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企业日趋成熟

家电企业日趋成熟

一、家电企业走向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朱简妮[1](2021)在《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大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推动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跨境电商崛起以及在企业自身寻求进步的驱动之下,对于品牌出海的提出与探究成为了产业发展的必然。本文在中国品牌出海现状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品牌实力与企业实力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原点,探究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方式。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2020年《Brand 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的15个电子品类品牌上。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学界对“出海”的研究集中在“企业”而非“品牌”上;结合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品牌为什么出海、出海现状与困境、如何解决以及带来的启示。从电子品类品牌出发,深入探究品牌的出海问题是本文的创新点,能够在学术研究方面进行一定的整理、深化以及补充。但也由于本文难以穷尽研究文本和对象以及研读的欠缺带来了研究视野和对象分析的局限,无法更全面地反映所有出海品类品牌的现状、问题和品牌建设的历时性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品牌出海相比企业出海有更高的要求,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寻求进一步自我提升的途径,同样也是顺应目前宏观国际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了产品出海阶段、品牌觉醒阶段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出海品牌呈现出整体稳定增长,品类发展动荡,欧洲市场发展稳定,重点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特点。中国的品牌出海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企业国际化程度低,中国制造刻板印象以及品牌自身文化不自信的问题。通过对电子品类品牌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发现,这些品牌必须强化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培养国际基础,布局海外市场,管理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实力;加强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品牌出海应是以品质为船,以沟通为帆,向世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以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为核心,坚守中国的底线,促进海外国家对中国文化与品牌文化的认同,促进品牌忠诚;用全球视野进行本土化执行,让更多的中国品牌出海,让更多的出海品牌成功上岸;通过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属于中国品牌的声名,让中国品牌成为中国的最佳名片,助力中国国家形象建设;而中国国家形象同样也会反哺中国品牌形象,促成中国品牌出海。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丁俊[3](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高金锋[4](2020)在《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基于美的集团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众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纷纷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家电产业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其海外业务在近年来获得了飞速扩张。但与此同时,近两年来美国不断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使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的挑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选择合理的国际化路径,对促进家电企业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的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案例研究的视角,对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选择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确定从市场选择与进入模式两个维度对国际化路径进行分析。在案例数据信息收集与编码分析的基础上,对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的基本模式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本文随后对其国际化路径选择的优势与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于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启示与建议。研究发现,美的集团采取了“由新兴市场扩展至成熟市场、由贴牌加工转变至并购新建”的国际化基本路径模式。在市场选择维度,美的海外市场逐步由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扩展至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而以点带面地在全球各地进行深入布局。在进入模式维度,美的由最先的贴牌加工生产为主,到逐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再到现阶段转变为着重以并购和海外新建为主,致力于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经营。在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选择过程中,目标市场规模、目标市场竞争程度、两国地理与文化距离会对市场选择产生影响,企业自身规模、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目标市场政策环境则会对进入模式产生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是对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相关理论的一个补充,研究结论不仅对美的集团今后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为中国其他家电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曲心怡[5](2020)在《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以美菱电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逐年放缓,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结构也随之进行优化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业开始调整内部产业结构,旨在将我国制造业由劳动力驱动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为以智力制造驱动为主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选择愈加多样化,消费观念也随着发生改变。