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销售新模式——铁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

建材销售新模式——铁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

一、建材销售新模式——贴图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石梦婷[1](2020)在《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存量规划下,人们开始聚焦城市旧区更新的内涵,在旧工业区更新上,既有的实践方式体现出了种种问题。当前时代下社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旧工业区更新符合当前城市建设的内涵,通过更新实践重新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实现社区自治是目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区营造”的内容出发,结合对当前城市发展水平以及目前的实践探索,论证借鉴“社区营造”方法的可行性与两者的关联性,并结合“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更新”的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具体内容与路径以及更新原则。遵循社区营造的价值观,结合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的动态过程,对昆明市已完成更新的旧工业区更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梳理出当前更新模式的参与主体、协作方式、更新过程、更新对象等,再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采访与实地调研得出更新结果,逆向寻找实践过程与实践内容中的问题所在。最后通过社区营造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方法,使得更新实践能突破现有的困境,满足当前时代下社区建设的需求。结合更新实践的过程的各个阶段,提出社区视角下的更新区域划分与现状问题调查策略、更新组织与保障策略、更新设计策略。

韩冬辰[2](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杨洋[4](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党雨田[5](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李佩[6](2016)在《出版业的微信商业化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带来了移动上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12月,手机网民占我国网民总数的90%。作为以信息传播为属性的社交平台,内容传播微信最主要的功能,微信的内容传播和分享属性与出版活动高度契合,再加上微信平台免费使用和低进入门槛,成为了出版行业发展的新平台。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以及访谈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结合微信平台自身的功能特点,从优势、劣势、策略等方面,创新性地归纳出版业在微信平台进行商业化发展的三大模式,提出每种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出版业在微信平台的商业化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展示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采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商业化的基础,从微信的发展历程、产品项目、用户分析以及行业发展四个方面,剖析了微信平台进行商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三章介绍第一种模式——微信公众号营销宣传模式,分别选取出版社、期刊社、技术服务商的案例,从三个方面分析微信公众号营销宣传的策略,最后从总体上总结出出版机构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营销宣传的策略。第四章介绍第二种模式——微店售书模式。选用《城市画报》作为案例,分析其微店的架构和营销策略,以此为开端,论述微店构建和运营的方式,微店售书的优劣势,以及微店售书的策略。第五章介绍第三种模式——微信自出版付费阅读模式。选用“郎club”公众号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其盈利模式,结合罗辑思维、陈坤等案例综合分析,归纳出微信自出版的前景。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微信公众号营销宣传、微店售书、微信自出版付费阅读三大模式的可行性,同时也归纳了各种模式的优劣,提出优质的内容服务是所有模式的基础来源,对未来出版业的微信商业化,尤其是对微信自出版的付费阅读模式寄予了美好期望。

罗宁[7](2015)在《国际零售业全渠道运营策略研究及国内典型企业对比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实体零售业在网络零售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国的网络零售得益于天时地利的条件,无论在销售总量、渗透率还是年复合增长率上都已经超越了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条件包括:中国有出色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及较广的智能终端覆盖率;消费人口结构与网络购物主流人群产生偶然的重合、国内消费人群多元化特点突出;国外资本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孵化;传统零售产业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于需求,同时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迅速增强等等。因此,传统零售业正面临困境,许多百货业及传统超市行业频繁关闭线下实体店。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在探索020等全渠道发展模式,但是具体的发展路径有着不同的选择。本文根据德勤2014年全球零售商运营排名表,选择了排名靠前的12家国际零售运营商,从线上应用功能、线上价格、线上品类、线下价格、线下品类、自营比例、门店数、售后服务质量、营收、物流等诸多方面,收集其最佳实践,并且根据其运营情况选择运营指标进行评价。随后取得各零售商在线上应用功能、线上价格、线上品类、线下价格、线下品类、自营比例、门店数、售后服务质量、营收、物流方面的具体运营水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终分析出5种聚类结果:第一类:以梅西百货、Nordstrom为代表的技术导向型高端百货。第二类: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在网络零售大行其道的早期就开始注重全渠道策略开始技术转型的大型超市。第三类:以7-11、屈臣氏为代表的注重实体店的分布,同时开始线上零售的便利店。第四类:以宜家为代表的注重自身品牌和产品设计生产一条龙的专业店,在网络零售普及的今天坚持线下特色,线上只做营销引流线下的特色专业点。第五类:以Costco、Target、bestbuy为代表的全渠道跟随者。在网络零售普及的后期开始运营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零售商。根据五类不同的零售企业,总结其全渠道发展路径和最佳实践,形成一个全渠道运营策略的分析框架。依据这个框架,本文分析了国内对应前四类零售商的典型企业(包括:苏宁、永辉、银泰、好邻居)的具体全渠道运营策略,并比对前面分析的不同类别运营商的全渠道发展路径和最佳实践,为这些零售商典型提出全渠道发展策略和具体建议。最后,本文对零售业态演变路径理论进行了探讨:随着网络零售的发展,无店铺销售和多种实体店的经营业态都产生了融合,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在向全渠道运营目标转型的过程中,其优势因素各有不同,这说明了不同的初始禀赋对零售商的全渠道演变路径有决定性的影响。由此本文还提出了应该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网络技术变革的大环境下,是某种现存业态,还是类似苏宁云商模式的”新”零售业态会掌握竞争优势?其掌握优势需要哪些条件?

