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死抉择”看中国法制现代化

从“生死抉择”看中国法制现代化

一、从《生死抉择》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岩[1](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房厦[2](2019)在《公安政治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政治传播是推动政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包括国家有效运用公安机关及警察权展开社会安全治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明。当前,在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显现了现有公安政治传播效能的不足。急需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将公安政治传播提升到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相融合的新境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公安机关的治理效能。公安政治传播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它不再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宣传者或控制者,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国家治理手段。隐藏在中国公安政治传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需要从更宏观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展开研究,不是单独以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去分析能够做到的。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本文将拉斯韦尔的经典“5W”传播模式理论框架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展开分析。本文着重分析归纳了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本研究首先提出公安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以及我国公安政治传播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梳理政治传播的理论借鉴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历史演进。阐述建党以来公安政治传播的发展过程。最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下,借鉴了西方政治传播研究中的结构要素理论以及传播效果理论,尝试从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理论视角,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方向、功能目标、传播系统、运行特质、难题挑战与破解路径,构建出了关于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的认识模型。公安机关通过建立公安政治传播矩阵、借助组织传播通道和媒介通道发起政治传播活动,并试图对政治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公安政治传播的受众随时代变化也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和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两个方面对公安政治传播受传者展开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公安政治传播不同于普通的大众传播,首先是公安政治传播的一体两面性——内容输出和信息管理。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制度一直延续并且难以撼动的结构性安排,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无论面对何种新形势,公安政治传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研究和发展,公安政治传播必须承担起维护国家根本性政治制度的重要职责,这是公安政治传播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其次是公安政治传播对保密原则的把握。必须在不影响警察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合理的公众知情权。第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主要包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以及塑造现代化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第三,公安政治话语主要体现为权威性、时代性、自我独白的特征。新媒体时代公安政治话语有去中心化的趋势。第四,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应该从微观效果和宏观效果两个角度去考量,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媒介中心论”,要关注宏观治理效果,既要谋求特定支持,也需要谋求散布性支持,两者要相辅相成。第五,安全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迁,为公安政治传播体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受众特征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公安政治话语缺乏创新。第六,创新公安政治传播的有效路径包括:重新定位理念目标,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合法性谋求模式;优化公安政治传播体系;探索公安政治传播的新运行机制、新的话语体系、新的运作模式以及新的效果评估方法。本文对公安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是公安政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尝试。研究对《人民公安报》的公安政治话语通过Python程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将报纸的文本分析结果以词云图、热词趋势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展示该报报道公安工作的一些特征,归纳总结出公安政治传播中的政治话语特征,呈现出本文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新特点。

咸伟[3](2018)在《东亚视野下的东周武人精神研究》文中认为武人是国史演进的重要势力。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提出“中国之武士道”,开启了武人研究从外在的器物、制度层面到内向的精神、价值层面的研究趋向。围绕古代武人的精神世界,吕思勉、雷海宗、余英时等学者提出相关命题并将先秦尤其是东周时期武人的主体精神纳入考察视野。“东亚视域”的研究理路为“中国武士道”命题开拓了新的考察维度,本文正是由此深入展开。论文共分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动机,系统梳理检讨学界的主要成果,界定、厘清武人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方法。本论部分包括本文的一、二、三、四、五、六、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东周武人主体精神发生的历史背景。从西周封邦建国到诸侯争雄,再到秦帝统一,暴力权所有者的角色变化将贵族、士人乃至庶民全部卷入武人群体中来。同时,血缘、地缘关系的改变不断塑造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新武人团体。此外,在“文明轴心期”的背景下武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彰显和诠释。第二章在分析东周武人概念的基础上,对武人群体类别予以建构。借用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将该群体分为贵族武士、家徒门客武士、诸子武士、游民武士四大类分别研究。这里的建构更多地是一种考察维度的假设,不同类别的武人之间可能并不存在必然的差别,不少武人亦可具有多重社会身份。第三章围绕贵族武士的主体精神展开研究。本章首先梳理了商周以降的尚武传统、商周贵族教育中的尚武教育,然后从史料中充分挖掘并依次阐述了战争行为中的贵族武士精神,并着重分析了该群体的生死观及忠诚观。第四章主要是从法国人类学家莫斯的交换理论出发,讨论武人与主君之间主从关系的发生逻辑。具体分析了包括“委质为臣”、“主君养客”等多种形式的武人伦理,并就武人精神中超道德“义”的发生以及个别武人价值趋向的特例予以检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先秦诸子关于武人精神的诠释。儒家方面,主要围绕勇德、“养气说”、忠君等命题展开讨论,并以子路为例阐述了儒家武人的行为典范。墨家方面,主要围绕墨家与殷商尚武文化的渊源、墨家武士团等命题予以讨论。道家方面,集中讨论了《庄子》中的畸人现象和生死观。兵家和法家方面,则是塑造整齐划一、赏罚分明的军队文化。第六章集中讨论了与武人精神密切相关的“侠”观念。本章以汉代文本中的“侠”为起点,探索先秦时代“侠”概念的发生逻辑。第七章初步探索了中日武人精神的关联性。具体比较了商周武人精神与日本武士道在死亡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并阐述了日本武士道的发生与儒家、墨家思想的关联可能。本文从东亚思想史的视域考察东周武人的主体精神,得出以下结论:一、基于《左传》等原典史料的贵族武士精神,充分体现了最朴素的商周“武”文化传统。二、家徒、门客武士的行为与诸子的诠释呈现出武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东亚武人精神滥觞于此。三、武人与“侠”的联想是真实与想象的混溶。“侠”观念的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民间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而外铄于武人。四、商周武人精神与日本武士道可能存在同源性。

