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技术比较与进展

聚乙烯技术比较与进展

一、聚乙烯工艺比较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晨,郭云亮,刘志远,池亮,李连鹏[1](2021)在《国内淤浆法聚乙烯的工艺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国内淤浆法聚乙烯装置概况。根据淤浆法装置实际生产情况,从釜式淤浆法工艺和环管淤浆法工艺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装置发展和生产概况。最后结合国内聚乙烯装置建设情况,提出了我国聚乙烯装置的发展方向。

杨帆[2](2021)在《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市场上聚烯烃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高分子材料品种,聚烯烃材料包括非常多种类,其中聚乙烯缠绕膜由于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而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特殊的使用要求和特定的功能需要,对于薄膜拉伸时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工业缠绕膜,将单轴双向拉伸装置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装置联合使用,了解了薄膜拉伸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了薄膜拉伸前后的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区别,以及取向度和晶体尺寸的变化。通过使用DSC,SAXS,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聚乙烯蜡与聚乙烯混合物的结晶度,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的变化,了解了聚乙烯与聚乙烯蜡的相容性;使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添加剂的析出类型以及影响析出的因素,使用偏光显微镜量化了功能助剂的迁移析出。结果表明,拉伸可以使薄膜结晶度提高;拉伸过程中,片晶结构被破坏后在高应力的诱导下重新结晶,拉伸使薄膜晶体取向度和晶体尺寸明显增大。聚乙烯工业缠绕膜通常在拉伸1.5倍应变附近下使用,此时薄膜MD方向上已经高度取向并形成了拉伸诱导结晶,所以MD方向的力学强度较好;而TD方向上片晶结构仍未完全被破坏,仍保持着一定的力学性能,因此具有较好的综合使用性能。当聚乙烯蜡与聚乙烯的比例为1∶9时,两者具有最好的相容性,该比例下的混合物在偏光显微镜及SEM所得到的的表面形貌中也未发现小分子抱团的现象,随着聚乙烯蜡加入量的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下降,片晶结构变薄;红外结果显示析出迁移到薄膜表面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蜡,而不是防锈剂,影响析出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溶剂类型等。

徐磊[3](2021)在《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演化特性及挤出脱挥过程强化》文中认为在聚合物生产过程中,需要从聚合物中脱除未反应的单体、溶剂以及其他小分子挥发分,以减少过高的挥发分含量对产品质量、后系统安全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传统脱挥工艺在闪蒸脱挥后通过挤出机对产品进行深度脱挥,虽然工艺流程简单且技术相对成熟,但是脱挥效率不能满足日趋严格的质量要求和环保标准。开发高效聚合物脱挥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其他脱挥强化技术相比,在挤出机中添加脱挥助剂,辅之以抽真空,不仅可实现高效脱挥,而且对现有工艺改动小,工业化改造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挤出机中聚合物熔融脱挥过程会先后经历起泡脱挥和扩散脱挥阶段,过程异常复杂,即使在挥发分浓度很低的扩散脱挥阶段,在熔融聚合物中也存在气泡。决定挤出机脱挥程度及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聚合物-挥发分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挥发分在聚合物中的扩散性能以及聚合物熔体中挥发分气泡的成核、增长和破碎速率等。聚合物熔体中气泡演化涉及气泡的成核、生长、聚并、破裂等一系列过程,研究聚合物熔体中气泡的生长演化规律以及助剂强化聚合物起泡脱挥的机理,可以为挤出脱挥设备的设计优化和过程强化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实现聚合物脱挥过程的降本增效。本论文在静态熔融可视化装置和滑板剪切熔融可视化装置中,采用高速摄像法和气泡参数图像识别技术,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中正己烷气泡的形成、生长、破碎、溃灭等行为,建立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演化特性的可视化评价方法;通过研究脱挥助剂对静态聚合物熔体中气泡行为的作用规律,获得优选的助剂配方及加入量;最后,在实验室挤出机上考察助剂及操作参数对高密度聚乙烯挤出脱挥效果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建立了静态熔融起泡可视化装置,采用高速摄像法研究HDPE熔融过程中正己烷挥发分的起泡过程及气泡行为,发现正己烷气泡会经历成核、生长、聚并和溃灭等过程,气泡存在两种溃灭机制:直径小于0.10 mm的小气泡在成核后直接溃灭,直径大于0.10mm的大气泡先膨胀再溃灭直至消失。考察了温度对气泡形成过程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初始气泡直径分布从单峰分布(0.06-0.08mm)转为双峰分布,在0.10-0.12mm范围内产生新的分布峰,气泡平均直径变大,初始气泡数量增多。考察了温度对气泡溃灭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单参数(溃灭因子n,表征气泡溃灭速率)气泡溃灭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小于1%。随温度升高,溃灭因子n增大,气泡溃灭速率变快。(2)建立了滑板剪切熔融起泡可视化实验装置,通过连续剪切实验模拟挤出机中有剪切区,通过在不同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1 min后突然停止剪切模拟挤出机中无剪切区。采用高速摄像法研究发现,随着剪切速率增加,HDPE熔体中气泡成核速率加快;有剪切区内气泡平均直径随时间增大单调减小直至消失;无剪切区气泡平均直径随时间增大线性波动增加。建立了有剪切区气泡聚并时间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还发现剪切作用下气泡存在三种破碎模式:熔体内拉伸破碎、侵蚀破碎及气液界面处气泡破碎。随剪切速率增加,拉伸破碎由熔体黏度主导转为气泡尺寸主导,破碎概率随毛细管数增大先增后减;剪切作用可缩短气泡脱除时间。根据研究结果绘制了挤出机内熔体起泡脱挥过程原理示意图。(3)在静态熔融起泡可视化实验装置中,考察水和表面活性剂对HDPE熔体内气泡行为的影响,发现水在熔体内气化促进气泡成核,使气泡平均直径减小;随着水浓度增加,相对气泡溃灭因子n/n0先降后增。而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熔体表面张力,促进气泡生长以强化脱挥,但添加量过多会使气泡溃灭速率降低。相较于水,水和表面活性剂复配助剂对HDPE熔体内气泡成核过程的强化作用更显着。进一步,通过助剂作用下小型挤出机中高密度聚乙烯挤出脱挥实验,获得了优选的复配助剂配方(水含量87.5wt%)和添加浓度(1000 ppm),发现加入复配助剂对HDPE产品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考察了挤出机温度、真空度、螺杆转速对HDPE产品中挥发分含量的影响,获得了优选的挤出机操作温度(220℃)和转速(250rpm),发现HDPE产品中挥发分含量随真空度增加而降低。在优选的操作条件下添加复配助剂后HDPE产品中挥发分含量与未添加助剂时相比降低了 34%。

杨宁宁[4](2021)在《贺斯格乌拉褐煤与聚乙烯、聚酯热解及共热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煤热解技术实现煤炭分质转化与梯级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与环境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实现废塑料的清洁、资源化利用也是废塑料回收的关键问题。废塑料与煤具有相似的热解区间,与煤相比废塑料具有更高的H/C原子比,将煤与废塑料共热解即可利用现有煤热解装置处理废塑料,还可改善煤热解焦油H/C原子比低的问题,提高焦油品质。本文提出以LDPE、PET和贺斯格乌拉褐煤分别在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和Py-GC-MS上探究热解温度等因素对热解与共热解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热重、TG-MS,从挥发分释放角度研究了贺斯格乌拉褐煤及LDPE、PET热解和共热解行为。由热重实验得到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PET发生热解反应的温度区间分别为300℃-700℃、400℃-600℃及375℃-600℃。由分布活化能分布曲线可知,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和PET活化能分别分布在65-908k J/mol、40-85k J/mol、60-170k J/mol之间。TG-MS结果表明,LDPE及与煤混合的H2在700℃析出,其他气体主要在475℃析出。PET及与煤混合的H2在700℃析出,其他气体均在400℃左右析出。(2)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进行了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PET热解和共热解实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温度对热解和共热解产物分布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贺斯格乌拉褐煤热解实验中,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半焦产率逐渐减小,气体产率逐渐增大;LDPE热解实验,半焦产率逐渐降低,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气体产率逐渐增大;PET热解实验中,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半焦产率逐渐降低,气体产率逐渐增大。在PET质量分数为20%时,焦油产率在530℃出现极大值16.63wt%,比计算值高出1.35wt%。当LDPE质量分数为20%时,贺斯格乌拉褐煤与LDPE共热解在560℃出现极大值26.61wt%,比计算值高出2.04wt%,高于16.63wt%。焦油分析结果表明,LDPE的加入减少了极性化合物、碱性化合物、酸性化合物、脂肪化合物的种类,提高了芳香族分的含量。脂肪族分中烯烃占比从33.96%提高到37.29%。芳香分含量提高0.38%左右;酸性族分占比降低31.36%;碱性族分下降了21.12%。极性族分占比减少24.97%。(3)利用Py-GC-MS技术,探究快速升温对热解和共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定床热解实验对比,焦油中脂肪分和芳香分占比下降明显。

