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断褶带地震活动新特征及内因

华蓥山断褶带地震活动新特征及内因

一、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亮[1](2019)在《鄂西-渝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文中指出鄂西-渝东地区自前寒武纪以来就长期受板块构造运动和陆内造山运动的影响,深、浅构造存在极大差异。在前人地质填图与地表地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新的地震资料,剖析深部构造,建立合理的构造模型,对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备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基础,采取浅表大剖面和地震剖面解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并开展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的研究,同时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分析,探讨研究区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规律和变形机制。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浅表地质大剖面与地震测线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构造单元进行了重新厘定。新划分的构造单元自北西到南东可分为利川构造带、恩施构造带、宣恩构造带、南北镇构造带、桑植-石门构造带和雪峰逆冲掩伏构造带。(2)鄂西-渝东地区的构造特征在垂向上具有分层性。其中基底构造层主要由前展式发育的基底逆冲席构成的双重构造组成。下部构造层由下寒武统滑脱层控制,发育有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中-上构造层变形较下部构造层弱,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层控制,主要发育断层传播褶皱。(3)研究区主要受燕山幕式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阶段分为五期:1)201Ma之前为沉积建造时期;2)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201Ma-145Ma),为桑植-石门构造带、南北镇构造带和宣恩构造带依次形成时期;3)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中期(145Ma-100Ma),恩施构造带和利川构造带开始隆起;4)晚白垩世中末期(100Ma-75Ma),为整个湘鄂西地区快速隆升时期;5)古近纪(65 Ma-32 Ma)之后,为鄂西-渝东地地区的构造样式基本定型的时期。(4)研究区的构造变形是在基底滑脱层形态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实现的。自燕山期以来,研究区在来自东南侧的挤压应力作用下,在纵向上深部基底滑脱层相互联结,逐步抬高,滑脱层倾角(β)逐渐增大,促使其上覆盖的地层发生改变,楔顶角α将随之变小,并形成现今的南东侧隆升幅度大,北西侧隆升幅度小的格局。在横向上研究区受北部秦岭-大巴山构造带的限制,在多期主应力方向不同的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现今多期不同方向的褶皱相互叠加的地质现象。

丁浩江[2](2019)在《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文中提出我国的大型盆地内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财富。由于其理化性质中的毒性与易爆等特点,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就是有害气体,当以隧道工程通过时,有害气体上逸至隧道内,给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剧增,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过程中也发生了较多的中毒窒息、气体燃烧、爆炸或突出的灾害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铁路隧道工程对有害气体不良地质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对于煤系瓦斯隧道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油型天然气及其它有害气体研究偏少,目前有关有害气体的铁路减灾选线、隧道有害气体评价、防灾治理措施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由于高速铁路工程具有平面线形标准高、区间定线灵活性弱的特点,很多情况下线路无法绕避的有害气体区,如何认识、评价隧道工程的风险也成为了重点和关键。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可靠的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科学减灾选线及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防控制及处治技术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成贵高铁勘察、施工过程的系列成果,总结了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及区内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气体成生特征规律;基于成贵高铁工程地质及有害气体特征,探究了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在充分认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并结合其成因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定性评价体系,提出选线指导原则,并实例验证;针对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无法绕避的情况,构建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结合隧道风险评估,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防灾治理措施。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四川盆地南缘区域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盆地南缘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下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发育,有害气体以油型天然气为主,具有气田(藏)分布广泛且数量多的特点。