张金运[4](2018)在《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程知识作为课程与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联系着个体的精神世界与人类“共在”的文化世界。从这一前提出发展开的课程知识文化性思考,实则是在“文化育人”这一价值的指引下的课程理解视域探索。具体而言,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思辨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和实践路径进行考察。通过确认文化性作为课程知识的内在属性,试图恢复课程知识与文化之间的本源性联系。首先,从思想来源上梳理了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和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进行研究的历史进程,分析其内在旨趣与研究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知识文化性在价值指向、内容表征、实施过程三个层面进行界定。这种界定主要从理想型课程知识入手进行,并将课程知识的文化性与政治性、经济性进行比较,以彰显其对人的精神意义的追求。其次,从历史角度分析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既包含有“在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包含有“在中国”的本土遭遇。在一定意义上,文化性是历史凝结的,是人类实践的时间性表达。没有对人类文明历史和本土历史的理解,就无法体认文化性的具体存在。从文明的进程而言,课程知识“在世界”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前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和后现代文明三个历史阶段。在前现代文明时期,世界范围类产生三种典型的课程知识:中国课程知识(主要是儒家课程知识)、西方课程知识、印度课程知识。这三种课程知识代表不同的文化传统,是在轴心文明时期形成的文化性格。在现代性的转化中,工具理性和世俗化共同塑造了现代课程知识。后现代课程知识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的弥补与修复,正在以萌芽形态在理论中进行筹划,反映了文化融合与革新的趋势。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疏离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体现出来,也影响和波及到课程知识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进入近现代以来,科举制度的废除、洋务运动的开展,新式学堂建立使得儒家课程知识的垄断性不断丧失,同时让西方科学课程知识得以合法的进入学校课程之中。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儒家课程知识被批判进而作为一种边缘性知识出现在课程知识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三大改造”的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实际将课程知识纳入到政治改造的过程之中,是教育政治功能的直接体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使得课程知识不断嵌入到经济改革中,课程知识的经济性受到重视,知识学习跟物质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商品化开始出现。课程知识的政治性与经济性的强化,造成了文化性疏离这一本土困境。具体而言,文化性疏离的倾向不仅仅体现在文本的课程知识上,更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这种疏离以文化遮蔽、文化锁定、文化装点的形式出现,它使得教学中文化意蕴逐渐减少,甚至走向文化的反面。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学时间的规制与教学空间的区隔。文化性疏离最终通过教学改变了师生的生存,使得教学生活出现观念的杂多与精神平庸的困境。这一困境同时作为一种改革的契机,正在成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最后,针对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产生的生存困境,提出以变革性实践来实现文化性的回归。变革实践是一种复杂性实践,需要在理念、制度、角色三个层面来筹划可能的路径。具体而言,在理念层面理解“作为文化存在的课程知识”,确认文化的意向性存在、倡导“文化回应性教学”;在制度层面通过进行课程供给制改革,强化国家课程知识、地方课程知识、校本课程知识的文化指向;在角色层面让师生成为文化实践者,使得课程知识与师生的相遇成为文化意向的交流与融合的过程。

隗金成[5](2017)在《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自信是支撑一个民族从现在走向未来的重要精神力量。民族自信的生成与发展具有普遍遵循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民族自信既是我们保持发展方向的坚强定力,也是推动我们持续前进的澎湃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心理保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规律,科学分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涵意蕴,积极应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严峻挑战,努力探索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构建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工具,从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个维度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进行理论解析与实践建构,系统研究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内涵意蕴、现实挑战、构建路径等问题,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本质、生成机制、基本规律、鲜明特色和实践动力,体现了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高度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一是从对民族与民族自信的概念界定入手,将民族自信归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层面,视为一个由理想、信仰、信念共同构成的思想体系,指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本质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念。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解放理论、人的解放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以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实践论作为方法论基础,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在对以往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思想成果和理论产物。二是通过对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回顾了中华民族走过的辉煌历史、近代抗争和复兴之路,再现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生成、发展、演进的历史图景,彰显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兼具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实践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的品格特质,深刻总结了党的领导、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等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还原了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从自在走向自觉的思想飞跃过程。