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survivin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生存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陈泽慧[1](2020)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证候要素数据挖掘及益气化瘀解毒法的干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并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在非干预条件下历经胃癌前病变过程可存在胃癌发生的风险趋势,因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干预可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对于胃癌的防控具有积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围绕本病进行的证候学相关深入研究有助于挖掘关键病机、确立临床治疗的核心靶点,从而为治则治法的提出奠定临床理论基础。经团队长期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认为胃癌前病变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为毒瘀互结,由此提出以益气化瘀解毒法为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基本治则,并在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中证实该法可逆转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分为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两部分,临床研究基于横断面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证候要素间关联、四诊信息间组合等隐匿规律,并提取关键证候要素后,从临床症状程度、病理征象及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评价其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为本病核心治疗原则的确立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研究基于前期临床观察与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以益气化瘀解毒法为组方的消痞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一般情况、宏观表征及胃黏膜病理改变的干预情况,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逆转胃癌前病变基因蛋白信号通路轴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相关规律,深入研究关键证候要素在本病中的影响作用。方法: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对应分析、隐结构模型、关联规则算法、类神经网络建模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证候要素间关联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症状以及重要病理改变与证候要素间相关性,并提取关键证候要素。根据关键证候要素的有无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探究关键证候要素在临床症状程度、病理征象及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确立本病核心病机及治则治法。结果:1.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1)因子分析的证候要素提取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阴虚、阳虚,证候要素分布由多至少依次为湿>气滞>热>血瘀>气虚>阴虚>阳虚(P<0.05)。(2)对应分析显示,两两证候要素中,气虚与气滞、气虚与阳虚、湿与热、血瘀与气滞、血瘀与阳虚、气滞与阳虚的关联性较高。(3)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将出现频率为10%以上的59个四诊信息条目通过Apriori算法得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四诊信息包括胃刺痛、口臭、纳差、咽部异物感等共12个,涵盖证候要素血瘀、热、湿、气滞、阳虚与气虚。(4)隐结构模型分析的证候要素提取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阳虚。(5)类神经网络分析预测证候要素湿、血瘀、气虚对重要病理改变异型增生的影响较大。2.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要证候要素湿与血瘀的影响探讨(1)在胃黏膜病理情况分布上,证候要素湿对Hp感染呈正相关(P<0.05);证候要素血瘀对异型增生呈正相关(P<0.05)。(2)在胃黏膜病理积分分布上,四分组各组间Hp积分、病理总积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症状积分分布上,四分组各组间主要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在慢性胃炎PRO量表积分分布上,四分组各组间生理领域积分、PRO总积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在独立性领域、心理领域、社会环境领域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5)四分组各组间不同病程阶段病例分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从萎缩阶段到异型增生阶段纯瘀组患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纯湿组患病例数呈下降趋势,非湿非瘀组与湿加瘀组患病例数基本持平,但组别与病程阶段不存在相关性(P>0.05)。(6)异型增生积分对于证候要素湿的预测影响较大,异型增生程度较轻,则湿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异型增生积分、肠化积分与活动性积分对于证候要素血瘀的预测影响较大,异型增生程度较重且肠化程度相对较轻,则血瘀存在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阴虚、阳虚,其中气虚是贯穿整个病程的基本证候要素,湿与血瘀对病情程度及进展有重要作用;针对气虚为本,毒瘀致变的核心病机所提出益气化瘀解毒法体现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关键证候要素靶点的囊括,为其临床逆转胃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有效性提供了证候学依据。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目的: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实验模型,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对该模型大鼠一般情况、宏观表征及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干预情况,进一步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miR-21-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60只。空白组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持续至实验结束。造模组采用以200μg/m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每只5 mL/kg 1次/d为主,配合自由饮用0.05%氨水溶液及食含0.03%雷尼替丁的颗粒状饲料,三种因素联合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44周末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剩余的41只大鼠根据体重因素按照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均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L/kg灌胃,1次/d;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悬浊液2mL/kg(即维酶素0.3g/kg)灌胃,1次/d;消痞颗粒组予消痞颗粒混悬液3mL/kg(含生药9g/kg)灌胃,1次/d。治疗持续时间12周后,所有实验大鼠于第56周末处死。造模阶段和干预阶段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宏观表征情况。干预阶段结束后采用普通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情况,同时选用RT-PCR对各组大鼠miR-21、PTEN基因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AKT、PI3K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LGC大鼠干预的作用(1)在造模阶段,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与表征明显差于空白组;在干预阶段,消痞颗粒组与维酶素组大鼠宏观表征均优于模型组,尤以消痞颗粒组明显,模型组宏观表征改善不明显。(2)在造模阶段,模型组大鼠于实验第34周出现胃黏膜萎缩,于实验第38周出现趋于异型增生改变,于实验第44周出现异型增生。在干预阶段,各组间大鼠的胃黏膜厚度、黏膜肌层厚度、比值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黏膜改变程度在不同组别上的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持续萎缩,伴有异型增生,消痞颗粒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主要体现在改善慢性炎症及异型增生方面;维酶素组病理改变情况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干预后各组大鼠的表征积分与病理总积分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2.