邓雨希[5](2021)在《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木是我国三大速生树种之一,种植面积广、资源丰富,但速生杨木存在材质松软、物理力学性能不佳等缺陷,严重制约了其应用领域与使用范围。本文以速生人工林杨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硅酸钠和聚乙烯醇改性剂对其进行分步真空-加压浸渍改性处理,系统研究了硅酸钠和聚乙烯醇浓度、改性处理工艺等因素对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工艺,探明了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机理,研究成果能为杨木绿色改性处理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硅酸钠浓度、聚乙烯醇聚合度和浓度对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单因素试验表明,随硅酸钠浓度增加,杨木各项力学性能随之提高(除冲击韧性外),浓度超过30%后各项性能趋于稳定;硅酸钠浓度为30%时,随聚乙烯醇聚合度、浓度的增加,杨木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MOR)和冲击韧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聚乙烯醇浓度大于2%时,杨木抗弯弹性模量(MOE)提升显着。正交试验分析表明,聚乙烯醇聚合度是影响杨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优选的复合改性剂为:硅酸钠浓度30%、聚乙烯醇聚合度300、聚乙烯醇浓度3%。2、探明了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分步浸渍改性处理工艺。单因素试验表明,随着真空时间、加压压力或加压时间的增加,杨木MOR、MOE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杨木的吸水性能变化不显着。正交试验分析表明,真空时间是影响杨木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加压压力次之,加压时间影响不显着,较优的浸渍改性处理工艺为:真空时间30 min、加压压力0.2 MPa、加压时间50 min。3、揭示了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浸渍增强改性机制。采用优选的改性剂和浸渍工艺对杨木进行改性处理后,杨木顺纹抗压强度、MOR、MOE和冲击韧性较对照材分别提高了 52.69%、90.24%、46.21%和7.98%。XRD和TG分析表明,相比对照材,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相对结晶度提高了 9.6%,其热分解温度提前但质量损失率低于对照材。SEM、EDS、XPS和FT-IR分析表明,硅酸钠和聚乙烯醇主要填充或附着于杨木导管等细胞腔,形成物理支撑增强效应,同时两者在木材内部发生原位反应或自缩聚形成了 Si-O-C、Si-O-Si等化学键,构筑了具有柔性分子链段的网络交联结构,形成化学交联增强效应。

张孟杰[6](2021)在《多酚修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碳纤维具有较高的使用温度、高强度和刚度,并且重量较轻。其被广泛用作先进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但是,由于碳纤维在制造过程中要经历碳化或石墨化等工艺,导致其表面稳定、惰性,因此难以和基体之间形成牢固的物理/化学相互结合作用。然而,由于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碳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的粘结质量。不良的界面结合会极大地限制复合材料在高性能领域的应用。需要通过碳纤维表面处理来达到提高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目的。碳纤维的表面处理通常是通过在纤维表面引入化学官能团或纳米粒子来实现惰性碳纤维表面的活化的。当前,针对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多种多样的研究已经展开,但多数方法存在环境污染、成本高、工艺复杂、对纤维本身有损伤等各种不足。为了顺应当今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碳纤维表面处理应当朝着低成本、可持续且环境友好的方向研究。本文围绕改善碳纤维和树脂基体之间界面结合的中心思想,以贻贝黏附蛋白为启发,在不损伤纤维本身强度的前提下,采用低成本、环保、温和的方法处理碳纤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从贻贝黏附蛋白中得到灵感,结合多巴胺自聚的反应机理,以邻苯二酚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希夫碱反应,在碳纤维表面生成一种具有良好黏附能力的改性涂层。通过TGA、FTIR、拉曼光谱、XPS、动态接触角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进行了表征,证明了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涂层成功涂覆到纤维表面。通过控制邻苯二酚和聚乙烯亚胺的比例,得到最佳的改性效果。紫外-可见光谱、SEM证明了当邻苯二酚和聚乙烯亚胺的比例为1:0.5时,纤维表面的涂层最均匀。界面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为1:0.5时,其处理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达到最佳,其界面剪切强度为75.2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80.1 MPa,横向拉伸强度为32.1 MPa,弯曲强度为976.4 MPa;与未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73.7%,51.7%,86.6%,51.9%。通过SEM查看复合材料断面形貌,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处理后的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破坏形式由界面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2)从多巴胺自聚得到启发,以低成本生物基原料单宁酸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希夫碱反应共聚,在碳纤维表面生成一种具有良好黏附能力的改性涂层。研究了单宁酸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聚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良性作用。通过SEM、TGA、FTIR、拉曼光谱、XPS、动态接触角等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进行了探究,证明了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成功修饰到了碳纤维表面。界面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处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明显提高,其界面剪切强度为73.5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80.2 MPa,横向拉伸强度为27.9 MPa,弯曲强度为1028.1 MPa;与未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71.3%,59.9%,58.5%,33.2%。通过SEM对复合材料断面进行分析,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变好,复合材料失效形式由界面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3)由聚多巴胺的聚合黏附受到启发,根据多巴胺中的邻苯酚羟基和氨基在自聚过程中能发生迈克尔加成或希夫碱反应,选取低成本生物基的没食子酸为邻苯酚来源原料,明胶为氨基来源原料,在类似多巴胺自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极强黏附能力的共聚物包覆在碳纤维表面,以活化碳纤维表面,促进树脂在纤维上的润湿,增加纤维-树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通过SEM、TGA、FTIR、拉曼光谱、XPS、动态接触角等对改性前后的碳纤维进行了表征,证明了没食子酸-明胶共聚物修饰到了碳纤维表面。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处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明显提高,其界面剪切强度为85.6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82.6 MPa,弯曲强度为1223.7 MPa;与未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78.7%,56.4%,57.4%。没食子酸-明胶处理后的碳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变得紧密,树脂与纤维间没有出现分离,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由界面裂开转变为内聚损坏。