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生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境遇,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和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和谐统一。三是系统剖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深刻内涵,将理想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向引领,构建了以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机统一的理想体系;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特色;将对党的自信、对人民的自信、对青年的自信作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主体力量,展现了党领导全国人民继往开来、接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乐观前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体现了中华儿女矢志不渝追求理想、坚守信念的伟大奋斗,折射出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运动与时代张力,蕴含着中华民族从现实走向理想的思维理路与实践规律。四是指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是一个开放的、流变的系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冲击和挑战。从社会现实看,外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政治民主化等国际环境的深刻变革,内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等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当代中国民族自信赖以依存的社会基础正时刻处于难以预知的动态变化之中。从思想文化领域看,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明争暗斗,更是直接销蚀着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对此必须以高度的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深刻认识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深刻认识各种国际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外在表现、内在本质和最终目的,在复杂局面中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心。五是认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更有赖于中华民族主观建构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就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搞好经济建设,努力夯实支撑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物质基础;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头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正确认识历史、认识国情,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思想共识;就要牢记实干兴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就要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和国际形象,使中华民族更加充满自信地傲然屹立于世界。

侯亚楠[6](2017)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道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纪之交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现象,就是中国经济35年(1978-2013)的高速增长并矗然崛起为经济总量第二的经济巨人。这一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被经济学界称为“中国奇迹”。创造奇迹的制度化路径和形式被国外学者称为“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对中国模式的中国化意识形态表达称之为“中国道路”。中国奇迹的创生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版图,而且,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和平崛起,对绝大多数处于“发展困境”中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异乎寻常的参照性借鉴意义。于是,关于中国奇迹成因的探讨及其理论表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等问题的学术探索,也就凸显出重大的世界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从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转轨绩效领先之谜、中国经济奇迹的关注,到新世纪伊始关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多学科解读,尽管硕果累累,但基本上局限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等学科,缺少高屋建瓴的哲学理论视域。其成果多从发展战略、改革路径、政策选择、经验描述等层面去表达,却不能回应世界对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的深层诘问,给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哲学逻辑。虽然对中国道路的探寻迫切需要哲学解读,但符合时代需要和世人期待的解读还寥寥无几;虽然中国道路问题进入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但多游离于中国奇迹成因的国际语境和中国现实的逻辑;虽然中国道路的开拓无不受到唯物史观的导引,但“中国道路”问题的学术争论中却令人遗憾地缺少唯物史观视域。如果说从经济事实和经济关系出发分析社会政治结构尤其是精神现象的本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那么,从现实的人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出发分析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显然,它对解释中国道路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力量。然而,由于当前唯物史观研究中现实维度的相对缺失,使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面的理论创新相对不足,一方面,现有哲学教科书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五种社会形态演进模式对改革开放实践解释上相对乏力;另一方面,马克思原典中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并在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互动中得以发展。唯物史观本质上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或世界历史发展理论。它包含着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与三重逻辑线索,一是被理解为政治制度的五种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二是人的发展三大阶段(依附人——独立人——自由人、自然人——主体人——生态人)的历史进展,三是包括生产力和交换方式的生产方式的三大阶段(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的历史变迁。第一重逻辑在革命视域中张扬,第二、第三重逻辑则在发展视域中凸显。关于人的发展逻辑中,人在第二阶段即“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格独立性”阶段,才真正的摆脱自然的联系和“狭隘人群的附属物”的命运,成为自主自立自为的自由主体,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觉的历史创造者,成为“世界历史”中的存在;才真正摆脱血缘决定的“身份”人,成为契约化的权利义务平等的法人。这里的“物的依赖”,隐含着对人的发展逻辑的唯物论前提的确认。