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LGC大鼠miR-21-PTEN-PI3K/AKT信号通路轴的效应机制(1)各组miR-21、PTEN基因、AKT蛋白、PI3K蛋白表达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miR-21表达比较,模型组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消痞颗粒组表达最低;各组PTEN基因表达比较,消痞颗粒组表达最高,其次是空白组,模型组表达最低;各组AKT、PI3K蛋白表达比较,模型组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空白组表达最低。(2)miR-21与PTEN基因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PI3K、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PTEN基因表达与PI3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I3K与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3)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大鼠病理总积分与PI3K蛋白表达具有较强相关性。结论:以益气化瘀解毒法组方的消痞颗粒可有效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一般情况、宏观表征,逆转胃癌前病变病理变化,阻断胃癌发生;并且通过抑制miR-21异常表达来调控PTEN基因,从而对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干预来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是其防治胃癌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胡江[2](2015)在《生存素基因沉默调控喉鳞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占所有癌症的1.5%以及喉癌的绝大部分(约96%),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放疗在喉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早期阶段,这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早期的喉癌患者通常能够通过手术或放疗治愈,但是,进展期不能手术的晚期喉癌病人与预后不良有关。此外,尽管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在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有所进展,但是在过去三十年里,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治疗结果尚未明显改善,这很大程度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抗放化疗敏感性有关。生存素(Survivin)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5,由单一基因编码(距离端粒的位置约为3%),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最小的成员,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kDo Survivin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功能是通过其单一的重复(BIR)域完成的。但是由于Survivin在细胞周期中的G2/M期表达,支持细胞的快速分裂,许多学者认为,Survivin基因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细胞分裂,而不是抑制细胞凋亡。此外,除了睾丸,胸腺和胎盘外,Survivin通常在大多数正常成人组织表达水平极低。但在胎儿发育过程中,以及包括喉癌在内的多数肿瘤中,生存素广泛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urvivin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但是,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的放疗治疗中的相关作用未见报道,通过研究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沉默Survivin基因和辐射处理联合使用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挖掘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为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实验方法:本研究首先将沉默基因所用的shRNA序列插入到含GFP的质粒载体pGCsi-H1中,构建pGCsi-H1-shRNA和pGCsi-Hl-control(对照)两种质粒载体。然后采用MTS细胞增殖检测法分析辐射剂量(2Gy、4Gy、8Gy、12Gy)条件下处理Hep-2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沉默Survivin基因后,辐射剂量(2Gy、4Gy、8Gy、12Gy)条件下处理Hep-2细胞24h、48h、72h后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改变以及细胞增殖的情况;接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沉默Survivin基因后,8Gy辐射剂量条件下处理Hep-2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最后检测8Gy辐射剂量条件下沉默Survivin基因的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比较试验各组肿瘤体积的大小。实验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Westemblot和qRT-PCR法检测发现Survivin-shRNA转染后能明显减少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 MTS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发现辐射(2Gy、4Gy、8Gy、12Gy)条件下处理Hep-2细胞对细胞生长有抗增殖作用,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沉默Survivin基因后,辐射(2Gy、4Gy、8Gy、12Gy)处理Hep-2细胞24h、48h、72h后,沉默Survivin基因组相对于对照组喉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发现辐射(8Gy)处理Hep-2细胞24h后,Survivin基因沉默组抑制了辐射诱导的G2期细胞阻滞(P<0.01),增加了G1期细胞比例(P>0.05)。辐射和Survivin基因沉默均诱导了细胞凋亡,但Survivin基因沉默与辐射协同会诱导更大程度的凋亡(P<0.01)。裸鼠成瘤实验发现辐射(8Gy)处理荷瘤小鼠(Hep-2细胞移植瘤)24h后,沉默Survivin基因小鼠组的肿瘤生长程度较空白组明显受到抑制(P<0.01)。实验结论:1)辐射处理对喉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生长有抗增殖作用,并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2)沉默Survivin基因具有提高喉鳞状细胞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作用,辐射处理条件下,沉默Survivin基因组相对于对照组喉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3)Survivin基因沉默组抑制了辐射诱导的G2期细胞阻滞(P<0.01),增加了G1期细胞比例(P>0.05)。辐射和Survivin基因沉默均诱导了细胞凋亡,但Survivin基因沉默与辐射协同诱导更大程度的凋亡(P<0.01)。4)辐射处理条件下,沉默Survivin基因荷瘤小鼠组的肿瘤生长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

李美丽[3](2015)在《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Survivin、Bcl-2及P53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Survivin、Bcl-2及P53表达的影响,探讨该制剂治疗胃癌前病变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该制剂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SPF级4-6周龄SD雄性大鼠自购进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抽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100只采用0.02mol/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5m L/kg灌胃、饥饱失常(2d饱食,ld饥饿)和情绪刺激(每周夹尾1次,持续10min)综合造模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8周后随机抽取1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和5只造模大鼠,杀检证明符合胃癌前病变病理诊断标准,造模过程中共死亡27只,然后随机抽取65只分为模型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0m L·kg-1·d-1灌胃)、复方蜥蜴散80目组、100目组、80目100目等量混合组(XY8 0组、XY1 0 0组、XY8 0′1 0 0组均为1.5g·kg-1·d-1糊剂混悬液灌胃)、维酶素组(0.3g·kg-1·d-1维酶素混悬液灌胃)共5组,每组13只,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在给药第12周末,将各组大鼠禁食禁水24h,麻醉并处死后肉眼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HE染色做病理组织学观察,邻近切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对胃黏膜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1.