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名铁路职工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215名铁路职工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一、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芦永斌[1](2017)在《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与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脂肪肝、糖尿病三者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以金昌队列为基础,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群相关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人群和随访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方法分析不同HBV感染模式和不同肝功状态对脂肪肝及糖尿病的影响,脂肪肝与糖尿病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优势比(OR)和风险比(H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采用交互作用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HBV感染模式和其它因素对于脂肪肝与糖尿病的交互作用;采用剂量反应关系分析不同肝功酶对于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影响及脂肪肝与糖尿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复制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较低,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V感染复制降低脂肪肝的患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OR(95%CI)分别为0.81(0.72-0.91)、0.77(0.68-0.87)和0.75(0.58-0.95);HBV感染复制与血压、UA、ALT、AST、GGT和FBG等指标升高对脂肪肝患病存在拮抗作用。HBV感染复制状态减少脂肪肝发病,经Cox回归分析发现降低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HR(95%CI)分别为0.80(0.64-1.00)、0.82(0.63-1.07)和0.77(0.52-1.14)。HBV感染复制与TG升高对于脂肪肝发病存在拮抗作用。2.肝功酶异常会增加脂肪肝的患病和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脂肪肝患病的OR(95%CI)分别为3.59(3.42-3.78)、3.02(2.85-3.19)和3.81(3.42-4.25),脂肪肝发病的HR(95%CI)分别为1.18(1.07-1.30)、1.26(1.13-1.41)和0.96(0.77-1.18)。脂肪肝会增加肝功异常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HR(95%CI)分别为1.70(1.56-1.86)、1.51(1.37-1.67)和1.66(1.37-2.01);脂肪肝减弱肝功恢复正常的作用,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HR(95%CI)分别为0.84(0.79-0.90)和0.87(0.81-0.94)、0.76(0.65-0.89)。ALT、AST和GGT变化与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呈倒“U”型剂量反应关系(Poverall均<0.05,Pnon-linearity均<0.05)。3.HBV携带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总人群及男女性中OR(95%CI)分别为1.19(1.10-1.29)、1.17(1.07-1.29)和1.22(1.06-1.40);HBV感染复制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女性中,HR(95%CI)分别为1.32(1.05-1.67)和2.09(1.28-3.42)。HBV携带与血压、TC、TG、UA、ALT、AST、GGT升高和糖尿病家族史对于糖尿病患病均存在协同作用。在糖尿病的发病中,HBV感染复制与血压升高之间存在拮抗作用。4.肝功酶异常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在总人群和女性中OR(95%CI)分别为1.20(1.11-1.30)和2.17(1.85-2.55)。肝功酶异常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和男女性中HR(95%CI)分别为1.79(1.57-2.03)、1.57(1.35-1.82)和2.10(1.61-2.73)。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ALT、AST和GGT与FBG均呈正向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overrall均<0.05,Pnon-linearity均<0.05);ALT、AST和GGT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呈一定的正向非线性相关关系(Poverrall均<0.05,Pnon-linearity均<0.05)。5.脂肪肝会明显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OR(95%CI)分别为3.13(2.92-3.35)、2.25(2.08-2.44)和6.02(5.31-6.82)。脂肪肝会明显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中HR(95%CI)分别为4.21(3.75-4.73)、3.60(3.13-4.13)和5.36(4.34-6.62);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BMI、血压、TC、TG、UA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后,脂肪肝仍然会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人群中HR(95%CI)分别为2.50(2.18-2.87)、2.53(2.15-2.98)和2.38(1.84-3.06),提示脂肪肝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总人群中,脂肪肝指数(FLI)与空腹血糖呈正向非线性相关关系(Poverrall<0.05,Pnon-linearity<0.05);在男性和女性中,FLI与空腹血糖呈正向线性相关关系(Poverrall<0.05,Pnon-linearity=0.193和Poverrall<0.05,Pnon-linearity=0.069)。在糖尿病患病风险中,脂肪肝与GGT升高存在协同作用。在糖尿病发病风险中,脂肪肝与吸烟、饮酒和肝功酶异常均存在协同作用。6.糖尿病会明显增加脂肪肝的患病风险,在总人群及男女性人群中OR(95%CI)分别为3.07(2.86-3.28)、2.24(2.06-2.43)和5.77(5.08-6.54)。