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实先生的《书法与中国文化》

寻找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实先生的《书法与中国文化》

一、寻求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石先生新作《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涵铎[1](2020)在《集字与集古研究》文中提出

耿灿[2](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龙铁佳[3](2020)在《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十分注重书法教育,自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始,书法不仅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一种艺术,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魏晋时期,在秘书监下曾立书博士,为朝廷培养抄录、缮写政令公文的人才。到了隋朝,国子监之下设立专门进行书法教育的官方学校——书学,强调书法人才的培养。随后的唐代书学在前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在教材、考核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出现了书法教育繁盛的局面。北宋时期的书学发展可谓达到巅峰,在“右文”的政策下,北宋书学从培养目标的设立、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组织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宋徽宗时期达到空前繁荣。作为古代官方书法教育的典范,北宋书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书法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历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发掘。因此,梳理北宋书学诞生、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北宋书学人才培养体系,概括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总结其历史经验,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研究的整体情况,而且有利于揭示书学教育发展规律,为我国当前书法教育,尤其是书法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有关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一手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从教育史、艺术史的角度对北宋书学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引言部分,在引言中简要阐明了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并在充分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相关概念,明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二是论文的第一部分,这是后续研究的必要铺垫,本部分主要探讨了北宋书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文教政策、尚意书风、帝王的喜好推崇等影响书学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北宋书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以便更好地厘清北宋书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把握北宋书学人才培养发展的状况。三是论文的重点与核心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北宋书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考核、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北宋书学以培养通晓《论语》、《孟子》的儒学人才、精专“篆、隶、草”的技艺人才、兼通“诗、书、画”的文学人才的“全才”为总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书学的课程设置包括技法课程、经学课程、字学课程,课程考核则从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两方面进行论述。北宋书学人才培养还具有独特、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以名帖临摹、名师指导两种主要实施方法进行。