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关于向选民汇报情况的说明

县长关于向选民汇报情况的说明

一、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论文文献综述)

朱庆跃[1](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李伟南[2](2009)在《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奥斯本和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中有句名言:“如果我在做一件不该做的事情上工作效率很高,那是再愚蠢不过了”。政府的做事效率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政府做‘正确’的事情?”这个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的问题,实则却是始终困扰着人类的最大难题之一。政府的行为失范更是成为了社会的公害。如果说某一个地方的政府或政府的某一次行为的失范是偶然的话,那么,地方政府行为普遍性的失范,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其中存在着必然性。因此,探究“政府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性的政府角色和职能的模式,同时也没有哪一个政府的角色和模式是一成不变的。当代中国县政府,除了具有政府的一般性特征之外,在社会转型期,其角色和职能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客观地看,当代中国县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既不是像政府和官员自己宣传的那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不像社会上许多人的情绪化的断言那样:“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都是利己的”。一方面,共和国30年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县政府及其官员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由于县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失范,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本文正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应然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比较研究,在科学评价县政府现实行为的基础上,挖掘导致县政府行为失范的成因,进而探求校正和规范县政府行为的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从总体上说明研究“县政府行为逻辑”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分别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凸显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此同时,对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简要说明了笔者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笔者运用“一般到特殊”的规范研究方法,首先考察分析了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行为的一般逻辑;进而对当代中国县政府的角色进行具体分析,在准确定位当代中国县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基础上,阐发了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应然逻辑”。第二章重点阐明研究的出发点是“需要”,“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欲望”的客观必然性与资源、生产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巨大的“生存压力”,加上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决定了政府及其官员的“自利倾向”,这是本文的理论前提。第三章通过把当代中国县政府置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地定位“基层人民政府”的角色和职能,阐发了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应然逻辑”。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两章。笔者采用实证的方法,第四章通过对笔者在L县的调研材料的分析,对当代中国县政府的现实行为进行深入解剖,进而解释了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现实逻辑及其成因;在第五章,笔者运用“制度——利益——权力”分析方法,通过对“应然逻辑”和“实然逻辑”的比较分析,重点阐述了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危害及成因。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此部分乃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即基于对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笔者对政府改革、校正和规范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张永理[3](2004)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出封建残余仍然根深蒂固存在及其危害的主客观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封建残余的实质,批判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攻击,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认识,同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在实践中逐步肃清封建残余及其影响。本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学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新界定了封建残余的概念、来源、内容以及对它的原则与研究方法,找出了我们以前对于封建残余认识、研究与对策上的不足之处,提出和强调了关于当代中国封建残余研究中的容易模糊与忽视的几个问题。系统论述了封建残余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存在原因与重大危害,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提出了在21世纪继续全方位清除封建残余及其影响的深厚动力、基本途径、思想基础与必要条件。本论文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次较为全面与系统的从政治生活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封建残余及其影响进行了总括性的梳理与总结,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封建文化的二重性以及二者的关系,论述了传统思维方式在封建残余影响中的作用,阐明了封建残余及其影响不平衡性的基本格局与总体态势,分析了社会病态问题与封建残余的区别。在对策上,加强党内制度性监督,改革党校教育模式,政协系统并入人大,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和公务员化,大量压缩省级行政区划,撤销乡镇政权机构,确立中央、省、县三级政权机构。禁止公务员在国民教育系列高校兼职。把司法机关的人才物统一由中央来管理,加强司法专业化,推动民众思维方式、观念向现代转化,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引导、审查与大众传媒的管理。本论文认为,封建残余在当今的广泛存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历史惰性力。在新的世纪继续对之进行批判与清理,是我们进行<WP=4>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历史任务。

黄旭,张勇贤[4](2002)在《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文中提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大家多多给我找缺点,提意见!”11月29日一大早,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县长黄明荣驱车30多公里从县城赶到三道镇,当面向原选区的选民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三道镇机关选区是黄明荣县长的县