糖尿病会明显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在总人群及女性人群中HR(95%CI)分别为1.17(1.03-1.33)和1.96(1.59-2.42),且FBG与脂肪肝发病风险呈正向非线性相关关系(Poverrall<0.05,Pnon-linearity<0.05)。进一步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BMI、血压、TC、TG和UA等因素后,仅在女性中糖尿病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HR(95%CI)为1.26(1.02-1.57)。在脂肪肝发病中糖尿病与高血压间存在协同作用,糖尿病与TG升高、肝功酶异常和GGT升高均存在拮抗作用。结论:1.HBV感染复制降低脂肪肝的患病和发病风险,且HBV感染复制与TG升高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存在拮抗作用。2.肝功酶异常会增加脂肪肝的患病和发病风险,且随着ALT、AST和GGT的升高,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加大;同时,脂肪肝也会增加肝功酶异常的患病和发病风险,减弱异常肝功恢复正常的作用;肝功酶异常和脂肪肝可互为发病的危险因素。3.HBV感染复制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且在糖尿病的发病中,HBV感染复制与高血压存在负相乘交互作用即两者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4.肝功酶异常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和发病风险,且随着ALT、AST和GGT的升高,FBG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均逐渐增加,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提示肝功酶异常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5.脂肪肝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FLI)的升高FBG和糖尿病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在女性中糖尿病是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且FBG与脂肪肝发病风险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吉兆华[2](2016)在《西北乙肝高流行地区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和S基因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乙肝是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及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携带人群的自然消亡,全人群HBs Ag携带率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中HBs Ag携带率有了显着下降。然而,根据国家乙肝防治示范区——武威市人群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接近100%,但HBs Ag携带率仍维持在1%左右水平;根据2010年中国CDC数据,全国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为5.6/10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至少新增78万例HBV新发感染者,其中成人占95%以上,我国儿童中突破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和成人HBV新发感染流行趋势依然严峻,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病毒自身因素须予以足够重视。目的摸清西北乙肝高流行地区甘肃省武威市儿童中突破性HBV感染和成人HB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及S区基因特征,为制定乙肝新发感染预防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儿童突破性HBV感染研究选择武威市3家新生儿出生数最多的医院2009-2012年出生的突破性HBV感染高危人群(母亲HBs Ag阳性和因出生时因早产或低体重而推迟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及其母亲)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幼儿及其家庭成员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及主要的危险因素(家庭成员乙肝史等),采集幼儿及其母亲血清,ELISA方法检测乙肝五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幼儿抗-HBs使用Abbott试剂进行定量。频数分布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均数且符合正态分布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2.成人HBV新发感染研究选择武威市城区6家医院,以健康体检、门诊病例和住院病例中发现的新发感染者为病例组,与之同一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且HBs Ag与抗-HBs均阴性的人群为对照组,通过问卷对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症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集血清使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六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速度法检测ALT与AST。频数分布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均数且符合正态分布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使用危险因素互斥分层法推断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3.新发感染者S区基因特征研究选择上述儿童突破性HBV感染、成人HBV新发感染和首次发现的无症状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巢式PCR对其S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应用Mega6.0软件对序列进行剪切对齐后构建进化树对基因进行分型;再将核甘酸转换为氨基酸(amino acid,aa)后根据不同基因型构建标准一致序列,各序列与之相比描述各aa位点及“a”决定簇突变情况;将与S区对应的逆转录酶区临床常见耐药突变位点存在的变异及其构成情况进行描述,使用χ2检验比较频数分布资料间的差异。结果1.儿童突破性HBV感染研究共完成了339个母亲所生的388个幼儿的调查,388个幼儿中男性占55.41%(215/388),平均年龄2.95±1.3岁,HBs Ag阳性7例,HBV DNA阳性11例,感染总人数13例,感染率3.61%(95%CI:1.56%-5.14%)。