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演讲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和聊天术语看网络对话的典型风格

网络演讲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和聊天术语看网络对话的典型风格

一、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1](2012)在《近十年中国网络用语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虚拟作为一种确凿的日常现实,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网络用语作为构建网络现实的手段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对网络用语的概念给出界定的基础上,对近十年网络用语研究进行分门别类的阐释,解释了每个时期网络用语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现在的网络用语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网络用语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

文灿[2](2011)在《车尾标语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车尾标语为例》文中提出车尾标语作为一种新兴的标语形式,已经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车尾标语是标语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本文首先指出了车尾标语是标语的一种,即车尾标语是一种个性标语。接着从车尾标语的表达方式入手,将车尾标语分为了文明礼貌型、威胁恐吓型、自恋自夸型和自贬自嘲型等四种类型,指出车尾标语的功能在于安全警示、体现个性和娱乐大众等三个方面。然后,本文分析了车尾标语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家庭轿车的普及、新事物的冲击和使用者的心理等因素。车尾标语的构成运用了多种语言策略。从语音的角度来说,押韵、谐音和节奏是车尾标语主要运用的策略;从词汇的角度来说,车尾标语主要运用了其他词语或形式的策略,如新词、外来词语、符号和热词等等;从语法策略的角度来说,本文把车尾标语当作句子来分析,主要探讨了车尾标语在句类和句型方面的运用策略;从修辞策略的角度来说,本文主要分析了车尾在辞格和修辞风格方面的运用策略。本文运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两大商圈的车尾标语进行了实地收集,共收集到241条车尾标语。同时,本文还运用了社会调查的相关理论,对车尾标语进行了社会认同度的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受众对车尾标语的关注程度、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探讨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份的人是如何理解车尾标语的,为今后运用社会调查的理论研究汉语标语提供了切入的角度。最后,本文针对车尾标语存在的用语不规范、过于繁复和过于新奇等现象提出了规范的建议,指出车尾标语的内容应积极健康,用语应规范并且要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等。

叶菁[3](2009)在《论坛中网络表情符号应用的理论阐释 ——新浪杂谈案例研究》文中指出网络表情作为网络在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其产生与发展获得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杂谈为案例,通过对论坛中的表情回复统计来研究网络论坛中表情符号的应用特点,将运用符号学、进化心理学、注意力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来解释目前论坛表情使用特色和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本研究对论坛中网络表情的应用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理论贡献。本研究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表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论述本文的研究对象,重点解释了网络表情符号的界定,并从网络表情符号的输入方式、表达方式、情绪表达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以新浪杂谈为样本,介绍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样本选取与统计方法;第四部分出示统计结果,得出论坛中网络表情符号使用的特点;第五部分主要运用进化心理学、注意力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阐释,为论坛表情符号使用特色提供理论基础;第六部分为网络表情的发展趋势。

常楠[4](2008)在《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同时也产生了极富个性化的网络流行语,甚至现在聊天语言也可以作为合法的证据。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也将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理查德说:“隐喻是无所不在的语言原则。”同样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尽管有些网络用语奇异独特,甚至诙谐难懂,但是它的临场创造性特点依然给我们留下了值得研究的空间,本文将从隐喻的语义认知和语用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征。本文在总结前任的研究经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了认知理论做指导解决问题以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网络语言与网络网络流行语的区别出发,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界定;然后立足理论,对隐喻等认知学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为后文以隐喻理论关照网络流行语做了铺垫。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某一熟识的领域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形成一个隐喻的概念系统,引申出新的意义,这就是映射的过程。本文从始源域的不同,对网络隐喻的映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后紧扣这一中心,从词义三要素——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以及色彩意义出发,对不同映射过程中的词语意义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涉及隐喻在网络流行语语义变化中的特点与功能。网络流行语隐喻词语的制造和结构问题是谈到这一现象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根据比喻性词素在词中的不同分布,对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制造分析;然后参考葛本仪的词汇学理论体系,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结构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网络流行语的隐喻用法以合成词语为主,而合成词语中偏正式和动宾式是最重要的手段”的结论。同时,本文不满足于对网络流行语隐喻现象的静态分析,在最后一部分从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网络隐喻的句法及结构、网络隐喻的语义泛化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动态分析;最后兼顾网络隐喻与日常用语的交流与互动,对网络流行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王朝频[5](2006)在《A Study of Network Chinese》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际方式,因特网凭其在传递信息上独有的特点,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就是网络语言。由于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因此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网络语言的载体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境不同,使用语言的群体不同,所以语言在网络这个新的载体上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其特有的鲜明的特征,使得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变体。作者给网络语言定性后,又通过分析语料来归纳网络语言各个层面(词,句,篇)的特点,把握网络语言的内在规律,结合汉语独特的文化特点通过分析其不同层面的特点来揭示出网络语言的本质特征。作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加深或纠正人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拓宽网络语言的研究领域,从而能促进网络语言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能成为丰富汉语的一个途径。