研究区内油型天然气主要烃源岩地层时代为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统、三叠统,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较高,生气烃源条件较好,储集层圈闭类型主要以背斜构造圈闭为主。区内油型气有害气体借助于断层、裂缝、微裂隙扩散至浅表地层富集形成气囊,从而对区内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2)基于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乐山至兴文)地形地貌及地质等特征,综合将盆地南缘段线路区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冲积平原区、川南丘陵区和黔北低中山区。结合隧道与油气构造、油气储层,岩石与油气显示、油气与风化壳等关系,分析得出了线路区天然气具有两大规律:一是气体主要富集于背斜型圈闭构造区内,气体储集、运移、圈闭、保存受构造控制作用十分显着;二是距离圈闭构造核心区越近,气体浓度越高;埋深越大,气体浓度也越高,相反则气体浓度越低。(3)在充分总结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及特点,结合有害气体灾害发生成因机理,运用灾害学、瓦斯地质学、铁道工程学及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提出了有害气体致灾成因分类并建立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高速铁路选线的关系,构建了控制高速铁路选线的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体系。制定了有害气体地区高速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极)高风险有害气体聚集区,选择低风险的安全通道或位置,采用合理工程形式或措施”的指导方针,总结提出了“先绕避、短通过、小埋深、短隧群、抬标高、重决策”十八字选线指导原则。(4)按照风险决策构建思路,通过大量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四项原则,为使评价指标具备可实行性,针对指标选取提出四项原则。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工程设置、地质条件及人为影响三个方面将评价指标分为区域含气量、线路距离储层高差、裂隙率、孔隙度、断层封闭系数、盖层厚度、褶皱翼部倾角、水力运移逸散、水力封闭强度、水力封堵类型及勘察质量,共11项指标。(5)以成贵高铁工程大量勘察样本数据为基础,基于有害气体在圈闭构造中的赋存、运移及逸散规律等,推导出了有害气体逸散度计算公式。通过专家打分法和数值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取值范围的厘定,并对应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等级Ⅰ为低风险,等级Ⅱ为中等风险,等级Ⅲ为高风险,等级Ⅳ为极高风险。(6)通过AHP主观赋权法、变异系数客观赋权法、博弈论集结模型对指标权重计算分配,再结合联系云模型计算得到各等级隶属度值,最终计算得到有害气体隧道风险概率值。选取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的石柱山、南厂沟和兴隆坪三座有害气体隧道为案例对象进行风险评价验证,最终评价石柱山隧道和兴隆坪隧道具有高风险性,南厂沟隧道具中等风险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7)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要求,将防灾治理措施划分为施工处置措施和工程结构防治措施两大类。结合成贵高铁兴隆坪隧道的有害气体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隧道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风场、瓦斯浓度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还存在部分区域瓦斯浓度值偏高的情况。为使整个隧道瓦斯浓度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设计中需增设通风竖井并配合局部风扇作为补充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李桂美[3](2018)在《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一种地质灾害,相对于其他自然灾害来说,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中国是全球受到地震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位于南北地震带边缘的重庆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境内复杂的地貌,一旦有地震发生,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频发的地震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地震研究对区域防灾减灾、促进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形理论的出现为地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国内外众多学者应用分形方法对地震时空传播特性和地震预测展开探讨,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在强震多发区或者区域某次强震的研究,而对中小地震多发区的地震分形研究较少。基于分形理论和分形方法揭示重庆市地震分形特征与规律,不仅为重庆市防震减灾提供参考依据,也是对中强地震预测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以重庆市1993-2015年2级以上地震数据和《重庆市地震构造图》等为基础资料,以地震构造分区为统计单元,运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分析等相关方法,计算出各构造区地震的时空分维值,分析和比较各构造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地质构造背景,探讨重庆市地震分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时间分形特征。各构造区地震多发期内的信息维大小与地震震级大小以及M≥3地震频次存在正相关关系;各构造区中强地震和有感地震发生前后信息维的时间变化特征有差异;各构造区Dq值随q取值的减小而增大,中强地震来临前不同q区的Dq值异常特征明显,而有感地震来临前Dq—q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Dq—t曲线能较好地揭示中强地震时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但不能全面地描述有感地震时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地震时间结构的多重分形谱出现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验证广义维数的一种方法;地震多发区的时间分形特征可以间接反映整个研究区域的地震时间分形特征。