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假期间喂奶导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学校放假期间喂奶导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安明,张景辉,张秦永,杨军鹏,李梅基[1](2019)在《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白银市5个县区食品中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年共监测食品样品24类1 638份,致病菌总检出率为6.90%,24类食品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较大,其中生畜禽肉中致病菌检出率为18.97%,主要致病菌是致泻大肠埃希菌;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17.42%,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胞杆菌和阪崎肠杆菌;乳及乳制品检出率为16.54%,主要致病菌是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动物性海水产品检出率为15.00%,主要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熟肉及其制品检出率为5.71%,主要致病菌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结论 2013—2017年白银市部分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因此,应对这类食品的生产、流通和储存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林艳艳[2](2018)在《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素食饮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伴随着畜牧业带来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动物权利问题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素食饮食,但是校内饮食生活中,素食的饮食选择和营养支持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再加上素食青年缺乏营养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对素食青年的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本课题以运用服务设计和营养干预理论促进素食大学生的营养饮食为出发点,基于高校素食青年现有的饮食模式,总结出了问题和机会点,并结合涉及校园饮食以及营养指导的服务设计案例分析,获得服务设计介入高校素食服务系统的启示以及调研方向。调研借助导师课题、素食公益相关的组织平台、素食相关活动找到目标用户,运用初步及深度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法、角色体验等方法开展调研工作。根据初步调研发现高校素食青年大部分处于素食的初适期和适应期,并根据高校素食青年饮食行为运用洞察卡片归纳为4类典型用户,在素食的初适期和适应期的饮食行为存在许多的问题,但也是对其养成营养饮食习惯进行干预的好时机。通过对高校素食青年、食堂、餐厅等素食服务提供方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研,总结归纳出需求点和问题要点,调研过程中还发现素食公益组织在高校素食青年群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营养干预理论以及WOOP行动卡片对养成习惯的促进作用,输出了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以及素食营养饮食常态化的设计策略,该原则和策略对高校素食青年的饮食服务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邵忠祥[3](2016)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的调查》文中提出充足的营养是保障学生身体发育和学习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滞后,中西部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简称《营养改善计划》)颁布实施。涉及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99个县近3000万农村中小学生。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深入执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曾作出过重要批示:“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应予推广”。作为来自贵州的国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出于对家乡教育的热爱,本研究选取《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国家试点县较多的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对该省的麻江、台江、丹寨、贞丰、织金、紫云、德江、黔西、威宁、施秉、惠水、桐梓、荔波13个国家试点县共58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并对贵州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预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研框架和调查工具。《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现状,主要立足于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多个角度从《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成效与突出问题两个维度来调查了解。影响因素则借助公共政策执行影响因素理论,分别从政策问题因素、政策资源因素、执行主体因素、目标群体因素、政策运行机制因素、教育文化环境因素六个维度分别进行描述。共发放教师问卷848份,收回有效问卷806份;家长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学生问卷1578份,收回有效问卷1428份,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5.1%、81.0%、90.5%,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教育局营养管理办公室人员、中学小校长、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在贵州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国家试点县总体上已全部实现了食堂供餐,同时还进行了地方试点,使贵州国家试点县近350万的所有农村中小学生和地方试点县30多万农村中小学生吃到了营养餐,达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目标。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有改善,学习成绩有提升;出勤率提高,课堂疲倦感减少;家长和学生对营养餐总体上较为满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一些地区统购管理存漏洞,食品安全隐患大;经费投入不足,公用经费被严重挤占;工勤人员不足,部分教师工作量增大;县域间投入不均衡,食堂设施差距大;监督机制不健全,尤其缺少家长监督;同时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发现影响《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成效的首要因素是运行机制因素,主要体现为相关的激励约束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第二是政策执行者的政策执行能力和责任意识较差;第三是政策运行经费、食堂工勤人员及食堂设施等政策资源不足;第四是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过程非常复杂;最后是《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执行缺少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针对《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提出促进《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一要健全政策执行的激励约束与监督管理机制,具体是明确激励与约束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政策执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同时要强化执行组织的管理,促进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二要定期对各级政策执行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者对《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性认识,同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政策执行能力。