赵晓丽[6](2006)在《网络在线聊天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语言学角度,运用M. A. K. Halliday以及R. Hasan的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分析了网络在线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 or IRC)—一种共时的网络交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并探讨了IRC语篇中用以实现语篇连贯以便完成成功网络交流所运用的语言手段—衔接纽带的使用特征。本文所用语料为一名为“美国单身”的英文网络聊天室的自然小组对话。在分析过程中,作者将IRC语篇转写为文本格式,首先分析了其话题链以及邻近对的特征,得出IRC语篇意义上是连贯的,形式上是相对混杂的。然后作者对各句话语中衔接纽带进行统计,将获得的数据与面对面会话以及网络新闻中各种衔接纽带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找出网络会话衔接手段的使用特征。本文采用的是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胡壮麟和张德禄发展的衔接理论框架。本文发现IRC语篇是连贯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语篇连贯,词汇衔接的使用最为广泛,并且其产生的连贯效果也更明显。本文一方面在研究网络会话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为网络交流者提供了为了实现成功交流而如何有效运用衔接纽带的建议。

蒋颖[7](2002)在《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概括网络言语的交际风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网络论坛与网络聊天用语在选词、造句、修辞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初步勾勒了以论坛和聊天为代表的网络言语谈话体的典型风貌,并指出了网络言语风格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影响。

二、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中国网络用语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用语的界定
二、网络用语研究回顾
    (一) 介绍性研究和特点归纳式研究
    (二) 基于语言学概念的研究
    (三) 基于语言结构的研究
三、网络用语研究前景
四、结 语

