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性·叙事——新长论之一:《满洲国》

历史·人性·叙事——新长论之一:《满洲国》

一、历史·人性·叙述——新长篇讨论之一:《满洲国》(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远[1](2021)在《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文中认为迟子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登上文坛至今三十余年,奉献给文坛五六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她用细腻温情的笔触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表现历史的沧桑巨变,展示人世间的世态百相。阅读迟子建所有的文学作品发现,其作品叙事时间始于1910年,止于当下,她始终坚持将历史言说贯穿在她的文学创作中。迟子建在自己的历史书写中俨然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和秩序。她的书写是在历史与现实中遨游,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框定下的自由舞蹈,在限定下的自由歌唱。正是这种“不自由的自由”使迟子建的审美感觉更加活跃,但是她的历史书写从不与“史”相悖。迟子建这种独特的不同于当代其他作家书写的方式,为当下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贵的经验。本文从历史书写的角度统摄迟子建的长篇创作,从书写的内容、思想内蕴、叙事策略以及价值意义等方面探究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的流变。第一章简述迟子建小说中历史图景。本章对迟子建小说中涉及的历史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梳理,主要书写了其小说中四个重要的历史图景:哈尔滨鼠疫、伪满洲国史、“文革”背景下的个人史以及鄂温克族变迁史,意在通过梳理迟子建笔下涉及的历史事件,探寻她进入历史以及书写历史的方式。第二章论述迟子建历史书写中的思想内蕴,首先从传统文化入手分析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其次从人性的角度探寻迟子建历史书写中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最后从地域文化角度发掘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蕴含的地域文化品格。第三章挖掘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的策略。本章从小说结构、审美意象以及诗化语言三个方面探析迟子建历史书写中运用的叙事策略。探讨她历史书写中多种叙事结构的安排,分析其历史小说中的意象系统及诗意语言的独特作用。第四章探寻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文学史价值及意义。从作家严正历史叙述立场以及东北底层人民代言立场以两个方面阐释了她艺术立场的坚守;然后从作家对伪满历史和国民性反思角度阐释了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价值及意义。

张赫男[2](2021)在《迟子建笔下的“丛林世界”》文中认为迟子建笔下的“丛林世界”不只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丛林风貌,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个多元综合的概念,从文化、风景、文学以及精神等不同角度,都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剖析。迟子建所构设的文本,使读者在“丛林世界”的笼罩下产生独特的阅读体会。本论文试图从这样的视角深入迟子建的文本,对其笔下的“丛林世界”所涵盖的审美文化与形象内涵等元素进行探究与讨论,目的在于可以更深入地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丛林世界与人类生命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迟子建作品中关于丛林世界的叙事性的阐述和表达的探讨,进一步理解丛林叙事在当代小说作品中的独特价值,并挖掘迟子建小说丛林世界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具体来讲,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叙述: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介绍了迟子建作品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指出了迟子建在当代文坛的位置和本文研究的价值,对本研究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一章,“丛林”审美的文化阐释与文学想象。这一部分对丛林文化的现代性内涵以及书写现象、丛林世界的精神取向以及迟子建在丛林文学创作中的历程及风貌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丛林”之内的形象内涵。这一部分针对迟子建笔下的“丛林世界”内部的形象内涵进行了讨论,具体来讲,从神话资源、族群经验、自然风物以及边民群像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丛林”之外的审美情思。这一部分从迟子建作品中的神态、精神以及文学角度进行了分析。余论部分,进一步论证了迟子建文学作品中走向山林与自然的丛林文化意识,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蒋济永,袁梦瑶[3](2021)在《迟子建《伪满洲国》民间叙事立场论析》文中研究指明《伪满洲国》以不同于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笔触,向当代文坛提出了另一种新历史观建构的可能。它从民间叙事的立场出发,用小人物言说历史的方式,建构了一幅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满洲国"普通民众复杂而多面的情感和生活图景——它是真实的、矛盾的,也是混沌的;它是生活史的,又是风俗化了的;它消解了我们对宏大历史和个体生活史叙事的一般观念,也拓展了新历史小说所呈现的历史模样。迟子建以人性为表现中心的文学观,让我们在《伪满洲国》中看到了小说用日常生活化的叙述来演绎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蝼蚁般的平民百姓在历史的洪流中被裹挟着的悲哀和无奈,它让历史染上了某种感伤和凝重色彩,尤其是其通过生活史、风俗史的叙事还原历史的模式对当代小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