三要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执行细则,通过细化政策目标,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通过建立政策诉求的表达机制,提高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四要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比例,保证稳定的政策执行经费。五要发挥公益组织积极作用,减轻政府在经费及管理上不足。六要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形成一种关注学生营养和健康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最后建议推动营养立法,为《营养改善计划》政策长期实施提供法律保障。总体而言,本文重点研究《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促进《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有效执行的政策建议,以期能为《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执行提供参考,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难点是调查工具的设计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力图创新:研究选题上,《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但目前缺少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研究;研究视角上,本研究基于公共政策执行的视角来分析《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应用创新。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用数据说话,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诚然,由于受到研究能力与方法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继续加以完善。

姜泽芳[4](2015)在《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状调查和困境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农村学龄儿童上学远、吃饭难、吃冷饭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从免费午餐到九阳厨房再到马山实验,民间组织一直在为农村孩子的营养问题努力着,国家也免除学龄儿童的书费、学杂费,并给贫困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费,并由小学每天2元发展到4元,初中每天3元发展为5元。20儿年,政府从民间组织的手上接过了农村学龄儿童营养改善的担子,在明确补助标准的前提下,配套以完整的规章制度,从省到县的各级政府也在营养改善计划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云南省作为西南贫困地区之一,由于少数民族众多,交通不便利,经济差异较大等条件限制,在营改计划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各级人民政府一直在总结教训,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我省的营改之路。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自营改计划实施以来,看到了家长和学生对这一政策的肯定和支持,也看到和听到了许多问题,笔者试图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省的营改计划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深入到学校,听听学校困境,深入家长中,了解家长的想法。在探究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中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自己的浅见。本文主要对云南省三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县的两所中学,三所小学进行了调研,收集到3个学校的施行细则,营养餐食谱,资金使用账簿等资料,对350名学生和4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自己的实地观察,发现了各学校在政策、监管、食堂承包、餐饮卫生、应急预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在阅读大量的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文章从宏观方面进行探讨的较多,本文欲从细致的方向入手,从政策、监管、餐饮等细节方面进行

杨扬[5](2013)在《青海省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研究 ——以青海省乐都县为例》文中提出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由来已久,直到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才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青海省乐都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这一地区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尤其严重。本文通过对乐都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的研究,希望厘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全国性的营养改善计划的诞生过程;二是乐都县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现状;三是现有政策是否满足了学生营养改善的需求,还存在哪些不足。笔者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综合运用了调查问卷、人体测量、结构式访谈、观察、文献检索等手段收集资料,并运用Z评分法、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政策分析法以及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我国大规模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诞生的。从历史角度看,国家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的营养问题,但受国家经济发展、利益分配格局的限制,一直没有采取实际的措施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从现实角度看,一方面,大规模的撤点并校政策使寄宿制学校大规模产生,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更加显性化;另一方面,社会公益力量对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的广泛介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民众对于国家应担负改善学生营养的责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第二,乐都县农村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较为严重,但在营养改善计划介入后,这种状况正得到积极的改善。通过对乐都县农村小学生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血红蛋白值得分析得出,该县农村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较全国平均水平严重。但与两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乐都县农村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营养改善计划起到了积极的效果。第三,是否寄宿是影响学生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走读生的营养状况好于寄宿生,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一方面说明营养改善计划提高了学生营养;另一方面也说明供餐内容和供餐模式等因素造成了走读生和寄宿生不同的改善效果。此外,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和兄弟姐妹个数也是影响学生营养状况的因素。第四,国家和地方的营养改善政策是提高学生营养水平的有力保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营养改善政策保障了营养改善计划能够落到实处,保证了营养改善计划能够真正惠及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但受现实情况以及政策是否有效执行等因素的影响,政策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王莹[6](2013)在《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文中指出为了全面了解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省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的三个县共计14所中小学作为样本,进行了为期18天的实地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样本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并得出如下结论:1.教师、学生及家长基本都对“学生营养改善的计划”有一定的了解,但又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够全面。