(2)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特征。地震空间分布信息维可以间接反映构造区地震活跃程度;地震空间分布的Dq值随着q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密集区地震活动的复杂程度高于稀疏区;各构造区地震点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构造区地震空间信息维越大,地震点空间分布越趋近于聚集型分布;中强地震和有感地震的发生都不是在小震分布最为集中的时候,而是在这之后或之前。(3)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时空分形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各构造区地震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不如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明显;地震活动越强烈的构造区,分维值越大,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越明显。(4)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重庆市地震主要发生在基底断裂带附近或基底断裂的相交部位;构造区断裂带展布结构越复杂,地震强度越大,对应的断裂带分维值越大;地震多发区断裂带缓冲区范围越大,地震活动的信息维值越大;缓冲区内信息维值与4级以上地震数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荣昌地区地震活动受华蓥山基底断裂带和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影响,还与深井注水及由其导致的断层重新活动有关。

刘晶晶[4](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姜文[5](2013)在《湘西北地区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优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通过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样品的采集结合室内光学显微镜下特征观察及岩石热解、扫描电镜定性的分析、压汞测试和低温氮等温吸附实验等多种测试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该区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及含气性。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总体属深海盆地沉积,厚度在50-250m之间,大部分地区大于90m。发育一套以碳质页岩为主,局部夹粉砂质页岩的黑色炭质页岩。TOC在0.18-17.7%,平均3.63%,有机质类型为Ⅰ型,Ro在0.95%4.44%,平均2.46%,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岩石裂缝较为发育,主要为微裂缝;孔隙主要以微小孔为主,孔隙度0.2%-25.9%,平均9.5%。吸附气含量可达0.76m3/t左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主体属于半局限滨岸至局限浅海盆地沉积环境,发育一套以笔石页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岩。厚度在20-150m之间,平均厚度60m。TOC在0.12-3.86%,平均1.02%,有机质类型为Ⅰ型,Ro在1.06%3.95%,平均1.99%,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岩石裂缝主要以微裂缝为主;孔隙主要以微小孔为主,孔隙度在1.9%-10.6%,平均5.6%。吸附气含量可达平均1.58m3/t。基于压汞测试和低温氮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利用分形学原理探讨了页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压汞实验表明:与中小孔有关的渗透孔结构简单,占总孔隙比例小;而与微孔相关的扩散孔结构复杂,其决定着页岩的渗透率。低温氮吸附实验得到:比表面分形维数(Db)与BET表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与BJH总孔容和平均孔径成负相关关系;体积分维数(Dt)与BET比表面积和BJH总孔容成负相关关系,与平均孔径成正相关关系。岩石内孔隙表面越复杂,其表面积就越小,而孔隙体积和孔隙半径则会由于表面扭曲褶皱而减小;岩石孔隙体积形态复杂,会增加岩石的表面积,导致其孔隙半径和孔隙体积的降低。此外,总有机碳(TOC)与表面积分维数Db呈不太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体积分维数Dt呈正相关关系;有机质成熟度(Ro)与表面积分维数Db和体积分维数Dt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孔隙特征等的分析结果,对页岩气赋存有利区进行了远景预测。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有利区为保靖-永顺-桑植-慈利一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有利区为龙山-永顺-桑植-张家界一带。

宁宝坤[6](2010)在《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众灾之首,对震后灾情时空分布的快速认识以及紧急应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是目前灾害应对领域与政府工作的热点。地震灾害研究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涉及构造地质学、社会学、灾害学、公共管理和危机管理等众多领域,必须在多学科综合的框架下,研究“地震—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应对”这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但目前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研究的尺度对一次特定地震紧急处置的应用价值有限;构造地质学研究地震发生发展规律,偏重于地震灾害的自然属性,而在震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比较薄弱;地震紧急救援的指挥布局等也未进行详细分析,缺少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模式。