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企业竞争加剧和制造成本提升的压力,需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打造产品差异化优势。在这一环境下,制造业企业开始往服务化制造方向转型,通过增加产品服务附加值提升差异化优势,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如何选择服务化转型的方式和路径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通过介绍价值链、微笑曲线、资源基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使用波特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法,分析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现状、转型动因、转型环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五条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包括:增加产品端技术投入、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转型、推出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转变落后的企业管理结构、提供系统集成的服务方案。同时将美菱电器作为服务化转型案例,综合分析其服务化转型的方式和过程,提出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的政策建议,以及为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上游环节、辅助环节、下游环节和延伸价值链部分提出相应的服务化转型策略。

周青[6](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以苏泊尔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家电行业经过迅猛的发展,从最初的探索步入到现阶段的进入国外市场,让中国制造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首选。但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着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升、传统小家电需求逐渐降低以及环保节能压力等各种现实问题,此时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对财务战略的制定。财务战略是一个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元素,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措施。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稳健发展离不开对财务战略的研究。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注重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不同的机遇与风险,因此,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应与所处的生命阶段和时代条件相结合,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实施合理有效的财务战略,发挥其长处,避其所短,攻坚克难,维持企业的生机与活力,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最终发展目标。本文首先介绍财务战略与生命周期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以及相应的财务战略,重点阐述企业在成熟期应采用的什么样的财务战略。其次,结合生命周期判定方法并选取企业的财务数据,对苏泊尔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进行界定。最后在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之后,在成熟期基于对苏泊尔股份公司内在和外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此时期的财务战略问题并提出优化:认为在筹资战略方面,应改善资本结构,增加筹资途径,争取政府补助;在投资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品牌效益,拓展投资范围实现精准定位,增加营销途径提高海内外业务量,实时关注投资项目;在利润分配方面,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方式,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健全分配机制吸引人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财务战略和生命周期相关原理在实际当中的运作,并为同行业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马明辉[7](2020)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跨国企业和集团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分支机构遍布全球,这些分支机构是否可以高效率的运作,已经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财务共享服务起源于20年代,是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型,它依靠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流程重组,实现企业内部重新整合和分散金融业务流程,减少费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由于家电行业具有同质性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的特点,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青岛海尔决定引入财务共享模式。青岛海尔比较早开始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而且发展较好。青岛海尔于2007年开始实施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中心开始建立。到2011年,财务共享中心初步建成,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把财务工作与共享结合起来,实现财务工作的转型。到2013年,青岛海尔财务共享服务的已经建立趋于完善,规模化的运行已经开始,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迎合了企业的战略转型,提升财务流程质量,实现资金快速流转和信息实时共享,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明显好转。本文将青岛海尔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把青岛海尔财务共享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期(2007年-2010年)、发展期(2011年-2012年)和成熟期(2013年至今)。分别从结构、渠道和要素三个视角,对青岛海尔财务共享模式三个阶段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和相关文献。第二部分对文章涉及的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对青岛海尔公司的基本情况、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以及完成了财务共享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的划分;第四部分对海尔财务共享模式下三个阶段的营运管理模式和绩效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第五部分对财务共享下营运资金管理当前尚为完善的地方提出相应对策以及对其他公司的启示。