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点

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点

一、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应雪[1](2022)在《对话与狂欢——惠特曼复调艺术的现代性批判与共同体想象》文中认为从惠特曼诗歌的"复调性"入手,解读《草叶集》的"对话性"和"狂欢化",讨论其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工人阶级共同体想象。"对话性"标志着"独白"世界的崩塌,即底层人群的多声部对话对帝国工业、殖民强权和种族暴力的抗击与消解。同时,"对话性"也包含不同主体意识的交互往来形成的现代性批判和对独立、自由等精神价值的寻求。"狂欢广场"和"宴席"塑造开放性社会结构,突破等级化壁垒,使民主和平等的新型秩序得以呈现。"同志情谊"和"国家精神"的重建打造以人民为主体的国家构想,体现了多元化历史文化背景下个体对平权的追求、共同体成员价值认同以及把美国作为"现实故乡"的归属感。

吕周聚[2](2021)在《论中国新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渊源》文中提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作家所推崇的反叛与独立、个性与自由、日常口语与平民文学、实验与探索,不仅是美国文学的内核,也是中国新文学的灵魂。这些美国文学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被注入中国新文学之中,赋予中国新文学以生命活力,中国新文学由此而形成了一脉新的传统,成为世界文学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席荣志[3](2021)在《惠特曼《草叶集》的艺术魅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业集》是美国19世纪杰出诗人惠特曼的作品。在《草叶集》中,惠特曼突破了传统诗歌形式对诗歌的束缚,不仅开创了自由诗歌体,而且诗歌的思想具有民主、自由的特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读者回味无穷。本文从介绍《草叶集》诗学思想出发,并对其思想意蕴展开分析,就惠特曼《草叶集》的艺术魅力进行详细论述。

杜璇[4](2020)在《惠特曼的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文中认为十九世纪美国着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民主的光辉。深受惠特曼的民主精神影响的中国新诗诗人,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对政治权威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人物的趋炎附势和屈膝献媚,大多以一种全新的标准看待底层民众,对农民、工人、妇女等平民的劳动品质的赞美、精神灵魂的发掘、劳苦工作的展现和优秀品格的探索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惠特曼民主精神在"本土语境"的传播途径、接受状况,以及中国现代诗人在众多的诗学中选择当时并不流行的惠特曼诗歌的原因,探讨其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其被接受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现象和原因,以期对当下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何朝辉[5](2020)在《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国内第二次西方文学传播高潮,美国文学在期间得到了大量介绍。五四时期,中国传入了372种美国文学,涉及了140余位传播对象、150余位传播主体和80余种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方面,五四时期主要介绍了非侦探名家短篇作品、美国诗歌和美国侦探小说。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非名家短篇作品也译介了进来,这些作家大多都只得到了1次介绍,这与作家的名气小、译者未能形成“通观”以及与译者整体素质有关。传播主体方面,主要包括以鸳鸯蝴蝶派为主体的旧派文人、以文学研究会成员和创造社成员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还有数量众多的身份尚待证实的译者。旧派文人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但也不乏美国名家严肃作品。新知识分子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严肃短篇作品。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专事文学翻译,他们译介文学是出于偶然。传播媒介方面,主要包括旧派通俗刊物、民国崇新刊物、出版发行社以及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民国旧派刊物以趣味为导向,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译文翻译手法采用意译,翻译语言使用文言或传统白话文。民国崇新刊物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名作。它们介绍美国文学的功利性目的极强,主要为了启蒙民智以救国存亡。它们登载的译文使用直译与欧化语体,新文人欲用此种手段反抗传统文化,深化文化革新。五四时期,出版发行社以传播美国通俗小说为主,尤其是侦探小说。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数量不多,主要介绍美国名家作品。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主要受到了美国诗歌的推动。美国文学所蕴含的现代启蒙精神直接影响了知识分子,间接影响了市民阶层。同时,美国文学还作为学习材料被教育期刊介绍。但是,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传播体系不完善,国内没有对美国文学进行规模介绍的团体和个人;中国对美国文学的学习态度趋于功利,未能产生“活”文学。再者,五四时期,新文人未能找到一条让新文学直接走向大众读者的通道,旧文人也未能避免通俗小说带给大众读者的精神危害。新文人利用西方文化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却未能让西方文化在中国得以真正建立,迫使当代中国面临重建文化自信的严峻挑战。补充完善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史料整理,对推进美国文学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刘银先[6](2020)在《楚图南的生平与志业(1899-1994)》文中指出楚图南具有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的双重身份,在文学、翻译等方面颇有建树。作为党员和民盟领导人之一,他为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发展史上的很多重要事件;作为知识分子,他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反映其人生追求和志向。本文在尽可能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楚图南所经历、参与的革命和建设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楚图南早年信仰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革命,1926年入党后曾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辗转于东北、山东地区宣传革命,1930年11月因学潮被捕入狱。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表明,楚图南在1934年出狱后与党组织的联系一度中断,但他始终追求进步,党员的身份认同影响了他的思想与实践。由于革命时期的特殊政治环境及新中国成立后对楚图南的政治安排,他的党员身份长期处于秘密状态。在文学方面,楚图南由支持新文化运动诸人所提倡的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抗战文学)的创作,抗战时期在昆明等地积极参与文化抗战活动。楚图南认为抗战文艺的创作应当服务于抗战现实,来源于抗战和大众生活,富有战斗性和地方性、民族性,《旅尘余记》便是其抗战文艺思想的最好注解。在翻译方面,受到早期革命教育及革命经历的影响,楚图南倾向于选择富于革命性、进步性作家的作品,他与屠岸关于惠特曼的论争透露出其希望翻译能够因应时代,影响读者,在文化抗战中发挥实际效用。此外,楚图南对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史有一定研究,体现了他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学术的志趣。抗战胜利前后,楚图南作为民盟云南支部的领导人之一,对民盟云南支部的组织发展和民主运动都有重要影响,包容性的文化视角影响了楚图南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但他又是“第三条道路”的坚决反对者,同时认为“民青”和民盟是兄弟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楚图南曾负责民盟西南区盟务整理,这一工作与西南区文教工作有着紧密联系,透露出建国初期中共与民盟密切合作的一个侧面。在民盟转变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后,楚图南对民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楚图南长期致力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对楚图南生平的简述和思想的分析表明,楚图南的身份认同影响了他的思想与行动。但究其本质而言,他仍然是一个具有传统士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出生环境与经历使楚图南不同于端坐象牙塔一心为研究的知识分子,他能“坐而言”,但更重视“起而行”,由边缘到主流,从知识分子到文化官员,楚图南的一生始终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奉献的一生。