为保障书学的顺利运行,还设有一系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本文从考选制度、教育管理规章和教学管理机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四是结论部分,本部分通过总结和归纳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鉴古知今,以期为当下书法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飞[4](2020)在《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易代,从政治社会变迁到学术风气转变,从文人群体思变到文艺思潮革新,极大反映了“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基于遗民现象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发展理路,寻求在艺术社会学范畴内厘清遗民社会现象与书法之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社会变迁与艺术思潮、群体交往与书法活动、观念转变与书风变革等关系展开,并以“群体”与“书法观念”两条主线阐论“明遗民现象”:一是“遗民书家群体”是从交往活动与互动关系层面进行研究,突出本体的呈现;二是“书法观念”是从“接续”与“嬗变”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突出遗民书家群体独有的审美内涵,进而审视其共性与差异。明清之交,书坛的总体大势仍然接续明末之余风,遗民书家除了有“接续”之功,亦有新的革新与创变。研究易代之际遗民书家这一特殊的群体,首要了解遗民的相关性问题,如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命状态、生存环境、民族情怀、节义操守等,其次是群体的界定、群体内部的差异、群体书风的特质与差异、传统文化对遗民书家人生选择的影响程度等相关问题,最后考察遗民交往的地域性问题,将遗民重镇划分为晋、陕、江浙、岭南一带,有目的地选择遗民书家具体个案,考察遗民社会的书法交往活动。遗民脱离政治场合,形成“无功利”的艺术生态,其艺术作品更趋于纯粹化、个性化特征,形成具有遗民色彩的“野逸”“孤峭”“荒率”书风,甚至是走向“丑怪”的极端表达。遗民书法观念的转向上,有几条脉络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书学思想中掺杂民族观念尤为强烈,遗民书家注重人格的建设,尤重气节,反对“奴俗”之气;二是部分遗民书家试图突破“二王”传统阵营,渐从拟古转向师心;三是遗民书家本身就有传统的书学功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出遗民特有的气质,加之书画家的双重身份,将“画法”引入“书法”之中,有着从正统向闲逸的转向;四是朴学的兴起而形成的金石书法观念,使得书坛的局势逐渐由行草向隶书过渡,从而审美上逐渐转向汉隶中“丑拙古朴”与“不衫不履”意味。本文主旨在考证明遗民书家的诸多问题,展现明遗民书家群体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交游活动等,以凸显特殊时代的书法创作活动,从而剥茧抽丝,把握其创作的观念,揭示其创作的规律,以期对明清之际书法史的研究有所补益。

郭兴旺[5](2019)在《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书画“技艺论”的形成,是庄子“进技于道”审美创造理念和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古代书画美学发展史上,技艺的审美创造突显了“道”的哲学创造方法和审美原则。中国书画笔法的审美构成,自汉代始则具备了自然、自由及鲜活的生命形态和“气息”。艺术所表达出的玄妙而鲜活的“形”、“势”,使书画的哲学审美内涵更加丰富;中国书画技艺“进道”的审美创造原则的成熟,使技艺表达的途径也更加明确,创作方法也更加率达和规范。论文通过对中国书画“技艺论”审美创造渊源的追溯和审美表现的探讨,展开对中国古代书画“进道”条件、方法和影响因素的总结和确立,突显了“技艺论”在中国书画审美创造中的重要价值。并彰显了“进技于道”创作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书画技艺“玄妙”而“自然”的“意象”“意境”形态表现。用以说明中国书画的审美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不能脱离庄子“技艺论”的审美创造理念。“技艺论”是表现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技法依赖。中国书画技艺的审美创作表现,历来都是围绕哲学审美而进行的。中国书画美学建立在古代“技艺论”审美创造基础上。如果中国艺术思想的本质是徐复观所说的“艺术精神”,那么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本质,就是审美创造。

张俊婷[6](2019)在《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之地,大学的发展与高层次人才息息相关。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先生也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育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可见,大学教授作为大学的灵魂与核心,主导着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即使在民国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经济凋零的时期,民国大学教授群体中也不乏出现了很多文人志士,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创造出了丰厚的学术成果,奠定了我国学术发展的基础。而这些民国大学教授群体之所以至今被人书写和歌颂,主要在于他们身上的学术精神风貌感召后人,集中表现在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依旧有很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这就有必要我们以史为鉴、以史为证,探寻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推动当前大学教授群体的发展。