张明星[7](2021)在《辐射改性制备荧光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荧光纤维的制备过程主要为物理工艺,如熔融纺丝、溶液纺丝、静电纺丝和表面涂覆等。制备工艺中,荧光剂与聚合物基材仅通过物理作用相结合,这直接导致所制备的纤维存在内在的缺陷,包括较弱的发光强度、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差的荧光稳定性等。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荧光纤维制备工艺,其中荧光剂是以共价连接的方式负载到聚合物基材上,并且制备过程能满足工业化生产,这是亟待需求的。辐射接枝技术作为一门先进的改性技术,不仅能将功能基团以共价连接的方式接到聚合物基材上,还能大规模地实现聚合物基材改性。目前,利用辐射接枝技术已经制备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材料,但在荧光纤维制备方面尚未研究。在传统的合成纤维材料中,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PE/PP NWF)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的商业化纤维制品,具有优异的柔韧性、透气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然而,具有特定功能化的PE/PP NWF研究很少。因此,本论文中,采用辐射接枝技术,将不同性能的荧光剂以共价连接的方式负载到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上,制备一系列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功能化无纺布,并研究其应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聚集诱导发光(AIE)化合物的发现,改善经典荧光芳香化合物的不足,极大拓宽荧光化合物在浓溶液或固态材料中的应用。本章节中,采用电子束预辐射接枝聚合技术和后续的化学修饰相结合,在PE/PP NWF上引入具有AIE效应的四苯乙烯(TPE)单元,制备AIE基荧光无纺布(PE/PP NWF-TPE)。研究并得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链段接枝过程的最佳条件为:100 k Gy的吸收剂量、65℃的反应温度和1 h的反应时间。PE/PP NWF-TPE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发光中心为TPE单元,且荧光强度随着TPE单元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强,体现了AIE效应。荧光量子产率约为13.26%,荧光寿命约为9.2μs。此外,PE/PP NWF-TPE在加速洗涤20次、12 M HCl或Na OH溶液浸泡三天后依旧发出荧光,具有优异的荧光稳定性。(2)相比于芳香类荧光剂,非共轭型荧光化合物具有低毒性、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为了制备环境友好的荧光无纺布,本章节中,在PE/PP NWF上引入非共轭的五乙烯六胺(PEHA)单元,制备非共轭基荧光无纺布(PE/PP NWF-PEHA)。PE/PP NWF-PEHA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色荧光,且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包括较强的荧光强度、高的荧光量子产率(~83.35%)和优异的荧光稳定性。PE/PP NWF-PEHA也具有优异的染色性能,且染色后依旧发出荧光。PE/PP NWF-PEHA具有可裁性,且采用该制备技术能实现原位定制高分辨率的荧光图案。该制备技术具有普适性,对基材和形状要求不高,又分别制备荧光尼龙66纤维和PET薄膜。(3)经典的荧光芳香化合物具有聚集荧光猝灭(ACQ)效应,限制其在浓溶液或固态材料中的应用。本章节中,合理利用ACQ效应,制备荧光性能可调的荧光无纺布。在PE/PP NWF上引入具有ACQ效应的芘(Py)单元,制备一系列芘基荧光无纺布(PE/PP NWF-Py)。芘单元的负载量随胺化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PE/PP NWF-Py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荧光发光中心为芘单元。随着胺化反应时间延长,PE/PP NWF-Py发出的荧光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绿色。PE/PP NWF-Py的荧光性能也可以通过胺化反应时间调控,包括荧光强度、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等。PE/PP NWF-Py也具有优异的荧光稳定性,在加速洗涤20次、常见有机溶剂、12 M HCl或Na OH溶液浸泡三天后荧光依旧保持。此外,通过简单的荧光响应测试,PE/PP NWF-Py也可用于常见单环芳烃化合物的区分。(4)氨气作为一种有毒气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高效、可视化的氨气检测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章节中,在PE/PP NWF上引入芘(Py)单元和磺酸基团,制备芘基/磺酸基荧光无纺布(PE/PP NWF-Py/SO3H)。PE/PP NWF-Py/SO3H具有两个荧光发光区域,分别在蓝光区域和红光区域,造成其在365-nm的紫外灯下发出紫色荧光。PE/PP NWF-Py/SO3H也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32.65%)和较长的荧光寿命(45.2μs)。此外,芘单元和磺酸基团的协同作用,促进PE/PP NWF-Py/SO3H对氨气具有快速、专一的荧光响应性能,且对氨气的检测下限约为0.6 ppm。

姜乐涛[8](2021)在《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与熔模铸造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薄壁、形状复杂零件的精密铸造,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SLS成型铸造熔模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在脱模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传统铸造蜡粉熔点低、烧结过程不易控制,翘曲变形严重。以聚乙烯蜡为基材开发SLS用熔模材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微观结构出发,借助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和从头算理论探讨复合蜡粉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揭示聚乙烯蜡为基材的SLS用熔模材料各组分间相容性的本质,进一步探索复合蜡粉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发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SLS用复合蜡粉材料,并进行成型工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选择Mn+···coronene···CH4(Mn+=Li+、Na+、K+、Be2+、Mg2+、Ca2+)作为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的模型体系,采用B3LYP、M06-2X和MP2量子化学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进行了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聚体Mn+···coronene···CH4中存在协同效应,强度遵循coronene···Li+>coronene···Na+>coronene···K+和coronene···Be2+>coronene···Mg2+>coronene···Ca2+的顺序。约化密度矩阵(RDG)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揭示了Mn+···coronene···CH4协同效应的本质。由于协同效应,复合蜡粉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体系结构发生变化,使材料相容性得到改善,减小了烧结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是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微观机制。(2)为探索氧化石墨烯(GO)取代炭黑对材料相容性的影响,选择三聚体Na+···GO···CH4作为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模型体系,在M06-2X/6-311++G(2d,p)和MP2/6-311++G(2d,p)水平上,对Na+···σ/π和氢键相互作用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Na+···GO···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均大于Na+···coronene···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因此,当复合蜡粉中的炭黑被GO取代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组分间的相容性进一步加强,使成型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3)基于理论计算结果,分别配制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和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红外谱图结果(IR)显示形成三聚体后,PEW/C/SDBS三聚体C-H键伸缩振动明显加强,O-H键振动峰消失,C-OH弯曲振动发生明显蓝移,且在1104.9 cm–1处出现强峰,表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强,验证了协同效应的存在。PEW/GO/SDBS三聚体1104.9 cm–1处的峰与PEW/C/SDBS三聚体1109.5 cm–1处的峰相比较,峰值和面积都明显增强,表明用GO代替炭黑,各组分间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更加显着。DSC分析发现两种复合材料的熔融峰缓且宽,有利于控制成型过程。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粘度增加、测试件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提高。表明PEW/GO/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比PEW/C/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更显着,这是GO的官能团和SDBS中的Na+以及聚乙烯蜡的C-H键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PEW/C/SDBS和PEW/GO/SDBS两种复合蜡粉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在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下,烧结件的收缩率和翘曲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测试件翘曲变形率更低、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增强。这些结果表明复合蜡粉组分间发生了明显协同效应,材料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应力应变减小;而且用GO代替炭黑,相容性进一步改善。(5)成型件浸蜡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复合蜡粉制作的蜡模可用蒸汽法脱除。得到的铸件结构完整、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无损检测未发现内部有裂纹、气孔、夹杂等明显缺陷。表明复合蜡粉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精密铸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从微观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了材料组分对性能影响的本质原因,开发了新型环保聚乙烯蜡复合材料,对于SLS成型铸造熔模组分的精选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将计算材料科学与增材制造成型材料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新材料研发的新思路。

