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会计聘任制的构想

煤炭企业会计聘任制的构想

一、对煤炭企业会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昝璐[1](2019)在《基于战略视角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其管理效率不仅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能力,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为适应国企改革的要求,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积极进行战略转型。煤炭行业在经历十年黄金发展期后,产能下降,纷纷走上多元化战略转型之路,其传统的资金管理方式不再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如何将集团战略和资金管理相结合起来,构建基于战略视角的资金管理体系,使资金管理成为实施企业战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已是很多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核心概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以内部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司库管理等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基于战略视角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特征与要求。以此为基础,选取D煤矿集团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法,全面分析了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针对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行业背景,对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的资金管理体系进行探讨,构建了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一种新颖的资金管理模式——司库式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并为运行该模式完善了相关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对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融资管理等主要内容系统地设定了管理流程,并提出该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最后,总结本文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郑志雨[2](2018)在《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对于公司内部权力如何分配,何种分配方式最为合理,何种治理机制最能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探讨尚未形成定论。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推进的背景下,在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迫切需要中,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有企业部门间权力制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国有企业已基本建立董事、监事及经理层的分权体系,但不容回避的是,近年来国企屡屡发生腐败案件,并且腐败呈现出由高层向下蔓延的态势,“国企小官巨贪”成为热门词。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除去种种个人自身问题之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权力的集中和滥用,以及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与其他研究者落脚点不同的是,本研究不仅仅关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者在决策、管理和监督的“三权分离”上,而是把研究的聚焦点进一步向前推进,着重研究企业重点部门权力行使的分立与制衡。运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实地调查、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国有高速公路企业(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为具体研究对象,用6个章节进行了研究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点。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阐释了权力的来源、公司权力的定义及权力制衡的基础理论,提出公司内部事务的管理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构成了公司权力,它不同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的权力,它包含公司的剩余索赔和初始权力,公司的所有权力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权力体系。根据权力制衡理论的基础,论述了权力制衡机制的模型构建。第三章通过建立权力制衡成熟度评价模型,对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对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洁风险点进行了盘点分析。第四章系统分析了京沪公司权力制衡机制的问题与原因,找出当前京沪公司各部门权力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例如,不严格执行“三大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招标管理搞形式主义、合同审批和签约过程不规范、工程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和工程成本缺乏有效控制、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等。第五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顶层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权力运行制衡、防控重点部门岗位权力运行风险三大层面,提出了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优化方案。第六章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设想。综上所述,在借鉴国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公司治理的权力制衡的基础、功能和发展、生成、制衡的动态过程等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在完善治理架构的同时,按照分岗设权、分事行权、分级授权的原则,探索融合分离式制衡、合作式制衡、集中式制衡、审批式制衡、监督式制衡、信息公开式制衡、问责式制衡等机制,建立系统化的重点部门高风险业务的制衡体系,改进和规范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防控各岗位权力运行中风险,解决京沪公司重点部门在招投标采购、三重一大、合同管理、业务外包、工程建设、三大系统、服务区经营等领域中权力运作问题和监督管理漏洞,从而防范腐败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陈军霞[3](2018)在《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煤田地质局作为经营性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改革部署马上面临企业化改革。企改后以前的管理机制将面临全新的调整和改革,对于一直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运营而企业运营经验不足的甘肃煤田地质局来说,新的管理体制构建、创新将是企改后面临的首要任务,而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作为企业管理体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尽早规划、部署。然而和甘肃煤田地质局“一班人马,两块牌子”运营的甘肃煤投公司目前规模较小,实质性业务不多,财务管理模式不清晰,所以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应该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及各下属单位的具体情况,重新构建新的适合单位发展的科学、高效的、现代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地勘行业和甘肃煤田地质局面临环境背景分析,在对财务管理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煤田地质局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已经完成企业化改革的同类经营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经验,结合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政策和具体情况,分析了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构建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要求,并从财务管理集权和分权模式的选择、集团内部层级治理结构的调整、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权责关系协调、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构建全新财务管理模式的方案。本文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应用财务管理理论解决问题的一次尝试,通过提前对转型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深入分析研究,为地勘事业单位尤其是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马文利[4](2017)在《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问题改进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化、组织结构复杂多元化,我国的民营集团公司,在内部管理上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其中尤以财务管控问题最为突出,它不仅成为集团纵深发展的瓶颈,更是集团财务危机产生的最大隐患之一。