因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在界定大学、教授与学术特征概念的基础上,从大学的本质、大学的属性、大学的使命角度去分析教授的学术使命与责任,阐述大学与教授、大学学术组织与教授学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其次,概况和归纳了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两个来源及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最后,从学术视角归纳出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学术特征:一是学问渊博、博览群书,表现在学贯中西、学参文理、学通古今;二是学术水平卓越、视野开阔,表现在学术成果突出、学术思想先进;三是学术风格独特、各显其艺,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研究路径各异,教学和研究方法多样;四是学术道德高尚、学风严谨,表现在遵守学术规范、承担学术责任、开展学术批判。民国大学教授之所以具有上述学术特征,其原因在于:一是教授共同的学术追求和强烈的学术责任,二是大学教授制度的建立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三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启示我们,只有提高教授素养、健全大学制度、营造宽松社会环境,才能凸显大学教授的学术水平,呈现大学教授应有的学术特征。

闫晓姣[7](2019)在《画法关通书法津 ——石涛书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初书法,碑风兴起。鉴于晚明时期“尚奇”的审美倾向,清初书法开辟出一条“因奇尚拙”的金石书画道路。石涛便是清初践行以“金石入书画”的书家之一。石涛在诗、书、画、印各方面均有造诣,加之其身份复杂,经历坎坷,交友广阔,善于思考,个性矛盾等特点,使得其艺术作品极具张力,于清初江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石涛十岁习书,而后学画。他的学书不同于其画,虽然石涛提倡书画的“无法”之道,在书法上却表现出了汲取魏晋、唐宋之古法,且借时风为“我法”的书法风貌。石涛以学习颜真卿书法为开端,学习苏轼书法为转折,进一步将汉碑、南北朝碑的金石意味融入书法。石涛由帖学正统到以“金石入书”,将“以书入画”与“以画入书”贯彻始终。这一表现使得石涛很快融入金石书画的文人圈中,并在当时金石家与书画家场域中起到了积极地媒介作用。在石涛传世的书法作品中,独立的书法作品甚少,大量的题跋书法为研究石涛书法提供了可能。石涛的书法极具抒情性,在连接其诗、画、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用他的“诗书画印本一体,精雄老丑贵传神。”一句来解释他的艺术化合之法与审美取向。虽然石涛书法在同时期书家中不能以逸品着称,但他的艺术思想先知先觉,取法全面,运用灵活。他对清初取法金石,将金石意味融入书法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石涛的艺术及其思想影响深远,其书法成就常常为其画名所掩。

刘珈利[8](2018)在《都穆《金薤琳琅》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穆(1459—1525),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於金石学用功颇深,汲汲以求三十载,蒐拓碑石、访寻辑录,终成《金薤琳琅》二十卷。是书仿《隶释》之例,取金石文字搜辑编次,悉录原文,附以考证,或补前人考释之阙漏,或纠正记载之错误,多参閲史籍,注重实地考察。且收文丰富、体例完备、考证精审,对於金石学颇具参考价值。清代王世祯曾赞曰:“是书在欧、曾、吕、赵之间,颇称精核。”但是此书甚少得到关注,未曾整理,也较少有专门研究。因此,本文旨在对《金薤琳琅》的版本、内容、体例及其学术成就和不足进行全面地研究,从而窥探明代一朝金石学方面的建树,为学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作必要的说明。本文分为上下两编,-1—上编对《金薤琳琅》进行研究,共四章。下编主要对《金薤琳琅》一书进行标点、注释等整理工作,以补此书尚无注释本行世之阙。上编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阐述:第-一章叙述《金薤琳琅》作者都穆的生平经历、着述和交游。分为两小节。第一节,考察都穆的生平经历和着述。都穆生於书香世家,进士出身,官拜少卿却无意仕途,醉心学术,着述丰厚。在明代金石学衰微之际,都穆辑成《金薤琳琅》二十卷,实属不易。第二节,考察都穆与当时学者的交游情况。其往来多为吴地先贤与群彦,如沈周、吴宽、文徵明、唐寅等,亦有他乡知已如王守仁、何景明等。第二章探讨《金薤琳琅》的版本源流和编纂体例,分为两小节。第一节,论述其版本情况。H前已知有七侗版本,本节末尾以图形展示各个版本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分析《金薤琳琅》的编纂体例。首先对历代金石学着作编纂体例进行归纳总结,分为存目,跋尾,录文,关谱,分代,分地,义例,纂字,通论九种基本体例,每种均取代表性着作举例浅析,加以阐述。然后对《金薤琳琅》一书的编纂体例进行概括,认为它是存目、跋尾、录文三体兼具,目次编排清晰有序、考察材料详备精核,以见都穆在《金薤琳琅》内容编排上的独具匠心以及其体例的完备性。第三章分析《金薤琳琅》的基本内容,分为两小节。第一节,概述金石文献的类别。第二节,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并按照朝代顺序依次划分,详列《金薤琳琅》所收金石资料,表後对这些内容进行简要的归类概括,依次阐述,力求全面展现《金薤琳琅》的基本内容。第四章探讨《金薤琳琅》的价值和不足,分为两小节。第一节,分析《金薤琳琅》的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其一,史学价值,体现在以碑补史和以碑正史上。其二,小学价值,体现在解释字义、考辨字体上。第二节,分析《金薤琳琅》的不足,从个别资料只录不考、个别资料记录有阙漏讹误、个别资料考证有误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语部分综括全文,对《金薤琳琅》一书的地位和影响进行评价。