第七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还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青岛海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营运资金绩效的情况,分阶段动态展现了青岛海尔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同阶段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及其绩效的不同表现。通过分析得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并且因为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各个阶段财务共享模式发展的进度和侧重点不同,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提升效果也不同。最后,希望本文能对中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有所启示,也希望能为其他企业的财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徐诗雨[8](2020)在《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海尔并购GE家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需求也不断增长,家电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此外,2015年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影响了全球白色家电市场,并且市场状况正在下降。许多公司选择获取市场份额以保持竞争力,中国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公司正在为自己的发展选择并购。因此,在2015年左右,中国家电公司似乎已进入并购热潮,其中大多数是跨国并购,这些事件,包括海尔GE电器的并购和美的KUKA的并购,促使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消费电子公司的并购。本文以案例研究的形式研究了海尔与通用电器之间的并购活动,并分析了并购的动机和绩效,通过对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详细而系统的分析,中国为更好地完成“全球化”计划提供了参考,并提供了一些有关跨国并购真实有效的信息。海尔收购通用电气集团的业务是迄今为止中国家电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活动。因此,在此次研究的案例中,首先我们使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跨境并购动机和绩效的最新研究,基于市场势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上,根据中国跨境并购的历史和现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第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是海尔并购通用电器的真正动机。第二,结合财务和市场数据,运用财务指标、EVA值方法对并购前后的绩效采用了数据化的分析,并对并购前后的协同效应、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最后,在本文中输出了相关研究的结论和经验。在本文的案例研究中发现:海尔收购GE家电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品牌效应、营销手段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加大海尔公司的市场地位,以合并利用并购的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全球战略布局。通过并购活动,使海尔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体系,这将帮助海尔推动全球品牌战略流程。并购活动并未明显改善海尔的财务业绩,它既无法实现海尔公司对目标增长的要求,也无法对海尔公司相关能力进行改善,但是并购活动之后公司的EVA值呈显着的增长趋势,产生了协同效应,提高海尔的整体市场份额和技术研发水平,并且主营业务状况明显改善。总之,海尔成功的并购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基于以上案例分析的结论,本文建议:跨国并购要明确企业真实的需求和真正的动因,不能为并购而并购。跨国并购应以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充分利用品牌效应拓展国际市场。应该进一步加强并购后企业品牌、市场、文化、产品等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应。高度重视并购后的偿债风险,强化资金的控制力度。

肖雨婷[9](2020)在《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经济后果 ——基于TCL集团资产剥离案例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是会面临着两种选择,即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一化经营。不得不说,一直以来大多数企业选择了多元化经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本市场日益完善,很多企业逐渐从多元化经营转向专一化经营,这也使得资产剥离的案例日益上升。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间,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案例高达7653起,交易金额累计为2576亿元。然而,我国对于资产剥离的研究尚无定论且研究大多集中于剥离动因和剥离绩效上,很少涉及资产剥离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例如,何时需要进行资产剥离?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剥离?剥离过程中有何种风险需要考虑及如何规避?因此,我们仍需对资产剥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给那些需要资产剥离的企业予以借鉴。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TCL集团2018年末实施的资产剥离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集团为何要实施资产剥离?集团为何在此时要选择资产剥离?选择的时机是早是晚?集团为何会选择资产出售方式实施资产剥离?资产剥离给集团带来何种影响?集团在实施资产剥离中面临哪些风险?集团是如何应对资产剥离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分析上述问题,来进一步研究TCL集团此次的资产剥离行为并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性意义的建议。通过研究得出:首先,企业应当认识到收缩战略的重要性,不要一味的坚持战略扩张,资产剥离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手段之一。其次,企业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身资源能力及业务经营情况的变化,主动实施资产剥离;而不是等到某些业务全面亏损时才被迫实施资产剥离。再次,明确资产剥离的目标有利于剥离方案的决策,例如如何选择剥离时机、剥离方式、交易对手等。最后,完成剥离后企业仍需关注剩余资产的整合安排,确保企业不仅完成了剥离目标也能够更加稳健的运营。

