将有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AH/E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确定最佳截断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3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子宫内膜息肉168例(31.52%)、黏膜下肌瘤26例(4.88%)、炎症28例(4.32%)、不伴有不典型的子宫内膜增生23例(5.25%)、AH患者7例(1.31%)、EC患者139例(26.08%)、其他类型患者142例(26.64%)。不伴PMB组患者193例(36.21%),其中AH患者1例,EC患者6例;PMB组患者340例(63.79%),其中AH患者6例,EC患者133例。PMB组患者中EC的发生率(39.12%)明显高于无PMB组患者中EC的发生率(3.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3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良性病变患者387例,AH/EC患者146例,AH/EC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绝经年限、合并糖尿病、合并出血、不孕是绝经后妇女患AH/EC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绝经年限[OR:0.530(95%CI:0.304-0.925,P=0.026)]、合并糖尿病[OR:2.047(95%CI:1.056-3.970,P=0.034)]及出血[OR:17.889(95%CI:8.451-37.866,P=0.000)]是绝经后妇女发生AH/E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通过对不伴PMB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不伴PMB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为最常见病理类型;3例EC患者及1例AH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1、15、23和17mm,平均(16.5±5.00)mm,在良性病变中,子宫内膜息肉、不伴有不典型的增生和其他类型子宫内膜(B超提示异常,病理结果提示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增殖期子宫内膜等)患者与AH/EC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H/EC患者子宫内膜最厚。4、不伴PMB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内膜厚度对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以15mm为界值诊断AH/EC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为0.60,见表5,但以15mm为界值将有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1mm)漏诊。结论1、绝经年限增加,合并糖尿病,绝经后出血是绝经后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未生育的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2、对于不伴AH/EC高危因素的不伴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当子宫内膜厚度≥11mm时,要警惕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癌的发生。

刘东珍[8](2020)在《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成倍增加,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根据临床特征与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子宫内膜癌被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在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区分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其进行适宜治疗,以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达到最佳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73例(319例Ⅰ型和54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结果:1、组间比较平均发病年龄Ⅰ型子宫内膜癌(53.9±8.4)和Ⅱ型子宫内膜癌(60.6±8.2)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0);Ⅰ型子宫内膜癌与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绝经状态、临床症状、有高血压病者存在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在未生育、有糖尿病者及吸烟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19.7 U/ml、109.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19.1%(61/319)、24.4%(40/170);Ⅱ型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中位数值分别为24.6 U/ml、136.0pmol/L,异常升高者分别占33.3%(18/54)、41.0%(16/37),两组进行比较分析,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HE4的表达水平及异常升高患者比例均高于Ⅰ型,差异有显着性(P均<0.05)。3、348例术前及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89例子宫内膜样癌及42例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诊断同前,病理类型检查符合率95.1%,进行诊断性试验发现两种病理结果的Kappa值=0.803(P=0.046);术前诊断方式为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3.0%(173/186),高于单纯诊刮的符合率84.5%(158/187)(χ2=6.772;P=0.009)。4、Ⅰ型子宫内膜癌中早期(I+II期)患者288例(占90.8%),晚期(III+IV期)31例(占9.7%),Ⅱ型早期(I+II期)患者35例(占64.8%),晚期(III+IV期)19例(占35.2%),与Ⅰ型相比,Ⅱ型患者确诊时多晚期(χ2=25.804;P=0.000);组间比较,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大病灶(χ2=7.423;P=0.006),宫体深肌层浸润(χ2=10.300;P=0.001),脉管癌栓(χ2=19.509;P=0.000),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高(χ2=9.866;P=0.002),突变型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P均=0.000),ER及PR阳性表达率低(P均=0.000)。结论:1、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绝经后女性,以“阴道排液、下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者多。2、Ⅱ型子宫内膜癌术前血清CA125、HE4表达水平均高于Ⅰ型,术前血清CA125、HE4异常升高患者较多。3、与全宫切除术后病理比较,术前诊刮病理类型检查一致性较高;与单纯诊刮相比,宫腔镜联合诊刮的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4、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相比,Ⅱ型子宫内膜癌诊断时多晚期、大病灶,伴宫体深肌层浸润、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较高,突变型p53、Ki-67阳性表达率高,ER、PR阳性表达率低。