一般情况:造模成功率73﹪,模型对照组死亡4只,维酶素组和XY8 0组各死亡1只。正常对照组体形肥胖,被毛清洁有光泽,活动灵敏,进食进水量良好,大便呈颗粒状,尾色红润;模型对照组形体消瘦,被毛蓬松、枯黄无光泽,活动少而迟钝,进食进水量减少,软便时不成形,尾色淡白;各治疗组上述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各组大鼠平均体重:正常对照组(565.54士51.70/638.15士42.68)、模型对照组(456.23士35.12/537.22士22.92)、XY8 0组(456.54士41.32/587.08士30.10)、XY1 0 0组(455.08士38.56/587.54士29.63)、XY8 0′1 0 0组(457.54士43.03/620.15士43.44)、维酶素组(453.31士34.07/577.17士46.24),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治疗前,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8 0′1 0 0组与维酶素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8 0组、XY1 0 0组与XY8 0′1 0 0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XY8 0′1 0 0组体重值为最高。2.病理组织学观察:病理形态学肉眼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呈粉红色,黏膜皱襞表面光滑规整,胃壁较厚,伸展性好,被覆较多黏液;模型对照组胃黏膜颜色多呈苍白或灰白色,黏膜皱襞紊乱,表面缺少光泽,部分区域皱襞变浅或消失,胃壁弹力减弱,无黏液,外观有出血点及颗粒样结节,黏膜下可透见树枝状血管;各治疗组上述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XY8 0′1 0 0组为最佳。切片行HE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正常对照组胃黏膜结构正常;模型对照组胃黏膜不同程度萎缩;各治疗组胃黏膜肠化、异型增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XY8 0′1 0 0组为最佳。3.免疫组化结果: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urvivin、Bcl-2及P53的平均吸光度(A):正常对照组(21.46士2.69/19.06士2.32/19.14士2.45)、模型对照组(29.29士3.51/30.20士4.83/30.16士4.82)、XY8 0组(24.18士2.82/22.14士3.57/22.23士3.63)、XY1 0 0组(24.05士2.80/21.98士3.06/22.16士3.21)、XY8 0′1 0 0组(21.63士2.61/19.15士2.67/19.35士3.24)、维酶素组(26.59士3.36/24.80士2.89/25.11士3.34),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Y8 0组、XY1 0 0组与XY8 0′1 0 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XY8 0′1 0 0组A值最低。4.相关分析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Survivin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935);Survivin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0.899)。结论1.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以整体改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毛色、精神状态、进食进水量、大便、体重变化、活动及存活情况。2.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以改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情况。3.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以降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P53的表达。4.Survivin与Bcl-2、P53呈正相关,说明Survivin、Bcl-2和P53在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5.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不仅配方独特,而且采用80目和100目等量混合和糊剂给药方式可进一步逆转胃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Bcl-2的表达,降低凋亡促进基因P53的突变,从而实现有效干预胃癌前病变和延缓癌变进程的作用。

帕尔哈提·沙依木[4](2013)在《Survivin、PTEN蛋白在维、汉患者胃癌中的表达、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Survivin和PTEN蛋白与维、汉及胃癌病理分期参数的关系;探讨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与胃癌术后预后的关系,尝试为胃癌的预后判断寻找有效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有完整病历资料的维、汉患者胃癌石蜡组织标本各50例。选择维汉患者各20例经病理证实的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化方式进行检测Survivin和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术后随访患者一年,统计患者预后效果。并统计分析Survivin和PTEN蛋白表达率之间的相关性、胃癌病理分期、民族以及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高表达(P<0.05); PTEN蛋白的低表达(P<0.05); survivin蛋白及PTEN蛋白在维汉两民族胃癌患者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urvivin蛋白及PTEN蛋白的阳性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有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urvivin的高表达提示预后较差(P<0.05); PTEN的表达缺失提示预后较差(P<0.05);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与患者年龄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它如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有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结论:(1) survivin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润等过程存在密切联系;(2)PTEN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润等过程存在密切联系;(3) Survivin的阳性表达及PTEN的阴性表达可能起到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4)本次研究结果还提示,survivin与PTEN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5)除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异常可用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之外,患者的年龄也是影响患者1年复发率的因素。

胡华[5](2013)在《Survivin抗体和胃泌素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联合检测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survivin抗体和胃泌素(gastrin GAS)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为胃癌的筛查、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实验设两组:正常对照组40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胃癌组70例(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且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所有观察对象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urvivin抗体和GAS的含量,然后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Survivin抗体在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07.83±26.20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值68.69±18.88ng/L(t=6.22,P<0.05);GAS在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02.66±27.0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值63.91±18.80pg/mL(t=5.996,P<0.05)。2.Survivin抗体在中晚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0.61±25.94ng/L,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86.26±17.45ng/L(t=2.573,P<0.05);GAS在中晚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05.16±26.75pg/mL,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83.26±22.02pg/mL(t=2.217,P<0.05)。