内蒙古HN集团公司是典型的民营集团公司,正处于经营高速扩张而管理没有快速提升的脱节时期,暴露出诸多财务管控问题,分析研究内蒙古HN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并加以改善,对中国民营集团公司的稳步、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内蒙古HN集团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内蒙古HN集团的财务管控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内蒙古HN集团的现实背景和对集团财务管控研究的意义;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和相关理论,从投资管控、资金管控、预算管控、信息化管控和财务人员管控五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现状和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体系主要存在:投资方向较为分散、缺乏科学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财务信息缺乏共享、财务人员管控不足等问题。其次,针对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力弱化和资金管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体系的设计主要从明确集团财务管控体系方案设计的改进目标、改进原则、优化财务投融资的管理、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控、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集团财务人员管控、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方案设计。最后为了保障财管控体系有效运作,内蒙古HN集团必须从完善公司财务组织、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强化监督机制、落实内控制度、构建财务文化等方面进行保障。财务管控体系没有固定和最优的模式,只有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先进的管理理论,设计出企业集团在特定阶段符合战略发展需要的财务管控体系,才能有利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本文为内蒙古HN集团量身设计的财务管控体系,旨在针对内蒙古HN集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也期望对其他类似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崔俊超[5](2017)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科里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而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又占据主要地位,掌控着企业的发展。”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理念。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讲,具有同样的作用。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在其资金管理模式采取的是结算中心模式,这对企业集团整体运营资金进行严格监督审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资金的综合利用,但却忽视了资金效率、内部监管等问题,使得企业在市场经营中不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以至于不能够使企业在融投资方面占据最有利的位置,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首先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五种不同模式的组织架构。其次,对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当前资金管理模式在实施背景、具体运作步骤及效果利弊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立足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当前模式及市场发展前景,针对于资金结算中心模式与我国国情的不平衡性,通过分析财务公司模式对于当前不平衡性进行弥补的可行性,构架适合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框架并进行效果分析,进而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资金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推动企业在偿债能力、投融资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本刊记者[6](2016)在《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英雄榜——2015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先进事迹报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树立当代会计工作者楷模,塑造会计行业良好形象,激励会计工作者崇尚诚信、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多创佳绩,2015年5月,财政部启动了2015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评选方式,历时半年有余,经过初审和复审两次审核及单位、省级和全国范围三次公示,最终从全国1 900万财会工作者中评选出49名先进代表。他们中既有奋战在财会改革实践前沿的

王世静[7](2015)在《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问题是近些年来被世界各个国家所广泛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更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孕育的,但是市场经济规律无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经济主体的自发性行动来解决环境问题。为弥补市场的不足,构建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就具有特殊的作用。为适应国际审计组织的要求以及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以及“低碳经济”等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的政策方针。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加强环境管理,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已成为目前各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考虑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环境审计与协同理论之间的契合性,本文将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的切入点立足于协同理论。希望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环境审计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各类矛盾和冲突,以促进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协同效应的实现。本文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研究。在对目前我国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选题原因。然后对构建以协同为基础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进行了理论概述。接下来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基于协同理论构建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在对构建该评价体系的原则以及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体系内各个要素应当如何体现协同。具体步骤包括评价目标和对象的确定、评价方法和方式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以及环境审计信息的披露。最后为确保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形成,本文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本文所倡导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在强调协同效应的前提下进行的.它强调在协同过程中,实现协同效应,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从学术理论上讲,本文以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既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借鉴以往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但因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发展面临着审计依据不充足,审计准则不明确,审计标准不确定等难题,更未形成一套完整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基于当前境况,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在选题方向上和研究内容方面均有所创新,以期对该范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发挥一些指导作用。根据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本文在多个要素上都有所创新,力求能够真正使得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体现协同理论。在审计主体上打破了三类审计主体各自为阵的审计格局,强调三类主体在环境审计项目上如何实现协同;在审计方式上将持续审计也就是全过程审计引入环境审计当中;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上,引入协同性指标,以此来引起被审计单位对协同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后在环境审计信息披露上强调将政府、企业内部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果整合到一张审计报告中,通过整合信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协同效应。