章宇贲[8](2012)在《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文中研究表明“场所精神”即“场所之精神”,是特定的建成环境能够借以说明自身并获得“存在”的“特性”。以存在主义现象学为哲学取向的“场所精神”理论是挪威城市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舒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城市空间如何具现人的“定居”观念。面对当代城市与建筑所呈现的多元化、全球化、复杂化的趋势,以及“意义”流失和“去精神化”的倾向,有必要重提、扬弃这一理论,及其“建筑应有精神层面的内容”的主张。然而“场所精神”理论是以前现代社会为事实基础的,在解释学意义上对建筑的地方性做出判断;因此,客观上仍缺乏一种针对“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建成环境的“意义”往往流于“说辞”。基于此,本论文从对当代城市与建筑中出现的几个现象的分析出发,通过理论比较和案例分析,采用当代视角展开对“场所精神”涵义的再论,并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实践尝试,探讨提供转变设计态度和设计方法的可能性。论文主体分为“语境——解读——表达”三个部分。对“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的分析就既有理论与当代现实的矛盾展开,分别从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国际式与全球化、场所的沦丧与复兴、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总结出既有理论的现实困境,并指出:“场所精神”的问题实际上是语境问题,因而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语境转换,为其架构一个当代语境,即反思的现代性语境。针对当代语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特征,提出为“场所精神”建立开放的理论系统,使其同更多的建筑范畴建立联系。在此框架下,论文引入了罗杰·巴克的“行为背景”理论,试图采取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再论“场所精神”,即将“同形”作为一种“特性”,将“行为背景”作为“场所”,探讨一种“特性”表现方式。“解读”部分以案例带动,对应于“语境”部分提出的现象,讨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对“生活世界”的具现,并从“行为背景”的角度理解当代语境下建成环境的“特性”。最后,在“行为背景”的启发下,总结出一种在设计中对场所“特性”进行表达的机制,并提出面向“行为背景”的设计思路。

吴克练[9](2012)在《旧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关于旧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技术和案例分析的层面,并对旧城的历史价值、公众参与和对原住居民的影响等方面有较多阐述,总结了现实中的经验教训。自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提出“有机更新”思想以来,国内小规模的居民参与的更新实践有所尝试,并被证明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大规模改造依旧在旧城区内遍地开花,成为旧城更新的主要方式,其对旧城造成的建设性破坏和利益追逐引起了广泛质疑,甚至引发冲突。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和积极性,缺乏基于更新机制和政策层面的研究,未能营造出有利于多方参与和保障其既有权益的更新环境。广州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而旧城区作为广州的传统商贸中心,商贸文化发达,同时富有生活氛围,形成了一个个商住结合的特色街区。自近代以来,广州不断探索旧城更新之路,从一开始的小修小补发展到沿进深方向的整体改造,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大肆引入开发商参与旧城更新,进行大拆大建的连片改造,而高架桥等的大规模建设,也使旧城区岭南街巷的空间感和民俗风貌逐渐消逝,城市历史风貌因此大打折扣。伴随“三旧”改造政策提出,广州新一轮旧城更新预计涉及旧城区60万拆迁居民,需要近千亿改造资金。同时广州市政府也提出利用市场机制多元化筹措资金,吸引市场资本的参与,提高旧城更新改造的效率,政府与市场主导了广州旧城的更新与发展。另一方面,民间呼声渐起,希望参与旧城更新,保育文化。本文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尝试对广州旧城更新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与建议。首先,从广州旧城的形成历史、现状特征和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广州旧城逐渐走向综合性更新,注重人居环境营造,旧城更新应结合广州旧城的特殊性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其次,通过对广州旧城更新的历史演进和实践的梳理,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从而指出广州旧城更新面临破坏历史文化积淀的生存环境、忽视民间力量和诉求、更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然后,受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启示,倡导社区合作更新模式,并探讨了其理论基础、机制建构、影响因素及对策等,试图通过社区和原住居民的力量来主导街坊单元的更新改造,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传承旧城风貌和历史文化。最后,以广州恩宁路街区为例,分析了其形成的过程、文化资源特色及存在的问题,解析数轮规划更新方案的变迁、更新进程和社会各方观点,并探讨了恩宁路街区对于社区合作更新模式的启示和更新建议。