本文以地震灾害应对为导向,在一次地震灾害应对的时空框架内,开展地震灾害的时空分析和应急救援响应研究。在空间上,以龙门山前陆构造带与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关系分析为例,开展现今构造形态和地理环境下的地震灾害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叠加分析等技术,获取地震巨灾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并建立了基于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分区的灾情区划概念模型;在空间分布规律和灾情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几种主要的地震灾害救援空间模式;在时间上,以多个国内外强震震后灾情时间变化过程分析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获取地震巨灾几种主要灾害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与结论:(一)灾害应对中的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认识在一次特定地震灾害应对时空框架内,地质构造的现今格局是地震灾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地震前后构造变化对灾害空间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地震原生灾害致灾时间远远小于灾情被认知的时间过程,地震灾害时间分布受人类认知的水平和特点影响明显,即地震灾害获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针对某个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应从两方面入手:从现今地质构造来研究地震巨灾的空间分布;从灾情被人类认知的过程来研究地震灾害的时间分布。(二)地震巨灾空间分布的认识1、根据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方向的分段性和走向上的分段性,划分了9个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构造亚区;通过对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滑坡崩塌、堰塞湖、水利水电工程、余震以及指示综合灾情的地震烈度等震害指标的分析表明,后山带中段是汶川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后山带北段和前山带中段较重,前山带北段灾情中等,其他各构造亚区灾情分布较弱。2、建立了基于推覆构造带分区的灾情空间分布概念模型。控制推覆方向分带性的逆冲断裂(与逆冲方向垂直)是地震巨灾灾情分布的一级影响因素;大型或巨大型推覆构造带内,与逆冲断裂垂直的捩断裂对能量的调节作用,是地震巨灾灾情分布的二级影响因素;在一二级影响因素内,巨灾灾情还受较大尺度的具体场地和局部环境影响,如后山带内的刚性块体彭灌杂岩体对该亚区内的滑坡分布、映秀Ⅺ度形状等控制明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地震专业救援空间分布的认识1、在汶川地震专业救援力量震后前3天的系列时空分布图上,明显看出震后救助力量(尤其是外来救助力量)从南向北迁移的趋势,反映出震后灾情在空间上的认识从震中向北东延伸的过程;通过对专业救援队跨区域作战行进路线的分析,结合推覆构造带地形地貌特征和汶川地震灾情空间分布研究成果,建立了汶川地震专业救援指挥调度的3级管理模式以及“单侧多路梳状”的救援空间形态;并进一步建立跨区域地震巨灾救援管理的宏观指挥框架和6种救援格局的空间形态,以及在该形态下的救援行进路线。2、从救援队属地、灾情信息来源、震后离逝时间与埋压情况等多种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救援成果。结果表明:即使遭受巨灾重创,地方救援队作为震后最早到达现场的专业人员,仍是进行浅表层埋压者救援的重要力量;有效的信息发布渠道是保证各个救援环节流畅、高效地运转的重要条件;人员埋压越深救援效果越差,需要具有重型装备和配置的专业救援队。(四)地震灾情时间分布的认识1、震后灾情信息总量表现为从零增加直至饱和的总体趋势,即体现为累积增加的性质;信息增量从零先增加到最大值,随后减少为零,增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小于总量信息趋于饱和的时间;从数学概念上,增量的时间变化函数就是总量时间变化函数的导数。2、震后人员死亡的时间曲线变化速度是非均一的,在震后初期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越趋近于饱和则变化的速度越慢。在论文选取的10个震例中,4个死亡总数超过万人的震例,其人员死亡统计的绝对数均在震后第二天首次超过1万人;在其余6个死亡总数在万人以下的震例中,其人员死亡统计的绝对数在第二天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绝大多数超过八成。在当前人类的灾情获取能力下,震后初期信息(48小时,甚至24小时内)对灾情规模的判定具有较大的贡献率。目前人类在人员死亡获取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在震后利用实时的人员死亡统计数进行灾害规模的估计也是可行的。3、在6个人员死亡超过5000人的震例中,人员死亡时增量K通常从震后7小时开始迅速增加,初次报道的人员死亡超过1000人的时间多数位于8—12小时之间。对于人员死亡规模在1000人左右的地震,初次报道的人员死亡总数超过100人的时间多数也在这个时段内,但窗口会向震后时间缩短的方向滑移。对于重大规模的地震灾害,震后24小时内,尤其是震后8—16小时报道的灾情是灾害规模判定的重要信息窗口。通常人员死亡时增量最大取值的时间也分布在这个时间段内,对要尽快做出决策的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张永久,高原,石玉涛,程万正[7](2008)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剪切波分裂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2000年5月1日—2006年12月31日6年多资料的分析,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地区8个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NE或NW方向;位于活动断裂上或几条活动断裂交汇部位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大多数与对选用的小地震起控制作用的活动断裂走向一致,或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但复杂的局部构造会影响剪切波分裂结果,造成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主要活动断裂走向不一致,或与区域主压应力相差较大的现象.