裘宇涵[4](2020)在《迟子建作品中的“马”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意象书写是迟子建作品的一大亮点,而"马"意象是其中出现最高频、内容最丰富的一类。以迟子建作品中的"马"意象为对象,运用意象理论、文本细读、文学比较等方法开展研究。从意象内容来看,迟子建笔下的"马"意象可以根据所处环境主要分为草原之"马"、山林之"马"、乡村之"马"和战场之"马"四大类,具备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结构作用。从意象构建方式来看,迟子建运用了多种写作技法,典型的是人与马的叙述视角切换和独特方式的人马关系描写。深层来看,迟子建的"马"意象写作根植于现实,深受东北自然地域环境和人文风俗影响,同时也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表达着人性的启示、生命的哲思和美好情感的礼赞,能够在精神领域为人们带来启发。

林昕悦[5](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的清遗民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易代之际,产生了清遗民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清遗民都被视为落后、保守、抱残守缺的人物,背负着历史的“污名”。其实,清遗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其政治观念与文化观念并非“反动”或“落后”所能概括。他们身处时代变革之中,本身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与历代遗民相比,清遗民在遗民立场、文化取向、民族观念、生存方式与生存空间上都有着新的特性。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清遗民书写通过想象与虚构,呈现出丰富的内涵。绪论部分通过讨论清遗民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价值取向、意义寻求,具体说明研究对象的特性和丰富性,分析清遗民的历史背景与问题情境,阐明选题缘由;界定研究对象;评述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总体分析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清遗民形象类型。民初纷繁复杂的社会空间使得清遗民的政治、文化取向有了更为复杂的内涵,清遗民的基本属性大致可归结为政治与文化属性。政治遗民是旧王朝的守墓人,他们主动参与复辟活动,对清王朝怀着强烈的政治认同。文化遗民是旧文化的守望者,他们看着传统文化的大厦崩塌,无可奈何,出于对传统文化与社会秩序的眷恋而维护传承中华文化精神。遗少通常都是血缘、家世、交际圈、诗学宗尚或文化旨趣与遗老相关者,经由残存的童年记忆或与遗老的接触而想象清朝,并由此而表现出若干与“遗老”相同的特质,从而被社会赋予“遗少”之名,他们是遗民历史的终结者。第二章论述清遗民的身份认同。清遗民面临新旧文化剧烈冲突的环境,其固有的生存方式受到了严重威胁,“我是谁”这种生存意义的问题日趋紧张化。在辛亥鼎革的情势下,对“我是谁”的追问驱动着清遗民不断通过各种策略表达认同。新时期小说中清遗民的身份认同有两个层面,在自我认同的层级中,他们通过重视规矩礼仪、怀念旧朝象征物等方式构筑遗民的共同想象,通过对遗民历史经验的寻求烘托遗民身份;在社会认同的层面,清遗民不仕新朝,表现出对清朝的孤忠劲节,他们十分重视节义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力量,这关乎清遗民在他人眼中的身份定位。第三章研究作家对清遗民的想象性书写,以及在书写背后的“在场”意识。作家对清遗民形象建构是一个文学想象的过程,以现代性眼光观照清遗民群体,在清遗民书写中实现与传统的对话,体现出作家深刻的历史关怀与现实社会责任感。作家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从清遗民的个体经验出发,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历史变迁中清遗民的心灵挣扎与精神困惑,写出了历史的“褶皱”与人性的沟壑,这也是清遗民书写的当代意义。

王永清[6](2019)在《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迟子建凭借书写“北极村”登上文坛,乡土故园始终是她文学作品中的主角。90年代后随着迟子建进入哈尔滨生活与工作情况有所改变,城市在她的文学作品中越来越醒目,并逐渐成为很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本文以迟子建的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家感”投射了迟子建对城市生活深刻的体悟,蕴含了她对于城市和乡村冷静理性的思考以及对超越城乡二元对立关系的展望。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城市“在家感”提出的现实背景,分别从自然、社会和人三个方面论述迟子建笔下的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第二章论述城市“在家感”被作家赋予的精神内涵。主要从城市空间的情感投射、城市文化的精神指归和城市主体的灵魂求索三方面入手,探讨迟子建城市书写的独特之处,对其城市书写的审美内涵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第三章论述城市“在家感”的叙事策略,分别从叙事意象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论述迟子建言说“在家感”的方式和意义。第四章意在探讨城市“在家感”书写的价值。面对城市生活的种种艰难,迟子建始终坚持柔中有刚的疗救和引导。此外她还致力于探索城市中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之美,为人们在城市中“诗意的栖居”寻找可能。总之,本文意在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城市“在家感”书写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挖掘其城市书写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想象力和执着的探寻精神,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迟子建的城市书写兼具的城市文化价值与文学审美价值。