张菁华[10](2012)在《危机事件中的中国网络公共话语特征和趋势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在转型中国社会频发,不同危机的发展及处理有其特殊性,公众认知也不相同。因此,本文对不同危机的分析及公众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危机有一个全面认知。论文选取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安全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4类典型案例,以天涯社区为样本来源,分别对互联网上的公共风险话语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首先分析四类危机的话语内容,以探究危机中网民话语和哪些话语体系的冲突、互动;其次研究风险话语的论述方式,重点分析网络情感动员和理性动员,用实证的方法考察公众危机共识如何建构、从何而来;基于上述分析,论文尝试归纳提取不同危机/风险的中国网络话语特征趋势和传播模式。论文的核心落足于4类不同危机的中国网络公共话语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内容维度,网民对不同危机的对象及其态度、以及风险治理机制(国家‐市场‐社会)具有基本的共识,共识是社会语境建构的产物,但话语冲突显着;建构维度,通过悲情叙事+戏谑叙事的情感动员建构了共同的社会情绪和心理,通过集体身份认同和集体行动框架的理性动员建构了个案的社会意义。其中,集体行动框架遵循社会安全‐公平正义‐科学理性‐社会建制框架的顺序,与危机发展保持同步性。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归纳提取了中国网络公众危机话语的传播模式:是网民为主体的网络公共话语内部以及和精英话语体系之间等各利益攸关方社会建构的动态过程;网络公共话语建构的集体行动框架和精英公信力危机之间呈互动关系。论文兼具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一方面,现有危机传播研究方法和领域单一,公众话语研究亟待深入,且缺乏对传播动态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论文出于对中国社会的现实观照,涉及网民、政府、传统媒体和专家风险话语,有助于这些话语体系进行危机传播反思。并且进行了西方危机传播理论的中国本土化反思,对于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建构很有意义。

二、建材销售新模式——贴图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材销售新模式——贴图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机遇
        1.1.2 困境
        1.1.3 他山之石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解读
        1.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读
        1.2.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解读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社区规划与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1 社区规划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2 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区营造相关理论与实践解读
    2.1 我国社区发展建设历程与相关政策
    2.2 社区营造的理论与具体内容
        2.2.1 台湾社区营造的背景渊源
        2.2.2 社区营造的理论基础
        2.2.3 社区营造的具体内涵
    2.3 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的相关案例解读
        2.3.1 通过旧工业区遗存进行社区营造的案例
        2.3.2 通过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实现社区营造目标的案例
        2.3.3 对本论文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模式的研究
    3.1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关联性与可行性研究
        3.1.1 社区营造与旧工业区更新的关联性
        3.1.2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可行性研究
    3.2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模式的具体内容
        3.2.1 社区营造的价值观
        3.2.2 社区营造的实践方法
        3.2.3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路径
    3.3 社区营造介入旧工业区更新的意义与原则
        3.3.1 意义
        3.3.2 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营造启示下的既有更新模式分析
    4.1 昆明市旧工业区更新既有模式梳理
    4.2 既有模式典型案例解读
        4.2.1 艺术人群自组织模式——创库
        4.2.2 文化公司运营模式——M60
        4.2.3 开发商开发模式——C86山茶坊
    4.3 案例对比与问题思考