薛淑恒[9](2020)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的1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伴有宫腔积液,其他良性积液存在宫腔积液不足25%;子宫内膜癌血流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高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黏膜下肌瘤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3.94%、92.96%、93.62%、90.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且对患者子宫造成的伤害极小,值得临床推广。

曹德红,刘艳红,赖丽娥[10](2017)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6例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76例患者中有6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子宫内膜增生36例,子宫内膜息肉17例,黏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病变总体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75.0%、85.5%,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的72.2%、25.0%、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二、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诊断肌层浸润结果分析
    2.2 三维超声下子宫体积、肿瘤体积诊断肌层浸润结果分析
    2.3 三维超声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分析
3 讨论

(2)子宫内膜癌阴道B超超声图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超声诊断准确性
    2.2 分析子宫内膜癌超声图像特征
3 讨论

(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和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2.2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比较
3 讨论

(4)子宫腔内病变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一)96例患者子宫腔病变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二)96例子宫腔病变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超声子宫冠状切面声像图表现及手术前后诊断结果比较(表2,3)
讨论
    (一)子宫腔病变经阴道三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要点
    (二)子宫腔病变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价值

(5)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诊断标准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320 例绝经后宫腔占位的疾病分布
    2. 宫腔镜检查术中、术后情况
    3. 宫腔镜操作中观察到绝经后妇女生殖道特征
    4. 宫腔镜及超声观察绝经后宫腔占位病变的血管分布
    5. 绝经后宫腔占位超声诊断及宫腔镜诊断结果
    6. 宫腔镜诊断与超声诊断比较
    7. 宫腔镜治疗
讨论
    1.绝经后宫腔占位的疾病分布
    2.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优势
    3.宫腔镜治疗作用
    4.宫腔镜检查是否可引起癌细胞向腹腔播散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6)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1.2 方法
2 结果
    2.1 32例子宫内膜癌的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2.2 32例子宫内膜癌的超声检查结果
    2.3 经阴道探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3 讨论

(7)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53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例选择
        2.1.2 记录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分组
    2.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病情况
    4.2 绝经后妇女患AH/EC的高危因素
    4.3 不伴PMB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评估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诊治
    References

(8)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EC的分型及高危因素
    2.2 EC筛查的目标人群
    2.3 EC筛查及诊断方法
        2.3.1 血清CA125、HE4
        2.3.2 超声检查
        2.3.3 子宫内膜细胞学
        2.3.4 螺旋CT、PET-CT及 MRI
        2.3.5 病理学检查
        2.3.6 分子生物检测
    2.4 遗传性子宫内膜癌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临床资料
    3.3 临床病理参数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1.1 年龄
        4.1.2 绝经状态和生育情况
        4.1.3 合并代谢性疾病
        4.1.4 乳腺癌、结直肠癌及吸烟史
        4.1.5 临床症状
    4.2 术前血清CA125、HE4 检测
    4.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4.4 病理资料
        4.4.1 FIGO分期
        4.4.2 肿瘤大小
        4.4.3 肌层浸润深度
        4.4.4 脉管浸润
        4.4.5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4.4.6 ER、PR、突变型p53、Ki-67 阳性表达
    4.5 治疗
第5章 讨论
    5.1 临床特点
        5.1.1 年龄
        5.1.2 发病高危因素
        5.1.3 临床症状
    5.2 血清肿瘤标志物
    5.3 术前与术后病理对比
    5.4 病理特征
        5.4.1 FIGO分期
        5.4.2 病理高危因素
        5.4.3 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5.4.4 免疫组化
    5.5 治疗方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J]. 曹春岩,李会艳,马新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8)
  • [2]子宫内膜癌阴道B超超声图像特征[J]. 赖丽萍,方厚民,李文英,张春兰,梁珍,李筱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22)
  • [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诊断探讨[J]. 裘伟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05)
  • [4]子宫腔内病变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J]. 王家奎,龚丽君,周黎,易文霞.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4(07)
  • [5]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的临床分析[D]. 宋宝萍. 宁夏医科大学, 2014(03)
  • [6]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诊断[J]. 刘干,伍兆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01)
  • [7]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533例临床分析[D]. 林招华. 南昌大学, 2021(01)
  • [8]Ⅰ、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D]. 刘东珍. 吉林大学, 2020(08)
  • [9]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J]. 薛淑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1)
  • [1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曹德红,刘艳红,赖丽娥. 海南医学, 2017(09)

标签:;  ;  ;  ;  ;  

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36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