3.Survivin抗体在低分化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5.18±28.16ng/L,明显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97.44±19.18ng/L(t=2.941,P<0.05);GAS在低分化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0.62±28.56pg/mL,明显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91.41±20.30pg/mL(t=3.106,P<0.05)。4. Survivin抗体在病理分期Ⅲ-Ⅳ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7.61±29.04ng/L,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97.48±18.06ng/L(t=3.457,P<0.05);GAS在病理分期Ⅲ-Ⅳ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3.14±29.39pg/mL,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91.56±19.11pg/mL(t=3.619,P<0.05)。5. Survivin抗体在肿瘤最大径≥5cm胃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值109.74±26.97ng/L,略高于肿瘤最大径<5cm胃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值104.79±25.12ng/L(t=0.767,P>0.05);GAS在肿瘤最大径≥5cm胃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值104.52±27.43pg/mL,略高于肿瘤最大径<5cm胃癌组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值99.70±26.63pg/mL(t=0.724,P>0.05)。6.Survivin抗体和GAS血清浓度,在以性别、年龄分组比较中,差异不显着,(P>0.05)。7.Survivin抗体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10.30±26.42ng/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91.08±18.01ng/L(t=2.104,P<0.05);GAS在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106.21±26.31pg/m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血清中的浓度值78.58±19.04pg/mL(t=0.260P<0.05)。8. Survivin抗体在贲门胃底癌组、胃体癌组、胃窦癌组血清浓度分别106.55±29.05ng/L、109.26±22.09ng/L、109.61±23.57ng/L,它们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GAS在贲门胃底癌组、胃体癌组、胃窦癌组血清浓度分别119.85±23.26pg/mL、82.32±9.28pg/mL、79.84±13.18pg/mL,贲门胃底癌组血清GAS浓度明显高于胃体癌、胃窦癌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9.Survivin抗体和GAS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血清Survivin抗体和GAS含量在胃癌时明显增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分化程度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有助于对胃癌筛查、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

王华[6](2012)在《Survivin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对近5年来的150例胃粘膜溃疡性病变住院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实验研究,了解Survivin在无癌前病变胃溃疡、有癌前病变胃溃疡及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了解Survivin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2.将Survivin在这150例胃粘膜溃疡性病变患者中的表达与CEA、CA199的表达进行对比,检验Survivin在临床上的适用性,可能为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提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指标。3.对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作更深入的研究,了解Survivin在良性胃溃疡向溃疡型胃癌的转变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回顾性调查2006年-2010年5年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胃镜下表现为胃粘膜溃疡性病变住院病人150例,记录相关临床信息及实验检查结果,其中无癌病变胃溃疡病理标本48例,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病理标本49例和恶性胃溃疡病理标本5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2.用AB-PAS法及阿利新兰(PH1.0)染色法检测区分伴有肠化生的胃溃疡中结肠化生及小肠化生,并分别记录Survivin在二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Survivin在无癌前病变的胃溃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4.5%,在有癌前病变的胃溃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5%,在恶性胃溃疡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6%。Survivin在恶性胃溃疡中的阳性表达要明显高于无癌前病变胃溃疡(P<0.01),在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无癌前病变的胃溃疡(P<0.01);在伴有肠化的胃溃疡中的表达高于有不典型增生胃溃疡中的表达(P<0.05);在恶性胃溃疡中的表达与在有癌前病变胃溃疡中的表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2.Survivin在结肠化生胃溃疡中的阳性率为93.3%,在小肠化生中为58.3%。Survivin在有结肠化生的胃溃疡中的表达要高于在有小肠化生的胃溃疡中的表达(P<0.001)。3.CEA在这三组中的检测高于正常值分别为0%、2.1%及34.0%,CA199在这三组中的检测高于正常值为0%、6.3%及39.6%,Survivin在恶性胃溃疡组织中表达的敏感性要高于血清CEA和CA199的表达(P<0.01)。结论1.Survivin随着胃粘膜溃疡性病变中细胞异型程度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Survivin在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对于有癌前期病变的胃溃疡病人,检测胃黏膜Survivin表达水平,并动态随访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胃溃疡的演变及早期恶性胃溃疡的发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爱群[7](2011)在《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和Survivin在Hpylori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初探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及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感染作为一个明确的致癌因素已得到广泛公认,在Correa提出的由“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H)-胃癌(GC)”被公认为人类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典型模式,H pylori被认为是这一发展过程的首要推动因子。胃癌是一种基因病,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基因改变逐渐累积的结果,不同的基因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作用。在这个复杂的多基因作用过程中,不仅与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还与细胞凋亡基因密切相关。在H pylori感染所致癌变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个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H pylori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确切作用及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尚未阐明,特别是在凋亡调控机制中,凋亡诱导/抑制基因可能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而它们与H pylori感染所致胃癌变过程中作用的双面性及可能机制更有待探索。Fas相关因子1 ( Fas-associated factor 1,FAF1)是新近发现的Fas死亡信号结合体的成员之一,其N-末端区域能与Fas特异性的结合,它是能够增强Fas介导细胞凋亡的蛋白分子,且在胃癌组织中有特异性低表达,关于FAF1的作用目前知道的尚少,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初步证实FAF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作为凋亡诱导因子,与H pylori感染所致胃癌变的相关性及作用机理尚无相关报道。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凋亡抑制基因,是迄今研究最深入、最广泛的凋亡调控基因之一。业已证明Bcl-2是最重要的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基因。生存素(Survivin)是IAP家族成员之一,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作用于各凋亡途径的汇集点。