HBs Ag阳性母亲所生幼儿突破性HBV感染率4.17%(95%CI:1.82%-8.04%),HBs Ag阴性母亲所生幼儿突破性HBV感染率为2.55%(95%CI:0.83%-5.8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HBV DNA阳性(OR=4.49,95%CI:1.28-15.77)、其他家庭成员乙肝史(OR=6.18,95%CI:1.73-22.08)是儿童突破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成推断,儿童突破性感染92.31%(12/13)归因于家庭内部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而其他水平传播途径占7.69%(1/13),是次要传播途径。其中家庭内部归因于母亲75%(8/12),其他家庭成员的水平传播占25%(4/12)。儿童中抗-HBs滴度≥10m IU/ml比例达到了70%以上,HBs Ag阴性母亲所生幼儿其抗-HBs滴度几何均数为22.76m IU/ml,HBs Ag阳性母亲所生幼儿其抗-HBs滴度几何均数为39.06m IU/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5)。不管母亲HBs Ag状态如何,幼儿的年龄是影响抗-HBs滴度水平的重要因素,>3岁组高于≤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成人HBV新感染研究中符合病例组纳入标准的215例,符合对照组纳入标准的共567例。病例组中男性142例,占66.05%,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分布以30-39岁组为主,占40.47%。215例中进行乙肝检测的原因以健康体检、有症状为主,分别占36.28%和25.12%。新发感染者中最常见的前三位症状为: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分别占61.86%、51.16%和44.65%,深色尿和显性黄疸比例最低,分别占20.93%与13.49%。新发感染者中ALT值>80U/L占49.77%,AST值>80U/L占29.30%,AST/ALT>1的有29人,占新发感染者的13.49%。133例新发感染者进行了腹部B超检查,其中52.63%未见异常,10.53%肝脾肿大,8.02%脂肪肝,7.52%肝硬化。临床诊断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32人,占HBV新发感染的14.88%。根据乙肝六项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新发感染者血清模式共有12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大三阳”与“小三阳”,两者共占所有血清模式的75.82%,HBs Ag与抗-HBs共阳性率达到了8.85%。共有17.67%(38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疗,6.98%(15人)单独使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4.65%(10人)进行了抗纤维化治疗,有1例年轻男性短期内发生急性肝衰竭而死亡。多因素分析发现1个保护性因素:乙肝疫苗接种史(OR=0.07,95%CI:0.04-0.12);10个独立危险因素:不使用安全套(OR=2.00,95%CI:1.18-3.38)、乙肝家族史(OR=2.85,95%CI:1.47-5.54)、肝硬化肝癌家族史(OR=4.65,95%CI:1.18-18.27)、刷牙出血史(OR=8.03,95%CI:4.76-13.55)、外出打工史(OR=5.52,95%CI:2.91-10.49)、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打针输液(OR=3.87,95%CI:2.11-7.1)、手术史(OR=5.27,95%CI:1.44-19.27)、口腔诊疗史(OR=3.87,95%CI:1.88-7.98)、共用毛巾牙刷(OR=4.35,95%CI:2.64-7.17)、在外就餐(OR=4.15,95%CI:2.4-7.19)。根据危险因素互斥分层法推断当前成人HBV新发感染中49.3%由密切生活接触途径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7.91%由医源性传播引起,性接触传播占20.46%,不明原因途径的占2.33%。3.S区基因特征研究纳入的13例儿童突破性HBV感染中,有9例测序成功,215例成人HBV新发感染者中172例测序成功,首次发现的121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有84例测序成功,三者中均检出了B、C、D基因型,以C和D型为主,两者共占感染者的90.57%,其中C型占59.62%,D型占30.94%,三者之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类型感染者“a”决定簇(aa124-aa147)区aa突变情况:9例突破性HBV感染儿童中共有4例发生aa124-aa147之间的7个氨基酸位点变异,其中I126T最常见,发现2例,G145R发现1例,突变检出率为44.44%;在成人HBV新发感染者中27例中发现了54个aa位点29种类型的aa突变,突变检出率为12.56%,最常见的突变的F134Y检出10例、I126T检出9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检出10例12种类型28个位点的aa突变,突变检出率为11.90%,最常见的突变I126T检出9例。儿童突破性HBV感染者“a”决定簇(aa124-aa147)发生aa突变的比例与种类均高于成人新发感染者与慢性无症状携带者(P<0.05)。9例突破性HBV感染儿童中未检出耐药相关突变位点;172例新发感染者中13例检出有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占7.56%(95%CI:4.09%-12.58%),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中10例检出了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占11.90%(95%CI:5.86%-20.81%)。结论1.武威市儿童突破性HBV感染率仍较高,是未来消除乙肝的重要障碍之一。突破性HBV感染主要源于家庭内部传播,因此即要对HBV DNA阳性母亲在孕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宫内感染,又要对婴儿在出生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与HBIG,并应做好家庭内水平传播的防护。2.成人HBV新发感染以轻度肝损害为主,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见症状如乏力、易疲劳等虽然构成比例较高且出现时间较早,但均非HBV感染特异性症状,用于鉴别HBV感染的能力较差。基层卫生机构对HBV新发感染早期鉴别诊断能力较弱,重症患者治疗水平有限,应加强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3.成人HBV新发感染预防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应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提倡使用安全套;其次应注意个人口腔卫生,有牙龈炎及时治疗,减少刷牙出血,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场所;最后还应定期加强医院手术室、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院口腔科、口腔诊所的消毒和卫生监督。4.儿童突破性HBV感染者中“a”决定簇aa变异率较高,可能与HBV“a”决定簇变异引起抗原-抗体结合力下降从而降低了乙肝疫苗预防效果有关。因此应加强儿童中突破性HBV感染“a”决定簇变异的监测,并及时评估现有乙肝疫苗的有效性。5.成人HBV新发感染者与慢性HBV携带者中均检出较高的耐药相关aa突变,这些人群是未来潜在的乙肝患者,因此对乙肝患者初治时宜选择强效、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或进行基因耐药检测后再选择低耐药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因免疫逃逸突变与NA耐药突变存在“镜像改变”,因此HBV如果发生NA大量耐药可能会导致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下降,对现有乙肝免疫策略形成威胁。