陈宇[9](2017)在《独树艺家风 翰墨尽妙传》文中认为有人曾这样形容书法:"一张白纸,一杆瘦笔,五千年的孕育,黑与白的交汇间,舞动出中华的优雅。"将"书法"与"人文情怀"结合起来,遵循"创造适合师生梦想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书法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东莱小学的书法教育,以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态势,奏响了艺术教育的华彩乐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书法教育的引领下,东莱小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品牌,学校积极营造浓郁墨

兰永贵[10](2017)在《媒介视角下的草书作品形式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从书法传播的角度理解媒介可知,书法作品的生产与传播以两方面的媒介为基础:一是书法文本媒介,一是书法传媒媒介。书法媒介既是书法形式的构成基础,也是书法形式演变的基础。而书法的形式是形成书法风格的基础性因素,因此,梳理书法媒介的转型与书法风格的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变成了一个可能。一方面,书法文本媒介中的形式介质、质料介质、工具介质等媒介对书法形式的演变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形式介质转型中的书写样式、书写范式、书写内容的演变;质料介质转型中的书写载体、书写颜料、书写凭信的演变;工具介质转型中的人工工具、电子工具的演变来探讨作为书法文本媒介的历史演化模式,进而从书法文本媒介的意义上展示书法形式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书法传媒媒介中的传媒机构转型、传媒人转型、传媒介质转型也对书法形式的演变带来了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影响草书作品形式演变的系统梳理,进而分析出文本媒介转型、传媒媒介转型与草书作品形式演变的对应关系,并以当代书坛的代表性人物为例引证书法媒介转型对书法形式演变的推进作用,从而为当代书法创作甚而当代艺术创作的诸多现象提供理解和阐释的新视角。

二、寻求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石先生新作《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求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石先生新作《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界定
        1.2 选题缘起整合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现状评述
        2.2 研究定位创新
        2.3 研究方法探索
    3.研究思路及价值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1.3.3 本土化确认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1. 我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我国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和提倡
        3. 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二) 研究综述
        1. 有关书学的研究
        2. 有关北宋书学的研究
        3. 有关书法人才培养的研究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书学
        2. 北宋书学
        3. 人才培养
        4. 北宋书学人才培养
    (四)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五)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一、 北宋书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一) 北宋书学的产生背景
        1. 政治改革的影响
        2. 经济商业的繁荣
        3. 科学技术的发展
        4. 文教政策的调整
        5. “尚意”书风的形成
        6. 帝王的喜好推崇
    (二) 北宋书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1. 北宋初中期沿袭唐制,设立博士
        2. 宋徽宗时期重新建制,颇有创意
        3. 北宋末期发展艰难,书学消亡
二、 北宋书学的培养目标
    (一) 通晓《论语》、《孟子》的儒学人才