Survivin在正常成熟的人体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人类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均存在阳性高表达,提示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关于H pylori感染与胃癌变过程中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Survivin的表达作用机制目前研究也尚不多,且在这个过程中与FAF1如何共同发挥作用也有待探索。因此本研究旨在为阐明胃癌变过程中H pylori感染与这些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Survivin的表达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结合临床相关资料,探讨这些凋亡调控相关基因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以便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用快速尿素酶法、W-S银染法和美蓝法联合检测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2例肠化生(IM)、46例不典型增生(AH)、65例胃癌(GC)组织中H pylori的感染,并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标本中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查细胞凋亡水平,分析H pylori感染在胃癌变过程中与FAF1、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相关性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标本中FAF1 mRNA、Bcl-2 mRNA、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H pylori感染对FAF1、Bcl-2、Survivin基因水平调控的影响;并结合临床病例的病理学特征及随访资料,探讨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和Survivin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结果第一部分:1. GC形成中的H pylori感染率本组280例病例中,三种方法联合检测H pylori感染率为53.6%,H pylori感染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感染率增加,分别为30.6%,49.1%,55.8%,65.2%,69.2%。H pylori感染率CAG、IM、AH和AC组较CSG组均明显升高(p<0.05);GC组H pylori感染率较CAG组升高(p<0.05)。2. GC形成过程中的FAF1、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分别为72.6%,65.5%,63.8%,54.3%,36.8%,AH组较CSG阳性率降低(p<0.05),GC组较CSG、CAG、IM组明显降低(p<0.01);Bcl-2的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分别为16.1%,21.8%,32.7%,50.0%,61.5%,其中IM组较CSG组阳性率升高(p<0.05);AH、GC组较CSG、CAG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Survivin蛋白在CSG组织中未见表达,在非癌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程度较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程度较高,分别为0,9.1%,17.3%,45.7%,63.1%,AH、GC组较CSG、CAG、IM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指数(AI)在CSG、CAG阶段逐渐升高,在AH、GC阶段逐渐降低,CAG、IM组较CSG组AI明显升高(p<0.01);AH、GC组较CSG、CAG、IM组AI明显降低(p<0.01)。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阳性表达者凋亡指数均高于FAF1阴性,且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AG、IM、AH、GC组Bcl-2阳性表达者凋亡指数均低于Bcl-2阴性,且在IM、AH及G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AG、IM、AH、GC组Survivin阳性表达者凋亡指数均低于Survivin阴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的表达与病变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0.251,p<0.05),Bcl-2、Survivin的表达与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361,0.535,p均<0.01)。FAF1阳性率与Bcl-2和Survivin阳性率呈负相关(r=-0.958、-0.971,p均<0.05),Bcl-2阳性率与Survivin阳性率呈正相关(r=0.995,p<0.01)。FAF1的阳性率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趋势(r=0.738,p>0.05),Bcl-2和Survivin的阳性率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趋势(r=-0.748、-0.782,p均>0.05)。3. GC形成过程中H pylori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在CSG组,H pylori阳性AI高于H pylori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55,p<0.05),而在GC组,H pylori阳性AI低于H pylori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17,p<0.05),在其余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 GC形成过程中H pylori感染对FAF1、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H pylori阳性AH、GC组FAF1阳性表达率低于H pylori阴性组,且在G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G、CAG和IM组H pylori阳性者FAF1阳性表达率略高于H pylori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 pylori阳性CSG、CAG、IM、AH、GC组Bcl-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 pylori阴性组,且在G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 pylori阳性CAG、IM、AH、GC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 pylori阴性组,且在AH、G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1. GC形成过程中FAF1、Bcl-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FAF1mRNA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表达,在GC组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Bcl-2mRNA在CSG→CAG→IM→AH→G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6%(14/62),30.9%(17/55),40.4%(21/52),58.7%(27/46),69.2%(45/65)。Survivin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2.7%(7/55),25.0%(13/52),54.3%(25/46),75.4%(49/65)。FAF1mRNA在CSG→CAG→IM→AH→GC表达水平分别为0.136±0.008,0.131±0.009,0.128±0.010,0.094±0.032,0.006±0.003;Bcl-2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95±0.015,0.115±0.012,0.173±0.027,0.224±0.042,0.368±0.036;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068±0.007,0.347±0.060,0.553±0.080,1.646±0.356。可以看到,随着恶变程度的进展,FAF1mRNA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Bcl-2和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量逐渐上升。三个基因在IM阶段开始有表达差异,在GC组差异最为显着,AH组次之。2. GC形成过程中FAF1、Bcl-2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 Correlations等级相关检验,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mRNA的表达与病变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0.827,p<0.01),Bcl-2、Survivin mRNA表达与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0.945,0.918,p均<0.01)。经Bivariate Correlations分析,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mRNA表达量与Bcl-2和Survivin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911、-0.890,p均<0.01),Bcl-2 mRNA表达量与SurvivinmRNA表达量正相关(r=0.906,p<0.01)。