许金平,李广兵[3](2012)在《某市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的结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某市高中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乙肝预苗接种情况。方法 2011年9~10月对某市3869例14~17岁高中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测,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1975例,城区学生1894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学生1975例,HBsAg阳性112例,阳性率5.67%;抗-HBs阳性745例,阳性率37.7%。城区学生1894例,HBsAg阳性30例,阳性率1.58%;抗-HBs阳性867例,阳性率45.8%。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疫苗的接种率偏低。

张艳彪[4](2012)在《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传染病,其感染率高、慢性病人多,给社会人群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深圳经历了30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的非户籍居民城市,乙肝流行情况如何,经过多年乙肝免疫控制,其成效如何,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目的掌握深圳市常住人口乙肝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深圳市常住人口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并评价其免疫效果;探讨人口流动对乙肝传播可能的影响;建立深圳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资料,为制定乙肝预防控制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常住人口中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运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7-8月在深圳市罗湖和宝安两个区随机抽取12个社区,按照系统抽样法抽取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的1-59岁居民,共计3771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面访问卷调查,并同时静脉采血5m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样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利用Epidata3.10软件对调查问卷及检测结果进行双录入,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深圳市常住人口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68%、71.92%和37.39%和45.93%,HBV标化感染率为53.87%。HBV感染率女性(43.42%)高于男性(39.42%)。HBsAg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趋势<0.05),5岁以下儿童阳性率为0.16%。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高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人群,而抗-HBs阳性率则低于高文化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6.50%,乙肝疫苗接种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趋势<0.05);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低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P<0.01),且抗-HBs阳性率高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P<0.05);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3.15%,未免疫组儿童的HBsAg P日性率高于免疫组儿童(χ2=4.27,P<0.05),但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深圳市非户籍居民抗-HBs阳性率为67.16%,低于户籍居民(76.61%),而HBsAg阳性率为7.05%,略高于户籍居民(6.3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深圳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HBsAg阳性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有升高的趋势,10岁以下均低于2%,且在20-岁年龄组跳跃式升高。深圳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中低文化程度HBsAg(?)日性率均高于高文化水平人群,但同一文化程度人群两者差异不明显。非深圳户籍居民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户籍居民。非深圳出生的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远低于出生地在其他省市的人群,且来深时间越久,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及HBV感染率越高,而抗-HBs阳性率变化不大。结论深圳市常住人口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仍然较高,乙肝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仍然严重;深圳2002年实施乙肝疫苗人群免疫以来,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成效明显;深圳非户籍居民乙肝感染水平户籍居民接近。