    (二) 精专“篆、隶、草”的技艺人才
    (三) 兼通“诗、书、画”的文学人才
三、 北宋书学的课程设置与考核
    (一) 课程设置
        1. 技法课程
        2. 经学课程
        3. 字学课程
    (二) 课程考核
        1. 考试内容
        2. 考核标准
四、 北宋书学的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
    (一) 北宋书学的教学方法
        1. 名帖临摹
        2. 名师指导
    (二) 北宋书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1. 全面严格的三舍考选制度
        2. 严密周详的教育管理规章
        3. 合理完备的教学管理机构
五、 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一) 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的经验
        1. 课程设置,体系完备
        2. 注重师资,各有专长
        3. 严立标准,讲求艺术
    (二) 对当代中国书法人才培养的启示
        1. 更新中国书法人才培养理念
        2. 建立与完善当代书法教育课程体系
        3. 加强书法师资建设
        4. 创新拔尖书法人才选拔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方法、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第一章 甲申巨变后晚明士人身份的转变——遗民身份的出现
    第一节 晚明士人所处的时代
        一、晚明动荡局势下的政治与经济
        二、晚明的社会文化与学术思潮
    第二节 明遗民书家的两种选择
        一、隐逸不仕:龚贤、宋曹、程邃、冒襄、徐枋等
        二、逃禅奉教:傅山、陈洪绶、万寿祺、担当、归庄、朱耷等
    第三节 明遗民书家身份的界定
        一、“明遗民书家”概念辨析
        二、“遗民”还是“逸民”
第二章 接续与革新——晚明变革书风影响下的遗民书家群体
    第一节 遗民书家群体的划分
        一、遗民书家群体的复杂性
        二、遗民书家在全国范围的基本格局与分布
    第二节 接续奇诡跌宕的晚明书风
    第三节 董其昌书风在遗民书家中的回响
    第四节 明遗民书法风格的革新与创变
        一、书风之多样
        二、行草成为创作的主要书体
        三、“遗民书法风格”理解的误区
第三章 明遗民思想与书法之关系
    第一节 遗民情节与遗民精神
        一、畸行:行为怪诞
        二、字号:更替频繁
        三、言论
    第二节 遗民书家的生活方式
        一、卖字鬻画
        二、流离播越
        三、授经传道
    第三节 遗民书法作品中的遗民情结
        一、以物言志
        二、借隐喻以抒志
        三、故国之思和对新朝的对立
        四、描绘遗民生活的景致
第四章 交游与互动——明遗民书家群体的交往
    第一节 遗民书家交往的特点
        一、不喜应酬
        二、四方交游
    第二节 交往对象的选择
        一、同一身份的互动
        二、遗民书家同清汉官的往来
    第三节 北方遗民书家群体——以关中王弘撰的金石书法交游为中心
        一、王弘撰“南游”
        二、顾炎武与屈大均“北游”
        三、王弘撰“北游”
    第四节 江淮地区遗民书家群体——以万寿祺的交往为中心
        一、“隰西草堂”的迁定
        二、“隰西草堂”的聚散
    第五节 南粤地区的遗民书家群体交往——以屈大均的交往为中心
        一、岭南遗民书家之间的交往
        二、朱彝尊、王世祯“南来”与屈大均“北游”
第五章 明遗民书家群体书法观念的转向
    第一节 遗民书家的“人格”建设与反“奴俗”意识
        一、“遗民形象”的自我构建
        二、“贬赵崇颜”——遗民书家的“奴俗”观
    第二节 遗民书家的取法转向——回归篆隶
        一、复古的另一种表现——回归“篆隶”传统
        二、遗民书家的“凭吊”古迹与访碑
        三、“丑拙古朴”与“不衫不履”审美转向
    第三节 从拟古转向师心
        一、对“二王”书风的挑战
        二、“信笔”之言:董其昌与傅山之异同
        三、“巧拙”之辨及傅山、宋曹、朱耷之异同
    第四节 从正统转向闲逸
        一、“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及徐枋、龚贤、朱耷等人的认同
        二、“毡裘气”之辨及傅山、宋曹之有无
第六章 明遗民书家书史价值及其清代回响
    第一节 书法批评中“遗民色彩”的历史出场
    第二节 浪漫书风的式微与狂怪书风的滥觞
    第三节 遗民书法:视为清初一个文化的现象
结语
附录:明遗民书家名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立论的依据和条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哲学、美学着作
        二、主要着作
        三、其它着作
        四、数据库(CNKI)论文检索
    第五节 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先秦“技艺”词源考
    第一节 古代技、艺的本义
    第二节 《周礼》论“六艺”
        一、《周礼》“六艺”的涵盖
        二、《周礼·考工记》“画缋”的记载
    第三节 孔子论“艺”
    第四节 庄子论“进技于道”