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物的依赖”及其产权制度保证是人格独立的当下前提和未来自由发展的基础。以往理论界在谈生产方式时,一是忽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而偏重于生产关系的考量,二是往往与政治制度相联系,从而造成了喧宾夺主式的语义遮蔽,即专注于生产方式的政治特质而忽视了决定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的更根本的东西——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本身”。因此,唯物史观中长期隐而不显的生产方式变迁逻辑在三大逻辑主线中居于基础地位,“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的逻辑规定了政治制度变迁逻辑的现实内涵和基本趋向,也决定了人的发展逻辑的现实内容和历史进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内涵的中国道路,符合唯物史观三重逻辑规定。人的发展阶段演进在每一阶段上提供了人的解放与发展的现实形式,物质的生产方式变迁提供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制度演进是生产方式变迁的上层建筑形式。这三重逻辑线的交叠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逻辑,回归生产方式变迁的基础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理论依据和中国经济奇迹的内在原因,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中国道路设定了终极价值指向,人的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变迁逻辑的交叠则为改革开放政策及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本价值坐标和指导原则。中国道路走过的正确的历史轨迹,实际上与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轨迹基本重合。作为以伟大的创新实践为基础的三重逻辑的现实再现,也应规定中国道路的未来走向。

张卫军[7](2016)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三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三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三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三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刘莹[8](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张春[9](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刘立山[10](2013)在《中国电影评奖制度研究 ——以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电影评奖行为的一般性规则,电影评奖制度在价值引导、审美走向和题材规制等层面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中国电影三大奖项的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根据自身的地位不同而有着别与其他奖项的价值属性。三大奖项形成了具有排他性的相对独立的场域,在各自的场域内运用自身的资本对中国电影进行阶段性评判。但是三大奖项之间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奖项与奖项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交集,交集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语境的变换而时大时小,换言之,三大奖项之间存在着不可拆分的共同价值区域。三大奖项的价值定位不同。华表奖是国家文化宣教意志以评奖的方式在电影中体现并对电影的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方式之一;金鸡奖在评奖偏好上表现为学术精英把艺术创造力作为评价中国电影的重要价值标尺;而百花奖而是更看重电影的观赏性、可看性和娱乐性。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三大电影评奖制度在对影片进行集体观照时所采取的衡量标杆的不同。就本质属性而言,对中国电影进行阶段性价值考量的评奖活动是三大评奖制度在各自的评价场域内进行资本博弈的过程。在建国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政治气氛和文化宣教方式都没有迈入正常的轨道,加之娱乐方式的单一性和同质化,“全民观影”是当时举国上下对待中国电影的态度,表现在电影评奖上就是华表奖和百花奖评奖影片的高度重合。精英立场与大众审美之间一直存在着抹之不去的价值鸿沟,但是,以精英姿态示人的金鸡奖与作为政治话语言说的华表奖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段表现为模糊而分外暖昧的关系。当然,在娱乐方式和观影渠道多样化的今天,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外来电影的压制,中国电影在创作层面的逐步走向成熟,作为电影批评的重要维度的电影评奖制度也发生着诸多改变,表现之一即是评奖制度与电影创作的步伐并轨,共同朝着现代化的轨道转向。不可否认,现代化转向的评奖制度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从《生死抉择》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生死抉择》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2)公安政治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治传播研究
        1.2.2 国内公安政治传播研究
        1.2.3 国外警察政治传播研究
        1.2.4 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政治传播
        1.3.2 公安政治传播
        1.3.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
    1.4 研究架构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及不足
2 公安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指导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的经典论述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2.2 西方政治传播理论借鉴
        2.2.1 政治传播结构要素理论
        2.2.2 政治传播效果理论
    2.3 小结
3 公安政治传播的历史演进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公安政治传播(1927-1949)
        3.1.1 战时民众力量动员与对敌舆论宣传
        3.1.2 革命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政治传播(1949-1978)
        3.2.1 意识形态为主的传播理念
        3.2.2 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3 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公安政治传播(1978-2012)
        3.3.1 为改革开放营造安全稳定的舆论氛围
        3.3.2 改革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
    3.4 新时代的公安政治传播(2012- )
        3.4.1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传播导向
        3.4.2 治理语境中的公安政治传播新趋势
    3.5 总结评述
        3.5.1 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的演变规律
        3.5.2 公安政治传播的一般规律
        3.5.3 公安政治传播的特殊性
4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与传播体系
    4.1 公安政治传播的功能目标
        4.1.1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4.1.2 巩固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权威合法性基础
        4.1.3 塑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
    4.2 传播体系之主体:公安政治传播的制度安排
        4.2.1 公安政治传播制度安排中的上级主体
        4.2.2 中央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3 地方公安政治传播部门
        4.2.4 公安政治传播主体的协同-会同输出结构
    4.3 传播体系之渠道:媒介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3.1 组织传播通道