陈景霞[9](2021)在《聚乙烯醇(PV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与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醇产能的剧增使得大量的聚乙烯醇生产废水处理成为难点,严重影响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聚乙烯醇生产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出水难以达标排放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混凝+芬顿+生化”的组合工艺对聚乙烯醇生产废水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研究成果可为聚乙烯醇生产废水处理提供新的工艺措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混凝沉淀法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对常用混凝剂进行筛选,对比各种混凝剂产生絮体情况、处理效果,选定该实验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并在混凝时加入聚丙烯酰胺提高处理效果。对混凝沉淀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PFC投加量为0.7 g/L、PAM投加量为0.07 g/L,pH值为7、混凝转速为350 r/min时,混凝效果达到最佳,废水中COD、TN、TP、氨氮、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2.22%、56.30%、45.60%、40.30%、69.34%。(2)通过COD去除率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PAM投加量、废水的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较显着,PFC和PAM投加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通过该回归模型优化得到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COD的最佳条件:PFC投加量为0.74 g/L、PAM投加量为0.07 g/L、pH值为7.49、搅拌速度为353.73 r/min,预测COD去除率达到67.69%。(3)混凝沉淀后废水中剩余COD浓度为2200~2500 mg/L,B/C值为0.26,进一步采用Fenton法处理废水。结果显示,当投加双氧水13.33 g/L,硫酸亚铁6 g/L,废水的pH值为3,反应时间120 min时,Fenton氧化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63.5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H2O2投加量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Fe SO4·7H2O投加量,然后是pH值、反应时间,氧化过程中废水温度对其影响最小。对Fenton氧化废水中的COD进行反应动力学分析,拟合结果显示:Fenton氧化去除废水中COD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4)经Fenton氧化后,废水中剩余COD、TN、TP分别为800~1200 mg/L、4.0~5.0 mg/L、1.0~1.2 mg/L,废水的B/C提高至0.6。进一步采用SBR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探究温度、pH值、曝气时间、污泥浓度、溶解氧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并改变进水COD浓度检验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进水pH值为7、溶解氧含量大于3.0 mg/L、污泥浓度为3000 mg/L,反应器按照“瞬时进水-缺氧搅拌2 h-曝气7 h-沉淀2 h-瞬时排水-闲置1 h”模式运行,出水效果最佳,废水中COD、TN、TP去除率均达到89%以上。(5)将“混凝-Fenton氧化-SBR反应器”组合使用,研究组合工艺处理PVA生产废水的运行效果,共监测了30个运行周期内出水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出水COD、TN、TP、氨氮、色度分别为80~100 mg/L、4.0~4.5 mg/L、0.3~0.5 mg/L、0.003~0.005 mg/L、5~6倍,组合工艺出水效果好,运行稳定。对该工艺处理废水进行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电费、药剂费、运行维护等费用,处理每吨PVA生产废水所需费用约为28.13元。相比其他处理方式,该处理方法效果好、成本低,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田思航[10](2021)在《喷液气固流化床中云区动态特性及其竞争协调机制》文中认为聚乙烯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现有聚乙烯产能超过2000万吨/年,但是高端专用料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如何实现其产品高性能化一直是极具挑战性的行业难题。气相法乙烯云聚合工艺是突破传统聚乙烯产品高端化瓶颈的全新思路。通过烃类液体喷射蒸发,在单一流化床反应器中构建多个具有差异化温度和浓度的反应区(气液固“云区”和气固“非云区”),通过催化剂颗粒在不同反应区之间的循环穿梭聚合,生产达到分子链级别混合的宽分布、高支化聚乙烯产品,实现流化床的“一器多用”。在云聚合工艺中,喷射的烃类液体与床层气体及颗粒发生剪切、碰撞等作用,形成液滴和持液颗粒。“云区”为床层中液滴、持液颗粒及与二者相互作用的气相存在的区域。其中,液滴与持液颗粒上的液膜对反应器内传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各有不同:液膜包覆在颗粒表面,并与气相接触,形成液固和气液界面,液膜的存在和蒸发使气体和颗粒温度降低,并改变催化剂活性位点附近的单体及氢气浓度;液滴的存在和蒸发导致其周围气体温度降低,但不直接影响催化剂颗粒活性位点处的组分浓度。与此同时,云区的温度在冷凝介质露点温度附近波动且云区受到液体喷射和气固流化的协同调控,其温度、体积、位置均会呈现出可逆的动态分布特性,时刻影响着云区内的宏观聚合环境。由此可见,液相在液滴与持液颗粒液膜间的分配特性以及云区的动态分布特性对于聚合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对聚合物产品产生显着影响。但是,目前对于云区的动态特性、云区内液相分配特性的认识严重缺乏,导致人们无法对云区及其内部反应环境和最终的产物结构进行准确有效调控。本文以气相法乙烯云聚合工艺为背景,以工艺所采用的喷液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冷模实验、多相流检测手段、数学建模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等方法,对云区的动态特性和液相分配特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背部加热拟二维流化床中,构建云区/非云区复合流型,并采用高速相机-红外热像仪联用的方法,同步测量云区的温度场和颗粒速度场,研究了云区温度、面积、位置的动态特性,以及云区/非云区内颗粒浓度场和速度场差异等。结果表明,当喷液流率较低时,云区温度波动较剧烈,非云区温度稳定。当喷液流率增加时,云区面积增加,其温度波动程度减弱。云区面积的波动频率与流化床中气泡生成和运动频率均处于2-3 Hz范围内,表明气泡的运动是影响云区面积波动的重要因素。随着喷液流率的增加,云区中心的空间分布更加分散和无序,云区中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降低,且二者在床层中的分布对称性被打破。研究结果对于工业反应器内云区/非云区的构建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2.在背部加热的拟二维流化床中,建立“红外热成像-温敏变色颗粒示踪”联用法,基于温敏变色颗粒可根据颗粒温度变色的特性,以颗粒颜色表征持液颗粒表面的液膜信息,以红外热成像测量的温度场表征液相信息,二者差值为液滴信息,以此区分不同液相分配形式,测量流化床中的液相分配特性(即液滴与液膜比例)。在流化床中起始流化状态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揭示了床层的液相分配特性,当喷液流率为24mL/min时,液膜的比例为约为53.1%,液滴的比例约为46.9%,液体更多以液膜的形式存在。3.基于介尺度理论,提出主导云区动态特性和液相分配特性的两对竞争协调机制,建立描述云区流体力学性质和热质传递规律的介尺度云区模型。研究发现,云区的动态特性受系统的悬浮能量耗散控制,包括乳化相中液滴与持液颗粒的悬浮能量耗散、气泡膨胀作用的能量耗散和相间的悬浮能量耗散;云区的液相分配特性受液相表面积变化所引起的能量耗散和液滴与持液颗粒悬浮能量耗散控制。基于上述两对竞争协调机制建立云区模型,得到云区稳定状态下的流体力学、温度和液相分配特性数据,并由实验中测量的稳定云区的空隙率和温度结果进行验证。此外,基于云区模型,提出持液颗粒的曳力修正模型,并耦合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云区持液颗粒的流化进行模拟,得到云区持液颗粒运动速度与床层压力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云区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喷液气固流化床的宏观、局部流体力学行为和热量传递特性。4.在云区模型基础上,结合传统气固非云区模型,建立云区/非云区耦合模型,提出控制云区和非云区稳定的竞争协调机制,具体包括控制云区动态特性和液相分配特性的两对竞争协调机制和控制非云区颗粒悬浮的一对竞争协调机制。耦合模型描述了云区和非云区的流体力学和热质传递规律。结合云区/非云区的能量稳定性条件,计算稳态下的云区/非云区特征参数。建立了云区/非云区状态参数的预测方法,为调控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二、聚乙烯工艺比较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乙烯工艺比较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淤浆法聚乙烯的工艺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釜式淤浆法工艺