        4.3.1 参与主体对实践的影响
        4.3.2 空间形态上的主要问题
        4.3.3 介入产业社区化的思考
        4.3.4 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分析
        4.3.5 社区关系的对比思考
        4.3.6 既有自组织更新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更新策略
    5.1 更新区域划分与现状问题调查策略
        5.1.1 更新区域划分策略
        5.1.2 现状问题调查策略
    5.2 更新组织与保障策略
        5.2.1 培育与挖掘参与主体
        5.2.2 参与主体的协作方式
        5.2.3 全过程公共参与保障
    5.3 更新设计策略
        5.3.1 空间优化策略
        5.3.2 文化发展策略
        5.3.3 产业发展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表索引
附录 C:昆明市旧工业区更新统计表

(2)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1.2 研究综述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一)游戏的意涵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基础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1.4.5 研究综述小结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选题的创新点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方法
        1.7.2 分析综合方法
        1.7.3 系统科学方法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1.7.5 数据科学方法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2.1.2 公共服务建筑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2.1.4 个体商业项目
        2.1.5 商业开发项目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2.5.1 土地
        2.5.2 基础设施条件
        2.5.3 自然环境特征
        2.5.4 社会环境特征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4.3.4 地域文化信息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4.3.6 产业条件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4.4.2 使用者信息
        4.4.3 功能需求信息
        4.4.4 运营信息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7.2.1 项目背景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7.2.4 评价反馈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7.3.2 策划构想
        7.3.3 评价反馈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7.4.1 项目概况
        7.4.2 策划过程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7.5.1 项目背景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7.5.4 评价反馈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出版业的微信商业化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微信平台研究现状
        1.2.2 微信平台出版业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个案分析法
        1.3.3 访谈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出版业微信平台发展
    2.1 出版业微信发展概况
        2.1.1 出版业的概念和属性
        2.1.2 出版业微信发展现状
    2.2 微信平台商业化的基础
        2.2.1 功能的迭代更新
        2.2.2 丰富的产品体系
        2.2.3 海量的用户基础
        2.2.4 行业的蓬勃发展
第3章 公众号营销宣传模式
    3.1 微信公众号的营销优势
        3.1.1 信息到达的精准性
        3.1.2 营销成本的低廉性
        3.1.3 营销特点的隐形性
    3.2 出版社案例:接力出版社营销方式
        3.2.1 内容分享
        3.2.2 活动推广
        3.2.3 跨平台营销
    3.3 期刊社案例:《壹读》杂志运营模式
        3.3.1 轻松幽默的风格定位
        3.3.2 丰富多样的内容栏目
        3.3.3 时效性的推送策略
        3.3.4 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
    3.4 技术服务商案例:RAYS系统
        3.4.1 RAYS系统简介
        3.4.2 核心优势一:超精准的读者抓取与管理
        3.4.3 核心优势二:纸媒+数媒双线盈利模式