        4.3.2 媒介通道
    4.4 传播体系之受众:社会维度的公安政治传播
        4.4.1 作为自主性力量的公众舆论
        4.4.2 公安政治传播舆论领袖
    4.5 小结
5 公安政治传播的运行过程
    5.1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运行
        5.1.1 主动发起与被动应对
        5.1.2 公安新闻发布制度
        5.1.3 警务危机舆情处置
    5.2 公安政治传播的实际载体:政治话语
        5.2.1 文本分析:《人民公安报》政治话语的大数据分析
        5.2.2 词云图分析
        5.2.3 热词分析
        5.2.4 公安政治传播的政治话语特征
    5.3 公安政治传播的效果评估
        5.3.1 民意测验
        5.3.2 宏观政治治理效果
    5.4 小结
6 新时代公安政治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公安政治传播外部环境的变迁
        6.1.1 安全环境的变化
        6.1.2 媒介环境的变化
    6.2 公安政治传播体系面临的挑战
        6.2.1 公安政治传播的权威性面临挑战
        6.2.2 公众对警察政治价值认识存在偏颇
        6.2.3 组织渠道的传播效果弱化
        6.2.4 受众特征变化带来的挑战
        6.2.5 政治话语缺乏创新
    6.3 小结
7 公安政治传播的优化与创新
    7.1 重新定位理念目标
        7.1.1 构建以“程序——法理”为中心的权威合法性谋求模式
        7.1.2 理顺公安机关、媒体、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
    7.2 优化传播体系
        7.2.1 弥补组织传播效果的不足
        7.2.2 促进公安媒体资源的融合
        7.2.3 理顺官方民间舆论场分化
    7.3 创新传播模式
        7.3.1 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创新
        7.3.2 涉警舆情处置能力的提升
        7.3.3 传播内容产生机制的优化
    7.4 提升传播效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1949-2000年中国公安政治传播相关工作条目列表
附录B《人民公安报》头版2005年-2016年高频新闻主题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东亚视野下的东周武人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和评析
    第三节 概念辨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周武人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东周时期暴力权的变化
    第二节 血缘与地缘关系的瓦解与重组
    第三节 个体觉醒与话语发生
第二章 东周武人的类别
    第一节 传统诠释视野中的“武人”
    第二节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武人分类
    第三节 武人类别的建构
第三章 贵族武士精神研究
    第一节 商周以降的尚武传统与尚武教育
    第二节 战争中的贵族武士精神
    第三节 贵族武士的生死观
    第四节 贵族武士忠诚观的新诠释
第四章 家徒、门客武士研究
    第一节 主从关系建立的逻辑
    第二节 施报理论所构建的武人与主君关系
    第三节 轴心突破背景下个体价值的觉醒
    第四节 家徒、门客武士精神的新诠释
第五章 先秦诸子关于武人精神的新诠释
    第一节 儒家关于武人精神的诠释
    第二节 墨家武人精神研究
    第三节 道家论武人精神
    第四节 兵家、法家论武人精神
第六章 东周武人精神的秦汉延伸
    第一节 从《侠的精神文化史论》论“侠”的含义
    第二节 从“夹辅”权力的非法化论“侠”的起源
    第三节 汉代的侠与社会秩序
第七章 东亚视域内中日武人精神的相关比较
    第一节 日本武士道的诠释史研究评述
    第二节 日本武士道的历史原型与商周武人精神的关联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4)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已有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一) 国外研究回顾
        (二) 国内研究回顾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核心概念辨析
        (一) 知识与课程知识
        (二) 文化与文化性
        (三) 知识的文化性与课程知识的文化性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论及其主要方法
        (三) 研究的主要框架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
        (二) 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理解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历史考察的视角
    一、作为精神存在的课程知识:文化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 文化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实施的建构
    二、作为权力博弈的课程知识:批判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容的批判
        (三) 批判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实施的建构
    三、作为生活体验的课程知识:现象学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价值的思考
        (二)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内涵的理解
        (三) 现象学教育学对课程知识生成的建构
    四、作为存在意义的课程知识:“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课程理解
        (一) 存在论、文化存在论、“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二)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对课程知识的基本假设
    小结
第二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内涵分析
    一、价值指向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分析
        (一) 价值起点:课程知识作为教育学概念的合理性
        (二) 价值澄明:文化性作为课程知识规定的必要性
    二、内容表征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要素分析
        (一) 科学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二) 社会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三) 人文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分析
    三、实施过程的文化性:课程知识的过程分析
        (一) 教学准备中的文化经验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诞生
        (二) 教学讲授中的文化阐释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表现
        (三) 教学对话中的文化交流影响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创造
    小结
第三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的演变历程
    一、前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传统的形成
        (一) “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国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二) “逻各斯”的追求:西方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三) “转识成智”:印度课程知识的文化传统
    二、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引发的文化危机
        (一) 理性的扩张:影响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内在因素
        (二) 世俗化的渗透:影响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外在因素
    三、后现代文明时期的课程知识:文化融合与革新的可能
        (一) 后现代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二) 后现代课程知识的典型特征