仲秋云[7](2019)在《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文中研究表明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颇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她在展现东北独特地域风情的同时,又对底层平民的生存困境予以关注与思考。迟子建认为幸福是一种错觉,辛酸才是人的真实处境,于是她从自身经历与感受出发,深刻描摹生活中的苦难与艰辛。论文从呈现形态、表现手法以及意识成因等角度对迟子建的苦难意识进行分析,以挖掘出其书写苦难的现实意义。论文分三章,第一章分析迟子建苦难的呈现形态,将其笔下的苦难分为个人苦难与民族苦难两种形态进行分析,展现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以及人类遭遇群体性灾难后的余痛与反思。第二章重点分析苦难书写的艺术表现,着重从叙事视角、意象选择与叙述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章从“儿童”与“动物”两个叙事视角入手,展现人性的虚伪与残酷;用“自然意象”与“神话意象”表达迟子建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和对原乡失落的伤感;用“阻断”和“城乡对比”的叙述技巧,展现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类在城乡两种场域挤压下难以言说的精神困境。第三章则是分析迟子建苦难书写的创作动因。亲人的早逝让迟子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地域文化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为其提供了众多创作的素材,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与俄罗斯“小人物”写作精神都是迟子建“关注底层”创作的思想来源。迟子建将自身悲伤抚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社会,书写底层人民生存之困,精神漂泊之悲,批判了现实的黑暗与人性的冷漠,同时也记录了历史进程中的痛苦劫难,从而在反思中重新审视内心,以达到追求人性回归、道德重建的目的。论文以苦难书写作为切入点,深刻揭示苦难的本质,对于人们认识社会现实,了解人性阴暗,从而进行思考反思,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郑枢[8](2018)在《论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不仅聚焦对地域风情的描绘,更关注民间百姓生存的普遍性和对于命运的挣扎,而当时作家“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启蒙对象主要是民间百姓。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局的变换、经济制度的革新,国人思想意识崩塌重组,作家的写作内容和创作思路在更替,乡土文学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当代作家在时代变迁中发掘和构建新的乡土民间,迟子建可以说是一位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她小说中对东北民间风俗的开掘及人物的塑造,不仅承继了萧红等现代东北作家群凝眸故土的思索和深情,还有意识地站在当下,以现代意识发掘当代东北乡土民间极富于地域性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历史记忆、乡村礼俗等内容题材,写出了当代文学中极具民间性特征的乡土作品。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具体界定了“乡土小说”、“民间”等概念,并归纳了迟子建小说的研究,阐明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价值意义。第一章梳理了作家民间性写作立场的衍变,通过三个阶段讨论了作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民间性的特征,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民间性特征的成因。第二章则具体探究了迟子建小说叙述乡土民间的策略:其一是东北民间信仰和社会生活在其小说中的交汇冲突,重新肯定了以萨满教为信仰的生态价值和精神引导作用;其二是迟子建小说以民间伦理为切入点,探索了在当代社会转型和文化冲突下民间底层的情爱伦理、血亲伦理的糟粕与精华,显示了民间自由自在的逻辑思维;其三是作家借助民间个人史、家族史、村镇史的现实记录和虚构追忆,表达了她对于复杂人性的探索和人性美的向往;最后一点则是分析作家通过民风民俗的书写来展现当代东北文化的意蕴,发掘民族文化的心理。第三章主要从叙事学角度透析了迟子建乡土小说,作家在叙事视角上关注民间弱势群体,侧重于从女性、儿童、傻子等视角聚焦事物;在叙事结构则拓宽了“历史——家族”的写作模式。此外作家还以其特有的诗意笔触书写东北民间藏污纳垢之地,在复杂社会中挖掘人性之善与美。结语部分则归纳了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对于乡土文学、民间理论的作用。