梁兴[8](2006)在《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海相中、古生界沉积盆地已不复存在,现今残存构造-沉积实体的基本性质是多旋回叠合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中燕山期以来的后造山期强大的陆内造山运动和盆山脱耦作用对印支期以前的海相沉积盆地和印支-早燕山期同造山期前陆盆地的强烈破坏与改造是南方海相盆地演化的重要特色。面对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的中国南方海相新区,“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与系统总结,提出在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和勘探部署过程中引入并应用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指出含油气保存单元已经成为一种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为核心的油气成藏研究体系,适合于构造复杂、水文开启程度高、断层发育的构造改造型残留盆地,这对南方海相有利勘探区块评价和勘探靶区优选既现实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科学的理论意义。 认为南方海相油气能否得以成藏并保存到今,取决于整体构造框架下的宏观封闭保存体系、烃充注源、圈闭与储层、成藏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匹配关系等4个方面因素的有效匹配。明确提出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3个基本要素,可以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3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包括沉积重建型和构造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包括剥蚀残余型和构造肢解型)等4种基本类型。 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强调整体封闭保存条件研究,应围绕盆地构造演化这个决定根本的主线,从区域盖层、烃充注源、储集层、圈闭等因素的“时空匹配”来动态地(正演)研究现今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与展布,从含油气系统形成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成藏时间早晚、区域盖层保存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储层有机流体等方面来描述(反演)现今含油气系统赖以存在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以盖层、抬升剥蚀、褶皱断裂、岩浆活动等宏观性地质条件和油气流体、水文地质与水化学场、地温与地电化学等微观封存能力标志为手段进行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综合评价。

刘成明[9](2000)在《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文中提出华莹山断褶带的地震活动在中国的地震活动进入第Ⅴ个活跃幕以来非常活跃 ,频次高 ,强度大 ,与四川西部地区连续 11年无 Ms6 0级以上强震形成鲜明对比。其地震活动呈现 6个新特点 :第一 ,频次增高、强度增大 ;第二 ,地震活动有从北向南逐步迁移的特点 ;第三 ,华莹山断褶带的地震活动多双震或震群型 ;第四 ,华莹山断褶带上的地震活动都有较明显的震兆异常 ;第五 ,震级都有逐步增大 ,直接达到或超过历史地震最高水平的过程 ;第六 ,与川滇南北地震带的强震活动有较强的呼应关系。这些新特点既与华莹山断褶带的断裂力学性质有关 ,又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亚洲板块的方向、力度、角度改变有关。部分地区如宜宾、荣昌等地震活动非常活跃 ,与当地采气注水也有一定关系。

二、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鄂西-渝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鄂西-渝东地区研究现状
        1.2.2 构造变形方法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2 构造-地层层序
        2.2.1 鄂西-渝东隔槽式断褶带
        2.2.2 雪峰山基底隆起带
    2.3 构造单元
    2.4 区域构造演化
3 鄂西-渝东地区区域地层特征
    3.1 地层层序特征
        3.1.1 元古界
        3.1.2 古生界
        3.1.3 中生界
    3.2 地震层序特征
    3.3 研究区主要滑脱层特征
4 鄂西-渝东地区构造变形时间厘定
    4.1 区域不整合分析
    4.2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4.2.1 川东隔挡式褶皱带
        4.2.2 鄂西-渝东隔槽式断褶带
        4.2.3 鄂西-渝东地区隆升迁移规律
    4.3 主要构造运动的作用范围
        4.3.1 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分布范围
        4.3.2 燕山期构造变形及分布范围
    4.4 小结
5 鄂西-渝东地区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5.1 基于浅表剖面的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5.2 基于地震剖面的区域地质结构特征
    5.3 构造单元的重新厘定
    5.4 小结
6 鄂西-渝东主要构造带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6.1 利川构造带
        6.1.1 构造地质模型
        6.1.2 构造演化
    6.2 恩施构造带
        6.2.1 构造地质模型
        6.2.2 构造演化
    6.3 宣恩构造带
        6.3.1 宣恩-云顶山构造带
        6.3.2 鹤峰-五峰构造带
    6.4 南北镇构造带
        6.4.1 构造地质模型
        6.4.2 构造演化
    6.5 桑植-石门构造带和雪峰逆冲掩伏带
        6.5.1 北段
        6.5.2 中段
        6.5.3 南段
        6.5.4 构造演化
    6.6 小结
7 鄂西-渝东地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7.1 模型设计
    7.2 实验结果
        7.2.1 模型Ⅰ
        7.2.2 模型Ⅱ
    7.3 讨论
8 鄂西-渝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
    8.1 鄂西-渝东地区构造演化过程
    8.2 鄂西-渝东地区的成因机制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成生规律研究现状
        1.2.2 铁路工程有害气体勘察、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1.2.3 铁路工程减灾选线研究现状
        1.2.4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与防灾治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与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2.2 自然地理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3 区域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地质构造特征
    2.4 研究区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2.4.1 有害气体类型
        2.4.2 生烃源岩特征
        2.4.3 储气层特征
        2.4.4 盖层特征
        2.4.5 圈闭特征