3. GC形成过程中FAF1、Bcl-2和Survivin三者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经Bivariate Correlations分析,在CSG→CAG→IM→AH→GC发展过程中,FAF1基因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98,p<0.01),Bcl-2基因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24,p<0.01),Survivin基因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03,p<0.01),均具有一致性。4. GC形成过程中FAF1、Bcl-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与H pylori感染状况之间的关系在CSG和CAG组中,H pylori阳性者FAF1mRNA的表达略高于H pylori阴性,在IM组始这种趋势发生改变,在AH、GC组H pylori阳性FAF1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H pylori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cl-2 mRNA的表达在IM、AH、GC组H pylori阳性均明显高于H pylori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urvivin mRNA的表达在AH、GC组H pylori阳性均明显高于H pylori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黏膜恶变程度的加重,H pylori感染对FAF1mRNA的表达起下调作用,而对Bcl-2mRNA和SurvivinmRNA的表达起上调作用。第三部分:1. FAF1、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FAF1表达与胃癌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Bcl-2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Survivin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的浸润程度、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 p<0.01)。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中FAF1表达与Bcl-2和Survivin表达呈负相关(rs=-0.236,rs=-0.293,p均<0.01),Bcl-2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s=0.210,p<0.05)。2. FAF1、Bcl-2和Survivin表达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后分析经单因素分析显示,FAF1、Bcl-2和Survivin的表达、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状况均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其中FAF1的表达为保护性因素,其它均为危险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FAF1、Bcl-2和Survivin的表达均不能成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3. FAF1、Bcl-2和Survivin表达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随着FAF1表达程度的增加,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而随着Bcl-2和Survivin表达程度的增加,中位生存时间缩短。FAF1三组比较,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χ2=1.029,χ2=2.302,χ2=6.218,p均<0.01);Bcl-2四组比较,1年生存率未见差异(χ2=2.201,p=0.532),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χ2=13.102,χ2=3.017,p均<0.01);Survivin四组比较,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χ2= 36.463,χ2=43.787,χ2= 8.646,p均<0.01)。Log-Rank法生存曲线配对比较,FAF1三组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p<0.05),Bcl-2组除“-”与“+”外,其余各组之间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 p<0.05)。Survivin组除“-”与“+”、“+”与“++”外,其余各组之间均有显着性意义(p<0.01,p<0.05)。结论1.从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分析FAF1、Bcl-2和Survivin三个凋亡相关基因在胃黏膜癌变(CSG→CAG→IM→AH→GC)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显示了FAF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相应的由FAF1介导和调控的胃黏膜细胞凋亡诱导作用逐渐减弱,而Bcl-2和Survivin介导的凋亡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尤其发展到AH阶段后凋亡过程受到明显阻遏,凋亡指数(AI)明显降低,凋亡失衡而导致了胃癌的发生。2.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H pylori感染对FAF1、Bcl-2和Survivin的调控作用,显示了H pylori感染下调FAF1mRNA的表达, FA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上调Bcl-2和SurvivinmRNA的表达, 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提示了H pylori感染引起FAF1、Bcl-2和Survivin基因调控失衡可能是胃癌变的机制之一。3.临床分析显示,FAF1、Bcl-2和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胃癌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FAF1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生存率提高。Bcl-2和Survivin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时间缩短,生存率下降。

郑黎,李岭,陈卫昌[8](2010)在《生存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IL-1β对其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生存素在人正常胃黏膜细胞株及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IL)-1β对胃黏膜细胞生存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人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及3株胃癌细胞(AGS、SGC-7901、BCG-823)和经IL-1β处理后的GES-1、AGS细胞中生存素的表达。结果 3株胃癌细胞均有生存素表达,正常胃黏膜细胞无生存素表达。IL-1β不刺激正常胃黏膜细胞生存素的表达,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胃癌细胞生存素的表达。结论胃癌细胞均有生存素表达,正常胃黏膜细胞不表达生存素;IL-1β对胃癌细胞生存素的表达有正向作用,表明IL-1β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李霞[9](2010)在《胃癌组织自噬基因Beclin 1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自噬基因Beclin 1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手术切除胃癌组织60例,内镜下活检胃癌前病变组织30例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3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上述组织中Beclin 1蛋白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Beclin 1的阳性表达率为21.67%(13/60),明显低于癌前病变组(30.00%, 9/30)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53.33%, 16/30),胃癌组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胃癌组与癌前病变组、癌前病变组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 1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无关(P>0.05)。胃癌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26.67%, 8/30)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0%, 0/30),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均有关(P<0.05),与肿瘤的部位无关(P>0.05)。Beclin 1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 r=0.331)。结论Beclin 1在胃癌中的表达降低,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升高,Beclin 1和survivin与胃癌的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胃癌中Beclin 1和survivin的表达有相关性,提示Beclin 1和survivin的失衡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何清,焦洁茹,魏旭清,赵雅洁,吴方[10](2010)在《胃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胃癌和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生存素(survivin)和细胞角蛋白20(CK20)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诊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胃癌79例,肠癌101例,癌前病变124例(胃56例,肠68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K20和生存素基因的转录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到CK20和survivin mRNA的转录;良性病变者survivin mRNA的表达率为11.3%,肿瘤组CK20和survivin mRNA表达率分别为胃癌48.1%、87.3%,肠癌48.5%、72.3%,其阳性率与疾病分期及淋巴转移等相关。survivin mRNA高转录者5年生存率显着低于低转录者(P<0.01)。CK20和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CEA、CA19-9。结论CK20和survivn mRNA在胃肠癌患者中过表达,可作为诊断微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其诊断外周血微转移优于CEA和CA19-9,联合检测有更高的判断价值。