二、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一、 开启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二、 评价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一、 历史规律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 现实启示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政府行为目标
        (二) 官僚的行为
        (三) 政府改革
        (四)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的理论模式
        (五) 县级政府研究
    三、核心概念
        (一) 行为
        (二) 行为逻辑
        (三) 县政府
    四、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一) 分析框架
        (二) 基本结构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预设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政府行为逻辑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行为
        (一) 行为
        (二) 影响行为的因素
        (三) 行为规律
    二、政府行为
        (一) 政府行为的含义
        (二) 政府行为的特征
        (三) 政府行为目标
        (四) 政府行为的模式
    三、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 人性因素
        (二) 组织因素
        (三) 环境因素
    四、政府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 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政府行为的逻辑起点
        (二) 人性中的自利倾向决定政府行为的基本趋向
        (三) 利益的博弈和协调是政府行为的主要内容
        (四) 制度的约束和激励规定了政府行为的现实轨迹
        (五) 社会教化和意识形态制约着政府行为的现实目标取向
        (六) 民主政治水平、政府能力、自然环境制约着政府行为绩效
第三章 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的"应然之义"
    一、有关地方政府角色的理论
    二、中国县政府角色行为的历史演进
        (一) 皇权专制时代县政府角色行为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县级政府角色行为
    三、当代县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一) 众说纷纭的当代政府角色与职能
        (二) 当代县政府的角色意义及职能要求
        (三) 当代中国县政府职能定位
    四、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应然"逻辑
        (一) 行为逻辑的"应然"之义
        (二) 县政府行为的"应然"模式
第四章 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实然之路"
    一、当代中国的县政制度
        (一) 当代中国县政府的地位与特点
        (二) 当前县级政府的机构设置(以 L 县为个案)
        (三) 权力结构中的政治关系格局
        (四) 中国县政的主要特点
    二、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现实考察:以 L 县为个案
        (一) 县委书记的自我角色定位:一个人和一个县
        (二) 中心工作
    三、当代县政府行为的现实逻辑
        (一) 当代县政府行为逻辑生成的现实前提
        (二) 县政府行为目标选择逻辑
        (三) 县政府权力运作的现实逻辑
第五章 "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的比较分析
    一、"应然"与"实然"的耦合
        (一) "应然"和"实然"的角色耦合
        (二) 行为目标的耦合
        (三) 利益的契合
    二、"实然"对"应然"的扭曲
        (一) 目标扭曲的逐利行为
        (二) 角色错位的"变态"行为
        (三) 关系失衡的反市场行为
        (四) 上下离散的执行行为
        (五) 道德缺失的非理性行为
    三、政府行为失范的成因分析
        (一) 制度供给短缺导致政府权力恶性扩张
        (二) 县政府的自利性是其行为失范的深层根源
        (三) 社会转型导致的官员心态失衡
        (四) 县公共财政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五) 县政府行为扭曲的激励强化机制
第六章 校正县政府行为的"必然"之策
    一、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规范县政府行为的导向
        (一) 政绩观:政府和官员行为的导向
        (二) 科学政绩观的内涵
        (三) 科学政绩观的生成机理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县政府行为的工具
        (一)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制度供给能力
        (二) 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三) 完善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
    三、理顺利益关系:规范县政府行为的核心内容
        (一) 理顺利益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 利益制衡:理顺利益关系的主要路径
        (三)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理顺利益关系的关键所在
    四、打造服务型政府:规范县政府行为的模式
        (一) 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二) 公共利益: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
        (三) 治道变革:创新县政府施政理念
        (四) 政府范式转型:构建服务型县政府
        (五) 关键环节: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
参考文献
后记

(3)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
        1.2.2 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1.2.3 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1.2.4 有助于总结当代国际共运中的经验教训
        1.2.5 有利于驳斥当今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
    1.3 文献综述
    1.4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和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关于封建残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1 本论文对封建社会的界定与评价
    2.2 本论文对封建残余概念的考辨与界定
    2.3 关于封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2.4 关于传统思维方式与封建残余
    2.5 关于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界限
    2.6 关于封建残余及其影响的不平衡性
    2.7 关于封建残余与社会病态问题的区别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
    3.1 主要表现
        3.1.1 皇帝意识
        3.1.2 官本位意识
        3.1.3 父母官意识
        3.1.4 清官意识
        3.1.5 等级特权意识
        3.1.6 官僚主义思想与作风
        3.1.7 人治意识
        3.1.8 宗法意识
        3.1.9 夜郎自大与闭关自守
    3.2 主要原因剖析
    3.3 危害分析
    3.4 学理分析
第四章 肃清封建残余的对策思考
    4.1 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2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化进程
    4.3 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
    4.4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四、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2]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逻辑研究[D]. 李伟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1)
  • [3]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D]. 张永理. 清华大学, 2004(03)
  • [4]县长向选民述职札记[J]. 黄旭,张勇贤. 海南人大, 2002(01)

标签:;  ;  ;  ;  ;  

县长关于向选民汇报情况的说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