杨从印[8](2013)在《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评价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科学发展。煤炭作为能源支柱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煤炭工业、企业能否科学发展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全局。近年来,煤炭工业、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炭工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行业管理能力差、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均不符合科学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如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国家煤炭资源稳定供给和能源安全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能力,实现煤炭企业科学发展是煤炭工业领域、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关于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系统地研究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成果较少,对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进行定量研究的成果更少。开展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系统研究无论是对煤炭企业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形成;还是对煤炭企业、煤炭工业管理部门开展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能力的纵向、横向比较,分析与协调煤炭企业科学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因此,本文以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系统研究为主题,力争使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得到丰富和完善,为煤炭企业提升科学发展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框架。建立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FCM算法相结合对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进行评价。根据对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义煤集团,下同)问卷调查数据和历史发展数据,对该公司科学发展力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最后提出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提升的对策。全文共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国外、我国及河南省煤炭资源概况,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存在八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科学发展理念薄弱,管理水平不高;资源勘探能力不足,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潜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从业人员素质低,分流困难;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本章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主题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章节研究我国煤炭行业、企业如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打下了铺垫。第三章提出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Degre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al-based Enterprises,简称DSDCE)的概念、内涵并建立了概念模型。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是指:煤炭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兼顾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可持续、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管理创新强等目标,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DSDCE)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DSDCE=F (u1u2. U3, U4, u5, u6)。其中,u1表示人的全面发展,u2表示经济发展水平,u3表示资源可持续能力,u4表示环境控制水平,u5表示安全保障能力,u6表示管理与创新能力。另外,构建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框架,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是煤炭工业中一个复杂的具体系统,该系统由人的全而发展、经济发展、资源能力、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管理与科技创新等六个子系统组成。第四章构建了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日标层(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准则层(6层,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持续能力、环境控制水平、安全保障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具体指标(28个)。在全面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FCM算法相结合,对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进行评价。第五章对义煤集团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明确了企业发展的困难与问题。根据对义煤集团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义煤集团科学发展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义煤集团2012年科学发展力“较强”的结论。根据义煤集团1996年至2011年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AHP、FCM、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1996年至2011年的科学发展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义煤集团发展的历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并对两种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义煤集团“要把经济发展始终作为科学发展力提升的第一要义;要把资源扩张与节约放在最基础地位:要把安全生产作为科学发展力提升的保障:要把增强管理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力的源泉;要把人才工作作为科学发展力提升的核心;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力提升的基本要求”六个方面的建议。第六章本章结合前面章节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成果,从政府管理工作与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建议。政府应从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加强监督管理三个方面加强对煤炭企业的引导,促进其科学发展力的提升。煤炭企业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加强引才育才,完善考评机制;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资源扩张,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矿区环境扰动,加强生态恢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保障措施;加强管理水平,重视技术创新”六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科学发展力。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王文良[9](2013)在《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生态建设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以科技为先导,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协调。煤炭开采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风险的行业,在煤炭开采中,如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如何正确引入“绿色开采、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构建绿色矿山、和谐矿区,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属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行业,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关键行业。这主要是由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禀赋条件决定的,并且还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较长的时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然而人们将煤作为能源,在其被利用的过程中,势必释放出大量的SOx、烟尘、NOx等污染物,造成环境不断污染、生态日益恶化等问题。