    1.1 Hostalen淤浆工艺
    1.2 Hostalen ACP淤浆聚合工艺
    1.3 三井化学CX淤浆工艺
2 环管淤浆法工艺
    2.1 Innovene S双环管淤浆工艺
    2.2 Chevron Phillips环管淤浆工艺
    2.3 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
3 发展建议
    (1)加速推进高端催化剂国产化进程。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高附加值聚乙烯产品。
    (3)提升装置的稳定运行周期和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1.1.1 LLDPE的物理化学性质
        1.1.2 LLDPE的制备
        1.1.3 LLDPE的应用
    1.2 高分子薄膜材料
        1.2.1 高分子薄膜材料简介
        1.2.2 高分子薄膜表征技术
    1.3 聚乙烯缠绕膜的应用及特点
        1.3.1 缠绕膜的应用
        1.3.2 缠绕膜的特点
        1.3.3 薄膜拉伸过程中变化的研究进展
    1.4 添加剂的种类及扩散模型
        1.4.1 小分子添加剂的种类
        1.4.2 小分子析出通道及理论析出模型
        1.4.3 薄膜小分子添加剂析出研究进展
    1.5 聚乙烯与聚乙烯蜡相容性研究
        1.5.1 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聚乙烯薄膜拉伸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原位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表征与测试
        2.3.1 热分析
        2.3.2 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
        2.3.3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
        2.3.4 拉伸试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始薄膜与拉伸1.5 倍应变薄膜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分析
        2.4.2 薄膜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2.4.3 薄膜拉伸过程中MD、TD、及45°方向的结构变化
        2.4.4 薄膜MD、TD方向的晶体结构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乙烯蜡与LLDPE相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配方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3.3 实验表征与测试
        3.3.1 热分析
        3.3.2 同步辐射SAXS测试
        3.3.3 偏光显微镜测试
        3.3.4 SEM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分析
        3.4.2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共混物晶体结构的变化
        3.4.3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样品偏光显微镜形貌
        3.4.4 聚乙烯蜡不同配比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性缠绕膜添加剂表面析出问题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种类添加剂的红外光谱图
        4.3.2 不同添加剂提取条件薄膜的红外光谱图
        4.3.3 不同种类薄膜的红外光谱图
        4.3.4 功能助剂组分红外定量分析方法
        4.3.5 功能助剂组分偏光定量分析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3)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演化特性及挤出脱挥过程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脱挥过程及数学模型
        2.1.1 闪蒸脱挥
        2.1.2 起泡脱挥
        2.1.3 扩散脱挥
    2.2 脱挥过程强化方法
        2.2.1 过程参数优化
        2.2.2 脱挥设备结构优化
        2.2.3 新型脱挥技术
    2.3 强化脱挥助剂
        2.3.1 固体助剂
        2.3.2 液体助剂
        2.3.3 气体助剂
    2.4 聚合物熔体中气泡的检测方法
        2.4.1 离线检测方法
        2.4.2 在线检测方法
    2.5 课题的提出
第三章 温度对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成核和溃灭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装置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聚合物静态熔融起泡可视化装置
        3.2.3 图像处理方法
    3.3 高密度聚乙烯静态熔融起泡及气泡演化过程
        3.3.1 颗粒空隙率的影响
        3.3.2 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形态演变
    3.4 温度对静态气泡形成过程的影响
        3.4.1 温度对初始气泡成核行为的影响
        3.4.2 气泡最大直径预测模型
    3.5 温度对静态气泡溃灭过程的影响
        3.5.1 熔体气泡溃灭模型
        3.5.2 溃灭因子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剪切作用下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生长和破碎行为
    4.1 引言
    4.2 滑板剪切熔融起泡可视化实验装置和方法
        4.2.1 滑板剪切熔融起泡可视化实验装置
        4.2.2 剪切速率控制
        4.2.3 熔体剪切黏度
        4.2.4 不同剪切区模拟
    4.3 剪切场中高密度聚乙烯熔融起泡及气泡演化
    4.4 剪切场中高密度聚乙烯熔体内气泡成核和生长行为
        4.4.1 气泡成核行为
        4.4.2 有剪切区气泡生长行为
        4.4.3 无剪切区气泡生长行为
    4.5 剪切场中高密度聚乙烯熔体内气泡破碎行为
        4.5.1 熔体内气泡拉伸破碎
        4.5.2 熔体内气泡侵蚀破碎
        4.5.3 气液界面处气泡破碎
    4.6 挤出机内熔体起泡脱挥过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量助剂对高密度聚乙烯熔融起泡脱挥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装置和方法
        5.2.1 静态熔融起泡可视化实验装置及原料
        5.2.2 小型挤出机实验装置
        5.2.3 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5.2.4 聚乙烯产品性能分析方法
    5.3 助剂对高密度聚乙烯熔融起泡过程的影响
        5.3.1 助剂作用下高密度聚乙烯熔融起泡及气泡演化
        5.3.2 水对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成核和溃灭的影响
        5.3.3 复配助剂对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成核和溃灭的影响
    5.4 复配助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挤出脱挥过程的影响
        5.4.1 复配助剂配方和浓度对脱挥效果的影响
        5.4.2 真空度对脱挥效果的影响
        5.4.3 挤出机温度对脱挥效果的影响
        5.4.4 挤出机转速对脱挥效果的影响
        5.4.5 复配助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贺斯格乌拉褐煤与聚乙烯、聚酯热解及共热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煤热解研究现状
    1.2 煤热解工艺发展历程
        1.2.1 国外煤热解工艺技术
        1.2.2 国内煤热解工艺技术
        1.2.3 煤热解工艺展望
    1.3 塑料处理方法
        1.3.1 机械回收法
        1.3.2 填埋法
        1.3.3 焚烧法
        1.3.4 热解法
    1.4 废塑料热解反应机理
    1.5 煤与塑料共处理研究现状
        1.5.1 煤与塑料共热解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基础性质分析
        2.1.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实验
    2.2 固定床热解实验
        2.2.1 热解分水实验
        2.2.2 热解气分析方法
        2.2.3 热解焦油分析方法
        2.2.4 热解产物产率计算
    2.3 热失重行为及活化能
        2.3.1 热重实验
        2.3.2 活化能分布
    2.4 热重质谱联用
    2.5 本章小结
3 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PET热解与共热解实验
    3.1 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和 PET热解实验
    3.2 贺斯格乌拉褐煤与LDPE、PET共热解实验
        3.2.1 贺斯格乌拉褐煤与LDPE共热解实验
        3.2.2 贺斯格乌拉褐煤与PET共热解实验
    3.3 热解和共热解产物分析