    第五节 中国“艺术”、“美术”概念的由来
第二章 汉代书画技艺的转化和审美确立
    第一节 汉代书法由技到艺的审美转化与提升
        一、隶书的技艺之变
        二、“自然”审美观念对隶书的影响
        三、东汉草书技艺的审美提升和表现
    第二节 汉代绘画技艺的审美形成与超越
        一、东汉绘画题材的审美转变
        二、绘画工具对技艺的拓展
        三、壁画技艺的演变与凝练
        四、汉画像图式的“载叙”功能
        五、帛画——文人风致的先导
第三章 六朝书画技艺论的审美自觉和纯化
    第一节 骨、肉、筋、力的笔法构成
    第二节 六朝书法对“形势”美的追求
    第三节 六朝人物画技艺的审美探讨
        一、六朝人物画造型范式的确立
        二、人物画衣纹服饰的笔法成就
第四章 中国书画技艺审美创造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技艺训练的方法和标准
        一、时间训练的必要性
        二、“精熟”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节 技艺训练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临摹法
        二、品读法
        三、学养法
        四、外师造化
    第三节 古代画家技艺训练的途径
        一、画院培养
        二、师承传授
        三、雅集切磋
第五章 中国书画“技艺论”建构的几个环节
    第一节 笔法的审美建构
    第二节 墨法的审美建构
    第三节 造型的审美建构
    第四节 章法布局的审美建构
    第五节 中国画色彩的审美建构
第六章 中国书画技艺审美论
    第一节 “审美心胸”对技艺“进道”的影响
    第二节 技艺训练的心手协调
    第三节 感官超越与神思直觉
    第四节 气的调节与掌控
    第五节 “忘”对“意象”“意境”形成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大学
        2.教授群体
        3.学术特征
    (二)大学与教授关系
        1.教授是履行大学职能的主体
        2.大学是教授开展学术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大学学术组织和教授学术特征关系
        1.大学学术组织是教授学术特征形成的基础
        2.教授学术特征是大学学术组织外在形式
三、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来源与发展阶段
    (一)民国大学教授群体的来源
        1.科举后士人身份的转换
        2.留学归国生的职业选择
    (二)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期
        2.发展期
        3.动荡期
四、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分析
    (一)学问渊博,博览群书
        1.学贯中西
        2.学参文理
        3.学通古今
    (二)学术水平卓越,视野开阔
        1.学术成果突出
        2.学术思想先进
    (三)学术风格独特,各显其异
        1.教学风格各异
        2.研究风格迥异
    (四)学术道德高尚,学风严谨
        1.遵守学术规范
        2.承担学术责任
        3.开展学术批评
五、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教授群体自身的素养
        1.共同的学术追求
        2.强烈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教授制度的保障
        1.教授制度的建立
        2.自由的学术氛围
    (三)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的现实启示
    (一)提高教授素养
        1.崇尚学术,提高学术水平
        2.敬畏学术,培育学术品德
    (二)健全大学制度
        1.改革和完善教授制度
        2.创建民主自由的环境
    (三)营造宽松环境
        1.建全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法律法规
        2.营造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7)画法关通书法津 ——石涛书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回顾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石涛的书法观
    1.1 石涛的身世与学书渊源
        1.1.1 石涛的生平与身世
        1.1.2 石涛学书渊源
    1.2 石涛艺术思想特质
        1.2.1 从“书卷气”到“金石气”——对“法”的继承与拓展
        1.2.2 石涛书法理念在《画语录》中的体现
        1.2.3 禅宗对于石涛书法理念形成的作用
    1.3 石涛书法观
        1.3.1 上寻魏晋唐宋之书法观
        1.3.2 “弃董学苏”的审美趣味
        1.3.3 石涛书法中的传统意识——石涛《行草书临阁帖卷》
第二章 石涛的金石书法与画法
    2.1 从“以书入画”到“以画入书”——石涛的艺术表达
        2.1.1 “以书入画”与“以画入书”
        2.1.2 书法与诗文
    2.2 明末清初篆隶书风与碑学思想萌芽