2.各校都努力按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规定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但是部分学校还是未能完全落实好。3.营养餐的不同供餐模式和食堂的不同经营方式都影响着营养餐的品质、成本价值和满意度,其中以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供餐模式的营养餐优势最为明显,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供餐模式次之,最后是企业供餐模式的营养餐。4.各地各校的营养餐工作在有序的开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学校食堂建设问题、营养餐的运输问题、人员编制不足问题、营养餐工作开支问题等。5.与营养餐的供应和组织工作相比,西北农村学校的营养教育相对滞后。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认为需要做出努力的方面主要是:1.加大对营养餐工作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学校营养餐工作的认识和信任程度。2.完善法制建设,增强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检查力度的提升是保证营养餐工作始终保持在正轨上的动力。3.严把营养餐质量关,提高营养餐价值是营养餐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做到“安全先行,营养为主”。4.加紧学校食堂的扩改建工作,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食堂供餐模式的营养餐,并加强对学校食堂运营的监察。5.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并创建学生、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营养教育体系。

许冰[7](2013)在《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文中指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社会政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思想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福利体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在后期的一个主要修正和补充就是在原有三分法(国家、市场、家庭)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社会的概念。那么在我国当前的福利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究竟在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它是否如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能够成为政府、市场、社区之间的纽带,进而促使私人和局部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呢?本文选取发起“免费午餐”项目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在福利分配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此类发端于微公益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具有高度公民自治的特征,其利用网络快速地反馈社会需求,成为了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中介。在慈善资源的获取方面,其首先通过与官办慈善组织合作而获得了公募资格,其次又通过社会个体大众的参与和市场化两种方式获得了进行公益服务的各类资源。前者主要面向个体大众,通过向公民提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多种便捷途径,获取社会个体大众的支持与资源;后者主要面向慈善捐赠企业,通过企业营销策略提升公益项目品牌,吸引企业进行善因营销,获取企业的捐赠资源。围绕着福利服务的两个关键要素:福利资金的筹集与授权,以及福利服务的实际配送,本文对我国农村贫困儿童营养改善领域内的几类参与主体进行了角色划分。其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各级政府为福利资金的筹集与授权主体,企业和公益类事业单位为福利服务的实际配送主体。接下来的分析就是围绕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其他几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而展开。在与中央政府的互动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作为政策倡导者的角色非常突出,其采取的是一种以战略公益推动国家公共政策的行动倡导模式。最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依靠组织化凝聚起来的社会权力,加快了国家的政策议程,实现了国家资源的投入。但中央政府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只是将包含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内的各类民间组织作为一种资源补充者的角色,并未在项目的实施中赋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更多的角色安排,二者之间缺乏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在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中,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主要靠资源优势吸引地方政府进行合作,两者的合作关系的达成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利益标准。在国家政策出台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以期与国家资金形成互补。但由于中央政府并未赋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政策实施环节中的角色和权利,令民间项目与国家项目无法实现制度上的整合,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具体福利领域的介入依然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的个人利益标准。同时,由于政策制定不完善,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与企业勾连的寻租行为,导致了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其合作关系的破裂。但即使面临发展困境,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仍然运用自己有限的慈善资源以及项目经验优势,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与其合作,以实现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中,出现了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出资购买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本文称之为“反购模式”。反购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福利服务主体的单一化,以及民间公益服务类非营利组织的缺位。反购模式虽然实现了慈善资源的有效使用,但也会伤及到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民间性,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基本利益,不利于二者合作关系的长期维系。在与企业的互动中,本文区分了作为慈善捐赠者的企业和作为福利生产者企业的不同角色。在与前者的互动中,民间慈善公益组织通过公益品牌的商业化营销,吸引慈善捐赠企业进行合作捐赠;在与后者的互动中,作为筹资与授权主体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表现出了对福利生产企业的排斥与疏离。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资源上高度依赖社会大众,而社会大众不可能接受自己的慈善捐赠用于企业的盈利补贴,所以作为筹资主体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不会和福利生产企业进行直接的合作。结合以上的分析,本文指出,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福利分配体系中早已突破了资金补充者的角色,在实践领域对我国福利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对其角色的准确把握和组织身份认可,同时也因其组织成员并非由利益群体直接构成,令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无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与政府以及市场相互制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未来的发展与定位,从目前看来依然有赖于国家对其组织身份的认可与赋权。在中央——地方分权化的政策实施模式下,中央政府应该以元治理的角色出现,完善相应的制度,确立福利多元化格局中的基本秩序。

李桂兰,高永清[8](2008)在《学生饮用奶与中小学生健康》文中研究表明