        3.3.1 热解半焦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3.2 热解焦油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贺斯格乌拉褐煤、LDPE、PET快速热解实验
    4.1 快速热解实验
    4.2 本章小结
5 LDPE和 PET的热解模拟
    5.1 Aspen简介
    5.2 LDPE和 PET的热解模拟
        5.2.1 模拟工艺参数
        5.2.2 搭建模拟流程
        5.2.3 输入输出参数设定
    5.3 LDPE模拟结果
    5.4 PET模拟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专利情况
致谢

(5)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材浸渍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浸渍改性研究现状
        1.2.2 无机浸渍改性研究现状
        1.2.3 有机-无机浸渍改性研究现状
        1.2.4 硅酸钠与聚乙烯醇联合改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剂复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硅酸钠浓度对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聚乙烯醇聚合度对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聚乙烯醇浓度对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剂复配优化
    2.4 本章小结
3 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浸渍改性处理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真空时间对改性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加压压力对改性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加压时间对改性杨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3.4 杨木聚乙烯醇/硅酸钠浸渍改性处理工艺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性能表征与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物理力学性能评价
        4.3.2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破坏形貌对比
        4.3.3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微观形貌的影响
        4.3.4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化学结构的影响
        4.3.5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化学环境的影响
        4.3.6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结晶结构的影响
        4.3.7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热稳定性的影响
        4.3.8 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对杨木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多酚修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碳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简介
    1.3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
    1.4 碳纤维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1.4.1 表面氧化
        1.4.2 等离子体处理
        1.4.3 化学接枝
        1.4.4 上浆处理
        1.4.5 电沉积处理
        1.4.6 纳米粒子修饰
        1.4.7 其他处理方法
    1.5 贻贝启发的碳纤维表面处理研究进展
    1.6 酚-胺共沉积研究进展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化学试剂
        2.1.3 实验及测试设备
    2.2 测试与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4 拉曼光谱
        2.2.5 热稳定性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2.7 浸润性
        2.2.8 单丝拉伸强度
        2.2.9 复合材料界面剪切性能
        2.2.10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
        2.2.11 复合材料横向拉伸性能
        2.2.12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2.2.13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第3章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碳纤维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1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
        3.2.2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碳纤维的表征
        3.3.1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反应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2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3.3.3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热稳定性分析
        3.3.4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3.3.5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拉曼光谱分析
        3.3.6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XPS分析
        3.3.7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浸润性分析
        3.3.8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3.4 邻苯二酚-聚乙烯亚胺共沉积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3.4.1 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3.4.2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3.4.3 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强度
        3.4.4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3.4.5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
        3.4.6 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4.1 前言
    4.2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碳纤维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4.2.1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
        4.2.2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碳纤维的表征
        4.3.1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4.3.2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热稳定性分析
        4.3.3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4.3.4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拉曼光谱分析
        4.3.5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XPS分析
        4.3.6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浸润性分析
        4.3.7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4.4 单宁酸-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共沉积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4.4.1 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4.4.2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4.4.3 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强度
        4.4.4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4.4.5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
        4.4.6 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5.1 前言
    5.2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碳纤维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5.2.1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碳纤维的制备