        2.2.1 开清初金石风气之隶书
        2.2.2 篆书与金石气
    2.3 石涛行草书——书法风格的塑造与转变
        2.3.1 行书的“燥”与“真”
        2.3.2 草书的“形”与“神”
    2.4 石涛小楷——“古朴”与“劲秀”
        2.4.1 追摩魏晋小楷
        2.4.2 打破唐楷图式
    2.5 杂体书法的融合与化合
第三章 石涛与明清画家书法
    3.1 “笔墨溯源”——石涛与陈淳、徐渭
    3.2 “得与失”——石涛与董其昌
    3.3 “书画一体”——石涛与八大山人
        3.3.1 石涛与八大山人的书法比较
        3.3.2 石涛与八大山人书画一体的艺术风格
    3.4 从“尚奇尚美”到“支离丑拙”——石涛与傅山
        3.4.1 对颜真卿的追摹
        3.4.2 对“二王”的追摹
        3.4.3 对金石意味的诉求
第四章 石涛书法中的地理、空间与形式
    4.1 地理转移对石涛的影响
        4.1.1 地理转移对石涛书法的传播
        4.1.2 “大涤子”的地理意义
    4.2 书法空间传达与形式布局
        4.2.1 字体结构与章法布局
        4.2.2 明末清初的“视觉游戏”
第五章 石涛用印研究
    5.1 文人篆刻对石涛书法的影响
    5.2 印章的风格
        5.2.1 印章内容
        5.2.2 印章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8)都穆《金薤琳琅》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金薤琳琅》研究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都穆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都穆之生平经历
        第二节 都穆之交迸
    第二章 《金薤琳琅》的版本流传及编纂体例
        第一节《金薤琳琅》的版本流传
        第二节《金薤琳琅》的编纂体例
        一、历代金石着作体例概述
        二、《金薤琳琅》编纂体例
    第三章 《金薤琳琅》内容研究
        第一节 金石文献的类别概述
        第二节《金薤琳琅》的基本内容
        一、《金薤琳琅》释名
        二、内容概述
    第四章 《金薤琳琅》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金薤琳琅》的价值
        一、史学价值
        二、小学价值
        第二节《金薤琳琅》的不足
        一、个别资料只录不考
        二、个别资料记录有阙漏、讹误
        三、个别资料考证有误
    结语
下编:《金薤琳琅》整理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媒介视角下的草书作品形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书法传播中的媒介视角
    第一节 书法传播中的媒介生成
        一、书法传播中的基本要素
        二、书法传播中的媒介构成
    第二节 书法传播中的媒介转型
        一、书法文本媒介的转型
        二、书法传媒媒介的转型
第二章 书风流变中的媒介转型
    第一节 书风流变中的媒介因素
        一、书风流变中的基本因素
        二、形式演变中的媒介因素
    第二节 书法形式演变中的媒介转型
        一、书法形式演变中的文本媒介转型
        二、书法形式演变中的传媒媒介转型
第三章 草书作品形式演变中的媒介转型
    第一节 草书作品风格流变概述
        一、草书的类别及特征
        二、历代草书发展概况
    第二节 当代草书作品形式演变中的媒介转型
        一、当代草书作品形式演变中的文本媒介转型
        二、当代草书作品形式演变中的传媒媒介转型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寻求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石先生新作《书法与中国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集字与集古研究[D]. 王涵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北宋书学人才培养研究[D]. 龙铁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明遗民书家群体与书法观念研究[D]. 张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中国书画技艺论的思想渊源和审美表现[D]. 郭兴旺.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民国大学教授群体学术特征研究[D]. 张俊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画法关通书法津 ——石涛书法艺术研究[D]. 闫晓姣. 上海大学, 2019(03)
  • [8]都穆《金薤琳琅》整理与研究[D]. 刘珈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独树艺家风 翰墨尽妙传[J]. 陈宇. 江苏教育, 2017(45)
  • [10]媒介视角下的草书作品形式演变研究[D]. 兰永贵. 东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寻找书法文化的真谛——读欧阳中实先生的《书法与中国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