    3.5 出版业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归纳
        3.5.1 注重优质内容
        3.5.2 注重用户体验
        3.5.3 注重二维码应用
        3.5.4 注重联动营销
第4章 微店售书模式
    4.1 微店构建及运营方式
        4.1.1 微店开设流程
        4.1.2 微店销售模式
        4.1.3 微信平台对微店的功能支持
    4.2 微店售书的优势
        4.2.1 出版机构的自主性
        4.2.2 营销的精准性
        4.2.3 良好的互动性
        4.2.4 消费者的潜在性
    4.3《城市画报》微店销售案例
        4.3.1 刊物简介
        4.3.2 微店运营
        4.3.3 跨界合作
    4.4 微店售书存在的问题
        4.4.1 出版方业务更复杂
        4.4.2 必须依托公众号
        4.4.3 更适合大型出版方
        4.4.4 缺乏社交媒体专业人才
    4.5 微店售书的发展策略
        4.5.1 加强公众号的影响力
        4.5.2 加强互动和服务
        4.5.3 加强人才储备
第5章 微信自出版付费阅读模式
    5.1 微信自出版的发展背景
        5.1.1 微信自媒体群体庞大
        5.1.2 微信读者市场扩大
        5.1.3 盈利模式多样化
    5.2 微信自出版的优势
        5.2.1 出版主体和内容多元化
        5.2.2 与读者互动精准化
        5.2.3 作者盈利最大化
    5.3 案例分析:公众号“郎club”
        5.3.1 专业原创的风格定位
        5.3.2 会员制的盈利模式
        5.3.3 对微信自出版付费阅读模式的启示
    5.4 微信自出版存在的问题
        5.4.1 侵权现象严重
        5.4.2 付费阅读还需普及
        5.4.3 违法违规信息蔓延
    5.5 微信自出版付费阅读的发展策略
        5.5.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5.2 遵循“读者为王”的原则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国际零售业全渠道运营策略研究及国内典型企业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创新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文献回顾
    2.1 全渠道零售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文献回顾
第3章 国外零售商全渠道运营影响因素研究
    3.1 数据来源选择
        3.1.1 数据来源选择根据一: 销售额
        3.1.2 数据来源选择根据二: 零售商来源地区
    3.2 案例数据
        3.2.1 沃尔玛(Walmart)
        3.2.2 梅西百货
        3.2.3 优衣库
        3.2.4 Argos
        3.2.5 Nordstrom
        3.2.6 Target
        3.2.7 宜家
        3.2.8 屈臣氏
        3.2.9 好市多
        3.2.10 麦德龙
        3.2.11 7-11
        3.2.12 百思买
第4章 路径聚类模型数据、模型及结果
    4.1 数据
    4.2 因子分析模型介绍
    4.3 模型结果
        4.3.1 因子分析结果
        4.3.2 聚类分析结果
        4.3.3 回归分析结果
    4.4 全渠道路径及最佳实践总结
        4.4.1 以梅西百货、Nordstrom为代表的技术导向型高端百货
        4.4.2 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早期就开始注重全渠道策略的大型超市
        4.4.3 以7-11、屈臣氏为代表的开始线上零售的便利店
        4.4.4 以宜家为代表的产品设计生产一体化专业店
        4.4.5 电子商务追随者
第5章 国内主要零售商全渠道运营建议
    5.1 银泰百货全渠道运营现状及全渠道发展建议
        5.1.1 运营现状
        5.1.2 全渠道发展建议
    5.2 永辉超市全渠道运营现状及全渠道发展建议
        5.2.1 运营现状
        5.2.2 全渠道发展建议
    5.3 好邻居全渠道运营现状及全渠道发展建议
        5.3.1 运营现状
        5.3.2 全渠道发展建议
    5.4 苏宁全渠道运营现状及全渠道发展建议
        5.4.1 运营现状
        5.4.2 全渠道发展建议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数据模型输出内容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致谢
个人简历

(8)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解题
    1.1 问题提出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全球化、复杂化和“去精神化”
        1.1.2 在当代语境下重提“意义”和“场所精神”
        1.1.3 “行为背景”:为了“特性”的具现
        1.1.4 小结
    1.2 理论背景
        1.2.1 与“场所”概念相关的研究
        1.2.2 与“生活世界”概念相关的研究
        1.2.3 与“建筑的意义”概念相关的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理论价值
        1.3.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4 研究的创新点