王鸣,张莉,陈慧,周建平,雷文兰,王汉中[5](2007)在《咸宁市5081例高中生血清HBV抗原抗体及基因型检验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咸宁市温泉城区在校高中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系统5项指标及HBV基因型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以温泉城区在校高中生为对象。每人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型PCR法进行检测。结果ELISA检测血清标本5081份,HBsAg阳性率为9.03%(459/5081),抗-HBs的阳性率为28.30%(1438/5081),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24%(266/5081)、6.17%(314/5081)、11.43%(581/5081)。常规及分型PCR检测HBsAg阳性血清标本46份,其中HBsAg、抗-HBc、HBcAg均阳性(大三阳)20份,常规及分型PCR分别为95.00%(19/20)、100%(20/20),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小三阳)15份,常规及分型PCR分别为66.7%(10/15)、86.67%(13/15),HBsAg、HBeAg阳性5份,常规及分型PCR分别为100%(5/5)、100%(5/5)抗-HBc 2份阳性,常规PCR 50.00%(1/2),阴性对照全部阴性。结论HBsAg阳性率(9.0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8%。男性阳性率(10.75%)略低于我国1992年调查的11.3%,女性阳性率(6.45%)则明显低于全国同期调查的女性HBsAg阳性率(8.23%)。分型PCR检测中仅发现B基因型,由此推论湖北咸宁温泉城区在校高中生感染HBV是以B基因型为主。

张莉,王鸣,周建平,雷文兰[6](2005)在《咸宁市饮食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检测结果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饮食从业人员为检测对象.每人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应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共检1 640人,HBsAg阳性96人,阳性率为5.85%(96/1640),其中HBsAg阳性血清进一步做HBeAg、抗-HBe、抗-HB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9%(7/96)、67.7%(65/96)、91.6%(88/96).其中男性722人,阳性62名,阳性率为8.59%(62/722),女性918人,阳性34名,阳性率为3.70%.HBsAg阳性率5.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8%.男性阳性率8.59%略低于我国1992年调查的11.3%,女性阳性率3.70%则明显低于我国同期调查的女性HBsAg阳性率8.23%.

王鸣,余育胜,周建平,雷文兰,张莉[7](2004)在《咸宁烟厂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烟厂在职、退休工人及厂机关工作人员的体检人员为对象。每人静脉采血5mL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进行检测。共检测1131人,HBsAg阳性率为7.96%(90/1131),抗-HBs的阳性率为43.85%(496/1131),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62%(7/1131)、6.90%(78/1131)、11.49%(130/1131)。其中男性471名,阳性60名,阳性率为12.73%(60/471),女性660名,阳性30名,阳性率为4.54%。结果表明,HBsAg阳性率7.96%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08%。男性阳性率13.64%略高于我国1992年调查的11.3%,女性阳性率4.54%则明显低于我国同期调查的女性HBsAg阳性率8.23%。

龚涛,李洪,马晓燕,辜艳[8](2004)在《重庆西站铁路列检所215名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在铁路工人人群中的流行分布情况 ,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用ELISA法对重庆西站铁路地区 2 15名工人进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 ,计算并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HBsAg、HBeAg、抗 HBc、抗 HBe、抗 HBs阳性率分别 12 .0 9%、1.86%、15.3 5%、11.16%、56.2 8%。HBsAg阳性者中 ,“小三阳”和“大三阳”分别占 3 8.46%和 11.54%。HBsAg阳性者中有 15.3 9%的人HBeAg同时呈现阳性。在HBsAg阴性者中 ,产生抗 HBs的占 64.0 2 %。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着性。男性HBsAg阳性率为 13 .40 %。结论 该人群HBsAg阳性者中约 15%具有较强传染性 ;HBsAg阴性者中 ,约 1/3的人未检出保护性的抗 HBs。应根据检测结果 ,对该人群采取乙肝疫苗注射、肝功能检查和临床观察治疗等措施

龚涛,李洪,马晓燕,辜艳[9](2003)在《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据1992~1995年全国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占全世界的1/3。为了解HBsAg在铁路工人中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3月至4月对重庆西铁路列检所215名工人进行乙肝抗原抗体系统5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如下。

龚涛[10](2006)在《重庆市流动农民工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掌握重庆市流动农民工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2、为制定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研究内容:1、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对重庆市1195名流动农民工进行乙型肝炎病原体检测;2、掌握该人群乙型肝炎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状况;3、分析评价该人群在乙型肝炎传播流行上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研究方法:1、抽样调查:多级抽样,先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重庆市主城区域即沙坪坝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中随机抽取到南岸区,再从该区雇佣农民工较多的单位中各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样本含量:根据相关文献乙型肝炎HBsAg感染率为15%,规定容许误差为δ=0.15,根据公式n=u2PQ/δ2,计算得其样本含量为968。2、问卷调查:与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作,在农民工就业前体检时从中抽取部分人口,使用他评调查表,培训调查员,由调查员进行规范化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疾病史、危险因素暴露史、生活卫生习惯等。