周逸文[10](2020)在《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经验总结研究 ——以美的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9月30日,证监会颁布了最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提出ESG信息的披露要求,暨对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要求,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在此之前,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但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形式,缺少具体的案例分析,也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以企业生命周期阶段为切入点,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几个维度对企业履责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对案例公司的深入剖析,完善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美的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和相应的数据分析,来评价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美的集团社会责任履行的好坏。研究发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美的集团的社会责任履行呈现不同特点,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表现的越好。进一步的,文章探究了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产生的原因、和其产生的结果。影响美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文化、财务状况以及利益相关者因素;其结果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并未给企业带来负担,而是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打造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形象,给企业带来了更加长远的利益,形成了履责-受益-履责的良性循环。接下来文章还对美的集团社会责任履行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现代企业应当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规范,注意企业创新开拓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总结培养,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高质量社会责任履行的双赢局面。通过文章对案例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同时也为资本市场中各公司认识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家电企业走向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电企业走向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产业发展之必然
        1.1.1 改革开放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1.1.2 中国出口额整体呈上升趋势
        1.1.3 众多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1.1.4 “一带一路”助推品牌国际化
    1.2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1.2.1 品牌
        1.2.2 品牌出海
        1.2.3 品牌出海与企业出海
        1.2.4 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1.2.5 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品牌出海驱动因素的历史探究
    2.1 宏观背景
        2.1.1 经济全球化引发“出海”意识
        2.1.2 “走出去”战略开拓“出海”道路
        2.1.3 逆全球化反推“出海”高质量
        2.1.4 “一带一路”搭建“出海”新平台
        2.1.5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2.2 土洋之争
        2.2.1 以广告树立在华品牌形象
        2.2.2 以创新传播打造在华时尚范式
        2.2.3 土洋之争导致中国品牌之殇
        2.2.4 缩小中外品牌差距
    2.3 微观背景
        2.3.1 顺应“走出去”趋势
        2.3.2 寻求未饱和市场
        2.3.3 丰富品牌资产
        2.3.4 提升品牌全球形象
        2.3.5 弘扬中国特色文化
第3章 品牌出海的现状与挑战
    3.1 品牌出海的发展历程
        3.1.1 产品出口阶段
        3.1.2 品牌觉醒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2 品牌出海的现状
        3.2.1 品牌力持续增长但电子品类品牌力回落
        3.2.2 品类动荡但强势品类始终占据半壁江山
        3.2.3 出海品牌马太效应显着
        3.2.4 出海品牌品牌力在欧洲市场增长乐观
        3.2.5 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是品牌出海的重要沟通点
    3.3 品牌出海的挑战
        3.3.1 外部环境多变导致出海风险增大
        3.3.2 中外品牌国际化程度差距明显
        3.3.3 制造大国与品牌小国
        3.3.4 去中国化容易失去品牌的国别性
第4章 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4.1 夯实品牌基础抵抗出海风险
        4.1.1 注册商标维护品牌权益
        4.1.2 建设海外根据地强化本土优势
        4.1.3 借力电商平台跨境出海
        4.1.4 并购海外品牌整合优势资源
    4.2 布局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程度
        4.2.1 吸纳与保留全方面国际人才
        4.2.2 获取国际组织认证背书品牌实力
        4.2.3 投标海外项目提高品牌好感度
        4.2.4 海外上市提升全球知名度
    4.3 管理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实力
        4.3.1 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4.3.2 合作推广实现品牌优势互补
        4.3.3 国际展会展示品牌实力
        4.3.4 赞助节事扩张品牌影响力
        4.3.5 明星代言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4.3.6 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可持续发展
    4.4 强化品牌底蕴促进文化认同
        4.4.1 文化自信打造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4.4.2 创新理念转换跨文化传播的思路
        4.4.3 转换策略培养跨文化传播的认同
        4.4.4 拓展路径突破跨文化传播的局限
    4.5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4.5.1 “文化和融合”实现共同繁荣
        4.5.2 “品质和信誉”颠覆刻板印象
        4.5.3 “全球视野和本土运营”真正触达受众
        4.5.4 “技术和互动”建立情感连接
        4.5.5 “媒体和热点”引发全球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基于美的集团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国际化研究