由于煤含碳量较高,为产生同样热量,其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所排放的C02是最高的,因此,C02作为温室气体,其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气候反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其利用、排放都需要控制,也需要对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考量,从而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总体发展战略思想,即一个友好和谐的科学发展,两大跨越;产业聚集的大型集团,相关的多元扩张;煤的基础设施升级,企业员工的高效运行;“本质安全,安全义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7-2010年强势起步,2011-2015年科学跨越,2016-2020年强势腾飞。2010年初,义煤集团及时调整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给第二阶段赋予了新的位置和要求,即科学的飞跃:注重安全生产的部署和同一时间的快速发展的追求,明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质量,重视制度文化建设,义马煤炭特色文化的形成;注重职工和提升幸福指数,逐步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倡导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使义煤集团成为国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企业。义煤集团是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主要生产贫瘦煤、焦煤、无烟煤和洗精煤,它们广泛应用于炼焦、造气、发电、工业锅炉和建材等行业,产品广销国内20多个省区,同时还涉足制造、发电、水泥、氧化铝、煤化工等领域。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内容涉及生态经济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及企业生态竞争力理论等。煤炭企业注重生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是中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最终改变竞争格局,丰富基于现有研究理论和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煤炭企业的生态竞争力的提升。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即运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相关理论,分析煤炭企业运行中导致高耗能、污染大、超排放等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和模型以评价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分析影响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之因素,培育与提升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最终实现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煤炭企业的特点,首先,明确基于生态经济的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内涵,界定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其次,通过影响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要素的分析,从生态环境、经济、管理水平、企业核心能力等维度构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分类树法、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开展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培育与提升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本论文的整体结构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概念、企业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评价、企业生态竞争力理论及煤炭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其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最后概括了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二章是企业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该章阐述了企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内容,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并切入到企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内容。叙述了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企业生态竞争力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探讨了构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刑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对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指出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的迫切性;然后论述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评价指标的确立、评价方法等。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因此,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使企业更长久的生存,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应该不断减少生产带来的污染,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四章构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章首先分析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次结合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构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构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并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分别运用分类树、灰色系统理论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第六章是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现状,然后分别运用分类树理论、灰色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培育与提升对策。第七章是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总结本文研究内容,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研究缺陷提出展望。本文在生态经济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企业生态竞争力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这一主题,以理论知识为指导,采用系统分析、因素分析、定性和定量、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分析方法的选择、影响因素的确定、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根据煤炭企业的特点,构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理论,构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同时进行了实证分析,力争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1)提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概念论文基于原有的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内涵,针对煤炭企业的特点,提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基本特征、基本意义、应用范围、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内容。(2)构建了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针对煤炭企业实际,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比较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选择分类树、灰色系统和模糊综合评价作为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3)运用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开展了义煤集团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处于良好状态,符合企业实际。从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的现状及问题出发,通过对义煤集团的企业生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增强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途径与方法,期望对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起到实质性的推动。