        1.3.5 研究范围
        1.3.6 研究思路
        1.3.7 研究方法
        1.3.8 研究方案
第2章 “特性”的历时性:“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
    2.1 现象一: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
        2.1.1 城市移民与生活中心的转变
        2.1.2 “认同”范围的转变
        2.1.3 人-场所相关性的转变
        2.1.4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带来的转变
        2.1.5 小结
    2.2 现象二:国际化与全球化
        2.2.1 第二次国际式风潮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2.2.3 普适价值观与审美趣味的出现
        2.2.4 小结
    2.3 现象三:场所的沦丧与复兴
        2.3.1 场所的沦丧还是生活的匮乏
        2.3.2 场所的更新与异构
        2.3.3 “生活情境”尺度的转变
        2.3.4 当代城市的单调与丰富
        2.3.5 小结
    2.4 现象四: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
        2.4.1 “自然场所”的转变
        2.4.2 当代城市精神生活的特征
        2.4.3 数字化的逆袭与虚拟社会
        2.4.4 小结
    2.5 现象五: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
        2.5.1 后现代主义的阵亡
        2.5.2 “非典型”城市复兴
        2.5.3 “非意象”城市
        2.5.4 小结
    2.6 “场所精神”理论的语境分析
        2.6.1 “场所精神”理论的理论逻辑
        2.6.2 “场所精神”理论的价值取向
        2.6.3 “场所精神”理论的现实困境
        2.6.4 小结
    2.7 “场所精神”的当代语境架构
        2.7.1 “场所精神”的语境问题
        2.7.2 为“场所精神”建立开放的理论系统
        2.7.3 小结
第3章 “行为背景”理论的引入:“特性”的生态心理学思考
    3.1 巴克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3.1.1 生态心理学的引介
        3.1.2 巴克的生态行为研究和“行为背景”理论对场所研究的意义
        3.1.3 小结
    3.2 “行为背景”在建筑中的再释
        3.2.1 “行为”与“环境”
        3.2.2 “行为-环境固定模式”与“同形”
        3.2.3 “行为背景”
        3.2.4 小结
    3.3 “行为背景”作为“特性”的表现方式
        3.3.1 “同形”与“认同”
        3.3.2 “同形”作为“特性”
        3.3.3 “行为背景”作为“场所”
        3.3.4 将“行为背景”作为“特性”表现方式的意义
        3.3.5 小结
第4章 基于“行为背景”理论的当代城市“特性”解读
    4.1 解读一:当代“定居”特点与人-场所相关性
        4.1.1 场所对象人群的转变——以北京前门大街改造为例
        4.1.2 群体的“认同”——以旧金山卡斯楚地区为例
        4.1.3 打破建筑与城市的界限——以芝加哥卢里儿童医院为例
    4.2 解读二:国际化与全球化
        4.2.1 建筑“身份”的标识——以柏林北欧国家使馆群为例
        4.2.2 旅行者的建筑——以精品酒店为例
        4.2.3 作为商品包装的建筑——以苹果专营店为例
    4.3 解读三:场所的沦丧与复兴
        4.3.1 公共空间的复合化——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4.3.2 对话传统城市——以尼姆加里艺术中心为例
        4.3.3 “日常生活”与“场所精神”——以里约热内卢 Pedregulho 住宅为例
    4.4 解读四:人工场所与虚拟社会
        4.4.1 景观城市主义——以纽约高架路公园为例
        4.4.2 媒体与民众参与——以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为例
    4.5 解读五:当代城市中“非意象”的建筑现象
        4.5.1 作为“事件”的建筑——以“鸟巢”为例
        4.5.2 表现“事件”的建筑——以 9/11 纪念广场为例
        4.5.3 从“意象”城市到“意志”城市——以迪拜为例
    4.6 在当代语境下再论“场所”
        4.6.1 行为背景——演进中的场所
        4.6.2 当代城市生活情境的诉求
        4.6.3 对“场所精神”的再论
        4.6.4 小结
第5章 基于“行为背景”理论的设计中的“特性”表达机制
    5.1 “行为背景”的要素
        5.1.1 行为要素
        5.1.2 心理要素
        5.1.3 精神要素
        5.1.4 物质要素
        5.1.5 社会要素
        5.1.6 要素间的关系
        5.1.7 小结
    5.2 面向“行为背景”的建成环境设计
        5.2.1 对传统设计方法的批判和继承
        5.2.2 建成环境的“类型化”与行为背景的组织
        5.2.3 行为背景的运作模型
        5.2.4 面向“行为背景”的设计思路
        5.2.5 建筑实验:面向“行为背景”的特性解读与表达——华山游客中心
        5.2.6 小结