3、实验室检查,采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病原体。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该人群主要来自重庆市各郊县,少部分来自四川、贵州、安徽、河北、江西、福建、湖南、河南、湖北等省,全部为农村户口,在重庆市内租房居住。大部分人月收入为501~1000元,年龄在20~50岁之间,男性略多于女性。2、病原体检测结果:该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8.6%,其中男性为10.0%,女性为7.0%,其感染情况与我国一般人群的水平相近。男女两组HBsAg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人群具有初中和高中文化者占94.8%,能正确描述乙型肝炎传播途径者占19.5%,回答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者占48.4%。人群中自己承认拥有两个以上性伴侣者占5.0%。4、对HBsAg阳性人群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在HBsAg阳性人群中有21.4%为HBsAg和HBeAg两项同为阳性,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大。具有输血、手术、针灸和口腔疾病就医史等危险因素者,在HBsAg

二、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与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资料的收集
        2.3.1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3.2 体格检查
        2.3.3 临床生化指标检测
    2.4 诊断标准
        2.4.1 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2.4.2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2.4.3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2.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与脂肪肝的研究
    3.1 HBV感染模式的分布状况
        3.1.1 基线人群的基本情况
        3.1.2 HBV感染模式分布状况
    3.2 HBV感染状况对脂肪肝的影响分析
        3.2.1 脂肪肝患者基本特征
        3.2.2 脂肪肝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临床指标与脂肪肝的剂量反应关系
        3.2.4 HBV感染与脂肪肝的研究
        3.2.5 不同肝功状态下HBV感染模式与脂肪肝的研究
        3.2.6 HBV感染模式与其他因素对脂肪肝的交互作用
    3.3 肝功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
        3.3.1 肝功对于脂肪肝的影响
        3.3.2 脂肪肝对肝功的影响
第四章 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4.1 HBV感染对糖尿病的影响分析
        4.1.1 糖尿病患者基本特征
        4.1.2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4.1.3 HBV感染模式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4.1.4 不同肝功状态下HBV感染模式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4.1.5 HBV感染模式与其他因素对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4.2 肝功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4.2.1 不同肝功状态对糖尿病的影响
        4.2.2 不同肝功酶与FBG的剂量反应关系
第五章 金昌队列人群脂肪肝与糖尿病间的研究
    5.1 脂肪肝对糖尿病的影响
        5.1.1 脂肪肝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
        5.1.2 脂肪肝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5.1.3 脂肪肝指数与空腹血糖的剂量反应关系
        5.1.4 脂肪肝与其他因素对糖尿病的交互作用
    5.2 糖尿病对于脂肪肝的影响
        5.2.1 糖尿病对于脂肪肝患病的影响
        5.2.2 糖尿病对于脂肪肝发病的影响
        5.2.3 FBG与脂肪肝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
        5.2.4 糖尿病与其他因素对脂肪肝发病的交互作用
第六章 讨论
    6.1 HBV感染复制降低脂肪肝患病发病风险
    6.2 HBV感染复制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6.3 脂肪肝与糖尿病间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西北乙肝高流行地区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和S基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儿童突破性HBV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成人HBV新发感染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新发感染者HBV S基因特征研究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某市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的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4)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抽样方法
        2.3.1 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
        2.3.2 具体抽样步骤
        2.3.3 样本含量计算
        2.3.4 查漏补缺原则
    2.4 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4.1 现场调查
        2.4.2 血样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2.4.3 研究技术路线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2.5.1 数据库的建立
        2.5.2 数据分析
        2.5.3 分析指标及计算
        2.5.4 感染率的标化
    2.6 质量控制
        2.6.1 课题设计的质量控制
        2.6.2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2.6.3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2.6.4 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年龄分布
