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自然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抓好自然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一、抓自然保护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敏[1](2021)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文中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它蕴含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等丰富的哲学方法论智慧,为新时代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向蔓菁,葛察忠,罗彬[2](2021)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文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党和国家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深入认识后提出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新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准确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以连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与自然要素的生态产品为切入点,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降低发展的环境负荷,构建"两山"转化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是现代化背景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朱玉利[3](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个维度解析》文中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思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产生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民生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安全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王怀军[4](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制定了总体布局战略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内蒙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效指导。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时,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历次重要论述和指示,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从生态环境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明意识四个维度分析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短板,并针对上述短板,提出了解决路径。其一,通过依法治理生态环境,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不断加大生态保护整治力度。其二,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后续产业,加快科技创新,调整资源开发战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三,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转变政府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其四,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其五,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调动、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作用。以期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陈国敏[5](2020)在《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规模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式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进了人类文明的阶段性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成本的外部化、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又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先发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政要、学术都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促进了现代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转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生态化转型。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蕴含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性选择和价值取向。探讨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既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也有利于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德性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的实施、美丽中国、美丽清洁世界的实现的奠定道德基础。本文重点梳理了习近平生态伦理观产生的国内外背景,阐述了其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系统研究探讨了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来源和基础,它们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中国优秀传统生态伦理观、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并总结归纳了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观、德性要求、原则等思想内容;阐明了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思想贡献和实践价值。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一是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凝结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灵魂和价值追求;二是习近平生态伦理观伴随着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而产生、发展,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三是习近平生态伦理观不仅包含生态义利观、生态价值观,而且拥有被以往研究所忽视的生态道德观。如对传统生态道德的创造性转化,对现代生态道德的创新性发展;四是习近平生态伦理观是习近平长期重视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念的创新性发展,是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价值观超越,对指导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以及促进生态文明的道德心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彭清培[6](2019)在《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一方面,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不断沉淀,是当地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文物属性,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其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具有社会功能属性的乡土建筑或建筑群,形成于长期历史发展,是拥有生命的、不断发展的。在当下保护利用实践中,将其整体视为静置、不变的实物,采用冻结式保存或利用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合理处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湘西地区土家历史文化村落以其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建筑特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各历史文化名村的实地调研结果来看,各村采用的模式单一、静态的整体保护与村落发展矛盾突出,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展不容乐观。本文以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为研究对象,在相关保护利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保护利用分类方式的分析,以传统民居价值特征为依据将其保护利用划分为原真性保护利用、生活性保护利用、功能置换型保护利用、易地保护利用等四类保护利用方式,并结合该地区相关实践案例,探讨各类保护利用方式的保护利用原则、建筑单体保护与营造策略及其优势与局限性。通过多元化的保护利用方式,以达到协调村落保护利用的各方利益,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理论背景的阐述,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明确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梳理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村落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为研究对象的背景与现状研究,首先对背景环境剖析,从湘西土家族地区环境、聚落特征、传统民居特征等方面梳理了湘西土家族地域文化特征,然后通过从保护规划、保护实施效果、实施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保护利用工作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第四、五章)主要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与策略,首先结合我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分类现状的梳理,明确本文传统民居四类保护利用方式,并以价值评估为依据,为其选择最为适宜的保护利用方式。然后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各类保护利用方式的相应的策略;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湘西地区土家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各类保护利用策略的总结。