        (三) 后现代课程知识文化性的自觉守护
    小结
第四章 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的实践考察
    一、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中国”的产生过程
        (一) 传统文化的动摇:清末教育改革中的课程知识观
        (二) 新文化的确立:“五四运动”对课程知识观的影响
        (三) 文化改造下的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课程知识观
        (四) 知识商品化倾向:改革开放初期的课程知识观
    二、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
        (一) 文化遮蔽
        (二) 文化锁定
        (三) 文化装点
    三、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一) 教学时间的规制
        (二) 教学空间的区隔
    四、课程知识文化性疏离对师生生存的影响
        (一) 观念的杂多
        (二) 精神的平庸
    小结
第五章 促进课程知识文化性回归的可能路径
    一、理念引领:建构新的课程知识理解范式
        (一) 理解“作为文化存在的课程知识”,破除文化无涉的知识幻象
        (二) 确立文化的意义指向,避免课程知识的占有化倾向
        (三) 采取文化回应性教学,促进教学过程中意义建构
    二、制度建设:促进文化性回归的课程“供给侧改革”
        (一) 确保国家课程知识的权威性与公共性
        (二) 注重地方课程知识的特色性与融合性
        (三) 注重校本课程知识的自主性与本土性
    三、角色塑造:作为文化实践者的教师和学生
        (一) 作为文化实践者的教师
        (二) 作为文化实践者的学生
结语 走向文化意义建构的课程知识理解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解析
    2.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概念解读
        2.1.1 民族与民族精神
        2.1.2 自信与民族自信
        2.1.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理论指导
        2.2.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2.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法论基础
        2.3.1 以唯物史观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3.2 以辩证法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2.3.3 以实践论解析当代中国民族自信
第3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考察
    3.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演变
        3.1.1 辉煌历史与民族自信的形成
        3.1.2 近代抗争与民族自信的觉醒
        3.1.3 建党伟业与民族自信的发展
    3.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特征
        3.2.1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科学逻辑
        3.2.2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价值取向
        3.2.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实践品质
        3.2.4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生命活力
    3.3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历史经验
        3.3.1 党的领导
        3.3.2 独立自主
        3.3.3 改革开放
        3.3.4 和平发展
第4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涵意蕴
    4.1 理想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方向引领
        4.1.1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1.3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4.2 “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
        4.2.1 道路自信
        4.2.2 理论自信
        4.2.3 制度自信
        4.2.4 文化自信
    4.3 主体自信是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内在力量
        4.3.1 对党的自信
        4.3.2 对人民的自信
        4.3.3 对青年的自信
第5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现实挑战
    5.1 全球化的挑战
        5.1.1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5.1.2 世界多极化的挑战
        5.1.3 文化多样化的挑战
        5.1.4 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挑战
    5.2 社会转型的挑战
        5.2.1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挑战
        5.2.2 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的挑战
        5.2.3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挑战
    5.3 社会思潮的挑战
        5.3.1 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5.3.2 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
        5.3.3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5.3.4 民族主义的挑战
第6章 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构建路径
    6.1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物质基础
        6.1.1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6.1.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1.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6.2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思想共识
        6.2.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6.2.2 强化历史教育
        6.2.3 强化国情教育
        6.2.4 强化理论教育
    6.3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实践动力
        6.3.1 矢志艰苦奋斗
        6.3.2 牢记实干兴邦
        6.3.3 凝聚中国力量
    6.4 构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国际影响
        6.4.1 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6.4.2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4.3 充实国际话语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基本观点和研究思路
        1.2.1 基本观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道路”的多维解读与哲学的疑思
    2.1 众说纷纭:关于中国奇迹成因的多学科视角及其理解的一般线索
        2.1.1 中国奇迹与中国震撼:中国道路问题的缘起和国际语境
        2.1.2 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中国学界回应的主题转换
    2.2 中国道路的多学科视角与差异性共识
        2.2.1 经济学对经济奇迹的成因的探索
        2.2.2 中国模式——境外非经济学视野中的中国道路
        2.2.3 “中国模式”的中国话语表达——中国道路
        2.2.4 中国道路的意识形态化整合
        2.2.5 中国道路的哲学解读及其缺陷
    2.3 实践中的理论困惑与迷思
        2.3.1 走出“文革”迷途后的方向性追问:姓“社”还是姓“资”?