牛娟[9](2017)在《论迟子建小说的仪式书写》文中指出迟子建自19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对东北充满异域风情的极地习俗、人性的善与美、人面对苦难的坚韧和超越态度进行了充满灵性的深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其小说中一个非常显明的现象,便是繁复多元的仪式书写。迟子建小说中的仪式书写,基于仪式的缘由、频率、实现方式等的差异,呈示出多元的样态。具体分为,由古老中国农耕文明传承而来的岁时节日习俗仪式、东北边地色彩浓厚的地域化日常生活仪式、以萨满教为主的神圣宗教仪式及从参与者个人角度考量的仪式等四种基本形态,依此可对迟子建小说中纷繁复杂的仪式景象进行清晰梳理。迟子建小说中的仪式书写,有机地参与到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旨构建之中,蕴含了深厚的内涵向度。首先,积淀了浓郁的集体记忆,加深了民族文化认同,有助于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其次,展演东北“地方性”知识,拾取边地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历史及习俗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以此实现文化突围。再次,复活神话、宗教、习俗仪式中的神秘质素,表达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反思。最后,潜入哈尔滨城市生活的内部,追溯这座到处洋溢着异域情调的现代化城市的斑驳复杂的历史,透视了哈尔滨人对宗教信仰的向往,对本真、坚韧的城市品质的持守。迟子建的小说中仪式书写,与日常生活的写实性描述迥异,形成了“仪典”的审美韵味。仪式延长了对文本的审美过程,达到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对神秘、庄重氛围的渲染,实现了对庸常的拒斥;对信仰的精神皈依,对民间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体现了迟子建向内转的创作取向。但是,尽管迟子建在现代全球化的语境中有意坚持传统民族本土化创作,却不可避免的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迎合消费需求。在抵御消费文化的侵袭,固守诗意,复归原生态乌托邦的同时,迟子建小说中的仪式书写隐现物欲化、奇观化、雕琢附会的弊端。

郑枢[10](2016)在《北国大地的苍凉与魅力——迟子建小说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迟子建从成名作1986年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到2015年新作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始终从立着的那片大地上汲取养分,又用隽永的笔触构筑出一个丰富、神秘、苍茫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北世界。她创作颇丰,并在文坛上屡获重要奖项,长期受到读者的欢迎。综览三十多年以来对于迟子建小说的研究,学界收获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内容的空白和深度的匮乏,这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探索和研究。

二、历史·人性·叙述——新长篇讨论之一:《满洲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人性·叙述——新长篇讨论之一:《满洲国》(论文提纲范文)

(1)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迟子建小说历史图景的呈现
    (一)哈尔滨鼠疫与伪满洲国史
    (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史
    (三)兴衰变迁的鄂温克民族史
二、迟子建历史书写的思想内蕴
    (一)历史语境下的家园守望
    (二)历史书写中的人性剖析
    (三)黑土地的国民精神发扬
三、迟子建历史书写策略
    (一)多种叙事结构与历史的表达
    (二)意象营造与历史的审美想象
    (三)叙述语言与历史的诗意呈现
四、迟子建历史书写的当代价值
    (一)创作立场的坚守
    (二)历史回望与反思
    (三)诗意历史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迟子建笔下的“丛林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丛林世界”内涵的界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丛林”审美的文化阐释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丛林世界的现代性内涵及文学书写现象
    第二节 迟子建文学创作的“丛林精神”取向
    第三节 迟子建丛林书写的历程与风貌
第二章 “丛林”之内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文化源泉:神话资源的化用
    第二节 精神体态:族群经验的留存
    第三节 异界风景:自然风物的映趣
    第四节 生存哲思:边民群像的探寻
第三章 “丛林”之外的审美情思
    第一节 生态反思的维度聚合
    第二节 精神原乡的远方构筑
    第三节 文学旨趣的情怀寄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迟子建《伪满洲国》民间叙事立场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间立场视域下的《伪满洲国》叙事表现
    (一)大历史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化描写和叙事
    (二)大历史中大事件的隐写或背景化处理
    (三)大历史中大人物的日常生活化或背景化处理
二、迟子建选取民间叙事立场的原因
三、民间叙事立场对《伪满洲国》叙事的影响
余论:民间立场的叙事与历史的真实

(4)迟子建作品中的“马”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马”意象的多元类别
二、 “马”意象的文本呈现方式
三、“马”意象的文化内涵及情感主旨
结 语