王艺璇[7](2019)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评估及补偿研究》文中认为生态价值评估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对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思考与保护。基于生态价值评估的数据进行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法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种植棉花的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分析。运用生态价值评估的相关方法,对盐碱地棉花种植所产生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将生态价值用经济价值表示,重视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评估生态价值后需要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本文建议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区建立棉花种植保护区,充分利用盐碱地种植棉花所带来的生态价值,稳定棉花种植规模,建立完善的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补偿机制。黄河三角洲地区因存在大量盐碱地而具有特殊性,棉花作为盐碱地的先锋作物,利用其自身的耐盐耐碱性,在盐碱地种植棉花,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更具有可观的生态效益。本文运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对黄河三角洲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棉田每年保持土壤肥力的价值为1923万元,维持养分循环功能的价值是1026万元,固氮释氧总价值是47000万元,净化大气价值为816万元,改良盐碱地生态价值是31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是10800万元,总计37.2亿元。其中,改良盐碱地所产生的生态价值最大,约占总价值的83%。盐碱地种植棉花所产生的巨大生态经济价值,值得人们重视并加以利用。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棉花种植的实际情况,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建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讨了目前生态补偿的发展和实践。重点分析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内容,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认识到棉花种植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关注盐碱地棉花种植所产生的生态价值。沿黄棉区利用棉花耐盐碱的生理特性,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植棉,不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然而,黄河三角洲棉区的生态价值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态正外部性一直未得到矫正,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理论上,主要是通过对生态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界定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对运用生态价值评估的方法对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分析。实践上,通过对山东沿黄棉区棉花种植情况的调查,描述并分析了山东省棉花种植的现状,对沿黄棉区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进行评估,提出棉花种植的生态补偿方案,提倡尽快建立山东沿黄棉花生态保护区,以此来稳定当前的棉花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从而促进棉花产业的蓬勃发展。

郭美荐[8](2015)在《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共青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范围城市化浪潮,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繁荣,对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其中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加速污染和生态的严重破坏。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捷、美好生活的同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危机。在此背景下,一种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生态城市”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理性选择。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生态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面对严峻形势,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城市产业发展作为城市经济水平的客观反映,是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优化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是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如何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为依据,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原则,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践,阐述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辨析了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理论体系;基于对城市生态建设与产业布局优化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以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要求为指引,对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内涵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解析了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空间层次,剖析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了生态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探讨了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模式与策略。在此基础上,选择共青城为研究案例,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评价共青城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其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提出共青城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与措施。全文共分为8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二章对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剖析,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及产业空间理论对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支撑作用。第三章在分析产业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对生态城市产业空间体系的内涵与演化特征、空间层次及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剖析了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影响因素。第四章结合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界定了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目标与原则,对生态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生态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策略建。第五章介绍了研究案例共青城的基本情况,对其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布局问题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基于生态经济协调的可能性分析,构建共青城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并开展评价,同时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布局,对共青城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七章基于共青城生态经济分析,提出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和方案,对产业布局优化的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全文的主要结论为:(1)生态城市的产业空间体系分为城市布局、产业园区布局和厂址布局三个层次,其演化遵循产业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但更加强调产业部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协调。影响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宏观要素包括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要素,中观要素由生产投入要素、市场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交通网络要素等;微观要素分为生命周期阶段、产业关联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产业创新因素和产业效益因素等。(2)生态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目标是形成有利于生态产业化建设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城市产业布局框架,其布局优化的基本模式分为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布局优化的基本策略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职能和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机制等。(3)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不仅具有独特的红色政治、区位交通、生态环境、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撑等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基础薄弱、城市建设任务繁重、区域竞争激烈等不利条件的制约。(4)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共青城生态经济系统正经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抗衡阶段,尚未形成耦合良性发展趋势,但从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程度看,目前共青城生态经济尚处于高度协调状态。在进行城市产业布局优化时,要重视良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态势的维护,促进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形成耦合良性发展态势。(5)基于共青城生态价值时空分异特征,共青城未来宜于在金湖乡和江益镇南部发展生态农业,并把江益镇北部地区作为工业生产布局的核心区域,在茶山街道和江益镇东部形成生态观光旅游和现代服务产业布局,并推进甘露镇工业“退城进区”布局调整力度,逐步实现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6)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需要,提出共青城“两带、三区、四组团”的产业空间结构体系,通过布局打造共青城高新技术及现代制造产业综合体、纺织服装及商贸产业综合体、会展和旅游产业综合体、教育及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等四大产业体系。