二、生存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存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证候要素数据挖掘及益气化瘀解毒法的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学研究相关进展
        1. 基于相关文献的CAG证候学研究
        2. 基于临床采集的CAG证候学研究
        3. 基于部分重要证素的相关研究
        4. CAG证候学与胃镜黏膜征象相关研究
        5. 基于病理特征的CAG证候学演变规律研究
        6. CAG证候学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相关研究
        7. CAG证候与其他客观指标相关研究
        8.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小分子RNA研究进展
        1. miRNA的产生与结构特点
        2. miRNA的生物学功能
        3. miRNA失调在胃癌中的作用
        4. 靶向miRNA的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治疗进展
        5. miRNA与胃癌预后相关性
        6.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与剔除标准
        4. 临床观察表建立
        5.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6. 统计学处理与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病例资料
        2. 四诊信息分布
        3. 基于因子分析的证候要素提取
        4. 证候要素分布
        5. 证候要素间相关性分布
        6. 四诊信息关联规则分析
        7.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隐结构分析
        8. 重要病理改变与证候要素影响相关性
        讨论
        1. 数据挖掘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研究中的应用
        2. 无监督数据挖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结果探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要证候要素湿与血瘀的影响探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排除与剔除标准
        4. 分组方法
        5. 观察指标
        6.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7. 统计学处理与数据分析
        8. 临床研究流程图
        结果
        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 各组病理情况分布
        3. 各组胃黏膜病理积分分布
        4. 各组症状积分分布
        5. 各组慢性胃炎PRO量表积分分布
        6. 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同阶段证候要素湿与血瘀出现情况
        7. 病理因素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湿与血瘀证候要素成立判断
        讨论
        1. CAG证候要素研究思路与相关量表设计的思考
        2. 证候要素湿与血瘀对临床症状表现程度的影响
        3. 证候要素湿与血瘀对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
        4. 证候要素湿与血瘀对病理征象的影响
        5. 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应用效验基础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LGC大鼠干预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及配置
        3. 实验仪器
        4. 造模方法
        5. PLGC大鼠模型判定
        6. 分组及给药
        7. 标本处置
        8. 观察指标及方法
        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大鼠体重变化
        2. 大鼠表征变化
        3. 大鼠死亡情况
        4. 大鼠胃黏膜组织大体情况
        5. 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
        6. 大鼠表征与胃黏膜病理改变相关性
        讨论
        1. PLGC大鼠模型建立探讨
        2.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LGC大鼠的干预作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LGC大鼠miR-21-PTEN-PI3K/AKT信号通路轴的效应机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动物造模及分组
        3. 实验试剂及配置
        4. 引物设计合成
        5. 实验仪器
        6. 实验方法
        7. 数据处理
        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各组大鼠miR-21的表达情况
        2. 各组大鼠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
        3. 各组大鼠PI3K蛋白的表达情况
        4. 各组大鼠AKT蛋白的表达情况
        5. miR-21、PTEN基因与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相关性
        6. 大鼠病理情况与miR-21、PTEN基因、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相关性
        讨论
        1.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miR-21的干预作用
        2.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TEN基因的干预作用
        3.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4.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miR-21-PTEN-PI3K/AKT信号通路轴的干预作用机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临床观察表
    附录二 慢性胃炎PRO量表

(2)生存素基因沉默调控喉鳞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靶向Survivin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构建及Survivin基因表达沉默喉癌Hep-2细胞系的筛选及鉴定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后喉癌Hep-2细胞放射敏感性改变及相关机制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五、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Survivin、Bcl-2及P53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方法
        2.1 药物配制方法
        2.2 造模、分组及给药方法
        2.3 标本采集与制备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5 结果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情况
    2.病理组织学观察
    3.免疫组化结果
    4.相关分析结果
讨论
    1.Survivin、Bcl-2 及P53 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
    2.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制备
        2.1 动物品系的选择
        2.2 造模方法的选择
    3.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理论依据与组方原则
    4.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的现代药理研究
    5.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Survivin、Bcl-2 及P53的影响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Survivin、Bcl-2 及P53 在胃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1.1Survivin、Bcl-2 及P53 分子结构、分布及功能