孟庆南[10](2013)在《信息不对称下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资本扩张的不断深化,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而财务控制作为企业集团控制子公司的重要手段,渗透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控制好子公司的财务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因此,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加强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集团中,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子公司经营者拥有比集团母公司更多的私有信息,比如子公司经营者更了解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更了解自身内部条件、更了解自己的能力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子公司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拥有的信息优势做出损害集团而利己的行为。其中主要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此,集团母公司必须制定一系列激励约束措施,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控制,使其朝着集团整体发展目标而选择自身行为。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从信息传递渠道、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及其他重要控制手段四个维度构建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首先,信息不对称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之间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通道,以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其次,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逆向选择问题可以从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两方面入手,相应地提出健全财务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等控制方法和手段;道德风险问题可以从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两方面入手,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以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为基础,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本文选取基于6个维度的18个具体指标,在指标权重的计算上,对一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计算权重,二级指标采用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客观方法计算权重,在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业绩评价的计算。再次,一个完整的财务控制体系还应该考虑到预算控制和资金控制两个重要方面,在预算控制方面,联合确定基数法的引入提高了信息不对称下子公司预算上报的准确度。在文章的最后,选取A集团为案例,对上述构建的财务控制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以A集团下五家子公司2012年的经营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指标值,对五家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二、对煤炭企业会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煤炭企业会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战略视角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企业集团
        2.1.2 资金管理与资金管理体系
        2.1.3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产融结合理论
        2.2.4 战略管理理论
        2.2.5 司库管理理论
    2.3 战略视角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2.3.1 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点
        2.3.2 战略视角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特征
        2.3.3 战略视角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3 D煤矿集团概况及其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3.1 D煤矿集团概况
        3.1.1 D煤矿集团的基本情况
        3.1.2 D煤矿集团的组织架构
        3.1.3 D煤矿集团的发展战略
    3.2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
        3.2.1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目标
        3.2.2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3.2.3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机构
        3.2.4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制度
        3.2.5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的主要环节与运作方式
    3.3 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3.3.1 资金管理目标定位与战略目标不相适应
        3.3.2 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与经营缺乏战略导向
        3.3.3 资金调度与流动性水平达不到战略规划要求
        3.3.4 资金预算管理与集团战略转型目标脱节
        3.3.5 资金管理保障机制无法满足战略转型需求
4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体系的构建
    4.1 构建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体系的原则、思路与总体框架
        4.1.1 构建的原则
        4.1.2 构建的思路
        4.1.3 资金管理体系的总体框架
    4.2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的目标与职能
        4.2.1 资金管理的目标
        4.2.2 资金管理的职能
    4.3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机构
        4.3.1 资金管理的模式
        4.3.2 资金管理的组织机构
    4.4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管理流程
        4.4.1 资金集中管理及其流程
        4.4.2 资金预算管理及其流程
        4.4.3 资金流动性管理及其流程
        4.4.4 融资管理及其流程
        4.4.5 投资管理及其流程
    4.5 D煤矿集团基于战略视角资金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4.5.1 设置战略导向资金管理评价指标
        4.5.2 优化管理信息系统
        4.5.3 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5 启示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5.1 启示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用图汇总
    附录二: 用表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2)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
2 权力制衡基本理论概述与实践探索
    2.1 权力的本质和特性
        2.1.1 权力的来源和性质
        2.1.2 公司权力的定义和界定
    2.2 权力制衡理论的涵义和特征
        2.2.1 权力制衡的定义
        2.2.2 权力制衡理论及其实践
    2.3 权力制衡的方式与途径
        2.3.1 企业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
        2.3.2 权力制衡在实践中的误区
    2.4 企业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的模型构建
        2.4.1 构建权力制衡机制的基本原则
        2.4.2 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构想
3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现状分析
    3.1 京沪公司概况
        3.1.1 成立背景和业务简介
        3.1.2 公司组织框架
    3.2 京沪公司权力制衡机制情况评估
    3.3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岗位权力风险点评估
4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股东会形同虚设,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4.1.2 董事长权利过大,存在“一言堂”现象
        4.1.3 招投标环节乱象丛生,存在暗箱操作行为
        4.1.4 合同管理混乱,随意变更合同条款
        4.1.5 财务结算漏洞频出,结算过程较为随意
    4.2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产权结构不合理
        4.2.2 董事会结构失衡
        4.2.3 母子公司控制机制不完善
        4.2.4 部门职能不清、分工不细
        4.2.5 重点部门的权力运行缺乏管控
        4.2.6 专门监督体系的建设不到位
        4.2.7 权力制衡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
5 京沪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优化方案
    5.1 优化公司顶层治理架构
        5.1.1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5.1.2 健全董事会核心职能
        5.1.3 完善监事会监督机制
    5.2 加强内部权力运行制衡
        5.2.1 规范重点业务决策制度,构造决策权制衡
        5.2.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执行权制衡
        5.2.3 调整部门职责,增强部门间权力横向制衡
        5.2.4 关键岗位实行派驻制,强化权力纵向制衡