第6章 结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旧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旧城更新迎来新制度环境
        1.1.2 旧城社区更新的现实基础和动力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启示
        1.2.1 国外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
        1.2.2 国内城市更新理论与实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旧城的历史、现实与发展
    2.1 广州旧城的形成
    2.2 广州旧城的现状特征
        2.2.1 经济概况——商住结合的商贸特色
        2.2.2 人口状况——弱势群体居多,本地人流失
        2.2.3 历史文化——深厚的文化及其附着空间的蜕变
        2.2.4 空间环境——焕然一新的大尺度空间与逐渐破败的社区空间
        2.2.5 对广州旧城更新的思考
    2.3 新形势下的旧城发展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旧城更新实践与困境
    3.1 近代以来广州旧城更新的总体演进
        3.1.1 民国时期:“马路主义”的市政设施改造
        3.1.2 建国后:工业城市思想下的旧城更新
        3.1.3 改革开放后:从局部修补转向全面改造
        3.1.4 亚运以来(2002 年至今):注重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
        3.1.5 旧城更新展望
    3.2 广州旧城更新模式总结
        3.2.1 旧城更新的主要方式
        3.2.2 旧城更新的主导力量
        3.2.3 旧城更新的组织形式
        3.2.4 旧城更新的人口流动
        3.2.5 旧城更新的资金平衡方式
    3.3 启发性案例研究
        3.3.1 金花街成片改造
        3.3.2 政府主导的解放中路改造
    3.4 广州旧城更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建构
    4.1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
        4.1.1 基本内涵
        4.1.2 社区合作更新适用条件及阶段性特征
    4.2 相关经验借鉴
        4.2.1 香港楼宇修复
        4.2.2 台湾社区总体营造
    4.3 社区合作更新机制建构
        4.3.1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利益平衡机制
        4.3.2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立案与社会评价机制
        4.3.3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组织执行机制
        4.3.4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技术服务机制
        4.3.5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资金保障机制
        4.3.6 社区合作更新模式监督机制
    4.4 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4.1 相关主体的观念
        4.4.2 赋予社区合作更新合法地位
        4.4.3 构建适宜技术标准和多层次更新内容体系
        4.4.4 推进社区建设
        4.4.5 明晰产权和鼓励自由产权交易
    4.5 适应以社区为更新单元的设计方法
        4.5.1 社区发展调查
        4.5.2 菜单式服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恩宁路社区合作更新应用思考
    5.1 恩宁路街区概况
        5.1.1 恩宁路街区的形成
        5.1.2 历史文化资源
        5.1.3 非物质文化遗产
        5.1.4 存在问题
    5.2 恩宁路街区更新进程评析
        5.2.1 几轮规划更新方案的变迁
        5.2.2 基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的进程评析
        5.2.3 各方观点
    5.3 社区的扞卫行动及启示
        5.3.1 社区扞卫活动
        5.3.2 恩宁路更新的启示意义
    5.4 恩宁路街区更新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附录

(10)危机事件中的中国网络公共话语特征和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意识
    1.2 选题价值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基于互联网的危机(风险)传播和公众话语
    2.1 概念澄清
        2.1.1 危机与风险:定义与特质
        2.1.2 网络公共话语和公民参与
    2.2 危机和风险传播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和危机传播研究历史与现状
        2.2.2 国内外风险社会、危机传播中的公众研究
        2.2.3 基于互联网的风险社会、危机传播和公众
        2.2.4 今后研究的展望:批判取向
3. 研究路径和方法
    3.1 研究问题与架构
    3.2 研究方法
    3.3 样本选择——天涯论坛
    3.4 案例选择——4 类危机,4 例个案
        3.4.1 危机的分类
        3.4.2 案例选择原因