安丰轩[9](2013)在《基于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小区是自然保护区的延伸与补充,是在传统农业区域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一种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小区这类保护实体在我国已逐渐推广,目前,我国实有自然保护小区约5万个。目前,广西在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上仍处于前期摸索阶段。本文以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的14个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及其社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参与式乡村评估调查方式,对自然保护小区开展生物资源调查,并在自然保护小区周边社区开展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调查,参与到当地社区制定自然保护小区及其社区管理发展规划中。本文通过对14个自然保护小区及其周边社区在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前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对自然保护小区建成运行3年后信息反馈,研究分析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对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对14个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确定了自然保护小区这一保护建设模式,对于保护植物树种及小型动物有着较大的作用,有利于降低生态保护破碎化。部分当地社区依托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通过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反利等,逐步行成“保护—发展—保护”可持续发展模式雏形。

肖哲涛[10](2013)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西安段)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关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秦岭北麓(西安段)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依托。但多年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导致该区的植被退化,河谷断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危机四起。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秦岭北麓(西安段)已经纳入大西安的建设体系之中,到处可见建设开发的痕迹。然而,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秦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秦岭北麓(西安段)的保护利用,这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研究秦岭北麓的保护利用问题。首先分析了山水城市理论背景以及其发展演变过程,揭示了山水城市理论对于秦岭北麓的启示;然后讨论了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以及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了在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理论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然后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梳理了秦岭北麓的具体法律基础和各个层面的规划要求,以及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度利用的发展诉求。其次,论文构建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模式体系。从适应性保护的理念出发,结合适应性保护的评价模型,提出相互关联的区域整合、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和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三个适应性保护模式,并从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法律保障和管理保障机制,建立多元经济保障机制和公众参与角度构建了适应性保护的政策及管控措施。秦岭北麓的保护和利用是始终并存的。论文研究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度利用的规划策略体系。通过对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评价和适度利用理念的分析,从多方参与、多元投资的适度利用政策引导出发,提出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的技术手段,进而对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的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秦岭北麓的新农村建设、建筑风格和品牌营建等典型问题的适应性也做了探讨。最后,通过秦岭北麓空间保护利用规划实践对秦岭北麓适应性保护模式和规划策略加以解释说明。

二、抓自然保护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自然保护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1)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三、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
四、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深刻领会建设现代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内涵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关键
    现代化提出了高水平保护的要求
    现代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强化底线思维,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从根源遏制生态环境问题
    强化系统治理,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强化人本主义,攻克污染治理难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强化市场作用,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提升人与自然良性循环的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以保障和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核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以生态产品为切入点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
    减少自然生态破坏
    构建供给与需求的调节机制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个维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三)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思想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芽期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期
    (三)习近平生生态文明思想成熟期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价值观
        1.和谐论
        2.兴衰论
    (二)生态民生观
    (三)生态发展观
        1.生态生产力思想
        2.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
    (四)生态安全观
    (五)生态法治观
        1.最严格的制度
        2.最严密的法治
四、结语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期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
        (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期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
        (一) 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二) 实现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 树牢内蒙古生态建设底线思维
        (四) 明确内蒙古生态恢复施治方针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二) 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理论指导
        (三) 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提供科学指南
        (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遵循
第三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短板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一)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比较严重
        (二) 森林生态建设难度加大
        (三) 草原生态恢复压力增加
        (四) 污染物排放治理难度较大
        (五) 水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二、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协调