        5.2.5 完善重点部门业务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
        5.2.6 完善专责监督机制,增进监督实效
        5.2.7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流程约束
    5.3 防控重点部门岗位权力运行风险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相关理论基础
    (二)财务管理模式的内容
    (三)常见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类型比较
三、甘肃煤田地地质局企业化改革进程历史回顾
    (一)地勘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历史回顾
    (二)甘肃煤田地质局简介
    (三)甘肃煤田地质局企业化改革的工作部署
四、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一)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二)同类事业单位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经验借鉴
五、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设计
    (一)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和要求
    (二)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
    (三)集团内部层级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财务权责关系的协调
    (五)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六)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障措施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问题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本文主要贡献
第2章 集团财务管控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企业集团的概念
        2.1.2 管理控制的基础概念
        2.1.3 财务管控的概念
        2.1.4 集团财务管控理论内涵
    2.2 集团财务管控几项主要内容
    2.3 集团财务管控的基本理论
        2.3.1 委托代理的基础理论体系
        2.3.2 控制论的基础理论
        2.3.3 系统论的基础理论
        2.3.4 战略管理论的基础理论
        2.3.5 行为科学论基础理论
    2.4 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模型
        2.4.1 集约型财务管控模型
        2.4.2 分权式财务管控模型
        2.4.3 相融性财务管控模式
第3章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内蒙古HN集团概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2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现状
        3.2.1 投资控制
        3.2.2 预算控制
        3.2.3 资金控制
        3.2.4 信息控制
        3.2.5 人员控制
    3.3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效果问卷调查
    3.4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投资方向较为分散
        3.4.2 缺乏科学预算管理
        3.4.3 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3.4.4 财务信息缺乏共享
        3.4.5 财务人员管控不足
    3.5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缺乏科学的投资管理经验
        3.5.2 集团缺乏财务全面预算管控
        3.5.3 缺乏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
        3.5.4 缺乏财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3.5.5 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严重缺乏
第4章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改进方案设计
    4.1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改进目标
    4.2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改进原则
        4.2.1 适应性原则
        4.2.2 集中性原则
        4.2.3 独立性原则
        4.2.4 效益性原则
    4.3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改进方案
        4.3.1 优化财务投融资的管理
        4.3.2 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控
        4.3.3 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4.3.4 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4.3.5 完善集团财务人员管控
        4.3.6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第5章 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5.1 完善集团组织保障
    5.2 加强财务人员保障
    5.3 加强监督保障机制
    5.4 落实内控制度保障
    5.5 构建财务文化体系保障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5)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点及难点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难点
第二章 资金管理理论及模式
    2.1 货币资金管理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货币资金管理的内容
    2.2 资金集中管理理论
        2.2.1 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2.2.2 资金集中管理的原则
        2.2.3 资金集中管理的具体内容
    2.3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
        2.3.1 统收统支模式
        2.3.2 拨付备用金模式
        2.3.3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
        2.3.4 财务公司模式
        2.3.5 内部银行模式
        2.3.6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比较
第三章 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3.1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作用
    3.2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效果分析
    3.3 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与资金本质属性特点不协同
        3.3.2 与铁路运输企业组织特点不相符
        3.3.3 与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目标不同步
        3.3.4 与铁路运输企业权力配置不一致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公司模式架构
    4.1 实施财务公司模式可行性分析
    4.2 财务公司模式整体架构
        4.2.1 组织架构
        4.2.2 运行体系架构
        4.2.3 监控体系架构
        4.2.4 风险管理体系的架构
    4.3 财务公司模式具体实施内容
        4.3.1 权力分配
        4.3.2 管理内容
        4.3.3 主要业务
    4.4 实施铁路财务公司模式预期效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英雄榜——2015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先进事迹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万建国:执着追求务实求新创佳绩
王文章:锐意进取的行业领军
王团维:充满激情与魄力的“实干家”
王晓红:奋战在医疗行业一线的财务工作者
王越豪:专业铸就品质专业成就人生
韦海青:加强会计行业管理打造更美塞上江南
韦德洪:分享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牛红:辛勤工作以人为本
方培元:军事战线的会计教研工作者
史利:力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会计师
尼燕:医疗卫生领域的会计领军
吉争雄:不断精进的专业与兼济天下的情怀
吕德明:善于实践善于总结
刘维:积极回报社会的高精尖人才
刘立善:新医改下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者
刘焕平:务实工作成绩斐然
孙孝钢:知行合一的财务工作者
孙荣芳:勇于担当的引领者
严励: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武警财务工作者
李丹:普华永道首位中国籍本土首席合伙人
李灵:用制度规范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李荣:创新思维推动地方会计管理工作开展
李航:集团高速发展的“领航人”
李家奎:用财务手段促进行业转型
杨彦奇: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助力集团不断发展
汪萍:阔步前行展现会计人的专业风采
汪佑军:企业成功发展的奠基者
张泓:将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张立新:默默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财务工作者
张志成:传统行业的创新者与革新家
陈静美:以专业的力量助推企业扬帆前行
邵新智:海尔财务共享模式的开创者
金文:多管齐下推动建筑行业建设与发展
庞一兵:生态林业的财务“守卫者”
赵学源:地方财会改革与发展的主推手
查良春:积极探索财会工作新思路