        5.2.2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5.3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碳纤维的表征
        5.3.1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5.3.2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热稳定性分析
        5.3.3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5.3.4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拉曼光谱分析
        5.3.5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XPS分析
        5.3.6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浸润性分析
        5.3.7 共沉积处理前后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分析
    5.4 没食子酸-明胶共沉积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5.4.1 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5.4.2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5.4.3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
        5.4.4 复合材料断面形貌
        5.4.5 复合材料界面增强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本论文创新点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辐射改性制备荧光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荧光化合物的概述
        1.2.1 经典的有机荧光化合物
        1.2.2 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化合物
    1.3 有机荧光聚合物的概述
        1.3.1 有机荧光聚合物的分类
        1.3.1.1 经典共轭荧光聚合物
        1.3.1.2 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荧光聚合物
        1.3.1.3 非共轭荧光聚合物
        1.3.1.4 新型结晶多孔荧光聚合物
        1.3.2 有机荧光聚合物的合成
        1.3.3 有机荧光聚合物的应用
    1.4 传统荧光纤维材料的概述
    1.5 辐射接枝技术及其应用
        1.5.1 辐射接枝技术
        1.5.2 辐射接枝制备功能聚合物材料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目的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聚集诱导发光(AIE)型荧光无纺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设备和仪器
        2.2.3 AIE型荧光无纺布的制备
        2.2.4 改性前后的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的表征
        2.2.5 AIE型荧光无纺布的荧光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研究
        2.3.2 化学结构的研究
        2.3.3 微观形貌的研究
        2.3.4 结晶性的研究
        2.3.5 紫外-可见光吸收的研究
        2.3.6 激发谱和荧光发射谱的研究
        2.3.7 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研究
        2.3.8 荧光稳定性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共轭型荧光无纺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设备和仪器
        3.2.3 非共轭基荧光无纺布的制备
        3.2.4 改性前后的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的表征
        3.2.5 非共轭基荧光无纺布的荧光性能表征
        3.2.6 合成技术普适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结构的研究
        3.3.2 微观形貌的研究
        3.3.3 结晶性的研究
        3.3.4 紫外-可见光吸收和荧光发射的研究
        3.3.5 荧光机理的研究
        3.3.6 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研究
        3.3.7 荧光稳定性的研究
        3.3.8 染色性能的研究
        3.3.9 可裁剪性和原位定制图案的研究
        3.3.10 合成技术普适性的研究
        3.3.11 规模化生产探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芘基荧光无纺布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设备和仪器
        4.2.3 芘基荧光无纺布的制备
        4.2.4 改性前后的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的表征
        4.2.5 芘基荧光无纺布的荧光性能测试
        4.2.6 常见单环芳烃的荧光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学结构的研究
        4.3.2 微观形貌的研究
        4.3.3 热稳定性的研究
        4.3.4 结晶性的研究
        4.3.5 紫外-可见光吸收的研究
        4.3.6 荧光发射谱的研究
        4.3.7 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研究
        4.3.8 荧光稳定性的研究
        4.3.9 常见单环芳烃的荧光响应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芘/磺酸基荧光无纺布的制备、性能及其对氨气检测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设备和仪器
        5.2.3 芘/磺酸基荧光无纺布的制备
        5.2.4 改性前后的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的表征
        5.2.5 芘/磺酸基荧光无纺布的荧光性能测试
        5.2.6 氨气的荧光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学结构的研究
        5.3.2 微观形貌的研究
        5.3.3 热稳定性的研究
        5.3.4 结晶性的研究
        5.3.5 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
        5.3.6 荧光发光机理的研究
        5.3.7 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研究
        5.3.8 氨气的荧光响应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辐射技术
        6.2.2 荧光聚合物材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致谢

(8)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简介
        1.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原理及优势
        1.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应用现状
    1.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
        1.2.1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辅助材料
    1.3 炭黑和氧化石墨烯协同效应研究进展
    1.4 量子化学在材料设计方面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实验
    2.4 主要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2.4.1 主要分析表征方法
        2.4.2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2.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5.1 Gaussian09 程序
        2.5.2 密度泛函理论
        2.5.3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
第3章 PEW/C/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3.2.1 M~(n+)···coronene···CH_4三聚体模型
        3.2.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coronene···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3.3.2 AIM分析
        3.3.3 RDG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EW/GO/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4.2.1 Na~+···GO···CH_4三聚体模型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聚体结构与相互作用
        4.3.2 Na~+···GO···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4.3.3 AIM分析
        4.3.4 RDG分析
        4.3.5 GO···(CH_4)n(n=1~10)簇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复合蜡粉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复合蜡粉制备
        5.2.1 复合蜡粉配比试验
        5.2.2 复合蜡粉烧结性能实验