        (一)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二)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三) 产业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一) 生态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二) 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完善
        (三) 政绩考核体系有待优化
    四、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薄弱
        (一) 生态文明价值观念仍需加强
        (二) 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仍需提升
第四章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加大生态保护整治力度
        (一) 依法治理生态环境
        (二) 科学规划主体功能区
        (三)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四)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四) 调整资源开发战略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制
        (一)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二)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三) 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四、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一)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二) 整合生态文化资源
    五、充分发挥公众和社会组织作用
        (一) 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
        (二) 调动公众参与热情
        (三) 激发社会环保组织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选题的价值和创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形成的国内背景
        二、习近平生态伦理观形成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发展阶段
        一、生态伦理观的孕育
        二、生态伦理观的萌发
        三、生态伦理观形成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和精神资源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生态伦理观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传统精神资源
        一、儒家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二、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
        三、佛家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第三节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
        一、敬畏生命的伦理学
        二、动物伦理
        三、生态中心主义伦理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的价值观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以人民为中心”
        三、和谐、美丽、清洁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的生态德性论
        一、对传统生态道德的阐发
        二、对现代生态道德建设行为的主张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和谐共生
        二、生态公平
        三、权责共担
        四、人民至上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思想贡献和实践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思想贡献
        一、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
        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促进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发展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的实践价值
        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二、促进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方式
        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动历史文化村落再利用的社会因素
        1.1.2 推动历史文化村落再利用的社会动机
        1.1.3 推动历史文化村落再利用的政策因素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学术意义
        1.2.3 实用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涉及的相关概念、定义解析
        1.4.1 湘西地区土家族
        1.4.2 历史文化村落
        1.4.3 传统民居
        1.4.4 保护利用
        1.4.5 历史建筑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概述
    2.1 湘西地区基本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人文环境
    2.2 村落形态特征
        2.2.1 聚落选址营造
        2.2.2 聚落形态布局
    2.3 传统民居特征
        2.3.1 建筑形制
        2.3.2 建筑结构
        2.3.3 建筑细部
        2.3.4 营造技艺与习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现状研究
    3.1 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3.1.1 保护与发展规划分析
        3.1.2 村落保护规划结论
    3.2 村落保护与利用现状调研
        3.2.1 依山傍水——龙山县捞车河村
        3.2.2 前山后脉——龙山县六合村
        3.2.3 山环水绕——永顺县老司城村
        3.2.4 山峦之巅——永顺县双凤村
    3.3 保护实施效果满意度调查
        3.3.1 居民满意度调查
        3.3.2 游客满意度调查
    3.4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3.4.1 模式单一、静态僵化的物质保护
        3.4.1 保护工作流程繁琐,居民参与度不高
        3.4.2 缺乏相关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方法
        3.4.3 保护意识薄弱,使保护利用工作陷入困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式的分类研究
    4.1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类型划分
        4.1.1 我国现有的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类型的划分方式
        4.1.2 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采用的保护利用类型的划分方式
    4.2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价值评估
        4.2.1 传统民居的价值构成
        4.2.2 传统民居价值评估
        4.2.3 传统民居价值评估应用尝试
    4.3 基于价值评估的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式的确定
        4.3.1 原真性保护利用方式
        4.3.2 生活性保护利用方式
        4.3.3 功能置换保护利用方式
        4.3.4 易地保护利用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利用策略研究
    5.1 总体原则
        5.1.1 真实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5.1.2 可识别性原则和可逆性原则
        5.1.3 最大限度保护和最小干预性原则
    5.2 推动物质保护与保护意识双重发展——原真性保护利用策略
        5.2.1 前期基础工作
        5.2.2 外部环境整治
        5.2.3 传统民居修缮
        5.2.4 适度再利用
        5.2.5 原真性保护利用方式的总结
    5.3 注重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生活性保护利用策略
        5.3.1 外部环境改造
        5.3.2 内部功能布局优化
        5.3.3 生活设施改造
        5.3.4 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延续
        5.3.5 生活性保护利用方式的总结
    5.4 兼顾保护与开发互动发展——功能置换型保护利用策略
        5.4.1 前期功能定位
        5.4.2 外部环境营造
        5.4.3 传统民居改造
        5.4.4 后期经营管理
        5.4.5 功能置换型保护利用方式的总结
    5.5 注重保护与资源整合协调发展——易地保护利用策略
        5.5.1 易地迁建项目的选址与规划
        5.5.2 传统民居拆解与复建
        5.5.3 迁移项目的后期管理
        5.5.4 易地保护利用方式的总结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民居测绘图
附录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现状居民满意度调研问卷
附录3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现状游客满意度调研问卷
致谢
附件

(7)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评估及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回顾
        1.2.1 生态价值评估文献回顾
        1.2.2 生态补偿文献回顾
        1.2.3 盐碱地植棉文献回顾
        1.2.4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的理论分析
    2.1 生态价值评估理论分析
        2.1.1 生态价值内涵
        2.1.2 生态经济价值
        2.1.3 生态价值评估
        2.1.4 棉花种植生态价值内涵
    2.2 生态价值评估的方法
        2.2.1 成本费用法
        2.2.2 市场价值法
        2.2.3 影子项目法
        2.2.4 边际机会成本法
        2.2.5 条件价值法
        2.2.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2.3 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
    2.4 生态补偿理论分析
        2.4.1 生态补偿的涵义
        2.4.2 生态补偿的原则
    2.5 生态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的理论机理分析