        3.1.2 地区分布
        3.1.3 性别分布
        3.1.4 户籍类型分布
        3.1.5 职业分布
        3.1.6 文化程度分布
    3.2 深圳市常住人口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结果
        3.2.1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阳性率
        3.2.2 HBVM标志物阳性率性别分布
        3.2.3 HBVM标志物阳性率年龄分布
        3.2.4 1-14岁人群HBVM年龄分布
        3.2.5 HBVM阳性率户籍类型分布
        3.2.6 HBVM阳性率地区分布
        3.2.7 HBVM阳性率职业类型分布
        3.2.8 HBVM阳性率文化水平分布
        3.2.9 HBVM阳性率家庭分布
    3.3 乙肝疫苗接种及保护情况
        3.3.1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3.3.2 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地区分布
        3.3.3 1~14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3.3.4 乙肝疫苗接种对HBV感染情况影响分析
        3.3.5 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感染情况
    3.4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乙肝感染情况
        3.4.1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乙肝感染情况
        3.4.2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HBVM性别比较
        3.4.3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HBVM年龄比较
        3.4.4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HBVM文化程度比较
        3.4.5 非深圳出生人群来深时间HBVM分布
        3.4.6 深圳市非户籍居民与户籍居民乙肝接种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 深圳市2007年常住人口年龄性别组成统计表
附录B 深圳市示范区病毒性肝炎调查表
附录C 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线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D 深圳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填表说明
附录E 课题研究背景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重庆西站铁路列检所215名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试剂和仪器
2 检测结果
    2.1 乙型肝炎5项抗原抗体指标检测结果 (表1)
    2.2 HBsAg阳性者5项指标检测结果 (表2)
    2.3 HBsAg阴性者5项指标检测结果 (表3)
    2.4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 (表4)
    2.5 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
3 讨 论

(9)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乙型肝炎5项抗原抗体指标检测结果:
    2.2 HBsAg阳性者5项指标检测结果:
    2.3 HBsAg阴性者5项指标检测结果:
    2.4 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
    2.5 不同性别HBsAg阳性率:
3 讨论

(10)重庆市流动农民工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调查方法和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方法
第二章 调查结果
第三章 分析讨论
结论
附: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表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MPH 课程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与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关系[D]. 芦永斌. 兰州大学, 2017(12)
  • [2]西北乙肝高流行地区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和S基因特征研究[D]. 吉兆华.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2)
  • [3]某市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检测的结果分析[J]. 许金平,李广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13)
  • [4]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 张艳彪. 郑州大学, 2012(10)
  • [5]咸宁市5081例高中生血清HBV抗原抗体及基因型检验结果分析[J]. 王鸣,张莉,陈慧,周建平,雷文兰,王汉中. 职业与健康, 2007(22)
  • [6]咸宁市饮食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检测结果的分析[J]. 张莉,王鸣,周建平,雷文兰.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S2)
  • [7]咸宁烟厂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A]. 王鸣,余育胜,周建平,雷文兰,张莉. 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 2004
  • [8]重庆西站铁路列检所215名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J]. 龚涛,李洪,马晓燕,辜艳. 现代医学, 2004(01)
  • [9]215名铁路工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J]. 龚涛,李洪,马晓燕,辜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3(04)
  • [10]重庆市流动农民工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况研究[D]. 龚涛. 东南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215名铁路职工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