    5.3 复合蜡粉性能表征
        5.3.1 复合蜡粉试件力学性能分析
        5.3.2 微观组织形貌观察
        5.3.3 复合蜡粉物理性能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复合蜡粉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复合蜡粉SLS工艺优化
        6.2.1 正交实验设计
        6.2.2 实验结果
    6.3 复合蜡粉成型件后处理工艺
    6.4 复合蜡粉成型件熔模铸造工艺验证
        6.4.1 蜡模处理
        6.4.2 制壳工艺
        6.4.3 脱蜡工艺
        6.4.4 型壳焙烧
        6.4.5 浇注工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聚乙烯醇(PV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概述
        1.1.1 PVA生产废水的来源及性质
        1.1.2 PVA生产废水的特点与危害
    1.2 PVA生产废水处理现状
        1.2.1 混凝法
        1.2.2 高级氧化法
        1.2.3 生物法
        1.2.4 活性炭吸附法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PVA生产废水水质
    2.2 工艺流程
    2.3 实验材料及装置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4 实验分析方法
        2.4.1 水质分析方法
        2.4.2 活性污泥性能分析方法
        2.4.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混凝沉淀对PVA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
        3.1.1 混凝剂筛选
        3.1.2 PFC投加量对处理效果影响
        3.1.3 PAM投加量对处理效果影响
        3.1.4 混凝转速对处理效果影响
        3.1.5 p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3.1.6 混凝沉淀法去除废水中COD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3.2 Fenton氧化对PVA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
        3.2.1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影响
        3.2.2 Fe SO_4·7H_2O投加量对效果影响
        3.2.3 p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3.2.4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
        3.2.5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3.2.6 正交试验
        3.2.7 Fenton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3.3 SBR反应器对PVA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
        3.3.1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3.3.2 温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3.3.3 pH值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3.3.4 曝气时间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3.3.5 污泥浓度对运行处理的效果
        3.3.6 溶解氧(DO)对运行效果影响
        3.3.7 SBR反应器抗冲击负荷能力
    3.4 组合工艺处理PVA生产废水
        3.4.1 组合工艺处理废水效果
        3.4.2 水中DOM三维荧光分析
        3.4.3 经济性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10)喷液气固流化床中云区动态特性及其竞争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气相法乙烯聚合工艺发展历程
        2.1.1 传统气相法乙烯聚合工艺
        2.1.2 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态工艺
        2.1.3 气相法乙烯云聚合工艺
    2.2 云区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2.2.1 液滴与颗粒的相互作用
        2.2.2 持液颗粒的流化行为
        2.2.3 云区的流体力学性质表征
        2.2.4 细颗粒与云区/非云区的相互作用特性
    2.3 云区传热规律研究
    2.4 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
    2.5 课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数据处理方法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测量方法
        3.2.1 压力脉动检测
        3.2.2 高速相机与摄像机
        3.2.3 红外热像仪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时域分析/统计参数分析
        3.3.2 频域分析
        3.3.3 粒子成像测速分析
        3.3.4 颗粒浓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喷液气固流化床中云区的动态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云区动态特性的实验表征方法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步骤
        4.2.3 温度场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度场的波动特性
        4.3.2 云区的波动及演化特性
        4.3.3 颗粒浓度场特性
        4.3.4 颗粒速度场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喷液气固流化床中云区的液相分配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云区液相分配特性的实验表征方法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步骤
    5.3 液相分配特性测量结果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液相分配和颗粒悬浮的云区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稳态云区的实验表征方法
        6.2.1 实验方法
        6.2.2 实验步骤
        6.2.3 基于压力脉动信号的床层空隙率表征
    6.3 稳态云区模型及稳定性条件
        6.3.1 云区形成判据的建立
        6.3.2 模型假设
        6.3.3 数学模型
        6.3.4 稳定性条件
    6.4 稳态云区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6.4.1 模型验证
        6.4.2 液相分配特性
        6.4.3 能量耗散特性
    6.5 非稳态云区模型及云区CFD模拟
        6.5.1 非稳态云区模型及相间曳力修正
        6.5.2 求解策略、CFD模型及网格无关性检验
        6.5.3 云区颗粒速度分布及压力波动
    6.6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云区/非云区耦合介尺度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云区/非云区耦合模型及稳定性条件
        7.2.1 流体力学模型
        7.2.2 热量守恒模型
        7.2.3 质量守恒模型
        7.2.4 稳定性条件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云区/非云区特征参数
        7.3.2 云区/非云区的能量耗散特性
    7.4 本章小结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创新点
    8.2 展望
博士期间撰写论文及专利

四、聚乙烯工艺比较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淤浆法聚乙烯的工艺概况[J]. 王安晨,郭云亮,刘志远,池亮,李连鹏. 弹性体, 2021(05)
  • [2]功能性缠绕膜拉伸内部结构变化及助剂与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 杨帆.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3]高密度聚乙烯熔体中气泡演化特性及挤出脱挥过程强化[D]. 徐磊. 浙江大学, 2021(02)
  • [4]贺斯格乌拉褐煤与聚乙烯、聚酯热解及共热解研究[D]. 杨宁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聚乙烯醇—硅酸钠改性杨木制备与性能研究[D]. 邓雨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6]多酚修饰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孟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7]辐射改性制备荧光聚乙烯/聚丙烯无纺布及其应用研究[D]. 张明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8]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D]. 姜乐涛. 中北大学, 2021(01)
  • [9]聚乙烯醇(PVA)生产废水处理工艺与效果研究[D]. 陈景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10]喷液气固流化床中云区动态特性及其竞争协调机制[D]. 田思航.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聚乙烯技术比较与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