(2)车尾标语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车尾标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标语与车尾标语的研究现状
        1.2.1 标语的研究现状
        1.2.2 车尾标语的研究现状
    1.3 车尾标语的研究目的
    1.4 车尾标语的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际意义
    1.5 车尾标语的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方法
        1.5.2 调查研究方法
        1.5.3 系统的、多角度的分析方法
    1.6 语料来源
        1.6.1 田野调查
        1.6.2 参考相关书籍、报刊、杂志
第2章 标语与车尾标语
    2.1 标语
        2.1.1 标语与相关概念辨析
        2.1.2 标语的定义
        2.1.3 标语的类型
    2.2 车尾标语
        2.2.1 车尾标语的定义
        2.2.2 车尾标语的特点
第3章 车尾标语的类型、功能和兴起原因
    3.1 车尾标语的类型
        3.1.1 文明礼貌型
        3.1.2 威胁恐吓型
        3.1.3 自恋自夸型
        3.1.4 自贬自嘲型
    3.2 车尾标语的功能
        3.2.1 安全警示
        3.2.2 体现个性
        3.2.3 娱乐大众
    3.3 车尾标语的兴起原因
        3.3.1 家庭轿车的普及
        3.3.2 新事物的冲击
        3.3.3 使用者的心理因素
第4章 车尾标语的构成策略
    4.1 语音策略
        4.1.1 押韵
        4.1.2 谐音
        4.1.3 节奏
    4.2 词汇策略
        4.2.1 新词
        4.2.2 外来词语
        4.2.3 符号
        4.2.4 热词
    4.3 语法策略
        4.3.1 车尾标语的句类策略
        4.3.2 车尾标语的句型策略
    4.4 修辞策略
        4.4.1 辞格
        4.4.2 修辞风格
第5章 车尾标语的社会认同度
    5.1 车尾标语的社会认同度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方法
    5.2 受众对车尾标语的关注程度
        5.2.1 被测试者性别、年龄分布
        5.2.2 受众对车尾标语的关注程度的调查结果
    5.3 受众对车尾标语的理解程度
        5.3.1 年龄因素的影响
        5.3.2 性别的影响
        5.3.3 文化程度的影响
        5.3.4 职业的影响
        5.3.5 其他个体因素影响
    5.4 受众对车尾标语的接受程度
        5.4.1 车尾标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5.4.2 车尾标语是否有规范的需要
    5.5 调查总结
第6章 车尾标语存在的问题与规范建议
    6.1 车尾标语存在的问题
        6.1.1 用语不规范
        6.1.2 语言过于复杂,失去了标语简明扼要的特点
        6.1.3 过于追求新奇,没有考虑到公众的接受度
    6.2 关于车尾标语的规范建议
        6.2.1 车尾标语的内容应积极健康
        6.2.2 车尾标语的用语应规范
        6.2.3 车尾标语要考虑公众的接受度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7.2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车尾标语语料
附录B 车尾标语调查研究问卷
附录C 影响车尾标语理解程度的各项因素的调查数据统计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论坛中网络表情符号应用的理论阐释 ——新浪杂谈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文献检索情况
        1.2.2 研究内容现状
        1.2.3 研究方法现状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
    1.4 本文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网络表情符号的界定与分类
    2.1 网络表情符号的界定——文字语言与非语言的一种整合符号
        2.1.1 关于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起源
        2.1.2 网络表情是非语言符号的过渡
        2.1.3 网络表情是文字语言与非语言的一种整合符号
    2.2 论坛中网络表情符号的现状和研究
        2.2.1 论坛中的表情符号应用现状
        2.2.2 论坛中表情符号的研究情况
    2.3 网络表情符号在输入方式上的分类
    2.4 网络表情符号在表达方式上的分类
    2.5 网络表情符号在情绪表达上的分类
        2.5.1 网络表情符号中的情绪
        2.5.2 网络表情符号中的非情绪
第三章 新浪杂谈的使用频次统计方法
    3.1 样本选取
    3.2 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网络表情符号的总体使用特点
        4.1.1 预载图像表情的使用远大于其他类表情
        4.1.2 首页预载图像表情使用频次大于其他页
        4.1.3 博客中使用表情与热门表情一一对应
        4.1.4 论坛特色的表情符号使用频次很高
        4.1.5 表情符号具有连续重复使用的特点
        4.1.6 表情符号具有组合使用的特点
    4.2 网络表情符号在表达方式和情绪方面的使用特点
        4.2.1 笑脸在所有面部表情中使用最多
        4.2.2 图文相结合的网络表情符号占有一定比例
        4.2.3 表达身体动作的表情符号占一半以上
        4.2.4 表达快乐的表情符号使用最多,表达厌恶的最少
        4.2.5 表达基本情绪的表情符号使用更多
        4.2.6 表达情绪的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大于非情绪的网络表情符号
第五章 进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表情应用
    5.1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行为
        5.1.1 社会基础:网络信息过载
        5.1.2 理论依据:生活史分析与注意力经济行为
        5.1.3 现实表现:网络表情符号的注意力经济行为
    5.2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是一种获得注意力行为
        5.2.1 社会占优与获得注意力
        5.2.2 表情符号具有时政性
        5.2.3 表情符号的使用遵循注意力经济生态链
    5.3 网络表情符号的使用具有情绪进化的特点
        5.3.1 快乐是表情符号的主要情绪
        5.3.2 厌恶在网络论坛中被忽略
        5.3.3 表达基本情绪是网络表情符号的主要功能
第六章 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浪杂谈页面