        2.3.2 国企重生中的本性反思:姓“公”还是姓“私”?
        2.3.3 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对“自由、民主、公正、法治”拥抱还是拒绝?
        2.3.4 自我放逐后的回归:中国道路的反思与唯物史观的视域创新
第3章 唯物史观两大视域的逻辑表征
    3.1 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历史逻辑的再认
        3.1.1 唯物史观的概念界说
        3.1.2 从逻辑的历史到历史的逻辑:前提的转换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3.1.3 唯物史观的本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1.4 唯物史观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三重逻辑线索
    3.2 唯物史观传统理解——革命视域
        3.2.1 唯物史观的政治性解读与革命视域的开启
        3.2.2 传统革命视域与社会主义的诞生——苏联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
        3.2.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反思:逻辑的历史,还是历史的逻辑?
    3.3 唯物史观的视域转换:三重逻辑的结构转换
        3.3.1 政治优先:唯物史观革命视域的基本特征
        3.3.2 唯物史观视域转换的社会历史前提
        3.3.3 唯物史观发展视域的确立与逻辑结构的重建
第4章 生产方式变迁逻辑规定下的中国道路
    4.1 中国道路唯物论前提的确立与历史逻辑的发现
        4.1.1 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之唯物论前提的重建
        4.1.2 理论的迷失与“此在”的追寻
        4.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历史逻辑的发现
    4.2 政治制度演进与生产方式变迁的逻辑交汇对中国道路的逻辑规定
        4.2.1 政治规定: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
        4.2.2 经济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4.2.3 社会规定:市场化、工业化推动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4.3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道路的中心线
        4.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奠定了中国道路的坚实基础
        4.3.2 坚持改革开放:中国道路发展的根本动力
        4.3.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道路的根本方向
第5章 人的发展逻辑对中国道路的规定
    5.1 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人学前提的确立与历史诠释
        5.1.1 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人学表现
        5.1.2 阶级斗争主题的凸显与人学前提的遮蔽
        5.1.3 人学前提的历史性彰显
    5.2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双重逻辑
        5.2.1 生产方式变迁逻辑规定下的人的发展逻辑
        5.2.2 人与自然关系规定下的人类发展阶段
    5.3 人的发展双重逻辑规定下的“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
        5.3.1 权利化生存:“物的依赖”与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的确认
        5.3.2 法治化生存:政治解放与公民的诞生
        5.3.3 生态化生存:人向真正的人的回归
    5.4 以人为本:中国道路的人道化界标
        5.4.1 人的发展逻辑视域中人道价值的理论凸显
        5.4.2 资本逻辑扩展与人道逻辑的规制
        5.4.3 生态危机中的生态人格的理论自觉
        5.4.4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
几点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政治化
    二、去政治化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问题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一、当代电影中的“成长”主题与现代性个人主体建构
        二、对当代电影中现代性国族主体建构话题的讨论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电影空间建构及批评
        一、对左翼电影中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二、对前30年电影中“上海”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三、对90年代以来电影中“上海摩登”怀旧性表现的批评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启蒙立场、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一、“反封建”主题与“超稳定结构”批判
        二、启蒙或反启蒙:谢晋评价的争议
        三、对“第五代”的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的评价
        四、“第六代”启蒙立场的争论
        五、现代性立场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一、两部电影引出的民族主义批判
        二、民族主义的“反人性化”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化
        三、当代电影超越民族主义战争视角的可行性
        四、对电影批评中民族主义批判的反省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一、人道主义对抗阶级意识
        二、电影批评中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冲突
        三、立足人道主义立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一、对激进反传统立场的质疑
        二、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反思现代性立场与传统意识的回归
        三、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立场论争:精英主义或平民主义
        四、现代性反思视角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得与失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一、对“第五代”后殖民书写套路的指认
        二、关于“自我东方化”及其后果的讨论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视角的进入
        四、对第五代“大片”的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一、对“第六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二、对一些跨国制作的后殖民批评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一、对“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挑战