    2.2 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2.3 企业国际化路径影响因素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3.1 中国家电企业出口现状
        3.1.1 出口总量
        3.1.2 出口地区分布
        3.1.3 出口产品结构
    3.2 中国家电企业海外经营现状
        3.2.1 海外业务收入
        3.2.2 品牌海外影响力
    3.3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发展困境
        3.3.1 投资风险高、回报率低
        3.3.2 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强
        3.3.3 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有待提高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设计
    4.1 案例选取原因
    4.2 数据收集
    4.3 数据编码与分析
5 案例分析与发现
    5.1 美的国际化路径分析
        5.1.1 市场选择
        5.1.2 进入模式
        5.1.3 小结
    5.2 美的国际化路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5.2.1 市场选择影响因素
        5.2.2 进入模式影响因素
    5.3 美的国际化路径优势与问题分析
        5.3.1 优势分析
        5.3.2 问题与潜在风险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市场选择
        6.2.2 加强本土化以降低文化隔阂
        6.2.3 提升核心技术以强化品牌影响力
        6.2.4 深化全球化布局以应对突发事件
    6.3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美的集团国际化路径选择访谈内容提纲

(5)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以美菱电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研究现状
        1.3.1 企业转型方面研究
        1.3.2 服务化转型方面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企业转型方面研究
        1.4.2 服务化转型方面研究
    1.5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思路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
        2.1.2 企业转型
        2.1.3 制造业服务化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价值链理论
        2.2.2 资源基础理论
        2.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2.4 波特五力模型
        2.2.5 PEST分析模型
第3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现状
    3.1 我国制造业及制造业企业发展现状
        3.1.1 产能利用情况较为稳定
        3.1.2 制造业结构需不断改善
        3.1.3 产品研发比重仍需上升
        3.1.4 需要继续推进两化融合
        3.1.5 对经济增长贡献较稳定
    3.2 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因
        3.2.1 地区政府政策扶持
        3.2.2 地区产业发展趋势影响
        3.2.3 提高技术水平的需求
        3.2.4 获取更多资源的需要
        3.2.5 提高盈利能力的需要
    3.3 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3.3.1 技术投入不足
        3.3.2 管理能力有限
        3.3.3 转型融资困难
        3.3.4 转型经验不足
    3.4 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路径
        3.4.1 增加产品研发端技术投入
        3.4.2 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转型
        3.4.3 推出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
        3.4.4 转变落后的企业管理结构
        3.4.5 提供系统集成的服务方案
第4章 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环境分析
    4.1 政治环境分析
    4.2 经济环境分析
        4.2.1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4.2.2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4.3 社会环境分析
        4.3.1 居民消费观念转变
        4.3.2 人口红利优势渐消
    4.4 技术环境分析
        4.4.1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
        4.4.2 自主产权核心技术较为缺乏
    4.5 生态环境分析
第5章 价值链视角下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分析
    5.1 家电行业环境分析
        5.1.1 上游供应商市场分散议价能力较弱
        5.1.2 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强造成利润威胁
        5.1.3 家电企业现有竞争者威胁一直持续
        5.1.4 新进入企业对家电企业威胁程度不同
        5.1.5 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替代能力较强
    5.2 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动因
        5.2.1 市场规模有限竞争激烈
        5.2.2 增加产品差异化的需要
        5.2.3 提升品牌优质化程度和影响力
        5.2.4 完善产品服务体系的需求
    5.3 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现状与阶段
        5.3.1 传统制造阶段(1983-2006 年)
        5.3.2 传统制造+服务化营销阶段(2007-2009 年)
        5.3.3 产品附加服务制造阶段(2010-2014 年)
        5.3.4 打造完整服务体系阶段(2014 年至今)
    5.4 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方式
        5.4.1 创新营销组织,提升售后服务
        5.4.2 建设信息平台,转变组织结构
        5.4.3 持续创新研发,打造智能产品
        5.4.4 构建互联网络,提供个性服务
    5.5 美菱电器财务指标分析
        5.5.1 盈利能力分析
        5.5.2 偿债能力分析
        5.5.3 营运能力分析
        5.5.4 成长能力分析
    5.6 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效果评价
    5.7 美菱电器服务化转型总结与启示
第6章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策略建议
    6.1 加强产品端服务与技术投入,推进价值链上游服务化
        6.1.1 提升技术研发投入
        6.1.2 打造信息互联平台
        6.1.3 增加研发端用户参与
    6.2 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与人才培养,加强价值链辅助环节服务化
        6.2.1 组织结构服务化转型