        2.5.1 生态环境价值论
        2.5.2 外部性理论
        2.5.3 公共物品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黄河三角洲棉区棉花种植发展现状
    3.1 黄河三角洲棉花种植现状分析
    3.2 山东棉花种植布局分析
    3.3 山东棉花种植的必要性
    3.4 黄河三角洲棉花种植的潜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评估
    4.1 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功能
        4.1.1 改善盐碱地土壤肥力、维持养分循环
        4.1.2 提升盐碱地利用率、缓解粮棉争地
        4.1.3 降解污染、秸秆还田利用
        4.1.4 棉花与其他作物套种的生态效益
        4.1.5 保护生物多样性
    4.2 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评估
        4.2.1 盐碱地棉花生态价值评估的指标选择
        4.2.2 保持土壤肥力功能的价值评估
        4.2.3 维持养分循环功能的价值评估
        4.2.4 固碳释氧功能的价值评估
        4.2.5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的价值评估
        4.2.6 改善土壤含盐量的生态价值评估
        4.2.7 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价值评估
    4.3 本章小结
5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
    5.1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棉花的生态价值补偿基本要素分析
        5.1.1 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补偿分析
        5.1.2 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补偿的主体
        5.1.3 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补偿的标准
        5.1.4 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补偿的方式
    5.2 建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动因分析
        5.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调动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5.2.2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平衡地区利益关系
        5.2.3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棉区实现脱贫致富
        5.2.4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5.3 建立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的生态补偿机制
        5.3.1 加大对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力度
        5.3.2 设立黄河三角洲棉花生态保护区
        5.3.3 建立健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3.4 建立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补偿基金
        5.3.5 拓宽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
        5.3.6 加强生态保护立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
        5.3.7 健全生态和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5.3.8 调动科技人才参与生态和环保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表的论文

(8)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共青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2 产业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2.1.1 对传统城市发展弊端的思考
        2.1.2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
        2.1.3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2.2 生态文明理论
        2.2.1 生态文明的源起
        2.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3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学及其对象
        2.3.2 生态经济的特征与内涵
        2.3.3 生态经济协调度
        2.3.4 生态经济价值
    2.4 产业空间理论
        2.4.1 产业区位理论
        2.4.2 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2.4.3 产业空间分布理论
第三章 生态城市产业空间体系及影响因素
    3.1 产业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关系
        3.1.1 产业结构与生态城市
        3.1.2 产业布局与生态城市
    3.2 生态城市的产业空间体系
        3.2.1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及其演化特征
        3.2.2 生态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层次
        3.2.3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关系
    3.3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3.1 宏观要素
        3.3.2 中观要素
        3.3.3 微观要素
第四章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路径
    4.1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4.1.1 优化目标
        4.1.2 优化原则
    4.2 生态城市主导产业与产业综合体选择
        4.2.1 主导产业及其演化
        4.2.2 主导产业选择依据
        4.2.3 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4.3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主要模式
        4.3.1 增长极模式
        4.3.2 点-轴模式
        4.3.3 网络布局模式
    4.4 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策略
        4.4.1 调整空间开发强度,建立生态安全格局
        4.4.2 推进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布局硬件环境
        4.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布局合理性
        4.4.4 优化城市功能分区,促进差异化发展
        4.4.5 创新产业园区机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第五章 共青城及其产业空间布局
    5.1 共青城概况
        5.1.1 区位交通
        5.1.2 资源环境
        5.1.3 经济社会
        5.1.4 共青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5.2 共青城产业布局现状
        5.2.1 共青城产业结构特征
        5.2.2 共青城产业聚集水平
        5.2.3 共青城产业空间扩展
        5.2.4 区际产业关联特征
    5.3 共青城产业布局问题
        5.3.1 核心产业发展乏力
        5.3.2 新兴产业基础薄弱
        5.3.3 产业空间布局紊乱
        5.3.4 区际产业关系不顺
    5.4 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机遇与挑战
        5.4.1 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历史机遇
        5.4.2 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优势条件
        5.4.3 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的制约因素
第六章 共青城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6.1 共青城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6.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1.2 共青城生态经济协调度测算
    6.2 共青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
        6.2.1 生态服务价值及其估算
        6.2.2 共青城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
        6.2.3 共青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异
第七章 建设生态城市目标下的共青城产业布局优化
    7.1 战略定位与优化策略
        7.1.1 产业战略定位
        7.1.2 产业发展策略
        7.1.3 主导产业集群
    7.2 产业布局优化与功能整合
        7.2.1 产业布局定位
        7.2.2 产业布局重点与功能
    7.3 产业布局优化的支撑体系
        7.3.1 综合交通体系
        7.3.2 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7.3.3 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7.3.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7.4 产业布局优化的保障政策
        7.4.1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7.4.2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7.4.3 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7.4.4 保证重大项目开发建设
        7.4.5 开展城市品牌营销活动
        7.4.6 提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7.4.7 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2 自然保护小区概念及特点
        1.2.1 概念
        1.2.2 特点
    1.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3.1 概念
        1.3.2 内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自然保护小区的提出及发展
        1.4.2 社区保护的发展与管理
2 研究地概况
    2.1 自然环境
    2.2 生物多样性