        2.4.6 运移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条件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3.1 成贵高铁工程概况
    3.2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分区
        3.2.1 工程地质条件
        3.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3 工程地质分区
    3.3 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及规律
        3.3.1 有害气体勘察及测试
        3.3.2 有害气体分布分区特征
        3.3.3 隧道与油气构造关系分析
        3.3.4 隧道与油气储层关系分析
        3.3.5 岩石与油气显示关系分析
        3.3.6 风化壳与油气关系分析
        3.3.7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研究
    4.1 减灾选线的概念
    4.2 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灾害风险类型
        4.2.1 有害气体灾害特点
        4.2.2 有害气体致灾类型与致灾因子
    4.3 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指导原则
        4.3.1 指导方针
        4.3.2 指导原则
    4.4 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实例
        4.4.1 “先绕避”选线原则案例
        4.4.2 “短通过、抬高程、小埋深”选线原则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研究
    5.1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5.1.1 评价体系建立思想
        5.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2.2 评价指标
    5.3 风险评价指标计算与取值
        5.3.1 圈闭构造气体逸散程度的公式建立
        5.3.2 其他因素指标取值
    5.4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5.4.1 权重的确定
        5.4.2 隶属度计算模型
        5.4.3 风险评价
    5.5 成贵高铁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实例
        5.5.1 工程实例
        5.5.2 权重计算
        5.5.3 风险评价模型参数计算
        5.5.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研究
    6.1 概述
    6.2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
        6.2.1 施工处置措施
        6.2.2 工程结构防治措施
        6.2.3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6.3 兴隆坪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6.3.1 处置方案
        6.3.2 通风数值模拟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形理论概述
        1.2.2 地震分形研究现状
        1.2.3 重庆市地震活动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新意与可行性分析
        1.6.1 研究新意
        1.6.2 可行性分析
第2章 重庆市地震概况
    2.1 地质构造背景
    2.2 地震活动特征
        2.2.1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
        2.2.2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第3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3.2.2 分维值的表现形式
第4章 重庆市地震时空分形特征
    4.1 重庆市地震时间分形
        4.1.1 地震时间信息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
        4.1.2 地震时间广义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
        4.1.3 地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分析
        4.1.4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时间分形特征
    4.2 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
        4.2.1 地震空间信息维分布特点
        4.2.2 地震空间广义维分布特点
        4.2.3 地震点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
        4.2.4 地震点空间分布类型与分维值的关系
第5章 重庆市地震分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探讨
    5.1 地震时空分形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探讨
        5.1.1 各构造区地震时空分维数比较
        5.1.2 地震时空分维数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
    5.2 地震空间分形与活动断裂的关系探讨
        5.2.1 地震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分布的关系
        5.2.2 主要活动断裂带分形特征
        5.2.3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空间分形特征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4)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1 民居建筑研究
        1.3.2 山地建筑研究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特色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2.3.2 商贸发达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2.4.1 劲勇开拓
        2.4.2 世俗包容
        2.4.3 朴实协作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2.5.1 起源(史前时期)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2.5.3 高潮(近代)
        2.5.4 式微(现代)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3.1 干栏与吊脚楼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4.1.1 自由式
        4.1.2 一字式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4.3.3 建造过程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5.1 群组空间形态
        5.1.1 城区多维簇群
        5.1.2 场镇沿河线型
        5.1.3 群组空间构成
    5.2 环境组织体系
        5.2.1 与山水的关系
        5.2.2 与街道的关系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5.3 景观艺术形象
        5.3.1 绵延连续
        5.3.2 重屋累居
        5.3.3 俯仰和谐