杜庭禧[7](2019)在《浅析惠特曼诗歌翻译的得失》文中认为惠特曼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诗人,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和翻译惠特曼的诗歌是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追求。翻译惠特曼作品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几条主线和要素,包括"生活性""文学性""哲学性"和"历史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构建出诗歌的特征和内涵,便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

杜璇[8](2019)在《惠特曼在中国与“中国的惠特曼”》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美国着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倾注毕生心血创作的《草叶集》,从内容到体式皆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勃勃生机,甚至掀起了自由体诗歌的创作热潮。惠特曼的诗集和诗学理论,成为中国诗学深入地颠覆古典诗学的驱动力,对中国现代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文章深入探寻作为他者代表的惠特曼,在被中国现代诗人所接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和有创造性的误读,以及此种误读现象存在的成因,阐释中国知识分子对其诗学精神和诗歌体式的重塑,以期为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惠特曼诗歌精神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下的传播状况和变化现象,为中国当下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起到一定的鉴镜作用。

侯晓莉[9](2018)在《道不尽的人世情怀——摭谈华尔特·惠特曼诗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文中提出在艺术形式上,惠特曼不再遵循音节、重音和脚韵等诗歌格律,而自创散文式诗体。在内容上,惠特曼诗歌所蕴含的民族主义、民主精神、自由至上、放歌自然等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旗帜。惠特曼的创作影响深远,美国现代诗人像桑德堡及"垮掉一代"的精神领袖艾伦·金斯伯格均深受其影响。本文所讨论的是大部分语言丰富多变、情感热烈奔放的惠特曼诗歌不吝热情赞美生命的美好与活力,歌颂普通劳动者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尤其其中不乏对弱势的群体,如妇女、黑人、奴隶和受压迫受难者所寄予的深刻同情和怜悯,体现出强烈的人道(文)主义精神色彩。

杜璇,周中明[10](2017)在《论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的精神关系——兼与史记先生商榷》文中指出史记先生等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以《女神》为代表的郭沫若的诗歌是在惠特曼诗歌精神的影响下创作而成,因此郭沫若被称为"中国的惠特曼"。但是,若仔细审视郭沫若的作品,发现他只是侧重于鉴赏和吸收到惠特曼平民观、城市观、灵肉一致的爱情观的表面特征,惠特曼诗歌平民观背后的泛神论、城市观背后的仁爱论、"灵肉一致"的爱情观背后的对国民的深层价值秩序结构改正的意义没有被郭沫若深入地体悟。郭沫若偏重于在本土语境的视阈下把惠特曼的诗歌精神和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以及借鉴惠特曼的诗风来扩展了诗歌话语资源,开拓了诗学视野,丰富了文学想象的审美环境和诗情空间,而不是侧重理解其形而上的哲学特征,这方面则被史记先生和其他学者所忽视。

二、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对话与狂欢——惠特曼复调艺术的现代性批判与共同体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独白世界”的崩塌:“对话”艺术中的现代性批判
    2.1 文本内外的“复调”与现代性批判
    2.2 大型对话中的历史批判和现代民主意识
    2.3 “微型对话”中“他者”历史的建构
3.“狂欢式”的解构与重构:复调艺术中时代新秩序的创建
    3.1 “狂欢式”的解构:等级制度的消解
    3.2 “脱冕”与“加冕”:新世界秩序的建构
4. 同志情谊与国家精神:工人阶级的共同体想象
    4.1 “复调”中的政治理想:工人阶级共同体想象
    4.2 新世界民主的成长:“同志情谊”的联合和超越
    4.3 现代国家精神的创立:以人民性为核心的身份认同
5. 结语