许长征[9](2001)在《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朱小洁[10](1993)在《一起学生课间餐食物中毒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1 流行病学调查1.1 基本情况州山乡下属6所小学,38个班级,1247名学生,73名教师,从9月15日起由乡校统一供应课间餐。食品来源:糕点从柯桥阮社先锋食品厂(系无证个体加工厂)进货;饮料由诸暨白泉饮料联营厂供给。1.2 发病经过18日下午7时,州山乡卫生院同批接

二、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方法
    1.3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
    2.2 不同监测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3 不同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4 不同季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
    2.5 不同食品种类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季度分析
    3.2 食品类别分析

(2)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兴起素食为餐饮市场带来新机遇
        1.1.2 素食动因源自对生活、生命、生存的思考
        1.1.3 高校素食人群的饮食存在营养隐患
        1.1.4 服务设计为健康营养素食提供新趋势
    1.2 研究现状
        1.2.1 素食营养研究现状
        1.2.2 服务设计在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与服务设计
    2.1 素食概述
        2.1.1 素食文化
        2.1.2 素食类型
        2.1.3 “素”生活
    2.2 高校素食青年概述
        2.2.1 高校素食青年
        2.2.2 高校素食文化协会
        2.2.3 高校素盟(UCVA)
    2.3 营养素食概述
        2.3.1 中医养生中的素食
        2.3.2 营养学中的素食
        2.3.3 素食金字塔解析
    2.4 营养干预理论
        2.4.1 知信行理论(KABP/KAP)
        2.4.2 计划行为理论(TPB)
        2.4.3 阶段变化理论(TTM)
        2.4.4 自我效能理论(SET)
        2.4.5 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
    2.5 服务设计概述及介入素食营养饮食指导的思考
        2.5.1 服务设计概念及原则
        2.5.2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2.5.3 服务设计的应用
        2.5.4 服务设计介入素食营养饮食的思考
第三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
    3.1 高校素食青年现有饮食模式比较分析
        3.1.1 食堂型
        3.1.2 校外素餐型
        3.1.3 自制素餐型
        3.1.4 三种模式总结
    3.2 现有高校营养素食流程分析
        3.2.1 营养素食供餐流程分析
        3.2.2 素食青年用餐流程分析
    3.3 营养素食服务触点分析
        3.3.1 身体状况评估及营养需求
        3.3.2 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及饮食搭配知识
        3.3.3 完善利于营养吸收的身体及心态条件
        3.3.4 营养摄入后的评估与反馈
        3.3.5 形成营养管理常态
    3.4 高校营养素食餐服务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4.1 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3.4.2 利益相关者动机矩阵分析
    3.5 服务设计介入营养素食的案例与启示
        3.5.1 营养餐食服务设计案例
        3.5.2 营养餐食服务设计案例比较
        3.5.3 服务设计介入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的启示
第四章 高校素食青年调研分析
    4.1 调研计划安排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及内容
    4.2 素食用户初步调研
        4.2.1 《三日全食记》课题对素食用户的调研观察
        4.2.2 素食用户初期调研问卷分析
        4.2.3 素食用户初期调研小结
    4.3 高校素食青年用户深度调研
        4.3.1 高校素食青年调查问卷分析
        4.3.2 高校素食青年的访谈与分析
        4.3.3 高校食堂、餐厅的调研与分析
        4.3.4 深度调研问题及需求点总结分析
    4.4 高校素食青年典型用户(洞察卡片)
    4.5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方向
第五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
    5.1 营养素食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
        5.1.1 促进素食文化发展实现自我追求
        5.1.2 整合多方资源价值共创
        5.1.3 实现营养素食服务多元化
    5.2 高校素食服务系统构建设计原则
        5.2.1 产品服务功能层面
        5.2.2 情感体验层面
        5.2.3 价值共创层面
    5.3 构建营养干预常态化的设计策略
        5.3.1 WOOP理论干预营养习惯形成
        5.3.2 营养干预常态化环境搭建
        5.3.3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常态化的设计模型
    5.4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的服务设计工作坊
        5.4.1 工作坊一:素食大学生健康设计
        5.4.2 工作坊二:素食文化协会项目路演
        5.4.3 服务设计策略的反思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项目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
        1.1.2 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1.1.3 学生营养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关注
        1.1.4 我国长期对农村学生营养问题重视不足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农村
        1.3.2 营养改善计划
        1.3.3 政策执行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教育政策执行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1.1 国外教育政策执行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1.2 国内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2 国内外学校供餐政策执行研究
        2.2.1 国外学校供餐执行研究
        2.2.2 我国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研究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3.2 教育公平理论
    3.3 政策执行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研究重点、难点与拟创新点
        4.2.1 研究重点、难点
        4.2.2 研究拟创新点
    4.3 研究思路与调查设计
        4.3.1 研究思路
        4.3.2 调查设计
    4.4 研究信度、效度与研究伦理
        4.4.1 研究信度
        4.4.2 研究效度
        4.4.3 研究伦理
第5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供餐政策发展
    5.1 已有政策及相关项目
    5.2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
    5.3 民间公益与媒体关注助推《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出台
第6章 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现状与主要问题
    6.1 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现状
        6.1.1 政策理念认同度高
        6.1.2 政策实施成效较明显
        6.1.3 家长及学生满意度较高
    6.2 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政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6.2.2 政策经费投入不足产生的问题
第7章 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策自身因素
    7.2 政策资源因素
    7.3 执行主体因素
    7.4 目标群体因素
    7.5 政策运行机制因素
    7.6 教育文化环境因素