    5.4 本章小结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6.1.1 生态环保性
        6.1.2 经济实用性
        6.1.3 山地适应性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6.4 本章小结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7.1 建构经验借鉴
        7.1.1 相关案例分析
        7.1.2 优秀案例解读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7.2.1 建构意义
        7.2.2 建构原则
        7.2.3 建构措施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7.3.1 重庆建构实践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湘西北地区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及进展
        1.2.2 国内页岩气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构造变形特征
    2.2 沉积演化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目标层位的确定
第3章 储层地质条件分析
    3.1 沉积环境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3.1.1 沉积环境
        3.1.2 空间展布特征
    3.2 岩性特征
        3.2.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岩性特征
        3.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岩性特征
    3.3 有机地化特征
        3.3.1 总有机碳含量(TOC)
        3.3.2 有机质类型
        3.3.3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含气性分析
    4.1 页岩的孔隙、裂隙研究现状
    4.2 扫描电镜观测
        4.2.1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扫描电镜观察
        4.2.2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4.3 压汞实验分析
        4.3.1 页岩孔隙结构定性分析
        4.3.2 页岩孔隙结构定量分析
        4.3.3 基于压汞分形的孔隙结构分析
    4.4 低温氮吸附实验分析
        4.4.1 页岩微小孔孔隙结构定性分析
        4.4.2 页岩微小孔孔隙结构的定量分析
        4.4.3 低温氮吸附孔隙分形特征
    4.5 等温吸附特征分析
第5章 有利区带优选
    5.1 有利区带优选依据
    5.2 页岩气远景区带评价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地震灾害时空概念
        一、选题背景
        二、本文涉及的地震灾害时空概念
    第二节 相关基础研究进展综述
        一、地震灾情研究的相关进展
        二、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研究进展
        三、相关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四、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创新与意义
    第四节 相关科研项目及主要工作量
        一、与论文相关的科研项目
        二、参与的地震现场工作和国内外强震信息保障工作
        三、与论文研究有关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汶川地震灾情空间分布
    第一节 龙门山构造带地质构造背景概述
        一、龙门山构造带概况
        二、龙门山主干断裂特征
        三、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方向的分带性
        四、龙门山构造带的走向分段性
        五、龙门山构造亚区划分与属性分析
    第二节 基于构造亚区的汶川地震震害空间分布
        一、地表破裂带分析
        二、滑坡、崩塌空间分布
        三、堰塞湖空间分布
        四、水利水电工程震害空间分布
        五、余震分布
        六、地震烈度空间分析
        七、基于构造亚区的汶川地震灾情综合空间分析
第三章 汶川地震专业救援空间分布与效果初步分析
    第一节 救援数据采集与处理概述
        一、论文采用的救援队定义
        二、救援队分类与统计方法
        三、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节 汶川地震专业救援队数据整理
        一、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二、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三、消防系统救援队
        四、矿山救援队
    第三节 汶川地震专业救援初步分析
        一、汶川地震专业救援队效果分析
        二、汶川地震救援模式分析
第四章 地震灾情时间分布特点分析
    第一节 地震原生灾害致灾的时间特点
        一、地震灾情指标
        二、地震致灾的时间分析
        三、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的时间分析
    第二节 地震灾情认知的时间特点
        一、地震灾害评估
        二、地震灾情认知的时间过程
    第三节 震后人员伤亡的时间分布
        一、人员死亡时增量和总量模型
        二、基于震后伤员类型的应急期判定
        三、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二、论文取得的具体认识和结论
    三、问题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剪切波分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质构造背景台站情况
2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3 计算结果
4 分析和讨论
5 结论

(8)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没有盆地,也就没有石油
    1.2 保存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与评价的关键
    1.3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南方海相勘探的基本单元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与内涵
    2.1 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2.1.1 保存条件认识和重视较早
        2.1.2 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提出较晚
        2.1.3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应用
    2.2 客观地质条件的认知基础
        2.2.1 南方海相原型盆地不复存在,精确恢复也非常困难
        2.2.2 含油气保存单元是原始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终归宿
        2.2.3 现今含油气系统只能存在于封闭保存体系之中
        2.2.4 继承性保存和重建型新生构成海相含油气系统全貌
        2.2.5 晚期封闭保存体系是含油气保存单元的研究重点
        2.2.6 南方海相油气地质差异性十分明显
    2.3 定义与内涵
        2.3.1 赋予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
        2.3.2 含油气保存单元新概念的新特色
        2.3.3 含油气保存单元不等同于“沉积盆地”或区域构造单元