附录2 新浪杂谈选取样本的回复页面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况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的界定
    一、网络语言与网络流行语
    二、隐喻及其工作机制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现象的语义变化
    一、隐喻在网络流行语中的使用
    二、网络隐喻的语义映射
    三、网络隐喻对语义变化的影响
    四、隐喻在网络流行语语义变化中的特点与功能
第三章 网络流行语中隐喻词语的制造、结构分析
    一、网络流行语中隐喻词语的制造分析
    二、网络流行语中隐喻词语的结构分析
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中隐喻现象的动态研究
    一、网络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
    二、网络隐喻的句法和结构特点
    三、隐喻—网络流行语意义泛化的过程
    四、日常隐喻与网络流行语隐喻现象的互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A Study of Network Chinese(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CHINESE
    1.1 NETWORK CHINESE: A VARIETY
        1.1.1 The definition of Network Chinese
        1.1.2.Internet as a virtual community
        1.1.3 The net users in the virtual speech community
        1.1.4 Network Chinese: a variety of mandarin
    1.2.THE POSSIBILITY OF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HINESE
        1.2.1 Technical background
        1.2.1.1 The popularization of personal computers
        1.2.1.2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1.2.1.3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1.2.2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1.2.3 Net users'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1.3. INTRODUCTION TO INTERNET-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Different mod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working way
        1.3.2 Brief introduction to how people communicate on line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NET LANGUAGE STUDY
    2.1 PRE-STUDY OF CMC
        2.1.1 The study of MUDs and MOOs
        2.1.2 The study of IRC
    2.2 THE DOMESTIC STUDY OF NETWORK CHINESE
CHAPTER Ⅲ THE OBSERVATION OF NETWORK CHINESE
    3.1 OBSERVATION ON PHONETIC LEVEL
        3.1.1 Sound repetitions
        3.1.2 The frequent appearance of onomatopoeias
        3.1.3 The widely usage of homophones
    3.2. OBSERVATION ON LEXICAL LEVEL
        3.2.1 The frequent appearance of technological terms
        3.2.2 The frequent use of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3.2.3 Borrowing from other language
        3.2.4.The mass of dialect
        3.2.5 The use of coinage
    3.3. THE OBSERVATION ON SYNTACTIC LEVEL
        3.3.1 The violation of syntactic rules of standard Chinese
        3.3.2 The over-simplification phenomena
        3.3.3 The common use of exclamation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3.4. THE OBSERVATION ON SEMANTIC LEVEL
        3.4.1 The meaning of words changed
        3.4.2 Synonymy, antonymy and hyponymy adopted to make net users differ in style
    3.5. THE OBSERVATION ON DISCOURSE LEVEL
        3.5.1 Cohesion in Network Chinese
CHAPTER Ⅳ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NETWORK CHINESE
    4.1 THE INTERMIXING OF SPEECH AND WRITING
    4.2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4.3 STYLE FEATURES
        4.3.1 Personality and Peculiarity
        4.3.2. Informality
        4.3.3 Simplicity
        4.3.3.1 The definition of simplicity
        4.3.3.2 The reason for the appearance of simplicity in Network Chinese
        4.3.3.2.1 Speed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stant message exchange
        4.3.3.2.2 Time-economy principle in the Network Chinese
        4.3.3.2.3 The purpose of simplicity: easy-to-type model
        4.3.3.3 The way to simplify the expressions
        4.3.3.4 Exception examples
    4.5. CREATIVITY
        4.5.1 The reason for creativity
        4.5.2 Different creative ways
    4.6.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NETWORK CHINESE
        4.6.1 The similar background of net users