        3.4.3 抽样方法
        3.4.3.1 一次检索和原始样本
        3.4.3.2 二次抽样
4 网络公共话语中的危机内涵论述
    4.1 分析视角:“情境式危机传播”和危机治理机制
    4.2 网络话语中自然灾害的风险内涵:以日本核辐射为例
        4.2.1 事件概述
        4.2.2 网络公共话语总体认知及其社会语境
        4.2.2.1 总体认知:质疑精英阶层,宽容普通国民,反思中日关系
        4.2.2.2 社会语境:中日民族情感,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和现实基础
        4.2.3 网络公共话语危机论述的面相
        4.2.3.1 对国家的共识
        4.2.3.2 对公民的共识
        4.2.3.3 对市场的共识
    4.3 网络话语中突发事故的危机内涵:以上海胶州路大火为例
        4.3.1 事件概述
        4.3.2 网络公共话语总体认知及其社会语境
        4.3.2.1 总体认知:质疑政府,同情弱者
        4.3.2.2 社会语境:政府危机能力,30 年新闻改革
        4.3.3 网络公共话语危机论述的面相
        4.3.3.1 对国家的共识
        4.3.3.2 对公民的共识
        4.3.3.3 对市场的共识
    4.4 网络话语中公共卫生的危机内涵:以双汇“瘦肉精”为例
        4.4.1 事件概述
        4.4.2 网络公共话语总体认知及其社会语境
        4.4.2.1 总体认知:质疑政府监管和官商利益链
        4.4.2.2 社会语境:食品业混乱,公信力危机,网络危机公关,民族品牌情结
        4.4.3 网络公共话语危机论述的面相
        4.4.3.1 对国家的共识
        4.4.3.2 对公民的共识
        4.4.3.3 对市场的共识
    4.5 网络话语中社会安全的危机内涵:以河大交通肇事案为例
        4.5.1 事件概述
        4.5.2 网络公共话语的总体认知及其社会语境
        4.5.2.1 总体认知:愤怒的情感反讽的表达,冲突的话语体系,符号化的“李刚”
        4.5.2.2 社会语境:官商特权 VS.仇官仇富
        4.5.3 网络公共话语危机论述的面相
        4.5.3.1 对国家的共识
        4.5.3.2 对公民的共识
5 网络公共话语的危机共识建构
    5.1 分析视角:“动员”
    5.2 危机和风险共识的网络情感动员
        5.2.1 网络公共话语“个人化”的悲情叙事
        5.2.2 网络公共话语“符号化”的戏谑叙事
    5.3 危机和风险共识的网络理性动员
        5.3.1 网络公共话语建构的危机集体身份认同
        5.3.1.1 地域意义上的地方共同体:“我们-他们”
        5.3.1.2 文化意义上的地方共同体:“公民”“人类”“特权 VS.平民”
        5.3.2 网络公共话语建构的危机集体行动框架
        5.3.2.1 公共安全框架
        5.3.2.2 公平正义框架
        5.3.2.3 科学理性框架
        5.3.2.4 社会建制框架
6 结语:危机/风险的中国网络公共话语的本土化
    6.1 公共危机和风险的中国网络话语特征和趋势
        6.1.1 危机话语内容维度
        6.1.1.1 网络公共话语认知的危机/风险对象共识
        6.1.1.2 网络公共话语认知的危机/风险态度共识
        6.1.1.3 网络公共话语认知的危机/风险治理机制共识
        6.1.1.4 网络公共话语认知的危机/风险地域共识和话语冲突
        6.1.1.5 网络公共话语的危机/风险共识是社会语境建构的产物
        6.1.2 危机话语建构维度
        6.1.2.1 危机(风险)的情感动员建构了共同的社会情绪和心理
        6.1.2.2 危机(风险)的理性动员建构了个案的社会象征意义
        6.1.2.3 危机(风险)的情感和理性动员互相交织
        6.1.2.4 危机(风险)身份认同的内涵呈多元化
        6.1.2.5 共识建构策略和危机(风险)发展保持同步性
    6.2 危机/风险的中国网络传播模式
    6.3 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四、建材销售新模式——贴图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营造导向下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与策略研究 ——昆明市为例[D]. 石梦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5]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6]出版业的微信商业化模式探索[D]. 李佩.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4)
  • [7]国际零售业全渠道运营策略研究及国内典型企业对比分析[D]. 罗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05)
  • [8]行为背景:当代语境下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表达[D]. 章宇贲. 清华大学, 2012(07)
  • [9]旧城社区合作更新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吴克练. 广州大学, 2012(02)
  • [10]危机事件中的中国网络公共话语特征和趋势研究[D]. 张菁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3)

标签:;  ;  ;  ;  

建材销售新模式——铁库2000产品与用户直接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