        二、对回归“中国性”的召唤
    第四节 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批评
        一、对后殖民电影批评中“文化冷战思维”的批评
        二、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非正义性”的指控
        三、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自我悖反”
    第五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一、以“后殖民性”取代艺术性评价
        二、以“民族性”取代国族一体性
第三章“后革命”电影批评与“革命”叙事的讨论
    第一节 追寻后革命时代电影中的革命“幽灵”
        一、对“第五代”的泛政治化解读
        二、“第六代”与新的“反抗性”的发现
        三、关于后革命时期电影中的“类革命”叙事
    第二节 对“革命时代”革命电影叙事的“再解读”
        一、对左翼电影的“去革命”解读
        二、对新中国“前30年”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解构
    第三节 关于“后革命时代”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讨论
        一、电影中革命者形象变化的讨论
        二、革命电影“去意识形态化”的争议
        三、回到“革命动力学”的问题
        四、对当代电影中“倒置的革命叙事”的讨论
    第四节“共识”的破裂:新世纪电影革命叙事的对立性阐释
        一、对立性阐释之革命的重新呼唤或革命的消解
        二、对立性阐释之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抗
第四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政治投射
    第一节“主旋律”电影批评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探讨
        二、“政党电影”:对主旋律的一种批评
        三、主旋律电影的危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的讨论
        四、主旋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操作的反例
        五、对“全球性主旋律”及“商业主旋律”的批评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一、关于电影中的身体规训与身体缺失的讨论
        二、对中国电影中欲望缺席的批评
        三、身体和欲望解放背后的“人性化”批评逻辑
        四、“人性解放”主题与当代电影中的“去道德”倾向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一、关于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化”
        二、从政治伦理化到政治情感化
        三、对新世纪电影“政治伦理化”的批评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与反体制追求
        一、批判的“绝对律令”
        二、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解构
        三、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反体制追求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第五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
        一、女性的“被看”与女性的“非性化”
        二、女性的“被拯救”或“拯救”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一、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问题
        二、女性导演作品体现出的女性非独立性
        三、女性主义:逃脱中的“落网”
        四、女性电影表达的“主题先行”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一、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自恋”
        二、女性“同情”背后的“出卖”
        三、“欲望化的女性”折射出的男性性饥渴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一、女性话语与国族话语、阶级革命话语的冲突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道德化”倾向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一、女性形象描写的困境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格式化”路径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后记

(8)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一、研究问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一、从“选本”到“年选”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电影评奖制度研究 ——以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电影评奖的价值建构与场域生成
    第一节 三大奖项的价值定位
    第二节 价值取向对文本创作趋向的影响和规制
    第三节 评奖制度光晕效应的“在场”
第二章 评价场域内的资本博弈
    第一节 政治导向与大众品好的历时性同构与背离
    第二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品好的趋同与分野
    第三节 政治导向与精英话语之间的“暧昧情愫”
    第四节 三种评奖制度场域内资本的互相妥协
第三章 评奖制度的现代化转向
    第一节 评奖制度现代化转向的原因
    第二节 评奖制度现代化转向的表现
    第三节 评奖制度现代化转向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发表的论文

四、从《生死抉择》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2]公安政治传播研究[D]. 房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3]东亚视野下的东周武人精神研究[D]. 咸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4]课程知识的文化性研究[D]. 张金运.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研究[D]. 隗金成. 辽宁大学, 2017(02)
  • [6]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道路”研究[D]. 侯亚楠. 辽宁大学, 2017(02)
  • [7]“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02)
  • [8]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9]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10]中国电影评奖制度研究 ——以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为例[D]. 刘立山. 西南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从“生死抉择”看中国法制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