第8章 促进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8.1 健全政策执行的激励约束与监督管理机制
        8.1.1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政策执行效果
        8.1.2 加强组织管理,促进监督主体的多元化
        8.1.3 建立工资增长长效机制,留住员工
        8.1.4 规范统购管理,明确责任主体
    8.2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与政策执行能力
        8.2.1 提高政策执行者认识水平,落实政策理念
        8.2.2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落实具体职责
        8.2.3 加强政策执行队伍培训,提高政策执行能力
    8.3 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执行细则
        8.3.1 细化政策目标和建立政策诉求表达机制,促进政策目标实现
        8.3.2 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比例,明确投入方向
    8.4 发挥公益组织积极作用
        8.4.1 创造有利于公益组织参与的制度环境,促进公益组织参与积极性
        8.4.2 加强与公益组织合作,减轻政府经费负担
    8.5 构建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8.5.1 加强宣传与沟通,形成形成良好的政策执行文化氛围
        8.5.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重视学生营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8.5.3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的实效性,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8.5.4 加强感恩教育,减少浪费
    8.6 推动营养立法,为《营养改善计划》长期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8.6.1 立法监管责任,明确责任主体
        8.6.2 立法保证资金投入,确保经费来源
        8.6.3 立法保证营养标准,确保营养均衡
第9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状调查和困境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 理论依据
        1、公共产品理论
        2、公平和正义理论
        3、教育福利
        4、福利经济学理论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 相关概念界定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概述
    (一) 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台背景
        1、时代背景
        2、政策背景
        3、农村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城乡对比)
    (二) 在我国农村学校推行营养改善计划的必要性和作用
        1、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2、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
        3、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改善农村办学方式的需要
    (三) 现行营养改善计划主要的政策措施
        1、政府主导
        2、启动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
        3、注重食堂建设和食品安全
        4、鼓励社会参与
        5、提高寄宿制生活费和膳食补助标准
二、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施行情况及问题
    (一) 营养改善计划推行以来的主要成绩
        1、解决了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吃饭远、不吃饭、吃冷饭的问题
        2、营养改善计划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各具特色
    (二) 营养改善计划推行以来的主要问题
        1、政策问题
        2、供餐模式
        3、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管
        4、食堂经营模式
        5、餐饮卫生
        6、应急预警方案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建议及对策
    (一) 转变食堂经营管理模式
    (二) 加强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管
    (三) 供餐模式的转换
    (四)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五) 各级部门的政策制定应该因地制宜
    (六) 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青海省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研究 ——以青海省乐都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理论
    第三节 国外学生营养改善经验介绍
    第四节 国内学生营养改善问题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三节 研究流程与研究框架
第四章 青海省乐都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现状
    第一节 乐都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第二节 乐都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分析
    第一节 以法律、国家规划形式确定的营养改善政策
    第二节 国家营养改善专项政策
    第三节 乐都县营养改善计划政策
    第四节 基于实践基础的营养政策分析
    第五节 政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一)追求教育公平的社会背景
    (二)改善学生营养的必要性
    (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四)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问题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对检索文献的整理与分析
    (二)对教育资助工作的介绍
    (三)对国内外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介绍
    (四)研究综述
    (五)个人反思与建构
四、研究基础
    (一)政策依据
    (二)现实基础
五、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的设计
    (五)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六)研究过程
    (七)研究工具的检验与说明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营养餐基本情况分析
    (二)三个样本县的营养餐比较
    (三)供餐模式比较
    (四)营养餐的作用、影响和满意度
    (五)营养餐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六)营养教育的有关情况
七、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策与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7)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思路
        三、分析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策略
        二、个案选择
        三、具体研究方法
    第六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七节 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微公益阶段的“免费午餐”行动
        一、“免费午餐”行动的缘起
        二、微公益与传统公益行动的差别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社会个体大众的互动
        一、关于慈善组织与社会个体大众关系的相关讨论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资源获取:社会大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S基金会的互动
        一、走向组织化的微公益
        二、S基金会与“免费午餐”合作的原因分析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行动合法性的获得:联合劝募
    第四节 组织化阶段的免午管委会
        一、免午管委会的组织目标
        二、免午管委会的机构设置
        三、免午管委会的人员构成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福利政策领域中的福利多元化格局