        6.2.2 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培训
        6.2.3 引进专业的服务型人才
    6.3 完善营销平台与售后服务,促进价值链下游服务化
        6.3.1 完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6.3.2 提升营销环节服务能力
        6.3.3 加快物联网的产品覆盖度
    6.4 拓展现有产品组合与服务方案,延伸企业价值链
        6.4.1 利用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
        6.4.2 提供整合集成的服务方案
        6.4.3 尝试其他产业服务化改造
    6.5 强化服务化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引领指导作用
        6.5.1 政策持续跟进提供相应支持
        6.5.2 制定资金扶持政策提供帮扶
        6.5.3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带动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以苏泊尔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2.3 文献综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财务战略理论
        2.1.1 财务战略内容
        2.1.2 财务战略分类
    2.2 生命周期理论
    2.3 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2.3.1 企业各阶段特征
        2.3.2 不同阶段财务战略选择
    2.4 PEST分析法
    2.5 波特五力模型
    2.6 SWOT分析
第3章 苏泊尔公司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3.1 苏泊尔公司概况
    3.2 苏泊尔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3.3 苏泊尔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1 财务状况分析
        3.3.2 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3.4 苏泊尔公司SWOT综合分析
第4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苏泊尔公司财务战略分析
    4.1 苏泊尔公司生命周期阶段确定
        4.1.1 基于现金流量法的苏泊尔公司生命周期划分
        4.1.2 基于销售收入趋势法的苏泊尔公司生命周期划分
    4.2 苏泊尔公司筹资战略分析
        4.2.1 苏泊尔公司筹资战略现状
        4.2.2 苏泊尔公司筹资战略存在问题
    4.3 苏泊尔公司投资战略分析
        4.3.1 苏泊尔公司投资战略现状
        4.3.2 苏泊尔公司投资战略存在问题
    4.4 苏泊尔公司股利分配战略分析
        4.4.1 苏泊尔公司股利分配现状
        4.4.2 苏泊尔公司股利分配战略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苏泊尔公司财务战略优化建议
    5.1 苏泊尔公司成熟期财务战略目标
    5.2 苏泊尔公司筹资战略优化建议
        5.2.1 改善资本结构
        5.2.2 增加筹资途径
        5.2.3 争取政府补助
    5.3 苏泊尔公司投资战略优化建议
        5.3.1 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品牌效益
        5.3.2 拓展投资范围实现精准定位
        5.3.3 增加营销途径提高海内外业务量
        5.3.4 实时关注投资项目
    5.4 苏泊尔公司利润分配战略优化建议
        5.4.1 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方式
        5.4.2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5.4.3 健全分配机制吸引人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财务共享模式下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共享服务与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研究
        1.2.2 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研究
        1.2.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1.2.4 财务共享与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概述
    2.1 财务共享理论基础
        2.1.1 流程再造论
        2.1.2 财务集中管理理论
    2.2 财务共享相关概念
        2.2.1 财务共享服务
    2.3 营运资金管理相关概念
    2.4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2.4.1 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
        2.4.2 基于渠道划分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
    2.5 财务共享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路径
第3章 青岛海尔财务共享模式简介
    3.1 青岛海尔基本情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公司的主营业务
    3.2 青岛海尔施全球财务共享服务的必要性
        3.2.1 传统财务核算方式问题凸显
        3.2.2 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降本增效
        3.2.3 强化管控以降低经营和财务风险
    3.3 青岛海尔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阶段
        3.3.1 初创期
        3.3.2 发展期
        3.3.3 成熟期
第4章 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分析
    4.1 财务共享模式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4.1.1 财务共享模式初创期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4.1.2 财务共享模式发展期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4.1.3 财务共享模式成熟期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4.1.4 财务共享模式下营运资金管理小结
    4.2 青岛海尔财务共享模式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2.1 基于资金结构视角的营运资金绩效分析
        4.2.2 基于要素视角不同环节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分析
        4.2.3 基于渠道视角不同环节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建议与启示
    5.1 财务共享模式下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的不足
        5.1.1 财务部门组织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
        5.1.2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的核算流程有待优化
        5.1.3 高额的应收账款降低营运资金周转速度
        5.1.4 营销环节效率低