        2.3.4 含油气保存单元有别于含油气系统
        2.3.5 含油气保存单元区别于油气成藏组合和运聚单元
3 含油气保存单元构成要素和划分方法
    3.1 构成要素
        3.1.1 前人划分含油气保存单元主要依据
        3.1.2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基本构成要素
    3.2 划分方法
        3.2.1 划分步骤
        3.2.2 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方案
    3.3 非含油气保存单元
    3.4 含油气保存单元命名方式
4 含油气保存单元基本类型与叠置关系
    4.1 持续型
    4.2 重建型
    4.3 保持型
    4.4 残留型
    4.5 含油气保存单元演变及其叠置关系
5 含油气保存单元的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
    5.1 综合评价思路
        5.1.1 前人研究思路现状
        5.1.2 保存条件研究的重点内容与思路
    5.2 整体封闭保存条件
        5.2.1 整体封闭保存概念及其研究思路
        5.2.2 封盖层及其封盖作用
        5.2.2.1 油气散失原理与封盖层的封闭机理
        5.2.2.2 从封盖机理角度划分封盖层类型
        5.2.2.3 封盖层的空间展布分类
        5.2.2.4 影响封盖层封闭性能的主要因素
        5.2.2.5 封盖层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指标
        5.2.2.6 南方海相油气藏封盖层评价
        5.2.3 天然气系统形成后的构造运动强度
        5.2.3.1 没有区域盖层的地区含油气系统难得以保存
        5.2.3.2 岩浆活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5.2.3.3 断裂对圈闭封闭性的影响
        5.2.3.4 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5.2.4 水文地质条件
        5.2.4.1 水文演变原理
        5.2.4.2 地下水化学指标
        5.2.4.3 地下水化学垂直分带
        5.2.4.4 地下水横向水动力系统
        5.2.4.5 影响水化学分带的主要因素
        5.2.5 储层有机流体性质与物化特征
        5.2.5.1 储层中原油物性
        5.2.5.2 储层中天然气特征
        5.2.5.3 储层流体的地化特征
        5.2.5.4 油气化探
        5.2.6 天然气成藏时间
        5.2.7 生储盖组合的时空组合关系
        5.2.8 地层压力
    5.3 烃充注源
        5.3.1 重新评价烃源岩有效性
        5.3.2 注重烃源供给的多样性
        5.3.3 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聚集
        5.3.4 古隆起和晚期成藏影响油气分布格局
    5.4 储集条件
        5.4.1 储集体的分类
        5.4.2 次生孔缝改善储集体的有效性
        5.4.3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5.5 圈闭条件
        5.5.1 古构造控制油气分布格架
        5.5.2 背斜和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利于油气保存
        5.5.3 需要精细评价圈闭有效性
    5.6 因素归纳与保存条件评价指标
        5.6.1 因素类别分析
        5.6.2 油气保存条件评价指标系列
6 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及评价
    6.1 保存单元划分
    6.2 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6.2.1 渝东-湘鄂西持续型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1.1 渝东-湘鄂西地区基本油气成藏条件解剖
        6.2.1.2 方西和石柱持续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3 利川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1.4 花果坪和桑-石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 中下扬子区叠合盆地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2.1 江汉盆地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2 句容-海安区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2.3 南鄱阳坳陷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 滇黔桂区以构造肢解型为主的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
        6.2.3.1 楚雄盆地西北部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2 楚雄盆地东北部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3 思茅坳陷构造肢解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4 南盘江坳陷保持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2.3.5 十万大山盆地沉积重建型与持续-剥蚀残余型含油气保存单元
    6.3 分层次综合评价
        6.3.1 第一层次(Ⅰ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2 第二层次(Ⅱ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3 第三层次(Ⅲ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6.3.4 第四层次(Ⅳ类含油气保存单元)
7 结论与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四、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渝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D]. 张旭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D]. 丁浩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3]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D]. 李桂美. 西南大学, 2018(01)
  • [4]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 [5]湘西北地区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优选[D]. 姜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6]地震灾害时空分布与紧急救援响应研究[D]. 宁宝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06)
  • [7]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剪切波分裂研究[J]. 张永久,高原,石玉涛,程万正. 地震学报, 2008(02)
  • [8]中国南方海相改造型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综合评价[D]. 梁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9]华莹山断褶带地震活动的新特点及内因初探[J]. 刘成明. 四川地震, 2000(04)

标签:;  ;  ;  ;  ;  

华蓥山断褶带地震活动新特征及内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