侯克兴:积极探索会计人员管理新思路
姜玉成:会计管理工作的推动者
袁雁鸣:公司财会管理工作的“多面手”
贾春明:成果斐然的女革新家
徐新佳:崭露头角的“80 后”
高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积极开拓者与实践者
高德顺:以资金管理“撬动”集团发展
唐朝盛:大型集团财务管理的“总管家”
康瑜:傲然绽放的“高岭之花”
韩旦丽:扎根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的巾帼标兵
阙泳:“营销式融资”的先行者
蔡文雅:教育行业发展的“护航人”
操礼庆:将预算管理融入医疗服务的实践者

(7)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2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文献综述
        1.4.1 环境审计评价相关的文献综述
        1.4.2 协同理论相关的文献综述
        1.4.3 协同应用于审计理论或实务的文献综述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创新点
2 协同理论下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分析
    2.1 协同理论的基本内容
    2.2 协同理论与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契合
        2.2.1 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2.2 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
        2.2.3 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具备内部非线性的特征
        2.2.4 目前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处于一个非平衡状态
    2.3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分析
        2.3.1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3.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
        2.3.3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
    2.4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4.1 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2.4.2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3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3.1.1 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组织功能
        3.1.2 有利于消除对抗,实现共赢
        3.1.3 有利于优化氛围,满足需要,促进目标的实现
    3.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1 应有助于环境审计目标的实现
        3.2.2 应有利于保持环境审计组织的活力
        3.2.3 要兼顾统一意志和相互制衡的要求
        3.2.4 要考虑成本和收益
    3.3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3.4 对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创新性的分析
        3.4.1 打破三类主体各自为阵的格局,强调协调工作
        3.4.2 引入持续审计,强调对环境项目全过程的审计
        3.4.3 增加协间性指标来衡量各个因素的协同程度
        3.4.4 倡导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出具一份环境审计报告
4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
    4.1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目标
        4.1.1 确立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环境审计评价目标的意义
        4.1.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
    4.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主体
        4.2.1 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资源审批审计、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计
        4.2.2 以企业内部审计为主体的环境绩效审计
        4.2.3 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环境审计
    4.3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对象
    4.4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指标
        4.4.1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4.4.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具体构建
        4.4.3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案例分析--以A化工厂相
    4.5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4.5.1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方式
        4.5.2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方法
    4.6 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的结果报告
        4.6.1 环境审计评价结果报告的重要地位
        4.6.2 环境审计评价结果报告的具体安排
5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保障措施
    5.1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
    5.2 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职业优势
    5.3 环境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相融合
    5.4 规范环境审计相关法规,完善环境信息的公示制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问题的不足
    6.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表的学术论文

(8)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循环经济理论
        1.2.3 科学发展观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对科学发展的研究
        1.3.2 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1.3.3 对科学发展力及其评价的研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煤炭资源及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2.1 煤炭资源概况
        2.1.1 世界煤炭资源现状
        2.1.2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2.1.3 河南省煤炭资源现状
    §2.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1 国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2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3 河南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概况
        2.3.1 我国煤炭政策及发展历程
        2.3.2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2.3.3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分析
    §3.1 与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相关概念分析
        3.1.1 自然资源承载力
        3.1.2 矿产资源可持续力
        3.1.3 资源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3.1.4 煤炭企业综合竞争力
    §3.2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概念、内涵
        3.2.1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概念
        3.2.2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内涵及概念模型
        3.2.3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测度及作用
    §3.3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要素分析
        3.3.1 人力资源因素
        3.3.2 经济发展因素
        3.3.3 资源能力因素
        3.3.4 环境保护因素
        3.3.5 安全生产因素
        3.3.6 管理与科技创新因素
    §3.4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构建
        3.4.1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的框架
        3.4.2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系统的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系统构建
    §4.1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1.4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指标解释
    §4.2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方法选择