        4.6.2 Explanation the reason why Network Chinese can carry out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4.6.2.1 Explanation of Network Chinese from its arbitrary feature
        4.6.2.2 Explanation of the Network Chinese from its iconic feature
        4.6.2.3 Explan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Network Chinese
CHAPTER Ⅴ THE ATTITUDES TOWARDS NETWORK CHINESE
    5.1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LANGUAGE
    5.2 THE SOCIAL ATTITUDE TOWARDS NETWORK CHINESE
        5.2.1 The positive attitude
        5.2.2 The negative attitude
    5.3 THE EFFECT OF NETWORK CHINESE ON MANDARI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6)网络在线聊天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论文提纲范文)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Terms
    2.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IRC and Coherence in IRC
    2.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1 Text and Discourse
    3.2 Theory of Coherence and Cohesion
    3.3 Five Types of Cohesive Tie.
        3.3.1 Reference
        3.3.1.1 Personal Reference
        3.3.1.2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3.3.1.3 Comparative Reference
        3.3.2 Substitution
        3.3.2.1 Nominal Substitution
        3.3.2.2 Verbal Substitution
        3.3.2.3 Clausal Substitution
        3.3.3 Ellipsis
        3.3.3.1 Nominal Ellipsis
        3.3.3.2 Verbal Ellipsis
        3.3.3.3 Clausal Ellipsis
        3.3.4 Conjunction
        3.3.4.1 Additive
        3.3.4.2 Adversative
        3.3.4.3 Causal
        3.3.4.4 Temporal
        3.3.5 Lexical Cohesion
    3.4 Force of Cohesion and Effect of Text Coherence
Chapter 4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Theoretical Hypothesis
    4.2 Research Design
    4.3 Research Procedure
        4.3.1 Selecting a Chatroom
        4.3.2 Process of Collecting Data
        4.3.3 Coordinating Data
    4.4 Data Analysis
        4.4.1 Topic Chains in IRC and Face-to-face Discourses
        4.4.2 Adjacency Pairs in IRC and Face-to-face Discourses
        4.4.3 The Use of the Five Types of Cohesive Tie in IRC/Face-to-face/E-news Discourse
        4.4.3.1 Analysis of the Five Types of Cohesive Tie in Each Discourse
        4.4.3.2 The Numbers of Cohesive Ties in Each Discourse
Chapter 5 Reporting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Seemingly Incoherent IRC Discourse
        5.1.1 Topic Chains in IRC Discourse
        5.1.2 Adjacency Pairs in IRC Discourse
    5.2 Text Coherence in IRC Discourse
    5.3 Cohesive Ties in IRC Discourse
        5.3.1 Comparison on Cohesive Ties of the Three Discourse
        5.3.2 Comparison on the Use of Each Kind of Cohesive Tie
        5.3.3 Discussion on the Features of the Use of Cohesive Ties IRC Discourse
Chapter 6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AppendixⅡ
Abstract (Chinese)
Abstract (English)
Acknowledgements
导师及作者简介

(7)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词特点:
    (二)造句特点:
    (三)在非语言因素的使用上:

四、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中国网络用语研究综述[J]. 李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2(10)
  • [2]车尾标语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车尾标语为例[D]. 文灿. 湘潭大学, 2011(04)
  • [3]论坛中网络表情符号应用的理论阐释 ——新浪杂谈案例研究[D]. 叶菁. 浙江工业大学, 2009(S1)
  • [4]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D]. 常楠. 山东大学, 2008(02)
  • [5]A Study of Network Chinese[D]. 王朝频. 北京语言大学, 2006(12)
  • [6]网络在线聊天语篇的衔接与连贯[D]. 赵晓丽. 吉林大学, 2006(10)
  • [7]网络言语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与聊天用语看网络谈话体典型风貌[J]. 蒋颖.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网络演讲风格初探——从网络论坛和聊天术语看网络对话的典型风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