    5.2 青岛海尔财务共享模式下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建议
        5.2.1 完善企业人才制度,为财务共享模式运行提供人力保障
        5.2.2 合理控制财务共享流程管理
        5.2.3 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5.2.4 建立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全方位立体化销售渠道
    5.3 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启示
        5.3.1 流程再造提升了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
        5.3.2 发挥了预算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5.3.3 信息系统设计为资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5.3.4 账务合规加强了风险管控工作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本文的基本结论
    6.2 对财务共享服务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海尔并购GE家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
        1.2.3 关于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
        1.2.4 关于跨国并购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2 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理论概述
    2.1 跨国并购概念及类型
        2.1.1 跨国并购概念
        2.1.2 跨国并购类型
        (1)横向并购
        (2)纵向并购
        (3)混合并购
    2.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2.2.1 市场动因
        2.2.2 技术动因
        2.2.3 实现并购协同效应
        2.2.4 获取战略性品牌资源
    2.3 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的理论基础
        2.3.1 市场势力理论
        2.3.2 资源基础理论
        2.3.3 协同效应理论
3 海尔并购GE家电案例简介
    3.1 并购企业介绍
        3.1.1 海尔公司基本情况
        3.1.2 GE家电公司基本情况
    3.2 海尔并购GE家电案例背景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家电行业分析
    3.3 海尔并购GE家电过程及并购方案
        3.3.1 并购过程
        3.3.2 并购方案简介
4 海尔并购GE家电动因分析
    4.1 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4.2 获取GE家电的品牌效应
    4.3 获取GE家电的核心技术
    4.4 海尔巩固国际市场地位
    4.5 发挥协同效应
5 海尔并购GE家电绩效分析
    5.1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并购前后绩效比较分析
        5.1.1 并购前后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5.1.2 并购前后资产管理能力比较分析
        5.1.3 并购前后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5.1.4 并购前后主营业务状况比较分析
    5.2 基于EVA指标体系的并购绩效分析
        5.2.1 EVA指标体系及其绩效分析原理
        5.2.2 EVA计算对并购前后绩效的比较分析
    5.3 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5.3.1 海尔公司并购前后的财务协同效应比较分析
        5.3.2 海尔公司并购后获得的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5.3.3 海尔公司并购后实现的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5.4 并购前后核心竞争力比较分析
        5.4.1 并购前后市场分析
        5.4.2 并购前后技术与研发能力分析
6 海尔并购GE家电结论与启示
    6.1 海尔并购GE家电案例结论
        6.1.1 海尔公司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并购计划
        6.1.2 改善了主营业务状况,增加了公司的EVA值
        6.1.3 横向并购有助于产生协同效应
        6.1.4 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6.1.5 并购活动会影响资产的营运效率和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
    6.2 案例启示
        6.2.1 明确并购的目标
        6.2.2 跨国并购以知名品牌效应拓展市场
        6.2.3 加强并购后企业资源的整合工作
        6.2.4 高度重视并购后的偿债风险
参考文献
致谢

(9)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经济后果 ——基于TCL集团资产剥离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概念
        2.1.1 资产剥离的定义
        2.1.2 资产剥离的类型
        2.1.3 资产剥离与资产重组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归核化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4 融资理论
        2.2.5 效率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评述
        2.3.1 资产剥离定义国内外文献综述
        2.3.2 资产剥离动因国内外文献综述
        2.3.3 资产剥离与关联交易国内外文献综述
        2.3.4 资产剥离的市场绩效国内外文献综述
        2.3.5 资产剥离的财务绩效国内外文献综述
        2.3.6 文献述评
第三章 资产剥离动因及经济后果的理论分析
    3.1 资产剥离的动因
        3.1.1 企业边界有限,优化资源配置
        3.1.2 外部环境变化,调整战略方向
        3.1.3 选择收缩业务,缓解融资需求
        3.1.4 强化核心业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1.5 利用盈余管理,粉饰财务状况
        3.1.6 注入优质资产,保持企业活力
    3.2 资产剥离的时机选择
    3.3 资产剥离的实施方式
    3.4 资产剥离的绩效
        3.4.1 资产剥离绩效评价方法
        3.4.2 资产剥离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3.4.3 资产剥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3.5 资产剥离的风险及应对
第四章 家电及通讯终端行业分析
    4.1 行业概况
        4.1.1 家电行业概况
        4.1.2 智能手机行业概况
    4.2 行业竞争情况
        4.2.1 家电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4.2.2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第五章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与资产剥离概况
    5.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5.1.1 TCL集团股权结构