        4.2.1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评析
        4.2.2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评价方法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发展力评价
    §5.1 义煤集团基本情况
        5.1.1 义煤集团发展历程
        5.1.2 义煤集团发展现状
    §5.2 样本与数据
    §5.3 义煤集团科学发展力综合评价
        5.3.1 基于AHP-FCE的科学发展力综合评价(问卷数据)
        5.3.2 基于AHP-FCM-FCE的科学发展力综合评价(实际数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升煤炭企业科学发展力的建议
    §6.1 对政府相关管理工作的建议
        6.1.1 加强法制建设
        6.1.2 加强政策引导
        6.1.3 加强监督管理
    §6.2 对煤炭企业自身发展的建议
        6.2.1 加强引才育才,完善考评机制
        6.2.2 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6.2.3 坚持资源扩张,提高资源利用率
        6.2.4 减少矿区环境扰动,加强生态恢复
        6.2.5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保障措施
        6.2.6 加强管理水平,重视技术创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2.2 企业生态竞争力研究现状
        1.2.3 煤炭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企业生态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2.1 生态经济理论概述
        2.1.1 生态环境问题
        2.1.2 生态价值观
        2.1.3 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4 生态经济的涵义
        2.1.5 生态经济的环保价值
    §2.2 企业竞争力
        2.2.1 竞争及竞争力的概念
        2.2.2 企业竞争力的涵义
    §2.3 企业生态竞争力
        2.3.1 企业生态竞争力的涵义
        2.3.2 企业生态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2.4 企业生态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绿色发展理论
        2.4.3 循环经济理论
        2.4.4 低碳经济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分析
    §3.1 煤炭资源与开发利用概况
        3.1.1 煤炭资源概况
        3.1.2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3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概况
        3.1.4 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概念与内涵
        3.2.1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概念
        3.2.2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内涵
    §3.3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测度与作用
        3.3.1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测度
        3.3.2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2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与方法
    §4.3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刑
    §5.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概述
        5.1.1 定性评价方法
        5.1.2 分类评价方法
        5.1.3 排序评价方法
        5.1.4 操作型评价-标杆测定法
        5.1.5 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5.2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分类树评价模型
        5.2.1 分类树评价方法
        5.2.2 分类树方法应用
    §5.3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灰色系统评价模型
        5.3.1 多层次灰色系统评价模型
        5.3.2 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应用
    §5.4 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6.1 义煤集团基本情况
        6.1.1 义煤集团概况
        6.1.2 义煤集团资源条件
        6.1.3 义煤集团经营现状
    §6.2 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定量分析
        6.2.1 基于分类树方法的生态竞争力评价
        6.2.2 基于灰色系统方法的生态竞争力评价
        6.2.3 基于模糊综合方法的生态竞争力评价
    §6.3 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模式与提升对策
        6.3.1 培育义煤集团优势资源
        6.3.2 构建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模式
        6.3.3 提升义煤集团生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信息不对称下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2.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概述
        2.1.1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及本质
        2.1.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目标
        2.1.3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特征及模式
    2.2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失效的原因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引入
        2.3.1 信息不对称
        2.3.2 信息不对称的分类
        2.3.3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
3 信息不对称下母子公司之间的博弈
    3.1 三阶段动态博弈分析模型假设
    3.2 信息对称下的讨价还价分析
    3.3 信息不对称下的讨价还价分析
    3.4 博弈结论分析
4 信息不对称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
    4.1 加强信息的有效沟通
        4.1.1 观察员制度
        4.1.2 项目责任人制度
    4.2 基于逆向选择的财务控制机制
        4.2.1 建立统一的财务控制制度
        4.2.2 加强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
    4.3 道德风险下的财务控制手段
        4.3.1 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4.3.2 建立健全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4.4 其他重要的财务控制方法和手段
        4.4.1 加强对子公司预算准确性的控制
        4.4.2 加强对子公司的资金控制
5 案例研究
    5.1 A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5.2 A集团采取的主要财务控制手段
    5.3 A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业绩考核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对煤炭企业会计委派制的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战略视角D煤矿集团资金管理体系的研究[D]. 昝璐. 云南大学, 2019(03)
  • [2]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点部门权力制衡机制研究[D]. 郑志雨. 扬州大学, 2018(05)
  • [3]甘肃煤田地质局企改后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D]. 陈军霞. 兰州大学, 2018(02)
  • [4]内蒙古HN集团财务管控问题改进研究[D]. 马文利. 西北大学, 2017(04)
  • [5]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 崔俊超.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6]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英雄榜——2015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先进事迹报道[J]. 本刊记者. 财务与会计, 2016(03)
  • [7]基于协同理论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 王世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8]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评价系统研究[D]. 杨从印.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9]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D]. 王文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 [10]信息不对称下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控制的研究[D]. 孟庆南. 郑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煤炭企业会计聘任制的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