    第一节 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福利项目实施中的各主体角色分析
        一、政府角色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角色
        三、学校角色
        四、企业角色
    第三节 当前福利多元化格局的整体性特征
        一、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地方性差异
        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区域性差异
        三、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合作化趋势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中央政府的互动
    第一节 关于慈善公益组织与政府关系的讨论
        一、国家——社会分析视角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
        三、非营利组织自身发展的视角
    第二节 免午管委会对国家公共政策的推动
        一、国家政策出台前的“免费午餐”行动
        二、“营养改善计划”出台前的国家行动
        三、国家项目与民间项目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中央政府的互动关系
        一、公民社会的产生:作为倡导者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
        二、缺乏制度化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第一节 国家政策出台前免午管委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一、关于合作关系的界定和讨论
        二、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三、地方政府的社会行动分析
        四、非制度约束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模式
    第二节 国家政策出台后免午管委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一、免午管委会的行动战略调整
        二、地方政府的行动选择
        三、不完全制度约束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地方政府的互动模式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第一节 关于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关系的讨论
        一、公共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
        二、关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讨论
        三、公共物品供给的选择:市场、公益类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志愿模式下的免午管委会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一、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二、学校的社会行动分析
        三、“公益人”价值前提下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公益事业单位的互动
    第三节 政府动员模式下的免午管委会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互动
        一、政府力量的介入对双方互动关系的影响
        二、关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购买政府公共服务的模式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企业的互动
    第一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慈善捐赠企业的互动
        一、关于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慈善捐赠企业关系的相关研究
        二、免午管委会的社会行动分析
        三、作为捐赠者的企业的社会行动分析
        四、基于市场原则的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企业捐赠者的互动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
        一、免午关管委会对福利生产企业的排斥
        二、基于价值差异下的民间公益慈善组织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产生:从微公益到组织化公益
        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发端:网络令公民自治成为可能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形成:微公益与官办慈善组织的融合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特征:公民高度自治与亲政府性
    第二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资源获得:公民参与路径和市场化路径
        一、与社会个体的互动:资源获得的公民参与式路径
        二、与慈善捐赠企业的互动:资源获得的市场化路径
    第三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在福利分配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
        一、与中央政府的互动:公益行动式倡导,引导国家财政投入
        二、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从倡导型资源合作到引导型资源合作
        三、与公益事业单位的互动:反购模式——从志愿性公益到强制性公益
        四、与福利生产企业的互动:疏离与排斥——避免福利资源的低效使用
    第四节 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发展困境及政策建议
        一、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组织身份认定:应从重管理转变为重对话
        二、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功能的有限性:福利多元化中的秩序确立
        三、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未来发展定位:筹资和服务的分离与整合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学生饮用奶与中小学生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 饮奶对学生体格发育的影响
2 饮奶可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
3 饮奶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
4 饮奶对慢性病的影响
5 奶的适宜饮用量
6 学生奶的安全问题

四、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2017年白银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J]. 陈安明,张景辉,张秦永,杨军鹏,李梅基. 职业与健康, 2019(23)
  • [2]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林艳艳. 江南大学, 2018(01)
  •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的调查[D]. 邵忠祥. 西南大学, 2016(04)
  • [4]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状调查和困境探究[D]. 姜泽芳. 云南大学, 2015(09)
  • [5]青海省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研究 ——以青海省乐都县为例[D]. 杨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3(02)
  • [6]西北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以甘肃省三个县为例[D]. 王莹.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7]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行动对福利多元化格局的形塑 ——以S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例[D]. 许冰. 南开大学, 2013(06)
  • [8]学生饮用奶与中小学生健康[J]. 李桂兰,高永清. 中国学校卫生, 2008(01)
  • [9]一起学校课间加餐奶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 许长征.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1(06)
  • [10]一起学生课间餐食物中毒的调查[J]. 朱小洁. 中国公共卫生, 1993(S2)

标签:;  ;  ;  ;  ;  

学校放假期间喂奶导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