(5)新时期以来小说的清遗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清遗民的形象类型
    第一节 政治遗民:旧王朝的守墓人
    第二节 文化遗民:旧文化的守望者
    第三节 “遗少”:遗民历史的终结者
第二章 清遗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自我认同
    第二节 社会认同
第三章 清遗民的书写指向
    第一节 对清遗民的想象性书写
    第二节 作家的“在场”意识
    第三节 清遗民书写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城市“在家感”的意蕴
    二、迟子建小说研究现状述评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实的诘问:城市“在家感”的变异与失落
    第一节 “芳草在沼泽中”:城市中自然神性的消隐
    第二节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城市中社会疼痛的遮蔽
    第三节 “茫茫前程”:城市中个体存在的不安
第二章 理想的求索:城市“在家感”的隐喻性建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情感投射:寻找舒适的“家”
    第二节 城市文化的精神指归:重构“家”的神话
    第三节 城市主体的灵魂求索:依托“家”的力量
第三章 温情的叙事:城市“在家感”的诗性言说
    第一节 含混与流动的叙事意象
    第二节 化沉重为轻逸的叙事模式
第四章 隐蔽的对抗:关于城市“在家感”书写的价值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疗救与引导
    第二节 城市生态美的意境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迟子建创作概况及其小说研究现状
    二、“苦难书写”的界定
    三、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苦难的呈现形态
    第一节 无望而沉痛的个体苦难
        一、“残缺者”的伤痛
        二、女性“无我”的命运
        三、底层打工者的悲苦
    第二节 厚重而深刻的民族苦难
        一、“文革”运动的创伤
        二、“兵祸”屠戮的绝望
        三、“原乡”失落的挽歌
第二章 苦难书写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非常规的叙事视角
        一、儿童视角:透视人性的规则
        二、动物视角:揭露残酷的人性
    第二节 苦难意象的选择
        一、自然意象:承载忧思
        二、神话意象:寄托哀思
    第三节 多元化的叙述技巧
        一、“阻断”:展现生命无常
        二、空间对立:城乡场域之间的挤压
第三章 迟子建苦难书写的创作动因
    第一节 独特的死亡感知
        一、父亲坎坷经历的影响
        二、丈夫意外离世的悲痛
    第二节 东北地域文化的浸染
        一、东北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东北历史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中外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与影响
        一、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二、屠格涅夫和契诃夫等俄罗斯作家的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论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厘定:乡土小说与民间性
    二、研究迟子建乡土小说民间性的意义和价值
    三、迟子建小说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 民间的生成
    第一节 迟子建民间写作立场的衍变
    第二节 民间性特征的成因
第二章 民间在迟子建小说中的呈现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精神寄托
    第二节 民间伦理与理想主义
    第三节 民间记忆与历史叙述
    第四节 民风民俗与文化纽带
第三章 民间叙事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味
    第一节 叙述视角的多维塑造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创新与重构
    第三节 温情风格与诗性语言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论迟子建小说的仪式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1. 何谓“仪式”
    2. 仪式与文学之关系辨略
    3. 立论前提:迟子建小说仪式书写的归因考
    4. 以“仪式书写”切入的缘由与研究现状述评
第1章 多元的“景观”:迟子建小说仪式书写的基本形态
    1.1 岁时节日习俗仪式
    1.2“地方性”的日常生活仪式
    1.3 神圣的宗教仪式
    1.4 个人化的仪式行为
第2章 动机与功能:迟子建小说仪式书写的内涵向度
    2.1 集体记忆:民族国家想象与文化认同
    2.2 重现“地方性知识”:守护东北边地文化
    2.3“返魅”的方式:现代性的质疑与反思
    2.4 生活中的仪典:透视哈尔滨的城市精神
第3章“仪典”的韵味: 迟子建小说仪式书写的美学意义
    3.1 异质性:陌生化的体验效应
    3.2 神秘感:增添艺术韵味
    3.3 拒斥庸常:重建信仰的尝试
    3.4 民间与传统:本土化经验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历史·人性·叙述——新长篇讨论之一:《满洲国》(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迟子建小说的历史书写[D]. 张思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迟子建笔下的“丛林世界”[D]. 张赫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迟子建《伪满洲国》民间叙事立场论析[J]. 蒋济永,袁梦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迟子建作品中的“马”意象研究[J]. 裘宇涵.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新时期以来小说的清遗民书写[D]. 林昕悦. 西南大学, 2020(01)
  • [6]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D]. 王永清.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7]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书写[D]. 仲秋云. 江南大学, 2019(12)
  • [8]论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D]. 郑枢.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迟子建小说的仪式书写[D]. 牛娟. 河北大学, 2017(01)
  • [10]北国大地的苍凉与魅力——迟子建小说研究综述[J]. 郑枢. 青年文学家, 2016(24)

标签:;  ;  ;  ;  ;  

历史·人性·叙事——新长论之一:《满洲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