        5.1.2 TCL集团主营业务构成
        5.1.3 TCL集团经营业绩概况
    5.2 TCL集团资产剥离方案及实施过程
        5.2.1 TCL集团资产剥离方案
        5.2.2 TCL集团资产剥离实施过程
第六章 TCL集团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6.1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动因
        6.1.1 企业资源有限,多元难以兼顾
        6.1.2 融资需求迫切,分拆上市失败
        6.1.3 主业竞争力减弱,调整战略方向
        6.1.4 改变“家电”定位,提升估值水平
    6.2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时机选择
        6.2.1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6.2.2 竞争对手行为分析
        6.2.3 标的资产发展状况分析
    6.3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交易对手选择
    6.4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实施方式
    6.5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绩效
        6.5.1 TCL集团资产剥离市场绩效分析
        6.5.2 TCL集团资产剥离财务绩效分析
    6.6 TCL集团资产剥离的风险及应对
第七章 启示与建议
    7.1 启示与建议
    7.2 展望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经验总结研究 ——以美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和局限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局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2.1 企业生命周期的内涵
        2.2.2 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2.2.3 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文献回顾
        2.4.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2.4.3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研究综述
        2.4.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研究综述
        2.4.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案例公司情况及测度方法的选择
    3.1 案例公司情况及选择的原因
        3.1.1 案例的选择
        3.1.2 案例公司简介
    3.2 生命周期测度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3.2.1 企业生命周期的测度方法
        3.2.2 本文生命周期计量方法的选择
    3.3 社会责任测度方法的比较及选择
        3.3.1 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方法
        3.3.2 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划分
        3.3.3 本文企业社会责任计量方法的选择
    3.4 本文的数据来源
第四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美的集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原因分析
    4.1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的社会责任得分情况
        4.1.1 美的集团生命周期划分
        4.1.2 美的集团社会责任得分
        4.1.3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的社会责任得分
        4.1.4 生命周期视角下美的集团与白色家电行业的社会责任得分对比分析
    4.2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2.1 初创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2.2 成长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2.3 成熟期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4.3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分析
        4.3.1 公司发展战略因素
        4.3.2 公司文化因素
        4.3.3 公司财务状况因素
        4.3.4 利益相关者因素
第五章 生命周期视角下美的集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经验总结
    5.1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分析
        5.1.1 初创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分析
        5.1.2 成长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分析
        5.1.3 成熟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分析
    5.2 美的集团各生命周期下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总结
        5.2.1 初创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总结
        5.2.2 成长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总结
        5.2.3 成熟期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家电企业走向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子品类品牌出海的国际传播研究[D]. 朱简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基于美的集团的案例分析[D]. 高金锋. 浙江大学, 2020(02)
  • [5]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研究 ——以美菱电器为例[D]. 曲心怡.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 ——以苏泊尔公司为例[D]. 周青.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7]财务共享模式下青岛海尔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研究[D]. 马明辉.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8]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海尔并购GE家电为例[D]. 徐诗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9]资产剥离的动因与经济后果 ——基于TCL集团资产剥离案例研究[D]. 肖雨婷. 苏州大学, 2020(03)
  • [10]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其经验总结研究 ——以美的为例[D]. 周逸文. 广西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家电企业日趋成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