(2)论中国新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3)惠特曼《草叶集》的艺术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品创作背景
二、惠特曼的诗学思想
三、《草叶集》的艺术特点
    (一)以自由体诗形式,将流动的生命力气势展现出来
    (二)通过原始意象,实现艺术感染力的增强
    (三)以“双性视角”,实现双性共生完美境界
四、《草叶集》的思想意蕴
    (一)对民主和自我的讴歌
    (二)对自然与生命的歌唱
    (三)对情感的赞美
五、结语

(5)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选题的创新
第一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与作家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第一节 美国非侦探短篇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美国侦探小说在中国传播
    第四节 美国文学作家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旧派文人
        一、非鸳鸯蝴蝶派作家
        二、鸳鸯蝴蝶派作家
        三、旧派文人主要传播美国通俗文学的原因浅析
    第二节 新派文人
        一、文学研究会成员
        二、创造社成员
        三、其他传播者
        四、新派文人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与原因浅析
    第三节 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旧派通俗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旧派通俗刊物
        二、旧派通俗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崇新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民国崇新刊物
        二、民国崇新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三节 出版发行社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节 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保留的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意义
        一、中国新诗人对美国文学的接受
        二、美国文学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启蒙
        三、美国文学成为国人学习的资料来源
    第二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局限
        一、传播体系不完善
        二、文学功利主义
        三、美国文学精神下传的艰难性与潜在破坏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作品与着作
    (二)期刊论文
附录
    (一)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期刊资料整理)
    (二)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单行本资料整理)
    (三)《大陆报》登载的欧·亨利未公开发表的部分作品及相关宣传
后记

(6)楚图南的生平与志业(1899-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史料来源、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 共产党员楚图南
    2.1 确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2 早期革命活动及被捕入狱
    2.3 作为地下党员与1960年代公开党员身份
3 楚图南的文学活动及其思想
    3.1 楚图南的文学之路
    3.2 介绍惠特曼:楚图南与屠岸关于翻译的一次论争
    3.3 楚图南在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
4 楚图南与民盟
    4.1 楚图南与民盟云南支部
    4.2 进入民盟中央工作
5 楚图南与新中国的文教、外交工作
    5.1 楚图南在西南区的文教工作
    5.2 楚图南的外交工作
    5.3 楚图南关注世界语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浅析惠特曼诗歌翻译的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翻译应当遵循的主线——将生活性作为诗歌的源泉
    (一)自然率性的成长历程
    (二)高雅纯粹的精神给养
    (三)超越生死的人生领悟
    (四)多元丰富的社会历练
二、诗歌翻译应当体现的旋律——将文化性作为诗歌的特色
    (一)各种隐喻涵义的挖掘
    (二)指向事物涵义的解读
三、诗歌翻译应当体现的价值——将哲学性作为诗歌的理想
四、结语

(8)惠特曼在中国与“中国的惠特曼”(论文提纲范文)

1 民主精神的天使,抑或殖民主义的撒旦
2 无产阶级革命者抑或资产阶级革命者
3 国际人道主义者抑或国际霸权主义者
4 感性抒情抑或理性谋略

(9)道不尽的人世情怀——摭谈华尔特·惠特曼诗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道主义:人类永不厌倦的话题
二、惠特曼诗歌中的人文蕴涵和人道主义思想
三、结语

(10)论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的精神关系——兼与史记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郭沫若诗歌与惠特曼诗歌平民观的差异
二、郭沫若诗歌与惠特曼诗歌城市观的区别
三、郭沫若对惠特曼爱情诗歌的误读

四、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话与狂欢——惠特曼复调艺术的现代性批判与共同体想象[J]. 李应雪.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2(01)
  • [2]论中国新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渊源[J]. 吕周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惠特曼《草叶集》的艺术魅力[J]. 席荣志.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05)
  • [4]惠特曼的民主精神对中国现代诗人的影响[J]. 杜璇.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0(01)
  • [5]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D]. 何朝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6]楚图南的生平与志业(1899-1994)[D]. 刘银先.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0)
  • [7]浅析惠特曼诗歌翻译的得失[J]. 杜庭禧. 北方文学, 2019(26)
  • [8]惠特曼在中国与“中国的惠特曼”[J]. 杜璇.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03)
  • [9]道不尽的人世情怀——摭谈华尔特·惠特曼诗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 侯晓莉. 文教资料, 2018(19)
  • [10]论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的精神关系——兼与史记先生商榷[J]. 杜璇,周中明. 学术界, 2017(03)

标签:;  ;  ;  ;  ;  

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