        2.2.1 遗传多样性
        2.2.2 物种多样性
        2.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2.3 社会经济
3 自然保护小区周边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调查
    3.1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前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调查分析
        3.1.1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前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调查方法
        3.1.2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前社区资源利用基本情况
        3.1.3 社区生计调查分析
    3.2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后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调查分析
        3.2.1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后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调查方法
        3.2.2 社区生计及资源利用基本情况
        3.2.3 社区生计调查分析
    3.3 案例分析
        3.3.1 靖西爱布猕猴保护小区对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3.2 那坡清华望天树保护小区对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3.3 那坡平坛广西青梅保护小区对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3.4 扶绥中华金花茶保护小区对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4 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4.1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对社区的短期制约
        3.4.2 自然保护小区建立对社区的有利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4.2.2 实现社区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10)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山水城市
        1.2.2 秦岭北麓
        1.2.3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
        1.2.4 适应性保护及规划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相关理论
    2.1 山水城市理论
        2.1.1 山水城市的背景
        2.1.2 山水城市理论演变与发展
        2.1.3 山水城市理论对秦岭北麓的启示
    2.2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
        2.2.1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
        2.2.2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
        2.2.3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的相互关系
    2.3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相关基础理论
        2.3.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3 景观美学理论
    2.4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及适度利用的理论
        2.4.1 规模门槛理论
        2.4.2 错位发展理论
        2.4.3 自组织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3.1 秦岭北麓空间类型分类剖析
        3.1.1 按照地理条件分
        3.1.2 按照空间区位划分
    3.2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
        3.2.1 秦岭北麓系统整体效益下降
        3.2.2 秦岭北麓系统层次不足
        3.2.3 秦岭北麓系统开放性不足
    3.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现实问题的成因
        3.3.1 整体规划统筹缺失
        3.3.2 环境生态保护缺失
        3.3.3 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法规条例笼统化
    3.4 本章小结
4.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
    4.1 秦岭北麓的具体法律基础和各规划要求
        4.1.1 秦岭保护的法律基础
        4.1.2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
        4.1.3 西安区域战略规划要求
        4.1.4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4.2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的发展定位
        4.2.1 系统化网络化
        4.2.2 多元化
        4.2.3 公益性和开放性
        4.2.4 和谐共生发展,走向生态文明
    4.3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适度利用的发展诉求
        4.3.1 适应秦岭北麓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
        4.3.2 适应秦岭北麓整体社会文化氛围
        4.3.3 适应秦岭北麓形体空间
        4.3.4 适应形成秦岭北麓空间的运作机制
        4.3.5 适应性方法对策提出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构建
    5.1 适应性保护的理念
        5.1.1 适应自然环境
        5.1.2 响应经济要素
        5.1.3 彰显历史文化
        5.1.4 坚守“保护底线”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
    5.2 适应性保护的评价指标模型
    5.3 适应性保护的技术手段
        5.3.1 相互关联的区域整合模式
        5.3.2 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模式
        5.3.3 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模式
    5.4 适应性保护的政策及管控措施
        5.4.1 建立激励机制
        5.4.2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5.4.3 完善管理保障机制
        5.4.4 建立多元经济保障机制
        5.4.5 强化公众参与
    5.5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规划实践
        5.5.1 用地适应性评价、生态敏感区划及其建设控制要求
        5.5.2 各类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规划
    5.6 本章小结
6. 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6.1 适度利用的评价
        6.1.1 社会评价
        6.1.2 环境评价
        6.1.3 经济评价
    6.2 适度利用的理念
        6.2.1 整体性
        6.2.2 地方性
        6.2.3 生态性
    6.3 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6.3.1 政策引导
        6.3.2 技术手段
        6.3.3 规划管理措施
    6.4 秦岭北麓适度利用规划实践
        6.4.1 整体规划定位、原则和目标
        6.4.2 秦岭北麓空间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6.4.3 秦岭北麓适度利用分区规划
        6.4.4 秦岭北麓示范性新型农村社区规划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2.1 提出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以及其和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的关系
        7.2.2 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保护模式
        7.2.3 提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度利用规划策略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3.1 存在的问题
        7.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四、抓自然保护促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方法论意义[J]. 刘嘉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1(03)
  •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J]. 向蔓菁,葛察忠,罗彬. 环境保护, 2021(05)
  •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个维度解析[J]. 朱玉利.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7)
  •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王怀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5]习近平生态伦理观研究[D]. 陈国敏.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湘西地区土家族历史文化村落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彭清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7]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评估及补偿研究[D]. 王艺璇.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生态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共青城为例[D]. 郭美荐.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9]基于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安丰轩. 广西大学, 2013(02)
  • [10]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适应性保护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肖哲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抓好自然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