        1.2Survivin在胃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研究
        1.3Survivin与Bcl-2、P53 的相关性研究
    2.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现状
        2.2 研究评估
    3.祖国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3.1 名着经典研究
        3.2 医家经验研究
        3.3 固定专方研究
    4.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4.1 胃癌前病变的诊治研究进展
        4.2 H.pylori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编着作
个人简历

(4)Survivin、PTEN蛋白在维、汉患者胃癌中的表达、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Survivin抗体和胃泌素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联合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胃癌流行病学
    1.2 胃癌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胃癌的临床表现
    1.4 胃癌诊断研究进展
        1.4.1 影像学检查
        1.4.2 内镜检查
        1.4.3 肿瘤标志物检查
        1.4.4 基因检测
        1.4.5 展望
    1.5 Survivin
        1.5.1 Survivin 的理化性质
        1.5.2 Survivin 的生物学作用
        1.5.3 Survivin 在胃癌中的应用
        1.5.4 展望
    1.6 胃泌素
        1.6.1 胃泌素的理化性质
        1.6.2 胃泌素的生物学作用
        1.6.3 胃泌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1.6.4 展望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收集
    3.2 主要试剂
    3.3 仪器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血清 survivin Ab 检测
        3.4.2 血清 GAS 检测
    3.5 统计分组标准
    3.6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Survivin 抗体和 GAS 在不同临床分组中的含量及比较
        4.1.1 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及比较
        4.1.2 早期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及比较
        4.1.3 胃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比较
    4.2 Survivin 抗体和 GAS 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4.2.1 Survivin 抗体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4.2.2 胃泌素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4.3 血清 survivin 抗体和胃泌素的含量与胃癌部位之间的关系
    4.4 血清 survivin 抗体和 GAS 浓度在胃癌组中的相关性
        4.4.1 血清 survivin 抗体和 GAS 浓度在胃癌组中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
    5.1 Survivin 和 Survivin 抗体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5.2 胃泌素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5.3 血清 survivin 抗体和胃泌素在胃癌中的相关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6)Survivin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和Survivin在Hpylori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初探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名词的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 和 Survivin 蛋白表达在 Hpylori 感染胃癌变过程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 和Survivin mRNA 在H pylori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 和Survivin 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创新点
综述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变相关基因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获得荣誉
致谢

(8)生存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IL-1β对其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IL-1β对细胞生存素表达的影响
    1.3 RT-PCR法检测生存素 mRNA表达
    1.4 Western blot法检测生存素蛋白的表达
2 结果
    2.1 胃黏膜细胞生存素的表达
    2.2 IL-1β对胃黏膜细胞生存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9)胃癌组织自噬基因Beclin 1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二、综述
三、致谢

(10)胃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正常对照组
        1.1.2 癌前病变组
        1.1.3 恶性肿瘤组
    1.2 检测方法
        1.2.1 标本处理和RNA抽提
        1.2.2 cDNA的制备
        1.2.3 Real-time RT-PCR检测
        1.2.4 数据分析
        1.2.5 CEA和CA19-9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 以血清CEA≥10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外周血检测结果
    2.2 肿瘤标志物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2.3 肿瘤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
    2.4 转录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2.5 survivin、CK 20 mRNA与CA
3 讨 论

四、生存素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证候要素数据挖掘及益气化瘀解毒法的干预机制研究[D]. 陈泽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5)
  • [2]生存素基因沉默调控喉鳞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研究[D]. 胡江. 武汉大学, 2015(03)
  • [3]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Survivin、Bcl-2及P53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D]. 李美丽. 宁夏医科大学, 2015(06)
  • [4]Survivin、PTEN蛋白在维、汉患者胃癌中的表达、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D]. 帕尔哈提·沙依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5]Survivin抗体和胃泌素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联合检测及意义[D]. 胡华.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6]Survivin表达对良、恶性胃溃疡鉴别的临床意义[D]. 王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12(01)
  • [7]凋亡调控相关基因FAF1、Bcl-2和Survivin在Hpylori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初探及临床意义[D]. 刘爱群.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 [8]生存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IL-1β对其表达的影响[J]. 郑黎,李岭,陈卫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5)
  • [9]胃癌组织自噬基因Beclin 1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D]. 李霞.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10]胃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研究[J]. 何清,焦洁茹,魏旭清,赵雅洁,吴方.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0(02)

标签:;  ;  ;  ;  ;  

survivin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